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欣赏文学欣赏二维码二维码PAGEPAGE2PAGE2PAGEPAGE2PAGE2又呈吴郎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1]。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2]。即防远客虽多事,遍插疏篱却甚真[3]。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4]。【注释】[1]西邻,“无食无儿”的老“妇人”。[2]宁,怎么。缘,因为。转,反而。亲,亲善。[3]远客,即吴郎。[4]诉,诉说;征求,官府的横征暴敛;贫到骨,指极端贫困;戎马,战争。【赏析】此诗作于唐大历二年(767),这年秋天,杜甫迁居东屯,把原来居住的草堂让给了刚来夔州做司法参军的吴郎,草堂前有几棵枣树,邻近的一个寡妇无以谋生,常来打枣充饥,杜甫从不干涉。吴郎来后却插上篱笆,不让她再打枣了。杜甫知道后,便写了这首诗,劝阻吴郎。此诗通过劝说吴郎不要阻止老妇人打枣这件小事,体现了诗人仁民爱物、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和人道情怀。全诗分为两个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主要是告诉吴郎寡妇的凄惨处境和自己以前是如何对待她的。首联诗人自陈在草堂居住时,任凭邻居在枣熟之后来打枣。杜甫之所以不去干涉,是因为她是一个没有生活来源、无儿无女、孤苦伶仃的老妇人,“无食无儿”,两个“无”字连用,突出了这位老妇人凄惨辛酸的生活境况,令人顿生怜悯之心。接着说老妇人若不是穷得实在没有办法,又何至于去打人家的枣呢?正因为她担心遭到主人的斥责而心存恐惧,所以对她更应该和气亲近。“宁有此”三字,以反诘句式阐明老妇人来打枣出于迫不得已。“恐惧”是对老妇人打枣时心态的合乎情理的揣测。“转须亲”则更让我们体会到诗人对弱者的同情和体贴入微。后四句为这首诗的第二部分。颈联以迂曲婉转的方式指出吴郎的做法不够妥当,写得极其委婉,用词考究。“即防远客”似乎有责备老妇人多事之意,“遍插疏篱”却是导致多疑的直接原因。明里是说老妇人,暗里说的却是吴郎,既劝说了吴郎,又不伤情面,真是煞费苦心。最后两句由近及远,由老妇人联想到整个社会,由个人的愁苦上升到国家的忧患,深刻地揭示出下层劳动人民生活困苦的根本原因,体现出诗人无时无刻不关心民众疾苦的崇高精神。全诗用意恳切真诚,措辞委婉含蓄,语言平易质朴,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知识拓展】“诗仙”“诗圣”“诗佛”“诗魔”“诗鬼”唐代产生了一批诗歌巨匠,其中成就显著的有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贺等,后人根据他们各自的诗歌风格誉李白为“诗仙”,杜甫为“诗圣”,王维为“诗佛”,白居易为“诗魔”,李贺为“诗鬼”。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今存诗900多首,如《梁甫吟》《侠客行》《行路难》《古风》《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他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杜甫(712—770),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他一生写下了1000多首诗,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春望》等。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杜甫诗歌的风格可以概括为“沉郁顿挫”,这里的沉郁是指文章的深沉蕴蓄,顿挫则是指感情的抑扬曲折和语气、音节的跌宕摇曳。杜诗语言平易朴素、通俗、写实,却极见功力。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杰出的诗人、画家。他在中年以后日益消沉,常常以佛理和山水寄托怀抱,也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上,因此后人称他为“诗佛”。今存诗400多首。其中的山水田园诗主要是写他隐居终南、辋川的闲适生活和山水风光。无论是雄奇壮阔的景象,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还是细致入微的自然物态,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他都能以对大自然敏锐的感受,抓住自然的色彩、声音和动态,或素描,或刻画,挥洒自如,意境独到。古人概括王诗艺术特色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的诗语言清新凝练,朴素中见华彩。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是继杜甫以后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分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肘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又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所写的《秦中吟》《新乐府》,敢于针对当权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白居易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现存诗3000多首。李贺(790—816),字长吉,晚唐诗人。他一生体弱多病,27岁逝世。今存诗242首。他的诗作有讽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会现象的,如《秦王饮酒》《猛虎行》《金铜仙人辞汉歌》;有发愤抒情的,如《开愁歌》《致酒行》《浩歌》等;有写神仙鬼魅的,如《梦天》《天上谣》《古悠悠行》等;有咏物等其他题材的,如《李凭箜篌引》《马诗》二十三首等。李贺诗的艺术特色是想象力非常丰富奇特,句锻字炼,色彩瑰丽。如“羲和敲日玻璃声”“酒酣喝月使倒行”“银浦流云学水声”等匪夷所思的奇语,比比皆是。据统计,他的作品中出现“死”字20多个,“老”字50多个,尤其是写神仙鬼魅的作品,常常让人感到幽灵出没,阴森可怖。因此,后人称其为“诗鬼”。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1]!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2],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3],莫使金樽空对月[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5],会须一饮三百杯[6]。岑夫子,丹邱生[7],将进酒,杯莫停[8]。与君歌一曲[9],请君为我侧耳听[10]:钟鼓馔玉不足贵[11],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12];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13]。五花马[14],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15],与尔同销万古愁。【注释】[1]“君不见黄河之水”二句:兴起下文岁月易逝,人生很快地由少而老的意思。高步瀛曰:“河出昆仑,以其地极高,故曰从‘天上来’。”(见《唐宋诗举要》卷二)[2]“君不见高堂明镜”句:意谓于高堂明镜之中,照见白发而生悲。[3]得意,有兴致的时候。[4]金樽空对月,在月光下任金樽空着而不饮酒。[5]且为乐,姑且作乐。意谓暂时把不愉快的事丢开不想。[6]会须,应该。[7]岑夫子,即岑勋,南阳人(见《全唐文》卷三七九)。丹邱生,即元丹邱。岑和元都是李白的好友。集中有《酬岑勋见寻就元丹邱对酒相待以诗见招》及《元丹邱歌》等诗。[8]“将进酒”二句:原作“进酒君莫停”。据别本改。[9]与君,为你。[10]侧,一作“倾”。[11]钟鼓馔(zhuàn)玉,这里用作富贵利禄的代称。钟鼓,指权贵人家的音乐。馔玉,形容饮食精美,享受豪奢。[12]“陈王”二句:曹植曾封陈王。其诗《名都篇》云:“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平乐,观名。斗酒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钱,极言酒美价昂。恣欢谑,尽情地欢娱戏谑。[13]径须沽取,应该毫不犹豫地去买酒。[14]五花马,指名贵的马。详见前文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注[5]。[15]将出,拿出。【赏析】《将进酒》属古乐府旧题,内容多写饮宴放歌。这首诗作于李白辞官离开长安以后。从诗的主要内容看,写的似乎都是及时行乐、看透人生,只愿长醉不愿醒,有点消极。