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近代初期的欧洲已考重要知识点2007年名词解释:《九十五条论纲》;2009年名词解释:红白玫瑰战争;2009年简答题:简析近代早期殖民强国葡萄牙、西班牙衰落的原因;2010年名词解释:耶稣会;1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时代背景与本质欧洲社会经过长期而缓慢的中世纪演进过程,于14世纪前后逐渐进入一个新旧时代转换的变革时期。在14-17世纪的400多年中,欧洲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重大历史事件,包括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生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以及近代科学技术的出现;在政治生活领域世俗王权的兴起与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由此开始的国家政治权力的集中化进程和民族文化的一体化聚合;而在经济生活中,则发生了由农本经济向重商经济的结构型转变。重商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促成了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商业化,既侵蚀瓦解了传统的经济结构,又为即将到来的近代工业化社会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与条件;与此同时,重商经济引发的对商贸利益的无限追逐,驱使欧洲人疯狂地投入地理大发现、沟通全球的航行以及大规模海外殖民扩张的活动中。发生在14-17世纪的这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都与当时正在萌动中的资本主义精神互为因果。它们事实上构成了资本主义这一新兴制度的精神之源,奠定了近代资本主义得以发展的基石。14-17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正是这一历史大过渡年代中发生的一场规模浩大、具有思想解放与观念启蒙意义的新文化运动,是近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精神开始形成的标志。从14世纪起,文艺复兴最先在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各城市得到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由意大利各城市向欧洲的扩散,15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也逐渐波及到西欧其他一些国家。当时,欧洲新兴的市民阶级,为维护和发展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需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对封建统治与天主教会的神学独断,摆脱日渐没落的中世纪封建文化和宗教信仰对于人的精神束缚和思想愚弄,并以完美丰富的艺术、文学、诗歌和音乐来为世俗人生的幸福创造条件,以取代中世纪那种僵死枯燥的禁欲主义与蒙昧主义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文艺复兴思想家和艺术家们从古典时代的希腊文化艺术中发现了可以满足他们现实斗争需要的武器——理性精神、自然哲学和科学、优美的艺术形式,以及人的主体意识与个性精神高扬的文化模式。对湮没千年的希腊文化的大规模发掘、整理和研究,一时成为风潮和时尚,后人将这一切称为“文艺复兴”。然而,文艺复兴的本质并不仅仅是对古典文化的复兴,而且是对资产阶级新文化的追求与创造。当时的思想家和艺术家们按照早期资产阶级的现实需要、社会理想、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对一千多年前的希腊罗马文化进行了资本主义的诠释和说明,赋予其全新的时代意义。因此,文艺复兴是一场以再生古典文化为旗帜,以创造资本主义精神和资产阶级新文化为目的伟大社会运动。在使用“文艺复兴”这一概念时,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虽然“复兴”一词愿意是“再生”,但这并不意味着希腊罗马文化在中世纪曾经消亡。无论是加洛林时期对古典文化的研究,还是阿奎那将亚里士多德尊为“哲学家和智者”,都可以证明这一点。第二,虽然文艺复兴的世俗倾向与中世纪的“神权至上”思想格格不入,但这并不意味着文艺复兴否定宗教。无论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多么崇尚基督教产生以前的古代文化,他们都从未设想颠覆基督教。第三,虽然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认为“近代”与中世纪迥然有别,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经与中世纪一刀两断。实际上,14、15世纪的西欧社会仍然与中世纪保持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只是在思想意识方面,“文艺复兴”标志着一个崭新时代肇端。与中世纪相比,文艺复兴时期在弘扬古典文化方面确实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就。其一是“发掘”出更多的罗马作家,其二是从拜占廷重新引进希腊文化经典,其三是将古代的典范直接转化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代主流思潮是世俗主义、个人主义和人文主义,其核心是人文主义。其突出特征是: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一人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人文主义者接过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名言,歌颂世俗人生,主张享受现世,蔑视天堂和来世,以理性取代神启,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以自由平等反对特权和等级制度,成为当时对哲学、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和生活方式都有广泛而深刻影响的一种社会思潮。人文主义者致力于对自然世界的探索和对科学、知识、真理的追求,相信“知识就是力量”,科学能给人生带来福祉,教育能发展人的个性,塑造完美的人生。人文主义者认为,人应该追求幸福、快乐、智慧、情感,而不应成为伪善教规的殉道者。人文主义者热爱生活、艺术和自然,认为艺术和诗歌应该反映人的情感和思想,表现自然的壮美和和谐,并追求优美的艺术形式和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因此,当时的人文主义精神实际上就是世俗精神、科学精神和理性精神的融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艺术家和学者们的精神创造活动,带来了人文学科的繁荣和发展。人文主义学者通过对人、社会和自然的研究,带来了欧洲早期科学的繁荣与发展,促进了欧洲教育文化的进步和知识的积累。巨人辈出的伟大时代但丁-阿利格里(1265-1321)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在文学、美术、音乐、政治、天文、地理、历史和哲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其主要代表作有《新生》《飨宴》《论俗语》《神曲》等。《神曲》是但丁被流放期间用意大利方言所写的一部长诗,全书分为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堂篇三部分。贯穿全书的主导思想是个人和人类可以战胜罪恶、淫欲、强暴和贪欲的引诱和阻扰,到达真善美的理想境界。他提倡发展文化、追求知识、反对蒙昧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理性,认为人对自己的命运具有不可推脱的责任;赞美现世生活,肯定人生,颂扬爱情。他还在政论性著作《论世界帝国》中大胆否定神权,鼓吹人权,认为只有人类才有“自由的意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政治和宗教平等、政教分离的观点和“人权”概念,强调国家的“基石是人权”,它“不能做任何违反人权的事”。但丁的文学创作和政论性作品变现了近代早期资产阶级的审美理想、批判精神和人文主义倾向。弗朗西斯-彼特拉克(1304-1374),是意大利著名诗人和学者。他不满足于对《圣经》的理解,毕生从事对古罗马文物典籍的研究,认为古典著作可以完善人们的智力和使行为文明化。他最早提出要以“人学”对抗“神学”,号召复兴古典文化,他因此而被看作是文艺复兴的第一个人文主义者、“文艺复兴之父”。其主要代表作有《阿非利加》《歌集》《意大利颂》《名人列传》等。《歌集》是他用意大利方言写成的代表作,展示了世俗化的人生态度。他所开创的14行诗体裁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诗体,即“彼特拉克诗体”,为欧洲抒情诗的创作开辟了道路。薄伽丘(1313-1375)是意大利著名的文学家和人文主义者。他一生著述丰硕,在艺术形式上,摆脱了骑士文学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可爱的菲亚达》被誉为欧洲文学史上的第一步“心理小说”。《十日谈》的主导思想是揭露和讽刺教会的虚伪和腐败,提倡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维护妇女权利,认为现世享乐是人的本性、人的权利。与文学领域相对应的是在艺术领域也出现了一大批成就斐然的人文主义艺术家。他们对中世纪的艺术进行了总结,并突破了抽象化、概念化的束缚,表现了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歌颂和对人生的积极态度。乔托(1267-1337)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著名的人文主义画家,近代写实主义绘画的奠基人,有“欧洲绘画之父”的美称。代表作有《圣母生平事迹》《基督生平事迹》《善恶喻世图》,表现了乔托对生活真实、世态炎凉的深切感受,对美丑和善恶的鲜明态度,对母爱世俗性的讴歌等真实情感。他还负责设计了圣玛利亚大教堂,将哥特式风格与罗马式装饰传统和谐结合起来。