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第12课《拿来主义》课时规范练 (含解析)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第六单元第12课《拿来主义》课时规范练 (含解析)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第六单元第12课《拿来主义》课时规范练 (含解析)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第六单元第12课《拿来主义》课时规范练 (含解析)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第六单元第12课《拿来主义》课时规范练 (含解析)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第12课《拿来主义》课时规范练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世事虽然多变,人类并不应此就废弃文学,历史仍赖文字以传递。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只凭口碑,多么重大的事件,不上百年,也就记忆不清了。文字所利用的工具也奇怪,竹木纸帛,遇上好条件,竞能千年不坏,比今时寿命还长。能不能流传,不只看写的是谁,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秦汉之际,楚汉之争,写这个题材的人,当时不下百家。一到司马迁笔下,那些人和事,才活了起来,脍炙人口,永远流传。别家的书,却逐渐失落,亡佚。白莽、柔石,在当时,并无赫赫之名,事迹亦不彰著。鲁迅也只是记了私人的交往,朋友之间的道义,都是细节,都是琐事。对他们的革命事迹,或避而未谈,或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然而这篇充满血泪的文字,将使这几位青年作家,长期跃然纸上。他们的形象,鲁迅对他们的真诚而博大的感情,将永远鲜明地印在凭吊者的心中。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许多。1.下列句子中的“清澈”和文中加点的“清澈”,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融形貌短丑,精神清澈。”(《南齐书·张融传》)B.“自沙涧至此,诸水俱清澈可爱。”(《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C.初读唐诗的小朋友不会对《春晓》这首小诗产生晦涩难懂的印象,反而能在琅琅诵读中让诗意逐渐清澈。D.“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8岁的陈祥榕烈士写下的战斗口号,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戍边英雄的精神写照。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语言文字运用(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有人说,鲁迅正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这或许是事实,但我却并。鲁迅和周作人是亲兄弟,但他与鲁迅的地位是不可的。鲁迅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鲁迅所批判的是在几千年封建文化“酱缸”浸泡中、在近百年半殖民地政治“囚笼”扭曲中霉变畸形的民族灵魂。周作人以传统士大夫心态用冲淡的白话语言去娴熟地把玩中国的器物文化。悠悠五千年,中国的器物文化博大精深,世所罕匹;吃喝玩乐衣食居行,随手拈来就是文化,就是文明。用林语堂的话说就是,西方文明除去抽水马桶先进,其他。这自然使周作人大有用武之地——今日提倡“玩文学”的青年哪能玩过周作人呢?玩物丧志,周作人最终几乎是自愿地出卖自己的灵魂成为民族的罪人并不偶然。如此一个周作人如何能和鲁迅相比呢?3.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请指出借代的内容和表达效果。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拿去主义“拿来主义”是鲁迅的一篇杂文的题目,现在已成为引进、吸收外来文化的一个专用名词,同样重要的是“拿去主义”,虽然未经鲁迅述及,却也值得一提。在“文化热”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呼声越来越高。可是在有些同志的心目中,所谓“交流”,就是指“拿”,至于“拿去”,对不起,意识不强,也许是没有考虑。这实际上是单向流程,而不是双向流程。“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是礼仪之邦,总不能光拿人家的啊!有些同志认为我国的民族文化落后、陈旧,对是否有输出价值和竞争能力表示怀疑。其实,这些同志未熟谙西方的心理和行情。须知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互为补充,不可代替,从而构成世界文化整体。中国文化,诸如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汉代墓葬中的金缕玉衣、唐诗、宋词、《红楼梦》等等闻名世界,这是众所周知的。即使是未被我们重视的所谓“糟粕”,西方人的评价也常常出乎意外。例如老庄哲学和《易经》,我们认为是完全过了时的东西,而目下在西方却大为走运。