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卷浙江省金华市艾青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套卷浙江省金华市艾青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套卷浙江省金华市艾青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套卷浙江省金华市艾青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套卷浙江省金华市艾青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艾青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焖饭(mèn)胴体(dòng)绷(běng)着脸量(liàng)体裁衣B.劲敌(jìn)殉情(xùn)挑(tiāo)大梁心广体胖(pán)C.斐然(fěi)牵掣(zhì)绊脚石(bàn)相形见绌(chù)D.间或(jiàn)脑髓(suí)我们俩(liǎ)果实累累(lěilěi)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李娜在澳网的表现仍是强势,这种强势不仅表现在球技上的日臻完善,更表现在其心态上的放松、沉稳和“无所谓”的胜败观,展现了一位成熟球员的风范,经过连续的过关斩将,终于进级决赛。B.工欲擅其事,必先利其器,拥有了最先进的理念、赖以发展的人才技术和下游支持体系,奇瑞正如一只初生的小牛犊,向着心目中理想的偶像进发!C.秀逸端庄符合传统审美的眼光,所以真正的旗袍在剪裁设计上除了尽现中国女性的外在美态外,更是注重展现其秀外惠中的内在美。D.傅斯年不低调,不谦虚,不设城府,不留退路,不攻于心计,不屑于安排,他更像一位敢怒敢言的西方斗士,而不像厚貌深衷的东方学者。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突如其来的消息彻底击垮了米娜雪,她呆在原地重足而立,久久不敢前进,害怕面对再次失去的感觉,害怕凌伯伯痛心疾首的表情。B.中央调控房价的决心不变,上海、东莞等地率先推出一系列抑制房价的政策,其他省市见贤思齐,也纷纷向高房价施以重拳,二手房市场火爆的背后,反证了房价政策的作用初步显现。C.要向读者说明的是,我们责任编辑只能对书籍的文字部分负责,至于其他问题如纸张的优劣、书价的高低等就望尘莫及了。D.得知将要征用村里的土地建新开发区的消息后,村民们为了多得拆迁补偿款,突击装修、非法建房在村里蔚然成风。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贴膜使得心爱的美观耐用,所以很多人买了新后第一件事就是给贴膜。但是,虽然贴膜保护了,却会给“主人”带来头晕、眼花、视力模糊等困扰。B.这本书改变了曾鲲的命运,深受刺激的他觉得铁路关乎未来中国经济的兴衰,于是舍弃了学军事,改学铁路管理专业。C.对于韩亚航空公司客机事故原因是飞行员操作失误造成的,还是机场塔台指挥不当造成的,众说纷纭。D.网友们纷纷撰写微博,围绕着“追星”的话题,或幽默,或自嘲,或“假正经”一番,捧腹之后,总有一种耐人寻味留在心中。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古典美学讲和谐。,可高度概括为阴阳统一,刚柔统一。,而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感统一。,所以又称之为“中和”,。,孔子观东流之水,喟然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①这种和谐由于做到恰到好处②“中”,恰当之谓也③和谐不是同一重复,而是众多因素对立的统一④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天人合一之美⑤这种统一不强调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统一③④⑤②①B.④①②③⑤C.④⑤③②①D.③⑤①②④6.阅读下列一则寓言,写出其中的寓意。(3分)一只狐狸想钻过墙洞去吃院子里的葡萄。墙洞很小,狐狸钻不过去,只好在洞外饿了七天,把身体瘦下来,再钻过去。狐狸吃够了葡萄,身体长肥了,想钻出墙洞却钻不出来,只好又饿了七天,把身体瘦下来,才钻了出来。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6分)杭州某校高二的一堂选修课上,老师与学生打开微信,上课时师生刷微信进行讨论交流。把微信带进课堂,家长们又是怎么看的?记者做了一个小调查,意外发现,不少家长觉得是件好事。有的家长说,网络容易让人放松;有的父母就利用家校微信群,来和老师,甚至自己的孩子沟通。