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教师答辩稿-张艳_第1页
研究型教师答辩稿-张艳_第2页
研究型教师答辩稿-张艳_第3页
研究型教师答辩稿-张艳_第4页
研究型教师答辩稿-张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一、自我分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奋然而求索”!时光飞逝,毕业参加已经两年了,我一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能认真学习其他教师之长处,也不忘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对课堂教学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想法。但随着新课程、新理念的不断推进、深入,我发现,虽然我在工作中认认真真、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但对突破课堂教学原有水平,效果不太明显。我想,这需要我不断地反思自己,不断地学习,我深感自己的文化底蕴还不够丰厚,专业知识仍然不够扎实,教育教学中的创新意识还不够强,缺乏对学生心理状态、特征的认识和研究,在日常的自我学习中欠缺针对性和连续性。还要在自己的今后教学生涯中不断规划,不断提高。二、个人发展规划: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教育工作者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墨守成规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加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的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成为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和创新型教师,特制订如下个人专业发展计划。一、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师德修养以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教育科学理论为依托,认真领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遵循教师的成长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学习新课程改革理念,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课改精神和课程标准,不断学习新教育教学理论,掌握新的教育教学技能,熟悉基本的教育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思想政治和理论修养能够不断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新需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有良好的人格和品行,教师是德、才、识、能的综合体,所以我坚持把师德放在首位,因为教师的职业道德特点决定了教师个人的品质、行为举止都会对学生起到耳濡目染的熏陶和感染的作用。今后,我将不断自觉地完善自己的师德修养,严于律己,言传身教,正已育人,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教育指导思想,在教书育人的平凡岗位上,精心耕耘,无私奉献,以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度的育人责任感,高超的教学艺术,把爱岗敬业与实现人生价值和谐地统一起来,实现一个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神圣职责。二、发展自己的教育教学业务素质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担负起培育人才的重任。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学习型教师,必须将学习进行到底,不断学习新知识,改进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视野,适应高素质发展的现代社会。陶行知先生说得好:“要想学生学的好,必须先生先好学。”学好业务知识,专业知识,打好扎实的根基是教师的必修课。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在培训和自修中,我将不断拓宽专业视野,夯实学科专业基础,积极关注地理学科的研究成果,根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和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积极开发和利用高中地理课程资源,不断提高地理新课程必须具备的学科专业素养。我一定会不断汲取先进的经验,多听课多交流多参与培训,多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发展自己的教育教学业务素质,不断提高自己。三、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是民族与国家进步的灵魂。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强烈的创新意识,旺盛的创造力日益成为构成人的素质,形成人的力量的根本要素。学生是否具有创新精神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评价标准之一。三尺讲台,是教师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的训练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天地。