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701-2020 黄瓜设施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11∕T 701-2020 黄瓜设施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11∕T 701-2020 黄瓜设施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11∕T 701-2020 黄瓜设施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11∕T 701-2020 黄瓜设施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om

w

om

wTechnical

for

facilityB

31DB11 DB11/T

—2020代替

—.c黄瓜设施生产技.c

发布

实施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DB11/T

701—

前 言.............................................................................

II1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

15

...........................................................................

26

...........................................................................

67

...............................................................................

6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有机黄瓜生产允许使用的土壤培肥和改良物质

........................

8附录

B(规范性附录) 有机黄瓜生产允许使用的植物保护产品物质和措施

....................

9

DB11/T

701—

本标准按照GB/T

1.1—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了DB11/T

—2010《有机食品 黄瓜设施生产技术规程》,与DB11/T 701-2010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修改了《有机食品 黄瓜设施生产技术规程》为《黄瓜设施生产技术规程》(见标准名称和

年版;——删除了部分

年版

3.2、

);——删除了设施黄瓜土壤肥力分级表

年版的表

1);——删

A

中肥料和土壤改良剂进行评估求(见

年版的

5.8.3);——删除了高锰酸钾溶液浸种(见

年版的

);——修改了灌水为

5.9

年版的

);——删除了包装、标识、贮藏和运输的要求

年版的

);——删除了8管理体系

年版的“8”);——删

C

年版的附录

C)。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北京好田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相革、严冰珍、刘镇、刘志琦、宋波、杜韵、董民、王海河。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701—。II

DB11/T

701—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设施有机黄瓜生产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污染控制、等方面求。本标准适用于有机黄瓜设施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食品安全国家

食品污染物限量GB

食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限量GB

环境空气质量GB

农田灌溉水GB/T

(所有)

农药合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

19630 、、标识和的要求NY/T

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3 术语和定义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设施 facilities相对相对于露地而言的保护地,指采取工程技术,能够调控一种或一种环境、湿度等)而进行难以高效生产的农用建筑物。3.2有机黄瓜 organic

按照有机生产并经过认证3.3缓冲带 buffer

在有机和常规地块之间有目的设置的、来限制挡邻近田块的禁用物质漂移和渗透的过渡区域。4 产地环境

DB11/T

701—

4.1 生产基地应为边界态环境良好,排灌方便的地块。4.2 生产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4.3 生产基地内的环境质量应符合以要求:a) 土壤环境质量符合

中的规定;b) 农田灌溉用水水质符合

5084

的规定;c) 环境质量符合

中的二级标准。5 生产技术5.1 土壤选择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块。土壤有机质含量应大于2%。5.2 种子和种苗选择5.2.1 应选择有机黄瓜种种苗,应制定获得有机种子和种苗的。当无法获得有机种种苗时,可选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过的常规种子或种苗。5.2.2 应选择适应北京地区土壤和气候特点,对病虫害具有抗、商风味好种。5.2.3 不应转基因种子、种苗和。5.3 育苗5.3.1 播种前的准备5.3.1.1 育苗设施:不同选用温室棚等育苗设施,夏秋季育苗应配有防虫遮阳设施;宜采用化育苗,设施进行消毒处理。5.3.1.2 营养土:因地制宜地选用虫源的田土、腐熟农家肥、草炭、草木灰、或蚯蚓粪)等一制营养土和矿质肥料求疏松、保肥、保水,。孔隙度约

