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件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件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件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件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件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56-1976)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2022无无时间全国卷地方卷2018【Ⅱ】31·建设社会主义新风尚无2019无【海南·12】经济调整【浙江·31】新中国的成就2020【Ⅰ】41·新中国的外交【Ⅱ】41·新中国的国家治理【海南·13】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精神【天津卷.9】八字方针2021【甲卷】41·建国初期的经济【江苏高考10】·建国初时代精神【福建高考10】·提升国有企业的制造能力【浙江·15】新中国的外交【天津高考·8】20世纪60年代经济调整【湖南高考·11】8】20世纪50年代末文化艺术发展【高考考情分析】命题趋势:重点考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历程、现代中国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与新中国的外交。复习备考时应准确把握外交政策演变的因素、特征和历史影响。背景内容评价国内: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国际:中苏关系逐渐走向破裂。1、1956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双百方针分析主要矛盾确定主要任务提出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人民需要VS经济文化不能满足需要其他方面:强调扩大人民民主,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明确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方针任务,确认“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繁荣科学和文化艺术工作的指导方针;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外交政策。发展社会生产力,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实质: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良好开端,成功探索(但其确定的路线并未贯彻)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5年)

学习任务1:

依据教材第一、二子目,按时间顺序梳理1956-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两类矛盾敌我矛盾人民内部矛盾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去解决用民主的、教育的的方法去解决提取群众评议开展整风运动整顿党内官僚主义作风整风运动过程中反右运动扩大化2、1957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反右斗争扩大化,使中国的知识精英受到整体伤害,动摇和修改了中共八大提出的政治路线。——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左”“大跃进”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水平,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事件原因特征影响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倾错误蔓延到经济领域。“多快好省”1959-1961我国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工业:大炼钢铁农业:虚报产量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自主学习,填写表格)三面红旗3、1958三面红旗生产力领域生产关系领域教训: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教训: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问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带来的教训?大跃进特点:片面追求生产力高速度(产量)人民公社化特点:“一大二公”,片面追求生产关系变革的高速度(公有化程度)原因:①“左”倾错误泛滥

(根源)

②自然灾害严重

③中苏关系破裂大饥荒期间饥民在捡拾菜叶(1)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结合实际情况理解“左”倾错误如何造成三年经济困难●

大跃进夸大农产品产量,导致征收指标过高,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大办工业导致农业劳动力缺少,影响农业发展;经济结构失衡,农业、轻工业发展缓慢,影响民生●

人民公社绝对平均主义的做法降低生产积极性;

公共食堂造成极大的粮食浪费4、1960开始调整方针:1960年冬,“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调整是核心)调整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比例关系,主要是调整农、轻、重之间的比例关系,尽可能提高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适当控制重工业;调整农村的生产关系和有关政策,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发还自留地,开放自由市场;减少城镇人口,精简职工。会议:1962年初召开的七千人大会比较深入地总结了经验,取得重要成果。目标: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农业、工业、国防、科技)的伟大目标。

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表现:结果:调整是在肯定"三面红旗"的大前提下,作为执行正确路线中的缺点错误进行的,1958年以来"左"的指导思想未能根本触动。(2)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好转(1960-1965年)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巩固已经取得的经济建设成果。充实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农业生产,发展新兴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及劳动生产率。文革发动打倒一切周恩来主持工作批判极左思潮66年春夏69年4月71年9月72年75年76年9月76年10月67年初一月风暴全面夺权中共九大林彪反革命集团武装政变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邓小平整顿工作经济形势好转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客观上宣告“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失败二月抗争二、十年文革(1966-1976年):①“左倾”错误发展(根因)②毛泽东对形势错误估计经济:经济严重破坏衰退社会:秩序混乱,人心惶惶

政治:民主法制遭到践踏文化:文化事业严重破坏教育:大面积停止、知青下乡3.危害:4.性质:“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5.教训:①实事求是: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②经济为主:要正确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③尊重规律: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④加强法治: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的建设,反对个人崇拜。学习任务2:在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中,哪些属于正确的探索?哪些属于探索中的失误?

1.1956《论十大关系》、

中共八大、双百方针2.1957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整风运动3.1960

八字方针4.1962

七千人大会5.1964“四个现代化”1.1957反右派斗争扩大化2.1958

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1959-1961三年经济困难4.1966-1976

文化大革命正确探索失误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1956—1976年)领域

成就

意义工业①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②三线建设

①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②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业布局。国防科技

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导弹和人造卫星

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增强了国防力量,提高了综合国力。农业①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②1973年,袁隆平杂交水稻“南优2号”培育成功

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教育医疗教育事业长足进步,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蓬勃发展。(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青蒿素)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各方面的骨干力量大批地成长起来外交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迎来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世界各国建交的又一次高潮,建交国家从1965年49个增加到1976年的111个;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我国外交成就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影响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学习任务3:阅读教材归纳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探究一:启示一: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启示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启示三: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启示四:已经寄建设为中心,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历史特点:小结:1956—1976二十年间的社会主义建设曲折探索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1961年美国介入越战1964年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

欧共体成立1969年

珍宝岛事件1970年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链接选必一】分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外交材料一:60年代初,美国对中国继续遏制,中苏关系恶化,而大批亚非拉国家独立。由此,毛泽东提出联合亚非拉国家进行反帝、反霸斗争,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这也是这一时期外交的突破口。——王仕英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一,分析20世纪60年代分析转变外交方针的原因,此时我们外交方针是什么?并指出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背景:①国际:苏联推行霸权主义,企图损害中国主权,导致从50年代下半期起,中苏关系走向破裂;美苏威胁国防安全;多极化趋势出现②国内:阶级斗争思维影响外交方针:“两个拳头打人”;远交维护国防安全,冲破封锁外交诉求:注意,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是由革命型外交向国家利益型外交的转变时期。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1961年美国介入越战1964年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

欧共体成立1969年

珍宝岛事件1970年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方针调整以及取得的外交成就1971年

基辛格访华1972年

尼克松访华材料二:我说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只要目标相同,我们也不损害你们,你们也不损害我们”,共同对付苏联。“一大片”的第三世界更要团结。——《毛泽东年谱》第六卷材料一:尼克松说:“中国人民是伟大的、富有生命力的人民,他们不应该被继续孤立于国际大家庭之外。”——1970年2月,尼克松的外交报告外交方针:

“一条线”:同一纬度的中、日、美、欧团结起来。

“一大片”:团结亚非拉地区。(1)1970年起中国先后同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希腊、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英、中荷关系升格为大使级。(2)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3)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

【链接选必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外交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1961年美国介入越战1964年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

欧共体成立1969年

珍宝岛事件1970年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孤立中国政策失败美苏冷战暂处守势陷入越战难以自拔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牵制来自苏联的威胁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走向握手的原因,认识影响中国外交方针调整因素1971年

基辛格访华1972年

尼克松访华内外环境国家实力国家利益国家性质意识形态国家战略领导者智慧影响外交政策的因素【链接选必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外交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1961年美国介入越战1964年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

欧共体成立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