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路径选择_第1页
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路径选择_第2页
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路径选择_第3页
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路径选择_第4页
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路径选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路径选择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政法学院黎敏副教授主要内容:一、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时代背景二、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的成就三、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四、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路径选择一、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时代背景1、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发展过程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的行政改革试验时期,这一时期个别地方政府进行了初步探索尝试;第二阶段:我国于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各级政府为了迎接“入世”挑战开始的自觉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阶段,这一时期一些省市政府开始全面制定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任务;第三个阶段:2003年10月党的第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之后,各地方政府特别是省级政府纷纷深入实践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施政目标。

1、“服务型政府”的正式提出2004年2月21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提出:“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并阐述了服务型政府的内涵。2004年3月8日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强调:“管理就是服务,我们要把政府办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写入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并经人大批准上升为国家意志。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服务型政府”的正式提出2007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2008年2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焦点。2、什么是服务型政府近年来,"政务超市"、"行政审批大厅"、"一站式服务"等政府便民行动,给群众带来了很多便利。涉及民生的一些重要决策由政府组织听证会;搞企业的,觉得红头文件少了,行政审批环节少了;市民要反映生活问题,有"市长电话"、有"市长电子信箱"等等。很多人认为,这就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其实,虽然这些做法确实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方面,但不能看做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全部内容。并不是政府为公民做了多少好事,多提供一些服务,多开设几个服务大厅,就是服务型政府了。那么,到底什么是服务型政府呢?服务型政府的内涵服务型政府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用政治学的语言表述是为社会服务,用专业的行政学语言表述就是为公众服务。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

服务型政府是以人为本的政府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必须服务于人民,接受人民的监督。过去,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往往更多的是从"官本位"的角度来看待手中的权力,来对待群众,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权力轻责任、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其实,服务型政府从本质上更应该是一个"服务员"角色。在政府这艘大船的航程中,是人民的意志而不是政府的意志决定着航向,怎样提供服务、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以及什么时候提供服务都是由人民来决定。政府出台的每一项政策,制定的每一个举措,都应该尊重人民意愿,体现人民要求,为人民利益服务;衡量政府一切工作的尺度,都要看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只有时刻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的政府,才是服务型政府。3、服务型政府的特点(1)服务型政府是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政府。在我国,这个核心竞争力就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就是社会平等、政治民主和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竞争力是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相一致的,是我们构筑国家“软实力”的基本要素。(2)服务型政府是一个透明的政府

服务型政府应当是“阳光政府”,根据公众的需要提供政务信息,落实公民的知情权,给人民群众以更多的监督权,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近年来,我国在政务公开方面确实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比如,我国的立法法、行政许可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80多部法律、行政法规等对相关政府信息的公开做了规定,使政务更公开更透明。其实,人民的政府,没有自己的利益,只有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时就应当是透明的。(3)服务型政府是一个民主和负责的政府

