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琪与明长陵_第1页
吴琪与明长陵_第2页
吴琪与明长陵_第3页
吴琪与明长陵_第4页
吴琪与明长陵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吴琪与明长陵

在吴寒的一生中,有三点值得特别注意。这件事一开始,就有不同声音,甚至如他的老师、我国第一任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著名考古学家夏鼐等都劝阻过吴晗。但吴晗硬是坚持到底。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发掘定陵之事(原本提出发掘长陵)!1958年9月,明万历帝后定陵文物,在故宫神武门城楼展出,牵动了世界的目光。此时此刻,作为力主发掘定陵,最终实现了多年夙愿的吴晗,无疑满面春风。如果说《朱元璋传》是学者吴晗非同一般的代表作,那么,发掘定陵则可以说是吴晗从政之后影响深远的“代表作”。事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但就当时来说,发掘定陵的成功,开创了中国考古史新的一页,达到了吴晗等文化名人向周恩来总理建议中提出来的,使古代帝王陵墓开放为博物馆供人参观,成为世界名胜的目的。近半个世纪过去,“吴晗和定陵”,不断被后人关注,甚至炒作。笔者经过两三年的求实求证,查找到了当年吴晗有关定陵发掘的近十封原信,使这一历史事件的基本脉络得以真实显现。一、19发掘明陵的通信片段有一部受读者关注的纪实文学,里面“引用”一封信函式的由郭沫若、沈雁冰、吴晗、邓拓、范文澜、张苏于1955年10月3日呈政务院《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明确写道:1955年10月4日,政务院秘书长习仲勋的办公桌上,平放着一份刚送来的报告”,“习仲勋看罢报告,觉得事关重大,立即批转主管文化的陈毅副总理并呈报周恩来总理阅示。”又写道:“五天之后,有消息传来,周恩来总理已经做出裁决并在报告上签字——同意发掘。笔者对此作了认真考证,终于查找到了吴晗等文化名人有关要求发掘明陵的通信原件,包括领导人的批示。发现与上述纪实文学“引用”的信件、批示,在时间、内容、署名者排列顺序上都有较大出入。如“政务院”提法,就是明显与事实不符。1949年至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简称“政务院”,而1955年之后,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已改称“国务院”。笔者丝毫没有责难这部纪实文学的意思,因为时近半个世纪,如不是查找原件,而是采访当事人,都有可能出现差异,甚至误记,况且作为纪实文学作品。然而,作为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又涉及到不少文化名人和领导人,笔者认为有必要做一点原汁原味的叙述。吴晗最早有关发掘明陵的信,是1955年10月13日写给郭沫若的,请他斟酌改正初拟的写给周恩来总理要求发掘长陵的报告稿。实录如下:郭老:发掘长陵事,和各方面谈,都表示赞成。拟一报国务院稿,可用否请斟酌改正。请你领衔,范文澜、沈雁冰、邓拓、张苏都会签名赞成的。侯复即致敬礼吴晗十、十三同日,郭沫若对报告稿文字略作润改,并签了名。他复函吴晗:“报告稿在文字上略略修改一些,请再斟酌。我已签了名。敬礼!郭沫若十、十三”次日,沈雁冰、邓拓、张苏分别赞成并签名:“赞成,我也签了字了。沈雁冰十月十四日”;“完全赞成,已签字。邓拓十四日”;“赞成。张苏十四日”。范文澜也签了名。在此基础上,吴晗打印了致国务院的信,先报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彭真、第二书记刘仁和北京市副市长张友渔,亲笔用毛笔字在信上眉批:“长陵发掘需要科学院和文化部组织人力,进行工作,和郭沫若院长研究,写了一个报告给中央,呈上请审阅。吴晗十、十五”。彭真、刘仁、张友渔均迅速圈阅同意。二、19开发地下宫廷,模型的开发要经管吴晗等文化名人要求发掘明陵的信,是直接致国务院总理办公室主任林枫,并报周恩来总理的,并不是致政务院,或习仲勋秘书长。时间是1955年10月15日(另有一部文博文集附有一文化巨匠的年谱,误记此信为1956年)。原信实录如下:林枫主任并报总理:明十三陵的长陵、永陵、景陵已经修复了。长陵规模最大,地面建筑也最为完整。从过去几年北京西郊青龙桥附近(明代名金山,是妃嫔王子的从葬区)发现的明正德万历妃嫔墓的情况(地下五间大殿,厚石壁、青琉璃瓦的建筑)推断,长陵的地下宫殿的宏大,是可想而知的。埋藏在地下的宫殿,今天如能使其重见天日,开放为地下博物馆,安装电灯,供人参观,不但可以丰富历史知识,也将使这个古代帝王陵墓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名胜。就历史文物说,长陵没有被盗掘的记录。如果明成祖的骨殖及殉葬物全部都被保存,对明初史事的研究将有极大贡献;即使曾被盗掘,剩下的文物也一定不少,金山的明墓就是证据;甚至殉葬物全部被盗,宫殿必然如故,整理一下,也是研究过去帝王墓葬的最完整史料。墓内的历史文物,开放后照原来陈列式样,就地保存,成为“长陵博物馆”。