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控江中学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语文试卷(满分150分,时长150分钟)命题:2025届高一语文备课组一、积累与运用(10分)1.
按要求填空。(1)师者,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2)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_________________,失向来之烟霞。(李白《_________________》)(4)《登高》中视角由高到低,描绘一派有声有色的秋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
樯橹灰飞烟灭
③.
惟觉时之枕席
④.
梦游天姥吟留别
⑤.
风急天高猿啸哀
⑥.
渚清沙白鸟飞回【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道、受、惑、樯橹、惟、姥、吟、啸、渚清。2.
按要求选择。(1)下列各句中,所引诗文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
小学同学小黑和小白共同考入控江,不禁感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B.
开学典礼上,老师鼓励同学们要拿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气。C.
体育委员动员班级同学积极参加校运会时说:“莫问收获,但问耕耘。”D.
高三成人仪式上家长代表发言说,同学们,你们要知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2)下面句子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某业余作者将自己的新作递给某著名导演:敬请认真拜读。B.
某学生社团在给校长的活动邀请函里写道:务必准时参加。C.
儿子写请柬邀世交长辈出席父亲七十寿诞:届时恭候大驾。D.
在朋友家参加聚会时正好遇见对方的爷爷:爷爷您几岁啦。【答案】(1)B
(2)C【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含义、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A.诗文意思是:同样都是天涯沦落的可怜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语境是小学同学一起考入同一中学,并非“天涯沦落人”,不合语境;B.诗文意思是: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语境是开学典礼上老师鼓励同学,符合语境;C.诗文意思是:努力耕耘就好了,不要去担心是否有收获。语境是动员同学们参加校运会,应该鼓励同学们拼搏奋斗,拿到好名次,不很符合语境;D.诗文意思是:琐碎的事情不做好,怎能干好一番大事业?语境是高三成人仪式上家长代表发言,应当鼓励青年担当成年人的责任,不符合语境。故选B。【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A.拜读:敬辞,指读别人的作品,不能用于让别人读自己的作品。使用不得体。B.务必:一定,有命令语气。写在社团给校长的邀请函里,不得体。C.恭候大驾:敬辞,指等候别人到来,用在请别人出席自己父亲的寿诞,使用正确。D.几岁啦:不适合问年长者的年龄,应改为“高寿”。故选C。二、阅读(70分)(一)(16分)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小题。“标准化”生活是否就完美①新型智能科技的推广和普及,使得现实生活与社交网络史无前例地紧密结合在一起。任何原本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小事都成为值得与朋友们分享或供他们评头论足的新鲜事。正如物联网软件公司创始人安迪霍布斯鲍姆所认为的那样,新型智能科技使得人们如今在现实生活中也能享受实时的社交阏络体验。②可是,就在我们热衷于将智能科技融入生活的今天,更多智能科技对生活影响的质疑也不绝于耳。对于人工智能是否会替代人力智力的疑问一直没能得到解决,而互联网与社交网络的加入却使得问题更加复杂化∶在社交网络参与下的智能科技是否会加速虚拟生活对现实生活的入侵?