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_第1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_第2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_第3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_第4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业1.第1题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自然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起始年龄是()A.7周岁B.10周岁C.16周岁D.18周岁标准答案:D2.第2题在社会规范体系中,法律与道德是两种不同的行为规范。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凡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必定是法律所制裁的行为B.法律是道德形成的基础,能够为道德规范的制订提供依据C.法律的调节更具有广泛性,能够渗透到道德不能调节的领域D.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通常也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标准答案:D3.第3题下列行为中,有法律效力的是哪一项?()A.黄某精神病复发,把家中值钱物件全数送给邻居。B.12岁的初中生张某把价值5000元的手机送给自己喜欢的女生。C.17岁的中学生杨某将其开发的软件卖给某电脑公司D.16岁的甲A职业球员刘某将其价值5000元的手机赠与他的叔叔。标准答案:D4.第4题一行人在过路口时迎面遇到红灯,看到近处没有车辆便径直通过。他这样做是()。A.节省时间之举B.聪明灵活之举C.可供学习之举D.节省时间之举标准答案:D5.第5题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所包含和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A.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B.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D.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标准答案:A6.第6题实现法治的公平正义,必须坚持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和及时高效的原则。其中,及时高效原则指的是()A.法律本身是根据民主程序制定的,能充分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B.执法和司法活动应严格按照法定程序,以程序公正保障实体公正C.提高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环节的效率,避免执法、司法期间的拖延D.一切执法、司法活动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并且做到同样情况同样对待标准答案:C7.第7题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由此可见,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就要A.一心只做大事B.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C.忽略生活中的微小行为细节D.有损别人利益的小事无须在意标准答案:B8.第8题“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属于()。A.民法规则B.生活习惯C.社会公德D.职业道德标准答案:C9.第9题共产主义道德是对少数先进分子的要求。除一般要求外,还特别要求他们()A.大公无私B.毫不利己、专门利人C.热爱祖国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标准答案:A10.第10题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规范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在此基础上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A.实体法B.程序法C.法律渊源D.法律体系标准答案:D11.第11题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称为()A.法律实施B.法律适用C.法律执行D.法律遵守标准答案:D12.第12题有十年驾驶经验的汽车司机陈某违章超速行驶,把在非机动车道内正常行驶的骑车人撞倒致其重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陈某应当预见自己超速行驶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避免,构成过失犯罪。B.陈某构成交通肇事罪。C.陈某应负刑事责任。D.陈某明知自己超速行驶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放任自己的行为,构成故意犯罪。标准答案:C13.第13题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所谓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A.年满十八周岁,但无生活来源的人B.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C.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D.不能辩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标准答案:B14.第14题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应该讲究文明礼貌助人为乐。下列行为中哪一项做法是不对的()A.尊老爱幼互敬互爱B.积德行善博施济众C.赠人玫瑰手有余香D.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标准答案:D15.第15题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是()A.“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D.“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标准答案:B16.第57题下列选项中,违背男女恋爱中基本道德要求的是()A.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B.以寻找爱情、培养爱情为目的C.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D.一方要求对方接受自己的爱,不惜以死相逼标准答案:D17.第58题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要大力推进各种创新,其中()是一切创新的重要保障。A.文化创新B.制度创新C.理论创新D.科技创新标准答案:B18.第59题在科技十分落后的古代,人们梦想过许多东西,如千里眼、顺风耳、飞毯、神枪之类,但像现代生活中普及的电话、电视、电脑等,是那时的人们连想都想不到的。这说明,理想具有()A.共同性B.时代性C.阶级性D.思想性标准答案:B19.第60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成为人们衡量一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是非、善恶、美丑的根本标准。A.个人主义原则B.爱国主义原则C.国家主义原则D.集体主义原则标准答案:D20.第61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的是()A.勇敢进取B.办事公道C.尊老爱幼D.服务群众标准答案:C21.第62题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是()A.经济基础的形成B.社会舆论的形成C.社会关系的形成D.风俗习惯的形成标准答案:C22.第63题法律体现的是()的意志。A.全民B.统治阶级C.最高统治者D.国家标准答案:B23.第64题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公民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时间是()A.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B.从十岁起到退休时止C.从十八岁起到退休时止D.从出生时起到退休时止标准答案:A24.第65题下列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有()A.9岁的神童B.16岁的个体老板C.19岁的在校生D.17岁的大学生标准答案:D25.第66题黑格尔说:“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道德伦理的事,还不能就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因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A.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与个体的社会实践无关B.B、个人品德是由个人单一心理成分构成的纯粹道德体系C.个人品德是一个人在一次两次道德行为中偶尔表现出来的内心状态和心理特征D.个人品德是一个人在进行长期的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标准答案:D26.第109题根据我国的《民法通则》,下面属于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是()A.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B.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C.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D.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标准答案:C27.第110题犯罪的故意行为人对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是():A.应当预见B.可能预见C.明知D.已经预见标准答案:C28.第111题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A.A、集体主义B.B、为人民服务C.C、共产主义D.社会公德标准答案:B29.第112题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是()A.商法B.民法C.公司法D.经济法标准答案:B30.第113题“一个人一旦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荣辱以及人民的安危联系在一起,他的人格就会产生强大的魅力,他的精神就会变得无比崇高,他的生命就会焕发永恒青春,他的事业就会获得辉煌的成就。”