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讲 辛亥革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16讲 辛亥革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16讲 辛亥革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16讲 辛亥革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16讲 辛亥革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六单元

高考一轮复习·人民版·必修二2024年高考一轮通史复习1840-1842鸦片战争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1895甲午中日战争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维新运动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列强侵华各阶级的救亡图存运动路在何方?19011905191719191916191519141912191119061928清末新政同盟会建立预备立宪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一战”爆发袁世凯复辟帝制府院之争、护法运动、中国参加“一战”五四运动晚清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清末新政倡导:创办工商业;奖励实业孙中山首次提出

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主义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兴办实业民族工业“短暂春天”(1912-1912;“一战”期间)经济、社会生活出现新现象新文化运动清帝退位民族经济初步发展反袁斗争军阀割据时空定位主干梳理目录第16讲辛亥革命第17讲北洋军阀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第16讲

辛亥革命考情分析课程标准考题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其局限性;2.了解北洋军阀统治及特点;概括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2023.全国甲卷.6

19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阶层的变化2023.山东卷.5

1871-1921年四类货物在中国进口总值中的占比(%)情况2023.浙江卷.1月.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023.湖北卷.81915年外交关系影响社会舆论

2023.广东卷.8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现象2021·北京卷.7

辛亥革命影响

2021·湖南卷.8

辛亥革命作用

2021·广东卷.7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022·湖北卷.7

中华民国成立

Contents目录一、清朝的自救与革命的兴起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二、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建立三、世界潮流,浩浩荡荡

——辛亥革命的影响一、清朝的自救与革命的兴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2)内容:政治改革官制,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新设商部、学部等中央机构。军事编练新军经济倡导创办工商企业,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教育推行教育改革,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学校制度。1904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派遣留学生(3)评价:①“新政”内容与戊戌维新时期所颁布的措施颇多相似,但“新政”更为广泛深入。②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政府统治危机日益严重。1.清末新政(1901—1911年)③客观上推动了政治、经济、思想、教育的近代化。④但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很快革命爆发了(选必1P24)(一)清朝的自救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称:“要消灭革命党人,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

”(1)背景:在革命运动高涨之际,清政府试图用立宪抵制革命(2)概况:①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②1908年8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四、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五、……用人之权,操之君上

——清政府:《钦定宪法大纲》(1908)皇室仍旧享有尊荣掌握国家大权立宪派先后发起三次速开国会的请愿运动。“皇族内阁”④1911年5月③1910年1月“立宪其名,专制其实”(3)影响:是中国封建专制向“宪制”的和平过渡尝试(4)结果:失败2.预备立宪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

——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2.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

——第一个民主革命政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①纲领:②影响: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使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二)民主革命的兴起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革命军》陈天华《猛回头》、《警世钟》●三民主义的特征、意义和局限意义:局限:三民主义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它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纲领,这就注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带领中国人民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民族主义推翻清政府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民族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治革命)核定地价,涨价归公,国民共享(社会革命)前提核心保障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4.革命实践:①时代背景:中华民族危机加剧,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②经济基础: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资产阶级力量发展③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进一步壮大。④组织基础:兴中会、同盟会等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成立⑤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⑥革命实践: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1.必然的革命,偶然的辛亥(辛亥革命的原因)【深化拓展】⑦有利时机:保路运动为革命提供了时机。必然性:偶然性: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1901年1906年9月1908年8月宣布预备立宪,立宪派成立预备立宪公会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立宪派先后发起三次速开国会的请愿运动,但此路不通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1911年5月1910年2.此时,革命派、立宪派、清政府是如何挽救社会危机的?①清政府②立宪派新政”、预备立宪“皇族内阁”,矛盾激化。自救失败

积极推进立宪运动

转而支持革命③革命派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3.清末新政为何没能“实现王朝的自我挽救”?以旧人而包办维新,以中古的人来推进近代的事业,是不会有希望的。……清政府原想借此实现王朝的自我挽救,但新政非但没有延长它的寿命,从某种意义上说还加速了它的灭亡。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①旧人办新政(限制新政的发展)②传统和既得利益的双重阻力(权力争夺)2.官制改革意义:选官制度开始向近代转型;有助于培养近代人才。也影响到20世纪初中国文化的发展进程改革不彻底,没有触及清政府专制本质。①总理衙门——外务部:②设立新部门:陆续设农工商部、巡警部、学部等部门,瓦解了传统的六部建制;内容①学习西方,顺应时代潮流;②培养经济等经世致用人才;③改革艰难曲折;④不彻底,封建残余;1904年学堂选官制度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3.选官制改革①《奏定学堂章程》学堂选官与科举制结合1.科举制度的变革1901年设学堂,废科举

各省书院一律必为大学堂;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设蒙养学堂

1905年,废科举②变革选官制《选1》P24

P38二、揖美追欧,旧邦新造——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建立1911.10.101912.1.11912.2.121912.3.11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清帝退位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2.15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1911.5保路运动阅读教材内容,自主完成时间轴18941905兴中会中国同盟会1911、4黄花岗起义(一)革命爆发——武昌起义川汉铁路粤汉铁路1.保路运动:1911年5月【知识链接】保路运动

1910年,英、法、德、美4国银行团逼迫清政府订立借款修路合同。1911年5月9日,清政府为了向4国银行团借款以镇压革命,在邮传大臣盛宣怀的策动下,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清政府颁布“铁路国有”政策以后,收回了路权,但没有退还补偿先前投入的民间资本,因此招致了四川各阶层的广泛反对,从而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清政府则派兵屠杀保路人士,使全国人民更加充分看清了其卖国求荣的本质,从而导致辛亥革命的总爆发。2.武昌起义爆发:1911年10月10日,