许多科学家对目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无法进行概括,他们找来找去,终于在老庄的“道”和《易经》的爻象中找到了合适的语言,并给以很高的评价。这里说明一个问题,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一座内容丰富的宝库,我们大可不必妄自菲薄,说得一无是处。但是,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如果我们拿出去的永远是一些陈年百代的古董、祖传的遗物,那也不能使我们今天的炎黄子孙脸上增光。对西方读者来说,他们既想了解中国的昨天,当然也想了解中国的今天和明天。所以拿出去新的文化成果,才是今天中国人的光荣职责。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近几年来,西方学者对中国当代文化艺术有了较多的关注,就以文学方面来说,王蒙、冯骥才、谌容、张贤亮、王安忆等作家的作品已陆续有了各种译本,被介绍到西方,有的还有专著论述,成为新一代的汉学家的研究课题。但也应该承认,我国当代文化在西方的影响还是有限的,要在国际上占一席之地,赢得声誉,看来还要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推出中国当代的文化产品,当然必须顾及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如果不能反映八十年代中国的风貌,如果“拿去”的和“拿来”的是一样货色、一副面孔,人家是决不会报以青睐的。所以对热衷于“拿来”的同志来说,切忌以照搬为能事,以模仿为时髦。否则,“拿来”容易,“拿去”就困难了。正如一位来自美国的汉学家所说:“中国作家切不可费力去迎合西方读者的品味,要完全为中国读者而写,写出中国自己民族的特色,写出西方没有的风格。这样,才能引起西方读者更强烈的兴趣。”“拿来主义”是我们所要提倡的,“拿去主义”也是我们所要强调的。中国的文学家、艺术家、文化人应该有勇气,有志气,广泛吸收、消化外来的营养,发展自己的优势,努力攀登文化高峰,拿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先人的优秀成果,贡献于全人类。(选自《文学报》1986年8月21日,有删改)6.下列对“拿去主义”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拿去主义”是仿用鲁迅的“拿来主义”一词,主要是谈如何正确地对外文化交流的问题。B.有些同志认为我国的民族文化落后、陈旧,对输出价值和竞争能力表示怀疑,认为拿不出去。C.王蒙、冯骥才、谌容、张贤亮、王安忆等作家已成为世界知名作家,赢得了世界声誉。D.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作家要写出自己民族的特色,写出西方没有的风格。这样,才能引起西方读者更强烈的兴趣。7.“‘拿来主义’是我们所要提倡的,‘拿去主义’也是我们所要强调的”,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文化交流是双向流程的关系,不能只是拿来。B.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在中国文化中,有许多值得西方人“拿去”的东西,我们不能妄自菲薄。C.提倡“拿去主义”有助于中国的文学家、艺术家、文化人艰苦努力,拿出去新的文化成果,促进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D.“‘拿去主义’也是我们所要强调的”意思是“拿去主义”比“拿来主义”更为重要。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拿来主义”与“拿去主义”有一定的区别,但从实质上来说,两者是一致的。B.西方的科学家对目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无法进行概括,最终在中国老庄的“道”和《易经》的爻象中找到了合适的语言,并给以很高的评价。C.中国文化,诸如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汉代墓葬中的金缕玉衣、唐诗、宋词、《红楼梦》等等闻名世界,具有输出价值和竞争能力。D.“对热衷于‘拿来’的同志来说,切忌以照搬为能事,以模仿为时髦。否则,‘拿来’容易,‘拿去’就困难了”意思是说要有创新精神和民族特色。9.本文中作者所提出的“拿来主义”与鲁迅先生所提出的“拿来主义”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10.本文与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在语言风格上有何不同?参考答案:1.C2.①如果没有文字;②还要看是谁来写;③谈得很简略【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文中加点的“清澈”是想通了,明白了的意思,是动词。A.清明,指人的神色。是形容词。B.指水清净透明。是形容词。C.清楚明白的意思。是动词。D.指情感纯粹。是形容词。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处,前文“历史仍赖文字以传递”强调的是文字的重要性,后文“只凭口碑,多么重大的事件,不上百年,也就记忆不清了”可知,是假设没有文字的结果,此处应填“如果没有文字”。第②处,结合前文“不只……”可知,此处应填“还要……”;再结合后文“秦汉之际,楚汉之争,写这个题材的人,当时不下百家。一到司马迁笔下,那些人和事,才活了起来,脍炙人口,永远流传。别家的书,却逐渐失落,亡佚”可知,此处强调的是同样的题材,能不能流传要看是谁来写,故此处应填“还要看是谁来写”。第③处,结合前文“鲁迅也只是记了私人的交往,朋友之间的道义,都是细节,都是琐事”可知,鲁迅对他们的革命事迹即使谈起,也谈到得不多,故此处可填“谈得很简略”。3.①不以为然