但深入理解李白的内心,就会发现李白不是真正消极颓废,而是胸怀伟大抱负却不能施展,便借酒发泄,以此来排解心中的苦闷,来表现对权贵和世俗的蔑视。诗一开篇即用两组排比长句激昂豪迈地起兴抒情,利用极度的夸张展现人生的短暂,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极力突出人生短暂的深沉哀叹,流露出人生易老、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接下来,“人生得意”六句,充分体现了诗人孤傲不群、视钱财如粪土的人生态度,同时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表现出诗人自信自负、傲岸不羁的个性精神。“岑夫子”以下四句,诗人以无比的热情邀请好友开怀痛饮。四个短句,不但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劝酒时的豪情逸气,也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钟鼓馔玉不足贵”说明诗人鄙视富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又显出诗人面对现实的愤激和无奈。接着,诗人否定古代圣贤,似乎不合情理,而实际上正是诗人狂放愤激不平之语,用反语抗议这个不尊重人才的黑暗世道。最后几句是诗人的一番豪言壮语,即便千金散尽,典裘当马也要图个一醉方休,以消解他那化不开的深广忧愁。通观全诗,气势奔放,语言豪迈,情感大起大落,忽喜,忽悲,忽狂,忽无奈,忽豪放,把诗人放纵不羁的性格表露无余。全诗句法明快,以七言为主,杂以三、五、十言,参差错落,节奏疾徐有变,音调铿锵和谐,跌宕跳跃的节奏和起伏变化的情感达到了和谐完美的统一。【知识拓展】新乐府运动新乐府,即“新题乐府”,相对于“古乐府”而言,指的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不再以入乐与否作标准。新乐府诗始创于杜甫,为元结、顾况等继承,又得到白居易、元稹大力提倡。新乐府运动,即中唐时期由白居易、元稹等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诗歌革新运动,是中唐革新思想在诗坛的反映。李绅首先创作《新题乐府》二十首,元稹写了《和诗》十二首,白居易创作《新乐府》五十首,正式标举“新乐府”之名。张籍、王建也创作了不少新乐府诗,由此形成影响较大的新乐府运动。梦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1]。肠断白蘋洲[2]!【注释】[1]脉脉,含情欲伸貌。[2]白蘋洲,泛指浮萍(夏季开小白花)丛生的汀洲。蘋,通萍,亦可用作专名。白居易《白洲五亭记》:“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霅溪,溪连汀洲,洲一名白蘋。梁吴兴守柳恽于此赋诗云:‘汀洲采白【赏析】此词篇幅短小,语言简洁,却情意深远,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个倚楼等待离人归来,却一再失望的思妇形象。一开头写思妇早起刚刚梳洗完毕,就独自一人倚在望江楼上眺望江面,等待着远在天涯的亲人回来,一个“独”字点出思妇的形单影孤,“倚”字写出思妇久久等待的神态。“过尽千帆皆不是”表明思妇虽然望穿秋水,但始终没有盼到离人归来。“过尽千帆”,可见凝望之久,“皆不是”可见凝恨之深,把思妇期盼、失望、惆怅、凄楚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后两句写景,通过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思妇的哀愁。久盼离人不归,眼前只有脉脉斜晖、悠悠绿水,江天极目,情何能已!“斜晖”与“梳洗”呼应,点出思妇从清晨起床就倚楼等待,一直等到太阳偏西,仍不见良人归舟,此情此景,怎能不使人柔肠寸断。全篇形象鲜明生动,心理描写细致入微,景物描写起到了了很好的烘托作用。语言清新含蓄,耐人寻味。【知识拓展】花间词人五代十国时期,词的创作成就有新的发展。后蜀在温庭筠直接影响下,出现了花间派词人,“花间词派”因后蜀赵崇祚所编《花间集》而得名。花间派词人奉温庭筠为“鼻祖”,主要词人有韦庄、牛希济等。他们的作品偏于闺情、伤于柔弱、过于雕琢,多描绘妇女的容貌、服饰、情态,色彩华美,内容空虚,题材狭窄。少数作品能够脱去浓腻的脂粉气,具有较开阔的生活内容,其中韦庄成就最高。韦词有较多个人抒情意味,风格清丽疏雅,有一定意义。南唐词人有冯延巳和李景、李煜。他们的词内容仍然很狭窄,感情也不够健康,但较少浓艳的脂粉气。李煜在亡国以后写的一些词,能直抒胸臆,写个人国破家亡的感受,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艺术上也有独特的成就,对词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踏莎行欧阳修寸柔肠,盈盈粉泪[3],楼高莫近危栏倚[4]。平芜尽处是春山[5],行人更在春山外。【注释】[1]候馆,迎候宾客的馆舍。《周礼·地官·遗人》:“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2]“草薰”句:杨慎《词品》卷一:“佛经云:‘奇草芳花,能逆风闻薰。’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薰。’正用佛经语。《六一词》云:‘草薰风暖摇征辔’,又用江淹语。今《草堂词》改“薰”作‘芳’,盖未见《文选》者也。”辔(pèi),马缰绳。[3]盈盈,泪水充溢貌。[4]危栏,高楼上的栏杆。[5]平芜,平坦地向前延伸的草地。【赏析】这是一篇通过离别来写爱情相思的词作,是欧阳修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词的上片写行人在旅途的离愁,下片写思妇在家的离愁,两地相思,一种情怀。开首三句,诗人借景抒情。冬去春来,客舍边的梅花早已凋零,溪边的垂柳正长出新叶,春风扑面,花气袭人,如此良辰好景,正该与佳人踏青共赏,却不料要孤身纵马远行。春水迢迢,陡然引起离愁无限。此二句以不断之春水状无穷之离愁,化抽象为具体,比喻贴切,自然真实地刻画了行者离愁别绪萌生渐深的过程。这是以景带情。下片则是由情入景,是情极而生的想象虚拟之辞。诗人遥想别后的人儿已柔肠寸断,粉脸上挂满晶莹的泪珠。诗人在心里暗暗叮嘱,切莫一人独倚高楼,暗自伤神,因为你即使登上高楼,也已望不见我,只能望见平原尽头隐隐的青山,而我早已走过青山之外。殷殷之语,切切之情,行者居者,前后萦带,虚实相应,委婉缠绵,韵味无穷。【知识拓展】关于“词”词,作为一种文学样式,萌芽于隋,兴起于唐,盛行于五代,成熟于两宋。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又称“长短句”,是一种适于歌唱、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诗体,在音节和句型的长短方面都有着固定的格律。每首词有一个曲调,曲调的名称便是词牌。词调一般分为上下两阕,称“上阕”“下阕”,或称“上片”“下片”。词最早是配乐的,从配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后来词与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文人词受律诗的影响,律句特别多。词是长短句,但全篇的字数是固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一定的。大致可分为三类:小令、中调、长调。浣溪沙苏轼簌簌衣襟落枣花[1],村南村北响缫车[2]。牛衣古柳卖黄瓜[3]。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4]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注释】[1]簌簌,下落的样子。[2]缫车,缫丝的工具。[3]牛衣,用麻和草编制的给牛挡寒的用具。这里形容卖黄瓜的农民衣衫褴褛。[4]漫,不由自主地。【赏析】《浣溪沙》共五首,是元丰元年(1078)苏轼四十三岁时的作品。作者时任徐州知州,因久旱无雨,亲往石潭求雨谢神。该词写的是作者在“谢雨道上”,经过长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突然,“簌簌”之声传来,并好像有什么东西打在身上和头巾上。这时,他才意识到:这是枣花落在身上。接着,耳边又传来吱吱呀呀的声响,越往前走,响声便越浓,从南,从北,从四面八方传来,不用看也不用问,这是作者熟悉的缫车的响声。从响声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村中了。这时,突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际,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下,面前摆着一堆黄瓜。三句话,农村的季节特点、村中的劳动生活以及农村的贫困面貌,均不同程度地有所接触并形象地折射出来。下片写作者的感受和意识活动。“酒困路长惟欲睡”是对上片的补充。