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跃华中学2024届物理高一上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中学2024届物理高一上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中学2024届物理高一上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中学2024届物理高一上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中学2024届物理高一上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中学2024届物理高一上期中经典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观察如图所示的漫画,图中司机说乘车人“你没动”,而路上的小女孩说他(指乘车人)运动得“真快”.关于司机和小女孩对乘车人运动状态的描述所选取的参考系分别为A.汽车、地面 B.地面、汽车C.地面、地面 D.汽车、汽车2、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P,左侧是光滑圆弧面,一根轻绳跨过物体P顶点上的小滑轮,一端系有质量为m=4kg的小球,小球与圆心连线跟水平方向的夹角θ=60°,绳的另一端水平连接物块3,三个物块重均为50N,作用在物块2的水平力F=20N,整个系统平衡,g=10m/s2,则以下正确的是()A.1和2之间的摩擦力是20NB.2和3之间的摩擦力是0NC.3与桌面间摩擦力为0ND.物块3受6个力作用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伽利略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B.亚里士多德认为轻重物体下落一样快C.爱因斯坦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D.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经过严谨的考证,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这并不影响他在科学界的地位4、2014年8月云南鲁甸的救灾活动中,一辆救灾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运动了8s之后,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滚下并堵在路中央,所以又紧急刹车,匀减速运动经4s停在巨石前.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2∶1B.加速、减速中的位移之比x1∶x2=2∶1C.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1∶2=2∶1D.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1∶35、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只要直接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B.挂在电线下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产生的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绳方向的,但可以不指向绳收缩的方向D.木块放到桌面上受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产生的6、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位移—时间(x–t)图象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已知b车的加速度恒定且等于–1m/s2,t=3s时,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则A.a车做匀速运动且其速度为va=m/sB.b车的初速度为0C.t=0时,a车和b车的距离4.5mD.t=3s时,a车和b车相遇,此时速度相等7、如图,把重为20N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30°的粗糙斜面上并静止.物体上端与固定在斜面上的轻弹簧相连接,若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1N,则弹簧的弹力(弹簧与斜面平行)A.可能为20N,方向沿斜面向上B.可能为2N,方向沿斜面向下C.可能为2N,方向沿斜面向上D.可能为零8、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B.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D.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但比甲、乙都慢9、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物体在直线上运动,经2s又回到初始位置的是()A. B. C. D.10、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当时间t=t0时,位移s>0,速度v>0,其加速度a>0,此后a逐渐减小,则它的()A.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 B.速度逐渐减小C.位移继续增大 D.位移、速度始终为正值二、实验题11、(4分)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记录了下列实验步骤。A.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绕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B.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C.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行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D.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三次。(1)合理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步骤前面的字母)打点计时器使用频率f=50Hz的交流电源。在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中得到的纸带上,舍去前面较为密集的点,每隔4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测得相邻计数点间距离为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如图所示。(2)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s;(3)打下A点时物体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m/s;物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2、(10分)某学生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如图,A、B、C、D、E是连续的五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B、C、D、E分别到A点的距离如图所示:(1)该学生在测定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请将以下步骤的代号按合理顺序填空写在横线上____A.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两三次;B.断开电源,取下纸带;C.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D.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E.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2)该学生实验时用的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______v;(3)该纸带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s;(4)打点计时器在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5)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9分)从离地125m的空中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一个小球,g取10m/s2,求:(1)经过多长时间小球落到地面;(2)从开始下落的时刻起,小球在第1s内通过的位移;(3)小球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14、(14分)用两根绳子吊起一个重物,如图所示.如果AO和BO两根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都是200N,求:(sin37°=0.6,sin53°=cos37°=0.8

