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练习一、单选题1.《唐律疏议》规定,子孙在祖父母、父母尚未去世的情况下,就和祖父母,父母分家单过(如为祖父母、父母指示则无罪),徒三年…诈称祖父母,父母死,徒三年。这反映唐律A.礼法结合 B.残暴严苛 C.以人为本 D.条文清晰2.明代是城隍信仰发展的转折点。朱元璋于洪武元年发诏书,所有县级以上的城市都要建造城隍庙,后向下扩展到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镇,构建起了和行政等级完全一致的城隍信仰建制。城隍信仰建制旨在(

)A.强化君权神授的主流意识 B.利用民间信仰为统治服务C.促成城隍文化的全面繁荣 D.顺应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3.出现于尧舜时代的“象刑”,是指对于轻罪之人,不伤害其肉体,而是在其衣物上描绘特殊的图案以示惩戒。发展至商代,每逢新年伊始,官吏们往往将刑罚的场面描绘成画悬挂于城门楼上,以警示过往行人。这反映了(

)A.先秦政治宽刑重民 B.法律成为生活规范C.艺术助力封建统治 D.绘画承载政治意涵4.《唐六典》载:京兆,河南、太原牧及都督、刺史“宣布德化”,“敦谕五教”,每岁一巡属县,“内有笃学异能闻于乡闾者,举而进之,有不孝悌、悖礼乱常、不率法令者,纠而绳之。”对于孝悌、节义,力田者,亦具实申奏,表其门闾。另外,京畿及天下诸县令之职,“皆掌导扬风化”“抚黎氓”。这反映出唐代A.选官制度的嬗变 B.儒学地位受到冲击C.域外文化的传播 D.社会教化趋于规范5.汉高祖时令五十岁以上有能力和号召力的老者为三老,可与官员共商政事;汉武帝时对高年赐王杖,并可享受许多特权,如买卖自由吏民不得随便殴辱等;东汉放宽老年的恤刑范围,加重对不孝罪的惩罚。这些做法的出发点是(

)A.适应尊崇儒术政策 B.推动商品经济发展C.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D.提升社会道德水平6.据记载,汉文帝出行,受人惊吓差点受伤。廷尉张释之以违反“清道令”之名判处惊吓皇帝之人罚金。文帝不满,认为应当重刑。张释之说:“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汉文帝无奈地说,“廷尉当是也”。此事反映了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 B.儒家思想影响法律制定C.法律传统影响君主行为 D.司法审判注重程序公平7.唐律以丧服礼中的五服作为量刑定罪的重要标准,犯罪连坐,先亲后疏,亲属间犯罪,虽行为相同,亲疏量刑各异,同时还规定,骂人不构成犯罪,但子孙骂祖父母、父母者,罪当处死。由此可见,唐律(

)A.具有轻罪重罚特征 B.带有较强的等级色彩C.深受儒家伦理影响 D.缓和了礼与法的冲突8.汉时,只有年俸二千石以上的官员,在执行死刑前须交由皇帝审核。《魏书》记载:“当死者,部案奏闻。以死不可复生,惧监官不能平,狱成皆呈,帝亲临问,无异辞怨言乃绝之。”《隋书刑法志》载:“(开皇)十五年制,死罪者,三奏而后决。”这表明A.地方司法官员权力缩小 B.中央集权程度逐步加强C.封建司法体系日益健全 D.儒家思想影响刑罚实施9.史书载,汉文帝出行中路过渭桥,有人从桥下走出,使文帝乘车的马受惊而跑,廷尉判罚此人四两金,可见汉代职官系统廷尉的职责是A.护卫皇帝 B.掌管刑狱 C.制定法律 D.行政管理10.下表是关于唐代法律案件的相关记载。这说明唐朝(冯甲在亲丧期间)朝祥暮歌,是亵于礼,以哭止乐,斯慰所怀。诉词既款服终,言讼请依科断敦煌卷子伯2593号柳公绰,长庆中为刑部尚书,京兆府有姑以小过鞭其妇至死,府上其狱,郎中窦某断以偿死,公绰曰:“尊殴卑,非斗也且其子在,以妻而戮其母,非教也。”竟从公绰所议《册府元龟》绰曰:“尊殴卑,非斗也且其子在,以妻而戮其母,非教也。”竟从公绰所议绛州孝女卫氏…其父为乡人卫长则所杀…及长,以砖击杀之…(唐太宗)嘉其孝烈,特令免罪《旧唐书·烈女传》A.司法呈现礼法结合的特点 B.统治者遵循明德慎刑的原则C.国家专注儒学的教化功能 D.道德品质是选官的重要标准11.发达的农耕文明孕育了中国古代民法文化的独特气质。《唐律•捕亡律》载“邻里有强盗或杀人案发生,见呼告而不救助者,杖一百。闻而不救者杖九十”。这反映了《唐律》(