在结构上,这一句又是倒叙,它说明前三句之所以从听觉方面来写,主要是因为酒意未消,路途遥远,人体困乏,故而写下来的只不过是睡眼蒙眬中听来的片断,并非是视觉构成的完整统一的画面。“日高人渴”两句,虽然写的是由于口渴而急于到农民家里觅水的意识活动,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看来,苏轼似乎并没有多少太守的架子,他跟农民的距离并不太远。读这样的词,会使人感到真实、亲切,可以嗅到当时农村生活的气息。这首词注重词句的锤炼而又不露痕迹。例如“簌簌”,有的评论家认为这两字放在句首是“句法倒装”,其实,作者的目的在于强调“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响,并合乎平仄的要求,而不是在写下落的形态。正因这两字放在句首,才说明作者是从“簌簌”声中得知枣花落在身上的。此外,“落”“响”“漫”“敲”等字也均用得灵便而贴切。【知识拓展】豪放派豪放派,宋词风格流派之一,苏轼、辛弃疾等为其代表,故又称“苏辛词派”。豪放豪放派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宏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典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于粗疏平直,甚或涉于狂怪叫嚣。北宋黄庭坚、晁补之、贺铸等人都有这类风格的作品。南渡以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孝祥、张元干、陈亮、刘过等人承流接响,蔚然成风,辛弃疾更成为创作豪放词的一代巨擘和领袖。豪放词派不但“屹然别立一宗”(《四库全书总目》),震烁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沾溉词林后学,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卜算子[1]·咏梅陆游驿[2]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3]。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4]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5]作尘,只有香如故。【注释】[1]卜算子,词牌名。因唐代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名,人称“卜算子”,遂以为名。又据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又名“百尺楼”“眉峰碧”。双调,四十四字,仄韵。[2]驿,古代官办的交通站。[3]无主,没有人去过问。[4]著,加上。[5]碾,压碎。【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词。这首词表现上歌咏梅花,实际是作者以梅花自喻,用梅花象征自己孤高正直的气节和耿介品质。上片开头两句写梅花在驿路断桥旁边寂寞地开放,无人欣赏。“驿外”“断桥”既点明了梅花开放的地点,又烘托出环境之荒凉。这样的环境和遭遇可以使读者联想到作者由于主张抗金,结果被当权的投降派打击迫害,一生被投闲置散,无所作为,就像这“无主”的梅花,只有自开自落,自荣自谢。“已是”二句写梅花在黄昏时分本已十分孤寂愁苦了,偏偏又遇上狂风急雨的侵袭,象征诗人已进入暮年,他的抗金爱国的主张无人理睬,孤独之感油然而生。下片通过写梅花来写自己的高尚情操。环境虽然如此恶劣,却更锻炼了梅花的铮铮硬骨。“无意”句说明诗人并非有意与投降派争官夺宠,而是因为自己怀有崇高的品质与远大的抱负,所以“一任群芳妒”,而不怕投降派的妒恨打击。“一任”二字写出了诗人敢于与世俗抗争的坚决态度。正因为他有此高尚气节,所以遭到更严重的打击。诗人以梅花遭到风雨的袭击,飘零脱落,化为泥土,又被车马碾作尘埃,却依然馨香如故,来比喻个人品格的高尚、节操的坚贞和爱国之心至死不变。如果说前面主要用的是“拟人”的手法,赋予梅花以人的感情色彩,那么,最后两句又具有“拟物”的特征。诗人正是通过“拟人”和“拟物”,创造出冰清玉洁、傲霜欺雪的梅花的形象—也就是诗人自己崇高的形象。【知识拓展】中兴四大诗人“中兴四大诗人”是南宋前期的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四位诗人的合称,又称南宋四大家。四人中,尤袤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成就也不高;杨、范虽比不上陆游,但都能摆脱江西诗派的牢笼,思想、艺术各有特色,不愧为南宋杰出的诗人。尤其是杨万里,一反江西诗派的生硬槎桠,创立了活泼自然的“诚斋体”。范成大虽也受过江西诗派的影响,但主要还是继承了白居易的新乐府传统的现实主义精神。陆游是一个有多方面创作才能的作家,诗的成就尤为显著,内容也很丰富,差不多触及南宋前期社会的所有方面,其中最突出的部分,是反映民族矛盾的爱国诗歌,这些诗歌,洋溢着爱国热情,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具有强烈的战斗性。“中兴四大诗人”代表了宋代诗歌的第二次繁荣时期。武陵春[1]李清照风住尘香[2]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3]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4],载不动许多愁。【注释】[1]武陵春,词牌名。上下阕,四十九字,平韵。[2]尘香,尘土里有落花的香气。[3]双溪,浙江金县的江名。本来是两条溪,一为东港,一为南港,至金华合流的一段称“婺港”,又名“双溪”。唐宋时已成为文人骚客吟咏的风景区。[4]舴(zé)艋(měng)舟,小船。【赏析】这首词是词人在1134年以后避乱浙江金华时所作。那时她身遭乱离之苦,所以词情十分悲戚。开头一句写的是暮春景色。“风住尘香”四个字极为蕴藉,不仅写狂风劲吹之后落红无数,而且还写落红化为尘泥,仍有余香,这就暗点了“暮春”,又暗写了花之风骨,不仅写了暮春之景,还表达了词人的暮春之情。正因为如此,所以词人“日晚倦梳头”,这里刻画了词人南渡后心灰意懒之态,更含蓄地表达了她此时内心的悲苦。三、四句由含蓄转为纵笔直抒,揭示一切悲苦的原因是“物是人非”,即山河依旧,人事全非,这深重的国难,怎不使人感到“事事休”呢?此时她把一切个人、时代、人民的深哀巨痛都概括在这几个字中,语句凝重有力!词人心情沉痛,“欲语泪先流”。此处语言平易而感情真挚,这一句不仅是词人个人的悲苦,还是遭受乱离的广大人民共同的悲苦,更具有撼人的力量。上片极言眼前景物之不堪,心情之凄苦,下片却将词意宕开,“闻说”句是说想以泛舟来排遣心中愁闷。“也拟”表明作者有此想法,但尚未付诸行动。那么,词人到底“泛舟”与否呢?下文作了回答:“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含蓄地写出未能泛舟及其原因。下片的“闻说”“也拟”写的是主观活动,并未真的泛舟;“只恐”依然写的是内心活动,说舟小愁多,载不动,如此便更深化了主题。这里的六个虚词是巧妙的传神之笔。全词充满怀念故土之情和亡国之恨,构思新颖,想象丰富。通过暮春景物勾出内心活动,寓情于景;通过纵笔直写,直抒胸中愁苦之情,语浅意深;还通过内心微妙的变化,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以舴艋舟小载不动浓愁来表达悲愁之多,想象也颇为新颖奇特。本词在章法上也很有特色。先从暮春景色写起,然后引起伤春之情,伤的不仅是个人的苦难遭遇,而且是国难民愁。紧接着又宕开,写春光尚好,“也拟”泛舟,似乎“愁”字渐解;可是在结尾处又以“舟小愁多”的反衬手法,将文意又一转折结在“愁”这一点上,一宕一收,错落有致,使词人所表达的愁情更加突出了。【知识拓展】婉约派婉约派,宋词风格流派之一。柳永、周邦彦、李清照等为其代表。婉约,即婉转含蓄。在词史上,婉转柔美的风调相沿成习,由来已久。词本来是为合乐演唱而作的,起初演唱的目的多为娱宾遣兴,演唱的场合无非宫廷贵家、秦楼楚馆,因此歌词的内容不外离思别愁、闺情绮怨,这就形成了以《花间集》为代表的“香软”词风。北宋词家承其余绪,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人,虽在内容上有所开拓,运笔更精妙,并且都能各具风韵,自成一家,但大体上并未脱离婉转柔美的轨迹。因此,前人多用“婉美”“软媚”“绸缪宛转”“曲折委婉”等语,来形容他们作品的风调。明人则直接以“婉约派”来概括这一类型的词风。婉约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婉转柔美,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无不从不同方面承受其影响。