反思自己以往的教学,在这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教育思想、教学手段、教法学法与思路等缺少创新,更缺少创新意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积极寻求突破口加以改进,积极研究和不断改进高中地理的教学策略,制定适合自己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并掌握教育技术,将地理教学与现代教学技术有机整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拓宽地理课程视野,指导学生开展地理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和综合性学习。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活动,多提供给学生说的机会和实践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掌握方法,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发挥创造性潜能。我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中的研究能力,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多多参与“四级”(学校、地市、省级、国家))课题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课程目标为基准,开展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地理课程评价,在课程评价中能够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发挥课程评价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做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创新型的教师,才能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开拓创新;才能紧握成功的钥匙、掌握发展的主动;才能不断努力探索、充实自己、超越自我。以上是我的个人发展规划。想达到这个目标,成为无愧于新时代的教师,就必须自觉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经受锻炼,经受检验,逐步提高,逐步完善,努力形成自己的风格,是自己的教育教学教研能力和水平更上一层楼。做一个研究型教师我在教育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已经耕耘了二十五个春秋,品尝过艰辛,也品尝过快乐,更品尝过丰收的喜悦。我由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省级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这里有领导的精心培养,老前辈的无私传教,和同行的热情帮助。也与自己长期立足于教育教学第一线,置身于所在学校浓厚的教研氛围,重视教育教学研究是分不开的。虽然我不是一名最勤奋的教师,但我自信是一名善于思考,做事讲效率的老师,这一切都源于教科研给我的启发和感悟。今天就我个人多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谈谈我在教科研工作中的一点体会和心得,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多指正。我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也没有崇高的思想觉悟。但有一点我很清楚,如果把教师这个工作,单纯看成是一个谋生的职业,你会注定平庸一生。我不想做一个平庸的人,只想做一名无愧于学生,无愧于家长,无愧于社会,无愧于自己良心的老师。怎样才能达到这样一个境界呢?只有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让自己的付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因为教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也是不断提升自己的途径。那么如何做一名研究型教师呢?我认为,首先要有改革教育教学的热情和意识;有自我反思和批判的意识和能力;有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愿望;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独立的教学研究精神;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一、要有改革教育教学的热情和意识有些教师认为;教科研是专门从事教学研究的人搞的,要花费专门时间和精力。教师工作任务繁重,事情繁杂,每天既要上课,管理学生,还要处理随时发生的事件,没有那么多时间搞研究。还有些教师虽然能够认识到教科研的重要性,就是懒惰,没有养成积累和总结的好习惯,任务布置下来了,临时抱佛脚,东拼西凑,应付完事。其实这是意识问题,没有认识到教科研的重要性,没有搞清楚教学和教研的关系。恰恰相反,如果我们能够参与研究,既可以减少对“教育教学研究”的神秘感,破除对“研究”的迷信,增强对自己工作的理性解读能力与变革能力,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教师要有改革教育教学的热情和意识,这种意识是教师开展自主学习以及帮助他人进行有效学习的基本保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驱力,它根植于教师的行为规范之中,帮助我们不断进行自我提升与发展。我真正有教研意识是调入会馆巷小学以后。这所小学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一流的办学质量、有浓厚的教育教学氛围和激烈的竞争压力,迫使你不得不想办法提高教学质量。