也有家长质疑:“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更多地与人直接交往和沟通,现在学生在家的大部分时间已经花在电脑、上了。如果课堂上老师还以这些信息化手段为主,会不会让孩子变得只会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交流?”你对微信带进课堂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观点鲜明,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00字左右。)书风就出现了巨变。尽管无名姓,书写也无从看出秩序,形成不了一个人的创作程序,但法在每件作品里,可为后世效仿。初唐欧、虞、褚、薛四家之作,在北朝墓志造像记中可以找到极其相似的用笔和结体。譬如褚遂良、虞世南的运墨、间架、章法之笔调,都能在北朝书法中找到痕迹,而欧阳询、薛曜的坚硬、瘦劲、决断之神态,更可在北朝书法中察觉。可是,究竟他们在多大程度上效仿过民间书法呢?他们自己没有提及,后人凡提及,也都归于取法王羲之。王氏固然彪炳千秋,却也不能挫笼笔法于万端,什么都挂在他身上,这是简单化了。明人刘基论道:“举世皆宗李杜诗,不知李杜更宗谁?能探风雅无穷意,始是乾坤绝妙词。”这首诗的含意说得很清楚。书法学习通常会持抱某一名家,犹如当今守二王而不放,以为天下最佳、最合时风,而对于其所宗之范围关注甚少。加上古代名家对于民间书法的学习也无甚披露,甚至不愿表明学过民间书法,也就让人止于此了。民间书法是个汪洋大海,社会生活中缺乏条件、环境,然其才华智慧并不逊于官僚名家,所谓“道在瓦甓”,使人不可轻视,不可绕过。相对南朝,北朝书法为后人提供了难以估量的教益,如此之多的墓志、摩崖、造像记,让人感受到书法的风格多样、气息真淳。名书家不免有这样的习气,学而闭口不说,却要言必钟王。但是,痕迹是不可逃眼,不可逃心的,总有烙印留了下来。民间书法中的优秀之作全然可作范本,并不因地位低下而荒芜,诚如元人杨维桢所言:“出于闾夫鄙隶,非尽公卿大夫士之所可及。”(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8.下列对“让人止于此”中“此”所指代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书法学习持抱某一名家B.书法学习守二王而不放C.古代名家无甚披露学过民间书法D.古代名家不愿表明学过民间书法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道在瓦甓”,汪洋大海般的北朝书法为后人尤其是唐朝楷书提供了难以估量的教益,不可轻视。B.自立风标的古代书法家,再有天赋、才情,也不可能横空出世,突如其来,而必定以前人精华为根基,递进强大,更为典型。C.刘基之诗告诉人们,学诗光学李杜诗篇是不够的,只有探寻到了风雅无穷之意,方能领略李杜之诗的绝妙。D.民间书法自有其法,但因处于底层远离上层建筑,缺乏创作链和传播机遇,形成不了秩序,因而模式无法稳定,书风就会巨变。10.根据文本,概括“民间书法中的优秀之作全然可作范本”的理由。(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鸟叫刘亮程我听到过一只鸟在半夜的叫声。我睡在牛圈棚顶的草垛上。在夏末秋初的闷热夜晚,草棚顶上是绝好的凉快处,从夜空吹下来的风,丝丝缕缕,轻拂着草垛顶部。这个季节的风吹刮在高空里,可以看到云堆飘移,却不见树叶摇动。那个晚上我不是让鸟叫醒的。我刚好在那个时候,睡醒了。这时一只鸟叫了。“呱。”独独的一声。停了片刻,又“呱”的一声。是一只很大的鸟,声音粗哑,却很有穿透力。停了会儿,又“呱”、“呱”两声。整个村子静静的、黑黑的,只有一只鸟在叫。我有点怕,从没听过这样大声的鸟叫。过了一阵,鸟叫又突然从西边响起,离得很近,听声音好像就在斜对面韩三家的房顶上。鸟叫的时候,整个村子回荡着鸟声,不叫时便啥声音都没有了,连空气都没有了。我在第七声鸟叫之后,悄悄地爬下草垛。我不敢再听下一声,好像每一声鸟叫都刺进我的身体里,浑身的每块肉每根骨头都被鸟叫惊醒。我更担心鸟飞过来落到草垛上。我顺着草垛轻轻滑落到棚沿上,抱着一根伸出来的椽头吊了下来。我顺着墙根摸到家,房子里什么也看不见,却什么都清清楚楚。我脱掉衣服,在顶西边的炕角上悄悄睡下。这时鸟又叫了一声。像从我们屋前的树上叫的,声音刺破窗户,整个地撞进屋子里。我赶紧蒙住头。没有一个人被惊醒。之后鸟再没叫,可能飞走了。过了好大一阵,我掀开蒙在头上的被子,房子里突然亮了一些。月亮出来了,月光透过窗户斜照进来。我侧过身,清晰地看见枕在炕沿上的一排人头。有的侧着,有的仰着,全都熟睡着。我突然孤独害怕起来,觉得我不认识他们。第二天中午,我说,昨晚上一只鸟叫得声音很大,太吓人了。家里人都望着我。一家人的嘴忙着嚼东西,没人吭声。只有母亲说了句:你又做梦了吧。我说不是梦,我确实听见了,鸟总共叫了八声。