马萨乔(1401-1428)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艺术的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有木版画《圣母玛利亚和圣婴》、壁画《三位一体》、《失乐园》和《纳税钱》等。在他的绘画作品中,充分体现了人类生命的巨大价值,是把“运动、精神和生气赋予人物形象的……第一人”。后来的艺坛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都曾学习和研究过他的作品,可见对后世影响之大。15世纪末至16世纪上半叶,文艺复兴运动达到了鼎盛时期。在总结早期文艺复兴运动艺术成就的基础上,许多艺术家把透视、解剖、明暗等写实手法发展到尽善尽美的地步,为更深刻地表达真实世界的内在美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手段。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是文艺复兴鼎盛时期意大利的著名画家和科学家,是世界科学史上罕见的多才多艺的学者。《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是其代表作。《最后的晚餐》不仅标志着文艺复兴艺术的成熟,而且同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和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并称为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三大杰作”。米开朗基罗(1475-1564)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雕刻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他的艺术作品多以雕塑人物为中心,展示人体魁伟健壮之美。雕刻代表作有《大卫》。画作代表作有西斯廷教堂拱顶画和祭坛画《最后的审判》。拉斐尔-桑西(1483-1520)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坛三杰”之一,著名画家和建筑家。创立了秀美、优雅、圆润和通俗化的艺术风格。其代表作是有关圣母的系列画像和《雅典学院》。拉斐尔把意大利绘画艺术推到一个新的高峰,他也因此被称为“画圣”。乔尔乔内(1476-1510)和提香-维契利奥(1482-1576)是另两位意大利著名画家。乔尔乔内的代表作是《入睡的维纳斯》。提香把人体艺术、尤其是女性人体艺术推向了新高峰。他的代表作《浴后的维纳斯》对金橙色的运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以致至今人们仍把金橙色称为“提香色”。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蓬勃发展,15世纪中叶,意大利学者开始到英国、法国和德意志等地传播拉丁文、希腊文化和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思想。与此同时,有“欧洲学校”之称的意大利也吸引着西欧各国的思想家、艺术家和科学家来留学访问,使人文主义在西欧得到迅速的传播,人文主义精神也从文学艺术向科学、政治思想和哲学等领域广泛渗透,涌现出一大批成就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如提出日心说的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创立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近代经典力学的先驱伽利略,近代政治思想理论的奠基人马基雅维利;英国诗人乔叟,戏剧家莎士比亚,哲学家霍布斯,科学家培根、哈维,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莫尔;法国作家拉伯雷,哲学家笛卡尔;德国画家丢勒,科学家开普勒;尼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思想家伊拉斯谟,国际法学家格劳秀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等等。他们都是在文艺复兴运动中涌现出的,集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和学者于一身的优秀人物。他们不仅学识渊博、多才多艺,而且往往在几个学科领域都有杰出成就。他们既是文艺复兴运动产物,也是把意大利和西欧文艺复兴运动不断推向新阶段的弄潮儿。主体意识的觉醒与人性的回归文艺复兴是人的主体意识觉醒和高扬的时代,是人性从中世纪神学摧残下复苏和回归的新时代。文艺复兴继承和发扬了湮没已久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遗产,重新恢复了人的地位和尊严,打破了中世纪以来封建文化和教会统治对人性的钳制和禁锢。人的这一精神解放和个体创造意识的迸发,给欧洲社会带来了内在的活力和生机,这乃是近代以后欧洲社会加速发展的重要根源。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针对封建教会压抑人、扭曲人的作法,歌颂人、肯定人、崇尚人的理性和创造力。他们相信通过人的知识的积累,思想的进步,科学的昌盛,人可以改造周围的世界,成为世界的主人和宇宙的中心。他们创立了一种世俗主义的、以人为中心的文化模式,为以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理论上、价值上和道德上的基础。2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地理大发现的动因和条件地理大发现兴起的动因,源于西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和发展,是新兴资产阶级对于海外商贸利益无限追逐的结果。随着中世纪后期西欧社会经济结构由农本向重商的转变,对外贸易已不再是经济生活中的补充性因素,而成为经济运行的要求。到世界上任何一个有利可图的地方去冒险,成为资本主义这一经济制度的内在属性和必然行为。中世纪后期,西欧社会对东方商品需求的市场容量不断扩大,东方商品在欧洲价格看涨,除以往的商人集团外,国王、贵族、骑士、僧侣、市民、水手、冒险家都卷入了这一炙手可热的与东方贸易的行动。最初,寻找东方的黄金是西方人海外探险的首要目标。对黄金的炽热欲望和东方黄金遍地的传说,驱使欧洲人踏上充满艰辛与风险的远洋航行。14、15世纪以后,东西方传统商路处于阿拉伯人与奥斯曼帝国的控制下,这使运抵欧洲的东方货物,尤其是香料的数量大减而价格腾贵,更进一步促使欧洲人向海外探险,以寻找一条能绕开中东商人的盘剥,直达东方的新航线。传播基督教是推动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欧人向海外发展也起了积极促进作用。与此同时,15、16世纪之际,西欧人在航海知识、造船技术、军事技术与地理学方面所达到的水平,也使他们日益获得征服神秘惊险大洋的信心与手段。在这方面,中国和阿拉伯的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的西传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当时的航海活动和殖民扩张得到了专制政府的支持。地理大发现的过程持续两个多世纪的欧洲地理大发现,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葡萄牙人绕过热带非洲海岸而驶入印度洋,抵达亚洲国家的航行;二是西班牙人越过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和环绕全球的航行;三是欧洲其他一些国家如英、法、荷、俄对北极地带、南太平洋、大洋洲及北美洲海岸的航行探险。东西方新航路的开辟者是葡萄牙人。从15世纪初开始,葡萄牙人沿西非海岸南下航行,数十年后到达几内亚湾一带。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绕过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驶入印度洋,为远航东方做好了准备。1497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率领的船队在阿拉伯人引导下,从非洲渡印度洋到达了印度西海岸,开辟了东西方新航路。此后,葡萄牙人继续沿东南航线向南亚航行,先后于1511年和1512年,航抵马六甲和摩鹿加群岛,1514年到达中国珠江口,最后远及日本。开辟了从远东经非洲难断到西欧的漫长海上商路。与此同时,西班牙人也在航海探险方面同葡萄牙人展开了竞争,他们选择了西进的路线。1492年8月,来自意大利热那亚的水手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资助下自巴洛斯港出发,于10月航抵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意外地发现了美洲大陆。1513年,西班牙人越过巴拿马地峡,看到了广阔的太平洋,决心绕过美洲南端继续西航。1520年10月,麦哲伦发现美洲最南端的海峡,由此驶入太平洋。船队继续西航,于1522年9月返抵西班牙,完成了首次环球航行。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后果15-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后果。首先,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鼓励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15世纪以后出现的“全球联系”是以欧洲人为主导的,跨越国家、民族、文化和社会形态界限的解除与互动。全球联系的建立,造成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规模空前的交换,这当中既包括物种的交换,也包括商品的交换。其结果既有积极的,如促进了彼此的发展与进步,也有消极的,如造成战争、疾病和灭绝。其次,它大大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第三,地理大发现引发了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开始了欧洲队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西、葡殖民扩张的背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是近代欧洲全球海外殖民地扩张的始作俑者。两国的海外扩张始于15世纪初,16世纪被称作两国的“黄金世纪”。