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据分析产品经理第11.1我的数据分析之路,从一个善良的动机开始1.1.1数据分析的过程1.1.2数据分析案例背后的方法论1.2理解大脑并善用它1.2.17.1.2.29条用脑定律1.3番茄工作法1.3.1番茄工作法的原理与演化1.3.2番茄工作法的操作1.4保持正念1.4.1正念,从洗碗说起1.4.2正念就是吃橘子1.4.3正念的哲学故事15.1.5阅读1.5.1认识阅读障碍1.5.2阅读的层次、方法和技巧1.5.3阅读工具的分析1.5.4阅读的选择1.5.5阅读习惯是可以养成的21.1.6学习22.1.6.1学习之道23.1.6.2学习的注意事项24.1.7演讲1.7.1为什么害怕演讲1.7.2演讲的技巧27.1.8写作28.1.8.1坚持才有提升29.1.8.2写作感悟1.9幸福方法论1.9.1关于幸福的定义1.9.2一项关于幸福的研究1.9.3幸福是一种能力1.9.4我的幸福观1.10把压力当朋友1.10.1生物学角度看压力1.10.2正确看待压力的好处1.11热情与平静1.11.1热情:PASSION1.11.2平静:PEACE1.12人生方程式第243.2.1习惯44.2.2工作整理术45.2.2.16个工作原理2.2.26个工作整理术2.3量化自我与自我分析2.4游戏方法论2.4.1游戏对大脑的7种激励方式2.4.2通过游戏总结工作方法论2.5用数据分析引导营销行为2.6发现数据中蕴含的地理信息2.7用数据解决客户的痛点2.8怎样当个称职的教练2.8.1教练的两项主要工作2.8.2用GROW模型生成有效问题2.9教徒弟的“守、破、离”之道2.9.1守、破、离2.9.2我教的第一个徒弟2.9.3我教的第二个徒弟2.9.4教徒弟的心得2.10在企业里分享知识的好处第33.1数据分析与产品设计3.1.1产品的发展历程3.1.2是否需要克制产品创新3.1.3数据分析能否在产品的设计中发挥作用3.2产品的功能很多,用的人有多少3.3设计心理学3.3.1一个成功的设计需要经历五六次的尝试吗?3.3.2设计最重要的原则3.3.3数据,在设计者与用户间建立一座桥梁3.4数据实验3.4.2企业运营需要数据实验3.5心理学、数据分析与产品营销的结合3.5.1案例:对手机银行新签约客户的引导3.5.2案例:优惠活动的告知方式3.6产品与数据创新3.6.1案例:信用卡与手机银行结合提升两种产品的客户黏性3.6.2案例:使用手机银行的个人贷款客户,逾期比例低3.7提出好问题3.8招募产品的体验客户3.9预售产品的体验与数据分析3.9.1预售过程的数据分析3.9.2OODA循环迭代第4“坑”4.1一次引发“失控”的数据分析4.2幸存者偏差4.3理性的无知90.4.4“数据造假”91.4.4.1孙膑的“假数据”4.4.2诸葛亮的“灶数”坑人4.5猫和老鼠的数据攻防战4.6数据分析中的陷阱与破解之道4.6.1数据图的陷阱96.4.6.2“标准化”的陷阱4.6.3破解陷阱之道4.7当数据分析遇上数据安全和隐私4.8从简单到复杂4.9被忽视的数据分析人才体系建设4.9.1企业应用数据的三个“坑”4.9.2业界的数据分析人才架构设置4.9.3除了KPI,更需要KWI与“集智平台”4.10数据分析的正确打开方式4.10.1思考数据分析的初衷与后续行动4.10.2多维度思考,寻找“沉默样本”,不被数据欺骗4.10.3比任何人都重视数据安全和用户的隐私4.10.4站在听众的角度思考你的数据分析结果4.10.5重视数据分析人才的培养第55.1跨界这件事5.2我“不务正业”的故事5.2.1学习和实践Flash的心得5.2.2Flash的没落5.2.3学习的技能还在5.3星座到底靠不靠谱5.3.1第一次关于星座的分析5.3.2我对星座的数据分析5.3.3我对星座的假设5.4一个司令员的“数据分析”5.5当数据遇上情感5.5.1什么是数据做不了的5.5.2我对数据的理解与情感5.6《点球成金》中的数据感悟5.6.1电影的场景一:关于选择5.6.2电影的场景二:关于变革5.6.3电影的场景三:关于时机5.6.4电影的故事背景5.6.5电影给我的启示5.7正确预测的副作用5.7.1《少数派报告》5.7.2《星球大战》5.7.3测罪系统”与阿纳金“预测”给我的启发第66.1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减肥36.6.1.1关注数据37.6.1.2改变膳食38.6.1.3坚持运动6.2运营自己的公众号6.3一个谐音数字的分析可以用来营销6.4选择的陷阱6.5出生人口的数据分析6.6基于数据分析探索大学生的金融需求6.6.1大学生的社交需求6.6.2大学生的网购需求6.6.3大学生的理财需求6.6.4大学生的出行需求6.7中国最著名的数据泄密案第77.1从IT到DT时代7.1.1思维方式的阻碍7.1.2体制与架构的阻碍7.1.3互联网的倒逼7.2创新的窘境7.2.1《创新者的窘境》研究的两个问题7.2.2三个重要的概念57.7.2.3管理变革7.3人工智能的昨天、今天与明天7.4从笛卡儿到“异类智慧”7.4.1笛卡儿方法论的四条规则7.4.2笛卡儿方法论的演化7.4.3变化的客观存在7.4.4如何与“异类智慧”共处7.5未来的教育7.5.1当前教育体系的由来7.5.2标准化教育模式的弊端7.5.3按年龄将学生分年级的弊端7.5.4瑞士奶酪式学习7.5.5精熟教学法7.5.6学徒制重放光彩7.5.7通过大数据来评估学生7.6让想法流动的智慧组织7.6.1泰勒制的主要内容7.6.2沟通增加促进生产率7.6.3互动模式与创意产出7.7面对变革的银行与员工7.8银行需要自己的直播平台和网红7.8.1人们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到底是什么79782银行做直播,培育企业内网红的好处第1章开启数据分析之路我的数据分析之路,从一个善良的动机开始理解大脑并善用它番茄工作法保持正念阅读学习演讲写作幸福方法论把压力当朋友热情与平静人生方程式大部分人听到“数据分析”这个词,第一反应肯定是:通过一些高大上的技术手段或者方法,去研究数据本身,进而找出一些有价值的“金子”。但作为一个与数据做了十多年朋友挥数据的这三个作用,最重要的前提是人。对幸福的理解和看待压力的角度。文中还借用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式”,总结出自己运用数据的热情与平静的准则。这些看似与数据分析毫不相关的内容,却是我塑造自己价值让我开启了一条“不按常规”但却行之有效的数据分析之路。我的数据分析之路,从一个善良的动机开始2005年11月,前同事志鹏即将离开东莞,准备去深圳开始他的新生活。他把手头的工作整理成文档移交给我,其中包括2005年电信局提供给我单位的《每月电话费情况明细表》,志鹏交待说:“每月电信局会提供一张所有电话的月度费用明细表,你要核对电话费用的总支出,只要与所有电话的合计金额相等就可以了。”在当时看来,这项工作并不复杂。在接管这项工作之前,我是个ATM(自助取款机)的修理工,主要工作是当ATM出现故障时负责修理。由于志鹏的离职,我有了机会接触到不同的工作内容。志鹏交接给我的分行本部电话总共有几百部,一个月的费用大约在5万到6万元之间。接手后,好奇心严重的我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要交那么多电话费?”当然这是一个很模糊的问题,模糊是因为它没有直接的答案。“多”是什么概念?和自己家里的电话费比起来当然算多,因为电话的数量多,费用总额就肯定多了。那单位交的这些电话费的组成是什么样子的?其中有没有不该花的冤枉钱?对于这些问题很多人觉得毫无价值,因为作为国有四大银行之一,日进斗金,这每月几万块钱的电话费随随便便就交了,不让单位的电话欠费停机就可以了,没必要抠这些细节问题。很难追溯当时是一个什么诱因导致我想查一查电话费的构成,最大的动机应该是帮行里省点钱吧。但现在看来我做的这件事确实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自己创造了一个刻意练习的机会,因为在这个练习里我需要熟练地运用EXCEL里面的统计函数,而这次的练习也为后来我做其他的数据分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数据分析的过程为了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我列了一个问题框架,如图1-1所示。图1-1 问题分解我将一个问题扩展成两个问题,再由两个问题衍生出另外的问题,我想围绕这几个问题去寻找答案。对于“这些电话是谁在用?”这个问题,我去找了行里的通讯录,通讯录里面有部门、姓名和电话。这样一来,我就可以用VLOOKUP函数将电话费与使用人结合起来。结合起来的另一个好处是:电话费可以按部门用sumif函数去汇总。对于“有没有电话是没人用的?”这个问题,我采用的方法是将所有电话全年每月的费用列成一行,如果有的电话每个月的费用是相同的,那可以主观地判断这些电话可能是闲置的。最后对于衍生问题“能不能把电话费节省一点?”,除了用前面两个问题的分析结果以外,我还向电信局咨询了话费套餐情况。企业报装的普通电话当时的固定月租是35元(不用,每个月都要交35元),来电显示是6元/月,总共也就是41(35+6=41)元。