这段话表明()A.集体主义价值观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B.集体主义价值观正确解决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C.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要求D.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相互促进的标准答案:A31.第36题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A.体现B.前提C.基础D.保障标准答案:A|D32.第37题正当防卫心成立必须具备的条件有:()A.必须有危害社会的不法侵害行为发生。B.不法侵害行为必须正在进行。C.必须是本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D.必须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行。标准答案:A|B|D33.第38题下列法律制裁中属于民事制裁的方式的有()。A.罚款B.赔偿损失C.赔礼道歉D.支付违约金标准答案:B|C|D34.第39题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包括()A.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B.强调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倾向C.强调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D.强调重视、保障、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自觉创造精神标准答案:A|C|D35.第40题法律的实施,是通过一定的方式使法律规范的要求和规定在社会生活中得以贯彻和实现的活动。法律的实施包括()A.法律制定B.法律适用C.法律执行D.法律遵守标准答案:B|C36.第41题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科技和军事等方面的优势,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把发展中国家纳入西方的发展模式,它们通常会通过各种输出来做到。包括输出:A.文化观B.生产资料C.政治观D.价值观标准答案:A|C|D37.第42题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以下重要的意义:A.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B.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C.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D.提高个体的道德修养水平标准答案:A|B|C38.第43题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一方面规范、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使人人懂法、守法,既实现自身的合法权益和自由,又不对他人的合法权益和自由造成侵害;另一方面规范、指导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执法行为,在有效惩治违法行为的同时充分保障人权。《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立法目的是A.维护社会治安秩序B.保障公共安全C.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D.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标准答案:A|B|C|D39.第44题民事法律行为的实质要件包括()。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B.意思表示真实C.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D.必须是书面形式标准答案:A|B|C40.第45题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与犯罪行为的主要区别在()。A.危害社会的程度不同B.违反的法律规范不同C.行为主体不同D.受到的处罚不同标准答案:A|B|D41.第46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宪法基本原则的有()A.人民主权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C.坚持党的领导原则D.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标准答案:A|B|C|D42.第47题恋爱作为一种人际交往,也需受到道德的约束。恋爱道德要求包括以下几点:()A.尊重人格平等B.自觉承担责任C.文明举止D.真情实意标准答案:A|B|C|D43.第48题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其深刻内涵可以概括为()A.依法治国B.执法为民C.公平正义D.服务大局、党的领导标准答案:A|B|C|D44.第49题在社会生活中,人生实践体现出两种价值:一种是人生的社会价值,一种是人生的自我价值。下列关于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不创造社会价值就无从实现自我价值B.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C.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其自我价值实现的程度D.社会价值的创造过程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过程是统一的标准答案:A|B|D45.第50题法律的历史类型中有()A.奴隶制法B.资本主义法C.封建制法D.社会主义法标准答案:A|B|C|D46.第87题下列哪些内容反映了公民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关系()。A.公民有权利能力必定有行为能力,有行为能力也必定有权利能力B.公民具有权利能力不一定有行为能力,但有行为能力一定有权利能力C.公民有权利能力必定有行为能力,但有行为能力不一定有权利能力D.公民有行为能力必定有权利能力,但有权利能力不一定有完全的行为能力标准答案:B|D47.第88题下列关于法治与法制的表述哪些是不适当的()A.法治要求法律全面地、全方位地介入社会生活,这意味着法律取代了其他社会调整手段B.法治与法制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对法律的重视程度不同C.实现了法制,就不会出现牺牲个案实体正义的情况D.法治的核心是权利保障与权力制约标准答案:A|B|C48.第89题下列关于“法治”与“法制”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法治”与“法制’’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概念B.“法治”与“法制”的内涵与外延完全相同,只是文字表述不同C.“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是实现“法治"的前提D.“法治”强调个人的威望、智慧及其解决具体问题的作用,与“法制”相对称标准答案:A|C49.第90题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最本质的重要特征是()A.法律具有规范性B.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C.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D.法律对全社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标准答案:B|C|D50.第91题王海(23岁)和江玲(21岁)是一对情侣,但父母反对他们结婚。两人感觉走投无路就约定共赴黄泉。2012年底,王海在广州黄埔出租屋内将女友捅死后,开煤气欲殉情,被及时发现并抢救。关于王海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王海是在女友同意的情况下捅死她的,不负刑事责任。B.王海是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应负刑事责任。C.王海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所以王海是故意犯罪。D.王海的犯罪客体是江玲的生命权。标准答案:B|C|D51.第92题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所应当具备的一切主客观要件的总和。我国的犯罪构成包括()A.犯罪主体B.犯罪客体C.犯罪主观方面D.犯罪客观方面标准答案:A|B|C|D52.第93题在我国,守法的主体包括()A.各政党B.国家机关C.社会组织D.公民标准答案:A|B|C|D53.第94题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意思是()A.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不一致的B.顾全大局C.集体利益代表着全体成员的利益D.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标准答案:A|B|D54.第95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我国不认可同性婚姻。B.家庭暴力是违法的。C.结婚有自由,所以结多少次婚都可以。D.离婚有自由,所以什么人都可以提出离婚。标准答案:A|B55.第96题下列行为不符合社会公德要求的有()。A.随地吐痰B.在公共场合随地扔果皮纸屑C.在公共汽车上为老幼病残孕让座D.爱护公园或路边的花草树木标准答案:A|B56.第97题人类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领域,它们是()。A.个人生活B.公共生活C.职业生活D.家庭生活标准答案:A|B|C|D57.第98题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有:()A.没收财产B.罚款C.剥夺政治权利D.驱逐出境标准答案:A|C|D58.第99题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B.“中国梦”实现国家富强的梦;C.“中国梦”是国家的梦,不是个人的梦;D.“中国梦”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没有直接的联系标准答案:A|B59.第100题道德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信念来维持,通过()的方式起作用A.劝诫B.说服C.示范D.国家强制力标准答案:A|B|C60.第101题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包括()A.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B.以违反法律并受法律追究为前提C.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D.