P58乘着歌声的翅膀P58海涅乘着歌声的翅膀,亲爱的,我带你飞翔.飞到恒河的原野,那儿有最美丽的地方。那儿红花盛开的花园沐浴着月亮的清辉;莲花在那儿等待她们亲爱的妹妹。紫罗兰轻笑调情,抬头朝星空仰望;玫瑰花悄声细语讲的童话散发幽香。驯善、聪慧的羚羊跳过来侧耳倾听;远处那圣河的波浪传来澎湃的喧声。我们要在那儿降落,躺在棕榈树下面,畅饮爱情和宁静,沉入甜蜜的梦幻。【赏析】这首诗作于1822年,曾由门德尔松谱曲,是海涅最著名的爱情诗之一。海涅写爱情诗,用了很多手法,但归结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直抒胸臆,或可称为“动作型”,比如“我一看到你的眼睛”“我把我的头偎依在你的雪白的肩上”“一个青年有所爱”;一类是通篇借喻的,或可称为“寄寓型”,比如“蝴蝶爱着玫瑰花”“一棵松树在北方”“莲花儿战战兢兢”;一类是以比兴为主或以环境描写为主的,或可称为“烘托型”,比如“恋人啊,我们并坐着”“哪怕室外的雪堆得很高”“在极美的五月里”。本诗当属于第三类。这首诗分五个自然段。前四段全是写环境,直到第五段才写出“爱情”的真意。海涅的时代尚是意境的时代(进入二十世纪后,诗人们才开始大规模地崇尚意象)。这首诗给了我们一个非常美妙的意境,如果用我们中国诗论的概念来说,整首诗也有个“诗眼”,那就是“寂静”。这首诗通篇是多么的静啊,“寂静的月光”、莲花的“等待”、羚羊的“倾听”自不待言,紫罗兰“轻笑调情”、玫瑰花“悄声细语”讲童话似乎有声,其实谁都知道是无声的,愈发在寂静上加上拟人化的、幽美的色彩,使那个“静”字像涟漪般一圈圈溢开来,静得更深、更可爱了;至于远处恒河水的喧腾,则有如我国古诗“鸟鸣山更幽”的写法,以自然界的有声,进一步衬托出万籁俱寂的境界。待这个静的环境铺陈得淋漓尽致了,诗人和他的爱侣才出现了,“畅饮爱情和寂静,沉入甜蜜的梦幻”,这种净化了的、“静”化了的爱情理想在这么一种环境中得以实现,完全是水到渠成了。这首诗的另一个特色,不妨称之为“辅助诗眼”,是神奇。在那个时代的欧洲人(尤其是诗人)心目中,东方是个神奇的世界,陌生和遥远都是神奇的导因,比之诗人们生活的世俗环境,那儿像有一种猜测性的、超脱尘俗的光环。海涅曾在波恩大学听过梵语学家施莱格尔的讲课,故一直对东方印度心神系之。诗中出现的羚羊是东方诗人(如哈菲兹)常爱描绘的动物;把花儿散发的芬芳喻为花儿的语言,也是东方的表达方式。海涅把诗的环境放在东方,并用了一系列东方的诗歌形象,使诗歌得以神奇化,使难以表达的爱情的美妙神奇得到了充分的烘托,从而充分写出了作者纯真的爱情理想和那无边的向往渴望。【知识拓展】海涅亨利希·海涅(1797—1856),十九世纪德国伟大诗人,革命民主主义者,杰出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他出生于贫穷的犹太商人家庭。他青年时代学习法律,曾听黑格尔讲课;晚年结识马克思,在思想上受到很大促进。海涅早期的抒情诗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民歌的曲调和韵律,他把自然界里的玫瑰、夜莺、百合、蝴蝶、星辰、月光、日出、日落以及海上的波涛和晚间的雾霭,都融化在简洁有力的诗歌里,个人的情感和外界的事物得到美妙的融合,感情真挚,语言优美,这些诗为全世界人民所爱好。在海涅的诗歌中,最有价值、最光辉的乃是他的政治诗。它们不但洋溢着反封建的战斗激情,而且反映了无产阶级作为新兴阶级的觉醒。他的代表作有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故事诗集《罗曼采罗》、政治诗集《时代的诗》等。致大海普希金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骄美的容光。好像是朋友忧郁的怨诉,好像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我最后一次在倾听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我时常沿着你的岸旁,一个人静悄悄地、茫然地徘徊,还因为那个隐秘的愿望而苦恼心伤!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热爱你阴沉的声调,你的深渊的音响,还有那黄昏时分的寂静,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渔夫们的温顺的风帆,靠了你的任性的保护,在波涛之间勇敢地飞航;但当你汹涌起来而无法控制时,大群的船只就会被覆亡。我曾想永远地离开你这寂寞和静止不动的海旁,怀着狂欢之情祝贺你,并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你等待着,你召唤着……而我却被束缚住;我的心灵的挣扎完全归于虚枉:我被一种强刚的热情所魅惑,使我留在你的岸旁。有什么好怜惜呢?现在哪儿才是我要奔向的一无牵挂的路径?在你的荒漠之中,有一样东西它曾使我的心灵为之震惊。那是一个峭岩,一座光荣的坟墓,在那儿,沉浸在寒冷的睡梦中的,是一些威严的回忆:拿破仑就在那儿消亡。在那儿,他长眠在苦难之中。而紧跟他之后,正像风暴的喧响一样,另一个天才,又飞离我们而去,他是我们思想上的另一位君王。为自由之神所悲泣着的歌者消失了,他把自己的桂冠留在世上。阴恶的天气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哦,大海!是他曾经将你歌唱。你的形象反映在他的身上,他是用你的精神塑造成长:正像你一样,他威严、深远和阴沉,他像你一样,什么都不能使他屈服投降。世界空虚了……大海呀,你现在要把我带到什么地方?人们的命运到处都是一样:凡是有着幸福的地方,那儿早就有人守卫:或许是开明的贤者,或许是暴虐的君王。哦,再见吧,大海!我永不会忘记你庄严的容光,我将长久地,长久地倾听你在黄昏时分的轰响。我整个的心灵充满了你,我要把你的峭岩,你的海湾,你的闪光,你的阴影,还有絮语的波浪,带进森林,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赏析】诗人普希金,在青少年时代就为全国人民反对拿破仑战争的爱国激情所鼓舞,又受到十二月党人恰达耶夫和俄国启蒙主义者拉吉舍夫等人的深刻影响,写下了许多反对专制暴政和歌颂自由的政治抒情诗。1820年,年仅21岁的诗人被沙皇放逐到南俄,此后写的诗歌更加充满了反抗的激情。1824年夏天,他与奥德萨总督发生冲突,被军警押送到父母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幽禁在那里达两年之久。诗人在奥德萨,长期与大海相依为伴,把奔腾的大海看作自由的象征。当他将要远离奥德萨而向大海告别的时候,万千思绪如潮奔涌,忧郁而又愤激的诗篇酝酿在胸。诗人在奥德萨开始写作,而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最后完成这一诗篇—《致大海》。《致大海》是诗人在南俄时期的一篇浪漫主义的代表作。作品歌颂大自然的美和崇高,反对世俗生活的丑恶与平庸,突出人与自然在感情上的共鸣,把自然景物拟人化,作为一种精神象征,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即对自由和解放的热烈追求和对暴力统治的憎恶、反抗。全诗十五个诗节,可以分作三个部分来读。开头两个诗节,诗人向大海告别;中间十一个诗节,写诗人由大海引起的回忆和联想;最后,诗人再一次向大海深情地告别,说明自己的整个心灵被大海的形象和音响所充斥,永不忘怀。诗人把大海人格化,直接同大海对话,向大海告别。大海的回答是,最后一次在诗人的眼前“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骄美的容光”。如此美丽的大海,又是这般温情脉脉!但是诗人与大海即将离别。大海发出悲哀的喧响、召唤的喧响,像是忧郁的怨诉,又像是临别时的呼唤。这无疑是诗人的一种感觉,是诗人忧郁之情的一种写照,同时也是诗人对于大海所召唤的自由之神的一种向往。“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诗人开始了回忆。他把大海的自由奔放、任性不羁,看作自己心灵的投影,总是留恋于海岸,在那里悄悄地徘徊。由于沙皇专制制度的黑暗,诗人曾想从海上偷渡去君士坦丁堡一游,他也因为这个愿望得不到实现而苦恼,一个人茫然地徘徊在海边。大海阴沉的声调、深渊的音响,引起了诗人的遐想;大海有时寂静、温顺,有时汹涌、奔腾,引起诗人对于自由和解放的向往。诗人从大海得到启示,为了追求自由与解放,曾一度请求离开海岸,返回彼得堡;也曾想望“怀着狂欢之情”,向大海祝贺“自由”的胜利;还曾想出海遨游,带着颂扬自由的诗篇,顺着大海的波涛“奔向远方”。但是都不能如愿。大海在召唤自由,诗人却得不到自由,心灵的挣扎也全“归于虚枉”。尽管如此,他还是执著地追求自由、歌颂自由,他还是留在海边接受着大海的召唤。诗人追念拿破仑和拜伦。拿破仑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曾参加革命军,击溃保皇复辟势力。欧洲反动势力组成反法同盟,严重威胁法国安全;拿破仑多次粉碎反法同盟,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反动势力。一些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诗人如拜伦等,从这个意义上歌颂拿破仑,是出于反封建的需要,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拿破仑是个野心家,连年发动侵略战争给人民造成了灾难,同时也决定了自己必然失败的命运。1821年,拿破仑死于大西洋圣赫勒拿岛,这里说的“峭岩”,也即指此。一个庞然大物,不可一世的野心家和暴君,“沉浸在寒冷的睡梦中的”,只能去回忆那逝去的“光荣”,他“在那儿消亡”了,“长眠在苦难之中”。诗人不无惋惜,但更多的是对他的谴责。拜伦歌颂自由、民主和民族解放的诗篇,对普希金产生过重大影响。