我常常想:怎样才能花最少的精力,出最好的成绩?答案只有一个,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有了教研意识,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就会处处留意,时时留心,把教学中的一点心得、一点感悟、一点收获,及时积累和总结,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现在有电脑就更方便了,你可以多建立几个文件夹,每天花几分钟的时间做点记录,天长日久好习惯也养成了,成果也出来了,而且还会从中得到许多乐趣,再也不会感到搞教科研是压力,而是乐在其中。比如,作业的批改是教师获得信息反馈、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传统的批阅方式是通过对每本作业的精批细改,获得较全面的信息反馈。但这种批改方式,没有学生参与,对教师而言耗时多、负担重,尤其对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无可奈何;对学生而言,作业的负效应增加,知识巩固效果差。针对这种“吃力不讨好”的现象,对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的批改,我根据不同的作业内容与形式,因事而宜,因人制宜,尝试采用多种批改方式。如:交换对改、当面批改、抽样批改、分类批改、自我批改。另外,还可以紧扣教学内容,精选或设计每道练习题,使其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清晰的层次性和积极的思考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还提高了教学质量。几年过来,我所带的班学生的作业量最少,成绩却在同年级同学科名列前茅。在1995年原城关学区六年级毕业统考中,我的班学生的数学成绩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并取得了城关学区的嘉奖。1996年把这个方法总结成文,《浅谈优化作业手段》发表于原武威地区《教研通讯》第二期。这是我的第一篇论文,从那以后我就体验到了教科研给我带来的喜悦和快乐。二、要有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愿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要善于思考,只有思考,才能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两种工作现象,一种现象是教师的工作状态很轻松,学生学得更轻松,教学成绩还比较突出;另一种现象是教师从早到晚扎在作业堆里,或辅导后进生学习,或没完没了指导学生改错题,教师辛苦,学生也辛苦,成绩还一般。寻找原因,发现教师没有把功夫用在课堂教学上,没有深入钻研教材和研究学生,课堂效率低,只有在课后补了。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课内不足课外补。这样的教师没有教学研究的意识,没有反思和批判的意识,没有解决问题的愿望。学生一批批走了又来了,他的教学方法依旧,工作状态依旧,教学成绩依旧。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何指导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有效地学习,教师要多反思,勤思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和改进。比如,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我发现小学应用题知识涉及面广,数量关系较复杂,往往学生无从下手,是教学中的难点。而且有些应用题离学生的生活远,学生理解起来难。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根据知识的阶段性、层次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特点,除运用实物演示、直观图片和画线段图等方法分析外,还可以通过列表法,把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进行摘录,这样就很容易看出数量之间的关系了。比如“分析法”列表,就是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由于其方法是由未知到已知,思路是逆向的,所以,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感到较困难。在教学中,先从问题入手,紧扣数量关系式,引导学生“顺藤摸瓜”(“藤”,即解题时数量关系式,比如行程问题中:路程=速度×时间,要求路程,顺着速度和时间的两条藤找出解决问题的“瓜”,即已知条件或间接条件)。经过长期实践,此法简单明了,学生易于掌握,并及时总结,撰写成文。1998年《例谈应用题列表训练法》,发表于《甘肃教育》第一期。现在我已有多篇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实验报告发表或获奖。三、要有独立的教学研究精神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因为,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学生,怎样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教师首先要有独立的教学研究精神,掌握和运用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还要通过自己的教学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面对当前各学校班额过大的现状,新的问题又摆在了我们的面前。班级人数多,增加了教师组织教学的难度,学生的学习两极分化日趋严重。