当时的两国,因对世界海上贸易的垄断和对海外殖民地的掠夺,而获得巨大财富,国势盛极一时。16世纪末以后,两国因面临荷、英、法等国的挑战与竞争而逐渐衰落。但两国在美洲、非洲、亚洲的海外殖民地还是大体维持到了19世纪,并使这些地区进入近代以后,仍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保留了浓厚的伊比利亚色彩。西、葡两国成为近代欧洲殖民扩张的开创者,是与两国的地理位置、文化传统,以及社会结构的独特性紧密相联的。首先,伊比利亚半岛的地理位置使得海上联系十分便利,历史上两国较早形成了面向海洋、向外扩张的航海传统。1415年,葡萄牙军队渡海占领北非城市休达,标志着近代欧洲海外扩张时代的开始。其次,两国在8-13世纪曾被阿拉伯人征服。阿拉伯人的统治,带来了中东地区先进的文化和农业,包括在欧洲已消失的古代希腊文化。这使半岛先于西欧其他地区开始了中世纪的文化与社会复苏。14世纪,半岛在地理学、航海与造船术以及殖民方法等方面,都在欧洲取得了一定的领先地位。第三,中世纪后期,半岛驱逐穆斯林的“再征服运动”不仅使西、葡在欧洲形成最早的统一王权和民族国家,还使两国形成了富于个人冒险、奋斗、宗教狂热的民族性格,产生了一个好战的“伊达尔哥”征服者阶层。这些人有着开辟新航路、征服新大陆所需的冒险精神和征服意识,成为近代早期欧洲海外殖民扩张的急先锋。葡萄牙的商业殖民扩张与霸权15世纪初,葡萄牙开始向大西洋和西非沿岸扩张;15世纪后期,葡萄牙扩张到西非几内亚湾一带。16世纪以后,葡萄牙越过非洲南端向亚洲扩张,在非洲和亚洲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商业据点,形成了葡萄牙在东方的商业殖民帝国。在非洲,葡萄牙夺取了大量的黄金、象牙和其他物品。葡萄牙将非洲黑人贩往美洲,换取美洲的粮食、烟草和金银,然后运回欧洲,形成了近代早期资本主义“大西洋三角贸易”体系。在亚洲,葡萄牙占领了印度果阿、东南亚的“香料群岛”以及中国的澳门等地,并从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手中夺取了从中东经印度洋到远东的贸易控制权。在美洲大陆,葡萄牙占领了范围广大的巴西大陆,对巴西印第安人滥加屠杀,并进行大规模的移民开发,从非洲运去黑人,建立了种植园和大地产经济。当时,来自美洲殖民地的红木、金银、棉花、粮食,从对东方商路的垄断中获得的大量香料、茶叶、丝绸品、瓷器和其他精美东方货物,使16世纪的葡萄牙奇迹般暴富起来,成为欧洲最强盛的国家。西班牙美洲殖民帝国的建立1494年和1529年,西、葡两国签订瓜分世界的《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和《萨拉哥撒条约》;根据这两个条约,西班牙得到了巴西以外的整个美洲大陆、西印度群岛、菲律宾群岛,葡萄牙垄断了非洲、亚洲和巴西的殖民权力。16世纪在西班牙历史上被称为“征服者”时代,建立起了西属美洲殖民帝国。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建立了宗主国式的封建专制统治,同时对殖民地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移民活动,构成了西班牙美洲较为复杂的社会等级和文化背景。西、葡殖民地霸权的衰落16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商业殖民帝国。在争霸斗争中,西班牙获胜,并于1580年吞并了葡萄牙。虽然葡萄牙在1640年恢复了独立,但它往日的地位已不复存在。西班牙从16世纪也开始走向衰落。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击溃,丧失了海上优势地位。到17世纪中叶以后,西、葡两国已陷入全面的衰退之中,成为欧洲的二流国家,其海外殖民霸权先后落入英、法等国手中。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掠夺的开始,引起了商业革命,主要表现是世界市场的形成、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和人类眼界的开阔。新航路开辟后,引起了欧洲的价格革命。通过殖民掠夺,西班牙和葡萄牙从殖民地运回廉价黄金,使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加速了阶级分化。农村贫农和城市贫民日益破产;而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则得到成本低廉的劳动力。价格革命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成长,使西欧从此超越了其他地区和国家。3君主专制时期的英法英法百年战争和农民起义百年战争是1337-1453年在英国和法国之间发生的长达100多年的战争。战争的原因有三:一是争夺法国王位继承权。1328年,法王查理四世去世,英王爱德华三世想以外甥的身份继承王位,结果遭到法国贵族的反对,引起英王不满。二是争夺封建领地。当时法国的阿奎丹地区还是英国的领地,双方为争夺这一地区相持不下。三是争夺羊毛市场佛兰德尔。战争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337-1360年,以英国胜利结束。英军在1346年的克勒西战役和1356年的普瓦提埃战役中均重创法军,双方暂时签订了《布勒丁尼和约》。第二阶段是1369-1396年,双方再战,法军用防御战和游击战对付英军,取得一些胜利。第三阶段是1415-1453年,英军撤出法国全部领土,只保留加莱一个港口。圣女贞德即出现在第三阶段。百年战争造成了两个后果:一是加剧英法两国国内的社会矛盾,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二是打击了法国的封建割据势力,同时也造成了英国封建主内部的残杀,从而为16世纪英法君主专制政权的出现铺平了道路。百年战争期间,法国和英国分别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法国是1358年的扎克雷起义(扎克雷即乡巴佬之意),英国是1381年的瓦特-泰勒起义(泰勒是起义军领袖)。1348年席卷西欧各国的黑死病和1349年英国“雇工法”是促使起义的一个重要原因。百年战争后,法国逐渐完成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统一,初步形成了民族国家。英国则由于战争的失败激化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北方保守的旧贵族,要求增加税收;另一派是南方工商业者出身的新贵族,反对增加税收。两派斗争的结果,在北方和南方分别形成了两个敌对的封建主集团。北方以兰开斯特家族为首,南方以约克家族为首,双方于1455-1485年进行了长达30年的封建混战,由于两个家族的族徽分别为红玫瑰和白玫瑰,历史上称为“红白玫瑰战争”。这场战争最大的特点是封建主自相残杀,战后英国的旧贵族减少了三分之二,剩下的也都元气大伤,再也无法同国王的力量抗衡,英国最终也确立了君主专制的统治。英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形成英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创建者是都铎家族。1485年,玫瑰战争结束后,亨利七世(1485-1509)登基,建立了都铎王朝。此时的英国封建大贵族已在内战中相互耗尽了力量,再也无力同王权对抗。但亨利七世执政伊始,继续以强硬手段打击大贵族。他禁止贵族养兵,并拆毁贵族城堡,进一步铲除封建割据势力。为排斥大贵族,他成立了枢密院,由亲信贵族和城市新贵组成,拥有制定法律的权力和最高司法权,并以枢密院控制的“星室法庭”严惩图谋不轨的贵族。都铎王朝历代君主都依靠那些在“圈地运动”和出售天主教会地产中受益的贵族和乡绅,并联合市民中的工商业者,把他们作为进行封建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而中小地主和市民由于经济实力尚不强大,并受到大贵族或外国商人的盘剥与排斥,也希望得到国王的庇护。这正是英国封建专制制度建立的基础。亨利八世(1509-1547)和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继位后,继续实行前朝加强王权的政策。通过扩大枢密院权力、强化对地方的统治、进一步控制和笼络国会、严厉打击天主教会势力和成功地夺取欧美之间的制海权,使英国封建专制王权不断得以强化。经济上,都铎各朝极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保护本国工商业发展,实行贸易垄断的特许状制度,鼓励海外扩张,支持商人向西班牙美洲殖民地走私和贩运黑奴,纵容海盗在大西洋劫掠西班牙货船。到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英国政府又同西班牙开展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争霸斗争。16世纪中叶,英国的封建专制政权进入了空前巩固时期。1588年,英国海军歼灭西班牙“无敌舰队”,确立了英国的海上强国地位,标志着英国专制王权进入鼎盛时期。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形成15世纪法国封建农奴制逐渐瓦解,农民多为人身自由的佃农,租种地主的小块土地为生,形成较稳定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的英法百年战争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削弱了大贵族的势力。社会经济混乱和阶级矛盾的尖锐化,使法国迫切需要加强中央集团同志。工商业的发展和中产阶级的兴起为王权的加强奠定了物质基础。1515年,法兰西斯一世(1515-1547)继承王位后开始加强王权。他长期停开三级会议,设立由亲信大臣组成的御前会议,协助他集大权于一身。他削弱贵族地方势力,创建常备军,并迫使罗马教皇利奥十世签订《波伦亚条约》,使天主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并不断进行对外扩张战争。法兰西斯一世的专制统治并未缓解政治经济矛盾,反而引起社会各阶层的强烈不满。法兰西斯一世死后,法国王权不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在冲击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中,“胡格诺战争”(1562-1589)使法国陷入分裂和混乱之中,王权受到严重削弱。1589年,胡格诺派首领波旁-亨利继承法国王位(1589-1610),称亨利四世,开始了波旁家族统治。由于法国饱受天灾人祸之害,农民起义时有发生,亨利四世不得不设法缓解社会矛盾。1593年,亨利四世改信法国多数人信奉的天主教,得到天主教徒的认可,并于1594年加冕。