是否会成为束缚我们生活的枷锁?甚至是否会使我们未来的生活变成循规蹈矩的例行公事?而我们最终是否被智能科技主宰而丧失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力?③对于智能工程师来说,智能科技则是人类实现从现实生活的不完美向完美转变的关键,然而,在由电脑决定的标准化未来里,我们不会犯任何错误,但是却同样不会有任何惊喜发生。④早在2010年,谷歌首席财政官帕特里克·皮切特就曾在一档新闻节目中提到:“在谷歌工作的电脑工程师都认为这世界是破裂不完美的。”近日他又再次提到,这世界并不完美,从交通堵塞、不称心的购物体验和过多的能源浪费,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且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科技。那么对于智能设计师和工程师来说,智能科技则是人类实现从现实生活的不完美向完美转变的关键。⑤智能科技的重要性确实不可否认。不论是那些能够帮助检测老年人身体状况的智能皮带,还是那些能够感应是否有人摔倒的智能地毯,又或者是可以自动扫描产品条形码、并告知营养成分和产地的手推车,都是智能科技推进现实生活质量的例子之一。这些智能产品从各种方面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从而更好地生活。⑥然而如今很多智能科技却不能称得上对我们真正有益。大量安装在汽车内的智能产品就并不理想:检测我们是不是瞌睡的驾驶感应器、检测我们是否酒驾的监测仪、甚至鉴别我们是不是独自驾驶的面部识别器,这些产品被用来代替我们进行决策,并代替我们对行为准则做出判断,我们的责任被推卸到了智能科技之上,自主控制和决策的权力也被掠夺。⑦在智能革命暗潮汹涌的今天,人们应该反思,智能科技会为我们找到最完美的道路,智能科技也会为我们解决所有潜在的问题,但这样标准化的完美真的是人类所期待的吗?标准化的完美为我们解决所有问题的同时也必定会扼杀我们的创新能力,因为如果所有的错误都被智能产品挡在内外,那么生活中灵感和创意也不会涌现。人类之所以能够在科技和文明发展的道路上前进,正是因为在探索的过程中曾犯了一些错误、出了一些差错,而这往往会给人以意想不到的突破。如果没有了错误和创新,那么我们与通过程序设定好的机器人又有什么两样,不再有差异、矛盾甚至冲突的出现,多样丰富的人生体验都会被板一眼的固定模式取代。⑧因此,智能设计师应该能够意识到,一个真正人性化的智能产品不是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偏离正确轨道的监视器。科技存在的意义并不是把我们从解决问题中解放出来。相反,我们应该捋智能科技融入到我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们要的并不是一个精心设计好的“标准化”未来,而是可以帮助人类克服并解决未知挑战和挫折的独特经历。这样,拥有智能科技的未来才不会是一条一眼可以望到尽头的宽敞直路,而是充满着无限可能的精彩冒险。3.
联系下文看,第③段中“惊喜”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下列对第④段中引用皮切特言论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智能专家一致认为这个世界是破裂不完美的。B.
智能专家把这个完美的世界变得破裂不完美。C.
智能科技是让世界从不完美转向完美关键。D.
智能专家认为智能科技是让世界完美的关键。5.
找出下列推断中符合原文的一项()A.
在智能科技控制下的“标准化”生活中,人类不可能犯任何错误。B.
作者完全反对“智能科技是人类生活向完美转变的关键”的观点。C.
随着智能科技加速发展,人类必将丧失了自己的决策力和判断力。D.
人类应该自主进行决策,解决问题,并不需要智能科技参与其中。6.
第⑥段列举了一系列智能产品,请分析这些事实是否充分证明观点。7.
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答案】3.
意想不到的突破(创新能力;灵感和创意,)与多样丰富的人生体验(差异、矛盾甚至冲突;克服并解决未知挑战和挫折的独特经历;充满着无限可能的精彩冒险)
4.D
5.A
6.
检测我们是否瞌睡、是否酒驾以及是否亲自驾驶的智能仪器,确实不是驾驶员真正需要的产品,所以称不上“对我们真正有益”,也是“并不理想”的智能产品,可以用来证明作者的部分观点,但是这些产品并没有“被用来代替我们进行决策”,也没有掠夺我们的“自主控制和决策的权力”,从本段的结论看,这些事实不足以充分证明观点。
7.