如何指导大班额学生有效地学习,如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当前急于要解决的课题。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指导学法,只能让一部分学生接受,为了挖掘学生中的资源优势,我正在进行“手拉手学习伙伴”的实验,强帮弱,好帮差,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也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我的做法是这样的:先由学生自由组合,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最后召开专门的周会举行结对仪式。在结对仪式上,每个学生对自己的伙伴要说句心里话,每对伙伴要发表结对感言。教师的作用要调节好气氛,要热烈、凝重、感人,让学生感到不是儿戏,要认真对待。为了避免流于形式,每周进行总结交流,形式要多样化。可以讲讲我和伙伴之间的感人故事,说说自己的收获,有那些启发,还有什么建议等等。还设立了“最佳伙伴奖”,被帮助的伙伴学习有进步的得“学习进步奖”,帮助者就是“助人为乐奖”。通过交流,激发学生兴趣,弥补不足。学生的内聚力一旦引发,内因就会发生巨大的作用,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教师要省多大的心,这不是事半功倍的事吗?但一定要贵在坚持!四、要有终身学习的习惯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有终身学习的信心,否则就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要不断为自己充电,更新知识,这样才能为我们的治学提供活水,在课堂上可以做到高层建瓴,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你就会把一堂抽象的数学课讲得深入浅出、妙趣横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和掌握知识。当前计算机技术已引入课堂,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条件。我们要接受它,很好的利用它。虽然我已步入中年,但还是努力学习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教学方法和电子备课方法。现在,我已经能熟练地操作并运用计算机进行教学,能独立制作教学课件。我制作的《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获第一届“银科杯”凉州区教师多媒体软件竞赛一等奖,获“第八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甘肃赛区二等奖。《加法的意义和加法交换律》与《简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分别获第二届、第三届“银科杯”凉州区教师多媒体软件竞赛二等奖和三等奖。现在我还是一名有着两年博龄的网易博客,网络不但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开阔了视野,加快了知识更新的步伐,还提高了写作能力,充实了精神生活。我还利用自学的网络技术,创建了以教育教学和休闲娱乐为主的个人网站《快乐教师》,给教师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听音赏文,品味人生,倾诉心声,放飞心情的平台。搞教学研究并不神秘,只要我们用心积累,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会有一个个惊奇等着我们。我做的还很不够,积累了很多,总结出来的却很少,还是惰性在作怪。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为适应社会的需求,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会越来越高。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用崭新的视角去审视课堂,未来人才的培养,需要我们用全新的理念去改造课堂。我要抖擞起精神,把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方法迎进课堂,改造它、更新它,让我们的孩子接受它,喜欢它。要更好地利用课堂这个教育的主阵地,做一个闻道有先、授业有道、解惑有法的好老师,给学生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变“教师的课堂”为“学生的课堂”,变“书本的课堂”为“生活的课堂”。让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目光穿越过去和未来,关注个体和社会,给孩子们营造一个真正的“大课堂”!把教研工作进行到底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如何做一名研究型教师?我们离研究型教师到底有多远?这是我一直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一直想了解的问题。做研究型教师也是我一直以来的理想。面对新课程改革,做一名“研究型”教师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诸多教育理论及一些专家报告有关“研究型”教师的论述让众多一线教师很难看懂听懂,因为这些报告理论太“高深”,与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相隔太远!如何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观点,这个问题最初给我的印象有点说教的味道,“说教”本就是容易让人排斥的,因为从学生到教师,我们接触到的说教实在太多,我们虽然经常在说教,但对别人的说教也难免会生出排斥的心理。