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 《水浒传》鉴赏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 《水浒传》鉴赏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 《水浒传》鉴赏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 《水浒传》鉴赏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 《水浒传》鉴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水浒传》鉴赏《水浒传》中国古代小说中最优秀的一部英雄传奇,也是后世长篇武侠小说的源头。一、成书过程和作者(一)故事来源和发展1.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史有其事,发生在北宋末年徽宗年间,《宋史》中多有记载。其事大略是宋江等三十六人于徽宗年间在河朔起事,横行十余郡,官军不敢阻挡,后被海州知州张叔夜招降,事在宣和三年。2.最初是民间口头传说,在南宋时已经成为广泛流传的故事。3.宋末元初的时候,出现了讲史话本《大宋宣和遗事》。写到了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和宋江杀惜三事。末尾还提到了张叔夜招安、征方腊和宋江封节度使。这表明水浒故事已经从短篇人物故事演变成讲史故事。4.元代产生了一大批水浒戏,存目有33种,其中六种保留下来。在《李逵负荆》和《双献功》等作品中,水浒英雄发展到72人和108人,对梁山水泊的描写也接近了《水浒传》。(二)《水浒传》的作者作者说者纷纭,但大抵不出施耐庵和罗贯中二人。施氏生平材料极少,明人大都认为他是钱塘人。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大约是先由罗贯中将说话、戏剧中的水浒故事综合、加工而成,所以称“编次”;而后再由施耐庵加工提高。故称其本子为“的本”。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始,有人说他是苏北人。也发现了一批与此有关的文物和文献。故有人对其生平作了描绘,元末明初人,名子安,又名肇端,字彦端,耐庵为其又字或别号。二、《水浒传》的主题和倾向(一)农民起义说有学者认为《水浒传》是一部歌颂农民英雄的史诗,成千上万的喽罗是失去了土地的农民。王利器认为《水浒》是描写农民起义的作品。持类似观点的还有戴不凡、冯雪峰等(二)忠奸说刘烈茂认为,贯穿《水浒》全书的是所谓忠与奸的斗争。侯民治认为作品通过使宋江等人参加到地主阶级内部的忠奸斗争中来,颂扬忠臣良将。凌左义认为,高俅是奸佞的代表,宋江是忠义的典型,“宋江与高俅的矛盾性质及其不同形象,是判定《水浒》主题的主要依据。(三)市民精神说伊永文说:“根据市民阶层的思想,着重表现了市民的反抗思想和行为。”王开富也说:“作品写的几乎都是城市人民的生活,不是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欧阳健、肖相恺则进一步认为作品中官逼民反的民,主要不是指农民,替天行道也并非化表农民利益的旗帜,梁山好汉发动的战争不是农民革命战争,而是展现了市民生活的场景,代表了市井细民的爱与憎。(四)综合概括说1.官逼而民不得不反。即金圣叹所说的“乱自上作”。作品前七十回写了众多英雄被黑暗的社会和腐朽的统治者逼上梁山的故事,从不同角度说明了这一点;2.造反是为了改善封建统治的环境,而不能危及封建制度和最高统治者,即只反贪官,不反皇帝;3.在个人受压迫损害与封建统治根本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应做出牺牲,即宋江说的“宁使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4.造反者不要想着授官晋爵、封妻荫子、光宗耀祖,而最好是功成身退、归隐湖山乡间。如燕青,作者对这个人物特别偏爱,认为他是头脑非常清醒的一个好汉。三、《水浒传》的结局分析和思想不足(一)结局的意义《水浒》的结局是个大悲剧,魂聚寥儿洼的描写令人不忍卒读。这种写法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非常少见。作者对招安是持肯定的立场,这是他的传统的忠义思想使然。但是他又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所以他没有将义军的结局写成高官厚爵,封妻荫子皆大欢喜的结局。因此他陷入了矛盾的境地,这就是既要肯定招安,而又要真实地写出招安后的悲剧结局。由于作品存在这种矛盾,所以令研究者众说纷纭,很难分析。1.接受招安是完全必要的。在这种时候,不要企求朝廷的回报,用宋江本人的话来说就是宁肯朝廷负我,但我忠心不负朝廷。在这种立场的支配下,他对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作了完全不同的处理。虽然同是起义,但前者基于忠,后者基于逆,所以作者的倾向就大不相同。对前者覆亡的结局,他笔端之下的那种悲愤之情溢于言表;而对后者则是侮蔑谩骂。2.因为他知道在权奸当道的黑暗社会里,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招安只能是死路一条。因此,朝廷应该肃清权奸,创造一个清明的政治环境以防农民起义的发生,关键是用好官清官。而对局部发生的官逼民反而民不得不反的情况,也应以宽大为怀。不要斩尽杀绝。(二)作品思想的缺陷1.