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级教师录像分析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研究_第1页
基于特级教师录像分析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研究_第2页
基于特级教师录像分析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研究_第3页
基于特级教师录像分析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研究_第4页
基于特级教师录像分析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特级教师录像分析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研究摘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有效提出问题,才有思维的开始,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本研究以“收集录像并观察一文字实录一确定提问编码表一特级教师提问行为转录统计分析一得出结论”为基本研究模式,主要通过录像分析法和作图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其中录像分析法从提问频率时间、提问类型、提问方式和理答方式这四个部分对四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的课堂提问进行观察和分析,得出其共通之处如下:语言简洁,问点准确;联系实际,引起兴趣;形成问题链,启发思考;鼓励提问,发散思维'关键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课堂;提问行为;数据分析《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有效的课堂提问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其中,不仅需要学生一起合作,更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去设置有效的课堂提问,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如今,大多数教师都意识到课堂提问对教学的重要性,但并不意味着他们都能很好地把握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手段。“有很多教师,尤其是新教师,他们并没有接受过课堂提问的相关培训,也没有丰富的经验,因此在课堂提问的能力上可能就要弱一些”⑵。而且对于教师而言,如何恰当地使用课堂提问,哪些关键因素会直接影响提问效果,不同人的理解各不相同,以至于在学校各班级乃至各学校之间都存在较大的教学差异。结合以上分析,本研究将采用录像分析法,对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的课堂提问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将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本课题旨在通过录像分析法,对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课堂提问的时间频率、提问类型、提问方式以及理答方式四方面进行具体论证分析,进而得出新课改背景下的专家型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的普适性优点,可供小学数学新教师参考实践,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并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素养'-、研究方法与过程(一)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作图分析法、录像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以定量研究为主。具体如下:作图分析法根据excel作图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出特级教师课堂提问的频率、问答规律等;根据SPSS作图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得出课堂提问类型的相关性等。$.录像分析法借鉴TIMSSVideoStudy的研究[3],采用课堂实录分析的方法。通过反复观察视频录像,做好四堂课教学的文本记录,并对课堂教学的提问行为进行分类编码,再对数据作图分析得出一些结论和启示’文献分析法在选题确定后,查找、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并对比分析研究,掌握有关课堂提问行为的观察量表及分析方法,为本文的研究积累资料和经验。(二)研究过程研究对象的选择本研究在选择小学专家型教师时,首先考虑特级教师,并且从事小学数学一线教学研究20年以上,最后要有该教师完整的教学视频。基于以上因素,通过百度百科对小学数学特级教师信息进行了筛查,最后选择以下四位全国知名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部主任吴正宪、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导主任华应龙、深圳市福田区教研室研究员黄爱华和浙江省金华市站前小学校长俞正强。在选定以上四位特级教师后,收集相关教学视频,选取近几年全国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优质示范课视频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的主要依据是:优质课是全国公认的、教学视频清晰完整、新授课是不同年级的。为了更好更全面地研究本课题,考虑到小学数学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四节课主要从“数与运算”和“图形与几何”①两个部分中选取,各两节课。原则上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算一问,但与课堂内容无关的问题不算入其中。所选的四节课都有清晰完整的视频(来源于“教视网”),便于后续对课堂中师生问答对话的记录,其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表1四位教师基本信息统计序号特级教师年级课题名称课程内容1华应龙四年级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图形与几何2黄爱华四年级认识三角形图形与几何3吴正宪五年级小数除法数与运算4俞正强三年级笔算除法数与运算2.研究数据的搜集与整理根据选定的课堂视频进行观察和文字化记录,其内容涵盖师生之间的各种类型的问答对话以及相对应的起止时间等,从而得出提问的数量、时间占比、频率等相关信息。二、数据编码与观察量表的制定(一) 课堂提问类型的编码在Bloom(1956年)认知领域分类的基础上,结合课堂实录中数学提问的情况,将提问类型分为六种进行编码,即管理性提问B1,识记性提问B2,重复性提问B3,提示性提问B4,理解性提问B5,评价性提问B6[4]o(二) 课堂提问方式的编码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课堂实录中教学提问的情况,本研究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方式分为五种进行编码,即直问C1,设问C2,反问C3,引导或追问C4,转问C525〕。(三) 课堂理答方式的编码本研究利用顾泠沅教授(1999年)所提出的问答检核量表,结合课堂实录中数学提问的情况,将数学课堂中的理答方式分为六种进行编码,即打断学生回答或自己代答D1,对学生回答不理睬或消极批评D2,重复自己的问题或学生答案D3,对学生回答鼓励、称赞D4,鼓励学生提出问题D526〕。三、研究的结果及分析(一)提问数量、时间、频率基于表2发现,四位教师的课堂提问时间都接近于每个20秒,平均提问数量为82次,且平均提问时间占据了整个课堂时间的32%o表2课堂提问相关统计表提问数量/个时间/S频率/S/个教师176150019.7教师294185019.7教师375145019.3教师483155018.7(二)提问类型问题类型的综合分析根据表3显示,各类问题类型的占比不完全相同,但是从平均水平看,“B4提示性提问”和#B5理解性提问”的使用情况占比较大°其中,#提示性提问”的使用说明数学教师通常从较低认知水平出发,增加条件给予提示,并结合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与#B4提示性提问”相比,教师适时地选择“B5理解性提问”能够激发学表3提问类型统计表提问类型B1B2B3B4B5B6总计教师1次数071316221876占比/%09.217.121.029.023.7100教师2次数0121724251694占比/%012.718.125.526.617.1100教师3次数091322181375占比/%01217.329.424.017.3100次数08192423983占比/%09.622.929.027.710.8100平均占比/%010.87518.8526.22526.82517.225100生自发进行较高水平的思考。而通过“重复性提问”能够起到一定的巩固作用,并结合转问的方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深度理解并能灵活应用。此外,“管理性提问”#识记性提问”和“评价性提问”的使用情况占比相对较小。