首先,文章丛智能科技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享受体验与智能科技遭到更多质疑的事实,引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接着分析智能科技改善现实生活的作用;
然后转到标准化智能科技代替我们进行决策、做出判断的深层危害;
最后得出结论:我们不需要精心设计好的“标准化”未来,而是帮助人类克服并解决未知挑战和挫折的人性化的智能产品。【解析】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第③段中“在由电脑决定的标准化未来里,我们不会犯任何错误,但是却同样不会有任何惊喜发生”,依据下文第⑦节“标准化的完美为我们解决所有问题的同时也必定会扼杀我们的创新能力,因为如果所有的错误都被智能产品挡在内外,那么生活中灵感和创意也不会涌现”,可总结出,这个“惊喜”包括创新能力;灵感和创意。依据第⑦节“如果没有了错误和创新,那么我们与通过程序设定好的机器人又有什么两样,不再有差异、矛盾甚至冲突的出现,多样丰富的人生体验都会被板一眼的固定模式取代”可总结出,“惊喜”还包括多样丰富的人生体验。【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述类文本的论据论证分析能力。该段中,谷歌首席财政官帕特里克•皮切特首先提出这世界是破裂不完美的。然后分析不完美的体现,最后指出,智能科技是实现不完美向完美转变的关键。因此综合概括,引用皮切特言论就是为了强调智能专家认为智能科技是让世界完美的关键这一观点。A.“一致认为”分析有误,该段中只有提到帕特里克•皮切特这个专家。B.“智能专家把这个完美的世界变得破裂不完美”错误,智能专家并不能把这个世界变得破裂不完美。C.“智能科技是让世界从不完美转向完美的关键”缺少“智能专家”这个词,因为谷歌首席财政官帕特里克•皮切特就是智能专家,他的话当然代表智能专家的观点,该项不如D项表达更准确更完整。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述类文本内容分析和推断能力。B.“作者完全反对”说法太武断。第五节中“智能科技的重要性确实不可否认”,表明作者是认可这一观点的。第七节中说“标准化的完美为我们解决所有问题的同时也必定会扼杀我们的创新能力”只是不完全认可。C.“必将丧失了”于文无据,第二节说“而我们最终是否被智能科技主宰而丧失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力?”只是一种思考,并不是结果。D.“人类应该自主进行决策,解决问题,并不需要智能科技参与其中”这一说法又太偏激了。文中说智能科技有利有弊,我们要利用它,但又不能完全依靠它。而不是“不需要智能科技参与”。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述类文本的论据论证分析能力。“检测我们是不是瞌睡的驾驶感应器、检测我们是否酒驾的监测仪、甚至鉴别我们是不是独自驾驶的面部识别器,这些产品被用来代替我们进行决策,并代替我们对行为准则做出判断,我们的责任被推卸到了智能科技之上,自主控制和决策的权力也被掠夺”,所谓“驾驶感应器、酒驾的监测仪、面部识别器”都是科技产品的附加产品,属于可有可无的智能产品,从本段的结论看,这些事实不足以充分证明观点。因为检测我们是否瞌睡、是否酒驾以及是否亲自驾驶的智能仪器,确实不是驾驶员真正需要的产品,不会对其产生依赖,它们也不会代替驾驶员,不会控制人的思想和意识,只是智能行车技术的附属品,所以称不上“对我们真正有益”,也是“并不理想”的智能产品,可以用来证明作者的部分观点,但是这些产品并没有“被用来代替我们进行决策”,也没有掠夺我们的“自主控制和决策的权力”。【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新型智能科技的推广和普及,使得现实生活与社交网络史无前例地紧密结合在一起。任何原本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小事都成为值得与朋友们分享或供他们评头论足的新鲜事”“就在我们热衷于将智能科技融入生活的今天,更多智能科技对生活影响的质疑也不绝于耳”,文章第一、二两节,首先强调智能科技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享受体验与智能科技遭到更多质疑的事实,从中引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智能科技则是人类实现从现实生活的不完美向完美转变的关键”“近日他又再次提到,这世界并不完美,从交通堵塞、不称心的购物体验和过多的能源浪费,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且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科技”“智能科技的重要性确实不可否认”,第三、四、五节,接着分析智能科技改善现实生活的作用。“然而如今很多智能科技却不能称得上对我们真正有益”“这些产品被用来代替我们进行决策,并代替我们对行为准则做出判断,我们的责任被推卸到了智能科技之上,自主控制和决策的权力也被掠夺”“智能科技也会为我们解决所有潜在的问题,但这样标准化的完美真的是人类所期待的吗”,第六、七节,然后转而谈到标准化智能科技代替我们进行决策、做出判断的深层危害。“人们要的并不是一个精心设计好的‘标准化’未来,而是可以帮助人类克服并解决未知挑战和挫折的独特经历”,最后一节得出出结论:我们不需要精心设计好的“标准化”未来,而是帮助人类克服并解决未知挑战和挫折的人性化的智能产品。