就是说,是一个人民民主和对人民负责的政府。前者是指政府的性质,后者是指政府的目的。民主是服务型政府的前提。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政府受人民委托行使权力。公民通过法定程序和渠道参与社会管理,表达自己的愿望。民主政治与民主行政在本质上必然是对社会和公众尽职尽责。责任政府,要求政府在提供服务时必须对服务对象负责。问责制度是建设服务型政府一项必不可少的制度。近几年,"引咎辞职"、"问责制"逐渐为人们所熟悉。从2003年非典事件、中石油开县天然气井喷事故,到2004年吉林市中百商厦特大火灾、2005年松花江污染事故再到今年“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一些负有责任的人有的被免职、有的引咎辞职,承担了应有的责任。人们深有感触地说,再也没有"太平官"可当了。正所谓有权必有责,政府的权力和责任始终是一对"孪生"兄弟,每一份权力都连带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以前人们往往认为,"当多大官就有多大权",现在更认识到,"当多大官就有多大责任"。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因不作为、乱作为或不当作为而造成不良后果的,都要给人民一个"说法",都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实践证明,服务型政府必然也是一个责任政府。(4)服务型政府是一个法治和有效的政府

所谓法治政府,主要是指政府根据人民意志依法组建而成;必须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必须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各项权利和自由;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行政违法必须承担责任。简单说,政府必须依法产生、受法律约束、依法律办事、对法律负责。而这些恰恰是一个政府成为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条件。(5)服务型政府是一个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核心是在公共财政和预算以及财政转移支付的导向上,要真正关注普通老百姓的利益、需要和愿望。政府必须下决心把钱投到以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关乎千家万户生活命脉的义务教育、公共医疗、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劳动力失业和培训、环境保护、公共基础设施、社会安全和秩序等方面来。(6)服务型政府是一个实现了合理分权的政府合理分权是完善政府治理、优化政府结构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分权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分权;上下级之间的权力下放;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之间的权限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限划分等。合理分权是现代政府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广泛兴起,不是个别领导人或个别政府的即兴之作,而是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交流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其深刻而特殊的时代背景。4、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时代背景1、推力:WTO规则的挑战加入WTO的新形势,要求我们加快行政改革步伐,政府应尽快地还权于市场、还权于社会、还权于企业,尽快实现从生产者的角色向安排者、监管者的角色转变,从运动员向裁判员转变,从审批者向服务者转变,即要尽快建设服务型政府。2、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市场失灵、市场缺陷的存在客观上要求政府介入,履行一定职责。但政府介入主要不是管制市场,不是参与市场决策,而是影响市场条件,服务于市场。随着改革的逐渐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渐成熟,迫切要求政府加快行政改革步伐,将政府职能真正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真正做到凡是市场能做的事情就还给市场,企业能做的事情就让企业自己完成,企业与政府各就其位。而建设服务型政府,正是要放弃过去政府主要微观管理经济的职能,将政府主要精力放在加强与改善宏观经济调控,规范市场、创造良好市场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等方面。所以说,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根本动力。3、托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支撑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政府及其公务员就只能是人民的公仆,在管理过程中自然要坚持执政为民,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竞争及参政意识不断增强,对政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若要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真正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4、拉力:政府再造运动的展开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为迎接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以及摆脱财政困境、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政府效率,西方各国相继掀起了一场以追求“三E”(Economy,EfficiencyandEffectiveness,即经济、效率、效益)为目标的政府再造运动,就是将企业经营中重视成本、品质、顾客满意等策略注入政府运作之中,使政府运作更有效率、更具品质。政府再造运动反映出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政府的角色是“掌舵而非划桨”,政府应认识到政府“顾客”在政府管理中的核心价值,其存在的目的就是要服务于人民,一切以满足“顾客”需要为优先,政府的施政绩效和品质应由“顾客”的满意度决定。处在政府再造运动浪潮下的我国,政府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更应建立起服务型政府。5、压力:社会发展失衡问题的存在改革20多年来,在经济获得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同时,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出现了失衡问题,主要表现为地区失衡、产业失衡、贫富失衡。上述失衡问题的产生、发展与政府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与政府的管理方式、管理手段是密不可分的,与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和公共行政管理能力也有着密切的、甚至决定性的关系。因此,解决这些失衡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于明确政府的职能定位,合理界定政府管理经济的范围,切实把政府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上来。换言之,社会发展失衡问题是当前我国政府面临的外在压力,解决它客观上要求改革现有的政府管理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二、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的成就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核心理念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政府部门为满足社会公众需要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必须始终围绕公众的现实紧迫需要加以制度设计和产品提供。