必须有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标准答案:A|B|C|D61.第16题大学生承担着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标准答案:162.第17题一日深夜,一男子闯入某校女大学生宿舍,以暴力相威胁意欲强奸独居的某女大学生。该女假装答应,趁该男子不注意,随即从床边抄起一根木棒,朝该男子头部猛击两下,致其死亡。该女生的行为属于事后防卫。()标准答案:063.第18题民事法律行为可以是合法的行为,也可以是不合法的行为。()标准答案:064.第19题你的心有多大,世界的舞台就有多大,你只要有抱负,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标准答案:065.第20题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也不是大国沙文主义。标准答案:166.第21题社会主义社会,集体利益从根本上说是代表全体成员利益的()标准答案:167.第22题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及用人单位或用人单位团体与工会之间围绕权利、义务以及相关利益所生的争议。标准答案:168.第23题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的法律后果是一样的。标准答案:169.第24题“为人民服务”思想是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时提出的()标准答案:070.第25题“个人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一种价值观念和道德原则()标准答案:171.第26题集体主义原则的目的,是在现实中追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最大和谐发展()标准答案:172.第27题法律制定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活动,修改、废止法律不是法律制定标准答案:073.第28题大学生只要学习了法律知识,就可以培养法律思维方式了标准答案:074.第34题李某,17岁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后参加工作,因此,可将其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标准答案:075.第35题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而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所以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是很有限。标准答案:076.第67题爱国主义包含爱国情感、爱国思想和爱国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只有做到爱国的情感、思想和行为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者。标准答案:177.第68题法律和道德一样,靠人们内心信念自觉遵守。标准答案:078.第69题人们感觉到法律明显不合理,可以抛弃或搁置法律。标准答案:079.第70题爱国主义体现了每一个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责任,这种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个体牺牲自身发展也要做到。标准答案:080.第71题无论是大陆同胞还是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不爱社会主义中国,就不能算爱国者。标准答案:081.第72题一项法律规定,就算是不合理的,只要它没有被修改或废除,就是有效的,人们就有义务遵守或执行。标准答案:182.第73题个人与社会关系上,社会对个人有绝对的制约性()标准答案:083.第74题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不是劳动争议。标准答案:084.第75题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在我国,司法机关是公安、检察和法院,人们常称“公、检、法”。标准答案:085.第76题广义的法律指法律的整体,狭义的法律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标准答案:186.第77题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作为客体的人对社会、对他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标准答案:187.第78题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标准答案:088.第79题服务祖国人民与实现自身价值是难以统一起来的()标准答案:089.第80题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作为客体的人对作为主体的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标准答案:190.第81题守法是指履行法律义务。标准答案:091.第29题人生目的标准答案: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92.第30题行政执法标准答案:行政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重要环节。93.第31题人生观标准答案: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94.第32题价值观标准答案: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么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95.第33题道德标准答案: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96.第82题社会理想标准答案:社会理想是指社会集体及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指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97.第83题公民道德标准答案:公民道德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98.第84题信念标准答案: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99.第85题刑法标准答案: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100.第86题人生价值标准答案: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101.第52题何某与刘某系某企业的职工,何某于1999年1月与企业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刘某于2000年9月与企业签订了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合同的试用期为6个月。何某因身体不适向企业提出调换工作岗位的申请,并提供了医院证明。刘某于2001年1月因喝酒在岗期间与同事打架,并将同事打伤。2001年2月企业以何某不能胜任工作,刘某不符合录用条件解除了与何某和刘某的劳动合同。何某与刘某不服,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试分析:(1)该企业与何某、刘某的劳动合同是否合理?(2)企业解除与何某、刘某的合同是否合理,为什么?(3)本案应如何处理?标准答案:答题要点:1、企业与何某的合同符合法律规定。企业与刘某的合同试用期不符合法律规定。2年合同试用期不能超过2个月。2、企业不应解除与何某的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应先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因此,企业应当先调整何某的工作岗位。3、刘某的试用期应为2个月,不应是6个月。4、企业解除与刘某的劳动合同是正确的。刘某仍是在试用期内,违反劳动纪律,在工作岗位上与同事打架,并打伤了同事,应属于不符合录用条件,企业完全有权依照劳动法的规定解除与刘某的劳动合同,不需要提前通知刘某。5、根据《劳动法》规定,企业对何某进行转岗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若何某仍不能胜任工作时,企业可以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何某解除劳动合同。题目分数:2.5102.第54题小林是西部地区一名高中毕业生,毕业后在上海打工,后经人介绍,给一家私营企业主做家庭保姆,每个月2000元,包吃住,平时没有休息日,请假要扣工资。某天小林在擦玻璃的时候发生意外,不慎摔伤,住院治疗花费了8万元,雇主不愿意支付这笔费用。请问小林的权益能否得到《劳动法》的保护?标准答案:答题要点:1、小林与私营企业主之间并不构成劳动关系。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个人与个人之间、家庭与个人之间不能形成劳动关系。2、小林与竹马营企业主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适用民法调整。3、双方发生纠纷争议,不应向劳动部门申诉,而应该向社区申请调解或向人民法院起诉。题目分数:2.5103.第55题某日,某村村民朱某因砌围墙与邻居谢某发生争执,在争吵中双方厮打起来。两人后被其他村民拉开,劝停。人群散后,朱某趁谢某不备,用扁担击打谢某,谢某报警,经医院鉴定为轻微伤。某公安派出所处理时认为尚不构成刑事立案条件,请问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标准答案:参考答案:1、朱某尚未构成犯罪,但已经构成违法,是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可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进行处理。2、朱某的行为已违法:他伤害谢某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有伤害谢某的主观故意;他是有责任能力的人。3、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权利,侵犯公私财产,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可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对朱某作出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题目分数:2.5104.第105题张某,男,23岁;吴某,男,24岁。张某与吴某都是无业青年,成天无所事事,到处闲逛。某个星期六的下午,张某与吴某在附近买完鞋后来到市中心最大的商场门口,见来往人群熙熙攘攘。张某对吴某说:“既然这么多人,我们应该玩点花样,耍耍这些人。”吴某把张某手中提着装鞋的黑色塑料袋往人群中一扔,然后两人大声喊道:“有炸弹,有炸弹!”人们不知道真假,都慌张躲避,险些造成踩踏事故。张某和吴某的行为恰被巡逻民警看当场抓获。对张某和吴某如何处理?