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中外历史纲要第1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3讲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件_第1页
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中外历史纲要第1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3讲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件_第2页
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中外历史纲要第1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3讲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件_第3页
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中外历史纲要第1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3讲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件_第4页
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中外历史纲要第1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3讲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讲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目录1知识清单2考向突破3课堂演练4课后提升【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2.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1.秦的统一。条件人民愿望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1]________经济需求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2]________所带来的阻碍地理位置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励精图治数代秦王励精图治,[3]________,吏治较为清明。商鞅变法后,国家日益强盛安定统一政治分裂广纳贤才过程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定都[4]________秦朝又征服了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在北方,击退[5]______的进攻,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咸阳匈奴巩固措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嬴政兼采三皇五帝名号,将新王朝的君主定名为皇帝,并通过许多具体规定和礼仪突出皇帝的[6]__________三公九卿三公指[7]______、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郡县制在全国推广郡县制,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县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巩固统一统一车轨、[8]________、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9]________,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等独尊地位丞相文字户籍意义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国家形成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2.秦朝的暴政。社会矛盾激化秦始皇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征发繁重秦朝[10]______严苛,社会阶级矛盾严重激化焚书坑儒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下令将非秦国历史的史书,非博士官所掌管的《诗》、《书》、诸子百家著作等焚毁,还将460余名儒生方士坑杀。焚书坑儒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刑法3.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1)陈胜、吴广起义。时间、地点公元前209年、大泽乡政权“张楚”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11]________大起义农民(2)秦朝灭亡与楚汉战争。秦朝灭亡项羽、刘邦等领导的反秦势力日益壮大。公元前207年,[12]________的军队进占咸阳,秦朝灭亡楚汉战争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终项羽被刘邦击败刘邦【名师指津】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区别君主专制是一种决策方式,指君主独自掌握政权,主要特征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是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强调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受命于中央。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1.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1)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1]________建立汉朝,定都[2]________,史称西汉。刘邦即汉高祖。刘邦长安(2)“文景之治”。(3)汉初的政治制度。①基本沿袭秦代,史称“[4]__________”。②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原因汉初统治集团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措施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3]________”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结果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与民休息汉承秦制【名师指津】黄老之学黄老之学的特点是强调“无为而无不为”,它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适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2.西汉的强盛。(1)对内:巩固统治。