)A.礼法结合,重视道德教化 B.轻罪重罚,建立法律体系C.改善民生,调节民法关系 D.注重理性,维护人民利益12.《北齐律》中首次规定了危害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重罪十条,分别是:反逆(造反);大逆(毁坏皇帝宗庙、山陵和宫殿);叛(叛变);降(投降);恶逆(谋杀或殴打尊长);不道(凶残杀人);不敬(盗用皇室器物对皇帝不尊重);不孝(不敬父母),不义(杀本府长官和授业恩师);内乱(亲属间的乱伦行为)。由此可见该时期(

)A.体现立法执法合一 B.儒学渗透族规家训C.中华法系已臻完备 D.律令注重礼法结合13.在唐朝的基础上,宋朝女子财产继承制度随着两宋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开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各种法律、敕、案例对女子财产继承的范围、继承的方式、继承的份额作了详备的规定,保障了女性的财产继承权。这表明(

)A.女性的社会地位大幅提高 B.经济发展强化私有权观念C.政府对商业活动加强控制 D.男女获得了同等的继承权14.如表所示为先秦时期有关刑罚及法令实施的记载。这些记载记载出处“明刑(慎罚)"怀刑”“敏谏罚讼"《大盂鼎》“流宥五刑(用流放的惩罚来宽宥应处“五刑’的人),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尚书.舜典》“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比喻统治者宣布法令,不宜仅布之官府,而宣布之民间)《周易.小过》A.表明先秦时期法制较为健全 B.体现了德治的思想与精神C.折射出法治思想得到了弘扬 D.强调了统治者的道德修养15.洪武十八年(1385年),明太祖亲自编撰《大造》,其中汇集了大量惩治官民贪赃受贿、转嫁赋役、侵吞税粮、流亡隐匿的案例,并使用凌迟、枭首等酷刑。明太祖认为此书具有“警醒顽愚”的作用,还把它作为和《大明律》并行的司法典籍。这反映出明太祖A.重典治吏 B.轻罪重罚 C.以民为本 D.依法治国16.《唐律疏议》共十二篇三十五卷五百条,其篇名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其内容特别重视“孝”,要求维护“孝”的律文有几十条,自辽宋金元迄于明清,刑法律条基本上都以唐律为蓝本。这反映了唐律①内容丰富,体系完备

②开始援礼入法,贯彻礼教义理③开创律例合编的体例

④为后世律令的制定提供了蓝本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②④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春秋决狱”为董仲舒所倡,是指以儒家经典《春秋》里记载的事迹和体现的原则作为判案的依据,又因为在实践中经常援引其他儒家经义作为断案的依据,所以又称“经义决狱”或者“引经决狱。”随着春秋决狱影响的日渐加深,一系列司法原则被概括出来,如父为子隐、大义灭亲、诛首恶而已等。——摘编自曾阿牛《从春秋决狱看儒家正统思想地位的形成》材料二

《唐律》之所以被推崇,就在于它“于礼以为出入”。唐朝统治者在制定、修撰法律的活动中坚持以礼为纲的指导思想。从唐律条文上可以看出,皆“以准乎礼”。《唐律》不仅要制裁违反唐律的行为,还要制裁违反唐令、格、式等其他形式的行为,其范围大大超过了《唐律》本身500条的范围。《唐律》中的死刑、流刑大量减少。就法定刑罚而言,采用一罪一刑的方法,不采取一罪数刑的办法。——摘编自刘磊等《试述<唐律>立法方面的特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春秋决狱”的含义并对其进行评价。(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律》的特点。1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喜(前262—前217年),秦朝书吏。1975年12月,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秦墓被发掘,出土1155枚秦简,墓主即喜。喜墓中竹简的分类与内容简表分类内容《端年记》记述公元前306~前217年秦统一全国的战争过程,以及喜的生平事迹《语书》公元前227年南郡长官整理律令后发给本郡各县的文告《秦律十八种》详记《泰律》的内容《效律》关于核验官府物资财产要求的法律条文《秦律杂抄》是抄者根据需要摘录的《秦律》条文《法律答问》用问答形式解释《秦律》的条文和术语《封诊式》对官员审理案件的要求以及案例的记录《为吏之道》供官员学习的关于处世做官规矩的书《日书》可占卜吉日的书籍材料二