但当我听了赵德成博士的报告后,像是真正找到了知己,细细体味,不断反思,对做一名“研究型教师”有了新的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老师们都认为自己热爱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情感,可还是经常发现学生似乎不领情,师生关系存在问题。这是因为我们教师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工作简单,工作方法中主观印象的含量远远高于智慧的含量。我们遇到学生问题,很少假设多种可能,只作单项归因,而且对不同的学生都有这样的归因。在更多的情况下,根本不问原因,甚至不想知道原因,只要达不到要求,上来就管,就批。所以从我们的教育方法中较少找到专业色彩,也就是说,没有学过教育专业的人,也完全能用这种方式工作。比如不理智生气的发火,比如不假思索的评比,比如情绪化罚学生抄作业,比如不讲方式刻意表扬某些同学,比如简单化采用言语精神体罚,比如威胁式给家长打电话……这都属于“非研究型”教育。与其说这是教育,倒不如说是在“管教”、“约束”。所以,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提高专业水平,提高工作的“科技含量”、“智慧含量”,才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根本,成为研究型教师,那就要提高专业发展意识,不断反思,并且在反思中提出多种假设,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而不是想当然的急于处理。比如学生早恋,这是每一位老师都会遇到的问题,也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处理不好,会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后果。严加管教、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等等似乎都不是包治“早恋”的灵丹妙药。要解决这个问题,起码要找到病因。其病因有哪些呢?1、青春期的必然,这是生理原因;2、精神空虚,寻求刺激;3、缺少关爱,寻求补偿;4、盲目效仿,从众心理;5、日久生情、自然发展;6、成绩不好,寻求成功感觉……不同的病因,解决方法会不同。再比如学生成绩下降,那必然是有原因的。是不是就是学习态度问题?是不是早恋?恐怕也不能如此简单。成绩下降的原因是实际上很多:学习方法不适合;休息不好,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家庭有变故;与不良人员交往;生病等等,不做多种假设,不深入学生生活、不深入学生内心作细致了解盲目下药,必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对于品学兼优的学生要进行严格自律教育;对于问题学生要进行信心教育,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对于单亲家庭学生要进行爱心教育;对于偏激的学生要进行健康心理教育,使他们正确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对于自私自利的学生要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要进行交往合作教育……我深深感到,做一名“研究型”教师,并不是闭门造车,而是面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多种假设,从不同的侧面考虑问题,寻找病理原因,经常调整治疗方案,方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有了做研究型教师的思维方式,我们老师就不会怨天尤人,正如渴望丰收的农民对待田里需要施肥等待灌溉的庄稼,无时无刻不倾注关爱和期望。。。那么我们离研究型教师到底有多远?什么是研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就是具有较强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教师。新课程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探索性实验、独立进行科技制作、研究一些新科技问题并完成相关的科研学习报告、进行社会调查以及扩展性学生等多项课题研究工作。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取决于教师对研究课题的内容、过程、方法以及相关综合信息的熟悉和掌握程度。因此,要想有效地指导学生装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我们中学教师必须角色转变,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者,即研究型教师二、在小学如何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研究并不是学者们的“专利”,最贴近教育实际、最贴近学生生活的,无疑是我们这些天天泡在课堂上、天天与孩子们打交道的教师,因为丰富的教育生活经历和经验,正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源头活水。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大多亲自办过学或做过教师,有自己的“教育实验场”。如夸美纽斯长期担任拉丁学校校长,赫尔巴特创办过实验中学,苏霍姆林斯基在帕甫雷什中学教了20多年书,中国古代的孔子也从20多岁便开始从事教育活动。很多事实都说明作为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与作为学者的教育科学研究有一个最重要的区别,就是教师的直接参与性和教育目的的功利性——教师的研究往往针对自己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教师的研究活动又将作为教书匠的教师和作为教育家的教师区别开来。有人曾经说过:同样有30年的教龄,对于教育家和那些平庸的教书匠而言,含义是大不相同的。因为教育家教30年同样的课本,他年年在备新课,年年在出新教案,他每天每月每年都在根据学生的新变化创造性地安排自己的教学活动。