其中,B1管理性提问占比为0,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比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基本不需要强调课堂纪律的问题;而作为对学生认知要求难度较低的“识记性提问”和作为对学生认知要求难度最高的“评价性提问”的使用情况占比较小,说明数学教师在不同认知水平的提问上都比较注意分寸,以防止学生思路过于辐合或发散,从而更好地把控课堂节奏。问题类型的相关性及分析利用SPSS软件对提问类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图1。数据表明,在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的课堂提问类型中,不存在显著性相关。也就是说,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在提问类型方面没有统一B1B2B3B4B5B6B1PearsonCorrelation.a.a.a.a.a.aSig.(2-tailed)7444444B2PearsonCorrelation.a1.309.652.419.118Sig.(2-tailed).691.348.581.8827444444B3PearsonCorrelation.a.3091.734.679-.624Sig.(2-tailed).691.266.321.3767444444B4PearsonCorrelation.a.652.7341.239-.675Sig.(2-tailed).348.266.761.3257444444B5PearsonCorrelation.a.419.679.2391.145Sig.(2-tailed).581.321.761.8557444444B6PearsonCorrelation.a.118-.624-.675.1451Sig.(2-tailed).882.376.325.8557444444a.Cannotbecomputedbecauseatleastoneofthevariablesisconstant.图1问题类型的相关性分析图的共性,而是根据实际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等来采取合理的提问类型。提问方式(1)提问方式的综合分析根据表4显示,四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方式各有所侧重,但是从平均水平看,运用最多的是“C4引导或追问”,通过“问题链”的形式追问可引导学生定向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较多运用的是C1直问和C5转问;而其中使用最少的是C2设问、C3反问。在这些提问方式中,追问可引导学生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直问的方式比较直接,转问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获得更多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得到更多更全面的答案,课堂氛围好;设问和反问虽然在实际教学过程采用较少,但仍然起着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的不可忽视的作用。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结合多种提问方式,注意常用提问方式和设问、反问的有效结合。表4提问方式统计表提问类型C1C2C3C4C5总计教师1次数1866341276占比/%23.77.97.944.715.8100教师2次数2845441394占比/%29.84.35.346.813.8100教师3次数2221351575占比/%29.32.71.346.720100教师4次数1794302383占比/%20.510.84.836.227.7100平均占比/%25.8256.4254.82543.619.325100(2)提问方式的相关性分析利用SPSS软件对提问方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图2。数据表明,在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的课堂提问类型中,直问和追问两种提问方式存在显著性相关。换句话说,直问和追问往往一起出现,从直问入手,通过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进而促使学生深入理解问题。C1C4C1PearsonCorrelation1.963*Sig.(2-tailed).037744C4PearsonCorrelation.963*1Sig.(2-tailed).037744*.Correlationissignificantatthe0.05level(2-tailed).图2提问方式的相关性分析图理答方式(1)理答方式的综合分析根据表5显示,四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理答方式的占比各不相同,但从平均水平看#D3重复自己的问题或学生答案”和“D4对学生回答鼓励、称赞”的使用情况占比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对于课堂的把控,不仅关注课堂的进度,还注意给学生积极的反馈,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及自信心。此外#D5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占比为15.2%,虽然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比例较小,但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发散思维仍然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D1打断学生回答或自己代答$和“D2对学生回答不理睬或消极批评”占比均极小,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坚持尊重学生的回答,既没有随意打断,也没有给予消极反馈,保证了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平等交流的课堂教学氛围。综上,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大都保持着耐心,并且结合追问和转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不是单纯地教答案。表5理答方式统计表理答方式D1D2D3D4D5总计教师1次数302516549占比/%6.1051.032.710.2100教师2次数403019356占比/%7.1053.534.05.4100教师3次数1018141346占比/%2.2039.130.428.3100教师4次数002612947占比/%0055.325.519.2100平均占比/%3.85049.72530.6515.775100(2)理答方式的相关性分析利用SPSS软件对理答方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图3。数据表明,在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的课堂理答方式中#D1打断学生回答”和“D4对学生回答鼓励、称赞”这两种理答方式之间存在着显著性相关。换句话说,这两类问题往往是一起出现的。由于时间关系,通常以打断的方式及时提醒学生,同时鼓励学生再次作答,并适当进行称赞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四、研究结论与启示(一)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课堂提问的优点通过对四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课堂提问行D1D4D1PearsonCorrelation1.978nSig.(2-tailed).022N44D4PearsonCorrelation.978n1Sig.(2-tailed).022N44’.Correlationissignificantatthe0.05level(2-tailed).图3理答方式的相关性分析图为的量化与定性分析,得出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的共通点如下:语言简洁,问点准确在一堂课的有限时间里,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结合教学重难点和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将问题集中在那些至关重要的思维“生长点”上,言简意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增强提问的高效性。联系实际,引起兴趣四位教师的课堂均利用了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以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问。以此来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形成问题链,启发思考四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均采用了多种提问方式相结合。除了常用的追问、直问和转问之外,适当地利用了设问和反问来启发学生的思考。鼓励提问,发散思维四位教师的课堂都避免了消极批评的理答方式,而且除了常用的“重复自己的问题或学生答案”和“对学生回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