喜墓中竹简记录的一些案例原文参考译文甲盗钱以买丝,寄乙,乙受,弗知盗,乙论何也?毋论甲偷钱并买了丝线,寄存在乙处,乙接受了丝线,但不知道甲偷钱的事情,乙应该怎么处置?答:不应论罪夫盗千钱,妻所匿三百,何以论妻?妻智(知)夫而匿之,当以三百论为;不智(知)为收如果丈夫偷钱一千,妻子藏匿三百,妻子应该怎样定罪?答:如果妻子知道丈夫偷钱而藏匿,当以偷钱三百论处,如果不知道,就不予追究——以上材料整理自鲁西奇《喜:一个秦吏和他的世界》等(1)分别说明两则材料对研究秦朝法律制度的价值和局限。(2)概括材料中体现的秦朝“法治”的特点。(3)除上述材料外,研究秦朝历史还可以借助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唐代在中央设三大司法机构——最高审判机构大理寺、最高司法行政机构刑部、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台。在地方,州、县地方行政长官兼理地方司法,州有司法参军事,县有司法、司户等佐吏,协助州刺史和县令处理案件。在司法审判中,有“诸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废(残废)疾,犯流罪以下,收赎(准其以银赎罪)……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诸妇人犯死罪怀孕当决者,听产后一百日乃行刑”等规定。在审判程序上,对传票、证据获得、证人限制、法官要求、刑讯、死刑复核、上诉等均有规定。——据金荣洲《7-9世纪中外司法制度比较研究》等材料二

自秦汉以来,中国历代统治者无不推崇“无讼”,但宋代情况却为之一变,诉讼之风大盛。在各类民事诉讼案件中,以田讼最为突出。淮南,“淮民为客户所侵,地讼难决”;成都,“人繁地狭,积多田讼”。《名公书判清明集》中,邻里之间、主客户之间、僧道之间,甚至叔侄之间、兄弟之间的土地之争俯拾皆是。以至当时有人哀叹道“长不恤幼,卑或陵尊,同气之亲,何忍为此!”自北宋初年起,政府不断修订与田产相关的法律,并多次申令土地买卖必须订立契约,“凡人诉论田业,只凭契照为之定夺”。张载提出“收宗族,厚风俗”,真德秀则在《泉州劝孝文》等文字中反复告诫百姓须宁息讼争,协睦族邻,改过迁善。——据牛杰《宋代民众法律观念研究》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司法制度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田讼现象突出的原因,并予以简要评价。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唐高宗李治命人制定《水徽律》,该法典于公元651年完成。当时,长孙无忌等人还对《永徽律》逐条逐句地进行统一注解,将注疏置于律文后面。后人将《永徽律》与注疏的合编本称为《唐律疏议》。《唐律疏议》指出“国家惟刑是恤,恩宏博爱,以刑者不可复属,死者务欲生之。《唐律疏议》规定的“十恶”是指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唐律疏议》对老幼废疾减免刑罚,实行同居相隐不为罪,即亲戚之间可以隐瞒有罪之实。《唐律疏议》还规定,凡是属于同一个国家的外国人在中国出现民事、刑事纠纷,就要按照他们国家的法律去处理;如若是中国人与外国人或不同国家的外国人在中国发生民事、刑事纠纷,就要适用于唐律。——摘编自陶舒亚主编《中国法制史》提炼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B3.D4.D5.D6.C7.C8.D9.B10.A11.A12.D13.B14.B15.A16.B二、非选择题17.(1)含义:以儒家经典《春秋》中记载的事迹和体现的原则作为判案的依据。评价:实质在于用儒家经典架空法家法条;根本目的是为了缓和矛盾,维护统治;开启了中国法律儒家化的大门,对中国乃至东亚法制史影响深远;从整体上减轻了刑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随着“春秋决狱”影响日渐加深,儒家正统地位日益巩固。(2)特点:以礼为本,礼法结合;内容相对稳定;内容严密;适用范围大;体现宽仁慎刑的思想。18.(1)材料一:价值:可以研究秦朝法律体系以及法律的执行情况。(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局限:其中的法律案例仅限于研究当地的执法情况,不能代表全国范围内的普遍情况。(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材料二:价值:既可用于研究当时的法律观念,亦可用于研究当时的经济生活和社会伦理状况。(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局限:只有判决结论,未揭示量刑依据;难以全面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答出一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特点:依托成文法,法律体系较为完备;法律适用规定非常具体、细致;重视对官员的法律教育;具有一定的伦理教化功能。(答出两点即可)(3)史料:其他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如碑刻、刑具等;传世文献,如《史记》等。(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19.(1)特点:中央司法体系完备;地方司法与行政不分;注重人性化;强调程序的规范性。积极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