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_第1页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_第2页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

畸形治疗中的下肢关节紊乱风险及防治策略。丁寅,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主任。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牙合学与颞下颌关节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口腔医学会理事,国际牙医学院中国区院士,《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等多种期刊编委。主要研究方向:儿童颅颌面生长发育与错牙合畸形、正畸牙槽骨改建与牙齿移动(分子生物学研究)。负责国家“973”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陕西省科技攻关课题2项。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22篇,总影响因子47.56。主编及副主编专著和译著5部、教材2部。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s,TMD)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表现为颞下颌关节弹响、疼痛、下颌运动异常、面部肌肉疼痛、张口受限等。TMD具有多因素致病、发病机制复杂、个体差异大等特点。很多TMD患者常伴有不同类型的错牙合畸形,而且临床中也发现正畸治疗后出现TMD的病例。那么错牙合畸形与TMD有无关系,正畸治疗是否会引起TMD的发生,临床正畸治疗中如何预防和处理TMD。本文将探讨这些临床医生非常关心的问题。1tmd的病因学研究有关TMD病因的研究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但至今尚未形成明确的结论,主要原因是多数研究仍是以临床经验性的证据为主,而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研究并不多。2002年Alanen指出,目前现有的关于错牙合畸形与TMD关系的文献并不具备充分的说服力,原因为:(1)多数有关TMD的病因学研究所选用的样本没有代表性;(2)许多文献将“危险因素”或“相关因素”与“致病因素”相混淆;(3)有关人工干预性研究中存在缺陷,由于健康人与TMD患者对于试验中的咬合干扰的敏感性不同,所以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准确性。VonKorff认为,TMD是一种多因素致病的、涉及神经、肌肉和骨骼的综合征,在美国发病率高达5%~15%。咀嚼系统的解剖变异、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joint,TMJ)外伤、咀嚼肌受损、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抑郁、精神压力)、系统性疾病或身体其他部分的疾病均会影响TMJ的健康。有学者建立了一个将所有以上因素联系起来的概念模型,即TMD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Drangsholt等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回顾发现,抑郁、曾经患有TMJ区疼痛以及女性,是与TMD相关性高的因素。Svensson认为TMD的病因研究还不够明确,因而不能用来指导治疗。Slade等研究发现,部分对疼痛特别敏感的患者,对其进行正畸治疗有可能会诱发TMD的发生。关于错牙合在TMD病因学中的作用,大量研究发现,部分错牙合与TMD发病高度相关,但对这一认识仍存在争议。到目前为止,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TMD是一种与多因素相关的口颌系统疾病,可能与年龄、性别、TMJ解剖结构、咬合因素、肌功能因素、精神心理等因素有关。TMD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错牙合与tmd的内在联系尽管尚无错牙合畸形导致TMD的直接证据,但大量临床病例反映出部分错牙合畸形与TMD之间关系密切。主要有:闭锁型深覆牙合、个别前牙与后牙反牙合、后牙锁牙合、一侧后牙反牙合、下颌偏斜、磨牙伸长、磨牙倾斜、第三磨牙咬合异常等。分析以上错牙合与TMD之间的内在联系,因咬合异常导致下颌偏移,使得髁状突、关节盘、关节窝之间的解剖与功能关系发生改变,在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导致TMD发生。动物实验研究表明,渐进性咬合紊乱会造成大鼠髁状突与关节盘结构出现改变,形成透明样变(图1),这是咬合影响TMJ健康的有力证据。3tmd的治疗效果Reynders对1966—1988年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共整理出91篇文献,并将其分为3类:观点论述、病例报告、样本分析。观点论述与病例报告的文章数量要远多于样本分析,前两类文章关于正畸与TMD相关性的观点往往相互冲突,且变化多样,意义不大。样本分析类文章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正畸治疗(不管采用何种技术与方法)都不会导致TMD。正畸治疗对于TMD的治疗效果也是有限的。青春期人群的TMD症状和体征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有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Wänman等研究表明,青少年关节弹响的发生率高达17.5%,在分析正畸治疗中TMD的发生情况时,一定要考虑该年龄段对照组人群中的TMD发生情况。基于这一情况考虑,正畸治疗过程中出现的TMD可能与正畸治疗本身无关。拔牙作为常用的正畸治疗方法,不会增加患者患TMD的风险,应用何种正畸技术也与TMD的发病无关。尚无充分证据表明正畸治疗可预防TMD,但单侧后牙反牙合的矫正对于TMD有无预防作用还值得进一步研究。Egermark等对402人进行了长达20年的长期观察,对错牙合与正常牙合、正畸治疗与未正畸治疗者进行比较,观察TMD的患病情况。结果显示,接受正畸治疗的受试者的TMD发病率与未接受正畸治疗者的发病率无差异,受试者TMD的发病与错牙合畸形及正畸治疗无明显关联。但闭口时下颌偏移、单侧后牙反牙合与TMD存在明显相关性。4tmd与错牙合尽管循证医学研究表明,TMD与正畸治疗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但这是从整体分析得出的结论,并不排除个体正畸治疗的影响,特别是一些正畸治疗不当导致的咬合干扰、咬合创伤情况。临床中也不乏见到医源性TMD的病例。那么,在正畸治疗中如何预防TMD的发生呢?应该把握1个核心、5项标准和6个关键。1个核心,即建立健康的牙尖交错关系及前伸与侧牙合平衡。5项标准:(1)良好的牙齿排列;(2)正常的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3)良好的后牙尖窝对应关系;(4)牙位与肌位一致,无咬合干扰;(5)下颌前伸与侧牙合平衡。6个关键:(1)建立正常的切牙角,即上下切牙唇倾角度;(2)避免下颌侧方移位;(3)建立前后牙咬合平衡;(4)磨牙控制(倾斜、伸长、颊舌向移位、旋转、转矩等);(5)协调上下牙弓形态、长度、宽度;(6)建立下颌前伸与侧牙合平衡。总之,关于TMD与错牙合及正畸治疗相关性的认识,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尽管样本分析研究仍显示二者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亦无明确的研究结果证实TMD与错牙合畸形或正畸治疗存在必然的联系;但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错牙合与正畸治疗不当造成的咬合干扰、下颌颌位偏移等则可能是TMD的高风险因素,在临床中应给予高度关注,避免由于临床医生的疏忽或治疗不当,诱发TMD的发生。典型病例患者女,32岁,主诉:双侧TMJ区疼,后背疼。检查:面下1/3略短,下颌后缩,左侧关节绞锁、压痛,双侧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