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本课《两次鸦片战争》是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的内容。本课主要讲述了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其对中国的影响。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19世纪中期英、法、美等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的侵略行为,以及清政府在战争中的应对和妥协。教材内容结构清晰,逻辑严谨,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两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比较等思维能力,能够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结果,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锻炼这些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第一、第二单元的中国古代史知识,对中国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学生还学习了第三单元的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历史,对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有一定的认识。这些知识为学生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学生对祖国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感情,对于外国侵略者对中国的侵犯和清政府的妥协,学生普遍持有反感。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核心素养:唯物史观: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能够正确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并认识到战争是历史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史料实证: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史料来证实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时空观念:通过学习两次鸦片战争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通过对两次鸦片战争的分析,学生应能够理解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并能够形成自己的历史解释。家国情怀: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国家兴衰与个人命运的关联,培养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生应能够全面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理解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难点:学生对战争的残酷性和历史复杂性有深刻理解,并能够形成自己的历史解释。➵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生动的讲述和详细的解释,使学生全面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结果。讨论法:针对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解释。探究法: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相关史料和证据,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情境模拟法:通过模拟历史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家国情怀教育法: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爱国志士的事迹和思想,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问:同学们对这两次战争有什么初步的认识吗?请发表自己的见解。➵新课学习一、鸦片战争1.战争的背景a.清朝统治下的中国:政治和经济情况。b.英国的扩张和对外政策:工业革命和“自由贸易”政策。在19世纪上半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化国家。为了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材料产地,英国开始向中国输出鸦片,导致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损害了中国的经济和民生。c.走私鸦片:问题的出现及其严重性。清政府对于鸦片贸易的抵制和打击引起了英国的不满,同时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中坚持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拒绝与英国平等交往,这也加深了两国之间的矛盾。战争的经过1840年的战争:英国的企图和中国应对。-1840年6月,英国政府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1842年的《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和影响。-清军节节败退,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影响a.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影响。b.思想观念的冲击:传统观念受到冲击,新的思想开始出现。-第一次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小农经济的解体。同时,鸦片战争也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战争的背景a.中国的情况:太平天国运动和清朝内部的变化。b.英国和其他列强的情况:工业革命的深入和对外政策的调整。c.“亚罗号事件”:导火索和英法联合侵略。英、法、美三国在咸丰四年(1854年)向清政府提出修改《南京条约》等无理要求未果。随后,英国在咸丰六年(1856年)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进入广州,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期间,英军占领了广州附近的猎德、龟江、凤凰冈、海珠等炮台。战争的经过1856年的战争:英法联军的侵略和清朝的应对。在战争中,两广总督叶名琛采取不抵抗政策,导致英军一度攻入省城。英国政府随后任命前加拿大总督额尔金为全权专使,率军扩大侵华战争,同时照会法、美、俄三国政府,提议联合出兵,迫使清政府签订新的不平等条约。b.1858年的《天津条约》和1860年的《北京条约》:主要内容和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占了清王朝的首都北京,纵火焚毁了圆明园,将园藏历代文化珍宝洗劫一空。侵略者通过《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极大地扩充了列强在华特权。俄国则利用战争机会,通过武力威胁和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了中国领土。影响a.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影响。b.社会矛盾的激化:农民、地主和列强之间的矛盾加剧。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场严重的侵略战争,导致中国领土割让、赔款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陷入了更加深重的危机。➵课堂活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或几个与本课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例如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2.学生展示:让每组代表在全班展示讨论成果,分享观点和发现,并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和挑战,旨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小结与评价1.总结本课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2.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发挥主动性和创新性。3.布置课后作业,包括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与本课相关的主题等,以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学反思】在《两次鸦片战争》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提升学生的历史意识、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为教学目标。以下是我对这堂课的教学反思:在讲述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对于这个历史事件的理解相对有限。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数据,帮助学生了解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同时,我也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他们置身于那个时代,会如何看待这个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我希望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中英关系以及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我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史料的方式,帮助他们了解英法联军入侵中国的背景、经过以及《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同时,我也注意让学生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不仅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进一步侵犯,也使得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通过提问、小组讨论和课堂测验等方式,评估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和理解了这段历史。从学生的表现来看,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