最后飞走了。我没有把话说出来,只是端着碗发呆。不知太平渠还有谁在那个晚上听到鸟叫了。那只是一只鸟的叫声。我想。那只鸟或许睡不着,独自在黑暗的天空中漫飞,后来飞到太平渠上空,叫了几声。它把孤独和寂寞叫出来了。我一声没吭。更多的鸟在更多的地方,在树上,在屋顶,在天空下,它们不住地叫。尽管鸟不住地叫,听到鸟叫的人,还是极少的。鸟叫的时候,有人在睡觉,有人不在了,有人在听人说话……很少有人停下来专心听一只鸟叫。人不懂鸟在叫什么。那年秋天,鸟在天空聚会,黑压压一片,不知有几千几万只。鸟群的影子遮挡住阳光,整个村子笼罩在阴暗中。鸟粪像雨点一样洒落下来,打在人的脸上、身上,打在树木和屋顶上。到处是斑斑驳驳的白点。人有些慌了,以为要出啥事。许多人聚到一起,胡乱地猜测着。后来全村人聚到一起,谁也不敢单独呆在家里。鸟在天上乱叫,人在地下胡说。谁也听不懂谁。这样持续了约摸时,鸟群散去,阳光重又照进村子。人抬头看天,一只鸟也没有了。鸟不知散落到了哪里,天空腾空了。人看了半天,看见一只鸟从西边天空孤孤地飞过来,在刚才鸟群盘旋的地方转了几圈,叫了几声,又朝西边飞走了。可能是只来迟了没赶上聚会的鸟。还有一次,一群乌鸦聚到村东头开会,至少有几十只,大部分落在路边的老榆树上,树上落不下的,黑黑地站在地上、埂子上和路上。人都知道乌鸦一开会,村里就会死人,但谁都不知道谁家人会死。整个西边的村庄空掉了,人都拥到了村东边,人和乌鸦离得很近,顶多有一条马路宽的距离。那边,乌鸦黑乎乎地站了一树一地;这边,人群黑压压地站了一渠一路。乌鸦呱呱地乱叫,人群一声不吭,像极有教养的旁听者,似乎要从乌鸦聚会中听到有关自家的秘密和内容。只有王占从人群中走出来,举着个枝条,喊叫着朝乌鸦群走过去。老榆树旁是他家的麦地。他怕乌鸦踩坏麦子。他挥着枝条边走边“啊啊”地喊,听上去像是另一只乌鸦在叫,都快走到跟前了,却没有一只乌鸦飞起来,好像乌鸦没看见似的。王占害怕了,树条举在手里,愣愣地站了半天,掉头跑回到人群里。正在这时,“咔嚓”一声,老榆树的一个横枝被压断了,几百只乌鸦齐齐摔下来,机灵点的掉到半空飞起来,更多的掉在地上,或在半空乌鸦碰着乌鸦,惹得人群一阵哄笑。还有一只摔断了翅膀,鸦群飞走后那只乌鸦孤零零地站在树下,望望天空,又望望人群。全村人朝那只乌鸦围了过去。那年村里没有死人。那棵老榆树死掉了。乌鸦飞走后树上光秃秃的,所有树叶都被乌鸦踏落了。第二年春天,也没再长出叶子。“你听见那天晚上有只鸟叫了?是只很大的鸟,一共叫了八声。”以后很长时间,我都想找到一个在那天晚上听到鸟叫的人。我最终没有找到另一个听见鸟叫的人。以后许多年,我忙于长大自己,已经淡忘了那只鸟的事。它像童年经历的许多事情一样被推远了。可是,在我快40岁的时候,不知怎的,又突然想起那几声鸟叫来。有时我会情不自禁地张几下嘴,想叫出那种声音,又觉得那不是鸟叫。也许我记错了。也许,只是一个梦,根本没有那个夜晚,没有草垛上独睡的我,没有那几声鸟叫。现在,。那个牛圈不在了。高出树梢屋顶的那垛草早被牛吃掉,圈棚倒塌,曾经把一个人举到高处的那些东西消失了。再没有人从这个高度,经历他所经历的一切。(选自刘亮程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略有删改)相关链接:刘亮程(1962-),新疆乡土作家,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大多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文字朴素而旷远。在《一个人的村庄》里,作者一直在寻找记忆中日益消失的家园,在寻找精神的故乡。作家曾如此说过:“故乡对中国汉民族来说具有特殊意义。我们没有宗教,故乡便成为心灵最后的归宿。”11.根据语境,请在最后一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不超过10个字)(2分)12.极普通的几声鸟叫,为什么“我”一直不能忘怀?“鸟叫”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13.请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1)我没有把话说出来,只是端着碗发呆。(2分)(2)再没有人从这个高度,经历他所经历的一切。(2分)14.文中两次写到群鸟聚会,有人认为这削弱了一只鸟叫的穿透力,可以删去;也有人认为写这两次群鸟聚会,意义重大,不可删去。你认同哪一种观点?请说明具体理由。(4分)15.“我”听到了鸟叫,其他人却没听到,这一情节在文中反复出现,耐人寻味,富含哲理。请结合文本和相关链接,谈谈你的理解。(6分)三、古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胡质字文德,楚国寿春人也。少与蒋济、硃绩俱知名于江、淮间,仕州郡。蒋济为别驾,使见太祖。太祖问曰:“胡通达,长者也,宁有子孙不?”济曰:“有子曰质,规模大略不及于父,至于精良综事过之。”太祖即召质为顿丘令。

