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_第1页
从化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_第2页
从化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_第3页
从化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_第4页
从化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自然地理题目:从化市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姓名:钟学号:209院别: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专业:地理科学(师范)班级:09(3)班指导教师:李老师目录1前言............................................................................................................................11.1研究地区概况.....................................................................................................11.2研究的意义与目的.............................................................................................22自然地理环境特征....................................................................................................22.1气候特征…….....................................................................................................22.2地形地貌特征.....................................................................................................32.2.1地形地貌概况..........................................................................................32.2.2平原…......................................................................................................32.2.3阶地、台地…............................................................................................32.2.4丘陵、山地…............................................................................................32.3水文特征…….....................................................................................................32.3.1河流..........................................................................................................32.3.2地下水......................................................................................................42.4植被和土壤特征…….........................................................................................43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3.1有利影响.............................................................................................................43.1.1对农业的影响…......................................................................................43.1.2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旅游业…....................................................................................房地产业…................................................................................服务业…....................................................................................63.1.3对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影响…..................................................................63.2不利影响.............................................................................................................63.2.1对农业的影响..........................................................................................63.2.2对第三产业的影响..................................................................................63.2.3对经济的影响..........................................................................................64结语............................................................................................................................7参考文献......................................................................................................................7英文题目......................................................................................................................8英文摘要......................................................................................................................8英文关键词..................................................................................................................8从化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摘要:广东省从化市地处珠江三角洲与粤北山区的过渡地带,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本文简析了从化市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经济、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影响。