也就是说,如果有来电显示,每个电话每月最少支出41有另外一类话费套餐,叫“汇线通”(当时的产品名称),这种电话的固定月租只需要18元/月,且拨打4位内部号码(现在是6位),可免费通话。经过一番调查分析,我向单位建议将话费套餐做一些调整:换成“汇线通”;闲置的电话取消;使用频率低的电话取消来电显示。在将109条电话线进行了上述处理后,每个月省下了6214.04元电话费,如果乘以12个月,每年可节省7.45万元。后来,除了本部的电话,我又将各个支行和网点的电话也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管理,每年可省下接近6万元的电话费。如此实施后,本部和基层网点一年省下来的电话费超过13万元。后续采取的措施,这一整套的工作都是一次创造价值的机会。虽然省下的电话费(13万元/年)对公司来说并不起眼。但是自从把EXCEL的几个函数熟练地应用了一遍后,我对EXCEL也有了新认识——原来EXCEL是如此强大!当然,最大的收获是可以和现在看这本书的读者分享——一个“问题青年”既会发现问题,也能解决问题。而且这次数据分析的经历也为我今后的工作方法打下了基础。数据分析案例背后的方法论全球知名的战略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Company)有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论。看过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艾森·拉塞尔和保罗·弗里嘉所著的《麦肯锡意识》、《麦肯锡方法》和《麦肯锡工具》等书的读者可能会有如下感悟,麦肯锡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方法论可提炼为:第一步,以事实为基础提出假设,界定问题。第三步,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证实或证伪假设的问题。第四步,提出方案,推进问题的解决。第五步,执行方案。这套方法论在数据分析领域用得非常普遍。而我的第一次数据分析也恰好应用了这套方法论。理解大脑并善用它数据分析,是一种用开放性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的工作。而承载这个工作任务的就是我们的大脑。大脑是人类最重要的器官。理解大脑结构和它的工作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它来开展数据分析工作。我曾经参加过一次关于急救的培训,其中有一个项目,学名叫心肺复苏术(简称为CPR)。培训的老师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急救就是在救人们的大脑。当人失去意识、呼吸停止时,就必须实施急救。而当上述两种情况同时发生时,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抢救,4~6分钟后患者的脑部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损伤将是不可逆的,基本上这个人也就没救了。即使有幸救回来,也可能会成为植物人。所以大脑对于我们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分享大脑的一些知识我们成年人的大脑差不多重1.4千克,其中80%是血液。大脑有差不多140亿个细胞,每天会死亡大约10万个,而且越不用它,死亡的脑细胞越多。当然也会长出新的来。以前有观点认为人一生中只用了大脑能力的10%,其他的部分都浪费了,而现代科学证明,每个人的大脑都是百分之百被用到的,没有任何一个部分被闲置。维持大脑运行的最主要的元素有两个,一是氧气,二是葡萄糖。葡萄糖供应能量,氧气带走产生的垃圾,这两种元素通过血液提供。大脑结构大致可以分成三部分,最里面的那层叫作脑干,也叫作蜥蜴脑,它掌管本能活动。外面有一层包着它,叫作边缘系统,是掌管情绪和感觉的。最外面的一层是大脑皮照顾好大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和西雅图太平洋大学双聘教授、西雅图太平洋大学应用学习研究脑中心的主任约翰·梅迪纳(JohnJMedina)在《让大脑自由:释放天赋的12条定律》(BrainRules–12PrinciplesforSurvivingandThrivingatWork,Home,andSchool)一书中总结出了照顾好大脑的12条定律,它又可以浓缩为9条用脑定律。9条用脑定律越运动越聪明与不习惯运动的人相比,那些定期运动的人在认知能力上更高一个层次。原理很简单,运动可以让人长出新的毛细血管,还可以增加血管的宽度,让血液流通更加顺畅,这样就能给各个器官提供更多的氧气和葡萄糖,葡萄糖带去能量,氧气带走废料,身体的活动,包括大脑的运作效率就会提高。那要运动到什么程度呢?约翰·梅迪纳认为每周只需要完成两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大脑的机能就可以达到最佳运转状态。大脑一直在进化,且具有差异性这里说的进化就是指大脑皮层在不断地扩张,当我们学会一个新技能的时候,大脑会发生改变。例如当人在看某篇新的文章时,大脑的皮层就会生长。任何的外部刺激都会让大脑产生结构性的改变,让大脑一直在进化。每个人的大脑里都有不同的神经元,这个神经元需要特定的信息才能刺激它。虽然每个人的大脑都有神经网络,但组合的方式却不相同,所以人脑不存在“大规模定制”,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存在。大脑不关注无聊的事情人很难长时间将注意力保持在无聊的事情上。所谓无聊的事情就是唤不起情绪起伏的事情。短期记忆靠第一印象,长期记忆靠有规律的重复瞬间形成的,刺激越强,人记得越深刻。只要记忆重复的次数足够多,就会变成长期记才能将一项技能转换成自己的本能。我训练自己的数据分析技能同样有赖于这条定律。睡觉睡得好,大脑才能转得快睡眠对大脑来说就是最好的修复手段。睡眠缺失会损伤一个人的注意力、执行力、工作能力和记忆力。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员做了一项针对篮球队队员的睡眠研究,他发现让队员们的睡眠时间增加到每天八个半小时,持续五周之后,这些队员的罚球命中率上升了9%,三分球命中率上升了9.2%。对专业运动员而言这些进步非常惊人。那标准的睡眠时间是多久呢?对此没有最佳答案。不过,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瞌睡了就小睡一会儿,不硬扛,一定对大脑是有好处的。超过临界点的压力会损伤大脑肾上腺素荷尔蒙的分泌,是人的身体应对外部刺激的一种自我调节机制。如果人无法对外部的刺激进行有效的认知,肾上腺素就会保持在较高的水平,退不下去,这就会让人进入慢性应激状态,进而让人感觉到很大的压力。压力有一个临界点,如果没有超过那个临界点,它是可以给人动力的,并没有什么危害。但是超过临界点,且长时间无法正确缓解压力,则会严重损伤人的认知,降低免疫系统,损伤学习能力。若这种状态长期存在,会让人产生无助的感觉,严重时会发展成抑郁症。在后面的文章中会有一节论述正确对待压力的方法。大脑喜欢多重感官的世界大脑的工作特点是多重感官并行合作,如果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各个感官叠加起来同时刺激你,那这时大脑对这种信息的记忆一定是最深刻的。对于学习,除了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还可以用耳朵去听,后面会有一节对此进行论述。眼睛会为大脑接收80%的信息,可能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大多数人对其他感官的利用比较忽视。大脑的性别差异多的要点,而女性则会记住更多的细节。男性与女性相比,更容易受到精神分裂症的折磨;而女性与男性相比,更有可能罹患抑郁症。好奇心驱动大脑不断成长研究表明,成人大脑的某些区域可以像儿童那样保持着可塑性,也可以不断地产生新连接,成为新的神经元。可见,我们都可以成为终身学习者,而驱动力就是好奇心。约翰·的精神面貌、思维敏捷度和20极致的人。使用大脑并不是1+1=2,而是可以靠简单的时间叠加来增加产出的,尤其是数据分析这种使用大脑较多的工作。科学地使用大脑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总而言之,约翰·梅迪纳的观点是:每周最少进行两次30分钟的慢跑(注意是慢跑,标准是可以边跑边思考问题);如开发自己的耳朵;根据男女大脑结构的差别合理安排分工;最后是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好奇心也是驱动人们去进行数据分析的重要元素。番茄工作法“番茄工作法”是弗朗西斯科·西里洛于1992年创立的工作方法。他在大学生活的头几年,曾一度苦于学习效率低下,觉得需要找个计时教练,后来他找到了一枚厨房定时器当他的教练。这种厨房定时器形状和西红柿(Pomodoro,意大利语番茄的意思)相仿,于是“番茄工作法”由此产生。“番茄工作法”以其简单实用流行于世。