亨利四世于1598年颁布了结束分裂战争的《南特敕令》,宣布天主教为国家,并承认胡格诺教徒享有宗教信仰自由和世俗权利。亨利四世为加强王权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重视农业,鼓励工商业,发展海外贸易,使经济得以恢复。在较稳定的经济状况下,他又为增加收入而卖官鬻爵,使一批因经营工商业发财的新富成为与世袭“佩剑贵族”不同的“穿袍贵族”。法国资产阶级的贵族化造就了一批依附于王权的新官僚集团,其中出身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新贵有较大影响。1610年,亨利四世遇刺身亡,法国政治、经济和宗教矛盾再度激化。路易十三(1610-1643)依靠首席大臣、红衣主教黎塞留加强王权。黎塞留以强硬手段平息了贵族叛乱和宗教纠纷,以重商主义政策促进经济发展,逐渐恢复了专制统治。17世纪40年代初,黎塞留和路易十三相继死去,不满5岁的路易十四(1643-1715)继位,由母后安娜摄政。她依靠首席大臣、红衣主教马扎然进行统治。当时正值英国议会领导反对查理一世专制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法国的贵族和中产阶级也利用王权的软弱发动“投石党运动”(1658-1653,又译“福隆德运动”)。这场以巴黎市民街头暴动为先导的反专制运动,反映了社会各阶层要求限制王权、扩大民主、进行社会经济改革的强烈愿望。运动最后以失败而告终,说明法国封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还没有发展到非推翻封建专制制度不可的程度。1661年,路易十四在饱经动乱之苦后亲政,同年,一直大权在握的马扎然去世,路易十四决心以各种手段恢复专制制度。他压制巴黎高等法院,拒不召开三级会议,严厉镇压反叛贵族和市民。为了避开政治角逐的风口——巴黎,他不惜巨资,在距巴黎15公里的凡尔赛建造了宏大奢华的凡尔赛宫。他亲理朝政,令贵族或其家人常住凡尔赛宫,让他们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以达到拉拢在先、防范在后的双重目的。他独揽大权,任用有才干的新贵族为亲信大臣,牢牢掌握着国事的决断权。他改革行政管理体系,建立中央对地方行政、司法、警察、财政和其他事物的控制权,以中央派驻地方的各类督察官监督地方官吏,并严密监控天主教会。1685年,他废除了允许信仰自由的《南特敕令》,致使数十万胡格诺教徒或被迫改信天主教,或被监禁服苦役,或流亡国外,从而使教会成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强化警察队伍,大量使用密探,监视上自贵族下至平民的言行和私生活,将各种可疑分子投入监狱,使巴士底狱成为封建专制的象征。他建立了庞大的军队用于维护国内秩序和对外扩张。面对法国落后混乱的经济状况,他任命商人出身的柯尔柏为财政总监,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并在一段时期内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使法国经济实力大为加强,进入封建专制制度的鼎盛时期。此后,法国成为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国家,法国的统治政策、经济政策、军事体制、宫廷文化、建筑风格、生活习俗以及服饰等均为欧洲各国所效仿,法语也成为欧洲上流社会的语言和主要国际语言。4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背景16世纪,在欧洲的德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相继发生了规模浩大的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反对天主教会的封建经济剥削和精神统治,改革封建主义的传统教会体制及其宗教生活形式,形成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的宗教制度与宗教精神。二是剥夺罗马教皇对欧洲世俗政治的控制和扫除各封建诸侯割据势力,变革欧洲中世纪以来形成的那种由封建教会支配的“普世主义”政治体制,加速欧洲各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统一君主制王权的建立,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中世纪的欧洲,政治上呈现为封建诸侯割据与罗马教皇一统天下的局面。一方面是无数个封建领主的分裂割据,另一方面是罗马天主教会对整个西欧社会的至高无上的绝对统治,天主教会成为当时欧洲封建统治的集中代表和政治中心。到15、16世纪,当欧洲开始由封建中世纪向近代资本主义时代过渡时,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矛盾,首先集中表现为资产阶级与罗马天主教会的矛盾,要反抗封建制度,必须首先摧毁天主教会的统治。当时,天主教会在西欧那些世俗王权逐渐形成的英、法、西、葡等国已经明显衰落,但在欧洲中部的德国,由于严重的封建诸侯割据局面,天主教会的政治统治与经济剥削依然十分严重。教会广占田产,肆意征收什一税和出卖宗教赎罪券,教会的腐败统治和封建分裂局面成为阻碍德意志统一民族国家形成和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于是,宗教改革首先在德国兴起。德国宗教改革与农民战争德国宗教改革的首倡者是曾当过牧师的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1483-1546)。1517年,罗马教廷到德国以出售赎罪券的方式搜刮财富。路德首先发难,将指责教会贪婪腐败的《九十五条论纲》公布于维登堡教堂门上。在路德看来,人必须信仰上帝,也必须过宗教生活,这样灵魂才能获救升入天堂。但这一切并不需要通过教会这个中介,也不需要借助教会那些奢侈而繁杂的宗教仪式,因为人可以“因信仰得救”,即只要自己虔诚地信仰上帝,诵读《圣经》,就可与上帝直接沟通,使灵魂得救。路德以此否定了教会的特权和权威,倡导建立“廉价教会”。在德国社会各阶级与罗马教会矛盾极度尖锐的情况下,路德的论纲迅速引起了广泛影响,反教会运动自发地在全国蔓延开来。在人民的支持下,路德反教会的态度亦日趋激烈。1520年路德表示与罗马教廷完全决裂,号召人民起来公开讨伐教会的统治。教皇授意德皇查理五世召开沃姆斯帝国会议,压路德让步。路德在人民支持下,拒不妥协。随后,路德得到萨克森选帝侯庇护,避难于瓦特堡,通过将《圣经》翻译为德语,致力于德意志民族语言的统一工作。宗教改革运动进一步发展,并在激进牧师托马斯-闵采尔(1490-1525)领导下,演化成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1525年,德国许多地方爆发了农民反抗教会和封建主的起义。农民起义被镇压后,德国各地诸侯分成路德派和天主教派。经多年混战,路德新教获得合法地位,全国从此分裂成路德新教区和天主教区。德国的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使封建势力受到严重削弱和打击,但没有实现统一国家的历史任务,处于封建分裂局面下的德国日益落后于西欧其他国家。加尔文与宗教改革的发展西欧许多国家在德国影响下,也相继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在这些国家,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和市民阶级的力量较为强大,宗教改革的进程更为激进,一种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经济文化利益的新教教义得到了迅速的传播。其中,以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影响最大。加尔文(1509-1564)是法国人,因提倡宗教改革,遭受迫害而避难于瑞士日内瓦,并在那里形成了他的改革学说。第一,加尔文教义继承了路德新教的宗教观点,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首先,加尔文在路德“因信仰得救”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救赎先定论”。一个人获救与否是上帝在前世就预定了的,人的命运不是由教会来决定的。如果一个人在现实世界里,事业成功,经营致富,那就可证明他已是上帝的选民。否则,就是弃民,早已注定要下地狱。显然,加尔文的教义是要为新兴市民阶级的经商,致富和企业谋利活动提供宗教上、伦理上的精神支持。在加尔文教教义里,从事工商活动和积累货币财富,不但不是罪恶,反而是相应上帝的号召,增加上帝的荣耀。第二,加尔文提出建立由教徒选举产生长老的“民主教会”,反对教皇任命主教的教阶制,以此来取消罗马教皇的特权和封建等级制,这将有利于新兴市民阶级政治上的崛起。第三,加尔文倡导了一种勤勉节俭的清教徒式的生活方式和道德标准。加尔文不仅主张取消一切浮华的宗教仪式,而且主张节制任何形式的奢侈娱乐活动。清教徒应一生节俭,积攒财富,精于计算,不断扩大经营,成为事业上和道德上的楷模。加尔文还把这种世俗主义的禁欲生活方式赋予了高尚的宗教色彩,从而完成了对传统宗教进行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宗教精神文化支持的历史任务。加尔文教义在西欧各国得到了迅速而广泛的传播,为法国、荷兰、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信仰的力量。在16世纪以后的欧洲和北美殖民地,新兴资本家、农场主、自由小农和城市市民大多成为新教教徒。天主教改革(反宗教改革运动)在新教兴起和蓬勃发展的同时,天主教会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天主教会将这场变革称为“天主教改革”,意在突出改革的自觉性;新教则称之为“反宗教改革运动”,意在强调新教对天主教的猛烈冲击。天主教会本身进行的这场变革,是一种面对危机的自救行动,其宗旨与结果都是与新教划清界限。道德重建和制度改革是天主教会改革的两个主要内容。而改革过程中的两大标志性事件,一是16世纪中叶召开的特兰特宗教会议,一是耶稣会的成立。1545-1563年,天主教会高级神职人员在特兰特召开了一次断断续续持续近20年的会议。这次会议作出的决议一直被天主教会严格执行,直到1960年代第二次梵蒂冈会议为止。因此一般人认为,塔兰特会议决定了天主教会在近代和现代的命运。在特兰特宗教会议上,与会者首先承认,在教会中的确存在着道德沦丧、愚昧无知、兼领圣俸等腐败问题,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许多信徒对天主教会失去了信心,因此必须对此加以改革。特兰特宗教会议根据阿奎那的神学理论,对教会组织制度、教仪和教规的每个细节都认真进行重新规范,并且严令各级教会组织和所有神职人员严格遵守。