关键词:从化;自然地理环境;人类活动;影响;旅游。1.前言1.1研究地区概况从化市地处广东省中部,广州市东北面,珠江三角洲到粤北山区的过渡带,属广州市县级市。市境东面与龙门县、增城市接壤,南面跟广州郊区毗邻,西面和清远市、花都区交界,北面同佛岗、新丰县相连。地理坐标:东经113°17’至114°04’,北纬23°22’至23°56’。全市总面积2009平方公里。境内西北到东南最长直线距离约45公里,东北到正南边最大距离80公里。2004年全市总人口为357986人。市政府驻街口镇。[1](见图1、图2)市东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中南部以丘陵、谷地为主,西部以丘陵、台地为主。市内最高点为良口的天堂顶,海拔1210米,是从化市东部与龙门县的分界山。属南亚热带季候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图11.2研究的意义与目的通过对从化市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研究,运用研究成果,为该地区更好地解决农业生产、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利用、地理环境污染和治理等问题的改善提供参考依据。2从化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2.1气候特征从化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年平均气温19.5。C~21.64。C,南北气温相差1.8。C;年平均雨量1800~2200mm,其中中南部为1908.8mm;年平均辐射量103571卡/平方厘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年平均日照中南部为1809.3小时,北部为1697.6小时。[3]四季气候特征为春季冷暖多变,阴湿多雨,偶有“倒春寒”天气;夏季以晴热天气为主,时有大风和暴雨;秋季气爽少雨,常遇干旱和“寒露风”;冬季多晴天,气候干燥,霜冻时有发生。气候灾害主要有水灾、旱灾、低温冷害、大风和冰雹等。图2季内平均气温图3季度降雨量2.2地形地貌特征2.2.1地形地貌概况从化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形呈阶梯状。市内主要的山岭和河谷走向为东北西南方向,与区域大地构造的走向一致。在华夏系和新华夏系构造的控制下,主要的河谷沿构造线方向发育,形成以东北方向平行岭谷为特征的地貌骨架,最高点为良口天堂顶,海拔1210米,最低点为太平镇太平村,海拔16.2米。从化属丘陵半山区,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较为广大,这是从化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市东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中南部以丘陵、谷地为主,西部以丘陵、台地为主。全县地貌分为平原、阶地、台地、丘陵、山地和水域等6类。2.2.2平原市内的平原有冲积平原、河谷平原、冲积洪积倾斜平原3种类型。分布于流溪河与潖江河流域,占总面积的14.58%。2.2.3阶地、台地市内阶地面积有9.3万亩,占总面积的3.09%。阶地为河流两旁或平原边缘的阶状地形,一般洪水浸不到,阶面平坦或微倾,前缘有陡坎。分布零散。市内有台地31.62万亩,占总面积的10.49%。主要分布在良口以南地区。台地是地壳上升或其他原因导致的侵蚀基淮面下降,使侵蚀剥蚀平原被河流切割改造而成。2.2.4丘陵、山地市内丘陵的面积仅次于山地,占全市总面积的29.83%。丘陵是一种壮年期地貌,多分布于山前地带、谷地和盆地边缘,在平原上也有零星分布。从化市的山地在各类地貌中比例最大,占总面积的39.22%。市内山地地貌可分为低山和中山两类。其中海拔400~800米的低山占山地面积的68.99%;海拔800~1210米的中山,占山地面积的31.01%。构成县内山地的岩性,以花岗岩为多,分布在各地;其次是砂页岩;变质岩只分布在江埔、神岗、太平的低山,;火山岩只分布在温泉和大岭山的中山。境内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有10座之多。2.3水文特征从化雨量充沛,川流纵横,水资源丰富。全市水源可采总量年均约27.5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2.7亿立方米,地下水4.85亿立方米。4至9月为丰水期,雨量占全年雨量的80~85%。从化地下水资源丰富,总储量的估算值约4.85亿立方米。其中温泉地下的储水约在200米深层。境内北部山区矿泉水资源丰富,其中云台山矿泉水颇负盛名,日涌量400立方米。2.3.1河流从化市内主要河流有流溪河、潖江河与连麻河,其中流溪河最大,潖江河次之,连麻河居三。市内有水域约8.3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78%。流溪河是从化市最大的一条河流,由市内众多溪流汇集而成。其主源头地处县东北部,吕田与龙门县交界的桂峰山--大岭头一带。流溪河全长157公里,流域总面积2300平方公里,其中从化境内河长113公里,流域面积1612平方公里。流溪河从北到南流贯全市,至太平场出从化县境;再流过广州白云区的钟落潭、竹料、人和,出江村的南江口,汇入花都区的白坭河,经珠江三角洲河网而注入南海。潖江河是从化市的第二大河流,是北江支流潖江河的一条分支。(见图5)市内河长29.5公里,集雨面积320平方公里。其发源于从化市西部鳌头与花都区交界的羊石顶(山峰名)一带,自南向北流流向清远市江口,再汇入北江,最后经珠江三角洲河网进入南海。图4连麻河位于从化北部的吕田山区,发源于市东北角吕田与新丰、龙门县交界处北面的小沙罗(山名)。该河在从化市境内河长15.5公里,集雨面积为77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3.8%。2.3.2地下水从化地下径流主要由径流降雨产生,属雨水补给类型。地下水资源主要有热水和矿泉水,温泉风景区热水泉眼有13处,日涌量约1400立方米,水温最高70摄氏度,含弱放射性氡和对人体有益元素,有重要的医疗价值,被誉为“岭南第一泉”,是世界上名泉之一。2.4植被和土壤特征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其土壤成土母岩多为花岗岩,部分为石英岩和页岩,东南部为轻沙黄壤,土壤质地以细沙和粉沙为主、肥力较差,呈中性或微酸性,其余为红壤或黄红壤。[1]从化有180多万亩青山,现有林地面积13.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68%,自然保护区覆盖率16.9%,全市生态公益林面积9.2万公顷,包括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一个省级森林公园,一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四季常青,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宝库。[4]3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1有利影响3.1.1对农业的影响境内中部以南的流溪河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水利设施完备,使之形成传统的农业区,利于农业生产。从化全市有农用地苗266亩,可供大规模连片发展“三高”农业。[5]流溪河是从化市最大的一条河流,由市内众多溪流汇集而成。是从化农业生产,生活饮用水的主要来源。广州的一部分饮用水也是来源于流溪河。同时,历史上的流溪河曾是交通运输要道。