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探索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2.在具体情境中,培养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意识和能力,体会统计的作用及其价值。3.在统计过程中,发展数据分析观念、运用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形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教学准备:课前小研究《平均数》课前小研究一队三位同学的拍球成绩统计1号2号3号9个11个13个你能借助统计图用移一移、画一画或者算一算的方法求出每队平均每人拍球的个数吗?我的方法:教学过程:引入孩子们,喜欢拍球吗?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视频,这两队同学正在进行拍球比赛。(播放视频)比赛结束,想知道哪一队获胜了吗?这是他们的比赛成绩,你认为那组获胜了?(二队,人数多,不公平。)(用求和,也不公平。)有没有公平的办法比较出两组的水平?二、交流1、课前的时候老师已经让大家都这部分知识进行了预习,现在拿出你的课前小研究,把你的收获跟你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你知道两个队平均每人的拍球个数是怎样算出来的吗?这样算的道理是什么?同学们可以借助统计图画一画、移一移,也可以算一算得出一队平均每人拍球的个数。)2、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方法?(我们用图统计图的方法来求出一队平均每人拍球的个数,我们把3号同学的拍球个数拿出来2个补给1号同学,这样每个同学的拍球个数就一样多了。)你们为什么要3号同学的拍球个数拿出来2个补给1号同学?因为3号同学拍球个数最多,1号同学得分最少,把多的移动出来,不给少的才能让每个同学的拍球个数一样多。小结:像这样,我们把多的匀给少的,使得一组的个数变得相等,这个匀出来的数,就叫平均数。把多的部分移给少的,就求出了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就是移多补少。还有选用其他方法的吗?我们是这样想的,9+11+13=33(个),再用33÷3=11(个)。能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吗?我们先求一队一共拍了多少个,再除以4个同学,求平均每个同学拍球的个数。这是一种“先求总数再求平均数”的方法,和我们刚才“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出的结果相同吗?相同。像这样我们先求出拍球的总个数,再除以人数,又是一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就叫先求和再均分。二队平均每人拍球的个数?请你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求一求,谁来介绍一下你的方法?现在我们知道哪队获胜了吧?(一队获胜。)三、提升“10个”是二队哪个同学拍球的个数?既不是1号同学的拍球个数,也不是2、3、4号同学的拍球个数。它表示的是二队四个同学拍球的整体水平。观察一下这两个平均数在大小上和原来的这几个数比较有什么特点?通过交流得出: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出,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平均数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平均值,它代表了一个平均水平,刚才判断一队获胜,是因为一队的平均水平高于二队的平均水平。四、运用你会计算他们做仰卧起坐的平均成绩吗?除了平均成绩,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平均数?看来,平均数在影响着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小明的体重一定比小强轻吗?选一选,哪名同学参加比赛比较合适?小明会遇到危险吗?预设:有危险和没有危险,表述自己的观点。下面的算式哪一个正确?五、拓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看来,我们可以用平均数来分析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平均数会不会随某个数据的变化而变化呢?课下同学们举例验证一下。《平均数》学情分析随着科学技术和数学本身的发展,统计学已成为现代数学方法的--个重要部分和应用数学的重要领域。大到科学研究,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统计无处不在。新《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将“统计与概率”安排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强调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统计的初步知识的。本课则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后进行教学的,它包含两部分,即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求平均的方法。《平均数》的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图、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课学习一种新的统计量一平均数,这是学习选择统计量描述数据特征的开始。由于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平均分”的知识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能较容易列出算式进行计算。所以本节课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根据本班学生学情实际,和教材特点本节课我准备从生活情境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协作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新颖性,引导学生以各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平均数》效果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习选择统计量描述数据特征知识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本信息窗课本上呈现的是篮球比赛中蓝队教练准备换人的情境,用统计表的形式提供了7号、8号两名队员在小组赛中的得分情况,引导学生解答“该换谁上场”的问题,展开对平均数知识的学习。在教学时,我首先把课本上的情境图改为学生更熟悉的拍球游戏,课堂上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主动建构知识。包括平均数的意义和算法,教学平均数的目的不限于求平均数,更在于用平均数进行比较,用平均数描述、分析一组数据的状况特征。