事实证明,这次会议在端肃纪律、纠正陋习方面是成功的。同时,会议还对天主教教义进行了阐释,在这方面几乎没有作出任何让步,而是坚决地否定了仅从《圣经》当中就可获得真正信仰,否定个人判断,宣布善行与信仰结合就可释罪,确认炼狱存在,赞成使用偶像、圣物和朝觐,规定礼拜用于只能是拉丁文,维护教师独身和修道院制度,等等。1540年,罗耀拉与少数同道者创建了耶稣会并得到教皇的批准。该会的入会标准十分严格,只有证明有超常毅力和智力的信徒才能加入。在16-17世纪,耶稣会士以信仰虔诚、纪律严明、忠于职守而享誉天主教世界。耶稣会认为基督教是世界性宗教,因此反对具有民族国家性质的“民族教会”,鼓吹教会高于国家、献身教会比献身民族事业更为崇高。他们把天主教会本身视为神圣机构,把罗马教廷视为世界首脑,所有耶稣会士都宣誓绝对服从教皇。耶稣会名为修道团体,实际上并不甘于隐居静修,而是热衷世俗事务。他们一方面致力劝说新教徒“回心转意”并取得一定成功,一方面设法成为欧洲各国世俗君主的幕僚,以便影响他们的宗教决策。该会在欧洲兴办了数百所学校,除讲授神学、培养教士之外,也进行科学、古典文化、文明举止等文艺复兴式的人文主义教育。新航路开辟后,耶稣会又致力于向欧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传教,会士们的身影出现在美洲、非洲和亚洲,为基督教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性宗教而奔波劳碌。通过改革,天主教在一定程度上革除了陋习和弊端,重塑了自身形象,从而能够继往开来,最总称为世界性宗教之一。但是,天主教会希望通过自我改造而重新振兴,像中世纪那样在欧洲建立天主教一统天下的目标并没有能够实现。5重商主义和商业战争由农本向重商的结构变化从世界近代史的一般进程来看,传统农业社会不可能直接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在这两个社会之间,一般要有一个以商业贸易发展为特征的过渡性社会。在欧洲,这一过渡性阶段大约出现在15-17世纪前后。人们往往把这两个多世纪的欧洲称为“商业欧洲”。从经济制度变迁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封建主义急剧衰落但尚未消失,资本主义迅速兴起但还未居支配地位的过渡性时代,是一个社会经济结构由农本向重商转变的时代。当时的西欧,商业经济的率先发展和急剧膨胀,以及整个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商业化,使其成为一种破旧立新的革命性力量。它一方面侵蚀瓦解着传统农业经济结构,另一方面又为将要到来的工业化社会积蓄着必要的动力和环境条件,诸如市场机制的形成,资本的积累,金融体制的建立,信贷工具的出现,商业贸易组织的扩展及交易技术的完善,以及适应近代经济、技术与工业化社会发展的商业意识、企业精神、效益与数据核算等观念环境的形成等等。这一切变动,给西欧社会以深刻的影响。15、16世纪以后,西欧各国经济之所以能有急剧的发展,就在于实现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商业化。从近代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商业贸易并不仅仅是物产的流通,而且是资源、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是刺激生产扩大、激励生产主体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没有这种激励机制,各种物质生产必然在很小的范围长期重复,难以突破自给自足的藩篱。商业贸易的发展播下了最终导致工业革命发生的火种。15世纪以后,欧洲的国际冲突、战争、对外扩张与各国政府的内外政策,都与这种重商主义时代的到来有直接的关系。重商主义的理论与政策重商主义是近代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阶段的经济思想与政策体系。它出现于15世纪,全盛于16、17世纪,18世纪趋于衰落。作为一种经济思想,其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曼(1571-1641),法国的J-博丹等人。前者曾任东印度公司的董事和政府贸易委员会委员,其身后于1664年出版的名著《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提出取消禁止货币出口、增加商品输出、减少对外国货物的消费、加强对殖民地的掠夺等观点。作为一种经济政策,重商主义则为当时西欧各国君主和财政大臣所普遍拥护或执行,其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曾任路易十四财政大臣的让-巴-柯尔柏(1619-1683)等。重商主义实际上是刚刚形成的专制王权与新兴商业资产阶级基于共同利益而进行联合的基础。重商主义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其理论与政策前后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特点包括:第一,把金银货币等同与财富,并将其置于万流归宗的显赫位置上,主张一个国家必须尽可能多地获取和储存金银货币,而获取金银货币的唯一方式是对外贸易。在对外贸易中必须做到输出大于输入,保持贸易顺差。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多的金银货币流入国内,增加一国的社会财富。第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垄断外汇交易和实行关税保护,以保护本国幼小工业和保持本国贸易顺差。第三,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应该鼓励本国居民积极从事对外贸易,扩大本国商品的出口,并以国家力量大力进行海外殖民扩张,争夺海上交通线,占领殖民地,向海外移民开拓。大约从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中叶,重商主义进入鼎盛时期。由于西欧各国在这个时期工场手工业已经发展起来,贸易也很发达,重商主义者开始从鼓吹金银积累,转向鼓吹扩大和奖励商品输出、限制奢侈品输入。这样,国家便可在这种对外贸易中保护和发展本国的工场手工业。马克思曾把这种重商主义称为重工主义。还有人称之为贸易平衡论。重商主义是对近代生产方式最早的理论探讨,虽然它对于社会财富性质的分析和对金银货币的过分崇拜有许多错误,但在当时,重商主义的积极影响确实多方面的。首先,它加速了西欧各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商业化进程,以及近代商业、金融、信贷、贸易体制的建立。第二,促进了近代保险、股份制度的产生和贸易组织及交易技术的进步。近代的会计制度、贸易手段与公证制度,以及商业法、贸易法和海洋法也开始发展起来。这一切被称作欧洲“商业革命”的制度创新,成为以后欧洲资本主义成长的基石和工业革命发生的重要历史前提。第三,重商主义带来了欧洲社会思想文化与精神观念的深刻变革,商业文化或商业精神蔓延开来。这些变化对于以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准备。重商主义虽然在理论和实践上盛行于16、17世纪,但这一名词概念却迟至1776年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时才首次出现,以后逐渐在理论界流行起来。6科学革命西欧在经历宗教、政治、经济和社会转变的同时,思想和文化上也经历了一场洗礼。整个中世纪,在天文学和物理学领域占统治地位的仍是希腊、罗马古典时期的观念,而到了此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开始对这些古老的看法进行批判。他们对自然界的新观念建立于直接观测和数学推理上。17、18世纪时,他们开始重新定义地球和更为广阔的宇宙。学者通过科学观察和数学推算改变了自然科学,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科学革命”。早期近代科学的力量如此强大,促使知识分子用科学和理性的方法,而不是用传统的文化权威,对道德、社会、政治思想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手术。教会对西欧的影响也因此日渐衰落,而世俗的价值观得到发展。哥白尼的“日心说”中世纪的欧洲教会以种种宗教信条封杀人们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权利。他们利用亚里士多德的学术威望和托勒密学说中的“亲神性”,编造了许多荒谬的宗教神话,宣扬上帝创造宇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人类。为了表明人类是上帝骄子的地位,上帝把地球置于宇宙的中心,让其永恒不动地接受其他天体的环绕拱卫,而上帝则在“天上世界”导演着地球上的历史。披上宗教神圣光环的托勒密“地心说”成为中世纪欧洲教会统治人们思想的正统理论。天文学沦落为宗教教义,自然科学屈服于神学,成为服务于神学的“婢女”。中世纪末期,自然科学领域向宗教神学发起攻击的先驱是波兰天文学家尼古拉-哥白尼(1473-1543)。1507至1530年间,他写成了讨伐神学的檄文——《天体运行论》,并于1543年死后出版。《天体运行论》共6卷,其主要内容是不动的太阳处于宇宙中心,地球围绕太阳运转;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水、金、火、土等行星各依自己的轨道绕太阳转动。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为天文学增添了新知识,解释了“地心说”解释不了的一系列天文现象,为农业、航海、历法以及天文学中关于太阳系结构的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根据和更准确的测量手段。它也沉重地打击了宗教神学的“人类中心论”,使人们对万能上帝的信仰发生了动摇。“日心说”尽管在具体结论和一些基本理论上都还有不完善、甚至是错误的地方,但它从自然界出发来说明自然界、以物质本身来说明物质,而不是从人的观念和猜测来说明世界,因而对神学和教会的存在构成了严重威胁。“日心说”的提出,不仅是天文学史上的一场革命,自然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发现,而且是自然科学冲破宗教神学束缚,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里程碑。恩格斯认为《天体运行论》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开普勒的“行星三大定律”约翰-开普勒(1571-1630),德国人。