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_第1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_第2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_第3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_第4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1、背景①鸦战前后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加深②坚船利炮惊醒了有识之士③“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1)林那么徐林那么徐〔1785-1850〕,福建候官人。早年家境贫寒,受过良好的教育。嘉庆十六年赐进士。在为官40年中,他“经世自励〞,廉洁奉公。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指挥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者。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2、代表人物及主张①收集西方信息;②设译馆,编译西方书报,如:?四洲志??华事夷言?;③仿制西方战舰;

为什么说林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开近代中国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自主学习“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海国图志·序?(2)魏源?自主学习①该书核心思想是?②这一思想含义、目的、意义?核心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直接目的:抵御外来侵略意义:启发了人们冲破闭关锁国的牢笼,拓宽视野去关注和认识世界。为洋务派和资产阶级改进派进行近代化改革奠定了思想根底。3.评价林那么徐、魏源〔1〕进步性〔2〕局限性林那么徐、魏源等人的思想和主张,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具有积极意义。他们开一代风气之先河,成为近代中国人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起点,对于后人探索救国之路具有重大的启迪作用。他们都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没有也不可能冲破封建主义的藩篱。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9世纪60—90年代〕①西学的传播猛烈冲击着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②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③洋务派形成,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1.背景:〔地主阶级洋务派〕2.含义:在坚持中国君主专制度和传统的伦理道德、纲常名教的根底上,引进、学习和使用西方的科学技术、生产工艺,以求富国强兵。4.目的:维护中国传统的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5.实践:洋务运动3.代表:冯桂芬、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封建伦理纲常西方先进科技根本手段挽救封建统治目的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思考:清政府内部关于“西学〞观点是否一致?有何异同?体用之争的实质是什么?体用之争的结果如何?影响如何?不一致。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顽固派反对“西学为用〞。比较:同:根本上都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异:洋务派主张通过学习西方实用科技,实现国家富强;顽固派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持既有的政治文化格局,反对任何变革。体用之争实质上是维护清王朝统治秩序的手段之争。体用之争的结果洋务派获胜,掀起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①迈出了中国现代化的第一步,也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②也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起了促进作用,有利于教育的现代化③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思想的破产6.作用:相同点:都要求“中学为体〞,即维护固有的制度和纲常礼教;根本目的都是稳固清王朝统治。不同点:稳固统治的方式不同: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顽固派完全排斥西学,反对学习西方。你能看出他们观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哪里?洋务派和顽固派“体用之争〞的焦点是什么?三、维新变法思想看图思考:哪些因素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开展?〔资产阶级维新派19C90年代〕民族纺织业民族火柴业留下的商标1.背景:维新:提倡新事物,反对旧事物,特指政治上的改革运动。〔1〕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民族危机深重。〔2〕洋务运动的开展,使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奠定了康梁维新思想的根底。〔3〕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开展,使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开展。康有为维新变法第一人,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艺术家,资产阶级改进派的代表人物。曾先后七次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变法维新,以挽救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领导了“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等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改革运动。其理想和政治主张在?大同书?中有表达。代表作:?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等。其先进思想被梁启超称作“思想界之大飓风〞“火山大喷发〞。2、代表及思想主张:梁启超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十七岁中举,后随其师康有为参与维新变法,事败后流亡日本,创办?新小说?杂志,与孙中山等革命者来往密切。材料一: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变法通议?材料二: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那么变,不变亦变……变那么通,通那么久。——?变法通议??这那么两那么材料分别反映了梁启超的什么主张?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兴民权、设议院变法是历史开展的必然严复严复〔1854—1921〕福建侯官人,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称他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第一人。1898年出版了?天演论?一书,利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宣扬社会进步理论、阐述变法的必要性。严复所宣传的进化论思想,成为维新派批判封建顽固派守旧不变、激发人们要求变法图强的理论武器。把生物进化论引进到社会政治领域代表主张共同点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梁启超

《变法通议》严复《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1、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2、主张兴民权、设议院3、变法图存4、开展资本主义主要宣传者,指出变法是历史开展的必然借经学、孔子,宣传维新变法理论,用进化论观点论证君主立宪制★维新派与林那么徐、魏源的思想有何异同?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挽救国家林则徐、魏源维新派相同学西方的根本目的学西方的内容性质维护封建专制制度改变封建专制制度,走资本主义道路西方的先进技术西方的政治制度爱国救亡运动爱国救亡运动、资本主义改进运动〔5〕利于传播资级革命思想3.作用〔1〕直接发动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2〕是爱国的〔3〕是进步的〔4〕具有启蒙作用——挽救民族危机——走资义道路,顺应时代潮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