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抚宁区骊城学区坟坨初级中学吴京一、设计思想1、第六单元知识较为零碎,学生多数反映易学难记,针对此特点,本节复习课重点在于将零碎的知识系统化,使学生在回想碳及碳的氧化物各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同时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在复习过程中得到较好的提高;2、本单元中考的规定为初步认识物质的构造、性质、用途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为此设立了对应的练习让学生加深认识;但愿通过本节复习课的学习,协助学生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巩固所学知识,达成查漏补缺的目的。二、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认识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初步认识温室效应的含义。能设计和完毕二氧化碳制取的化学实验。(二)过程与办法:发挥想象力并结合老师给的本单元知识树枝干,增添适宜的枝叶,让这一棵大树完整,将本单元知识归纳、梳理。再运用这些知识解答某些与本单元有关的不同层次的例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培养关注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三、重点难点归纳总结碳和碳的氧化物有关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四、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1.多媒体信息技术2.中学学科网3.河北远程教育网五、教学办法 以创设情境活动为核心的教学。以服务中考为目的启发式教学。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二、师生互动,单元知识归纳三、生生互动,完善知识树,生自查,自补充给学生讲述“死亡谷”的故事,然后设问:那位同窗能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附件1)请看大屏幕“本单元的中考要点”考点1.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考点2.二氧化碳的制法考点3.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考点4.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考点5.碳循环及温室效应2、第六单元的知识如果我们将它建成一颗知识的大树,请看黑板:同窗们来说,老师来展示,我们把知识树的树干展示出来。3.请同窗们分小组讨论,树干上的树叶是什么?(即各个知识点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能够在自己的课堂练习本上写,会写的同窗能够到黑板上填写,帮老师完善知识树。看看哪个组的同窗最能干。第一批同窗填写完了,同窗们看看,这颗知识树长对了吗?想让知识树变得更对的、更美丽的同窗请到黑板上补充、完善。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供应呼吸。学生观看屏幕上中考要点,理解学习目的。生答:单质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几个同窗到黑板上填写知识树叶。又有几个同窗上黑板填写。思源于疑创设新异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发明思维的良好环境,让学生通过思考、分析、比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引发注意,告知教学目的回想出本单元的各个课题内容将知识网络变成有趣的知识树,在激发学生学习爱好的同时巩固基础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四、基础知识测试,检测所学请同窗们看大屏幕练习,检查我们的知识掌握状况。1.我国古代书法家、画家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二不褪色,由于碳含有()A.不溶性B.稳定性C.可燃性D.还原性2.人们把活性炭放入红糖溶液中来制取白糖,这是运用活性炭的什么性质?()A.氧化性B.还原性C.吸附性D.不可溶性3.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构成的单质,为什么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别那么大呢?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普通有五个环节: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规定装配好仪器;③向漏斗中注入酸液;④向广口瓶中放人小块的大理石;⑤收集气体。下列操作次序对的的是()A.①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①④②③⑤D.②③④①⑤5.实验室制CO2气体应当用()A.碳酸钠和盐酸B.锻烧石灰石学生看大屏幕,很快得出答案。老师也给出答案,请全部答对的同窗举手,老师及时必定、表彰。对没能全部答对的同窗予以激励!知识。通过学生自己互教,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能力。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基础巩固练习,提高学生自信。学生做习题的过程中复习知识,对不同答案通过同窗之间的讨论生生互教增加对知识的掌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五、复习进一步,升华能力C.石灰石和稀盐酸D.石灰石和稀硫酸1.某课外小组的同窗们收集了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废气,为了确认这种废气的构成,他们在实验室按以下装置进行了实验。(1)B装置中盛放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______。(2)C装置中发生反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A装置和D装置完全相似,其作用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4)该小组同窗认为废气中的一氧化碳能够运用,于是设计以下装置除去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收集一瓶一氧化碳,准备进行后续的探究。其中最合理的装置是_____(填序号,瓶内为氢氧化钠溶液)思考,做题。讨论(1)生讨论得出答案:吸取二氧化碳气体。(2)生讨论得出答案:Fe2O3+3CO==2Fe+3CO(3)生讨论得出答案:A是检查废气中与否含有二氧化碳,D装置用来检查反映中与否有二氧化碳生成,进而推断出废气中与否含有一氧化碳(4)生答:长颈漏斗、集气瓶提高难度,让学生学有所获重点解说第(4)问,通过①②装置的作用不能完毕题目规定引出要综合①②装置优势,必需选择③装置,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六、直击中考,真题演习(一)有关单质碳的性质和用途中考考了哪些呢?(7年6考)1.(·河北)对如图所示的事例分析不对的的是()A.图①:用墨绘制的古画保存至今——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B.图②:往鱼缸里不停通入空气,增加水中含氧量——氧气不易溶于水C.图③:运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检查墙壁与否竖直——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D.图④:用等大的力拉伸和压缩弹簧,弹簧形状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与作用点有关2.(·河北)理论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3)活性炭由于含有很强的性,能够去除冰箱内的异味。3.(·河北)化学与生活、生产亲密有关。请回答下列问题:(4)小明家新装修的房间中放有几包活性炭,其目的是。4.(·河北)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1)生活用水净化过程中惯用吸附色素和异味。生答:D生答:吸附性生答:吸附有害气体(或吸附甲醛)生答:活性炭师生一起走进中考,感悟中考的魅力.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师:持续几年中考都考察了活性炭的吸附性,真有这样的作用吗?让我们一起观看一段视频吧!(二)有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考又考了哪些?