用一句话描述番茄工作法就是:列出每日任务,设置25分钟的番茄钟,开始逐个执行;工作25分钟,响铃后好好休息5分钟,然后继续工作,周而复始。番茄工作法最大的意义是让自己提升工作效率,掌控自己的工作。番茄工作法的原理与演化番茄工作法的理论基础:戴明环。戴明环简称PDCA循环,又叫质量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最早由休哈特于1930年构想成型,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于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并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中,而且进行了广泛宣传。PDCA的全称分别为: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行动)。如图1-2所示。图1-2 PDCA循环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的质量奖中,日本戴明奖是创立最早的一个。它始创于1951年,为的是纪念已故的威廉·爱德华·戴明博士(见图1-3),他为日本战后产品质量控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日本业界认为,他的教诲帮助日本企业建立了一个基础,正是在这个基础之上,日本的产品质量才达到今天这样被世界广泛承认的水平。戴明质量奖创办至今已有40余年,目前有超过160个的日本企业获得戴明运用奖,这些获奖者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均获得了大幅度提高。戴明奖虽然诞生于日本,但现在已经成为享誉世界的质量奖项。图1-3 戴明与他的观点番茄工作法的原理与刻意练习的3F原则有相似之处,比如3F原则中的Focus(专注)、Feedback(反馈)与Fixit(纠正),与戴明环PDCA的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行动),就有异曲同工之妙。番茄工作法的操作番茄工作法包括三个环节:前期准备、中期执行、后期回顾。1.前期准备前期准备包括两张计划表和一个番茄计时器。现在各类应用商城、APPSTORE里都有番茄工作法相关的应用可供使用。这两张计划表和通常所用的工作计划表有两个差别:常用的工作计划表,列出的是准备完成的任务;番茄工作表列出的是今天待办的任务。常用的工作计划表更关注完成任务;而番茄工作表关注的是完成时所用的番茄钟时间。番茄钟:以25分钟为单位的倒计时时间段。若完成一项工作需要25分钟,即要1个番茄钟;需要50分钟,即要两个番茄钟。番茄工作法的流程如图1-4所示。图1-4 番茄工作法的流这样做有两个好处:·把大任务拆解为番茄钟,有效化解大任务带给人的压迫感,缓解拖延症。·加入25分钟的番茄时间,有效反馈工作量。2.中期执行中期执行包括两部分:专注工作,休息。如何专注工作?要专注工作需要先了解专注被打断的来源,来源包括内部打断和外部打断两种。内部打断:被自己的念头和想法打断,例如想起还有其他事情没做,或想起要发信息给别人。外部打断:被外人打断,例如电话响起、微信响起、突然给人叫去开会等。应对的办法:十分紧急需要去处理的,作废此番茄钟。不十分紧急的大部分外部打断,可通过以下4个步骤解决。步骤1,告知:我正在写报告,还需要25分钟时间。步骤2,协商:可不可以25分钟后,我去帮你?可不可以让别人帮你?步骤3,计划:将未做事项写进待办任务清单。步骤4,答复:履行承诺,番茄钟结束之后,再去执行外部的事项。专心工作就是要达到心流的状态。心流是人们全身心投入某事的一种心理状态。人们处于这种情境时,往往不愿被打扰,即抗拒中断。它的定义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的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提出这个概念的著名心理学家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认为:使心流发生的活动是多样化的。但心流状态被打断后,重新进入心流状态,需要10~15分钟时间。每个番茄钟后之所以要保证5分钟的休息时间,是因为高效工作的大脑,会丧失全局思考的能力。休息时可保持正念(后面会详细介绍正念)。当听到番茄钟的声音后,感受自身的存在并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头脑放空,完全不想任何事情。史上就有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休息的过程中悟出了苯分子环状结构的例子:苯在1825被发现了,此后几十年间,人们一直不知道它的结构。所有的证据都表明苯分子非常对称,大家实在难以想象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怎么能够完全对称地排列,形成稳定的分子。1864了苯分子是一个环,就是现在充满了我们的有机化学教科书的那个六角形的圈圈。3.后期回顾到回顾阶段,需要针对预估工作钟和实际工作钟进行对比,找出差距的原因,把经验和总结应用到下一次的番茄工作法中,持续改进。运用番茄工作法是为了科学地工作,科学地休息。工作时专注于工作,进入心流状态,休息时保持正念专注自己的呼吸。在这种工作与休息交替发生的过程中,一些好的创意、好的想法也许不经意就出现了。保持正念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被欲望折磨,被琐事烦扰。我以前也经常会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在这个过程中伤害了他人,更多的是伤害了自己。很多时候,困扰我们的是那些还没有发生的问题。佛教中提出“正念”这个概念,是因为“念”的稳定,可以使修行者保持善的念头与行为,放弃恶的行为,形成一种精进、不放纵的力量。正念首先在亚洲地区,特别是东南亚被广泛传授,它在传承中因为地区和文化的差异逐渐演化为正念禅、禅、大手印等多种形式,但本质是一致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正念被介绍到西方,为心理学界所注意,经美国的乔·卡巴金(Kabat-Zinn.J)等学者的研究,渐渐改良并整合为当代心理治疗中最重要的概念和技术之一(mindfulness),也因此诞生了正念减压疗法(MBSR)、辩证行为疗法(DBT)、接受实现疗法(ACT)、正念认知疗法(MBCT)等当代著名心理疗法。正念的练习还运用在包括焦虑、抑郁、疼痛情况下的心理干预中,也包括在如何处理夫妻、亲子关系、衰老和死亡等方面。越南的一行禅师在写给一位朋友的长信里,用最通俗易懂的例子介绍了正念。后来这封信被印成一本书,叫《正念的奇迹》。正念,从洗碗说起很多人都觉得洗碗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尤其是要在寺庙里洗所有人的碗。怎样做才是正确的洗碗?所谓保持正念,就是要求人们在洗碗时只是洗碗,也就是说,在洗碗时,应该对“正在洗碗”这个事实保持全然的觉知。在洗碗的当下,我们是完全的自己,随着自己的呼吸,感觉到自己的存在,觉察到自己的心念与动作。这就是正念。如果洗碗时我们只想着接下来要喝的那杯茶,或者想赶紧加入朋友们的聊天或游戏中,或者想看一部喜欢的电视剧,那么就会急急忙忙地想把碗赶紧洗完。洗碗这件事就成了一个不得不做,且让人感觉到痛苦的任务。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就无法感受到把碗洗干净这件事情本身的快乐。如果不懂得正确地对待洗碗这件事,那么同样也很难去理解喝茶、吃饭等日常生活中细小事情对于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当我们把每天的生活都当成不得不做的差事一般,那么活在这个世上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正念就是吃橘子一行禅师和朋友吉姆一起旅行。当他们坐在一棵树下分吃一个橘子的时候,吉姆掰了一瓣橘子放进嘴里,在还没开始吃之前,又掰好另一瓣准备送入口中,他几乎意识不到自己正在吃橘子。这和我们平时吃饭是何其类似,我们甚至边吃饭边玩手机。禅师对吉姆说:“你应该把含在嘴里的那瓣橘子吃了。”吉姆才惊觉自己没有处于正念的状态。专注于吃橘子的每一瓣,才叫作真正会吃橘子。后来吉姆因为反战入狱,一行禅师写了一封短信给他:“还记得我们一起分享的那个橘子吗?你在那里的生活就像那个橘子。吃了它,与它合为一体。明天,一切都会过去。”正念的哲学故事有个皇帝有一天突发奇想,想出三个问题,他认为只要找到问题的答案,就不会再有差错发生。皇帝的三个问题是:做每件事情的最好时间是何时?与你共事的最重要的人是谁?无论何时,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皇帝下令全国各地遍贴告示:如果有人能回答这三个问题,将获重赏。不少人看到告示便赶去皇宫。每个人的答案都各不相同。