第一定律:行星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第二定律: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第三定律,《世界的和谐》一书中提出,离太阳越远的行星,公转所需时间越长,即“周期定律”或“和谐定律”。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发现,使哥白尼的日心说定量化和精确化,正确描述了太阳系行星运动的过程和规律,为日心说的最后确立和天体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解决了地球和天体是怎样运动的难题。开普勒的重大发现使天体的运行成为一种有严格规律可循的现象,他因此被后人誉为“天空立法者”。科学的殉难者——布鲁诺教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一是从原始社会到中世纪后期(16世纪中叶),宗教与科学经历了一条从相互混杂到各自独立发展、再到宗教彻底扼杀科学的运动轨迹,是宗教对科学取得“灾难性胜利”的时期。二是从16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在这一时期里,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独立与发展,科学向宗教和神学发起全面进攻,并取得了对教会的“决定性胜利”,迫使宗教在退出世俗权力领域后,又退出了传统的自然界领域。这是一个教会在政治和自然两个领域接连遭受毁灭性打击的时期。三是从20世纪初至今。这个时期自然科学已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领域内取得绝对的统治权,而宗教则在精神和伦理道德领域内继续保持相当大的影响力。意大利唯物主义哲学家乔尔丹诺-布鲁诺(1548-1600)于1584年在英国流亡期间,出版了代表作《论无限性、宇宙和诸世界》,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唯物主义宇宙观:宇宙是无限的;宇宙有法则,没有中心;生命现象非地球所独有;宇宙是物质的;只有科学的真理,没有“信仰的真理”;经验是靠不住的。布鲁诺的宇宙观从哲学高度论证了自然科学在天文学领域所取得成果的正确性,是对哥白尼“日心说”在哲学上的总结和发展,其思想的革命性是不言而喻的。1600年2月17日,教会割了布鲁诺的舌头,把他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的一个十字架上。奠基性的成就天文望远镜的发明与应用伽利略制成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并把它用于天体观测,其重大意义不仅在于发现了一些新的天体现象,还在于他把一种新型观测仪器引入科学研究领域,第一次证明:人类认识自然界的广度和深度可以突破人类生理条件的局限,从而为天文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开创了认识手段上的新纪元。血液循环理论1543年,比利时医生维萨里(1514-1564)出版了《人体结构》,否定了盖伦关于心脏隔膜上有小孔的猜测。1553年,西班牙医生赛尔维特(1511-1553)匿名出版了《基督教的复兴》,提出了血液在心肺之间进行循环的小循环学说。这一学说的提出,否定了盖伦的错误观点,成为近代自然科学确立时期的重大生理学发现。他也因此被加尔文教会以异端罪于1553年10月处以火刑。1628年,英王詹姆士一世的御医威廉-哈维(1578-1657)出版了《心血循环运动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正确地揭示了心脏的构造;否定了肝脏把食物源源不断地转变成血液的错误说法;指出血液是在人体内循环往复的;找到了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于心脏肌肉的收缩;把血液在心肺之间的小循环说扩展为在人体内的大循环说,从而最终确立了血液循环理论。血液循环理论证明,宇宙天体循环往复的运动同样存在于地球上的生命之中,从而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为近代自然科学竖起了继哥白尼“日心说”之后的有一块丰碑。近代力学的先驱——伽利略伽利略的成果集中在《关于伟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中,其力学成就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发现自由落地定律。二是提出物体运动的惯性原理。三世给出了斜抛物体运动轨迹的公式。由于他有力地维护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而被罗马教会幽禁至死。牛顿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近代自然科学同古代科学相比,有两个重要特征:用实验可以验证,用数学可以精确表达。到17世纪末,终于有一位科学巨匠创立了世界上第一门同时具备这两大特征的学科——近代物理学,他就是英国科学家伊萨克-牛顿(1642-1727)。在数学领域,他同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共同创立了微积分,在光学领域进行了三棱镜分光实验。1687年,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系统地阐述了他在天文学和力学领域所取得的划时代的成就。他指出,不论天体,还是地上物体,都受惯性定律、质点运动定律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的支配。这三条定律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的基础,也是整个近代物理学的重要支柱,被称为牛顿三定律。该书还系统阐述了万有引力定律。科学的方法论1620年,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出版《新工具论》,批判了经院哲学的逻辑,阐明了自然科学研究中的新方法——归纳逻辑。他把逻辑归纳法具体化为“三表法”,即“本质表”、“差异表”和“比较表”,也就是今天归纳逻辑中判断事物因果关系的“求同法”“求异法”和“共变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培根是“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同培根相反,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在科学方法论上特别强调演绎的方法。他提出运用演绎法的四原则:一、在没有确证之前,不把某个命题或判断当做真理;二、要把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分类,以找出研究对象的规律性,更好地解决它;三、认识事物和研究问题要有严格的顺序性;对研究对象要进行尽可能全面的观察和了解,以避免遗漏。近代技术体系的确立所谓近代技术是指以蒸汽动力技术为核心的技术体系。机器是近代技术最基本的物化形式。科学技术中心的转移第一个科学技术中心——意大利;第二个科学技术中心——英国。二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转型已考重要知识点2008年名词解释:德雷福斯事件;2008年史料分析:18、19世纪英国政体;2009年名词解释:拿破仑法典;1尼德兰革命尼德兰概况尼德兰,大致包括今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部地区。尼德兰由17个省组成,其中12个省位于尼德兰北部,居民主要讲德国方言;5个省位于南部,居民主要讲法国方言。中世纪初期,它曾是法兰克王国的一部分。843年,法兰克分裂后,它分属德意志皇帝和法兰西国王。15世纪时,曾属勃艮第公爵,16世纪初被西班牙国王所继承,受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统治。革命前,尼德兰在政治上是一个由封建公国和伯国组成的联邦,西班牙国王通过他任命的总督在此行使最高行政、司法和财政权力,粗暴地干涉各级三级会议的政治权力,任意破坏各省和城市的自由权、特权和豁免权,加紧财政搜刮。宗教上,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尼德兰受路德教和加尔文教的影响很深,新教在尼德兰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但西班牙是一个天主教盛行的国家,为打击新教势力,西班牙国王在尼德兰大肆设立宗教裁判所,残酷迫害新教徒。1550年西班牙国王发布的敕令规定:隐匿和帮助犯有异端罪的人与异端同罪,这一敕令被称为《血腥敕令》。1556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继位后,更加紧对尼德兰的政治统治和经济盘剥。他向尼德兰增派军队,剥夺尼德兰一些城市的自治权,拒绝偿还国债,废止尼德兰商人同西属美洲殖民地通商的特权,提高在西班牙收购羊毛的税率,使尼德兰的羊毛进口减少了40%。结果造成尼德兰政治动荡,商业萎缩,银行破产,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的恶果,引起人民群众、资产阶级和贵族对西班牙统治的极大不满。经济上,16世纪的尼德兰是欧洲经济最繁荣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城市化程度最高,有“城市国家”之称。16世纪,随着尼德兰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发展,阶级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封建贵族中的一部分开始资产阶级化,成为新贵族。中世纪的市民阶级开始向资产阶级转化,其中手工工场主和一般商人,以及代表他们利益的知识分子比较激进,他们通过新教教义和新教组织形式来要求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他们同新贵族和人民群众联合,成为后来反对西班牙统治的领导力量。而大商业资产阶级,尤其是同西班牙商业联系密切的大商人,则比较保守,往往对西班牙的封建专制统治采取妥协的态度。旧贵族,虽然多数信奉比较激进的路德教和加尔文教,但他们力图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各种特权,因而成为尼德兰封建势力的支柱,是后来革命的对象。农民、城市贫民、手工工厂工人、农村雇工则由于生活、劳动条件恶化,且受到西班牙反动统治和宗教的迫害,不满情绪日甚一日,要求推翻封建制度,结束西班牙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宗教平等的呼声极为强烈,成为日后革命的主力军。