1823年,拜伦乘坐自己出资装备的战舰到希腊,参加反对土耳其的民族解放斗争,受到希腊人民的热烈欢迎;次年四月病死在希腊,引起了全欧进步人士的震痛。普希金闻讯,感到无比哀痛。他称拜伦为“天才”“我们思想上的另一位君王”“为自由之神所悲泣着的歌者”,他在拜伦身上看到了大海一般深沉和难以驯服的倔强性格,像大海一样,什么都不能使这位自由战士屈服投降。伟大诗人和自由战士拜伦之死,使作者感到自由之神的幻灭,整个世界都空虚了,“人们的命运到处都是一样”,几乎找不到一个自由栖身和自由歌唱的地方,一切福地都被人占有了。这时候,欧洲的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正由高潮开始低落,普希金精神上感到忧郁和渺茫。但他并不绝望,他在再次告别大海时,表示永不忘怀大海的形象和音响,决心把大海所启示的精神带向自己的足迹所到的地方。诗歌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诗人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写出了人民的愿望、情绪和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他把自己对时代的感受,化为诗的情绪,融合在大海的形象中,竭力进行渲染,达到了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的目的。诗人从内心的感受出发来描写并寄情于大海,使内在情感客观化,凭借外在的形象得到体现;又使客观景物主观化,使大海具有了人的性灵和性格,使人与自然天衣无缝地交融在一起,这也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一个特点。【知识拓展】普希金亚历山大·普希金(1799—1837),伟大的俄罗斯民族诗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和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他出生于贵族地主家庭,因写歌颂自由、抨击农奴制、充满革命激情的诗篇被沙皇流放,后因不容于世俗,死于决斗。普希金是一位创作天才,八岁开始写诗,一生总共写了近900首抒情诗,他的诗篇丰满、优美、完整、匀称、精巧,真情淳朴,绚丽多姿,具有明快的哀歌式的忧郁、旋律般的美和醉人的艺术魅力。别林斯基赞美普希金的诗:“所表现的音调的美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一样柔和、甜美,像松脂一样醇香,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净,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击一样铿锵有力。”
聊斋志异之梦狼[1]P136蒲松龄P136白翁,直隶人。长子甲,筮仕[2]南服[3],二年无耗[4]。适有瓜葛[5]丁姓造谒,翁款之。丁素走无常[6]。谈次,翁辄问以冥事[7],丁对语涉幻[8];翁不深信,但微哂之。别后数日,翁方卧,见丁又来,邀与同游。从之去,入一城阙。移时,丁指一门曰:“此间君家甥也。”(时翁有姊子为晋令[9])讶曰:“乌在此?”丁曰:“倘不信,入便知之。”翁入,果见甥,蝉冠豸绣[10]坐堂上,戟幢行列[11],无人可通。丁曳之出,曰:“公子衙署去此不远,亦愿见之否?”翁诺。少间,至一第,丁曰:“入之。”窥其门,见一巨狼当道,大惧,不敢进。丁又曰:“入之。”又入一门,见堂上、堂下,坐者、卧者,皆狼也。又视墀中,白骨如山,益惧。丁乃以身翼[12]翁而进。公子甲方自内出,见父及丁,良喜。少坐,唤侍者治肴蔌[13]。忽一巨狼衔死人入,翁战惕而起,曰:“此胡为者!”甲曰:“聊充庖厨[14]。”翁急止之。心怔忡不宁,辞欲出,而群狼阻道。进退方无所主,忽见诸狼纷然嗥避,或窜床下,或伏几底。错愕[15]不解其故。俄有两金甲猛士努目[16]入,出黑索索甲[17]。甲扑地化为虎,牙齿巉巉。一人出利剑,欲枭其首。一人曰:“且勿,且勿,此明年四月间事,不如姑敲齿去。”乃出巨锤锤齿,齿零落堕地。虎大吼,声震山岳。翁大惧,忽醒,乃知其梦。心异之。遣人招丁,丁辞不至。翁志其梦,使次子诣甲,函戒哀切[18]。既至,见兄门齿尽脱;骇而问之,则醉中坠马所折。考其时,则父梦之日也。益骇。出父书。甲读之变色,为间[19]曰:“此幻梦之适符耳,何足怪。”时方赂当路者,得首荐[20],故不以妖梦为意。弟居数日,见其蠹役[21]满堂,纳贿关说者中夜不绝,流涕谏止之。甲曰:“弟日居衡茅[22],故不知仕途之关窍耳。黜陟[23]之权,在上台[24]不在百姓。上台喜,便是好官;爱百姓,何术能令上台喜也?”弟知不可劝止,遂归,告父。翁闻之大哭。无可如何,惟捐家济贫,日祷于神,但求逆子之报,不累妻孥。次年,报甲以荐举作吏部[25]。贺者盈门;翁惟欷歔,伏枕托疾不出。未几,闻子归途遇寇,主仆殒命。翁乃起,谓人曰:“鬼神之怒,止及其身,祐我家者,不可谓不厚也。”因焚香而报谢之。慰籍翁者,咸以为道路讹传[26],惟藉则深信不疑,刻日为之营兆[27]。而甲固未死。先是,四月间,甲解任,甫离境[28],即遇寇,甲倾装以献之。诸寇曰:“我等来,为一邑之民泄冤愤耳,宁专为此哉!”遂决其首。又问家人:“有司大成者谁是?”司故甲之腹心,助桀为虐[29]者。家人共指之。贼亦杀之。更有蠹役四人,甲聚敛臣也[30],将携入都,并搜决讫,始分资入囊,骛驰而去。甲魂伏身旁,见一宰官过,问:“杀者何人?”前驱者曰:“某县白知县也。”宰官曰:“此白某之子,不宜使老后见此凶惨,宜续其头。”即有一人掇头置腔上,曰:“邪人不宜使正,以肩承颔[31]可也。”遂去。移时复苏。妻子往收其尸,见有余息,载之以行;从容灌之,亦受饮。但寄旅邸,贫不能归。半年许,翁始得确耗,遣次子致之而归。甲虽复生,而目能自顾其背,不复齿人数矣[32]。翁姊子有政声,是年行取[33]为御史,悉符所梦。异史氏曰:“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34]。即官不为虎,而吏且将为狼,况有猛于虎者耶!夫人患不能自顾其后耳;苏而使之自顾,鬼魂之教微矣哉[35]!”邹平李进士匡九,居官颇廉明。常有富民为人罗织,门役吓之日:“官索汝二百金,宜速办,不然,败矣!”富民惧诺,备半数。役摇手不可,富民苦哀之。役曰:“我无不极力,但恐不允耳。待听鞫时,汝目睹我为若白之,其允与否,亦可明我意之无他也。”少间,公按是事。役知李戒烟,近问:“饮烟否?”李摇其首。役即趋下曰:“适言其数,官摇首不许,汝见之耶?”富民信之,惧,许如数。役知李嗜茶,近问:“饮茶否?”李颔之。役托烹茶趋下曰:“谐矣。适首肯,汝见之耶?”既而审结,富民果获免,役即收其苞苴,且索谢金。呜呼!官自以为廉,而骂其贪者载道焉,此又纵狼而不自知者矣。世之此类者更多,可为居官者备一鉴也。【注释】[1]本篇选自《聊斋志异》卷四。作者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清代杰出小说家。著作据解放后整理出版的《蒲松龄集》所载,有文四百五十余篇,诗九百余首,词一百余阕,此外还有戏三出,俚曲十三种,杂著两种。成就最高、最著名的是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2]筮(shì)仕:旧时要外出做官,先要占卦问吉凶。《左传·闵公元年》:“毕万筮仕于晋……辛廖占之,曰吉。”后人便称初次做官为“筮仕”。筮,用蓍(shī)草的茎来占卦。[3]南服:南方。[4]无耗:没有音信。[5]瓜葛:远亲。[6]走无常:无常,旧时迷信,说人死时勾摄生魂的使者。走无常,是指活人的灵魂暂当鬼差。[7]冥事:阴间的事。[8]涉幻:涉及一些渺茫无凭的事。[9]晋令:山西的县令。[10]蝉冠豸(zhì)绣:蝉冠,貂蝉冠。古代官帽上“附蝉为文,貂尾为饰”,称作“赵惠文冠”。豸绣,绣有獬(xiè)豸的官服。传说獬豸这种野兽,能辨曲直,见人争斗,就用角去顶没有理的人。[11]戟幢行列:戟,兵器;幢,旌旗。此言官堂前执戟、擎旗的衙役排列在两边。[12]翼:翼蔽,掩护遮挡。[13]肴蔌(sù):鱼肉蔬菜。[14]聊充庖厨:姑且充当厨房里加工用的食品。[15]错愕:仓促间感到惊诧。[16]努目:眼睛睁大,眼珠突出的样子。[17]出黑索索甲:拿出黑色的绳索捆绑甲。第二个“索”作动词。[18]函戒哀切:在信中沉痛恳切地告诫他。[19]为间:停了一会儿。[20]方赂当路者,得首荐:才贿赂了上面掌握实权的大官,得到了首先被推荐的机会。[21]蠹(dù)役:贪赃枉法的官役像蠹虫一样。[22]衡茅:衡宇、茅屋,横木为门的房屋,极言其简陋。[23]黜陟(chùzhì):指官吏的进退升降。[24]上台:上官。[25]吏部:中央政府的六部之一,负责对官吏的管理任免。[26]讹(é)传:错误的传言。[27]营兆:准备墓地。[28]甲解任,甫离境:甲卸去原职,刚离开原来所管辖的区域。[29]助桀(jié)为虐:桀是夏朝最后一个暴虐君主这句话是“帮助作恶”的意思。[30]甲聚敛臣也:帮助甲搜刮民财的狗腿。[31]以肩承颌:使肩膀承接着下巴。[32]不复齿人数矣:不再把他当人看了。不齿,不与同列。人数,人类。[33]行取:荐举,选拔的意思。[34]比比也:到处都是。[35]鬼神之教微矣哉:鬼神的教训(实在是)精深奥妙啊。这是作者果报思想的反映。【赏析】《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通行本十六卷,四百三十篇。其中有随笔、寓言,绝大部分是小说。《梦狼》是《聊斋志异》中很具特色的篇章之一。