)(1)当重物重150N时,AO和BO绳中的张力(即产生的拉力)各是多大?(2)该装置所能吊起的重物最重是多少牛?此时AO和BO绳中的张力又各是多大?15、(13分)小明将小球放置在一个长为40m的斜坡顶端,从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便开始沿斜面匀加速下滑,下滑的加速度为5m/s2。(1)从开始下滑的时刻开始计时,求小球在2s末的瞬时速度。(2)求小球滑到斜面底端所用的时间。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A【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同一种运动,可能结果不同.【题目详解】司机说乘车人你没动,是乘车人相对于汽车来说没有动,而路上的小女孩对司机说:“你车开得真快”这是司机相对于地面来说的,故A正确,BCD错误.2、C【解题分析】A、物体1受重力和支持力而平衡,不受静摩擦力,否则不能平衡,故A错误;B、对1与2整体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3对2的静摩擦力向左,与拉力平衡,为20N,故B错误;C、对m受力分析,重力,支持力与绳子的拉力,由平衡条件,结合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绳子的拉力F=mgsin30°=20N,则3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是20-20=0N,即3与桌面间没有摩擦力,故C正确;D、对物块3受力分析,重力,支持力,2对3的压力,2对3水平向右静摩擦力,绳子对3向左的拉力,共受到5个力,故D错误。故选C。点睛:对小球受力分析可知,绳子的拉力等于小球重力沿圆弧面切线方向的分力,由几何关系求出拉力的大小;再分别对1、12和3进行受力分析,结合共点力的平衡与静摩擦力方向与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求出摩擦力的大小,并得出物块3受到力的个数,据此解答。3、B【解题分析】A.伽利略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故A错误;B.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故B错误;C.爱因斯坦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说明了发现问题的重要性,故C正确;D.虽然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经考证,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这并不影响他在科学界的地位,故D正确。本题选择错误答案,故选:B.4、B【解题分析】由速度时间公式v=at得:,可得a1:a2=1:2,故AD错误;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可得:,故B正确;根据推论可得:,可得:,故C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5、B【解题分析】

A:弹力产生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两物体要相互接触,二是接触面要发生弹性形变(或者说相互挤压)。故A项错误。B:挂在电线下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产生的。故B项正确。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故C项错误。D:木块放到桌面上受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产生的。故D项错误。6、CD【解题分析】

A、x-t图象的斜率代表速度,a的图象为倾斜的直线,斜率为恒定值,故a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A错误;B、t=0时刻,b曲线的切线斜率不为零,故b车的初速度不为零,B错误;C、t=3s时,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故此时b车的速度为。t=0到t=3s内,b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做逆向处理,则t=0到t=3s内,b车的位移为,故t=0时刻,b车的初始坐标为。所以在t=0时刻,a、b两车相距4.5m,C正确;D、x-t图象的交点代表相遇,又因两曲线在t=3s时,刚好相切,瞬时速度刚好相同,则D正确。7、ACD【解题分析】

将重力按照作用效果分平行斜面的下滑分力为,垂直斜面的垂直分力为;当最大静摩擦力平行斜面向下时,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1N,弹簧弹力为拉力,等于21N;当最大静摩擦力平行斜面向上时,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1N,弹簧弹力为推力,等于1N;故弹簧弹力可以是不大于1N推力或者不大于21N的拉力,也可以没有弹力;故ACD正确,B错误;8、BCD【解题分析】

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说明甲向上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说明乙向上运动,其速度比甲快;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则丙可能向上运动,且速度小于甲乙的速度,也有可能向下运动或者静止不动;A.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B.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与结论相符,选项B正确;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D.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但比甲、乙都慢,与结论相符,选项D正确.9、AC【解题分析】

A.位移时间图象反映了物体各个不同时刻的位置坐标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物体沿x轴正方向前进2m后又返回,A正确;B.速度时间图象反映了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速度一直为正,故物体一直前进,B错误;C.速度时间图象反映了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秒物体前进1m,第二秒物体后退1m,C正确;D.加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反映了物体不同时刻的加速度情况,由于初速度情况未知,故物体的运动情况不清楚,故D错误。故选AC。10、ACD【解题分析】

A.因为加速度逐渐减小,知速度变化越来越慢,故A正确;B.因为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同向,所以速度增大,故B错误;C.因为速度始终大于零,运动方向不变,则位移一直增大,故C正确;D.因速度v>0且运动没有反向,则位移始终是正值,速度始终是正值,故D正确;故选ACD。二、实验题11、(1)BACD;(2)0.1;(3)0.86m/s;0.64m/s2【解题分析】

(1)先组装器材,然后进行实验操作,所以首先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再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然后将平板一端抬高,轻推小车,使小车恰能在平板上作匀速运动,此步骤是为了平衡摩擦力;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断开电源,取下纸带;最后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两三次.故合理的操作顺序为:BACD.(2)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周期为0.02s,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点没有画出,则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5T=×0.02s=0.1s。

(3)打A点时的速度:vA=s3+=0.0895-0.0705+0.0961-0.0768+0.1026-0.08339×0.1【题目点拨】此题关键是搞清实验原理才能合力安排实验的步骤;对数据的处理主要是根据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以及应用匀变速运动的推论△x=at2利用逐差法求出加速度。12、DECBA2200.10.802.00【解题分析】

(1)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用一条细绳拴住小车,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适当的钩码,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到靠近打点计时处,先接通电源,然后放开纸带,断开电源取下纸带,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三次.故答案为DECBA.

(2)该学生实验时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