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辽宁省锦州市第十九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辽宁省锦州市第十九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辽宁省锦州市第十九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辽宁省锦州市第十九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辽宁省锦州市第十九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辽宁省锦州市第十九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日常生活中的“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加铁酱油”等用品中的氟、钙、碘、铁等指的是A.单质 B.原子 C.离子 D.元素2.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 B.达尔文 C.道尔顿 D.牛顿3.空气的净化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气体组中能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水蒸气D.氮气、稀有气体4.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常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D.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5.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刚加热过高锰酸钾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C.持续加热碳酸氢铵,最终有固体残留D.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无需用蒸馏水清洗,直接放回原滴瓶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湿衣晾干C.汽油挥发D.酒精燃烧7.下列各项中属于对物质化学性质进行描述是()A.铜有良好的导电性B.氧气无色无味C.氧气能助燃D.酒精能挥发8.下列微粒中,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A.2H B.2H+ C.H2O D.2H29.能鉴别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三种气体的方法是(

)A.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 B.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C.分别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D.观察颜色10.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元素的根本区别在于其相对原子质量的不同B.元素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C.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D.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12.如图所示,在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连接装置后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红磷要足量C.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胶囊 D.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止水夹13.下列关于分子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子一定比原子大B.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在不断运动,原子不运动D.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无间隔14.水是重要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B.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C.电解水得到的H2和O2质量比为2:1D.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间隔增大15.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固定装置②装入药品③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①④⑤ C.④②①③⑤ D.④①②⑤③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根据表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020406080KNO313.331.663.9110169NaCl35.736.036.637.338.4Ca(OH)20.1730.1650.1210.1160.094(1)将接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为饱和,除增加溶质的方法以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达到。(2)根据上表推断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范围是____。(3)向20℃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冷却至20℃,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比加入生石灰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4)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结果保留至0.1%)。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某温度时,蒸干35g氯化钾溶液,得到7g氯化钾,求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8.(8分)水是地球表面覆盖最多的物质,也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城镇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可用下图表示:(1)水的净化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消毒等,以上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未使用的净化方法是___;消毒时常使用ClO2做消毒剂,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2)自来水厂生产的自来水,感官指标为无异色和异味,感官指标表现的是自来水的____性质(填“物理”或“化学”);该自来水加入肥皂水并搅拌,产生大量浮渣,生活中常采用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水的用途广泛,实验室常常需要用到水.请分析下图并回答有关问题:(3)制取蒸馏水时,烧杯内水的作用是____;烧瓶中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内盛水,水的作用是____.(5)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发现测定结果明显小于五分之一,可能原因是____.(6)电解水实验中b管中生成的气体检验方法是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小明发现一种淡黄色的粉末可以用于杀菌、消毒和漂白,于是想探究该固体的成份。(提出问题)该淡黄色固体的化学成份是什么?(查阅资料)(1)硫单质是一种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点燃硫单质,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设计实验方案)方案一:取少量该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2mL水,振荡并观察现象。方案二:在燃烧匙里放少量该固体,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比较以上两方案,你认为的最佳方案是_____(填“方案一”或“方案二”),理由是_____。(实验验证并得出结论)小明向盛有少量该固体的试管中加入2mL水,立刻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并且验证出该反应同时生成了氢氧化钠(NaOH),确定该淡黄色粉末为过氧化钠(Na2O2)。小明还想对生成的气体成分进行判断,他提出了以下三种假设:A该气体是CO2B该气体是O2C该气体是H2①同学们首先一致认为上述假设中的_____(填“A”或“B”或“C”)肯定不合理,理由是_____。②通过查阅资料,同学们又得知:在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就必然有元素化合价降低。于是通过小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上述假设中的_____(填“A”或“B”或“C”)肯定也不合理。③同学们用图1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检验,验证了上述分析的合理性:他们的方法是:打开活塞使水流入试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_____(填“a”或“b”)处,发现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④小佳同学待试管内固体完全溶解且不再有气泡产生后,往试管内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又立即产生大量气泡,由此可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写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的符号表达式:_____。⑤小王同学用图2装置,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测量气体体积读数时,必须待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时才能进行,因此应选用图2装置中的B装置,原因是_____。(交流与反思)⑥下列关于Na2O2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a.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b.Na2O2必须密封保存c.当放有Na2O2的空间里发生火灾后可用水扑灭(定量计算)进一步查阅资料可知:在潜水艇中常用过氧化钠(Na2O2)来吸收官兵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碳酸钠并产生氧气,供给人的呼吸,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Na2O2+CO2→Na2CO3+O2⑦过氧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③15.6克过氧化钠全部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的碳酸钠(Na2CO3)的质量为_____克。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解题分析】“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这里所指的“氟、钙、碘、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D。2、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拉瓦锡。故选A.考点:化学常识3、A【解题分析】