标准答案:参考答案:1、张某和吴某的行为应为扰乱公共秩序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尚未构成犯罪,应按《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2、张某和吴某尚未构成犯罪,但已经构成违法,扰乱公共秩序,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他们的行为已违法:他们实施了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他们有实施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的故意;他们是有责任能力的人。3、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权利,侵犯公私财产,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可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对他们作出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题目分数:2.5105.第107题被告丁某(男,30岁,司机)于1991年5月20日晚7时许,在雨天路滑,刮水器损坏,视线不好的情况下,驾驶小货车违章在城区超速行驶,结果把正在人行横道上过马路的老年妇女郭某撞致重伤。经旁人呼叫,丁某无奈停车,将郭某抬上车欲送医院,但行驶一段路后,却改变方向将车开至郊外,趁下雨天黑无人,把受重伤的郭某抛弃在公路边的草丛中,然后驾车逃回。郭某直到第二天早晨才被人发现,但已经死亡。问:1)丁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2)如果构成犯罪,他的主观方面应是怎样的?为什么?3)如果丁某把妇人送去医院抢救,他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标准答案:参考答案1、丁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因为他的行为具备全部犯罪要件。犯罪主体:丁某是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犯罪客观方面:他实施了损害行为,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犯罪客体:他的行为侵犯了老人的生命健康权;犯罪主观方面:他明知自己抛弃重伤老人的行为可能导致老人的死亡,但他放任老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发生,因此是间接故意犯罪。2、丁某的犯罪是间接故意犯罪。因为他明知他把伤者弃置可能会使伤者因无法得到及时救治而死亡,但他放任他的行为的危害结果的发生。3、如果丁某把老妇人送去医院救治,他的行为仍是犯罪行为。因为他的行为具备全部犯罪要件。他是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具有侵犯他的健康权的行为;他的行为造成危害,行为人主观上虽然不是故意的,但存在过失。题目分数:2.5106.第56题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标准答案:一、正确理解权利义务关系的意义法治思维就是一种法律权利义务思维,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正确理解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二、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复杂关系。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总量上的等值关系。功能上的互补关系。三、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缺一不可的。107.第106题青年人是富于理想的,请你谈谈对如何实现理想的思考。标准答案:(答题要点)一、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一)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二)青年人应该正确对待理想实现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二、有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一)理想的实现需要坚持不懈的执着与百折不挠的勇气,而这需要自信和毅力,它们都来自追求理想实现的坚定的信念。二)中国青年应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在正确信念的指引下实现理想。三、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题目分数:2.5108.第108题青年人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标准答案:(答题要点)一、正确认识人生价值人生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人的社会价值。人生价值的评价要有正确的评价方法。二、把握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1、正确认识自己,确定人生价值目标。从自身条件出发。不断完善自身条件。更好的实现人生价值目标2、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把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建立在正确把握当今中国社会发展所提供的条件的基础上,努力、充分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三、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1、在为人民群众服务、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实现人生价值。109.第51题如何正确地理解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标准答案:改革创新是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110.第53题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表现在哪些方面?标准答案: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讲究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111.第102题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标准答案: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尤其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表现形式,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应该坚持平等、诚信、宽容、互助的原则;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并能同时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关键是个人在社会的定位。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关键在于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和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112.第103题道德社会作用是什么?标准答案: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113.第104题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什么重要意义?标准答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社会法治建设的思想观念体系,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彻底的人民性、系统的科学性、充分的开放性。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利于促进正确的法治观念的形成。区分人治与法治,区分社会主义法治与资本主义法治的大不同。有利于理解法律的内在精神。正确理解依法治国及公平正义。有利于养成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作业1.第1题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自然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起始年龄是()A.7周岁B.10周岁C.16周岁D.18周岁标准答案:D2.第2题在社会规范体系中,法律与道德是两种不同的行为规范。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凡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必定是法律所制裁的行为B.法律是道德形成的基础,能够为道德规范的制订提供依据C.法律的调节更具有广泛性,能够渗透到道德不能调节的领域D.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通常也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标准答案:D3.第3题下列行为中,有法律效力的是哪一项?()A.黄某精神病复发,把家中值钱物件全数送给邻居。B.12岁的初中生张某把价值5000元的手机送给自己喜欢的女生。C.17岁的中学生杨某将其开发的软件卖给某电脑公司D.16岁的甲A职业球员刘某将其价值5000元的手机赠与他的叔叔。标准答案:D4.第4题一行人在过路口时迎面遇到红灯,看到近处没有车辆便径直通过。他这样做是()。A.节省时间之举B.聪明灵活之举C.可供学习之举D.节省时间之举标准答案:D5.第5题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所包含和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A.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B.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D.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标准答案:A6.第6题实现法治的公平正义,必须坚持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和及时高效的原则。其中,及时高效原则指的是()A.法律本身是根据民主程序制定的,能充分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B.执法和司法活动应严格按照法定程序,以程序公正保障实体公正C.提高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环节的效率,避免执法、司法期间的拖延D.