尼德兰革命进程尼德兰革命开始于1566年,结束于1609年,历时43年。期间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一、1566-1571年,是尼德兰各省破坏圣像运动的时期。1565年,尼德兰各省约200名贵族组织了“贵族同盟”,试图制止西班牙在尼德兰的暴行,防止出现社会动荡。1566年4月,以奥兰治亲王威廉为首的贵族同盟向尼德兰总督提交请愿书,被无理拒绝。8月,在法兰德斯的一些工业城市中爆发了大规模的破坏圣像运动。这场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破坏圣像运动很快波及到北方12个省区。事实上,这场渎圣运动就成了尼德兰革命的开端。在旧总督作出一定让步之后,1567年8月,西班牙国王该派阿尔伐为尼德兰总督,带领讨伐队进入尼德兰。他们在尼德兰设立“除暴委员会”(“血腥委员会”)的特别法庭,对革命实行残酷的血腥报复和更加残暴的搜刮政策。1571年,阿尔伐又在尼德兰推行新的税制,征收财产税、转卖税、交易税。“宁留一个贫穷的尼德兰给上帝,也不留一个富裕的尼德兰给魔鬼”,道出了新税制的报复和掠夺的实质。阿尔伐的倒行逆施使尼德兰各阶层团结起来,共同反对西班牙的反动统治。二、1572-1578年,是尼德兰革命深入发展的时期。1572年,北方群众在加尔文教团体中的资产阶级组织领导下,纷纷举行起义。1572年7月,北方各省会议推举奥兰治亲王为总督。到1573年底,北方各省先后宣布独立。事实上,北方各省已脱离西班牙,成为独立的国家。西班牙国王再次更换总督。新总督列揆生继续对尼德兰革命实行严厉镇压的政策,无效后,又对革命采取软化和分化手段,均成徒劳。革命之火从北方迅速蔓延到南方。1576年9月,南方的布鲁塞尔城爆发起义,并取得胜利。革命中心开始从北方转移到南方。10月,南北双方在根特城召开全尼德兰的三级会议,达成协议,宣布恢复尼德兰的统一和各城市原有的特权,废除阿尔伐颁布的一切法令。这就是《根特协定》。这是一个保守的协定,它没有提出独立、宗教信仰自由和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问题。为后来南方革命的失败埋下了祸根。三、1579-1609年,是南方革命失败、北方成立荷兰共和国时期。1579年1月,南方撕毁《根特协定》,导致南北分裂后,北方各省和南方部分城市在乌特勒支城集会,成立了“乌特勒支同盟”,宣布同盟的三级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并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1581年7月,奥兰治亲王在海牙召集联省代表大会,宣布正式脱离西班牙而独立,成立联省共和国,简称荷兰共和国。1609年4月,西班牙同荷兰签订为期12年的休战协定,承认了荷兰共和国的独立。1648年,在《威斯特伐里亚和约》中,荷兰共和国的独立地位正式得到国际承认。尼德兰革命的性质与意义尼德兰革命是以反对西班牙专制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为表现形式的资产阶级革命,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这次革命在欧洲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这次革命是以加尔文教为旗帜,以城市平民和农民为主力,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领导的政治革命。由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政治上还不能同封建和反动宗教势力彻底割裂,经济上资产阶级还仅仅是以对外贸易和手工工场来作为自己的物质基础,还不能以先进的大工业生产来同封建势力相抗衡,表现出明显的不成熟性。因此,革命后,政权掌握在大商业资产阶级和贵族寡头手中,缺乏创立资产阶级代议民主制和发展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诸多条件。因而,它也就缺乏在更大的范围内打击封建制度,展示资本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示范作用。17-18世纪,随着“海上马车夫”荷兰对外贸易优势地位的丧失,这一作用更是无从谈起。不过,这次革命成为欧洲资产阶级夺取政治统治权的第一次成功尝试,还是应当给以客观的历史评价。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前的英国17世纪的英国仅包括现在的英格兰、威尔士两部分,称英吉利王国。当时英国人口80%是农村人口,封建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从14世纪开始,英国的封建庄园制度开始解体,农奴获得解放,自耕农和佃农成为英国农民的主体。16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荷兰和英国呢绒业急剧发展,价格不断上涨。于是英国国内开始出现带有变革土地占有制性质的圈地运动。在圈地运动失去土地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成为手工工场第一代工人。同时也有一批圈占土地的贵族,因从事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而成为新贵族或资产阶级化贵族。手工业方面,英国是欧洲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其中呢绒业和棉纺织业最为发达,在英国的出口商品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三十年战争对军需品的大量需求和对外殖民扩张造成的海外市场的急剧扩大,使英国工场手工业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有长足发展。集中手工工场中的劳动分工、工具专门化和生产管理也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英国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因此大为增强。在对外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方面,革命前的英国虽然还不是殖民大国,但在同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角逐中,已在北美和亚洲建立了殖民据点和商栈,在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政治上,英国是一个封建专制国家。英吉利王国同苏格兰王国共立一个国王,但各自独立。革命前,英国经历了都铎王朝(1485-1603)和斯图亚特王朝(1603-1649)的统治时期,期间封建专制王权大大加强。在都铎王朝时期,国会和国王曾在反对封建割据势力的斗争中进行过合作。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实力的增强,专制王权同国会的分裂与冲突已经不可避免。宗教上,英国是一个具有反天主教传统、基本上信仰新教的国家,但新教派别不一。主要有“圣公会教”和“清教”。英国以圣公会教为国教,实行政教合一国策,教会是王权统治的主要支柱。而清教则被国家和王室视为异端。“清教”产生于16世纪后半叶,要求消除国教中天主教的残余因素,简化教会的仪式和活动,主张废除“圣像崇拜”,减少教会费用,反对教会勒索,“纯洁教会”,故称之为“清教”。他们认为,发财致富是上帝子民的神圣使命,清教事实上成为资产阶级的宗教。17世纪初,清教又分裂为两派,一为长老派,主张废除主教职位而以教徒自己选出的长老组成宗教会议,管理教会事务。另一派称独立派,主张每一个宗教团体都独立自治,按照大多数教徒的意愿来管理教会,每一个教徒都享有独立自主的宗教信仰权利,实现教会内的民主。这两派都反对国教和专制王权。因此,英国圣公会教和清教之间的宗教冲突,不像欧洲大陆那样是新教和天主教的冲突,而是新教两派之间的冲突,但往往隐含着资产阶级反对专制王权的重大政治内容。早在12世纪,英国人就在爱尔兰建立了以都柏林为中心的殖民区,使其成为英吉利王国的一个属国。后来,又有苏格兰人移居爱尔兰,使那里的政治形势更加错综复杂。英吉利虽然同苏格兰是各自独立的两个国家,但两国毕竟共立一个国王,再加上英吉利王国以圣公会教为国教,爱尔兰则信奉天主教,而苏格兰信奉清教中的长老会教,使得三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微妙,而且充满着危机与矛盾。在民族文化方面,英国同欧洲其他国家一样,也开始形成了自己的民族语言。英语取代了中世纪欧洲通行的拉丁语和在各地流行的方言,成为英国人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在英语的形成过程中,文学巨匠莎士比亚和弥尔顿(1608-1674)作出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贡献。社会结构的危机革命前,英国的社会结构陷入全面的危机之中。这种危机主要表现在,新的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在英国社会中迅速发展,给旧的经济体制以猛烈的冲击,而旧体制不但不能给这些新经济因素以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且成为新经济因素的巨大障碍。政治上,封建专制制度残酷地封杀新经济因素的代表资产阶级参政的强烈要求,形成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集中的国会同王权之间的尖锐对立。宗教上,维护封建统治的圣公会教千方百计地迫害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和要求的清教教徒,迫使大批清教徒不得不出走北美或欧洲大陆。思想意识形态上,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神学思想竭力围剿自文艺复兴以来已经深入人心的自由、平等和民主的观念。这种全面的冲突和矛盾,导致社会结构的的全面危机,酝酿着一场不可避免的政治革命。社会矛盾的激化1603年,都铎王朝最后一个国王伊丽莎白女王去世,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即英国王位,是为詹姆斯一世,从此开始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他在位期间,企图用增加税收的办法来解决政府的财政危机,但这触犯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造成王权统治的危机。