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汉口汉阳武昌洋务运动中心之一较早辟为通商口岸湖北新军镇守黎元洪4.历史影响3.结果:①起义军控制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

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①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②推动了共和政体的产生②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14省和上海纷纷独立。

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蒋廷黻《中国近代史》8小时——从打响第一枪到占领湖广总督署只用了8小时;41天——武汉三镇保卫战坚持41天,迎来全国十余个省区的独立;80天——从武昌首义到中华民国建立仅有80天。时间:1912年1月1日总统:孙中山国都:南京纪元:公元纪年民国纪年国旗:五色旗性质:

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权2.旧邦新造——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职第一任临时大总统。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中华民国国歌》

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位立宪共和国体。…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国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1912.2.12《退位诏书》末代皇帝溥仪“在中国,不懂得皇帝的权威,就不会懂得辛亥革命打倒皇帝的伟大意义。”——陈旭麓3.清帝退位南北议和:1911年武昌起义后,在帝国主义操纵下,南方革命军代表和北洋军阀袁世凯代表在上海举行和谈。革命军提出废除清政府、确立共和政体等条件;北洋军阀方面提出停战、清帝退位、举袁世凯为大总统三项条件。在袁的政治欺骗和军事压力下,南方接受了三项条件。①原则:主权在民、平等自由②目的:③内容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第六条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摘自191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权在民自由平等责任内阁制三权分立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吸取美国宪法中的基本原则借鉴英国的政治制度防止袁世凯专权,维护共和制度局限:因人设法职权不明,导致政争不断、政局动荡限制袁世凯专制独裁(直接),维护民主共和制度(根本)。4.新造之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有圣贤、权奸、盗贼之异。圣贤旷世不可得,权奸今亦无其人,盗贼为之,则六朝五代可鉴。”

——张謇《啬翁自订年谱》(袁)“在中国有信誉……是唯一可望从目前动乱中恢复秩序的一个人”,“是中国人民中最受信任的代表”。

——据《清末民初政情内幕》、《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整理时人如何看待孙中山和袁世凯?1.革命派常常被目为专事“流血破坏”之业的“乱党”,与历代草寇、盗贼无异。2.无军队;无财力。1.有军队;有财力;2.列强支持。为什么最终历史选择了袁世凯?3.以武力威胁革命势力;诱使革命党和议。4.对清政府施压。【深化拓展】1925年后国民政府将其作为中华民国国旗中华民国国旗

启用于1912年1月10日,是中华民国第一面法定国旗1928年12月29日国民政府北伐后完全被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取代。

武昌起义首义之旗武昌起义胜利的标志铁血十八星旗中华民国国旗

中国国民党党徽、党旗“青天白日旗”三、世界潮流,浩浩荡荡

——辛亥革命的影响

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革命的最后阶段是否已经达到目的,这是未来的秘密。

——伦敦《泰晤士报》《走向共和》油画政治:结束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政权,建立了共和政体经济: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清帝逊位诏书》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

——《时报》(1912年3月5日)1.积极影响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称帝:83天张勋复辟:12天思想: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自由尽是新风尚”

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我们知道了!我们醒觉了!

——毛泽东《民众的大联合》传播民主共和思想材料一:民国二年(1913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戴君身着外国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君“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戴君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范小芳等《戴季陶传》影响范围有限材料二: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国情认知不准确材料三: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仍然沉重地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吴玉章回忆录》未完成反帝反封任务2.局限性反思

100年前,一个农民在大街上被革命党人揪住并剪掉辫子,农民与革命党人错位而迷茫的眼神,也许在问:为什么要剪辫子?为什么闹革命要剪辫子?1.辛亥革命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深化拓展】(4)从变法图存到实业救国:辛亥革命动摇了封建的经济基础,在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兴办实业的热,对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1)从帝国到民国:从政治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埋葬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2)从臣民到国民:辛亥革命使社会生活发生巨变自由、平等、博爱的风气兴起,剪辫易服、废止缠足废除跪拜和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号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得国民的面貌为之一新。(3)从君权神授到民主共和:辛亥革命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们的政治热情。史料一“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史料二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为中国带来的“前无古人的变化”。(2)根据史料二,概括这种政体失败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的含义。(3)史料一和史料二对“民国”的评价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①变化:政治上,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确立了共和政体,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性文献。

经济上,颁布了发展实业的法令,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社会生活上,礼仪习俗发生了重大变化。②原因:盲目照搬美国政体。

含义:民族资产阶级未能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真正可以救中国的道路。2.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评价辛亥革命③不同:史料一认为“民国”的建立为中国社会带来了重大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史料二认为共和制度在中国缺乏根基,“民国”失败是必然的。

原因:评价的着眼点不同。高考研析【答案】D(2023.全国甲卷.6)有学者认为,绅商是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主要活跃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们已开始接触和使用新的资本主义营运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开始带有近代趋向,但在很多方面依然非常守旧和传统。这可用于说明当时中国()A.绅商是社会转型的主要阻力B.“尊士贱商”的积习遭弃C.传统社会阶级结构已被颠覆D.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考点】19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阶层的变化(2023.浙江卷.1月.7)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据载,宋教仁曾谓:“改总统制为内阁制,则总统政治上之权力至微,虽有野心者,亦不得不就范。”下列各项中,与宋教仁限制总统权力意图相吻合的是()①临时大总统代表政府总揽政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