同时,政府服务绝不是政府对于民众居高临下的施舍,而是来自于人民、用之于人民,政府不过是公共服务的规划者和执行者而已。基于这一理念,中国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探索中,以中央和地方政府为主体,依靠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2005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阐述了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即“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2009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积极推进改革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时,明确指出,“国务院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地方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以此为起点,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越来越注重强化公共服务职能,重视回应社会的公共诉求,逐步健全和完善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大财政对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部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进程,努力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格局,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不断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1)中央政府优化公共服务组织结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先后进行过几次自上而下大规模机构改革,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体制改革。1982年1988年1993年2003年2004年2008年改革的目标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实行干部年轻化”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改革的目标是“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1998年以“消除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为重点;以“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为目标循序渐进的改革使中国政府的改革思路逐渐清晰,适应新形势的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呼之欲出。中国政府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新目标,标志着中国的政府改革进入新一轮周期。3月11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台,大部制改革正式启动。它被看作是“三十年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象征和标志,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次潜在突破”。大部制改革(2)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迈开坚实步伐某种意义上说,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地方政府改革的自觉性目标选择。本世纪初以来,各地方政府相继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践行这一愿景,其中的先行者为我们提供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市的一举一动意义非凡。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改善民生方面,北京市不负众望,做出了表率。上海市----社区服务超市和社区“一门式”服务.南京市----“六大发展战略”成都市----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深圳市----没有围墙的政府GO北京市----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改善民生方面,北京市不负众望,做出了表率。比如:财政打造“百姓”公交:为大力缓解首都交通拥堵、群众出行难的问题,2004年至2006年,北京市不断加大财政资金对公共交通事业发展的投入,三年共投入资金241.2亿元,年均增52.9%。在财政资金的支持下,全市大量更新地面公交车,新建改建站台,不断提高市民乘坐公交车的舒适度;同时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对公交车使用优质低硫燃油、公交车混合动力示范等项目给予补助。2007年,财政资金又安排公交补贴41.5亿元,全面实施“公交优先”战略,落实公交低票价政策,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努力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同时,安排市级财政筹集资金80亿元,大力发展地铁等轨道交通建设,提升公共交通整体水平。全市累计淘汰更新了近1万辆老旧公交车和5万多辆老旧出租车,共4000辆天然气公交车投入运营,成为世界上天然气公交车使用量最多的城市。北京市医保覆盖95%城镇人口:全市分别从2007年9月和10月起,学生和婴幼儿每年交纳50元,医疗费用超过650元,超出部分报销70%,当年累计报销的上限是17万元;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只要交纳300元,治疗费用超过1300元,超出部分将由保险基金报销60%,最高可报销7万元。为启动“一老一小”医疗保险改革,全市安排了财政补贴4.2亿元,将全市城镇近180万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和学生儿童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医保制度已覆盖全市95%的城镇户籍人口。今后几年,北京市计划把其余没有劳动能力的重残人和劳动年龄段内的其他城镇居民纳入医保范围,做到无缝覆盖。北京市支持改善环境质量:北京的大气环境质量逐年持续改善,其成果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亲睹。这与市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2003年至2007年,财政资金累计投入大气治理与环境保护专项资金40.9亿元,主要用于煤烟型污染控制、扬尘污染控制、机动车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建设等各项环境保护事业。目前,全市累计有4.4万台燃煤茶炉大灶和1.5万台20吨以下燃煤锅炉改用了清洁能源,累计有1.1万户平房小煤炉实施了“煤改电”,减少燃煤500多万吨。