, ~7.5含量

30

~50

,全氮含量

2

,速效氮含量

mg/g,速效磷150

mg/g~200

mg/g,速效钾

300

mg/g

。5.3.2 育苗容器宜使用育苗钵、穴盘育苗或纸筒式。5.3.3种子消毒方式5.3.3.1

温汤:将种子

55

℃恒温水中浸泡

20

min~30

min。。5.3.3.2

干热灭菌:种

2

~3

cm

厚度摊放在恒温干燥器内,60

℃通风干燥

2

h~3

h,在75

℃处理

3

d。5.3.3.3

硫酸铜溶液浸种:用

硫酸铜

5

min。5.3.4 禁用物质和方法不应经禁方法处理的种子和种苗。使用化衣种子。5.3.5浸种催芽消毒后的种子浸泡

6

h~8

h

出洗净,

25℃保温条件催芽。2513102516

11

2012

DB11/T

701—

5.4 播种5.4.1 播种期:栽培、育苗和壮苗指标确定适宜的播种期。5.4.2 播种量:种子大小及定植密度确定5.4.3 播种方法:当种子

以上露可点播或种。5.5苗期管理5.5.1 温度:夏秋育苗主要采用遮阳降温。5.5.2 冬春见表

1。表1冬春育苗温度管理指标5.5.3 光照:冬春育苗采用反光幕和补光灯等、补光措施;夏秋育苗应表1冬春育苗温度管理指标5.5.4肥水管理:苗控水控肥为主。在秧苗

3~4

叶时,可结合苗情追苗肥。5.5.5 扩大面积:秧苗

2~3

叶时加大苗距。5.5.6 炼苗:冬春育苗,定植前一周,白天

20

℃~23

℃,夜间

12

℃~8

℃。夏秋育苗逐渐撤去遮阳物,适当控制水分。5.5.7 壮苗指标:子好、茎基粗、叶色浓绿,无病虫害。,4~5

,株高

15

;夏秋育苗,2~3

,株高

10

cm

。5.6 定植5.6.1 定植前准备定植前准备工作包括:a) 整地施肥:土壤疏松,而;施入基肥后起高垄或小高畦;a)棚室消毒:在定植前应棚室消毒,消毒时不应使用禁用物质和方法。5.6.2 定植时期和方法定植时期、方法和数量包括如内容:a) 定植时期:早春定植,10

内土壤温度稳定通过

l2

℃,稳定通过

5

℃;冬季日光温室定植期不应晚于

10

月上旬;b) 宜采用大(大行,小垄单行)栽培,覆盖地膜。非长季节栽每公顷

万株~

万株;长栽培每公顷

3

万株。5.7作物管理5.7.1 栽培模式栽培模式包括:a)宜利用豆科作物肥、禾本科作物、免耕或休闲等方式土壤肥力。

DB11/T

701—

b)应制定黄瓜生产和轮作间作,如黄瓜与芹作,预防霜霉病和粉虱等病虫害。c)应合理的灌溉方式如滴渗灌、膜灌,漫灌。5.7.2 植株管理植株管理包括以内容:a)吊蔓或尼龙绳吊蔓或用细竹竿插直立架。b)整枝:主蔓结瓜,侧枝留一瓜一叶摘心。c)摘心、叶:栽20~

时,病叶、老叶、瓜及时;长栽培采用留

13-18

片叶。5.7.3环境调控5.7.2.1

夏季高温,温度不应超过

35

℃;冬季最低低于

8

℃。5.7.2.2

采用透光性好的功能膜,季节保面清洁,白天揭开保温尽量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夏秋季节遮阳降温。5.7.2.3

采用地面、滴灌或暗灌、通风排湿、温度调控等措施调控温室的相对湿度。5.7.4 肥水管理5.7.3.1

水分水分管理应包内容:a) 冬春浇明水。宜采用膜滴灌或暗b) 定植时浇水,3

d~5

d

后苗水;c) 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

~70%,保持在

75%~。5.7.3.2

肥料5.7.3.2.1肥料肥料包括:a) 优先选用有机养殖场的粪便和的商品肥;b) 来源于动物和植物的废弃物和农家肥(不包括人粪尿)应经过且达到有机肥;c) 矿质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应选用长效肥d) 非商品化的产品应在施用前对其重金属含量进行评估;e) 允许使用和限制使用的肥料种类见附录

A

A.1;f) 不应人粪尿和含有转基因料。5.7.3.2.2 量根据平、生长周期、生长状况和目量,确定施肥量。每1

g黄瓜,土壤中吸取氮

g~

g,磷0.8

g~0.9

g,钾3.5

g~4.0

g。

DB11/T

701—

5.7.3.3 施肥技术肥料施用的方式包肥、追叶面应重施基肥。具体施用方法如:a) 基肥:基入的种类包括腐熟的农家肥、肥、动蛋白肥料和矿料,根据种、养分需求和土壤肥力,调配营养元素平衡。氮肥为总施入量的

