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50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体验感悟几个几和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有条理的、严谨的、完整的语言表达能力。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教具学具:由例1内容设计的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引入图片欣赏:秋天收获的季节。丰收啦!师: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左图中看到的是几个2?右图中看到的是几个3?(和他们两个观点一致的同学,请用坐姿告诉我。)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1收获的景象处处有!看,勤劳的小兔子们也收获了各色萝卜。这里的是胡萝卜2根;这是白萝卜,一起数,10根;这是红萝卜,数一数6根。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学生口头解答)2、揭示课题师:刚才的问题中,无论是比多还是比少,我们只要把多的物品的数量分成两部分(ppt演示一下),从物品多的数量里减去同样多的部分就可以解决。3、猜想师:比多比少是简单的比一比(板书一下)。师:看到“简单”二字,你想到了什么?有简单,就会有复杂,但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特殊的比一比。4、交流讨论师:特殊的比一比,是要把2根胡萝卜看作一份。思考:1、把2根胡萝卜看作一份,简单、快速、直观的方法是什么?(点击主题图,能不能开启你的智慧?)简单的事情简单做,也很了不起!2、红萝卜怎样分?是这样的几份?(独立思考)3、句子中的重点词是什么?你能补充完整吗?(讨论,同桌互助)(真正的讨论交流,才能互帮互助。)5、揭示课题师:看到“倍”字,你想知道什么?生1:生2:生3:师:在刚刚的学习中,你已经有了答案,只是不太明确。师:很久很久以前,中国的数学家,在这幅图里,发现了、创造了倍。师:胡萝卜2根,红萝卜3个2根,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倍的认识”。6、操作体验师:拿出任务单一,赶快体验一下吧。7、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师: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任务单二三、新知应用基础园1、(1-3题)口头解答。2、大家一起来挑战师:加大难度,有没有困难?(同桌讨论)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3、小结(出示汇总图)概括:每幅图中都是把(选“多”或“少”)的物品数量看作1份。提升园师:1份的数量还可以是几呢?1、出示:(图一)师:原来一份数量还可以是6呢?2、出示:(图二)师:你是怎么想的?拓展园考考你的眼力。(2组题)比一比,谁的观察力最强?2、智慧闯关。(长方形图、九宫格)为第2课时预设问题,激起求知欲望。四、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识方面的收获,学习习惯方面的成长,都可以说一说。五、布置作业50页做一做1题、2题,练习十一1题。附:教学设计倍的认识(特殊的比一比)(简单的比一比)的¨¨是的¨¨。的根数是()个2根,的根数是的()倍。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其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已有向逻辑思维过度的趋向。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主要依赖具体形象思维。因此我把倍的认识这一知识,融化在学生的直观感受、操作体验与故事之中,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刺激中体验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并促进“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思维模式的建立。效果分析高效的教学设计要以对学情的充分研究为基础,正确地把握学情是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出发点。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倍的认识》,对学生有哪些生活经验、掌握的知识进行了深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学习《倍的认识》至关重要。为了新知和旧知的内在联系,乔老师做了学情调研和教学设计的多次改进。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储备,预设学生构建“倍的认识”过程中的突发问题的生成,寻找到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和策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新知部分的教学,老师为了强化倍的知识是特殊的比。在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了“比多比少”算理的整理和复习,揭示和切入倍的知识是“比一比”方法的改变。在步步深入,逐步强化这种特殊比的过程中,已经为第二课时的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做好知识铺垫,从这一评价角度分析效果非常明显。因为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真正体验、感悟了几个一份去分是平均分的知识,就应该用除法来计算。这也是平均分第二种分法的知识延伸,建立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在知识提升环节,“1”作为一份的数,部分学生持怀疑态度。但是通过运用学生学习生活中“计算比赛获奖”的小情景,明白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通过学生表情的变化、思维的速度,回答问题、练习、动手操作的准确性等信息反馈,可获知教学信息的传输是否畅通,亦可看出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情况。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不能只看少数尖子学生,大多数中下学生同样也是知识的接受体,从他们身上更能体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高低。总之,本节课在乔老师的引导帮助下,学生的潜力得到很大限度的挖掘,智力好的学生吃得饱,中等水平的学生吸收得好,差的学生消化得了,学生人人学有所得;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人无完人,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老师会一如既往的做好数学教学工作的研究。教材分析:“倍的认识”是在学习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后出现的学习内容。“倍”是一个新的概念,是一种数量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和简单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的“倍”含义。拓宽运用乘法或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和能力,培养数感,为今后学习分数、小数、百分数、比和比例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任务单一的是的倍。任务单二有()个2根,的根数是的()倍。智慧闯关(1)图①的大小是图③的倍。(2)图①的大小是图②的倍。(3)图④的大小是图②的倍。挑战升级挑战升级画一画思考:第二行摆()个5根,一共是()根。思考:第二行摆()个5根,一共是()根。是第一行的4倍(画在下面横线上)第二行摆:第一行摆:是第一行的4倍(画在下面横线上)第二行摆:第一行摆:2《倍的认识》教学反思《课标》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法上面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强调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观察比较中建构知识。所以在“倍的认识”整个学习进程中,有学生自主探索的环节,有学生操作体验的活动,有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一、过程设计体现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层次性和坡度性。“倍”的认识既是是三年级上册教学重点,又是本册难点。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而“倍”的知识运用又比较广泛。课堂从图片欣赏开始,学生快速说出几个几,这些生活中的数学,学生兴趣盎然。从开课的“比多比少”是简单的比一比,过渡到特殊的比一比。这种特殊的比一比,是要把2根胡萝卜看作一份,解决2根是一份的方法,发现“圈一圈或摆一摆”是简单、快速、直观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这两者之间既有本质的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红萝卜也2根一份去分,直观感悟到1份和这样的3份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倍”的概念。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把重点放在把“什么”看作一份,帮助学生建立这种“特殊的比一比”是把“少”的数量看着1份的数。这样的设计符合了学生年龄特点的要求,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在新知探究过程中,首先是通过观察,得到“圈一圈或摆一摆”的方法;然后是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有了2个是一份的感知,去思考红萝卜是这样的几份;之后同桌讨论交流互帮互助,正确建立“倍”的概念,以及表达的完整性。有了新的认知后,让学生在任务单二上再去体验感悟。多次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生,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形象直观地建立“倍”的概念。存在的问题:1、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备课还要加强备学生,充分了解学情。2、课堂中随机生成的教育小契机,不善于捕捉,不能充分的利用,缺乏教育智慧。3、教师每一句话都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课堂语言还要再精炼、简练些。课标分析《课标》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