白光led用稀土红色荧光粉的研究进展_第1页
白光led用稀土红色荧光粉的研究进展_第2页
白光led用稀土红色荧光粉的研究进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光led用稀土红色荧光粉的研究进展

led芯片的装复光矩阵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光源。被称为21世纪的优质新光源。在许多领域都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根据发光学原理,实现白光LED主要有以下3种途径:一是蓝光芯片和可被蓝光有效激发的黄色荧光粉组合成白光LED。目前是实现白光LED的一种主流技术方案,但是缺乏红光成分;二是用紫外芯片和能被紫外光有效激发而发射红、绿、蓝三基色光的荧光粉组合成白光LED;三是将红、绿、蓝三基LED芯片组装实现白光。但是能够被近紫外光和蓝光有效激发的荧光粉较缺乏,尤其是高效红色荧光粉的匮乏,导致白光LED的显色指数偏低,色温偏高,影响了LED的普及应用。对于目前实现白光LED的方式,荧光粉应满足3个基本条件。首先,荧光粉要在蓝光区(或紫外区/紫区,360~480nm)有强的吸收能力,即具有较宽的激发带;其次,必须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不能与封装材料起物理化学反应,抗紫外光辐照能力要强;另外,LED芯片的激发密度比传统的荧光灯高出3个数量级(约200W/cm2),因此要求荧光粉还必须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及高的发光猝灭温度(>150℃)[5,6]。传统硫化物基质荧光粉在空气中化学稳定性差,容易被气化,亮度也低,在应用中受到很大限制,现已逐步被替代;而铝酸盐体系的荧光粉具有抗湿性差,发光颜色单一等缺点,而且成本较高,合成条件比较苛刻;硅酸盐为基质的发光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成本较低,加之灼烧温度比铝酸盐体系低100℃以上,使得其应用范围大大拓展,因而,近年来硅酸盐类发光材料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介绍激活剂不同的硅酸盐红色荧光粉的发展现状。1凝胶-燃烧法合成li2srsio4eu3+,林惠等利用H3BO3作为助熔剂、尿素为燃料,采用燃烧法成功制备了发光性能良好的Sr2SiO4∶Eu3+红色荧光粉。实验结果表明:Sr2SiO4∶Eu3+荧光粉的衍射峰发生了偏移,晶格常数减小,Eu3+的加入使得晶格发生了收缩;同时发现H3BO3的加入有利于α-Sr2SiO4纯相的形成和(211)晶面的生长,选择H3BO3(1%,2%,3%,5%(质量分数))作助熔剂,有效地提高了Sr2SiO4∶Eu3+荧光粉的发光强度;H3BO3用量从1%增加到3%时,位于5D1→7F3跃迁的587nm的发射峰和5D0→7F2跃迁的622nm的发射峰逐渐增强。翟永清等以金属硝酸盐为原料、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采用凝胶-燃烧法合成了新型红色荧光粉Li2SrSiO4∶Eu3+。凝胶燃烧所得前驱物在700℃焙烧3h即得目标产物Li2SrSiO4∶Eu3+。其晶体结构属六方晶系,激发光谱为一宽带,最大激发峰位于396nm处,最强的发射峰位于618nm处,是典型的Eu3+的5D0→7F2跃迁导致的。当Eu3+掺杂摩尔分数x在0.04~0.24的范围内时,随Eu3+浓度的增加,发光强度逐渐增强,无浓度猝灭现象发生。由于该荧光粉能够有效吸收396nm附近的近紫外光,因此适合做350~410nm的InGaN管芯激发的白光发光二极管用高亮度红色荧光粉。邬洋等采用溶胶-凝胶法在Zn2SiO4基质中掺杂Eu3+,合成了红色荧光粉Zn2SiO4∶Eu3+。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样品为球状荧光粉,颗粒直径为1~3nm。在395nm激发下,样品在613nm处发射出很强的红光。结合荧光光谱,分析了样品的退火温度、Eu3+的浓度、电荷补偿剂Li+的浓度对样品发光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红色荧光粉Zn2SiO4∶Eu3+的发光强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发光强度随Eu3+和Li+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金尚忠等采用固相合成法在1200℃制备了成分为M1-xSiO3∶xEu3+(M=Mg,Ca,Sr,Ba)的红色荧光粉。Ba0.9SiO3∶0.1Eu3+的主峰值波长是613nm,位于红光区域。李盼来等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Sr3SiO5∶Eu3+材料。监测618nm主发射峰时所得激发光谱为一多峰宽谱,主峰分别为400nm和470nm;研究发现,Eu3+的摩尔分数为3%时,材料的发光强度最大。2核心荧光定量材料KyotaUheda等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种新的红色荧光粉CaAlSiN3∶Eu2+,该荧光粉的激发峰是从紫外区扩展到590nm宽带激发。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铕浓度为0.016mol,检测主发射峰663nm的激发峰在405nm,测试表明,该荧光粉的量子转化率比传统的红色荧光粉高出7倍。罗希贤等合成了富Sr相的R(R=Sr,Ba,Ca,Mg)3SiO5∶Eu2+,其具有很宽的激发带,在450~480nm的蓝光区域有很强的吸收,发出橙红色光,是一种高效的蓝光芯片激发的白光LED发光材料,封装后发光效率也能达到70~80lm/W,色温在4600~11000K。乔彬等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在3%H2-N2的还原气氛下,在1300℃焙烧2.5h制备了以R3MgSi2O8(R=Ba,Sr,Ca)为基、Eu2+和Mn2+为共激活剂的红色荧光粉。红光是由基质中处于九配位的Eu2+将能量传递给八面体六配位的Mn2+,而由Mn2+所发射的。调整Ba2+和Sr2+相对量时发现,随着Sr2+浓度减小,Ba2+浓度相应增加,Eu2+发射强度逐渐增大,在降至Sr2+为0.24mol时Eu2+和Mn2+的发射强度显著提高。Nam-SikChoi等合成的(Ba1.2,Ca0.74-x)2SiO4∶xEu2+,0.06Mn2+(x为0.02~0.08)荧光粉发射峰在613nm,其中x=0.08时发射峰强度最好,半峰宽在50nm。3sm3+掺杂掺杂杨志平等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Sr2SiO4∶Sm3+红色荧光粉,并研究了粉体的发光性质。其发射光谱由3个主要发射峰组成,峰值分别位于570nm、606nm和653nm,对应了Sm3+离子的4G5/2→6H5/2、4G5/2→6H7/2和4G5/2→6H9/2特征跃迁发射,其中在606nm的发射最强。激发光谱表现为从350~420nm的宽带激发,是一种适用于近紫外光激发(350~410nm)的荧光粉。研究还发现当Sm3+掺杂摩尔分数为6%、电荷补偿剂为Cl-时的效果最好。实验说明Sr2SiO4∶Sm3+是一种很好的适用于白光LED的红色荧光粉。4合成led蓝色荧光粉随着LED的发展,各种荧光粉在LED中的应用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硅酸盐基质荧光粉因其化学稳定性高、热稳定性好、激发范围宽、发射峰强等优点在LED荧光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对硅酸盐蓝绿色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