有人对第一个问题的建议是,皇帝应制订一个详尽的时间表,将每年、每月、每时、每刻应做的工作都规划好,然后依表行事。只有这样,才能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有人认为,提前计划是不可能的,皇帝应该放弃一切无谓的玩乐,保持对每一件事情的关注,这样才能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还有人说,皇帝一个人永远不可能具备对一切事情的先见之明,以决定什么时候该做哪一件工作,因此真正需要的是建立一个智囊团,然后根据这个智囊团的建议行事。最后还有一些人说,有一些事情需要马上决定,没有时间等待磋商,但是,如果想提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应该去请教术士和预言家。众人对第二个问题(与你共事的最重要的人是谁?)帝应该完全信任大臣,有人说要相信神父和教皇,还有一些人推荐医生,也有人推荐武士。至于第三个问题,答案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是科学,有人说是宗教,还有人主张军事技术。皇帝对所有这些回答都不满意,一分奖赏都没有给出。思考了几个晚上之后,皇帝决定去拜访一位住在山上的隐士,据说他是一名什么都知道的智者。尽管皇帝知道这位隐士从来不下山,而且只接待穷人,拒绝与权贵来往,但他还是希望能找到这位隐士,并请教他这三个问题。于是,皇帝乔装成农民,命令侍从在山下等他,独自一人上山去寻找那位高人。当皇帝来到这位高人的住处时,他发现高人正在屋前的菜园翻土。高人看见这位陌生人,点头致意后,又继续翻土。这项工作对高人来说显然很吃力。他年纪大了,每次把铲子戳进地里翻土时,都会气喘吁吁。皇帝走近他,说:“我来这儿请你帮忙回答三个问题,即做每件事情的最好时间是何时?与你共事的最重要的人是谁?无论何时,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让我来帮帮您。“高人谢过皇帝,把铲子递给他,然后坐到地上休息。翻了一会儿土后,皇帝停下来转向高人,重复了他的三个问题。高人仍然没有回答,而是站起来指着铲子说:你休息一下吧!我可以接着翻土。”可皇帝没有停下来,还是继续翻土。两个小时过去,太阳马上要落山了。皇帝终于放下铲子,对高人说:“我来这儿是为了问您三个问题。如果您不能给我任何回答,请明白地告诉我,这样我好早点回家。”高人抬起头,问皇帝:“你听见有人在那边跑吗?”皇帝转过头。他看见一个长着白色长胡子的人从森林里冒出来,手捂着流血的肚子狂奔。这个人向皇帝跑来,却在中途倒地,失去了知觉,发出一阵呻吟声。皇帝和高人把这个人的衣服解开,发现他受了很重的伤。皇帝帮那个人清洗了伤口,然后用他的衣服替他包扎。山,夜晚开始变冷。高人和皇帝一起把那个男人抬进屋里,放到床上。那个男人闭着眼来时,太阳已升起。他一时忘记自己身处何地,自己到这里是来干什么的。他向床上望去,发现那个受伤的男人也正困惑地看着他。随后那个男人用极其微弱的声音说:“请原谅我。”“你干了什么要我原谅呢?”皇帝问。“你不认识我,陛下。但是我认识你。我是你的死敌,我曾发誓要向你复仇,因为在上次战争中,你杀了我的兄弟,抢走了我的财产。当我得知你要独自上山来找这位高人,我就决定在你回来的路上突袭你,但是我等了很久都等不到你,却遇到了你的侍从。他们认出了我,把我砍伤了。很幸运,我逃脱了,跑到了这里。如果我没有遇见你,我现在肯定死了。我原本想杀你,可是你却救了我的命!我很惭愧,我的感激难以用语言形容。如果我活着,我发誓余生要做你的仆人,而且我会命令我的子孙都这样做。请原谅我吧!”能与宿敌和解,皇帝也很高兴。他不仅原谅了这个男人,还答应退还这个人的所有财产,之后,皇帝还派自己的御医和仆人去照顾这个男人,直到他完全康复。在命令侍从把这个男人送回家后,皇帝又回去看高人,想在回宫之前,再尝试问那三个问题。再见时,皇帝发现高人正在他们前一天翻过土的地里播种。高人站起来看着皇帝:“您的问题不是已经得到解答了吗?”“什么?”皇帝迷惑地问。高人回答道:“昨天,如果你没有因为我年老而对我生起怜悯心,从而助我翻土的话,你你来说,最重要的时间是翻土的时间,最重要的人是我。后来,那个受伤的人跑到这儿来,对于那时的你来说,最重要的时间是你帮他包扎伤口的时间,因为如果你没有照顾你是否还会与他人共处。最重要的事,是使你身边的人快乐,因为这才是人生所追求的。”这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Толстой)写的故事,故事中也蕴含了深刻的正念哲理。正如一行禅师对修行正念的建议:专注工作,保持警觉和清事家王阳明也曾对此做出诠释。他曾写信教导自己的学生说:“我何曾对你们说过要专门地、不予批判地专注当下,这就是在保持正念。”保持正念对于做数据分析的人来说就也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数据分析人员需要多维度思考问题,所以知识面丰富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就是阅读。阅读是一门技能,大家都识字,但不一定会阅读,因为阅读需要正确的方法。识别文字符号,理解文字传达出来的意思就是阅读。这个过程有点像打棒球,前面的“投手”,就是作者,他想要把他的信息——那个“球”投给你。而你就是那个“接球手”,想接住“投手”投给你的“球”。而横在“投手”和“接球手”之间的“击球手”就是多年来形成的阅读障碍。很多人由于阅读障碍没有培养起阅读的技能。认识阅读障碍法,以致阅读无法持续。很多人一看到字就会打瞌睡,看一会儿书就走神。虽有阅读之一直处在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将达不到能力提升和学以致用的效果。阅读的层次、方法和技巧阅读的四个层次在《快速阅读》一书里,作者克里斯蒂安·格吕宁把阅读分为了4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基础阅读,也叫初级阅读。就是做到识字认句,能读懂一段话的意思。检视阅读,就是快速地浏览一本书,快速地弄清楚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作者是干吗的,他主要讲了些啥。分析阅读,就是完整地吸收一本书,把一本书的骨架拆出来,把一本书的段落层次弄清楚,把作者想表达的意图、表述的方法整理出来。主题阅读,针对一个问题,把很多本书放在一起看,找到不同书之间就这个问题的关联,最终目的是为了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例如:我曾在公众号写了《“直觉”靠不靠谱?》这篇文章。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我看了三本书: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的《思考,快与慢》、菲利普·泰洛克(PhilipETetlock)的《超预测》,还有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Gladwell)的《眨眼之间》。这三本书都对直觉的案例进行了多角度的论述,而我自己想要探寻的是,在数据分析领域,能否以自己的直觉取代一些复杂的数据分析。阅读的四种方法四种方法分别为:线性阅读、略读、扫读与快读。线性阅读法是我们最常用的,指一个字一个字地从左往右地读,这也是我最开始学习时采用的方法,很原始,但是很有效,它适合阅读复杂的材料。略读是选择性的线性阅读,每次只读段落的一行。这种方法适合预览,比如刚拿到一本书,我们首先要通读一遍,看看重点在哪,确定一下值不值得细读。扫读,也叫作查找型阅读,就像查字典,找出书中的观点。比如在做分析性阅读的时候,拿到一本书不是每一章都需要看,只需要找到和问题相关的内容就可以了。其他的章节直接忽略。快读,也叫作眼脑直映式的阅读方法。它的原理就是直接把文字转化成图片的一个过程。我们接受信息的方式通常分两种,一种是听觉型,还有一种是视觉型。听觉型的信息传输速度比视觉型的慢。比如你先看到一行字,它先变成声音,声音传入耳朵,再由耳朵传入大脑,最后变成具体的可以理解的信号。视觉型就是直接把文字变成脑中的信号,中间的过程则被省略了。快读的原理就是省去中间听觉的通道,直接让文字变为可以被理解的信息。阅读的六个技巧技巧一:借助手指,强行拉快眼球的移动速度。我们的眼睛在看东西的时候有一个特点,就是必须要定住一会才能看清,这个时间大概是1/4秒。前面所谓的线性阅读,眼球也不是像流水一样扫过去的,它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聚焦,比如一句话有10个字,线性阅读就需要眼睛跳跃10次。那快速阅读的方式就是,减少眼睛跳跃的次数,10个字的一句话只需要跳2次就看完了。同时,在每一行文字的下面用手指快速移动,眼睛就会自动地跟上手指的移动速度,还可以帮助集中注意力。技巧二:找关键词。快速阅读就是要把眼睛快速聚焦到那几个关键词上,找到一段话的钥匙。不要以字为单的时候也是一样,只须找出一段话中的关键词,快速明白这一段话想说啥就可以了。何为关键词?一般是名词、动词,比如,有一个红色的苹果,苹果就是关键词,我要去广场放风筝,风筝就是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不是在开头就是在结尾,大多数都是在开头,所以对于一段话你只读第一句,一篇文章读下来也能差不多理解作者的思路,当然这只是一般性。