一切执法、司法活动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并且做到同样情况同样对待标准答案:C7.第7题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由此可见,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就要A.一心只做大事B.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C.忽略生活中的微小行为细节D.有损别人利益的小事无须在意标准答案:B8.第8题“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属于()。A.民法规则B.生活习惯C.社会公德D.职业道德标准答案:C9.第9题共产主义道德是对少数先进分子的要求。除一般要求外,还特别要求他们()A.大公无私B.毫不利己、专门利人C.热爱祖国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标准答案:A10.第10题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规范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在此基础上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A.实体法B.程序法C.法律渊源D.法律体系标准答案:D11.第11题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称为()A.法律实施B.法律适用C.法律执行D.法律遵守标准答案:D12.第12题有十年驾驶经验的汽车司机陈某违章超速行驶,把在非机动车道内正常行驶的骑车人撞倒致其重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陈某应当预见自己超速行驶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避免,构成过失犯罪。B.陈某构成交通肇事罪。C.陈某应负刑事责任。D.陈某明知自己超速行驶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放任自己的行为,构成故意犯罪。标准答案:C13.第13题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所谓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A.年满十八周岁,但无生活来源的人B.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C.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D.不能辩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标准答案:B14.第14题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应该讲究文明礼貌助人为乐。下列行为中哪一项做法是不对的()A.尊老爱幼互敬互爱B.积德行善博施济众C.赠人玫瑰手有余香D.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标准答案:D15.第15题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是()A.“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D.“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标准答案:B16.第57题下列选项中,违背男女恋爱中基本道德要求的是()A.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B.以寻找爱情、培养爱情为目的C.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D.一方要求对方接受自己的爱,不惜以死相逼标准答案:D17.第58题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要大力推进各种创新,其中()是一切创新的重要保障。A.文化创新B.制度创新C.理论创新D.科技创新标准答案:B18.第59题在科技十分落后的古代,人们梦想过许多东西,如千里眼、顺风耳、飞毯、神枪之类,但像现代生活中普及的电话、电视、电脑等,是那时的人们连想都想不到的。这说明,理想具有()A.共同性B.时代性C.阶级性D.思想性标准答案:B19.第60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成为人们衡量一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是非、善恶、美丑的根本标准。A.个人主义原则B.爱国主义原则C.国家主义原则D.集体主义原则标准答案:D20.第61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的是()A.勇敢进取B.办事公道C.尊老爱幼D.服务群众标准答案:C21.第62题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是()A.经济基础的形成B.社会舆论的形成C.社会关系的形成D.风俗习惯的形成标准答案:C22.第63题法律体现的是()的意志。A.全民B.统治阶级C.最高统治者D.国家标准答案:B23.第64题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公民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时间是()A.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B.从十岁起到退休时止C.从十八岁起到退休时止D.从出生时起到退休时止标准答案:A24.第65题下列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有()A.9岁的神童B.16岁的个体老板C.19岁的在校生D.17岁的大学生标准答案:D25.第66题黑格尔说:“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道德伦理的事,还不能就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因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A.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与个体的社会实践无关B.B、个人品德是由个人单一心理成分构成的纯粹道德体系C.个人品德是一个人在一次两次道德行为中偶尔表现出来的内心状态和心理特征D.个人品德是一个人在进行长期的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标准答案:D26.第109题根据我国的《民法通则》,下面属于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是()A.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B.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C.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D.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标准答案:C27.第110题犯罪的故意行为人对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是():A.应当预见B.可能预见C.明知D.已经预见标准答案:C28.第111题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A.A、集体主义B.B、为人民服务C.C、共产主义D.社会公德标准答案:B29.第112题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是()A.商法B.民法C.公司法D.经济法标准答案:B30.第113题“一个人一旦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荣辱以及人民的安危联系在一起,他的人格就会产生强大的魅力,他的精神就会变得无比崇高,他的生命就会焕发永恒青春,他的事业就会获得辉煌的成就。”这段话表明()A.集体主义价值观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B.集体主义价值观正确解决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C.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要求D.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相互促进的标准答案:A31.第36题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A.体现B.前提C.基础D.保障标准答案:A|D32.第37题正当防卫心成立必须具备的条件有:()A.必须有危害社会的不法侵害行为发生。B.不法侵害行为必须正在进行。C.必须是本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D.必须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行。标准答案:A|B|D33.第38题下列法律制裁中属于民事制裁的方式的有()。A.罚款B.赔偿损失C.赔礼道歉D.支付违约金标准答案:B|C|D34.第39题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包括()A.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B.强调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倾向C.强调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D.强调重视、保障、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自觉创造精神标准答案:A|C|D35.第40题法律的实施,是通过一定的方式使法律规范的要求和规定在社会生活中得以贯彻和实现的活动。法律的实施包括()A.法律制定B.法律适用C.法律执行D.法律遵守标准答案:B|C36.第41题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科技和军事等方面的优势,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把发展中国家纳入西方的发展模式,它们通常会通过各种输出来做到。包括输出:A.文化观B.生产资料C.政治观D.价值观标准答案:A|C|D37.第42题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以下重要的意义:A.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B.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C.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D.提高个体的道德修养水平标准答案:A|B|C38.