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能对空气造成污染,故符合题意;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故不符合题意;C.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不是空气污染物,故不符合题意;D.氮气、稀有气体是空气中的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4、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化学变化常伴有发光、放热等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电灯的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所以A项错;B.单质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但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一种元素,但它不是单质,所以B项错;C.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故C项正确;D.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氯酸钾中含有氧元素,但却不是氧化物,所以D项错;考点:判断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单质的判断;物理变化的特点;氧化物的判断.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物质分类的一些基本概念,解题的关键是对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准确掌握.5、D【解题分析】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选项错误。B、刚加热完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会导致试管炸裂,故选项错误。C、加热碳酸氢铵,产生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持续加热最终无残留,故选项错误。D、滴瓶中的滴管已与滴瓶固定组合,无需冲洗,选项正确,答案选D。6、D【解题分析】

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冰雪融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湿衣晾干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汽油挥发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酒精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题目点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此依据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C【解题分析】必须经化学变化才能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A.铜有良好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是物理性质;B.氧气无色无味,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是物理性质;C.氧气能助燃,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是化学性质;D.酒精能挥发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是物理性质。选C8、D【解题分析】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1个氢分子可表示为:1H1.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9、A【解题分析】

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瓶中,燃烧无明显变化的气体为空气,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燃烧熄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所以此方法简便可行,A选项正确;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为空气或氧气,无法区别空气和氧气,所以此方法不可行,B选项错误;不能用带火星的木条,因其在二氧化碳和空气中都不复燃,不能区别空气和二氧化碳,C选项错误;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都是无味气体,所以此方法不能将它们鉴别开来,D选项错误。故选择A项。10、D【解题分析】

A、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可用作保护气的不一定是稀有气体,例如氮气由于化学较稳定也可用作保护气,故A错误;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但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臭氧的混合气体,故B错误;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KClO3,故C错误;D、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11、B【解题分析】B试题分析∶A.不同元素的根本区别在于其原子核内质子数的不同。故A错误。B.元素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故B正确。C.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几种单质。故C错误。D.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故D错误。考点∶考查元素的概念,性质,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12、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连接装置后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装置漏气影响实验,该选项做法正确;B、为了保证顺利完成实验,红磷要足量,该选项做法正确;C、为了使实验更准确,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该选项做法正确;D、如果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止水夹,因为这时温度较高,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不到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从而导致实验失败,该选项做法错误.故选D.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13、B【解题分析】

A、不同分子、不同原子的大小都不相同,故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不符合题意;B、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符合题意;C、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的运动,不符合题意;D、分子和原子间都有间隔,不符合题意。故选B。14、D【解题分析】

A.硬水转化为软水应用加热煮沸使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选项错误;B.活性炭吸附一些不溶性或可溶性的杂质,不能淡化海水,选项错误;C.电解水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选项错误;D.液态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分子间隔增大,选项正确。故选D。15、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高锰酸钾法制氧气时的操作步骤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熄灭酒精灯考点:高锰酸钾法制氧气时的操作步骤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恒温蒸发溶剂升高温度20℃-40℃减小26.5%【解题分析】

(1)分析图表中数据可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将接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为饱和,除增加溶质的方法以外,还可以通过恒温蒸发溶剂、升高温度达到。(2)根据上表推断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范围是20℃-40℃。(3)向20℃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且反应放热,再冷却至20℃,此时溶液仍是饱和溶液,溶解度不变,溶剂的质量减少,溶质的质量比加入生石灰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4)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20%【解题分析】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20%答: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20%.18、蒸馏+4物理煮沸冷凝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装置气密性不好(红磷过少,未待冷却就打开夹子等,合理即得分)收集一试管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观察木条是否复燃2H2O2H2↑+O2↑【解题分析】

(1)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没有用到蒸馏;氧元素显-2价,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可知,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故填:蒸馏;+4;

(2)感官指标表现的是自来水的物理性质;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在生活中是加热煮沸,在实验室中是蒸馏;故填:物理;煮沸;(3)制取蒸馏水时,烧瓶中的水变为水蒸气沿导管进入试管,试管放入盛冷水的烧杯内,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故烧杯内水的作用是冷凝;为防止加热时发生暴沸,加热前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故填:冷凝;防止加热时发生暴沸;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集气瓶,预先在集气瓶内盛少量水。故填: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5)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装置漏气会使集气瓶内减少的气体体积偏小,测量结果偏小,红磷量不足,不能将氧气耗尽,也会使测量结果偏小;未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会使集气瓶内的压强与外界压强的压强差偏小,进入的水偏小,测定结果偏小。故填装置漏气或红磷量不足或未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故填:装置漏气或红磷量不足或未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4)电解水实验中b管与电源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为氧气,可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内,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故填: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2H2O2H2↑+O2↑。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方案一操作简单、无污染,现象明显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前只有钠、氧、氢三种元素,无碳元素,所以生成的气体不可能是二氧化碳CaB中的水能够充分冷却氧气,否则结果偏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