②相提并论

③别无所长4.鲁迅所批判的是在几千年封建文化“酱缸”浸泡中霉变畸形的民族灵魂,是在近百年半殖民地政治“囚笼”扭曲中霉变畸形的民族灵魂。5.作者用鲁迅代指鲁迅重铸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精神,用周作人代指在内忧外患的年代周作人式的消磨人的壮志的生活方式。运用借代,可以让语言更具体形象,更含蓄耐人回味。【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常见成语的意义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原文“这或许是事实,但我却并……”可知,作者并不认同前面的观点,故可填“不以为然”。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第二空,根据原文“鲁迅和周作人是亲兄弟,但他与鲁迅的地位是不可……的”“鲁迅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可知,作者认为两者地位不能等同,故可填“相提并论”。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谈论或看待。第三空,根据原文“用林语堂的话说就是,西方文明除去抽水马桶先进,其他……这自然使周作人大有用武之地”可知,此处是说西方文明的浅薄,比不上东方文化,故可填“别无所长”。别无所长:指没有其他的长处。4.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一个长句,句子的主干部分是“鲁迅所批判的是民族灵魂”,可知,句子是长在宾语“民族灵魂”的定语。而将其拆分开来,让“霉变畸形的民族灵魂”出现两次,即可拆分成“在几千年封建文化‘酱缸’浸泡中霉变畸形的民族灵魂”“在近百年半殖民地政治‘囚笼’扭曲中霉变畸形的民族灵魂”。5.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赏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乍看语句,会以为“鲁迅正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所指的即是鲁迅和周作人这两个人。但阅读全文,如“鲁迅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周作人以传统士大夫心态用冲淡的白话语言去娴熟地把玩中国的器物文化”。作者是用鲁迅代指鲁迅重铸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精神,用周作人代指在内忧外患的年代周作人式的消磨人的壮志的生活方式。由此可知语句用了借代手法。而结合原文最后“玩物丧志,周作人最终几乎是自愿地出卖自己的灵魂成为民族的罪人并不偶然”则可知“远去”“走来”的真实含义,也可深入挖掘作者的真实含义。由此可见,作者运用借代,可以让语言更具体形象,更深刻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更含蓄耐人回味。6.C7.D8.B9.有一定的区别。本文中的“拿来主义”是指有勇气,有志气,广泛吸收、消化外来的营养;鲁迅先生提出的“拿来主义”是指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本文中的“拿来主义”是针对“拿去主义”而言,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是针对“送去主义”而言。但从实质上来说,两者是一致的。10.本文语言朴实平和,娓娓道来。鲁迅的《拿来主义》言此意彼,语锋犀利,具有强烈的讽刺色彩。【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已成为世界知名作家”于文无据,原文“就以文学方面来说,王蒙、冯骥才、谌容、张贤亮、王安忆等作家的作品已陆续有了各种译本,被介绍到西方,有的还有专著论述,成为新一代的汉学家的研究课题”,只是交代王蒙等作家取得的成就,不足以推断出他们“已成为世界知名作家”,过度解读原文。故选C。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句子含义的能力。D.“意思是‘拿去主义’比‘拿来主义’更为重要”原文没有依据。由“‘拿来主义’是鲁迅的一篇杂文的题目,现在已成为引进、吸收外来文化的一个专用名词,同样重要的是‘拿去主义’”以及整篇文章来看,作者意在强调当下既需要“拿来主义”,也需要“拿去主义”。故选D。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的能力。B.“西方的科学家”错,原文为“许多科学家对目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无法进行概括,他们找来找去,终于在老庄的‘道’和《易经》的爻象中找到了合适的语言,并给以很高的评价”。故选B。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首先回答本文的“拿来主义”和鲁迅的“拿来主义”有一定的区别,然后结合文意分析两者的含义。本文根据标题“拿去主义”,和文中说的“如果‘拿去’的和‘拿来’的是一样货色、一副面孔,人家是决不会报以青睐的。所以对热衷于‘拿来’的同志来说,切忌以照搬为能事,以模仿为时髦。否则,‘拿来’容易,‘拿去’就困难了”可知,本文的“拿来主义”是针对“拿去主义”而言。由文章最后一段中“中国的文学家、艺术家、文化人应该有勇气,有志气,广泛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