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的碧水蓝天给中外宾客留下深刻印象,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上海市----社区服务超市所谓“社区服务超市”,是以“超市服务”为理念,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通过“政府购买”形式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一种尝试。它打破了传统社区服务内容单一、管理松散、各自为政的低层次经营模式。其突出特点是,将服务的重点放在亲民、便民的社区服务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区服务超市和社区“一门式”服务。所谓“一门式”服务,就是市、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依法设立的各类受理事项和出证事项由原来部门分门受理,归并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一门受理,并由街道乡镇实行内部综合管理。它是国内首创的政府为投资者提供高效服务的工作模式。原上海市市长徐匡迪早就表示:“上海正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在全国率先建立一个高效、精干的服务型政府,为中外各类企业提供良好的政府服务和安全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2009年,上海市欲再建200余个社区15个“一门式”事务受理中心,实现全市街道、乡镇全覆盖的目标。BACK南京市----“六大发展战略”早在2002年初,南京市就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并将之作为当年十大重点工作之首,制定了服务型政府建设规划,提出了“开放型”、“学习型”、“企业化”、“市场化”、“电子化”、“标准化”等六大政府发展战略。其突出特点,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如健全规范公共决策机制,强化行政监督,全面推行“问责制”;二是深入推进城市综合配套改革。如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改善投资软环境;三是提高行政效能,成立市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公开政府办事制度,免费向市民赠阅《南京政报》;开通“网上政务大厅”;四是在各级政府中开展“市民论坛”,由专家主持,市民参与,市委市政府领导参加,其选题由媒体负责对外公布。市民的热情参与,使论坛上的真知灼见成为政府决策参考之一。BACK

成都市----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成都市早在2001年就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并在市工商局、公安局、市政公用局试点推行。其改革的主要思路,一是着力创新行政管理理念。要求公务员树立“以民为本、依法行政”的政府服务理念;二是着力创新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以审批制度改优、投资体制改活、行政机构改精、财政体制改顺为目标的改革;三是着力创新行政运行机制。改进公共决策机制,建立公共决策的调查制度、公示制度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改进绩效考评机制,完善行政问责制度;四是着力创新行政服务方式。试点单位还逐步引进“全面品质管理”的理念,优化管理服务流程,提供集中便民服务,推进政务公开及电子政务建设。试点工作取得成效后,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在全市推广,如今,成都市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地方政府改革的成功典范之一。BACK深圳市----没有围墙的政府深圳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突出特点:一是在全国最早引进了听证制度,就关系民生的工程与项目向专家与多方市民代表开展咨询,由此公民的参与意识和民主监督意识得到加强;二是在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正式实施“政府雇员制”,目的在于提高政府部门工作人员长期遭诟病的服务效率;三是2004年底建成了全国第一个“行政许可电子监督系统”,可以对办理项目受理、承办、批准和办结出证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督;四是2006年“深圳市政府办公厅公共关系处”成立并开始运作,这在内地城市中尚属首次。BACK2、政府公共服务的意识与水平不断提高服务型政府建设已有成就的取得,除了各级政府思想上高度重视外,更离不开行政环境的良性改善,财政的大力支持以及高新技术的应用,突出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1)行政管理体制发生显著变化管理理念发生变化,行政基点走向科学管理范围发生变化,政府职能渐趋合理行政方式发生变化,管理手段不断完善行政基础发生变化,政府行为日益规范干部素质发生变化,行政能力有效提升(2)“依法行政”稳步推进资料:2004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五个方面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即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和不断提高统筹全局的能力。在这五方面的能力建设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坚持依法执政,体现在政府工作中,就是严格依法行政。2、“依法行政”稳步推进2004年3月22日,国务院印发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贯彻实施几年来,依法行政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政府立法工作日趋规范化、程序化。到2008年上半年,全国已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行政执法大检查,一些反映突出的执法问题得到初步解决;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共检查案卷157040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纠正。由此不难看出,从理论到实践,中国的“依法行政”正在全面、稳步推进。(3)公共服务支出不断增加上图显示了2003年-2007年中央财政公共支出情况。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中央政府对于教育、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的投入一直稳步上升,特别是关系民生的医疗卫生支出增幅最大。(4)电子政务建设成效显著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有关服务型政府建设部分明确提出要“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进一步强调了电子政务在政府改革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这标志着中国电子政府建设已经进入与政府改革同步并进的新阶段。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中国电子政务建设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在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方面成效日益显现。电子政务建设成效显著第一,电子政务有力促进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促进政务信息公开是近年来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突出亮点。