(二)(14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在西域读李白(节选)①公元762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惟要酒,酒。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是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里,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依照古礼,溺死不祥,何况是醉酒落水。他的亲朋对此讳莫如深。可这实在是最诗人的死法。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一生?连死都是一首诗。他那天籁似的诗文,他那横空出世的才华,萌芽于何方?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他为何如此地独特与纯粹?②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版图的。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脚步。③唐诗中向往异域的气息是强烈的。诗人们纷纷奔赴边疆,写下许多境界雄放的诗篇,那些边塞诗实在是唐诗中的金子。在书房中低声吟哦的诗人,一踏上西北大野,就放开了喉咙。但所有的人都没法与李白相比,因为与他们的方向相反,李白来自西域,他本是西域人。“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李白《前有樽酒行》)胡人第一次以这么自然深情的形貌出现在中国文学作品中。读着这样的诗句,仿佛感到诗人就是一个胡人。④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成。没有那个开放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辉。⑤异域情调、漂泊情怀其实充满李白所有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做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史上是没有第二人的。⑥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所有读书人心目中的偶像却不是他的偶像。他有时也说孔丘几句好话,那是他向往功名富贵了。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意轻千金裘,顾向平原笑。吾亦淡荡人,拂衣可同调。”(李白《古风其十》)只有鲁仲连这样的侠客才是可与之同调的朋友。李白自称“十五好剑术”,他二十几岁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维扬(今扬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这都是些游侠行径。他与朋友吴指南游楚,吴不幸病死于洞庭,李白抚尸大哭。大约那时洞庭一带还是很荒凉的,老虎来了,李白坚守不动。老虎走了,他将朋友权且葬下,后又返回旧地,起出朋友骨殖,就着湖水洗净,背着这骨殖走了很远的路,为朋友重新选择了葬地。有这份超乎功利的痴情,就是一位真正的游侠了。即使闯进了朝廷,他那强横的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不改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才好。他不习惯仰视。他之信任自己远胜过别人对他的信任。这一切足以令权贵齿冷,令谦谦君子瞠目结舌。⑦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者后裔的单纯与猛烈。昆仑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巴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这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大汗可真是大手笔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为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⑧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8.
文章第⑥段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请分条概括。(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说李白“连死都是一首诗”,是说李白醉酒落水抱月长眠的生命方式具有浪漫主义色彩。B.
李白摒弃中原已有温柔敦厚细腻空灵,他的诗都是剽悍、纯粹、猛烈的。C.
第⑦段“李白从另一个方向走来了”中的“另一个方向”指文化精神方向。D.
从文中可以看出,李白的一生表达了高扬平等、自由、青春、激情的生命愿望。10.
文章在第⑦自然段中描绘了“昆仑山”、“骑士们”和“成吉思汗的马队”等诸多形象,请分析其作用。11.
第⑧段中“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结合李白的某一具体作品作简要分析。【答案】8.
①.
重侠轻儒
②.
轻财重义(或重视友情)
③.
蔑视权贵
9.B
10.
这些形象都具有西域的特征,描绘这些形象是为了引出李白诗歌中“骠悍与纯粹”的西域风格特点,是为了引出李白独特的诗风对大唐诗坛的影响。
11.