1625年,詹姆斯一世去世,其子查理一世即位时,英国政府已是债台高筑。国王企图借助国会补助金来解决财政困难。所谓国会补助金,就是由国会同意征收特殊捐税。国王的这一要求遭到国会的坚决拒绝,并在国会中形成了一个王权的反对派。查理一世征收特殊捐税的要求遭国会拒绝后,就实行“强迫借贷”,严惩拒绝缴税者。国会也不示弱,于1628年通过《权利请愿书》,规定:国王不经国会同意不得征收捐税;不出示具体罪证不得任意捕人;和平时期不能随意实行军事法,不得任意在居民家中驻军。这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封建王权的一个纲领性文献。查理一世开始批准了这一请愿书,但随后就对其任意加以曲解,并继续不经国会同意就自行征税。当议会号召人民拒绝缴税时,查理于1629年3月解散了国会,此后一直到1640年4月,再没有召开国会。这11年被称为“无国会统治时期”。查理一世的倒行逆施,进一步激化了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孕育着一场更大的革命风暴。1637年,英国大主教劳德发布命令,强迫苏格兰教会信奉英国国教,激起苏格兰人民起义。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决定镇压。1640年4月,查理一世在11年无国会统治之后,再次召开国会,企图筹措战费,以便同苏格兰开战。但国会拒绝了这一要求,并抨击国王的暴政,提出国会应该享有的权力等问题。5月,查理一世下令解散这一届国会,该届国会仅历时3周,史称“短期国会”。由于没有国会批准,国王急需的战费就无法解决。1640年11月,查理一世再次召开国会,这届国会一直延续到1653年4月,史称“长期国会”。斯图亚特王朝的反动统治进一步加剧了英国社会的结构危机,革命已经不可避免。英国革命的过程长期国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这场革命一直延续到1688年,长达48年之久。其间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长期国会反对专制王权的斗争(1640年11月3日-1649年5月19日)。从长期国会召开到共和国成立,是英国革命的第一阶段,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长期国会反对专制王权的阶级斗争;二是革命阵营内部的派别斗争。长期国会反对专制王权的阶级斗争。长期国会成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一切反王权势力、向国王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阵地,也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反对封建势力的领导机关,并得到城市平民和农民的广泛支持。1641年,国会迫使国王处死宠臣斯特拉福。1641年5-10月,迫使国王撤消了星室法庭,取消了专卖制度和在无国会期间所征收的各种捐税,并重申国王不经国会同意不得征税和国王无权解散国会等规定。1641年11月,国会又通过一个重要文献《大抗议书》,列举了查理一世在无国会期间滥用职权的行为,要求政府保证工商业自由,实行政府对议会负责的统治制度,成立长老会派教会组织等。这份文献最早提出了资产阶级议会制的基本原则,成为革命初期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政治纲领,其目标在于建立君主立宪政府,以保证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国王查理一世拒绝了这一法案。1682年8月,国王在诺丁汉城堡升起王旗,宣布讨伐国会,揭开了内战的帷幕。两次内战。1642年8月,内战开始后,封建贵族、国教上层僧侣、宫廷官吏和部分同国王有经济联系的大资产阶级站到了国王一边,组成王党。因他们多是佩长剑、戴披肩假发的骑士打扮,故又称“骑士党”。站在国会方面的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城市平民、农民和手工业者等。他们多是清教徒,剪短发,不戴假发,因此被称为“圆颅党”。内战开始后,国会军一再丧失战机,致使王军险些攻入伦敦。在险恶的形势下,独立派的国会议员克伦威尔(1599-1658)自费组织的一支骑兵使军事形势出现转机。1644年7月,“铁军”在马斯顿荒原大败王军,使战局出现转折。1645年1月,国会通过《新军法案》,授权克伦威尔组建新军。这支由农民和手工业者组成的军队掌握在独立派手中,并于1645年6月歼灭了王军主力。1647年2月,国会从苏格兰买回国王,加以囚禁,第一次内战以国会的胜利而告结束。1647年11月,国王从囚禁处逃跑。1648年2月,王党挑起内战。7月,支持查理一世的苏格兰反动军队也攻入英国。8月,克伦威尔大败苏格兰军队。9月,英军占领苏格兰首都爱丁堡,再次俘获国王。第二次内战又以王党的失败而告终。这两次内战,以武力解决了国会与国王的矛盾,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最后战胜封建势力,在英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基础。共和国的建立(1649年1月-1649年5月19日)。第二次内战后,国会就如何处理国王问题发生了分歧。国会中的长老派主张让国王有条件复位,而独立派占支配地位的军队和广大群众则主张审判国王。1648年12月,普莱德上校率军占领国会,清洗了100多名长老派议员。此后,国会中剩下约200名议员,被称为“残阙国会”,其中独立派占据了统治地位。这就是所谓的“普莱德清洗”。1649年1月,查理一世被判死刑。2-3月间,议会下院正式通过决议废除王权和取消上院。5月19日,国会宣布英国为共和国,成立国务会议,执掌最高行政权。处理国王和建立共和国,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展到了顶点,基本解决了革命第一阶段国会与专制王权斗争的任务,并取得辉煌胜利。革命阵营内的派别斗争。1640年11月长期国会召开后,代表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长老派就控制了国会的领导权,宣布长老派教会为从属于国会的国教,加深了革命阵营内与独立派的裂痕。1643年,国会增收消费税,侵吞被没收的王党土地,从而加剧了国会同人民群众的矛盾。1642年2月,国会宣布废除“骑士领地”制度:取消了贵族对国王的封建关系,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变成了由新贵族自由支配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但它却没有同时满足取消农民对贵族所履行的各种封建义务,引起农民的不满。这种状况导致长老派同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和中小新贵族利益的独立派之间、长老派同城乡人民群众之间矛盾的激化。内战中出现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人民群众要求的政治派别——平等派。这一派的领袖是李尔本。平等派属于小资产阶级政治团体,主张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实行普选权等,在士兵中受到广泛支持。1647年2月,长老派控制的国会决定解散军队,引起士兵的不满。在平等派的支持下,1647年8月,独立派军官克伦威尔派军队进驻伦敦,赶走了最顽固的长老派议员,演变成革命队伍中第一次公开的严重冲突。为建立自己的统治,独立派很快公布了自己的政治纲领《建议纲目》。其核心主张是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实行有财产限制的选举制度。但它却引起平等派的不满。1647年10月,平等派针锋现对地公布了自己的政治纲领《人民公约》。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行无限制的普选。从而导致两派矛盾激化,革命阵营再次陷入分裂的危机之中。1648年12月,普莱德清洗事件之后,独立派完全掌握了国家政权,同时也标志着革命阵营中独立派与长老派的彻底决裂。这种矛盾与斗争一方面促进了革命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革命的力量。1649年5月19日,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阶段以独立派获得彻底胜利而告结束。第二阶段: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1653年12月12日-1660年5月29日)。共和国建立后,劳动人民的生活并未得到改善。独立派实行消费品专卖,大肆征收间接税,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儿童康复治疗各个阶段
- 2024带小孩保姆的合同范本
- 2023年单、双长链烷基甲基叔胺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2024年聚苯硫醚(PPS)及合金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钓鱼长裤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检测设备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磷化铝熏蒸杀虫剂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灯具制品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气动拉铆栓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手持式温度检测仪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幼儿园小朋友认识医生和护士(课堂PPT)
- 汽车总线测试方案概要
- 商铺装修工程施工方案.
- 形式发票样本(Proforma Invoice)
- 草坪铺设施工方案
- 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 (完整word版)上海博物馆文物术语中英文对照
- 学、练、评一体化课堂模式下赛的两个问题与对策
- 陕西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
-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方案(课程设计,含计算书)
- 常见药品配伍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