2003年初,广州市政府正式实施《广州市政务信息公开条例》,并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在全国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此后,商务部、国家环保总局等多家重要部委,北京、陕西、河北等省市先后颁布施行了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规章,全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普遍提高。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这为以政府网站促进政务信息公开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目前,国家部委、省级、地级和县级政府网站的拥有率分别为96%、100%、98.5%和83%,大多数政府网站能够建立信息公开目录,落实信息公开责任制,大大提高了政务信息公开的质量和效率,在提高政府透明度方面取得了实效。第二,电子政务开辟了公众参政议政的新渠道。公众通过政府网站、热线电话等手段反映社情民意、参政议政的渠道更加畅通。目前,绝大多数省区市都开通了领导电子信箱和热线电话,很多政府网站设立了公众留言板,有些政府部门还开通了领导在线访谈,这些方式已经成为公众与政府部门直接沟通的重要手段。北京市首都之窗网站早在1998年就首先推出了“市长信箱”,2003年启动了“社情民意平台”,2005年推出“政风行风热线”,大大提高了北京市民参与政策制定、行业监督的积极性。全国人大实现了立法工作的网上全民征求意见,《物权法》等重要法律公开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开辟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开门立法的新途径。三、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如上所述,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已经从理论探讨进入实践创新阶段,并且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正视这些问题并找出问题,才能对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有实质性推动作用。将当前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归结为四个方面:服务意识淡薄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政府官员素质有待提高

公共服务支出力度仍待加大四个方面1、观念上认识不够,服务意识淡薄我国传统的政府是无限、全能型政府,在政府垄断一切权利和资源的条件下,人民只能听从政府的支配,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这就颠倒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关系。“以往的分权化改革调动了地方政府积极性的同时,政绩导向强化了追求经济发展的意识,使服务型政府理念的落实陷入了机制性困境。”随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文化层次及素质得到了不断提高,才开始重新审视政府和人民的关系。由于长期的惯性,尽管很多城市已设立了“政务大厅”,但这些炫耀的招牌并没有提高行政的办事效率,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也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对公共服务职能重视不够,公共服务投入严重不足,公共产品分配不公,公共服务体制僵化,质量不高,乱收费现象严重等反而在无形中增加了服务的成本。2、政府官员素质有待提高官本位思想是中国封建遗产之一,可谓根深蒂固。虽然中国共产党从建党时起就强调立党为公,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但是,官本位的思想和行为在当今中国社会还是有一定市场的,一些干部虽然口头上说是百姓的公仆,但思想深处和行为上却是把自己当作百姓的主宰,当作民众和下属的父母官。一些人认为官位、等级就意味着权利和财富,所以买官卖官现象屡禁不绝。例如在中国,堂堂大学还要被划分为局级和副部长级,这种划分的本身就体现了和强化着官本位思想。一面是明确地、反复地要求各级政府要把为人民服务当作自己的神圣职责,要求全体公务员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基本准则”;一面却在现实生活中,在大众传媒和人们的潜意识中,强化着官本位思想。3、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除人们思想素质有待提高以外,法律制度不完善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是民主制度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还不够成熟,还没有为公众参与政治提供广泛、可行和有效的体制内的路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权利意识的生长和成熟。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二是政府和公务员的绩效考评机制不健全、不科学,评估方法不合理。对于地方领导的绩效考核基本是上级说了算,其升迁任免也都由上级决定,因此,各地政府就会为上级“服务”,而真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三是重大的决策论证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以及听证制度都还不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目前,有些地方政府建立了相关的制度,但不少都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地发挥其功能,有的在召开听证会之前实际就已经作出了决定;四是政府的相关责任机制不健全,导致了出现问题后各个部门互相推诿、扯皮,有了成绩相互争功;五是没有科学合理的公共财政体制,公共服务投入严重不足。各级政府财政收支和财政事权关系不够清晰,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最后,政府几乎垄断了所有的公共权力,极大的阻碍了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这就使得政府无法从众多复杂的社会事务中脱身,而集中精力去做自己该做的事。4、公共服务支出力度仍待加大财政增加公共服务支出,可以有效、直接地提高公众的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我国过去的财政是经济建设型财政,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很大,这就挤掉了财政用于公共服务支出的部分,出现政府公共服务严重短缺现象。据有关报刊报道,我国2008年用于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的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29.7%,与人均GDP3000美元以下和3000—6000美元国家相比,分别低13个百分点和24.3个百分点。2008年,我国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为4.4%,社保与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为10.9%,两项合计为15.3%,比人均GDP在3000—6000美元阶段国家平均31.4%的水平,低了16.1个百分点。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力度仍待加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