第43题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一方面规范、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使人人懂法、守法,既实现自身的合法权益和自由,又不对他人的合法权益和自由造成侵害;另一方面规范、指导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执法行为,在有效惩治违法行为的同时充分保障人权。《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立法目的是A.维护社会治安秩序B.保障公共安全C.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D.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标准答案:A|B|C|D39.第44题民事法律行为的实质要件包括()。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B.意思表示真实C.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D.必须是书面形式标准答案:A|B|C40.第45题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与犯罪行为的主要区别在()。A.危害社会的程度不同B.违反的法律规范不同C.行为主体不同D.受到的处罚不同标准答案:A|B|D41.第46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宪法基本原则的有()A.人民主权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C.坚持党的领导原则D.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标准答案:A|B|C|D42.第47题恋爱作为一种人际交往,也需受到道德的约束。恋爱道德要求包括以下几点:()A.尊重人格平等B.自觉承担责任C.文明举止D.真情实意标准答案:A|B|C|D43.第48题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其深刻内涵可以概括为()A.依法治国B.执法为民C.公平正义D.服务大局、党的领导标准答案:A|B|C|D44.第49题在社会生活中,人生实践体现出两种价值:一种是人生的社会价值,一种是人生的自我价值。下列关于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不创造社会价值就无从实现自我价值B.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C.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其自我价值实现的程度D.社会价值的创造过程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过程是统一的标准答案:A|B|D45.第50题法律的历史类型中有()A.奴隶制法B.资本主义法C.封建制法D.社会主义法标准答案:A|B|C|D46.第87题下列哪些内容反映了公民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关系()。A.公民有权利能力必定有行为能力,有行为能力也必定有权利能力B.公民具有权利能力不一定有行为能力,但有行为能力一定有权利能力C.公民有权利能力必定有行为能力,但有行为能力不一定有权利能力D.公民有行为能力必定有权利能力,但有权利能力不一定有完全的行为能力标准答案:B|D47.第88题下列关于法治与法制的表述哪些是不适当的()A.法治要求法律全面地、全方位地介入社会生活,这意味着法律取代了其他社会调整手段B.法治与法制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对法律的重视程度不同C.实现了法制,就不会出现牺牲个案实体正义的情况D.法治的核心是权利保障与权力制约标准答案:A|B|C48.第89题下列关于“法治”与“法制”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法治”与“法制’’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概念B.“法治”与“法制”的内涵与外延完全相同,只是文字表述不同C.“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是实现“法治"的前提D.“法治”强调个人的威望、智慧及其解决具体问题的作用,与“法制”相对称标准答案:A|C49.第90题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最本质的重要特征是()A.法律具有规范性B.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C.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D.法律对全社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标准答案:B|C|D50.第91题王海(23岁)和江玲(21岁)是一对情侣,但父母反对他们结婚。两人感觉走投无路就约定共赴黄泉。2012年底,王海在广州黄埔出租屋内将女友捅死后,开煤气欲殉情,被及时发现并抢救。关于王海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王海是在女友同意的情况下捅死她的,不负刑事责任。B.王海是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应负刑事责任。C.王海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所以王海是故意犯罪。D.王海的犯罪客体是江玲的生命权。标准答案:B|C|D51.第92题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所应当具备的一切主客观要件的总和。我国的犯罪构成包括()A.犯罪主体B.犯罪客体C.犯罪主观方面D.犯罪客观方面标准答案:A|B|C|D52.第93题在我国,守法的主体包括()A.各政党B.国家机关C.社会组织D.公民标准答案:A|B|C|D53.第94题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意思是()A.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不一致的B.顾全大局C.集体利益代表着全体成员的利益D.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标准答案:A|B|D54.第95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我国不认可同性婚姻。B.家庭暴力是违法的。C.结婚有自由,所以结多少次婚都可以。D.离婚有自由,所以什么人都可以提出离婚。标准答案:A|B55.第96题下列行为不符合社会公德要求的有()。A.随地吐痰B.在公共场合随地扔果皮纸屑C.在公共汽车上为老幼病残孕让座D.爱护公园或路边的花草树木标准答案:A|B56.第97题人类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领域,它们是()。A.个人生活B.公共生活C.职业生活D.家庭生活标准答案:A|B|C|D57.第98题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有:()A.没收财产B.罚款C.剥夺政治权利D.驱逐出境标准答案:A|C|D58.第99题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B.“中国梦”实现国家富强的梦;C.“中国梦”是国家的梦,不是个人的梦;D.“中国梦”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没有直接的联系标准答案:A|B59.第100题道德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信念来维持,通过()的方式起作用A.劝诫B.说服C.示范D.国家强制力标准答案:A|B|C60.第101题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包括()A.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B.以违反法律并受法律追究为前提C.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D.必须有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标准答案:A|B|C|D61.第16题大学生承担着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标准答案:162.第17题一日深夜,一男子闯入某校女大学生宿舍,以暴力相威胁意欲强奸独居的某女大学生。该女假装答应,趁该男子不注意,随即从床边抄起一根木棒,朝该男子头部猛击两下,致其死亡。该女生的行为属于事后防卫。()标准答案:063.第18题民事法律行为可以是合法的行为,也可以是不合法的行为。()标准答案:064.第19题你的心有多大,世界的舞台就有多大,你只要有抱负,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标准答案:065.第20题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也不是大国沙文主义。标准答案:166.第21题社会主义社会,集体利益从根本上说是代表全体成员利益的()标准答案:167.第22题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及用人单位或用人单位团体与工会之间围绕权利、义务以及相关利益所生的争议。标准答案:168.第23题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的法律后果是一样的。标准答案:169.第24题“为人民服务”思想是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时提出的()标准答案:070.第25题“个人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一种价值观念和道德原则()标准答案:171.第26题集体主义原则的目的,是在现实中追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最大和谐发展()标准答案:172.第27题法律制定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活动,修改、废止法律不是法律制定标准答案:073.第28题大学生只要学习了法律知识,就可以培养法律思维方式了标准答案:074.第34题李某,17岁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后参加工作,因此,可将其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标准答案:075.第35题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而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所以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是很有限。标准答案:076.第67题爱国主义包含爱国情感、爱国思想和爱国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只有做到爱国的情感、思想和行为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者。