入为丞相东曹议令史,州请为治中。将军张辽与其护军武周有隙。辽见刺史温恢求请质,质辞以疾。辽出谓质曰:“仆委意于君,何以相辜如此?”质曰:“古人之交也,取多知其不贪,奔北知其不怯,闻流言而不信,故可终也。武伯南(武周字伯南)身为雅士,往者将军称之不容于口,今以睚眦之恨,乃成嫌隙。况质才薄,岂能终好?是以不愿也。”辽感言,复与周平。太祖辟为丞相属。黄初中,徙吏部郎,为常山太守,迁任东莞。士卢显为人所杀,质曰:“此士无仇而有少妻,所以死乎!”悉见其比居年少,书吏李若见问而色动。遂穷诘情状,若即自首,罪人斯得。每军功赏赐,皆散之于众,无入家者。在郡九年,吏民便安,将士用命。迁荆州刺史,加振威将军,赐爵关内侯。吴大将朱然围樊城,质轻军赴之。议者皆以为贼盛不可迫,质曰:“樊城卑下,兵少,故当进军为之外援;不然,危矣。”遂勒兵临围,城中乃安。迁征东将军,假节都督青、徐诸军事。广农积谷,有兼年之储,置东征台,且佃且守,又通渠诸郡,利舟楫,严设备以待敌。海边无事。性沉实内察,不以其节检物,所在见思。嘉平二年薨家无馀财惟有赐衣书箧而已军师以闻追进封阳陵亭侯邑百户谥曰贞侯子威嗣。(节选自《胡质传》)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仆委意于君