主人公白甲的贪暴以及他衙门中役吏的侵虐,不但民怨鼎沸,而且恶声远传,以至其父白翁放心不下,令次子探看告诫。可白甲以他官场经验认为,只要巴结上司,民情喜怒不必在意。果然,他以残民谄上而获升迁,不料想他的暴政激起百姓的义愤,蓄怨走险的百姓以置他于死地而甘心。他终于得到应有的膺惩。白甲虽没送命,但颈部的重创使他变成一个畸形,为人所不齿。作恶多端的贪官污吏必将受到惩罚。作品通过梦境,把封建官吏漫画化为虎狼,这也是封建社会的官吏的真实写照。作品不仅采用了寓言式的表述,还在文尾“异史氏”的评语里重申:“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狠者,比比也。即官不为虎,而吏且将为狼,况有猛于虎者耶!”足见蒲松龄对现实社会认识之深刻。又以“居官颇廉明”的邹平李匡九治下吏役奸诈勒索的秩事,写出吏役蒙上欺下,官与民齐入其縠中而不知的情形,作为《梦狼》中白甲与吏役共同行凶情况的一种补充,表明旧社会没有哪个衙门能是廉明干净的。就《梦狼》所宣示的道德教化,还有劝善惩恶的意味—作恶当然要惩罚,做好事神则会给以补偿。但若从故事角度仔细玩味,更会有有趣的结果。漫画化为恶虎的白甲之所以能够活下来,故事里说,是因为神怜惜行善的白翁(白甲之父),不忍他“见此凶惨”,这才把白甲的头接上去让他活。但那效果却是使白翁因为有这样一个“十手所指”的恶子而遗羞人间,这应该比死掉还要难堪得多。赏善成了对善的否定。但惩恶却是不折不扣的,吃尽了刀砍之苦,还要使这个“不复齿人数”的贪官活着听世人唾骂,留着给世人做惩戒,正如“异史氏”所评“苏而使之自顾,鬼魂之教微矣哉”,其实这正是蒲松龄“之教微矣哉”!这教,不仅要白甲自顾,也叫天下人群起而相顾。但设教的同时,自然也带来些副作用,即神鬼果报。这些消极的东西也是蒲松龄认识的一部分,和他的艺术同在。幸好这不是他艺术认识中起决定作用的那一部分,否则,即使再有生花妙笔,也只能划归浪漫主义里去了。【知识拓展】蒲松龄与《聊斋志异》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室名聊斋,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生于明末,卒于清初,终生科举不第,以教书为业,晚年成岁贡生。旧志称其“性厚朴,笃交游,重名义,而孤介峭直,尤不能与时相俯仰”。所著有诗词、文赋、杂著、俚曲、戏等,其文言小说《聊斋志异》脍炙人口,广为流传,饮誉海内外。《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四十岁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修改和增补,是作者一生心血的结晶,也是他的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聊斋志异》绝大多数是记述当时民间和下层文士间的故事传说。作者在《聊斋自志》中说:“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编。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伙。”邹弢《三借庐笔谈》载,作者作此书时,常设茶烟于道旁,“见行者过,必强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可见其题材来源广泛。但《聊斋志异》的创作态度是严肃的。《聊斋自志》说:“集腋成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正说明《聊斋志异》是作者有所寄托的,而不是“妄言妄听,记而存之”的作品。之所以采用鬼狐故事,是因为它便于避免清初严酷的文网和自由地表现生活理想。因此,其中不少篇章虽取材于民间传说,却表现了作者的理想和爱憎,有明确的主题和鲜明的倾向。《聊斋志异》共收作品491篇。一部分篇幅短小,记述简要,还是笔记小说的体制。小部分描写作者亲身见闻的作品,则具有素描、特写的性质;大部分作品则是具有完整的故事、曲折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的短篇小说,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是我国文言小说中的珍品,也是《聊斋志异》思想艺术成就最高的部分。
P152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1]P152吴承恩却说三藏师徒[2],次日天明,收拾前进。那镇元子[3]与行者结为兄弟,两人情投意合,决不肯放;又安排管待,一连住了五六日。那长老自服了草还丹[4],真是脱胎换骨,神爽体健。他取经心重,那里肯淹留,无已,遂行。师徒别了上路,早见一座高山。三藏道:“徒弟,前面有山险峻,恐马不能前,大家须仔细仔细。”行者道:“师父放心,我等自然理会。”好猴王,他在那马前,横担着棒,剖开山路,上了高崖。看不尽:峰岩重迭,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麂鹿[5]作群行。无数獐豝[6]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道旁荆棘牵漫,岭上松楠秀丽。薜萝满目,芳草连天。影落沧溟[7]北,云开斗柄南。万古[8]常含元气老,千峰巍列日光寒。那长老[9]马上心惊,孙大圣布施手段,舞着铁棒,哮吼一声,唬得那狼虫[10]颠窜,虎豹奔逃。师徒们入此山,正行到嵯峨[11]之处,三藏道:“悟空,我这一日,肚中饥了,你去那里化些斋[12]吃。”行者陪笑道:“师父好不聪明。这等半山之中,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有钱也没买处,教往那里寻斋?”三藏心中不快,口里骂道:“你这猴子!想你在两界山,被如来压在石匣之内,口能言,足不能行;也亏我救你性命,摩顶受戒[13],做了我的徒弟。怎么不肯努力,常怀懒惰之心!”行者道:“弟子亦颇殷勤,何常懒惰?”三[15]?”行者道:“师父休怪,少要言语。我知你尊性高傲,十分违慢了你,便要念那话儿咒[16]。你下马稳坐,等我寻那里有人家处化斋去。”行者将身一纵,跳上云端里,手搭凉篷,睁眼观看,可怜西方路甚是寂寞,更无庄堡人家[17],正是多逢树木,少见人烟去处。看多时,只见正南上有一座高山。那山向阳处,有一片鲜红的点子。行者按下云头道:“师父,有吃的了。”那长老问甚东西。行者道:“这里没人家化饭。那南山有一片红的,想必是熟透了的山桃,我去摘几个来你充饥。”三藏喜道:“出家人若有桃子吃,就为上分了!快去。”行者取了钵盂[18],纵起祥光,你看他斤斗[19]晃晃,冷气飕飕。须臾间,奔南山摘桃不题[20]。却说常言有云:“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果然这山上有一个妖精。孙大圣去时,惊动那怪。他在云端里,踏着阴风,看见长老坐在地下,就不胜欢喜道:“造化[21]!造化!几年家人都讲东土的唐和尚取‘大乘’[22],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有人吃他一块肉,长寿长生。真个今日到了。”那妖精上前就要拿他,只见长老左右手下有两员大将护持,不敢拢身。他说两员大将是谁?说是八戒、沙僧。八戒、沙僧虽没甚么大本事,然八戒是天蓬元帅,沙僧是卷帘大将,他的威气尚不曾泄[23],故不敢拢身。妖精说:“等我且戏他戏,看怎么说。”好妖精,停下阴风,在那山凹里,摇身一变,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儿,右手提着一个绿磁瓶儿,从西向东,径奔唐僧。圣僧歇马在山岩,忽见裙钗女近前。翠袖轻摇笼玉笋,湘裙斜拽显金莲。汗流粉面花含露,尘拂蛾眉柳带烟。仔细定睛观看处,看看行至到身边。三藏见了,叫:“八戒,沙僧,悟空才说这里旷野无人,你看那里不走出一个人来了?”八戒道:“师父,你与沙僧坐着,等老猪去看看来。”那呆子放下钉钯,整整直裰[24],摆摆摇摇,充作个斯文气象[25],一直的腼面相迎[26]。真个是远看未实,近看分明。那女子生得:冰肌藏玉骨,衫领露酥胸。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月样容仪俏,天然性格清。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27]林。半放海棠笼晓日,才开芍药弄春情。那八戒见他生得俊俏,呆子就动了凡心,忍不住胡言乱语,叫道:“女菩萨,往那里去?手里提着是甚么东西?”分明是个妖怪,他却不能认得。那女子连声答应道:“长老,我这青罐里是香米饭,绿瓶里是炒面筋。特来此处无他故,因还誓愿要斋僧[28]。”八戒闻言,满心欢喜,急抽身,就跑了个猪颠风,报与三藏道:“师父!‘吉人自有天报!’师父饿了,教师兄去化斋,那猴子不知那里摘桃儿耍子去了。桃子吃多了,也有些嘈人[29],又有些下坠。你看那不是个斋僧的来了?”唐僧不信道:“你这个夯货[30]胡缠!我们走了这向,好人也不曾遇着一个,斋僧的从何而来!”八戒道:“师父,这不到了?”三藏一见,连忙跳起身来,合掌当胸道:“女菩萨,你府上在何处住?是甚人家?有甚愿心,来此斋僧?”—分明是个妖精,那长老也不认得。那妖精见唐僧问他来历,他立地就起个虚情,花言巧语来赚哄道:“师父,此山叫做蛇回兽怕的白虎岭。正西下面是我家。我父母在堂,看经好善,广斋方上远近僧人;只因无子,求神作福,生了奴奴[31],欲扳门第,配嫁他人,又恐老来无倚,只得将奴招了一个女婿,养老送终。”三藏闻言道:“女菩萨,你语言差了。