标准答案:177.第68题法律和道德一样,靠人们内心信念自觉遵守。标准答案:078.第69题人们感觉到法律明显不合理,可以抛弃或搁置法律。标准答案:079.第70题爱国主义体现了每一个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责任,这种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个体牺牲自身发展也要做到。标准答案:080.第71题无论是大陆同胞还是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不爱社会主义中国,就不能算爱国者。标准答案:081.第72题一项法律规定,就算是不合理的,只要它没有被修改或废除,就是有效的,人们就有义务遵守或执行。标准答案:182.第73题个人与社会关系上,社会对个人有绝对的制约性()标准答案:083.第74题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不是劳动争议。标准答案:084.第75题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在我国,司法机关是公安、检察和法院,人们常称“公、检、法”。标准答案:085.第76题广义的法律指法律的整体,狭义的法律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标准答案:186.第77题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作为客体的人对社会、对他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标准答案:187.第78题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标准答案:088.第79题服务祖国人民与实现自身价值是难以统一起来的()标准答案:089.第80题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作为客体的人对作为主体的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标准答案:190.第81题守法是指履行法律义务。标准答案:091.第29题人生目的标准答案: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92.第30题行政执法标准答案:行政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重要环节。93.第31题人生观标准答案: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94.第32题价值观标准答案: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么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95.第33题道德标准答案: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96.第82题社会理想标准答案:社会理想是指社会集体及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指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97.第83题公民道德标准答案:公民道德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98.第84题信念标准答案: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99.第85题刑法标准答案: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100.第86题人生价值标准答案: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101.第52题何某与刘某系某企业的职工,何某于1999年1月与企业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刘某于2000年9月与企业签订了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合同的试用期为6个月。何某因身体不适向企业提出调换工作岗位的申请,并提供了医院证明。刘某于2001年1月因喝酒在岗期间与同事打架,并将同事打伤。2001年2月企业以何某不能胜任工作,刘某不符合录用条件解除了与何某和刘某的劳动合同。何某与刘某不服,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试分析:(1)该企业与何某、刘某的劳动合同是否合理?(2)企业解除与何某、刘某的合同是否合理,为什么?(3)本案应如何处理?标准答案:答题要点:1、企业与何某的合同符合法律规定。企业与刘某的合同试用期不符合法律规定。2年合同试用期不能超过2个月。2、企业不应解除与何某的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应先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因此,企业应当先调整何某的工作岗位。3、刘某的试用期应为2个月,不应是6个月。4、企业解除与刘某的劳动合同是正确的。刘某仍是在试用期内,违反劳动纪律,在工作岗位上与同事打架,并打伤了同事,应属于不符合录用条件,企业完全有权依照劳动法的规定解除与刘某的劳动合同,不需要提前通知刘某。5、根据《劳动法》规定,企业对何某进行转岗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若何某仍不能胜任工作时,企业可以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何某解除劳动合同。题目分数:2.5102.第54题小林是西部地区一名高中毕业生,毕业后在上海打工,后经人介绍,给一家私营企业主做家庭保姆,每个月2000元,包吃住,平时没有休息日,请假要扣工资。某天小林在擦玻璃的时候发生意外,不慎摔伤,住院治疗花费了8万元,雇主不愿意支付这笔费用。请问小林的权益能否得到《劳动法》的保护?标准答案:答题要点:1、小林与私营企业主之间并不构成劳动关系。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个人与个人之间、家庭与个人之间不能形成劳动关系。2、小林与竹马营企业主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适用民法调整。3、双方发生纠纷争议,不应向劳动部门申诉,而应该向社区申请调解或向人民法院起诉。题目分数:2.5103.第55题某日,某村村民朱某因砌围墙与邻居谢某发生争执,在争吵中双方厮打起来。两人后被其他村民拉开,劝停。人群散后,朱某趁谢某不备,用扁担击打谢某,谢某报警,经医院鉴定为轻微伤。某公安派出所处理时认为尚不构成刑事立案条件,请问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标准答案:参考答案:1、朱某尚未构成犯罪,但已经构成违法,是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可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进行处理。2、朱某的行为已违法:他伤害谢某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有伤害谢某的主观故意;他是有责任能力的人。3、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权利,侵犯公私财产,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可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对朱某作出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题目分数:2.5104.第105题张某,男,23岁;吴某,男,24岁。张某与吴某都是无业青年,成天无所事事,到处闲逛。某个星期六的下午,张某与吴某在附近买完鞋后来到市中心最大的商场门口,见来往人群熙熙攘攘。张某对吴某说:“既然这么多人,我们应该玩点花样,耍耍这些人。”吴某把张某手中提着装鞋的黑色塑料袋往人群中一扔,然后两人大声喊道:“有炸弹,有炸弹!”人们不知道真假,都慌张躲避,险些造成踩踏事故。张某和吴某的行为恰被巡逻民警看当场抓获。对张某和吴某如何处理?标准答案:参考答案:1、张某和吴某的行为应为扰乱公共秩序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尚未构成犯罪,应按《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2、张某和吴某尚未构成犯罪,但已经构成违法,扰乱公共秩序,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他们的行为已违法:他们实施了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他们有实施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的故意;他们是有责任能力的人。3、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权利,侵犯公私财产,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可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对他们作出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题目分数:2.5105.第107题被告丁某(男,30岁,司机)于1991年5月20日晚7时许,在雨天路滑,刮水器损坏,视线不好的情况下,驾驶小货车违章在城区超速行驶,结果把正在人行横道上过马路的老年妇女郭某撞致重伤。经旁人呼叫,丁某无奈停车,将郭某抬上车欲送医院,但行驶一段路后,却改变方向将车开至郊外,趁下雨天黑无人,把受重伤的郭某抛弃在公路边的草丛中,然后驾车逃回。郭某直到第二天早晨才被人发现,但已经死亡。问:1)丁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2)如果构成犯罪,他的主观方面应是怎样的?为什么?3)如果丁某把妇人送去医院抢救,他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标准答案:参考答案1、丁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因为他的行为具备全部犯罪要件。犯罪主体:丁某是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犯罪客观方面:他实施了损害行为,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犯罪客体:他的行为侵犯了老人的生命健康权;犯罪主观方面:他明知自己抛弃重伤老人的行为可能导致老人的死亡,但他放任老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发生,因此是间接故意犯罪。2、丁某的犯罪是间接故意犯罪。因为他明知他把伤者弃置可能会使伤者因无法得到及时救治而死亡,但他放任他的行为的危害结果的发生。3、如果丁某把老妇人送去医院救治,他的行为仍是犯罪行为。因为他的行为具备全部犯罪要件。他是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具有侵犯他的健康权的行为;他的行为造成危害,行为人主观上虽然不是故意的,但存在过失。题目分数:2.5106.