委:托付、交付B.遂穷诘情状

穷:极、穷尽C.议者皆以为贼盛不可迫

迫:逼迫D.遂勒兵临围

勒:率领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质辞以疾

以乱易整,不武B.闻流言而不信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C.皆散之于众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城中乃安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胡质年少时,就已闻名于江、淮一带。他与父亲胡通达比,有自己的长处,被太祖征召任顿丘县令。B.张辽想让胡质担任他的护军,被胡质拒绝,因为胡质认为与人交往重在不贪婪、不怯懦,不能因小怨结深仇。他的一番话化解了张辽和武周的矛盾。C.胡质在担任征东将军时,广开农田,积蓄粮谷,设置东征台,又修通渠道,既重耕作又重守备,沿海地区没有战事。D.文章善于通过言论、行动来刻画人物,卢显案告破、樊城解围、死后家无余财等叙述,表现了胡质智、勇、廉的形象特点。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嘉平二年薨家无馀财惟有赐衣书箧而已军师以闻追进封阳陵亭侯邑百户谥曰贞侯子威嗣。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1)规模大略不及于父,至于精良综事过之。(3分)

(2)“此士无仇而有少妻,所以死乎!”悉见其比居年少,书吏李若见问而色动。(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21-22题。(7分)竹轩诗兴【注】篆烟:盘香的烟缕。21.本诗颔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3分)2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4分)(三)名著名篇阅读(5分)(《长亭送别》)23.[耍孩儿]一曲中的“司马青衫”系用典,典故出自(作者)的《琵琶行》中的“,”一句。(2分)24.[幺篇]“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一句采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何效果?与李清照的《醉花阴》中的哪一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3分)(四)古诗文默写。(6分)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苏轼《赤壁赋》)(2)呜呼!

,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苏洵《六国论》)(3)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4)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5)

