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初级中学2024届九上化学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7401d5da566647e54c87c3c774b2d69/a7401d5da566647e54c87c3c774b2d691.gif)
![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初级中学2024届九上化学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7401d5da566647e54c87c3c774b2d69/a7401d5da566647e54c87c3c774b2d692.gif)
![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初级中学2024届九上化学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7401d5da566647e54c87c3c774b2d69/a7401d5da566647e54c87c3c774b2d693.gif)
![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初级中学2024届九上化学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7401d5da566647e54c87c3c774b2d69/a7401d5da566647e54c87c3c774b2d694.gif)
![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初级中学2024届九上化学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7401d5da566647e54c87c3c774b2d69/a7401d5da566647e54c87c3c774b2d6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初级中学2024届九上化学期中联考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摘自元素周期表,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碳、氮、氧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族B.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C.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D.C、N、O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2.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蜡烛熄灭后会冒出一股白烟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D.铁钉浸在硫酸铜溶液中,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3.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火药爆破 B.陶瓷炼制 C.金属冶炼 D.蚕丝织绢4.下列符合化学实验安全要求的是()A.易燃易爆药品放在火源附近 B.随意丢弃实验室剩余的药品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5.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烂 B.酒精挥发 C.火柴燃烧 D.铁器生锈6.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 B.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C.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7.硫酸新霉素的化学式为C23H18N6O17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新霉素中含有65个原子B.硫酸新霉素中氢、硫元素的质量比是18:1C.硫酸新霉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硫酸新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2g8.假设你为巴西奥运会设计广告,奥运会若用大型遥控飞艇作广告。为了安全,艇内充入的气体最好是()A.氢气B.氧气C.氦气D.二氧化碳9.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熄灭酒精灯 D.液体药品的取用10.我国是世界上已知矿物种类比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某种矿石的主要成分为Ca3Al2Si3Ox,若Si的化合价为+4价,则该化学式x的值是()A.6 B.8 C.10 D.1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二氧化氯()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工业上常用氯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氯气体,其产物还有氯气()、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小伟同学利用碳酸钠溶液测定除锈剂(主要成分是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实验过程如下:①向烧杯中加入50g除锈剂;(除锈剂中其他成分不与碳酸钠反应,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②向除锈剂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边滴加边搅拌,至不再有气泡放出,共消耗碳酸钠溶液40g;③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87.8g。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除锈剂中硫酸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中要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多的操作是向两瓶中分别加入_________。(2)实验二的实验过程中,如果红磷熄灭立即打开弹簧夹,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__(填“偏小”、“不变”或“偏大”)。(3)实验三中,烧杯__________(填序号)中溶液变红。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变红”的原因___________。14.下列几种说法都是错误的,请举出一个具体实例,否定错误说法。错误说法实例(1)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__________(2)原子一定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__________(3)氧化反应都是化合反应_____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实验室开放日,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酸碱中和反应进行了如下研究。(实验一)对于某些有明显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盐酸与氢氧化铁的反应,观察到有____的现象,就可以说明中和反应已经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二)对于没有明显实验现象的中和反应,如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要证明它们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可通过如图所示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要证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确实能发生反应,整个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实验三)实验二中,在证实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反应之后,同学们对实验二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只有NaCl猜想二:有NaCl和HC1猜想三:有NaCl、HCl和NaOH猜想四:有NaC1和NaOH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四不成立,理由是____,还认为猜想三不合理,其的理由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向试管中的溶液中滴加几滴碳酸钠溶液______猜想二成立(实验反思)有同学提出也可以使用石蕊溶液代替酚酞溶液进行实验二。你认为___(填“酚酞溶液”或“石蕊溶液”)更适合用于验证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你的理由是___。还有同学提出在实验三的探究中可以用硝酸银溶液代替碳酸钠溶液,你认为可以吗?你的理由是___。16.亮亮同学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发现镁条燃烧除生成白色固体(MgO)外,还有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生成。这种淡黄色固体是什么呢?亮亮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关实验探究。(实验探究)将该淡黄色固体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实验现象)在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并有刺激性的氨味气体产生。(教师指导)上述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为Mg(OH)2,生成的气体为NH3;反应过程中没有任何元素化合价的改变。(问题解决)此淡黄色固体中肯定含有镁元素和58元素,判断的依据是59;若该物质仅由两种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60,此物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1。(相关结论)空气中氮气(N2)和氧气(O2)的体积比约为62,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由此得出的一个结论是63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解题分析】