李白漫游大唐各地,发现并用诗歌播撒了各地的风情与美丽,含蓄地总结了李白诗风对大唐诗坛的影响以及他在诗坛的重要地位。示例: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从“‘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所有读书人心目中的偶像却不是他的偶像。他有时也说孔丘几句好话,那是他向往功名富贵了。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可知,他重侠轻儒;从“在维扬(今扬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这都是些游侠行径……有这份超乎功利的痴情,就是一位真正的游侠了’可知,他轻财重义(或重视友情);从“即使闯进了朝廷,他那强横的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不改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才好。他不习惯仰视……”可知,他藐视权贵。【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内容的能力。B.“摒弃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他的诗都是剽悍、纯粹、猛烈的”错误。李白只是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并不是摒弃;而且,李白的诗并不全是彪悍、纯粹、猛烈的。故选B。【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艺术形象的能力。第⑦自然段中描绘了昆仑山、骑士、成吉思汗马队等诸多形象,“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为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在内容上,这些形象都具有西域特征,既印证了他“游侠诗人”的特点,又突出李白诗歌的西域风格;在结构上,描绘这些形象可以引出李白诗歌中的“剽悍与纯粹”的西域风格特点,同时也引出李白独特的诗风对大唐诗坛的影响。【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重要语句的含意和作用的能力。“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的山水”,李白是一位游侠诗人,他从西域走来,足迹踏遍大唐各地,他也用诗笔描绘了一路走来的大唐山水,他发现并用诗歌播撒了各地的风情与美丽。李白诗歌中的“剽悍与纯粹”的西域风格特点,与他一生的漫游是分不开的,这一诗风对大唐诗坛的影响是巨大的。李白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瑰丽的意境,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感觉,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考生可以结合具体作品作简要分析。如赏析《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充分显示了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三)(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秋日山寺怀友人(唐)刘沧萧寺楼台对夕阴,淡烟疏磬散空林。风生寒渚白蘋动,霜落秋山黄叶深。云尽独看晴塞雁,月明遥听远村砧。相思不见又经岁,坐向松窗弹玉琴。12.
下列对本诗歌体裁的称呼,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体诗
B.律诗
C.绝句
D.乐府13.
下列点评与本诗歌的写作特点相符的一项是(
)A.寓情于景物之中
B.远景与近景交错C.对比与衬托并用
D.以虚景衬托实景14.
你认为本诗歌哪一联写景最妙?请赏析其妙处所在。【答案】12.B
13.A
14.
我觉得颔联最好。此联写出了凉风飒然而至,水汽寒凄,渚中草蘋摆动,秋霜渐染,黄叶摇落,山色渐深。“动”字精准描绘,一字传情。既富有动态感,又仿佛渚中草蘋也具有了人的情思,在秋意渐浸时像有知觉的生命体一样触动,表现出诗人触景而引动的思友之情。“深”字,黄叶本已是侵染了秋色,此处的“深”字,则更进一层,具有视觉冲击力,使诗作体现出一种画面感,极富感染力。这一联描绘的画面动静结合,色彩凄寒,符合秋日特征,我们读诗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思情。【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诗歌文学常识的能力。本诗有八句四联,每句七个字,中间两联对仗,偶句尾字入韵,符合律师的特点,故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在这首诗中,作者写自己坐在山寺中,看着傍晚阴晦的气象。“淡烟疏磬散空林”,写淡淡的烟霭升起,有钟罄之声响起,散入远处的山林,“淡烟”与“疏磬”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为我们勾画出一幅傍晚萧疏旷远的图景。“风生寒渚白蘋动,霜落秋山黄叶深”,使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凉风飒然而至,水汽寒凄,渚中草蘋摆动,秋霜渐染,黄叶摇落,山色渐深。“云尽独看晴塞雁,月明遥听远村砧”,是说云已散尽,作者只好看空中的大雁,月亮升起,远远听到村落中的捣衣声。诗歌运用景物描写,把自己落寞的情感寄寓在眼前的景物之中,所以本诗使用手法是“寓情于景”。本诗之中所写景物均是作者遥望所见之景,没有使用对比衬托手法,也没有使用虚写手法。故选A。【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句的能力。从写景的角度鉴赏诗句,就要分析诗句使用了什么写景的手法,产生什么效果,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秋日山寺怀友人》这首诗,历来被人称赞颔联最工。首先,这一联用字非常精妙。一个“生”字,就把秋风从白蘋处生发,白蘋微微震颤的动态描写出来;“动”字也极其精准,既写出了白蘋的动态感,又仿佛渚中白蘋也具有了人的情思,在秋意渐浸时像有知觉的生命体一样触动,表现出诗人触景而引动的思友之情;“落”字,让秋霜有了动态之感,在人们眼前似乎有了秋霜遥落的画面;“深”字,黄叶本已是侵染了秋色,此处的“深”字,则更进一层,具有视觉冲击力,使诗作体现出一种画面感,极富感染力。其次,从描写手法的角度看,此联使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风生寒渚”“白蘋动”是动态描写,“秋山”“黄叶”是静态描写,动静结合,色彩凄寒,符合秋日特征,我们读诗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思情。另外,这一联描写景物非常丰富,凉风飒然而至,水汽寒凄,渚中草蘋摆动,秋霜渐染,黄叶摇落,山色渐深,给人一种夺人心魄的震撼感。(四)课内文言文检测。(20分)15.