平均数的概念和过去学习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本课充分让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每个人都得到了充分的发言机会,也得到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并且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和知识点也初步得到了解决。本节课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习效果较好,目标达成度也较高。《平均数》教材分析《平均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信息窗1的内容。随着科学技术和数学本身的发展,统计学已经成为现代数学方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和应用数学的重要领域。大到科学研究,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统计无处不在。新课标中叶将“统计与概率”安排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强调要培养学生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重要途径就是要在教学中着力展示统计的广泛应用。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习选择统计量描述数据特征知识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本信息窗课本呈现的是篮球比赛中蓝队教练准备换人的情境,用统计表的形式提供了7号、8号两名队员在小组赛中的得分情况,引导学生解答“该换谁上场”的问题,展开对平均数知识的学习。平均数是常用的统计量,本节课,包括平均数的意义和算法,教学平均数的目的不限于求平均数,更在于用平均数进行比较,用平均数描述、分析一组数据的状况特征。平均数的概念和过去学习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平均数》评测练习一、判断1、平均数一定比这组数据中最大的数小,但并不一定比最小的数大。()2、平均数-一定这组数据中的一个。()3、平均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4、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它们的平均数就是它们最中间的那个数。()5、五个老人的平均年龄是76岁,那么其中一定有三个老人的年龄超过76岁。()二、解决问题1、农资公司第1天卖闻210袋化肥,第2天卖了140袋化肥,第3天与第4天共卖了330袋化肥。平均每天卖了多少袋化肥?2、大巴车第1小时行驶94km,第2小时行驶86km,平均每时行驶多少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行驶3时,可以行驶多少千米?3、歌唱比赛中,四(1)班的平均得分是9.3分,四(2)班歌唱后5个评委的所组分是8.8分、8.3分、9.3分、9.4分、9.2分。哪个班的平均得分高?三、拓展题甲、乙的平均数是26,乙、丙的平均数是28,甲、丙的平均数是21,求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平均数》教学反思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很广泛的,例如,跟学生息息相关的一项就是平均分问题。而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许多机会接触到数与计算,统计初步知识,应用问题等较为丰富的数学内容,已经具备了初步分析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与能力。因而在本学段的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主动参与中学会数学思考,在获取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解决数学问题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在课前,我首先把课本上的选篮球运动员的情境进行了修改,改为同学们更为熟悉的排球游戏,学生课前首先进行了《平均数》的前置性学习,我制定了这样一个课前小研究:1.一队平均每人拍球的个数是多少,根据统计图,尝试用画图、计算或文字描述的方式说明你的理由。2.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经历、感悟平均数,在课上交流、合作中认识到了平均数的本质意义。比起以前单纯地教给孩子们解题方法,更让孩子们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其次,这节课重在让学生在多个层次中体会“平均数”。1.感受平均数的意义,掌握平均数的求法。2.选择合适方法求平均数。3.与原来的数在大小上,感受平均数的区间范围。4.进一步理解个别数值不能代表整体水平,体会平均数的易变性。本节课的遗憾:新课标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数学的价值最应体现于学生紧密相连的生活中。在备课时,将练习与生活中的比例相结合,促进学生理解概念的基础上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有去、有用。除此以外,我感觉课堂中出现的生生互动较少和课堂节奏不明显。我觉得首先要有热情,而且热情要达到那种足够点燃学生热情的热度,第二要有激情,教师要有激情这节课才动较少和课堂节奏不明显。教师要有激情这节课才能抑扬顿挫,才能或舒或展,快慢结合,才能把这节课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然后产生思维的碰撞,来迸发出整节课的活力,才能让课堂活起来。再有就是,我还要再大胆放手一些,如部分重复性语言可安排学困生来回答,加强对他们的关注;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交由学生自己通过相互解释、补充来解决。这样学生参与度提高了,课堂气氛也更加的融洽。《平均数》课标分析在传统的教材中,平均数是作为一种典型应用题加以教学的,其侧重点在于从算法的角度理解平均数,把平均数的学习演变为一种简单的技能学习,甚至是解题技巧的训练,忽略了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导致只会算,不理解。现行教材把平均数安排在《统计》中,明显地加重了对平均数意义理解的分量,突出了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即平均数是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它不仅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所以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来看,平均数是一个持续的学习内容。因此,我觉得这节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求简单的平均数,更要引导学生从数据处理分析的角度把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的含义和意义,用平均数进行比较,描述、分析一组数据的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