四大淫妇(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贾氏)实际上都是受到丈夫冷落或是婚姻的不幸,其婚外恋都有争取个性解放的意思。但是作者都认为这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充满快意地为她们安排了千刀万剐的下场。2.义军中的女头领则都突出她们的非女性化的一面,如绰号叫什么母大虫、母夜叉。只有一丈青还像个女人,但也突出她武艺的高强。即凡是造反的女性先要脱胎换骨,变成男性,至少是中性人。3.过分渲染凶杀,如天杀星李逵那像砍瓜一样不分青红皂白,几百号百姓一时间人头落地,让现代人很难接受。四、《水浒传》失败的过程及原因(一)失败的过程农民起义的结局,无非三种可能。一是像黄巾军那样被镇压;二是胜利果实被篡夺,如刘秀;三是义军内部腐化变质,最后导致失败,如李自成;四是妥协,接受招安。而《水浒》属于此类。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说,书中的描写是有现实依据的。但总的来说,这部分的艺术描写不太成功。很多读者在看这一部分时都是草草而过。从八十一回始,开始描写义军的失败过程。一看而知,义军的失败在于接受招安。但是作者主观上对招安是非常欣赏的。义军在接受招安后,成为了统治者的爪牙和帮凶。平辽,征田虎王庆,打方腊。(二)失败的原因1.内部原因(1)领袖的作用。这是义军走上招安之路的最重要的原因。宋江一上山,就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不能视为简单的一字之差。聚义强调的是反抗,义是至高无上的,而忠义强调的是归顺,义是为忠服务的。在大聚义中公开提出了招安的目标,后来就是一步步的实施。义军接受招安是在屡战屡胜的背景下进行的,根本就不是走投无路下的无奈选择,而是宋江本人一开始就抱有的企图。(2)随着义军事业的壮大,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大量不属于义军的基本依靠的力量涌入义军。这部分人以贵族地主和朝廷命官为主。他们成为宋江招安政策最坚决的拥护者。而这部分人从整体文化素质看比较高,政治方面也更为老练,更工于心计。因此团结在唯一的最高领袖的旗帜下,成为接受招安的社会基础。其占优势也成为必然。2.外部原因朝廷的怀柔政策。先是暴力镇压,这被证明是无效的,便改为招安。双方取得了一致,使招安成为必然。最终还是通过义军内部的领袖人物实现的。这种描写有深刻的认识价值。不能归咎于宋江个人的品质问题。这是历史的大背景造成的。是历史决定的。五、《水浒传》的艺术特征(一)人物形象塑造1.紧扣人物的身份经历和遭遇,挖掘其性格形成的社会原因。2.把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甚至是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表现其性格。宋江是个具有两面性的人,作者在表现这一点时,就把他放在夹缝中,让他转身不得,性格就被逼出来了。3.在对比中凸显人物的个性差异和性格发展。用对比手法写人时通常所用的有两种:(1)不同人物之间的对比。这是为了写出人物的性格差异。最直截了当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就同一件事表明立场观点。A、如野猪林鲁智深和林冲之间围绕如何处理那两个公人这一事件上,就表现出鲁智深顶天立地的英雄气质和林冲胆小怕事的“懦夫”性格。B、同是杀淫嫂,石秀的心狠手辣,机警过人,借刀杀人;武松的正气堂堂,周密细致,亲自动手。前者是个江湖好汉,义重于山,而后者则是公人,讲究合理合法。故写来自是不同。(2)人物自身的对比。这是为了写出人物的性格发展变化。作者特别重视人物的特殊经历在转变中的催化作用。4.用丰富的细节描写和富于动作性的心理描写刻划人物的复杂性格和内心世界。《三国》中很少有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以叙述事件为主,描写部分以动作描写和对话描写为主,亦有景物的渲染。《水浒》在这些方面有发展。作品中的心理描写大都比较简略,并且是夹杂在动作描写之中,不孤立地进行。5.精心设计人物的出场和绰号。人物的出场多用韵语,介绍人物时很能抓住特点。(二)情节结构1.情节丰富生动完整连贯。作品的情节是故事性情节。整个作品由多个故事组成。每个故事讲一个主要人物的经历和遭遇,等讲完后再讲下一个。多个情节组成全书的总情节,即官逼民反而民不得不反的过程,以及后来的受招安,为朝廷尽忠。每个小情节中,作者也刻意追求故事的完整性。如智取生辰纲由刘唐报信,晃盖与众人谋划,智取的过程,由此又引出了宋江的故事。2.结构的独特。茅盾认为作品是短篇的连缀,一个母题下统辖许多子题,互不关连,结构不严谨,不似长篇,而像个短篇集。李希凡则认为作品是个有机的主体。在一个母题组织下有众多的独立性的单线故事,虽然不构成主要人物的相互交叉的关系,但每个故事之间有联系,是个连环套式的结构。一个人物用一回或几回集中描写,即人们常说的鲁十回,武十回,完成后再写他人。而每个人的故事不仅在内容上服从于逼上梁山的这一母题,而且在形式上也与后一个故事相连。美国学者李培德的《〈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叙事体模式》认为,三国和水浒具有各自的叙事模式。前者的结构是冲突——解决模式,为三条平行线型,而水浒则是情节连结模式,为环状链条型,即由一个个环组成系列。而在各环之上,还有高层结构,即英雄聚义造反集团形成,走向结局。(三)语言特色1.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