一段话有词眼,一篇文章有文眼,只要能抓住几个主要的关键词,作者的意思就清楚地展现出来了。技巧三:一次读入更多的字。除了要加快速度以外,我们还要拓宽视野,读入更多的字。要获得该技巧,可以拿一本文字漏出来一下马上又遮住。在这个过程中,把眼睛盯在一行中间的部分,在闪过几次边的字,这样的练习就可以慢慢扩大自己的视野。如果你觉得闪一下完全看不清旁边的读出来,一直要到你看一眼就能大概知道这一行字说了些啥为止。技巧四:带着问题主动地去看。阅读不像被动地看电影,阅读是要用力的,就像推一块石头上山,哪怕你只是随便看个小说,也是要用一点点力的。你要不断地问,作者想说啥,作者写这段话背后的用意是啥,要不断地去理解,同时还要尝试预测作者的意图,边梳理作者的写作结构边看。而且要保持很快的速度,如果速度慢了,就容易分神。技巧五:控制节奏。时候能慢下来。读得快不只和技巧有关,还和你对所读信息的熟悉程度、文字的难易程度,以及作者的文笔流畅程度有关。技巧六:抛掉没有读完的内疚感。从头读到尾,一字不落的看完才能完全理解作者的意思,这其实是个误区。看完一篇文质量的信息。你只要找到对你有用的信息就行了。别被一本书套住,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量也非常重要。你看得多了,才有对比,才能分出好坏。阅读工具的分析2015年7月,在徒弟小叶的影响下,我买了一台Kindle电子阅读器。从此我的阅读习惯也是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没必要把它当成一件很高大上的事。纸质书与Kindle电子书,各有各的好处,我对它们各自的特点做过一些分析,具体如下。便携性从这方面来看,电子书确实要优于纸质书。纸质书较重,携带不方便,适合在家进行阅Kindle阅读十分方便。备注的便利性这方面Kindle的用户体验很好,书中会显示有多少人曾经备注过相同的内容。Kindle会将用户备注的内容存储在一个叫MyClippings文本文件里,但也许是出于版权或者其他什么原因,每一本书的备注字数是有上限的,超过上限部分的内容无法存储。而纸质书的备注则需要借助外部工具,例如笔或纸,还有其他更极端的做法,如剪刀。台湾作家李敖看书的习惯是直接买两本书,然后边读边剪,要正面的内容就剪第一本书,要反面的内容就剪第二本书,一本书读完也剪完了,然后一扔,精华部分都被留下,以后需要写文章找素材直接拿来就用。随手翻阅的便利性Kindle虽然有阅读进程的显示,且可以使用搜索功能快速对内容进行检索。但从整体上来讲,重新阅读的便利性不如纸质书。看书时我们经常会想要翻到之前某一页的内容回顾一下,若是纸质书,凭记忆就可以一下找到之前内容,而电子书在这方面的体验则较差。书籍的价格电子书的价格比纸质书要便宜,且Kindle支持预览,可以让人试读前面一部分内容。Kindle在促销阶段,一些电子书的价格也只要1到2元钱。而纸质书的价格一般较贵,尤其才是最重要的。订阅时效性当有人向自己推荐某本书时,可以立马在Kindle上查阅购买电子书(未授权发行电子书的除外)。若要看纸质书,则需要通过手机APP在网上购买或通过实体书店购买,又或者在图书馆里借阅。虽然现在各电商平台的物流速度已经很快,如当当、亚马逊、京东等基本可以实现今日购书明日送达,但还是有一定的在途时间。阅读的选择阅读是个选择的过程,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探险”。在很多的情况下,探险不太在意效率,但选对书可以避免浪费时间。选择书可以参考如下顺序:看人,即作者是谁。看出版社,哪家口碑比较好。看版次、印次、印刷数量。看参考文献质量,这也可以判断作者的研究能力。还可以去网上看看书评。此外,看别人在看什么书也是不错的方法。只要是别人觉得好,强烈推荐的,我一定会买来看。我选书的第二个方法就是使用网站的推荐引擎,它会通过购物篮算法协同过滤,分析买过同类书的用户还买过什么别的书。看书之前还可以先听书,比如我经常使用的罗辑思维的“得到”APP,还有樊登老师的“樊登读书会”APP,它们都是以讲书为主的,会帮用户过滤。我在听完所讲图书后如果有兴趣,会去购买电子版的书或纸质版的书继续深入学习。阅读习惯是可以养成的我以前并不喜欢看书,直到自己开始全职做数据分析工作后才渐渐喜欢上看书。刚开始,阅读的是我感兴趣的内容——数据分析相关的书。我有选择性地去读了一些该领域别人推荐的书,如郑承满领导推荐车品觉老师的《决战大数据》,还有之前很多人看的《大数据时代》等。继兴趣阅读之后,进入意志阅读的状态,就是每天训练自己去读一些书。渐渐地,就形成了阅读习惯。而习惯一旦养成,如果有一段时间没有阅读,我甚至会有一种失落和空虚的感觉。到这个时候才发现:阅读已经成为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必需。学习小的时候,我经常会思考一个问题:学习到底有什么用?这个问题我到了35岁的时候才想明白:学习有什么用根本是个伪命题,人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成长的乐趣。人在刚出生的时候,大脑的细胞之间没有任何神经元树突。婴儿通过吸收营养,同时接受外界信息的刺激,脑细胞之间才会逐渐长出越来越多的树突。随着人的发育,以及外界信息的刺激,完好的脑细胞上能长出数千条树突。这些树突相互连通,形成了整个错综复杂的神经网络。而人类学习的过程本质上来说就是不断建立新的细胞联系,扩大原有的神经网络规模的过程。正如1.2节所讲,约翰·梅迪纳去访问的那些美国老学者,虽然都是七八十岁,但是他们的精神面貌、思维敏捷度和20多岁的小伙子差不多。他们都在自己的领域不断地试验、探索、学习。可见人的大脑是可以伴随着人类自身的学习而不断发育的,直到人生的终点。从19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国人的学习目标大多被定义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多的人无须为温饱而奋斗,已经跨过了马斯洛所定义的生理、安全、社交和尊重的需求后,能否让学习的目标变得不那么痛苦,而是能让人享受这个过程中的一些乐趣?来看一个值得学习的例子,美国的乔希·维茨金(JoshWaitzkin)。他6岁开始下棋,曾8次获得美国少年国际象棋冠军,13岁拥有国际象棋大师头衔。16司将其经历搬上银幕,拍成电影《天生小棋王》。18的指导用书。20岁时,他开发了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国际象棋程序《象棋大师》。22岁时,开始研习太极拳,28岁获得太极拳推手赛的世界冠军,被誉为太极拳王(见图1-5)。图1-5 乔希·维茨金乔希·维茨金将他的经历写成一本名为《学习的艺术》(TheArtofLearning),又名《学习之道》的书。在书中,他分享了在看似南辕北辙的国际象棋与太极领域享受学习过程的经历。他在书中提到:让我们攀上高峰的不是奇招,而是熟能生巧的基本功。能成为顶尖高手并没有什么秘诀,而是对基本技能有更深的理解。每天都要学得更深一点而不是更广一点,因为学得更深可以让我们把潜力中那些看不到、感受不到但又极具创造力的部分挖掘出来。过努力,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就能获得成功。渐进理论持有者在困难面前更愿意迎接挑战。而与渐进理论相反的是固定理论,固定理论把学习的能力看成是固定的不能再进步躁甚至放弃。学习之道学习的基本原则:划小圈抠细节对于这个原则,维茨金在他的书中总结道:在我的象棋与武术生涯中,学习方法对我的成长至关重要。我将其归纳为“以数字摆脱数字”“以形式摆脱形式”。象棋学习者必须先专心学习基础知识,然后才有望获取高级技能。我仔细学习残局、中局、开局的种种原则,在各种残局、中局、开局研究棋子之间组合的使用方法(例如:兵和马的组合、车和炮的组合、马和后的组合等)。学习能力的提升关键:将基本原理进行融合和关联刚开始,维茨金会同时考虑一两个关键性主题,但慢慢地,他的直觉会学着把更多的原理结合起来,融入自己的潜意识中。最终,这种基础深深扎根,以致无须去特意思考,潜意识就会引导他去做正确的事。维茨金这种划小圈抠细节的学习原则同样适用于数据分析领域。我在做数据分析的时候,是从研究一张张的具体数据表开始的。我会对每张数据表的所有字段、所有字段涉及的代码以及这张数据表所还原的业务场景进行学习、消化与理解。在吃透多张数据表后,将不同的表进行关联,新的场景和创新产品就在这种数据的融合、关联中产生。同样,学习新知识的重点,是将新学习的东西与自己的学习知识体系进行连接,将新知识融合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这样才能不断扩大自己知识边界。学习遇到困境:接纳、利用和创造在学习的路上肯定会遇到各种挫折,也会遭遇各种失败。从长期来看,痛苦的失败比获胜更有价值。拥有健康的心态,能够从每次的经历(不论好与坏)中获取“营养”,这样的人才能一路走下去,并且一路都能走得很开心。维茨金在一次大赛决赛前的训练中,右手被误伤骨折。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抱怨误伤他的人,而是在这个困境中心平气和地接受骨折的现实。