加点字解释:(1)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
(2)凡六百一十六言(
)(3)已而复如初(
)
(4)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释(
)(5)尤工作马(
)
(6)睿素无北伐之志(
)(7)尝辍业投笔叹曰(
)
(8)日昃始食(
)(9)再适长山朱氏(
)
(10)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
)【答案】
①.
官职降低(这里是“被降职”)
②.
一共
③.
不久
④.
各种
⑤.
擅长
⑥.
向来
⑦.
停止
⑧.
才
⑨.
女子出嫁
⑩.
打开【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1)句意: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左迁”,降低官职(这里是“被降职”)。(2)句意:共六百一十六字。“言”,字。(3)句意:过了没多久又和从前一样。“已而”,不久。(4)句意:就在马背上默读各种经典著作及注释注解。“诸”,各种。(5)句意:尤其擅长画马。“工”,擅长。(6)句意:司马睿向来都没有北伐的志向。“素”,向来。(7)句意:曾经停下工作,掷笔叹息道。“辍”,停止。(8)句意:直到太阳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始”,才。(9)句意:改嫁给了长山的朱家。“适”,女子出嫁。(10)句意:就走向街市客店中,打开书本核对校正它。“发”,打开。16.
完成下列选择(1)以下加点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
自以为大有所益B.
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
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C.
或径行平原大野
或夜昏怠D.
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蒙辞以军中多务(2)与“会稽韩性闻而异之”中“异”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不耻劳辱B.
居家常执勤苦C.
纠合骁健D.
夜潜出坐佛膝上(3)从文言句式角度看,以下没有倒装现象的一句是(
)A.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B.
显宗问固:“卿弟安在?”C.
给千人廪,布三千匹D.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答案】(1)C
(2)A
(3)D【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以”,介词,让,把;“为”,动词,担任。句意: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认为;句意:自己认为获益颇多。B.就;句意:就叫来身边退役的老兵询问这里的详细情况。靠近,引申为走向;句意: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打开书仔细认真地查看。C.有时;句意:有时直接走过平原旷野。有时;句意:有时晚上就觉得昏昏越睡很疲倦了。D.连词,来;句意:家里贫困,常替官员写文案来养家。介词,用;句意: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作为托词。故选C。【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异”,感到惊异,意动用法;句意:会稽的韩性听说后,感到十分惊讶。A.以……为耻辱,意动用法;句意:不以劳动为耻辱。B.辛苦操劳,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句意: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C.勇猛健壮的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句意:集合勇猛健壮的人。D.在夜里,名词作状语;句意:在夜里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故选A。【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介词结构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尝于穆、曹二善才学琵琶。句意:她曾向穆、曹两位乐师学习弹琵琶。B.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显宗问固:“卿弟在安?”句意:显宗问班固:“你的弟弟在哪儿?”C.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给千人廪,三千匹布。句意: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D.不是特殊句式。句意:王冕从此以后就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故选D。17.