他名副其实地“教”了30年,创造了30年。而教书匠的讲义常常是30年一贯制,他年年用老方法,年年讲老内容,每天每月每年都有在重复自己。所以,他虽然有30年的教龄,但充其量只能说,他“教”了1年而重复了29年。因此,有意识地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对于提高教育活动的创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我发现:很多成功的教育家都告诉我们一个最简单的做教育科研的方法,就是所谓的“教育反思”。养成对自己的教学与教育活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习惯,是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基点,通过教学日记与教育笔记,可以较好地记录下“教育反思”的成果。“教育反思”的许多成果,本身就可以以笔记、小品、日记、问题探讨的形式正式发表。而在“教育反思”的过程中或基础上,系统阅读教育科学的理论著作,系统学习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就能使自己更上一层楼,用新的视角去审视教育问题,把个别经验上升到一般理论。所以,及时地系统学习尤为必要。三、怎样提出研究课题?在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动机之后,确定研究课题就显得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研究的真正起点。“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者试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那么,究竟怎样提出问题呢?基本途径不外乎以下5个方面:一是从社会发展需要提出问题,二是从学科建设需要提出问题,三是从教育实践中提出问题,四是从当前国内外教育住处的分析总结事提出问题,五是从不同学科的交接点中提出问题。对于我们这些刚刚从事教育研究的教师来说,更便捷最有效的途径,是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提出问题。而在确定课题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研究课题不应大而无当。研究课题愈大,所需要的知识背景与研究功底也愈深,许多大的问题要耗费一个人甚至几代人的心血。王国维先生曾经用“狮子搏兔用全力”来比喻研究工作要“小题大作”,是很有道理的。作课题“角度要小,挖掘要深”(鲁迅语)。第二,研究课题的制定要注意搜集资料与信息,避免重复劳动。有时课题的内容很好,是大家非常关心的“热点”问题,但你的视角与方法并无新意,别人已发表过类似的成果,如果你对此不予关心,很可能要做无用功。第三,研究课题的选定要注意主观与客观两方面条件。所谓主观条件,是指研究者本人的知识与经验积累以及对问题的兴趣,如果选择自己长期思考并积累了大量素材的问题,选择自己在实践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往往容易激发信心与责任感,易于提出创造性的见解。所谓客观条件,是指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间、技术、能力等。第四,要注意别人容易忽视的问题,才能早出成果,使成果具有新颖性。第五,要注意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会在学习中超越,在学习中发现。学习与教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阅读书刊的过程中,本身就可以发现问题,尤其是发现权威者的问题,写成商榷性的文章,本身就是教学研究的成果。四、如何做一名研究型教师1、教学观念的转变新课程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其主体性,建立一种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我发展,并且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友、精神教练、信息平台、活字典、人生的引路人。2、教学方式的转变新课程要求改变以往课程实施中重结论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状况,实现以培养学习能力而能终生会学的主动探究式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改变灌输式、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3、实施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就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运用知识主动选择加以研究,从而获得知识、增长见识、发展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开展研究性学习并不难,关键是教师平时要多收集自己和学生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中有价值的疑惑问题,然后以这些疑惑问题为切入点选出鲜活的课题指导学生进行研究。4、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就是以校为本,充分利用学校及其周边环境的资源优势,为解决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问题而开设的校级课程。目前校本课程的开发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大致可以分为五类:科学素养类、身心健康类、人文素养类、职业技能类、学科拓展类。想实实在在搞点研究,是我多年的理想,但由于既缺少理论,又缺少实践,一直苦于无处下手。