面对自己受伤的右手,他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训练自己没有受伤的左手。在训练的过程中,他意外地挖掘出自己左手的潜能。维茨金在困难面前接纳现实的不完美,利用右手不能用的劣势,创造了自己左手的新优我们只能主动适应环境。就像老子所说的: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学习的过程,就是在自己的大脑中建立相关技能的神经连接,将每一步的技能都内化成潜意识。任何领域的专家与新手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专家不需用太多意识就能从细节中把握宏观的问题本质。同时,专家会不断反思自己对技能的理解,渐渐达到一种介于知识、直觉与创造力三者之间充分默契的状态。学习的注意事项带着问题去学习么向老师提出问题。犹太家长问孩子的第二个问题是,你今天问老师的问题难住老师了很高兴并用加一个好菜以示奖励。我前面分享自己学习数据分析的历程,其实就是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探索解决方案并量化方案和获取反馈的过程。智慧的开启主要来自于提问。问题往往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应当不拘泥于一个角度去看问题,应该带着问题去寻找自己想知道的结论。图像化加强记忆我们的大脑更擅长记忆图像的信息而不擅长记忆连续的文字信息。我在看女儿的幼儿教学绘本时,发现作者常用图片和夸张的场景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对于那些割裂的、不好加工又没有逻辑关系的信息,用这种方式更容易记忆。首先形成关于这个知识的内在图片,再间歇性地重复就能变成了长期的记忆。像思维导图就是不错的将杂乱的信息串联起来的工具(我女儿教学绘本如图1-6所示)。应用知识的实践行为学东西要以应用为目标,即使暂时没有目标也可以预想一下知识可能的应用场景。我在学习Flash的时候,就设想过这样的场景:将来或许可以做个Flash动画给自己心爱的人。设想了这种场景后再去努力实践,知识想不掌握都难。将知识教给别人数据分析、大数据没什么概念的人去讲这些东西。2016年过年的时候,我开始这样的尝思维的盲点。图1-6 女儿教学绘本不要“学习”学习这个词好像天然和痛苦挂钩。而且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好像只有坐在书桌前才算学习。其实学习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除了看书、记笔记之外,看视频、听音频、聊天讨自己的大脑学点东西。学习一门新知识就是在大脑里构建新的神经连接。这个过程就像在一片空地上建造一座城市。每一个知识点都是这座城市的建筑物,建筑物之间需要用道路连接起来,这个城市才能四通八达。要把这座城市建得漂亮,可以很清楚地找到地标建筑物,需要合理地规划和组织。其中关键正如一句老话说的:要想富,先修路。对于每一个新的知识点,需要和已经熟悉的知识点相关联,通过在新旧知识点间建立高效的链接,才能在后续的知识应用上发挥作用。“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的前半部分是正确的,因为学习确实没有终点。但这句话后面的部分是错误的,学习不是苦的,它能勾起人类探索未知的兴趣,它的不确定性对人充满诱惑,这两种感觉组成了学习。如果要说学习有什么目标,享受学习过程中探索未知和成长的乐趣就是最大的收获。演讲有人做过这样一份调查,研究人们平时最害怕的十件事,结果排第一的是当众演讲,排第二的是死亡。对死亡的恐惧竟然比不上当众演讲?这要追溯到人类原始本能的基因。为什么害怕演讲想象一下在远古时代,一个人在森林里面,突然周围出现几百只发光的眼睛盯着他,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时人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跑,如果不跑,结果会立马变成其他动物的一顿美餐。更恐怖的是这些眼睛还一直跟着他,让他一直处在被持续注视的状态,这种摆脱不了的恐惧不让人害怕,那才叫奇怪。演讲也是一样,台下几十、几百双眼睛一直盯着你看,你知道自己只要一出丑,马上就会变成别人茶余饭后的笑料谈资,这就像前面说的在森林里被发光的眼睛紧盯着是一样的。所以人会害怕演讲这太正常了,谁都不例外。我第一次当众演讲是参加东莞建设银行的职务竞聘。回想起当时,对着N位领导陈述自己的观点,所面对的那些领导是谁已然忘记,但那一刻自己的感觉却至今难忘:等待上台的过程,就像等待上刑场的感觉;而当着领导的面陈述自己的观点时,感觉口干舌燥、心脏好像提到了嗓子眼,把自己想说的话都给堵住了;脑子一片空白,为面试所准备的说辞全部忘记,语无伦次。这就是我初次演讲的体验。结果当然可想而知。相同的竞聘经历在我的职业生涯内发生了三次。虽都未遂人愿,但当众演讲的能力还是得到了提高。对于演讲,做过十年TED大会策展人的克里斯·安德森(ChrisAnderson)对演讲的观点是:所有的演讲都有一个最核心的前提,就是要言之有物。其他像自信、口齿伶俐这些都不是关键。只要你有东西跟大家分享,那这演讲就能成功。演讲的技巧情感连接传统的演讲训练,强调的是“推”,就是把东西硬塞给听众。但实际上,好的演讲方式应该是“拉”,也就是通过感情连接,把听众拉过来,接受自己的信息,而不是把自己的信息硬塞给对方。想象一下,我们在听演讲的时候,如果事先不知道对方的经历,那我们脑子里首先出现的反应是:他是谁?我为啥要听他讲话?同样,如果我们是演讲的人,听众也会这样想。这时候,如果你能跟听众建立情感连接,你就较易被接受。在你站到台上之后,如果心情非常紧张,那就直接告诉听众你很紧张,这会比那些深呼吸、假装自信等,更容易被听众接受。而演讲之所以要用麦克风,并不是要让演讲者说得更大声,而是能让演讲者像跟朋友聊天那样自然、轻声地说,这样听众会觉得更舒服,你和听众之间的情感连接也更容易产生,演讲效果就会更好。学会说故事这一点很好理解,人都会说故事,也容易被故事吸引。很多TED演讲都包含了动人的故任务是传递给听众故事背后要说明的道理,而不是沉浸在自己的故事中不能自拔。组块与结构了,并且能在脑子里描绘出整个旅程的地图。但这其实很难。要达到这个效果,需要用到“组块”这个工具。这是心理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人类的记忆都是按组块进行的,而且短期工作记忆每次只能容纳5~9个组块。所以记一个11众的认知才不会超载,也容易记住。使用一些体现上下文结构的连接词。用案例改变固有看法很多人看完TED演讲后,都会感觉自己原来的一些认知不知不觉就被颠覆了。但我们知看法,最好先用一些案例作为引子,勾起听众的兴趣。接下来,可以继续摆出相关的事就会进入听众的大脑,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对他们认知的改变。直接展示效果最好前面说的四点建议都是间接的,最直接的当然是把要讲的内容展示出来,做具象的说明。例如我会用相应的动画来展示自己关于大数据的观点。当然,演讲者的目的不是展示动画本身,而是要通过展示动画与你的听众建立联系,把要讲的内容信息传递出去,让别人接受。演讲最关键的核心是内容,内容好不好,决定了演讲的效果。从2013年到现在,我大大小小几十次当众演讲,分享数据分析的案例、心得和建议。相比之前参加竞聘的三次“出丑”,现在的我胆子大了,气场足了,偶尔还能即兴来个段子。而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也是我多次演讲实践积累的结果。写作坚持才有提升2016年8月19日,我成功实现了连续100天在公众号发表自己写的文章。连续100天,每天下班都干同一件事情,每天的内容都不重样。100篇文章,洋洋洒洒16万字,连我自己也感到惊奇。虽然文章里经常会出现错字,或者有些文章的逻辑有问题,有些观点让人难以理解,但所有这些都无法阻止我写作,我要努力做好这件事。我在公众号发表文章的过程就是一个刻意练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不苛求完美,包容自己的错误,并在写错了改正内容后再发表。这就是我的写作训练。15年前,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创立了火箭发射公司蓝色起源。这家公司的使命是大幅降低进入太空的门槛。要达成这个使命,贝佐斯说只需做到两点:可重复使用和大量实践。首先,如果精密的硬件用过就扔掉,成本永远降不下来。其次是大量实践,“人类就十几次发射任务,根本达不到纯熟的境界”。贝佐斯还以外科手术举例说明了该观点,比如,谁也不愿碰到一年只做十几台手术的医生,肯定希望找一周能动刀20~25的训练,才能提升技巧和效率。写作感悟写作的投入资源分析在开通公众号以来的这103天里,我平均每天用于写作的时间是3.16小时,共计是325小时。这段时间用于购买各类书籍的费用支出累计3082.90元。自从开始写作后,我以前每将阅读、思考与写作进行更高效的衔接。正如李笑来对稀缺资源所定义的:注意力>时间>金钱。