翻译句子: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答案】赵广坚决地用确实不能绘画拒绝作画,(金兵)就用刀威胁他,(赵广)不屈服,(金兵)就砍断他的右手拇指打发他离开。【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辞”,拒绝;“辞以实不能画”,状语后置,用确实不能绘画拒绝作画;“胁以白刃”,状语后置,用刀威胁;“白刃”,指刀;“遣”,打发;“去”,离开。(五)(1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①徐九思,贵溪人。嘉靖中,授句容知县。始视事,恂恂若不能。俄有吏袖空牒窃印者,九思摘其奸论如法郡吏为叩头请不许。于是人人惴恐。为治于单赤①务加恩,而御豪猾特严。②县东西通衢七十里,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九思节公费,甃②以石,行旅便之。岁侵,谷涌贵③。巡抚发仓谷数百石,使平价粜④而偿直于官。九思曰:“彼籴者,皆豪也。贫民虽平价不能籴。”乃以时价粜其半,还直于官,而以余谷煮粥食饿者。谷多,则使称力分负以去,其山谷远者,则就旁富人谷,而官为偿之,全活甚众。尝曰:“即天子布大惠,安能人人蠲租赐复⑤?第在吾曹酌缓急而已。”③积九载,迁工部主事,历郎中,治张秋河道。漕河与盐河近而不相接,漕水溢则泛滥为田患。九思议筑减水桥于沙湾,俾二水相通,漕水溢,则有所泄以入海,而不侵田,少则有所限而不至于涸。工成,遂为永利。时工部尚书赵文华视师东南,道河上。九思不出迎,遣一吏齎⑥牒往谒,文华漫骂而去。会迁高州知府。文华归,修旧怨,与人合谋构之,坐九思老,致仕。句容民为建祠茅山。【注】①单赤:孤苦无依的平民。②甃:砌。③涌贵:物价猛涨。④粜:与下文的“籴”相对,卖粮食。⑤蠲租赐复:免除赋税。⑥齎:拿、持。18.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全活甚众(
)
(2)历郎中(
)19.
结合文意,为下列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恂恂若不能(
)A.温和恭敬
B.善良大方
C.小心谨慎
D.孜孜不倦(2)岁侵(
)A.侵犯
B.荒年
C.逼近
D.止息20.
与“俄有吏袖空牒窃印者”句式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A.巡抚发仓谷数百石
B.使平价粜而偿直于官C.少则有所限而不至于涸
D.彼籴者,皆豪也。21.
第①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标识正确的一项是(
)A.
九思摘/其奸论如法/郡吏为叩头/请不许B.
九思摘其奸论/如法/郡吏为叩头请/不许C.
九思摘其/奸论如法/郡吏为叩头/请不许D.
九思摘其奸/论如法/郡吏为叩头请/不许22.
以下不属于徐九思执政有方的一项是(
)A.恩威并施
理讼锄奸
B.以德报怨
团结同僚C.调整政策
救助贫民
D.从长计议
兴修路桥【答案】18.
①.
使动用法,使……存活。
②.
历任。
19.
①.C
②.B
20.A
21.D
22.B【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活:使动用法,使……存活。句意:保全救活了很多人。(2)历:历任。句意:历任郎中。【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恂恂:小心谨慎。句意:处处小心谨慎,好像没多少本领。故选C。(2)侵:荒年。句意:这一年是荒年。故选B。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例句:定语后置句。“袖空牒窃印”作“吏”的定语,后置了。句意:不久有个袖里藏着空白文书偷盖印章的小吏。A.定语后置句,“数百石”作“仓谷”的定语,后置了。句意:巡抚打开仓库拿出几百石稻谷。B.状语后置句,“于官”作“偿直”的状语,后置了。句意:让官吏把稻谷平价卖出而给官府交纳粮钱。C.省略句,句前省略主语“水”。句意:水少又有所控制不至于使农田干涸。D.判断句式,“……者,……也”表判断。句意:那些买稻谷的人,都是富豪。故选A。【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句意:徐九思指出他的罪责,按法律判罪。州郡的官吏替那人叩头求情,九思没有答应。“九思摘其奸”句意完整,“九思”是主语,“摘”是谓语,“其奸”是宾语,应与后文断开,排除ABC;然后检查D项断句是否合理:“论如法”句意完整,“如法”意思是“按法律”,是后置状语,应在其后断开;“郡吏为叩头请”中,“郡吏”是主语,“为叩头”是状语,“请”是谓语,是完整的主谓句,应与后文断开;“不许”是结果,应单独成句。