~,磷总施入量的

,钾肥为总施入量的

60%~。应根据生长周期长短力状况调整量,每公顷施农家肥

45

t~

t

以上或蚯蚓粪

15

t~

t,结合整地施入;b) 追种类包括的农家肥、酸类或腐殖酸类的冲、沼液沼渣等数量应在施肥总量的

~30%。追肥的方式包括撒施、沟随水冲施;c)叶面作为根外施肥的补充形式种类包括氨基酸类或腐殖酸类叶面肥、微量元素肥沼液等,施肥的有效成分总量(以

N

计)不应超过总施肥量的

10%。5.8 病虫害防治5.8.1 主要病虫害主要:猝倒病、立枯病、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炭疽病、枯萎病、褐斑病、灰霉病、根结线虫等。主要虫害:蚜虫、叶螨、粉虱、潜叶蝇、蓟马等。5.8.2 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原5.8.3 农业防治农业防治可选方法:a) 抗病虫品种:应针对当地主要病虫对象,选用抗病虫品种。b) 培育壮苗:应通过培育适龄壮苗或,高抗逆c) 控温控湿:应好温度和空气湿度,适宜水,充足的光照和二氧化碳;应通过放风和辅助加温,调节不同生期的适宜,避免低温和高温为害。根据保护地内温度与结露的关系,降低盖苫,控制结露。d) 采用深沟高畦、清洁田园等措施避免霜霉病等病害侵染发生。e) 耕作改制:应实行严格轮作制度,与非瓜类作物轮作

3

年以上。f) 科学施肥:应减少氮肥的使用量,病虫害的发生;叶面喷施钙肥、硅肥等营养元素增强黄瓜的力。g) 设施防护:应防虫网、遮阳网等措施。5.8.4 物理物理防治可选方法:a) 色板诱杀:每公顷

块~600

块黄板诱杀蚜虫、潜叶蝇和粉虱,悬挂

块蓝板诱杀蓟马;b) 宜采用银灰色膜驱避蚜虫;c) 高温闷棚:选晴天上午,浇足量水后封闭棚室,将棚温到

46℃~℃,持续

2

h,从顶部加大放风口,使室温降。可每隔

15

d

闷棚一次,闷棚后加强肥水管理。平铺,加足量水后黑膜防治线虫和等土传病害。

DB11/T

701—

5.8.5 生物生物防治可选方法:a) 宜保护和利用自然界的瓢虫、草蛉等捕天敌和丽蚜小蜂等寄天敌;a) 宜释放瓢虫、小花蝽等天敌防虫、和螨类。b) 宜释放巴氏小、智利植绥螨和剑毛帕历螨等捕食螨防治蓟马和害螨。c) 释放剑毛帕历螨防治根结线虫。5.8.6 药剂防治宜采用天然除素、苦参碱、素等源农药防治虫害施见附录

B

B.1

所列出的物质。使用附录

B

B.1

物质应符合

8321

的要求。防治病虫害包括但不限于以方法:a) 猝倒病、立枯病:宜木(竹)醋液、氨基酸铜等药剂防治,当发生严重时可以使用高锰酸钾300

倍液;b) 霜霉病:使用枯草芽孢杆菌、酸铜、蛇床子素等药c) 白粉病:硫磺熏蒸、小苏打

400

倍d) 细菌性角斑病:使用枯草芽孢杆菌、氨基酸硅、酸铜、碳酸氢钠剂防治;e)炭疽病:使用酸铜黄素甲醚等药剂防治;f) 枯萎病:枯草芽孢杆菌等;g) 褐斑病:使用枯草芽孢杆菌、酸铜h) 灰霉病:使用木霉菌、枯草芽菌等菌剂;i) 根结线虫:利用有机酸和竹醋液等药剂根部浇灌;j) 蚜虫、粉虱:使用除虫菊素、苦参碱、素等药剂防治;) 潜叶蝇:使用天然除虫菊素、软钾皂等药剂防治;l) 茶黄螨:必要时使用硫制剂防治;m) 粉虱(包括白和烟):天然除素、苦参碱和印楝等药剂;n) 蚜虫、粉虱:释放捕食螨防治若虫,必要时除虫菊素、苦参碱、素等药剂防治;o) 潜叶蝇:使用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