我对写作倾注了大量的注意力,在此过程中也学会了合理分配资源,这也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写作的方法前面说的阅读、学习与写作之间都需要有机结合。没有阅读量的增加,就没有写作素材的增加。而阅读的过程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获取信息后要对信息进行解码,这个过程就是学习。对解码后的内容用文字进行表述就是写作。刚开始我觉得写文章挺痛苦,于是运用了一些心理学上的技巧:将写作的过程想象成玩游戏通关。每写一篇文章就好像打败了一个BOSS,而公众号后台反馈的数据(每天阅读的人数、增加的粉丝等)就好像游戏经验值的积累一样。通过这种类比和自我激励,用可以量化、反馈的方法,我渐渐觉得这个事情也没想象中那么难了。另外,在我的写作过程中也收获了一些惊喜。比如说连续写作90增加了“评论”的功能。且在99天后又增加了“奖赏”功能。似乎是我用自己的坚持“感动”了腾讯(实际情况可能是:连续发布原创文章的行为触发了一些规则,算是给原创者的激励)些鼓励也成为我坚持写作的动力。写作对于数据分析的帮助数据分析需要多角度看数据,而写作也需要多角度审视问题。每一本书的每一个观点都是有前提的,但每一个观点也总有它的局限性。更多地阅读,对多种观点采取一种兼听则明的态度,这种方法同样也适用于数据分析。此外,写文章的思考过程与数据分析的分析过程同样是相似的。正如所有的学科知识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演化成具有共性的哲学问题一样。在这103天的写作过程中,有人建议:“每周写一篇就可以了,有一定的积累后再汇总发表比每天发表更有质量。”我虚心地听了建议。柳传志曾分享过他做决策的原则:听多数人的意见,跟少数人商量,自己做决定。因此,关于写作节奏我还是决定自己把握。我把写作当成刻意练习,用一种耐心来磨炼自己,相信自己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必定会有所精进。凯利·麦格尼格尔(KellyMcGonigal)在《自控力》一书中阐述道:人脑像一个求知欲很强的学生,对经验有着超乎大家想象的反应。如果你每天都让大脑学数学,它就会越来越擅长数学。如果你让它忧虑,它就会越来越忧虑。如果你让它专注,它就会越来越专注。你的大脑会根据你的要求重新塑型。就像通过锻炼能增加肌肉一样,通过一定的训练,大脑中某些区域的密度会变大,会聚集更多的灰质。总结自己的写作过程也是一种自我修炼。若我能够理解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注意力,分配好自己的时间,那么,学习的能力也就能大幅提高。幸福方法论村上春树的随笔集《兰格汉斯岛的午后》中,有一篇叫:小确幸。小确幸的定义就是:生活中“微小但确切的幸福”。对于我而言,平时与老婆聊聊育儿经、给小娃喂奶换尿布、陪大娃一起打扫房间整理玩具、教母亲大人使用手机APP、与父亲大人喝点红酒聊聊家常,以及阅读与写作就是我的小确幸。关于幸福的定义幸福这个词是由“幸”和“福”两个字组合而成的。先说幸字,按照《说文解字》的说法,所谓幸就是吉而免凶也。本来可能会遇到麻烦,但却逃脱了,那才叫幸。现代汉语当中仍然保留这个意思,比如说侥幸、幸存、幸免于难,这些都是说本来可能要遇到不好的事但却逃脱了,或者说本来不属于你的好事你得到了,这才叫幸。所以“幸”这个字里隐含着一个意思,就是亏欠,或者说不配。你不配,但是你得到了,这才叫幸。曾国藩说:“每遇幸事,常念天之过厚于我”。意思是说,每当遇到好事情的时候,他总是有这样一种心态,这些东西本来不属于我,但是我得到了。一个人的权力范围的意识越大,他的占有感就会越强,“幸”的感觉就会相应减少。要有“幸”的感觉,需要先缩小自己的权力和资源边界意识。如果觉得本该得到的东西你得到了,是不会有“幸”的感觉的。这从另外一个层面解释了幸福的感觉,幸福有一部分是源于我们的某种亏欠与不配,也就是说幸福是因此而产生的意外之喜。人痛苦的根源之一是习惯性地将自己得到的东西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拥有的所有东西都是我们该得到的,并且因为已经拥有了它,于是就逐渐开始漠视它、轻视它,随着这样一种意识越来越明显,我们“幸”的感觉就会越来越少。正如空气对于我们而言,虽维系着人类的生存,但我们却少有觉知。只有在吸了很多雾霾之后,我们才知道干净的空气对我们的价值。又如健康对于我们而言,大部分时间我们都无法觉知,只有当我们去医院的时候,我们才感觉到它的价值。再说福字,福左边的“礻”字旁与祭祀、祈祷相关,右边的那个字“畐”也念fú,它本来的意根,富字同样也是指充足和充满的意思。所以福字的原意是:祈祷肚子处于能吃饱的状态。态。当我们能吃饱穿暖时,其实就已经拥有了幸福。爱因斯坦在他的一封信里头说:“我所吃的食物,我所使用的物品没有哪一件是我自己做的,我甚至都不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这样一种不安。”一项关于幸福的研究哈佛大学开展了一次对成人发展情况进行研究的项目,这也是史上最长的一次研究:从1938年开始,至今75年间,他们跟踪记录了724位男性的情况,从少年到老年,年复一年地询问和记载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健康状况等,这个项目至今还在继续中,有90参与者至今还活着,还在参与这个项目。作为这个项目的第四任主管,罗伯特·威丁格尔教授(RobertWaldinger)在2015年的一次TED的演讲中,做了一次名为“什么是美好生活?一项关于幸福的长期研究”的分享(Whatmakesagoodlife?Lessonsfromlongeststudyonhappiness)。他们不懂得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是在彼此的社会地位、经济状是获得幸福的必不可少的能力。很多人认为我们之所以不幸福就是因为没钱,或者是因为学历不高,找不到一个好的工作……幸福是一种能力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哲学和组织行为学博士泰勒·本–沙哈尔(TalBen-Shahar)在他的《幸福的方法》一书中也对幸福进行了自己的定义,沙哈尔博士认为: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有意义的结合”。真正快乐的人,能够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不仅限于生命里的某些时刻,而是人生的全过程。即使有时经历痛苦,人在总体上仍然可以是幸福的。只有快乐不足以达到幸福的境界。同样,只有目标也不够。首先,无论目标再怎么伟大,长期坚持同一件事都是非常困难的,如果过程中没有快乐,我们便难以持久地坚持目标。增强幸福感最好的方法就是尝试、汲取经验,同时关注内在的感受。大多数人都忘了问问自己的内心,只因为我们太忙了。就像梭罗所说:“生命并不长,别再赶时间了”。如果老是马不停蹄地前进,那就等于只是简单地对每日的生活做出反应,却没有给自己足够的空间去创造真正的幸福。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过:“真正令人满意的幸福总是伴随着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来改变世界”。沙哈尔在书的最后讲道:想要拥有幸福的生活,我们首先应当接纳“活在当下”的理念,也就是关注那些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那些普通、平常的小事,比如我们可以从与亲人相处、学习新知识以及完成工作任务中获得生活的意义与快乐。日常生活中这些快乐的事情越多,我们自然就会更幸福。我的幸福观我个人的观点是,幸福是能够和谐地处理好三个关系:与环境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还有与自己的关系。如何处理与环境的关系?碰到大雾霾时,很多人觉得活不下去了。但如果看看叙利亚和中东的战乱国家,也许雾霾就真的不算什么了。像现在的我们,出门不用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三餐能有饭吃,睡觉的时候能有住的地方,这已经具备了幸福的环境。的意愿、自己的标准去规范别人的人。简单地说,君子就是能够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就是一种幸福。如何处理与自己的关系?在我看来,能够接纳自己的缺点,看到自己的优点;不妄自菲标,且能够在走向目标的过程中找到学习和工作的快乐。我定义与自己幸福相处的方法是:将生活与工作有机地融合,并能发现这两者的乐趣。把压力当朋友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少年派一开始把老虎视为威胁。但在漂流冒险的过程中却与老虎发展出了一种共生关系,最终相互依靠,共达彼岸。如果把老虎类比成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所产生的压力,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况?