圣经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32]你既有父母在堂,又与你招了女婿,有愿心,教你男子还,便也罢,怎么自家在山行走?又没个侍儿随从。这个是不遵妇道了。”那女子笑吟吟,忙陪俏语道:“师父,我丈夫在山北凹里,带几个客子锄田。这是奴奴煮的午饭,送与那些人吃的。只为五黄六月[33],无人使唤,父母又年老,所以亲身来送。忽遇三位远来,却思父母好善,故将此饭斋僧。如不弃嫌,愿表芹献[34]。”三藏道:“善哉!善哉!我有徒弟摘果子去了,就来,我不敢吃;假如我和尚吃了你饭,丈夫晓得,骂你,却不罪坐[35]贫僧也?”那女子见唐僧不肯吃,却又满面春生道:“师父啊,我父母斋僧,还是小可;我丈夫更是个善人,一生好的是修桥补路,爱老怜贫。但听见说这饭送与师父吃了,他与我夫妻情上,比寻常更是不同。”三藏也只是不吃。旁边子恼坏了八戒。那呆子努着嘴,口里埋怨道:“天下和尚也无数,不曾象我这个老和尚罢软[36]!现成的饭,三分儿,倒不吃,只等那猴子来,做四分才吃!”他不容分说,一嘴把个罐子拱倒,就要动口。[39]:“悟空!你走将来打谁?”行者道:“师父,你面前这个女子,莫当做个好人;他是个妖精,要来骗你哩。”三藏道:“你这个猴头,当时倒也有些眼力,今日如何乱道!这女菩萨有此善心,将这饭要斋我等,你怎么说他是个妖精?”行者笑道:“师父,你那里认得。老孙在水帘洞内做妖魔时,若想人肉吃,便是这等:或变金银,或变庄台,或变醉人,或变女色。有那等痴心的,爱上我,我就迷他到洞内,尽意随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还要晒干了防天阴哩!师父,我若来迟,你定入他套子,遭他毒手!”那唐僧那里肯信,只说是个好人。行者道:“师父,我知道你了。你见他那等容貌,必然动了凡心。若果有此意,叫八戒伐几棵树来,沙僧寻些草来,我做木匠,就在这里搭个窝铺,你与他圆房成事,我们大家散了,却不是件事业?何必又跋涉,取甚经去!”那长老原是个软善的人,那里吃得他这句言语,羞得光头彻耳通红。三藏正在此羞惭,行者又发起性来,掣铁棒,望妖精劈脸一下。那怪物有些手段,使个“解尸法”,见行者棍子来时,他却抖擞精神,预先走了,把一个假尸首打死在地下。唬得个长老战战兢兢,口中作念道:“这猴着然[40]无礼!屡劝不从,无故伤人性命!”行者道:“师父莫怪,你且来看看这罐子里是甚东西。”沙僧搀着长老,近前看时,那里是甚香米饭,却是一罐子拖尾巴的长蛆[41];也不是面筋,却是几个青蛙、癞虾蟆,满地乱跳。长老才有三分儿信了。怎禁猪八戒气不忿[42],在旁漏八分儿唆嘴[43]道:“师父,说起这个女子,他是此间农妇,因为送饭下田,路遇我等,却怎么栽[44]他是个妖怪?哥哥的棍重,走将来试手打他一下,不期就打杀了;怕你念甚么紧箍儿咒,故意的使个障眼法儿,变做这等样东西,演幌[45]你眼,使不念咒哩。”三藏自此一言,就是晦气到了:果然信那呆子撺唆[46],手中捻诀[47],口里念咒。行者就叫:“头疼!头疼!莫念!莫念!有话便说。”唐僧道:“有甚话说!出家人时时常要方便,念念不离善心,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你怎么步步行凶!打死这个无故平人,取将经来何用?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你教我回那里去?”唐僧道:“我不要你做徒弟。”行者道:“你不要我做徒弟,只怕你西天路去不成。”唐僧道:“我命在天,该那个妖精蒸了吃,就是煮了,也算不过。终不然[48],你救得我的大限[49]?你快回去!”行者道:“师父,我回去便也罢了,只是不曾报得你的恩哩。”唐僧道:“我与你有甚恩?”那大圣闻言,连忙跪下叩头道:“老孙因大闹天宫,致下了伤身之难,被我佛压在两界山;幸观音菩萨与我受了戒行,幸师父救脱吾身;若不与你同上西天,显得我‘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原来这唐僧是个慈悯[50]的圣僧。他见行者哀告,却也回心转意道:“既如此说,且饶你这一次,再休无礼。如若仍前作恶,这咒语颠倒就念二十遍!”行者道:“三十遍也由你,只是我不打人了。”却才伏侍唐僧上马,又将摘来桃子奉上。唐僧在马上也吃了几个,权且[51]充饥。却说那妖精,脱命[52]升空。原来行者那一棒不曾打杀妖精,妖精出神[53]去了。他在那云端里,咬牙切齿,暗恨行者道:“几年只闻得讲他手段,今日果然话不虚传。那唐僧已是不认得我,将要吃饭。若低头闻一闻儿,我就一把捞住,却不是我的人了。不期被他走来,弄破我这勾当,又几乎被他打了一棒。若饶了这个和尚,诚然是劳而无功也。我还下去戏他一戏。”好妖精,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着一根弯头竹杖,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八戒见了,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妈妈儿来寻人了!”唐僧道:“寻甚人?”八戒道:“师兄打杀的,定是他女儿。这个定是他娘寻将来了。”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好行者,拽开步,走近前观看,那怪物:假变一婆婆,两鬓如冰雪。走路慢腾腾,行步虚怯怯。弱体瘦伶仃,脸如枯菜叶。颧骨望上翘,嘴唇往下别。老年不比少年时,满脸都是荷叶褶。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54],举棒照头便打。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了元神,脱真身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唐僧一见,惊下马来,睡在路旁,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可怜把个行者头,勒得似个亚腰葫芦[55],十分疼痛难忍,滚将来哀告道:“师父莫念了!有甚话说了罢!”唐僧道:“有甚话说!出家人耳听善言,不堕地狱。我这般劝化你,你怎么只是行凶?把平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此是何说?”行者道:“他是妖精。”唐僧道:“这个猴子胡说!就有这许多妖怪!你是个无心向善之辈,有意作恶之人,你去罢!”行者道:“师父又教我去?回去便也回去了,只是一件不相应。”唐僧道:“你有甚么不相应处?”八戒道:“师父,他要和你分行李哩。跟着你做了这几年和尚,不成空着手回去?你把那包袱内的甚么旧褊衫,破帽子,分两件与他罢。”行者闻言,气得暴跳道:“我把你这个尖嘴的夯货!老孙一向秉教沙门[56],更无一毫嫉妒之意,贪恋之心,怎么要分甚么行李?”唐僧道:“你既不嫉妒贪恋,如何不去?”行者道:“实不瞒师父说。老孙五百年前,居花果山水帘洞大展英雄之际,收降七十二洞邪魔,手下有四万七千小怪,头戴的是紫金冠,身穿的是赭黄袍[57],腰系的是蓝田带[58],足踏的是步云履,手执的是如意金箍棒:着实也曾为人。自从涅槃[59]罪度,削发秉正沙门,跟你做了徒弟,把这个‘金箍儿’勒在我头上,若回去,却也难见故乡人。师父果若不要我,把那个‘松箍儿咒’念一念,退下这个箍子,交付与你,套在别人头上,我就快活相应了,也是跟你一场。莫不成这些人意儿也没有了?”唐僧大惊道:“悟空,我当时只是菩萨暗受一卷‘紧箍儿咒’,却没有甚么‘松箍儿咒’。”行者道:“若无‘松箍儿咒’,你还带我去走走罢。”长老又没奈何道:“你且起来,我再饶你这一次,却不可再行凶了。”行者道:“再不敢了,再不敢了。”又伏侍师父上马,剖路前进。却说那妖精,原来行者第二棍也不曾打杀他。那怪物在半空中,夸奖不尽道:“好个猴王,着然有眼!我那般变了去,他也还认得我。这些和尚,他去得快,若过此山,西下四十里,就不伏我所管了。若是被别处妖魔捞了去,好道[60]就笑破他人口,使碎自家心。我还下去戏他一戏。”好妖精,按耸阴风,在山坡下摇身一变,变做一个老公公,真个是:白发如彭祖[61],苍髯赛寿星[62]。耳中鸣玉磬,眼里幌金星。手拄龙头拐,身穿鹤氅轻。数珠掐在手,口诵南无经[63]。唐僧在马上见了,心中大喜道:“阿弥陀佛!西方真是福地!那公公路也走不上来,逼法的还念经哩。”八戒道:“师父,你且莫要夸奖。那个是祸的根哩。”唐僧道:“怎么是祸根?”八戒道:“师兄打杀他的女儿,又打杀他的婆子,这个正是他的老儿寻将来了。我们若撞在他的怀里呵,师父,你便偿命,该个死罪;把老猪为从,问个充军;沙僧喝令,问个摆站[64];那行者使个遁法走了,却不苦了我们三个顶缸[65]?”行者听见道:“这个呆根[66],这等胡说,可不唬了师父?等老孙再去看看。”他把棍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怪物,叫声:“老官儿,往那里去?怎么又走路,又念经?”那妖精错认了定盘星[67],把孙大圣也当做个等闲的,遂答道:“长老啊,我老汉祖居此地,一生好善斋僧,看经念佛。命里无儿,止生得一个小女,招了个女婿。今早送饭下田,想是遭逢虎口。老妻先来找寻,也不见回去。全然不知下落,老汉特来寻看。果然是伤残他命,也没奈何,将他骸骨收拾回去,安葬茔[68]中。”行者笑道:“我是个做耍契虎的祖宗[69],你怎么袖子里笼了个鬼儿来哄我?你瞒不过我!我认得你是个妖精!”那妖精唬得顿口无言。行者掣铁棒来,自忖思[70]道:“若要不打他,显得他倒弄个风儿;若要打他,又怕师父念那话儿咒语。”又思量道:“不打杀他,他一时间抄空儿把师父捞了去,却不又费心劳力去救他?还打的是!