部分容易变质的文物,可用科学方法保护,或者移交给国家博物馆,而以仿制品放置原处。清陵是模仿明陵修建的,清陵的地下结构图现在还保存在营造学社的刊物中,作为根据,进行慎重发掘,估计不会有太大困难。因此,我们建议开发长陵地下宫殿,由科学院和文化部组织人力,进行工作。是否可以,请指示。郭沫若、沈雁冰、邓拓、范文澜、吴晗、张苏1955年10月15日林枫主任于10月19日批:“总理:我同意此信意见。科学院、文化部可参加,可否委托北京市人民委员会主持此事。”又加注:“据我所知,吴晗同志对此事颇热心,陈毅副总理于9日做了批示。周恩来总理于11月13日做了重要的批示:“原则同意,责成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协同科学院、文化部指定专人议定开发计划送批。”虽然时任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著名考古学家夏鼐等,鉴于当时科学技术水平,发掘出土的文物难以保护等原因,曾提出不同意见,试图说服吴晗,说服有关方面,搁浅发掘动议,但周恩来总理的批示,无疑是历史性的抉择、决定性的抉择。三、19吴栎、吴等为研究长陵计划做出了调整,于余心清等四人之子周总理批示下达后,吴晗于1955年11月15日用毛笔手书,做出“原件连同总理批示打印”、“提集办讨论”、“分送郭沫若、沈雁冰、张苏、范文澜、邓拓”、“专送中国科学院、文化部办公厅拟稿、请即指派专人会同本委商定开发计划报批”的四点批示。亢奋的吴晗又于11月21日做出批示:“星期二(即次日,笔者注)下午四时约科学院、文化部所指派的专人,商定草拟长陵(十三陵)开发计划”。1955年11月22日,由吴晗主持召开的发掘长陵第一次协商会议,达成了试掘永陵等的四点意见。吴晗于会议的次日,1955年11月23日,致信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作了汇报。这四点意见主要是:1、组织长陵发掘委员会。拟由余心清、尹达、夏鼐、王冶秋、张季纯、刘仲华、吴晗等七人组成;2、鉴于长陵已有600余年历史,很可能地层已发生变化,土壤产生淤积等情况,建议正式发掘前,进行一次科学勘测;3、根据勘测结果和我们所掌握的资料,先在永陵(明嘉靖帝陵墓)进行部分试掘,以便积累经验,拟定开发长陵的详细计划;4、今后发掘工作的具体分工。四、19学术研究和学科研究1956年3月28日,吴晗根据郭沫若院长意见,又一次约集科学院、文化部有关领导、专家,研究发掘长陵的具体计划。也就是在这一次会议上,提出了首先发掘定陵,而不是原先提出的发掘永陵的重要建议。1956年4月2日,吴晗致信郭沫若,信中说:“大家一致同意,科学技术专家由科学院和考古所抽调。由于考古所的科学技术专家现不在京,须在七八月间才能回来,夏鼐同志不久也将外出……大家意见是,趁夏鼐同志在京期间,最近先开发定陵,因为:定陵已显露在外……虽规模较小,但与长陵比较,估计构造大体相同,能为开发长陵取得一些经验”。郭沫若收阅此信后,将此信转呈习仲勋同志。习仲勋同志将信中发掘定陵等重要意见,报告周恩来总理,获得同意后,于1956年4月11日,亲笔致信吴晗,转达了总理意见,原信实录如下:吴晗副市长:你四月二日给郭老的信,他已转来我处。关于发掘明陵的事,我请示了总理,他同意按步骤先发掘定陵,然后再发掘长陵。发掘明陵的组织工作和将来的陈列工作都由市文化局负责,现在郑振铎副部长兼考古所所长又不在北京,所以有关发掘明陵工作会议的召集和主持,总理和郭老的意见,还是由你担任为宜。除写信给你外,同时我将总理和郭老意见也告诉了张友渔副市长。习仲勋1956年4月11日五、19吴栎是未尽的工作历时两年多的定陵发掘,自1956年5月破土动工,到1958年7月底结束。明万历帝朱翊钧深藏在地下的玄宫,完整地呈现在换了人间的中国人面前,世界为之惊叹!在发掘过程中,有许许多多波折和意外情况,吴晗和夏鼐等在关键时刻均出现在现场,与发掘队队员一起,分析、探讨、攻关。虽然有过争论,甚至面红耳赤,但都没有改变发掘的计划,这是吴晗的坚韧,也是夏鼐的支持及发掘队遇难不屈的结果。笔者注意到,吴晗在1956年7月10日做出有关申请经费的三点批示:“1、不必在定陵稜恩殿陈列,可利用长陵地面建筑;2、其他部分请财政局研究有无可以节约之处;3、即办稿报中央拨款,请张(指张友渔,笔者注)批。”国家财政部于1956年12月11日《同意拨付发掘定陵经费》,计153500元。吴晗于12月24日致信习仲勋同志,汇报工程进度要到1957年春季才能进入地宫,结余款99000余元中有60000元,是以后修建地下博物馆和有关陈列、设备用款,请求余款转下年度继续使用。可见,当年的发掘经费是精打细算的,吴晗在千方百计地压缩经费,盘活经费。也可见吴晗这个读书人,颇有经济头脑。1958年8月5日,吴晗又一次致信习仲勋同志,一开始就写道:“关于长陵发掘问题,有些意见前已当面请示。现再具体报告如下”。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为此事,吴晗与习仲勋同志是常有联系、请示和接触的。吴晗在信中主要提出三点意见:“1、长陵发掘委员会任务已经完成,应即撤销。今后定陵博物馆建馆及长陵发掘工作,请中央明确指示交由中央文化部及北京市文化局负责领导,归口工作”;“2、同意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