政治王国问题颁布“[5]________”,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皇权加强皇权,削弱相权,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尚书令的作用开始提升选官制度确立以[6]________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监察问题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7]______,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地方治理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推恩令察举制刺史经济改革币制,将[8]________收归中央实行[9]________,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10]________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11]________思想措施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12]________影响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铸币权盐铁官营平抑物价财产税儒术(2)对外:开拓疆域。措施北击匈奴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经过三次较大规模的战争,控制了阴山以南和[13]__________的大片区域。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这就是著名的“[14]__________”设置管理机构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15]____________,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加强对东南和西南地区的控制西汉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也比以前更加有效影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河西走廊丝绸之路西域都护府【名师指津】盐铁官营盐铁官营是中国封建政府为打击富商大贾、增加财政收入而实行的对盐和铁的垄断经营政策。该政策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汉武帝时加强。此后历朝历代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盐铁专卖。盐铁专卖的收入是历代政府的重要财源,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品流通及商业的发展。【误区警示】“推恩令”和削藩的关系“推恩令”是削藩的一种演化措施,两者的根本目的都是削弱藩王实力,消除对中央的威胁。削藩是封建制度下君主为了收回诸侯或地方割据势力手中的部分或全部权力而实行的政策。“推恩令”名义上是施德惠,实际上是剖分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3.东汉的兴衰。王莽政权背景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16]__________严重,赋税徭役沉重,社会动荡不安建立公元9年,外戚[17]____夺取皇位,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灭亡原因王莽改革措施不切实际,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王莽统治末年,国家出现严重的旱灾和蝗灾,农民起义爆发灭亡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推翻王莽政权土地兼并王莽东汉建立25年,西汉宗室[18]________重建汉朝,定都[19]________,史称东汉,刘秀即汉光武帝“光武中兴”背景东汉建立后,刘秀又平定一些割据政权,实现全国统一措施政治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经济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思想重视儒学影响社会经济在稳定的政局下重新发展起来,史称“[20]________”刘秀洛阳光武中兴“党锢之祸”背景东汉中期以后,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致使东汉后期政治腐朽黑暗概况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不满现实,品评人物,抨击时政,称为“清议”。他们触犯了宦官利益,被诬陷为“党人”,遭到严厉镇压,史称“党锢之祸”黄巾起义背景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时期,[21]________势力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概况184年,[22]________创立的民间秘密宗教“太平道”的信徒,在多个地方同时发动起义,后被官兵各个击破,最终失败影响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地方长官趁机拥兵自重,军阀割据局面出现,东汉政权名存实亡豪强地主张角【图解历史】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4.两汉的文化。史学西汉司马迁撰写的《[23]________》,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的历史,首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东汉班固撰写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文学体现在汉赋、乐府诗和五言诗上史记科技医学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24]__________》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东汉时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数学《九章算术》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造纸术105年,东汉[25]________改进造纸术。后来,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大大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黄帝内经蔡伦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角度:从“制度创新”角度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史料如下图。秦朝中央官制【解读】史料图示表明,秦朝中央官制由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两部分组成,皇帝处于绝对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各级官员相互牵制,各尽其责。【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答案】特点: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设置了内外两种系统处理国事;实行中央集权制,有较为缜密的权力运作机制。素养提升唯物史观:中央集权制度与封建个体小农经济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封建个体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和脆弱性,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这种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史论归纳史论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构建史论归纳史论2: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①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中央服从皇帝一人,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②君主专制是主要特点,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③存在着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2)影响。①积极性: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对中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②消极性: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使人民的处境日趋恶劣,阶级矛盾激化,给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破坏。

