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高效节能技术研究获奖科研报告_第1页
油田高效节能技术研究获奖科研报告_第2页
油田高效节能技术研究获奖科研报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油田高效节能技术研究获奖科研报告

要:目前沈阳采油厂计量间等场所,冬季供热供暖方式主要采用集输系统中的掺水。普通电加热采暖技术存在能耗较高、安全隐患大等问题。为了推进降温集油节能工作,需要不断摸索更加高效节能的供暖方式。本文在计量间开展小型电热锅炉、小户型水源热泵及液流热能发生器技术试验,对不同的热源进行分析和计算,设计出切实有效的试验方案。实现油田高效节能采暖,必须经过现场实际运行的考验,同时也为今后更深层次的研究提供宝贵经验。

关键词:高效;采暖;节能;计量间;热泵

1.前言

我国现阶段采暖技术主要包括:热泵技术、余热锅炉技术、燃气辐射性采暖技术等。三种技术的特点如下:热泵的工作原理是将热能从低温热源传至高温热源,以达到制冷或供暖的效果[1],我国在热交换器、热泵单元、系统控制优化等研究的基础上,还将对不同建筑物中各种热泵形式的应用及优化问题进一步研究;节能锅炉借助废液或废液中的余热、废气、可燃材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将水加热至某种工作介质,通过对余热的加工、利用来达到加热目的;气体辐射加热器由燃烧器、点火电极、辐射管、引风机、控制箱、反射器和安全装置组成,气体辐射加热在消除了能量转换过程的同时,具有热效率高、废气温度低的特点。

2.计量间开展的试验

2.1小户型水源热泵采暖技术

2.1.1试验开展情况

1、以油田污水为热源

葡北204计量间试验过程中,采用直接利用油田污水供暖技术,将热泵主机热源侧进水管与油田污水管道直接连接的方式,其中热泵主机使用功率为1.1kw。

目前需解决的问题:污水中硫化物对热泵换热器的腐蚀性;需要通过调节污水流量来控制热泵供需温度的平衡。通过将换热器加装在空调机与污水之间有效缓解了腐蚀问题;在换热器和污水管道间加装了电磁阀门有效调节污水流量,以便热泵能够得到恒定温度范围内的热源水。204计量间安装了经过改进的试验设备,该热泵间接利用了油田污水,达到供暖的目的。

空调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是因为相比于油田污水,压力、水温、洁净度等指标更易控制。改进后的流程已可以单独进行供暖活动,但因油田污水温度偏高,导致空调功能受到很大限制。

2、以地下水为热源

在105计量间开展关于探究热泵可利用热源范围的试验。该试验采用原有地下水井单井提水回灌式水源热泵供热采暖技术,设备组成包括:无声循环水泵、水热泵主机、温控器、斷流保护器、柜式风机盘管等。

受原有水井井管直径和实际不符的影响,无法满足热泵主机的需求,以至于试验未能按原计划实行。在原有水井为提水井的前提下,使用钻口回水井的水源热泵供暖给热泵提供足够能量。该供暖试验方案在葡北105计量间开展。

该试验进行4天后,发现回水井回水外溢的问题,经分析是地质原因引起[2],导致回水被潜水泵产生的大量气泡顶出。受地质条件的影响,采油七厂葡北地区并不适宜采用提水回灌式的水源热泵供暖技术。计量间热泵的稳定热源还需继续探寻,在保持原采暖系统的基础上,采用了地埋换热器的水源热泵供暖试验。

2.1.2现场试验效果

1、机内侧间接利用油田污水的水源热泵供暖

经验证,当42℃污水通入空调机换热器时,其运行不受影响,制冷以及制热转换无问题。进一步降低温度设定室温,供暖运行效果均十分良好。

2、地埋换热器的水源——热泵供暖

2.1小型电热锅炉(400×600×400m)采暖试验

葡北604计量间的试验:锅炉中较低位置的水温用集中电加热方式提高,与水箱中较高位置的冷水形成温度差,基于冷热水对流循环,利用计量间散热器供热的采暖技术,其工艺流程图如下:

将葡北604计量间采暖方式更换为小型自动电锅炉,设备额定功率7KW。

2.2液流热能发生器(1070×500×1025mm)采暖试验

葡北102计量间试验:保持值班室原采暖设施,安装一台5.5kW的计量间液流热能发生器[3]。

2.3经济效益分析

三种新型采暖技术均可使冬季计量间值班室温度上升至22℃。按照寿命周期成本对比经济效益,成本最低者为最优(天然气0.99元/m3,电费0.5717元/KW·h,使用年限10年,每年运行180天)。

由上表可知,在运行成本上三种技术均低于普通电采暖,其中寿命周期成本和投资回收期最少的是小户型水源热泵。

3.结论

(1)对于现阶段的计量间采暖温度标准,这三种新型采暖技术均可很好的达到,且三种采暖技术均克服了普通电加热采暖能耗高的缺点。

(2)对于低温天气仅可通过掺低温水方式集油的已建系统,建议采用小户型水源热泵技术补充热量;对于通过冷输方式集油的计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