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热量充足,降水丰富,使水稻的耕作制度可以一年两熟或三熟。农民的水稻收成量大。从化盛产荔枝,是全国荔枝生产基地之一。独特的气候,使生产出的荔枝也有所不同。2011年11月11日,从化荔枝与德庆贡柑、信宜三华李、紫金春甜桔、连平鹰嘴密桃、阳春马水桔、高州储良龙眼、梅县金柚、云安沙糖桔、徐闻香蕉等获得“岭南十大佳果”。由于荔枝的大量种植,也就有农民养殖蜜蜂了。荔枝蜜给从化农民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收入。中学课文里有一篇杨朔的散文《荔枝蜜》,里面就是讲从化荔枝蜜,被誉为蜂蜜之王。从化还盛产龙眼、三华李、柳橙、甜桔、梅、火龙果、杨梅等水果,其农副产品加工业遍布各个水果生产地。3.1.2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旅游业从化境内植被繁茂,森林覆盖率高达68%,清水秀,风光旖旎,空气清新,生态环境绝佳,人文气息厚重,以山水、林果、温泉为特色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丰富,有着“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和“广州后花园”的美誉。从化因珍稀的小苏打温泉及其成功开发而早已驰名于世,是近代和现代中国最具盛名、国内外政要光顾最多的温泉旅游胜地之一。[6]从化旅游业完全有条件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乃至战略支柱产业之一。还拥有被誉为“第二庐山”的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全国十大森林公园标兵单位之一)和广州抽水蓄能电站旅游度假区(国家AAA级景区),还有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流溪温泉度假区、天湖瀑布、流溪香雪、仙沐园、三桠塘幽谷探险、钱岗古村落、三百洞旅游度假区等大批著名景点,是旅客生态游、探古游的绝佳选择,每年吸引着大批的国内外游客。[4]地下水资源主要有热水和矿泉水,温泉风景区热水泉眼有13处,日涌量约1400立方米,水温最高70摄氏度,含弱放射性氡和对人体有益元素,有重要的医疗价值,被誉为“岭南第一泉”,是世界上名泉之一。其中,碧水湾温泉为国家AAAA景区,是全世界除了瑞士之外、仅有的一个含有氡元素的温泉。“温泉”旅游是从化旅游的一大亮点。北回归线经过从化,在从化的南部太平镇有世界最高的北回归线标志塔,(北纬23°26'2''44东经113°28′56''16),每年夏至日,许多游客来此观看“立竿不见影”的地理现象。拉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从化流溪河绿道,沿广州的母亲河流溪河而建,从太平镇与花都区交界处至流溪河森林公园,全长109公里。沿途风景迤逦,清秀的山水,淳朴的乡土民情,古老的村落,美丽的森林。从化位于广州市的北部,如此的生态环境,可以吸引珠三角的人前往

房地产业从化境内植被繁茂,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空气清新,生态环境绝佳,吸引了众多房地产商在此投资。如雅居乐、托斯卡纳、莱茵水岸、逸泉山庄、东方夏湾拿、云星地产、上城湾泮等。房地产的健康发展,三年累计完成投资总额32.6亿元,年均增长42.7%。逸泉山庄、东方夏湾拿花园、紫泉翆轩、雅居乐滨江花园等大型高档商住区相继的落户,进一步提升从化市房地产业发展水平。近年来从化市的旅游业持续兴旺。服务业从化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其旅游业的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先从化拥有二星至四星级酒店16家,五钻级酒家3家,在建五星级酒店7家。3.1.3对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城市的发展方向。从化市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空气清新,生态环境绝佳。虽然政府为了保护环境,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不合理发展,提高了投资企业进入该市的门槛。但却可把市引向以第三产业占相对大比重的经济结构。12月3日,在广西钦州召开的第四届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上,我市被评为“中国十佳绿色城市”之一,为建设珠三角最宜居生态城市再添新光彩。市林业局负责人代表我市领取此奖项并发表获奖感言。他表示,从化一定会倍加珍惜“中国十佳绿色城市”这一荣誉,进一步增强绿色责任意识,努力实现经济绿色增长,全面建设珠三角最宜居生态城市,为我国绿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该市把建设珠三角最宜居生态城市作为十二五计划的目标之一。3.2不利影响3.2.1对农业的影响广州地处低纬度,属于南热带季风气候区,地表接受太阳辐射量较多,同时受季风的影响,夏季受海洋暖流形成高温,多雨的气候。尤其在六七月分的时候,特别是受台风的影响,从化连续下雨尤其严重的,有时甚至出现连续的大暴雨,导致流溪河流水库水位迅速上涨,最高水位超过防洪限制水位2.72米,这样的情况随时也会出现险情。农作物受灾,产量下降。[2]2009年全年出现暴雨11场,其中6月26日日降水量最大,为184.5毫米。6月25~29日出现洪涝,全市直接经济损失6053万元。低温灾害。从化地处山区,特别是西北部,冬季多出现低温灾害。2009年1月24日至2月17日,连续出现25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2℃的低温寒冷天气过程,水产畜牧业损失3089万元。[3]3.2.2对工业的影响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相对高温多雨。但有时会出现长时间的持续高温天气,工业的用电量本来就巨大,高温天气更使得电网供应紧张。甚至得错峰用电。工业轮休。这样对人民的生产生活,特别是对工业生产影响很大。同时,持续高温天气也会导致供水的紧张,对工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3.2.3对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影响从化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特征,灾害性天气种类多样且频繁出现,并具有很强的局地性,土壤电阻率相对较低。一年四季水汽丰富,温暖多雨,热力对流引起的雷暴出现频繁。由雷暴引发的雷击事故,给当地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据从化市防雷减灾管理办公室不完全统计,1997~2007年从化市共发生雷电灾害352宗,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72.6万元。而雷击影响最大的是人员伤亡,11年间共因雷击造成30人伤亡。经调查发现,随着气象部门对防雷减灾的社会管理职能的明确,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竣工验收、定期检测和资质管理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从化的雷击事故呈下降趋势(图5),但雷击造成的损失确越来越重(图6)。这主要与建筑物内通信、计算机等抗干扰能力弱的现代化设备越来越普及,电力、电视、电信等设备迅速增长等有关。[2]图5从化市各年发生雷电灾害宗数图6从化市各年发生雷电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从化市的森林覆盖率达68%,生态环境良好。政府为了保护这广州“后花园”的生态环境,给投资企业设下了比较高的门槛。在这方面,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4结语从化山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