西汉的强盛与东汉的兴衰角度1:从“国家治理”角度考查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及影响史料一汉武帝为了削弱丞相的权力,加强自己的权力,就重用身边的人员,于是尚书令一职日益重要。尚书令原是少府的属官,为皇帝管理章奏文书。……汉武帝又选用一些出身低微而有才能的士人为郎,加以侍中、给事中、常侍等头衔,允许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令共议军国大事,组成中朝。原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为外朝。……中朝是皇帝身边的御用工具。——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史料二汉武帝于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将铸币权从各郡国收归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对五铢钱进行统一铸造和发行。“于是悉禁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所前铸钱皆废销之,输其铜三官。而民之铸钱益少,计其费不能相当,唯真工大奸乃盗为之。”——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解读】史料一反映了汉朝的中外朝制度;史料二反映了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政府,统一铸造五铢钱。【思考】(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进行中央机构改革的措施和原因。【答案】措施:选用亲信近臣组成“中朝”,在宫廷之内决策军国大事;削弱以丞相为首的中央机构的权力,使其成为执行机构。原因:汉初丞相位高权重,对皇权形成一定威胁;皇帝身边的人员或出身低微的士人更容易控制。(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统一货币的举措。这一举措有何政治意义?【答案】举措: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政府,统一铸造五铢钱。政治意义:打击地方诸侯和豪强势力,有助于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素养提升唯物史观:从汉初的“无为”到汉武帝时期的“有为”汉初统治集团尊奉黄老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使经济迅速恢复,国力增强。汉初的“无为”为汉武帝时期的“有为”打下了坚实基础。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汉武帝不再安于“无为而治”的放任状态,希望对内强化中央集权,对外反击匈奴,进一步拓展大一统事业。而此时,儒学的自我调节符合中央集权的要求,儒学家吸收大一统的思想,发展出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理论体系。史论归纳史论:汉武帝财政改革的措施及意义(1)措施。①实行盐铁官营。政府在盐、铁产区设置盐官和铁官,实行统一的生产和销售,盈利归政府所有。②抑制工商业者,向其征收财产税。凡商人、手工业者、高利贷者,须向政府申报其财产,按一定数额纳税,隐瞒不报或所报不实者,查实后受罚,财产没收。③推行均输平准。均输法规定,向朝廷贡纳的物品,均按照当地市价,折合成等值的当地土特产品,由均输官运输到异地出售。平准法规定由国家来控制全国的物资和买卖,以平衡物价。④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为全国通行货币。(2)意义。①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实现了政府对经济领域的全面介入。②削弱了豪强富商和地方势力的实力,巩固了中央政权的统治。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为反击匈奴袭扰和拓展疆域提供了物质保障。角度2:从“以史为鉴”角度考查东汉的兴衰史料一如下表。东汉中后期皇帝继位年龄和寿命统计表(单位:岁)皇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献帝继位年龄1011311281512179寿命27232303936341854史料二东汉时期,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荣乐过于封君,势力侔于守令。东汉末年,张角创“太平道”,发动起义,天下响应,京师震动。地方势力乘机拥兵自重,群雄互相攻击,逐鹿中原,东汉皇帝在军阀手中如同无物,三国序幕拉开。【解读】史料一反映东汉中后期皇帝继位的年龄较小,而且寿命不长。史料二说明东汉时期,土地兼并现象严重,阶级矛盾激化;地方豪强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形成地方割据。【思考】(1)观察史料一中的表格,归纳统计表中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史料一中的现象造成了什么影响。【答案】历史信息:东汉中后期,皇帝继位的年龄都比较小而且寿命都不长。影响:形成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致使东汉后期政治腐朽黑暗。(2)根据史料二,分析东汉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与东汉政权衰亡的关系。【答案】关系:东汉豪强地主兼并土地现象严重,生活奢华,加剧了阶级矛盾;豪强地主势力强大,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在镇压起义军的过程中,豪强地主形成割据势力,东汉陷入军阀割据局面。素养提升历史解释:封建皇权专制的严重弊端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是封建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在专制制度下的尖锐表现。专制制度的完备,使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之手,皇帝成为一切权力的化身,觊觎权力的人,都力图挟持皇帝。外戚由于接近皇帝,利用皇帝幼弱,掌握朝政;而宦官又因缘时会,取外戚的地位而代之。史论归纳史论:东汉后期威胁王朝统治的四大危机(1)匈奴问题:东汉后期国力衰败,匈奴又趁机发展起来,成为威胁东汉政权的外部力量。(2)豪强地主:东汉政权依靠豪强地主建立,豪强势力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逐渐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3)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由于皇帝年幼,出现外戚、宦官、士大夫等多支政治力量相互角逐的局面,中央政府更加衰微混乱。(4)土地兼并:东汉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这是造成黄巾起义的最主要原因。1.(2022•湖北武汉模拟)秦朝御史大夫职权相当广泛,虽然地位低于丞相,但丞相有权处理的事务,御史大夫均可以过问,而御史大夫的许多职权,丞相没有。这可用来说明当时()A.监察部门地位上升 B.皇权对相权的防范C.中央权力相互制约 D.御史深得皇帝信任【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御史大夫对相权有牵制作用,体现了皇权对相权的防范,故B项正确。B2.