A、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碳、氮、氧位于同一横行,属于同一周期,而不是同一族,符合题意;B、氮是7号元素,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氮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不符合题意;C、由元素周期表可知,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不符合题意;D、由元素周期表可知,C、N、O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增,不符合题意。故选A。2、A【解题分析】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而不是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A不符合客观事实,符合题意;B、蜡烛燃烧时有蜡烛蒸气产生,熄灭后会冒出一股白烟,故B符合客观事实,不符合题意;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C符合客观事实,不符合题意;D、铁钉浸在硫酸铜溶液中,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故D符合客观事实,不符合题意。故选A。3、D【解题分析】A、火药爆破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B、陶瓷炼制是物质与氧气发生了反应,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金属冶炼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D、蚕丝织绢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故选D。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4、D【解题分析】
A.易燃易爆药品放在火源附近,易引发爆炸;B.随意丢弃实验室剩余的药品,易导致污染环境;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易引起灯内酒精着火,甚至酒精灯爆炸;D.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防止被伤害。选D。5、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食物腐烂是物质缓慢氧化的过程,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B、酒精挥发是分子的运动,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正确,C、火柴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D、铁器生锈是物质缓慢氧化的过程,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故选B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6、D【解题分析】
A、正极得到的气体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实验结束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题目点拨】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是8:1。7、C【解题分析】
A、一个硫酸新霉素分子中含有65个原子,不符合题意;B、硫酸新霉素中氢、硫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18:1,不符合题意;C、硫酸新霉素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2×23:1×18:14×6:16×17:32,所以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符合题意;D、硫酸新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2,不符合题意。故选C。【题目点拨】相对质量的单位是:“1”,常省略。8、C【解题分析】
A、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可以使飞艇飞起,但氢气具有可燃性,容易引起爆炸,故A错误;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飞艇不能起飞,故B错误;C、氦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可以使飞艇起飞,并且氦气是惰性气体,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反应,所以很安全,可用于广告飞艇,故C正确;D、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不能使飞艇起飞,故D错误。故选C。9、B【解题分析】
A、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所以图中操作错误;B、铁丝在O2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所以图中操作正确;C、熄灭酒精灯不能吹灭,要用灯帽盖灭,所以图中操作错误;D、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会造成药品的污染,所以图中操作错误。故选B。10、D【解题分析】
钙元素显+2价,铝元素显+3价,硅元素为+4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3+(+3)×2+(+4)×3+(-2)×x=0,则x=12,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解题分析】
在二氧化氯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有:x+(-2)×2=0,则x=+4,故填:+4;工业上常用氯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氯气体,其产物还有氯气()、氯化钠和水。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题目点拨】利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求元素的化合价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9.8%【解题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减小的质量是逸散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则二氧化碳的质量为:50g+40g-87.8g=2.2g,设除锈剂中硫酸的质量为x。,解得x=4.9g除锈剂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答:除锈剂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题目点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易错点是由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澄清石灰水偏小②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解题分析】
(1)向盛有空气和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后,呼出的气体中石灰水变浑浊,而空气中几乎不变浑浊,所以人呼出的气体中含二氧化碳比吸入的空气中要多;(2)实验二的实验过程中,如果红磷熄灭立即打开弹簧夹,会由于温度较高,压强较大,最终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偏少,测定结果偏小;(3)实验一的目的是利用浓氨水的挥发性和碱性,氨分子不断运动,进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使酚酞试液变红,验证分子是不断运动的。14、铁是由原子构成的氢原子中没有中子石蜡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上述各小题只要答案合理即可)【解题分析】
(1)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错误,铁、铜等由原子直接构成;故填:铁是由原子构成的;(2)原子不一定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例如氢原子中没有中子,故填:氢原子中没有中子;(3)石蜡与氧气反应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故填:石蜡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溶液先由无色变为红色,然后由红色变为无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若氢氧化钠存在溶液不会是无色有气泡产生酚酞溶液紫色石蕊溶液遇碱溶液变蓝,遇中性溶液变紫,颜色变化不够明显不可以,硝酸银溶液遇到稀盐酸、氯化钠溶液都能产生白色沉淀【解题分析】
实验一:稀盐酸与氢氧化铁的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因为氢氧化铁难溶于水,盐酸呈无色,氯化铁溶液呈黄色,故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黄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二: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加入稀盐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溶液显中性或显酸性(盐酸过量),溶液褪色,故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先由红色变成无色,然后由红色变为无色。实验三: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四不成立,理由是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若氢氧化钠存在溶液不会是无色;同学们还认为猜想三不合理,理由是氢氧化钠和盐酸不能共存,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探究:向试管中的溶液中滴加几滴碳酸钠溶液,根据实验结论猜想二成立,溶液中含有盐酸,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农业装备在种植业中的技术优势
- 现代医疗技术中的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互鉴
- 14《母鸡》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 24 《古人谈读书》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 6 传统游戏我会玩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同步说课稿(统编版)
- 14 圆明园的毁灭 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 5 树和喜鹊(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 17《爬天都峰》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2023三年级英语下册 Unit 4 Food and Restaurants Lesson 21 In the Restaurant说课稿 冀教版(三起)
- 《社区康复》课件-第七章 脑瘫患儿的社区康复实践
- 城乡环卫一体化内部管理制度
- 小学数学六年级解方程练习300题及答案
- 光伏十林业可行性报告
- 公路工程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手册
- 骨科手术纠纷案例分析课件
- 2022年广西高考英语真题及答案(全国甲卷)
- 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加油站)
- 动物检疫技术-动物检疫的程序(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 煤矿复工复产专项安全风险辨识
- DB42T 1049-2015房产测绘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