压力一直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人们对压力的认知大多是负面的。很多人视压力为洪水猛兽,但当我们没有任何压力的时候是否就是完美的状态?生物学角度看压力从生物学的角度,压力使身体产生了两种荷尔蒙:皮质醇和DHEA(脱氢表雄酮)。在压力情境下,我们的肾上腺会释放这两种荷尔蒙,但它们的作用并不相同。皮质醇有助于转化糖和脂肪,提高身体及大脑使用能量的水平。它也会抑制一些生理机能,这些机能在压力情境下不是那么重要,如消化、再生和生长。DHEA与它相反,是神经类固醇:一种有助于大脑生长的荷尔蒙。就像睾丸素会帮助身体经由锻炼变得更强壮一样,DHEA会令大脑在经受压力体验后变强大。它也会中和一些皮质醇的效果。比如说,DHEA能加速伤口愈合并提升免疫功能。两类荷尔蒙你都需要,哪个也不好,哪个也不坏。然而,这两类荷尔蒙的比例,却会影响压力的结果,尤其是长期的压力状况。过高的皮质醇供应,伴随的是坏结果,如免疫功能受损和抑郁。与之相反,高水平的DHEA则会降低焦虑、抑郁、心脏病、神经元退化和其他疾病的风险。我们通常认为这些疾病与压力相关。DHEA与皮质醇的比例,被称为压力反应的成长指数。高成长指数的状态是DHEA更多,它帮助人们在压力下奋起。多数人都认为身体的压力反应是有害的。压力荷尔蒙被看作该被杜绝的毒药。根据传统观点,每当你双手冒汗、心跳加速或者胃痉挛的时候,就表示身体背叛了我们。为保护健康和幸福,大多数人认为,第一要事就是关闭这些压力反应。如果我们是这样看待压力反应的,那就该更新了。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办法逃离压力。我们愿意承担压力,是因为我们在不断接受挑战的过程中获得成长,在努力中实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我们愿意承担压力,是因为总有那些我们爱和爱我们的人,让我们为之奋斗;我们愿意承担压力,是因为压力的背后,正是生活的意义。与其恐惧,不如拥抱。正确看待压力的好处《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的作者凯利·麦格尼格尔(KellyMcGonigal)在书中分享了一个关于通过干预转化对压力认知的例子。打扫酒店是一份辛苦的工作,在一项调查中,三分之二的酒店服务员认为自己平时没有规律地锻炼身体,三分之一的服务员说自己从来不运动。这些被调查服务员的身体数据也说明了问题:服务员平均血压、腰臀比和体重显示,他们好像从来没有运动过,和每天久坐的人的生理数据一样。于是实验设计人员进行了一项信念如何影响健康和体重的实验。设计人员设计了一个标签,说明酒店服务员的工作等同于锻炼。铺床、收拾地上的浴巾、推重的行李车、吸尘等,这些都需要耗费体力。标签上甚至包括做每项工作燃烧的卡路里(比如,一个140磅重的妇女,打扫浴室15分钟,将消耗60卡路里)。在7家酒店里,设计人员选了4实验,他们向参与实验的酒店服务员做15他们的工作,完全达到或超过了卫生局局长建议的运动标准,对身体健康有益。另外3家于锻炼。4周之后,设计人员回访了这些实验对象。那些被告知工作等同于锻炼的服务员,体重和体脂肪都有所下降,血压也更低了,甚至变得更喜欢自己的工作。而工作之制组的服务员,在以上方面,没有任何改善。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服务员将工作视为锻炼的想法,转化了工作对身体的影响。也就是:我们期望的结果,就是得到的结果。除了实验外,还有盖洛普的世界民意调查。调查发现,抚养18某些活动中,或投入在有意义的私人关系中(如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研究同样表可以解释为何退休会提高人罹患抑郁症40%的概率。有意义的压力甚至可能对健康有益。某项研究跟踪了英国9000多名成年人达10年之久,那些感觉生活有意义的人,死亡率要比英国的平均水平低30%。即使剔除了包括教育、财富、抑郁,以及吸烟、锻炼、饮酒等行为因素,该比率依旧成立。感觉生活有意义的人活得更长。观点;练习、鼓励自己采纳和应用新思维;和别人分享该观点。用正面的角度去看待压力,把压力当朋友,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被压力压垮。热情与平静热情(passion),指人参与活动或对待别人所表现出来的热烈、积极、主动、友好的情感或态度。热情与人生观、价值观有关联,是一个人态度、兴趣的表现。而平静(peace),是平和、安静与宁静的意思。在我做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我对这两个词有了一些新的理解。热情:PASSIONP代表Positive,意为:正面、积极的。以正面和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工作,同样也包括对待生活。A代表Action,意为:行动。没有行动,即使是再好的想法,也只能沦为“空想”。对于数据分析这种实践性较高的工作,在脑海中有一个思路后,需要通过数据去验证,这才是行动的真谛。S代表Sincerity,意为:真诚。作为一个数据分析人员,与业务方、技术方和管理层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抱着解决问题的真诚态度,虚心地聆听他人的想法与建议,怀着“利他之心”去帮助别人,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好的数据分析。S代表Show,意为:展示。展示数据,展示逻辑,并勇敢地展示自己的观点。数据是枯燥且单调的存在,经过缜密的逻辑思考后,将数据汇总提炼成为可视化的图片、文字、观点和建议,这就是数据分析的展示。I代表Innovation,意为:创新。所谓创新,就是今天做得比昨天好;明天又要比今天更向无论是代码的优化,还是流程的改善。点滴积累起来的改变也可以成为破茧成蝶式的创新。O代表Optimism,意为:乐观。同样是半杯水,在悲观的人眼里,认为只有半杯水了,而乐观的人却认为,还有半杯水,还有半杯的空间去接新的水。就像数据,如果要做数据分析的时候,没有相应的数据怎么办?悲观的人会很纠结,而乐观的人会去寻找第二方案。N代表Nevergiveup,意为:永不放弃。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任何事情,只要没有放弃,就不能算失败。P-A-S-S-I-O-N组成了热情。平静:PEACEP代表Patient,意为:耐心。在分析数据的枯燥过程中,耐心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只有耐心,才能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发现数据所隐含的价值。E代表Esteem,意为:尊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租赁合同标的及租赁物品详细说明
- 2024年度电线电缆产品回收与再利用技术研究合同
- 2024年度服装品牌代理经营合同3篇
- 2024年度影视制作合同:某电影制作与发行协议
- 2024中国石化石油机械股份限公司毕业生招聘1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电信集团限公司春季校园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招飞5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兵器装备集团限公司总部招聘5人(北京)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下半年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东线限公司招聘3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年度信息管理系统加盟合同:提升管理效率
- 2024年高级农业经理人(三级)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网上书店设计说明书-(含结构图、流程图和E-R图)
- 2024年全国国家电网招聘之公共与行业知识考试经典测试题(附答案)
- 消防腰斧消防救援行业标准
- 2024年双方离婚协议书自愿电子版(二篇)
- 2024年碳核算核查员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新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1单词正序英汉互译默写本
- 选择性必修二《Unit 3 Food and Culture》单元教学设计
- 读书分享《曾国藩传》
- 社区用品活动方案
- 2024-2030年中国盾构机电缆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