(2022•山东潍坊模拟)据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记载:擅兴奇祠,赀(注:罚)二甲。可(何)如为奇?王室所当祠固有矣,擅有鬼立(位)殹(也),为奇,它不为(注:允许)。这一规定意在()A.加强思想统一 B.打击地方祭祀C.节省财政开支 D.完善法律体系【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秦朝通过法律规范祭祀行为,祭祀场所由国家统一建立管理,禁止私人擅自兴建,这一规定意在加强思想统一,故A项正确。A3.(2022•广东卷)“奉朝请”是两汉朝廷给予退休大臣和列侯、宗室、外戚的特殊待遇,被授予者特许参加朝会,地位也随之提高。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封国大权操于国相,这客观上()A.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张 B.埋下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隐患C.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D.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封国的实际控制权到了中央派驻的国相的手里,客观上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故D项正确。D4.(2022•湖南卷)汉武帝南征北伐,东巡西幸,奢靡无度,致府库告竭,遂用聚敛之臣,“至于卖爵、更币、算车船、租六畜、告缗、均输、盐铁、榷酤,凡可以佐用者一孔不遗,独于田租不敢增益”。汉武帝此举()A.体现以农为本 B.服务于汉初战事C.意在藏富于民 D.解决了财政危机【解析】材料“独于田租不敢增益”说明汉代统治者视农业为国本,不敢增加田租,体现以农为本,故A项正确。A5.(2022•山东卷)云梦秦简《日书》对选择善马的标准有严格规定,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相马术已成为专门技术自设一科,与书数、射御等同。这一时期相马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A.农耕技术的推广 B.商业交往的便利C.军事战争的需要 D.礼乐制度的重建【解析】根据材料“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相马术……与书数、射御等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战马对军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汉代相马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军事战争,故C项正确;农耕主要使用铁犁牛耕,排除A项;汉代采取的是重农抑商政策,不会因为商业而专门设立相马术,排除B项;相马术与礼乐制度的重建无关,排除D项。C6.(2022•辽宁卷)《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文献中常见有“四海之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方内安宁”“日月所照”等类似表述。这反映了汉代()A.边疆治理趋于完善 B.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C.大一统的政治理念 D.“华夷之辨”的思想意识【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历史文献中经常出现“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等有关国家统一的表述,反映了汉代“大一统”的政治理念,故C项正确。C一、选择题1.(2022•湖南长沙模拟)秦统一后,在讨论地方制度的御前会议上,主张分封制且有大批臣僚附和的丞相王绾却未能敌过独持异议的廷尉李斯,秦朝最终确立了郡县制。这说明当时()A.制度服从于现实需要 B.皇权与相权矛盾激化C.朝臣掌握着决策权力 D.三公九卿制发生异变【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秦统一后,在讨论地方制度的御前会议上,虽然主张分封制的有包括丞相王绾在内的众多官员,但廷尉李斯从现实出发,陈述郡县制对加强中央集权的积极作用,其主张最终被采纳,体现了制度服从于现实需要的情况,故A项正确。A2.20世纪后期,考古学家在湖北、甘肃、湖南等地发现了大量秦代的竹简,其中有政令、上下往来公文、司法文书、吏员簿,还有物资登记、转运、赋税、徭役、军爵、官吏任用等文书。这些重要史料可以佐证秦代()A.地方宗族势力较为强大 B.行政制度比较系统C.郡县制在全国范围确立 D.法律制度非常严密【解析】这些秦代的竹简包括政令、上下往来公文、司法文书、吏员簿等,可以佐证秦代有比较系统的行政制度,故B项正确。B3.(2022•海南儋州模拟)对秦而言,文化的同化速度远远赶不上疆域扩张的速度,对关东六国的征服只需短短数年时间,将其同化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但由于秦的统一过于短暂,短暂到无法压制关东地区的反秦思想,更遑论将其同化了。这反映出秦朝灭亡的原因在于()A.未能实现地域文化的整合 B.严刑峻法激化社会矛盾C.秦国文化落后于关东文化 D.关东六国反秦势力强大【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秦国虽然在武力上征服了关东六国,但没能实现对关东六国文化的同化,说明秦朝未能实现地域文化的整合从而导致灭亡,故A项正确;严刑峻法和关东六国反秦势力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B、D两项;材料无法体现秦国文化落后于关东文化,排除C项。A4.西汉时,文帝欲废连坐之律,遭周勃、陈平等重臣反对,一番争论后最终下诏废除连坐。其后,新垣平因欺君事败而谋反,文帝诛其三族。这反映了汉文帝时期()A.律法的人治色彩浓厚 B.君主打破律令成为常态C.刑律的判罚趋于严苛 D.推动以儒入法【解析】材料中汉文帝在重臣反对的情况下还是下诏废除了连坐之法,之后又把欺君谋反的人诛三族,这说明皇帝的旨意高于法律,律法的人治色彩较浓,故A项正确;仅凭材料信息没法说明古代君主都把打破律令当作常事,排除B项;材料中的“诛其三族”体现刑律的严苛,但是废除连坐之律则相对宽容与温和,排除C项;材料与以儒入法无关,排除D项。A5.(2022•浙江卷)汉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由此可知,西汉刺史的设置()A.可以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B.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是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D.代表着社会履行监察官员的职能【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刺史是代表中央监察地方的官员,位卑权重,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B项正确。B6.东汉初期,光武帝在洛阳建立太庙以祭祀从未当过皇帝的祖先,遭到大臣们的激烈反对,光武帝只好祭祀汉宣帝和汉元帝,视他们为自己的祖父和生父。材料表明()A.光武帝企图强化皇权 B.儒家思想影响政治行为C.君权受到相权的制约 D.皇帝重视统治的合法性【解析】材料中皇帝由于祭祀未当过皇帝的祖先而遭到大臣们的激烈反对,这体现出名正言顺的儒家思想观念,故B项正确。B7.东汉时期的《四民月令》按月记录了当时的农事活动。下表整理自该书。由下表可推知,该书集中反映了东汉()A.小农经济的生产状况 B.大地主田庄经济形态C.土地公有制发展情况 D.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月份农事一月祭祖、上椒酒于家长、祈丰年、命成童以上习“五经”、命女红织布、种春麦与瓜果等、酿酒作酱、伐竹木二月祭太社、习射以备不虞、命缝人浣冬衣、种药制药、卖粮食、收薪炭三月令蚕妾治蚕室;蚕毕生,乃同妇子,以勤其事,无或务他,以乱本业,有不顺命,罚之无疑;种稻、豆、麻等;赈济族人;缮修门户,警设守备,以御春饥之寇B【解析】材料中的“命女红织布”“酿酒作酱”“命缝人浣冬衣”“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