如何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撩开了“研究”的神秘面纱,研究型教师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但“研究”是一项蕴涵智慧的行为,它虽近在眼前,但又“宛在水中央”,我们不“溯游而上”,还是难以“一睹其真容”的。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让读书成为幸福的习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我们对心爱的人的承诺。在这里,我把“子”理解“书”。书,应该是教师一生的爱人,因为书能让我们的精神高贵起来,书让我们的世界更加丰盈。也许我们的起点很低,搞起研究来自觉底气不足。但正如特级教师钱梦龙说的那样“人的能力暂时低一些不要紧,但心中的标尺不能低。”有了不低的目标,就要去磨砺自己的“武器”(或者说工具)。搞研究的人,我们的“武器”(工具)就是知识,当我们在研究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去向书本求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搞研究,必先去充电。辽宁省是特级教师徐世贵在回眸自己的专业成长历程时说道“我是属于专业发展特别低的人。生不逢时,初、高中课程基本没有学。在师范,虽然学了一点东西,但不是很系统,我是带着知识欠帐走上工作岗位的。工作实践使我痛感知识底气的不足,良好的工作愿望和高涨的工作热情,并不能代替实实在在的的教学工作,在痛定思痛之后我开始发愤学习,坚持给自己补课。我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如鱼得水,使我感到无比的快乐。也就是在学习中我对教学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对它的学习和研究情有独钟,再后来也就成为我的专业发展特长。”(徐世贵以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为专长,现在一共撰写了15本教育专著。)举这个实例(并不是说我们都要去搞什么理论研究,那不是很现实的。)是想说明书确实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习能改变命运,学习能改变未来。读书学习能让人站得高,看得远。说起读书,老师们可能会说“读书,想说爱你不容易”。的确,许多人都爱读书,想多读书,但往往觉得读书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慢工夫。“这样的勤奋值得吗?”忙完了一天的工作,挤出时间读书的我们,不免如此想——正是过分在意读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实际的用处,读书的动力日见削弱,读书的兴趣日益减退。读书,真的成了需要凭着毅力去坚持的事情,是苦差事。我很欣赏窦桂梅的一个观点——“让读书成为一种幸福的习惯”。她在一篇文章里写到“让读书成为我的生活,必须成为我的生活,我们不要为校长读,不要为新课程读,不要为学生读,而为你自己!只要你心静,有一双慧眼,真正地读书,内化成我们内在的东西。””“对于阅读,要品尝到那种超越功利的纯粹的快乐。”“读书,是一个人最好的精神化妆。”她对自己说“一定要让读书成为习惯”,她每一个星期,每半个月,每一个月——读《人民教育》《南方周末》《书屋》《万象》《随笔》……“可谓沉醉不知归路。”真是因为她有了这个幸福的习惯,她成了名师。当然,读书要讲究方法。放弃一切,只为读书,那是不科学的。读书要忙里偷闲。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产生在业余时间里”,抓住每个可以读书的五分钟读几行,累积起来就是厚厚的大部头。“一杯茶一本书一夜苦读”,也是集中充电的极好方式。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还要读“网络”这本没有时空限制的书。网络是个八面来风的世界,网络上可以和同仁谈论,可以和名家的交流。网络上的交流纯粹而快乐。但网络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黑色丛林”。个人认为,对于上网,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在线交流很浪费时间,因为有些帖子和随笔没有多大思考的价值,纯粹是为了发帖而发帖。在网络上泡的时间多了,静心读书思索的时间肯定少了——论坛,有时也让人浮躁。网络上的东西的确是比较快捷,但是有些文字也许只需要浏览就行了。真正提高自己,还得读更多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书籍。上网和阅读应该是每一个教师提高自我的两翼,不可偏废。理性地上网,处理好纸质阅读和网络阅读之间的关系,应当是每个老师都应该践行的课题。二、折柳寻花,依山溯水——让思考成为亲近的朋友我们先来听个故事。“小金鱼洗脸了吗?”这是一个孩子一大早上问他父亲的问题。我们可以想象给小桌子、小碗洗脸,但我想我们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给小金鱼洗脸。而孩子问这个问题时却根本不是想象性的,在他脑海里自己天天早上要洗脸,因此给自己的朋友小金鱼洗脸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很多时候我们和孩子生活在同一环境中,但我们看到的世界,和他们看到的却有着很大的差异,成年人往往会看得越多,所见之物越少,这对希望在工作中开展研究的人来说是一种障碍。因此,我们有必要复归于婴儿来打量这个我们自以为熟悉的世界,但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复归,而是一种以高度的理性为基础的复归,哲学上所谓的否定之否定。说的简单点,就是现在流行的“反思”。有这么一个观点——反思”是“教书匠”在向“研究型教师”转变时而发出的阵痛。所以,要想成为研究型教师,就必须学会反思。反思是一种思维品质或思维习惯,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反思能力的。