,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

。(杜甫《旅夜书怀》)四、作文(60分)2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一位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装扮成街头艺人在一个地铁站里演奏了6首世界名曲,共演奏了45分钟。在这45分钟里,大约有2000人从这个地铁站经过,只有6个人停下来听了一会儿,有20人给了钱就匆匆离开。这位演奏家总共收到了32美元。而几天前,他在剧院演出的门票被抢购一空,要坐在剧院里聆听他演奏同样的乐曲,平均需200美元。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示例2:微信进课堂不妥。(1分)在课堂上,师生本来就可以自由地进行交流,没有必要再借助微信。课堂上使用微信,可能会因为信息量太多而淹没真正有效的信息。学生课余已经花很多时间在信息产品上,如果老师在课堂上还使用微信,这样就减少了面对面的交流机会,不利于学生的人际直接交往。所以我不赞成微信进课堂。(5分)(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8.A(B项是A项的举例;C、D两项则是对A项的补充)9.B(A夸大其辞:“汪洋大海”是形容“民间书法”,“难以估量”是与“南朝”相较而言。C曲解原文:刘诗谈的是“学写诗,要深入探寻李杜之诗所宗之源,方可写出绝妙之诗”。D强加因果;“模式无法稳定”,说法也不准确。)10.①道在瓦甓,民间书法自有其法,需要传承(若答“民间书法的才华智慧并不逊于官僚名家”,也可给分)。②法在每件作品里,可为后世效仿。③大唐楷书就建立在北朝民间书法的根基上(或:大唐名家都效仿过民间书法)。11.这一切了无凭据。12.一是叫出了“我”的孤独和寂寞;二是鸟叫时刻唤醒我对故乡这一精神家园的缅怀。“鸟叫”贯穿全文,是行文的线索,又揭示了人们孤独和寂寞的生存状态。13.(1)“我”渴望得到亲人的理解、同情和呵护,却没想到家人是如此的不解、误解和冷漠,“我”跌入更深的孤独和寂寞。(2)再也没有人会从精神的高度去探寻人们陷入孤独和寂寞的原因,再也没有人会去寻找精神家园。14.(1)不可删。结构上,这一部分承接上文“很少有人停下来专心听一只鸟叫。人不懂鸟在叫什么”的议论,并由此转入下文“我”寻找和“我”一样听到鸟叫的人;内容上,这一部分对上文“人不懂鸟在叫什么”的解说,同时又揭示了人们的无知和愚昧——人们始终不懂鸟,迷信鸟,害怕鸟;艺术效果上,这一部分更加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对倾听的呼唤,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可从结构、内容、艺术效果三个角度进行阐述,能回答出两个角度即可满分)(2)可删。结构上,后文“我”寻找和“我”一样听到鸟叫的人与上文“人不懂鸟在叫什么”相接紧密,而这两次群鸟聚会反而阻断了行文的连贯性;内容上,这一部分着重写的是人们对鸟的迷信和害怕,反映的是人们的无知与愚昧,这和文章探寻人们的生存状态的主题不相吻合;艺术效果上,对于两次群鸟的写作使得对于一只鸟叫的写作不太集中,影响了所写的一只鸟叫的穿透力。(可从结构、内容、艺术效果三个角度进行阐述,能回答出两个角度即可满分)15.“我”听到了鸟叫,其他人却没听到,也就是说鸟叫惊醒了“我”,却没有惊醒其他人。文章如此安排,揭示了人们面对精神家园的日渐消失而不自觉,没有人会为痛失过去的家园而伤怀。作者借此既表达了对“故乡”逐渐消失的哀伤,又表达了对寻找精神家园的呼吁。16.C(迫:迫近,逼近)

17.A(A用;B表转折/表承接;C至、到/从;D才/竟、却)

18.B(原文“古人之交也,取多知其不贪,奔北知其不怯”意思是交往重在信任。)

19.嘉平二年薨/家无馀财/惟有赐衣书箧而已/军师以闻/追进封阳陵亭侯/邑百户/谥曰贞侯/子威嗣。试题分析:军师将此事上奏,朝廷追加进封为阳陵亭侯,食邑一百户,谥号为贞侯。其子胡威承袭了“阳陵亭侯”爵位。

20.(1)气度谋略比不上他的父亲,至于精细处理事务的能力,则超过了父亲。(2)“此人没有仇人却有个年轻的妻子,这就是他死的原因吧!”召见了所有与卢显住得较近的年轻男子,书吏李若被问及此事,脸色有变。试题分析:(1)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规模大略”指气度谋略,“精良综事”是指精细处理事务,这两个关键词各一分,句意完整1分。(2)这个句子中“少”指年轻的,“色动”是脸色有变的意思,这两个关键词各占1分,句意完整1分。21.全联视听结合,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3分。答出视听结合并加以分析,给2分;若答出衬托或动静结合并加以分析,可给1分。答出光影变化,给1分;答出比拟手法并加以分析,给2分。答出两点即可满分,意思答对即可。)22.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2分。答出形象特征,给2分;结合诗句分析,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见解,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23.白居易“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24.夸张手法,意思是说因为离愁别恨而消瘦了;与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同。25.(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