故选D。【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为治于单赤务加恩,而御豪猾特严”,徐九思在担任知县时,根据对象的善恶给予不同的处罚,对那些孤苦无依的平民一定要给予好处,但是管束邪恶奸猾之人特别严厉,说明他“恩威并施,理讼锄奸”,是“执政有方”的表现,此项正确。B.此项原文中没有体现。C.“‘彼籴者,皆豪也。贫民虽平价不能籴。’乃以时价粜其半,还直于官,而以余谷煮粥食饿者。谷多,则使称力分负以去,其山谷远者,则就旁富人谷,而官为偿之”,面对灾荒,徐九思及时发现措施的疏漏之处,调整救灾政策,赈灾帮困,救济贫民。此项正确。D.“县东西通衢七十里,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九思节公费,甃以石,行旅便之”“九思议筑减水桥于沙湾,俾二水相通,漕水溢,则有所泄以入海,而不侵田,少则有所限而不至于涸。工成,遂为永利”,徐九思关心百姓生活,从长计议,修路筑桥,以方便百姓。此项正确。故选B。参考译文:徐九思,是贵溪人。嘉靖年间被任命为句容知县。刚到职开始工作,处处小心谨慎,好像没多少本领。不久有个小吏袖里藏着空白文书偷盖印章,徐九思指出他的罪责,按法律判罪。州郡的官吏替那人叩头求情,九思没有答应,从此人人心怀恐惧。治理县务,对那些孤苦无依的平民一定要给予好处,但是管束邪恶奸猾之人特别严厉。县里有条东西七十里的大路,上面淤积了很厚的泥土,下雪天,泥浆淹没到大腿。九思节省公家开支,铺上石头,从此百姓行走方便。这一年是荒年,稻谷价格暴涨。巡抚打开仓库拿出几百石稻谷,让官吏把稻谷平价卖出而给官府交纳粮钱。九思说:“那些买稻谷的都是富豪。贫苦民众即使是平价也没有能力买进。”于是按时价卖出其中一半,把钱交入官府,用剩下的粮煮粥给饥饿的人吃。稻谷多,就让民众据自己体力分取背走,那些住在偏远山谷的,就让他们就近取富贵人家的稻谷,官府替他们偿还,使得很多人活了下来。他曾经说:“即使天子布施了大的恩惠,怎么能够人人都免除赋税呢?只是对于我们为官的人来说就要衡量事情的轻重缓急(去处理)罢了。”在任九年,升任工部主事,后来又担任郎中,治理张秋河道。漕河和盐河相互靠近却不相通,漕河水满就会泛滥造成田地的灾祸。九思建议在沙湾修筑减水桥,使两河相通,漕河水满,就有地方流出来而进入大海,而不会侵犯农田,水少又有所控制不至于使农田干涸。工程竣工,于是成为长久的利益。当时的工部尚书赵文华到东南督帅军旅,取道张秋河边。九思不出来迎接,派一个官吏拿着一份文书前往拜见,文华乱骂了一通就离开了。恰逢徐九思又被升官为高州知府。赵文华回到朝堂,他为报当日的嫌怨,伙同别人一起给徐九思构织罪名,因为徐九思当时年事已高,就让他辞官退休了。句容百姓为他在茅山修建了祠堂。三、作文(7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东理工职业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平凉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西金融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胸液引流拔管后的护理
- 2025年天津商务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教育教学创新发展汇报
- T-CESA 1199-2022 人工智能 智能字符识别技术规范
- 911消防安全日课件
- 6岁中班儿童安全课件
- 幼儿园课件《胆小先生》
- 2024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 TB10001-2016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 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备考之现代文阅读作家明前茶及梁晓声相关阅读训练
- 形势与政策:“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系列专题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2019版-支气管镜检查指南
-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说课稿
- 杜甫《客至》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 三创赛团队指导老师承诺书
- 机械制造厂质量管理手册
- (完整)中医症候积分量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