我们如何才能在这个熟悉的世界中找到陌生,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就是要从我们熟悉的学生和工作方法中发现全新之物。第一点是学会批判。我们常会生怒于敢和我们顶嘴的学生,如果学生的顶嘴不是由于品质上的原因,那么我说他们的精神是可嘉的,有多少学生敢和老师顶嘴呢?老师在学生的眼里可是一个最大的权威。当然我不是鼓励大家去和领导顶嘴,我们要学会的是不迷信一切人和一切知识,在工作、学习中我们要坚信一切未经自己检验过的知识都是可以怀疑的,坚信一切现存的事物都是不完善的,都有改进的可能性。第二是学会“无情”(不带任何主观意见)。我这里的无情不是指做一个没有感情的人,而是指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要尽量少的带着主观意见,尽量客观地来看待世界,完全的客观是没有的,因为人总是带着已有经验来认识世界的。在哲学中有一个流派叫现象学,它的创始人胡塞尔提出了现象学的一个原则“面向实事本身”,由于一些主观的、经验的因素成了我们看清事物真相的障碍,很多时候我们已经无法直接接近事物了。就教学工作来说,我们每天都会非常习已为然地看待每个学生,每项自己的工作,因为我们自以为对这些事物是有一定经验的,在还能顺利应付它们以前,我们很少想到它们中存在着大量我们误解或陌生的因素,一旦我们能抛弃成见,我们就能发现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有这么一篇]文章《苹果里的“五角星”》,讲人们习惯竖着切苹果,但如果你把一只苹果拦腰切下去话,就会发现苹果核成了一颗漂亮的五角星,课文想要揭示的道理是:创造力从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也就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再把这个道理引伸一步,其实关键还不在于换一种方法,而是要彻底忘记以前的方法。我们很多时候觉得找不到要研究的问题可能是因为我们还没能摆脱成见,毫无偏见地考察事物本身。第三是学会对话(和学生,和同事)。“对话”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关键词,在处理国际事务时,我们强调要对话;在进行学术研究时,我们提倡要对话;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渴望对话。事实上,在教育领域,对话教学已成为不少教育专家的热点话题,关于什么叫对话教学,它的主要精神是教学以人为目的,强调师生间的民主、平等,沟通、合作,互动、交往,教学内容的创造、生成。我感到我们在工作、生活中都应该用一种对话的态度与人相处,包括与学生与同事与朋友与家人,因为这为我们重新认识这个世界、重新认识自我提供了一种可能,同时也为增加这个世界的真诚和快乐提供了一种可能。反思一下我们和学生的一些谈话,是否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高高在上,从而使我们不能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不能和他们建立更亲密的关系,不能更合理地处理问题,最终使我们不能在工作中积累更多有益的经验。再反思一下我们和同事间的对话,有时因大家的坦诚、平等而把对话引向深入;有时却因双方的拘束、保留而使对话流于形式。我提倡我们每个办公室都要有一种乐于对话的氛围,在对话中生发我们的研究问题,在对话中亲密我们的同事关系,在对话中增添一份随手可得的快乐。以上是我们训练自己的反思能力的基本原则,具体到教学的方方面面,还要研究基本的方法,如听课时如何反思,上课时如何反思,课后如何反思,测后如何反思……听课是我们反思最多的时候。如何发挥听课的最大效益?那就是要把听课和自己的教学研究的专题结合起来,这样在听课中听重点,想重点,找突破自己的研究难点的方法……这里还是要提到窦桂梅,。她是爱思考,有独特见解的人,她在听课中发现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途径中,寻找教学的规律,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考。她把自己的听课记录整理成文,出版了《输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一书。我们也在听课,我们也在评课,我们也可以像窦桂梅一样让听课发挥最大的效益。我曾听说杨海燕校长有摘抄听课本中精彩片段的习惯,这是一种极好的方式,在摘抄中学习、积累、反思、提高。我建议我们的老师都学学这种方法。我们最需要反思的就是自己教学行为,从教材解读与设计、教法与学法的选择、课堂细节的处理等层面去反思。作为日常的教学,我们可以常常用这样的几个问题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这节课,我投入激情了吗?对教材的解读,有更恰当的角度吗?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合理可测吗?这节课中最难忘的一个细节是什么?这节课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如果重新来教这节课,哪个地方最值得改进?反思的深度,决定着教学所能达到的高度。活跃在教坛上的大师们,其实也是反思的高手:窦桂梅的《秋天的怀念》开篇,九易其稿,王崧舟的《二泉印月》、《只有一个地球》三个版本截然不同;靳家彦的《陶罐和铁罐》,常上常新,都得益于他们的高超的反思能力。有这么一种说法——人生就是戏,每天都在现场直播!反思可以让我们把明天的直播做得更好,少一些遗憾,多一些美丽!三、咬定青山,伸枝展叶——让实践成为笃实的脚步在听公开课的时候,我们常常羡慕大师们在课堂上的风采,感叹于他们臻于化境的教学艺术。但事实上,光彩照人的背后,是汗水,是心血。名师们之所以有今天的高度,是因为他们将自己的根续深深地扎在实践的大地上。课堂,是老师劳作的田地,只有把根深深地扎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结出的果子才会香甜。所谓根深叶茂也。于永正,窦桂梅,王崧舟,等老师,无不是从一线课堂的长期实践和探索中走出来的。勤于实践,勇于实践是研究型教师最起码的要求。研究型教师的实践就是把自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