就一棍子打杀,师父念起那咒,常言道:‘虎毒不吃儿。’凭着我巧言花语,嘴伶舌便,哄他一哄,好道也罢了。”好大圣,念动咒语,叫当坊土地、本处山神道:“这妖精三番来戏弄我师父,这一番却要打杀他。你与我在半空中作证,不许走了。”众神听令,谁敢不从?都在云端里照应。那大圣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那唐僧在马上,又唬得战战兢兢,口不能言。八戒在旁边又笑道;“好行者!风发了!只行了半日路,倒打死三个人!”唐僧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马前,叫道:“师父,莫念!莫念!你且来看看他的模样。”却是一堆粉骷髅[71]在那里。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72]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有话快说了罢!”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没有对头;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你拿了那哭丧棒,一时不知好歹,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屡次逐我。常言道:‘事不过三。’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我去!我去!去便去了,只是你手下无人?”那大圣一闻得说,他两个是人,止不住伤情凄惨,对唐僧道声“苦啊!你那时节,出了长安,有刘伯钦送你上路;到两界山,救我出来,投拜你为师,我曾穿古洞,入深林,擒魔捉怪,收八戒,得沙僧,吃尽千辛万苦。今日昧着惺惺[73]使糊涂,只教我回去:这才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74]!罢!罢!罢!但只是多了那‘紧箍儿咒’。”唐僧道:“我再不念了。”行者道:“这个难说:若到那毒魔苦难处不得脱身,八戒、沙僧救不得你,那时节,想起我来,忍不住又念诵起来,就是十万里路,我的头也是疼的;假如再来见你,不如不作此意。”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发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75]!”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他将书折了,留在袖内,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谵言谵语[76],途中更要仔细。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唐僧道:“我是个好和尚,不提你这歹人的名字。你回去罢。”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复,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你看他: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一头拭迸坡前草,两脚蹬翻地上藤。上天下地如轮转,跨海飞山第一能。顷刻之间不见影,霎时疾返旧途程。你看他忍气别了师父,纵斤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独自个凄凄惨惨,忽闻得水声聒耳。大圣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毕竟不知此去反复何如,且听下回分解。【注释】[1]本文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作者吴承恩。吴承恩(1504—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明代著名文学家,著作长篇小说《西游记》。[2]三藏(zàng)师徒:指唐僧、孙悟空、猪八戒以及沙僧四人。唐僧即玄奘(602—664),唐代高僧,姓陈,名祎(yī),洛州缑(gōu)氏(今河南偃师南)人,法号三藏,俗称唐僧。曾历尽艰难险阻到印度取经。后唐僧取经故事逐渐演化为神话传说,《西游记》中的唐僧已成为神话故事中的人物。[3]镇元子:据《西游记》第二十四回说唐僧师徒取经途中曾到万寿山五庄观,观中的神仙就是镇元子。第二十六回又说镇元子是地仙之祖。孙悟空曾偷吃了五庄观的“草还丹”,因此曾与镇元子有一番争斗,后经菩萨调解,镇元子与孙悟空结为兄弟。[4]草还丹:《西游记》中所说万寿山五庄观中的“人参果”,据说吃了可以长寿。[5]麂(jǐ)鹿:指各种鹿。麂,鹿的一种,体形较小。[6]獐(zhāng)豝(bā):泛指各种鹿科和猪科动物。獐,属鹿科,行动敏捷,善跳跃。豝,大猪。[7]沧溟:指大海。[8]万寻:极言其高。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9]长老:旧时称年高有道的僧人为长老,此指唐僧。[10]狼虫:狼和毒蛇。虫,古虺字,毒蛇。一说“虫”即为本音本字,与“狼虫虎豹”中之“虫”同义。[11]嵯(cuó)峨:山势高峻。[12]斋:素食。[13]摩顶受戒:佛教术语。摩顶,指佛在授法时用手抚摩受法弟子之顶。后世僧尼收徒时,也常用手抚摩弟子之顶。受戒,接受佛教戒律。摩顶受戒,指徒弟接受师傅摩顶传授的戒律,出家当和尚。[14]气。[15]雷音:指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前往的天竺国大雷音寺。(16]那话儿咒:指“紧箍儿咒”。《西游记》中说,观世音曾向唐僧传授咒语,用以制服孙悟空。这种咒语,唐僧一念,箍在孙悟空头上的“金箍”就使孙悟空头痛难忍。[17]庄堡人家:指村庄人户。[18]钵(bō)盂:僧徒食器。钵,梵文“钵多罗”的省称。盂,盛饮食或其他液体的圆口器皿。[19]斤斗:翻跟头。又作筋斗。[20]不题:即不提,按下不说。[21]造化:运气,福分。这里是幸运的意思。[22]大乘:佛教的一个宗派。此指大乘经。[23]泄:散发。[24]直裰(duō):古人穿的便服。此指僧袍。[25]斯文气象:举止文雅的样子。[26]腼(miǎn)面相迎:面带羞色去迎接。[27]啭(zhuàn):鸟鸣婉转。[28]斋僧:把食物施舍给僧人。[29]嘈(cáo)人:令人心嘈。嘈,众声喧闹。[30]夯(bèn)货:笨东西。[31]奴奴:古代青年妇女的谦称。[32]圣经:指儒家的经典著作。“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语见《论语·里仁》。方,方向,地方。[33]五黄六月:大热天。[34]芹献:以薄礼相赠。芹,一种蔬菜。[35]罪坐:相连定罪,因此加罪。[36]罢(pí)软:形容做事不果断,缺乏主见。[37]火眼金睛:《西游记》中说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炼成了铜头、铁臂、火眼金睛,可以识别妖魔鬼怪。[38]铁棒:指孙悟空所用的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林产品加工与许可经营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俄语企业内部培训翻译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广告经纪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消防工程清包及消防产品采购合同范本3篇
- 海南医学院《法律社会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海南师范大学《建筑物理(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数据中心专用个人机柜租赁及云服务接入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杭州建筑工程装修设计与施工合同3篇
-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知识研究)
- 网页设计课程设计成品
- 安全环保职业健康法律法规清单2024年
- 语文版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
- 公职人员入股经商检讨书
- 2024年广州市个人房屋租赁合同
- PDCA提高便秘患者肠镜检查肠道准备合格率
-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大全1000道带答案
- SLT 478-2021 水利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编制总则
- 【新教材】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 6 A Day in the Life单元整体教学设计(4课时)
- 云仓存储合同范本
- 曝气机安装方案
- 机电传动单向数控平台(矿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