(7年6考)1、(·河北)从如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对的的是()A.甲实验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阐明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B.乙实验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阐明力能够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C.丙实验运用杠杆提起砝码的过程中省力但费距离,阐明使用机械可能省功D.丁实验下层蜡烛先熄灭,阐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2.(·河北)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学生观看“活性炭吸附性”视频生答:C放松心情,激发爱好复习知识的同时挑战中考。(2)乙实验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时,除了要检查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相似外,还要控制相似,实验现象是,。3.(·河北)如图所示,在蒸馏烧瓶内加适量石灰石和稀盐酸,经检查产生的气体充满烧瓶时,将一气球紧套在瓶口,气球逐步胀大。然后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中NaOH溶液注入烧瓶并振荡,气球快速缩小并被吸入烧瓶内。(1)检查产生的气体充满烧瓶的操作是。(2)气球被吸入烧瓶是由于NaOH溶液与瓶内气体反映,使瓶内气压变小。该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来源:Z,xx,k.Com](三)有关“二氧化碳的制取”中考又考了哪些?(7年4考)1.(·河北)(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实验时若向试管中加入的盐酸过多,可能产生的后果是2.(·河北)在一次实验课上,各小组同窗用在不同地点找来的小石块与稀盐酸反映制取二氧化碳。此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小明发现,相邻小组气体产生的速率比自己小组的快。小明将这一状况报告老师,老师激励他们对此问题共同探究。【提出问题】影响二氧化碳气体产生速率的因素是什么?【作出猜想】①不同地点石块中碳酸钙含量不同;②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同;③还可能是。【设计实验】(1)验证猜想①与否成立,要设计的实验:分别取大小相似、质量相似、的石块,加入质量相似、的稀盐酸进行实验。(2)验证猜想②与否成立,对盐酸的规定是。【交流讨论】实验中能够通过观察气泡产生的激烈程度,粗略地比较反映速率。若要做到精确比较,应当测量的实验数据是。【拓展延伸】上述实验中,小明采用了控制变量的研究办法。用此办法探究“催化剂对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反映速率的影响”,需要控制不变的因素有等(答出两点即可)。生答:还要控制滴入澄清石灰水的量相似,实验现象是呼出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的石灰水没有变化。生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烧瓶口,木条熄灭,阐明气体充满烧瓶。生答:2NaOH+CO2=Na2CO3+H2O。学生交流讨论得出:液体溢出试管。生答:CaCO3+2HCl=CaCl2+H2O+CO2↑。生交流讨论回答:石块大小不同(或石块质量不同或盐酸质量不同)生答:不同地点、溶质质量分数相似生答:溶质质量分数不同。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回答:相似时间内收集的二氧化碳体积(或收集相似体积的二氧化碳所需的时间)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回答温度、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或溶液质量、压强提高能力,激发爱好。巩固运用控制变量法解决问题,通过本题的练习,协助学生树立信心,以高度的自信心、良好的心态迎接中考,做好迎考复习。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七、小结八、作业布置师引导:今天的化学课我们回想了哪些知识?知识树上有几大树干?每个树干上有几个分叉?各个分叉上有几片树叶?同窗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同窗共同努力一起栽种、修剪的知识树,那么,今天作业是制作自己心中的“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树”看谁的树长的更茁壮、更茂盛。回想所学加深记忆通过学生自己制作知识树加深对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的掌握。尊重学生个性,激励自主发展的目的。板书设计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七、学习效果评价第一种环节: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思源于疑,没有问题就无以思维。本节课采用故事导入办法,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简朴的办法。使学生从常见的生活情境中理解生活中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这样,本节课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入新课,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的激情,培养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二、三个环节:通过知识树的构建,教师理解了学生知识的掌握状况,学社通过学生自己互教,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基础巩固练习,提高学生自信。第四、五环节:学生做习题的过程中复习知识,对不同答案通过同窗之间的讨论生生互教增加对知识的掌握。随着复习的进一步,提高难度,让每个学生学有所获!实现了分层教学!第六个环节:师生一起走进中考,感悟中考的魅力,揭示中考的神秘面纱,通过本环节的开展,协助学生树立信心,以高度的自信心、良好的心态迎接中考,做好迎考复习。第七、八个环节:加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学生通过自己栽种、修剪的“知识树”巩固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同时起到尊重学生个性,激励自主发展的目的。附件1:“死亡谷”的故事据说,很早以前,在我国的昆仑山附近,有着一种鲜为人知的山沟,名叫死亡谷,这个谷有着"地狱之门"之称。据说只要入谷之人,没有一种能走出来。生活在这个大峡谷的村民,宁愿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南京市房产抵押贷款合同模板3篇
- 涂料服务合同(2篇)
- 汽车租赁合同(2篇)
- 法国合同范本(2篇)
- 2025版拆除工程合同风险评估与管理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药产品代理销售知识产权保护合同
- 2025年度企业人力外包及绩效评估合同3篇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十二 高山仰止说课稿 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 7《妈妈睡了》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 2025至2030年护罩网格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城市基础设施修缮工程的重点与应对措施
- GB 12710-2024焦化安全规范
- 【牛客网】2024秋季校园招聘白皮书
- 2024-2025银行对公业务场景金融创新报告
- 2025届郑州市高三一诊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下税收征管问题研究》
- 肿瘤中医治疗及调养
- DB21-T 1720-2017海水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 组长竞选课件教学课件
- 2023年主治医师(中级)-眼科学(中级)代码:334考试历年真题集锦附答案
-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网建设部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