第56题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标准答案:一、正确理解权利义务关系的意义法治思维就是一种法律权利义务思维,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正确理解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二、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复杂关系。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总量上的等值关系。功能上的互补关系。三、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缺一不可的。107.第106题青年人是富于理想的,请你谈谈对如何实现理想的思考。标准答案:(答题要点)一、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一)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二)青年人应该正确对待理想实现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二、有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一)理想的实现需要坚持不懈的执着与百折不挠的勇气,而这需要自信和毅力,它们都来自追求理想实现的坚定的信念。二)中国青年应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在正确信念的指引下实现理想。三、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题目分数:2.5108.第108题青年人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标准答案:(答题要点)一、正确认识人生价值人生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人的社会价值。人生价值的评价要有正确的评价方法。二、把握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1、正确认识自己,确定人生价值目标。从自身条件出发。不断完善自身条件。更好的实现人生价值目标2、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把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建立在正确把握当今中国社会发展所提供的条件的基础上,努力、充分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三、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1、在为人民群众服务、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实现人生价值。109.第51题如何正确地理解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标准答案:改革创新是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110.第53题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表现在哪些方面?标准答案: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讲究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111.第102题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标准答案: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尤其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表现形式,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应该坚持平等、诚信、宽容、互助的原则;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并能同时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关键是个人在社会的定位。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关键在于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和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112.第103题道德社会作用是什么?标准答案: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113.第104题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什么重要意义?标准答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社会法治建设的思想观念体系,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彻底的人民性、系统的科学性、充分的开放性。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利于促进正确的法治观念的形成。区分人治与法治,区分社会主义法治与资本主义法治的大不同。有利于理解法律的内在精神。正确理解依法治国及公平正义。有利于养成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作业1.第1题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自然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起始年龄是()A.7周岁B.10周岁C.16周岁D.18周岁标准答案:D2.第2题在社会规范体系中,法律与道德是两种不同的行为规范。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凡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必定是法律所制裁的行为B.法律是道德形成的基础,能够为道德规范的制订提供依据C.法律的调节更具有广泛性,能够渗透到道德不能调节的领域D.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通常也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标准答案:D3.第3题下列行为中,有法律效力的是哪一项?()A.黄某精神病复发,把家中值钱物件全数送给邻居。B.12岁的初中生张某把价值5000元的手机送给自己喜欢的女生。C.17岁的中学生杨某将其开发的软件卖给某电脑公司D.16岁的甲A职业球员刘某将其价值5000元的手机赠与他的叔叔。标准答案:D4.第4题一行人在过路口时迎面遇到红灯,看到近处没有车辆便径直通过。他这样做是()。A.节省时间之举B.聪明灵活之举C.可供学习之举D.节省时间之举标准答案:D5.第5题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所包含和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A.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B.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D.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标准答案:A6.第6题实现法治的公平正义,必须坚持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和及时高效的原则。其中,及时高效原则指的是()A.法律本身是根据民主程序制定的,能充分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B.执法和司法活动应严格按照法定程序,以程序公正保障实体公正C.提高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环节的效率,避免执法、司法期间的拖延D.一切执法、司法活动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并且做到同样情况同样对待标准答案:C7.第7题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由此可见,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就要A.一心只做大事B.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C.忽略生活中的微小行为细节D.有损别人利益的小事无须在意标准答案:B8.第8题“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属于()。A.民法规则B.生活习惯C.社会公德D.职业道德标准答案:C9.第9题共产主义道德是对少数先进分子的要求。除一般要求外,还特别要求他们()A.大公无私B.毫不利己、专门利人C.热爱祖国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标准答案:A10.第10题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规范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在此基础上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A.实体法B.程序法C.法律渊源D.法律体系标准答案:D11.第11题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称为()A.法律实施B.法律适用C.法律执行D.法律遵守标准答案:D12.第12题有十年驾驶经验的汽车司机陈某违章超速行驶,把在非机动车道内正常行驶的骑车人撞倒致其重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陈某应当预见自己超速行驶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避免,构成过失犯罪。B.陈某构成交通肇事罪。C.陈某应负刑事责任。D.陈某明知自己超速行驶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放任自己的行为,构成故意犯罪。标准答案:C13.第13题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所谓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A.年满十八周岁,但无生活来源的人B.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C.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D.不能辩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标准答案:B14.第14题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应该讲究文明礼貌助人为乐。下列行为中哪一项做法是不对的()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