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金融危机后的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结构调整_第1页
投资金融危机后的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结构调整_第2页
投资金融危机后的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结构调整_第3页
投资金融危机后的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结构调整_第4页
投资金融危机后的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结构调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投资金融危机后的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结构调整

自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经济开始恶化以来,“结构性改革”已成为世界经济领域的一个话题。此后,日本停止了对内部需求的需求,致力于改善对过度依赖出口的经济结构。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日本政府的债务总额今年将升至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219%的水平,而1998年时仅为120%。日本政府沉重的债务就是日本历年用财政手段刺激内需所留下的后遗症。到此轮金融危机爆发时,日本的经济增长动力仍有四分之三来自出口,国内需求呈结构性不足是日本经济的根本问题。近年来中国经济对出口依赖日益严重,此轮金融危机爆发后,出口下降导致中国经济增速骤降,中国政府为保增长随即出笼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该计划的实施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加剧了本已存在的部分产能过剩压力,进一步加大了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难度。其实,任何一个经济的成长和成熟都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对制度、体制、机制和结构不断转换升级与优化的过程,笔者认为,制度变革正是中国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纲”,纲举才能目张。一、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结构状况首先缘于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模式。如果说之前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为“投资导向型”,那么以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为重要标志,中国正式加入了亚洲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阵营,但是经济运行中既往的“投资导向型”特征并未消退,在“出口导向型”模式下反而得到了强化。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事实上形成了投资与出口“并驾齐驱”的新格局,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难以提振。随着中国经济在“投资—出口”型经济增长模式的不断推进,中国经济成为继日本之后新时期亚洲“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的核心和典型。(一)全球金融危机的由来:美国是一个复杂的美国有经济学家在英国《金融时报》撰稿“把2008年作为亚洲发展模式破产的标志性年份”。“过去20年间,这种模式为亚洲经济的迅速增长提供了主要动力。而未来10年,将迎来通往新发展模式的艰难转型期。”“亚洲模式的一个根本条件是:外国人能够维持必要的贸易逆差。实际上,只有美国经济及金融体系的规模和灵活程度能够胜任这一角色。换言之,亚洲模式隐含着一场豪赌———即押注于美国继续维持并扩大其巨额贸易逆差的意愿和能力。”“近20年来,美国家庭一直不计后果借贷,但随着美国家庭的资产负债状况变得不堪重负,步入一段漫长的去杠杆化过程……全球金融危机正是这一过程的组成部分。”(1)“投资—出口”型经济增长模式这一假设,源于现行国际货币制度基本框架,即贸易顺差国(如中国)所需流动性必须通过贸易逆差国(如美国)的贸易逆差获得,逆差国的储蓄缺口通过资本项目顺差弥补———贸易顺差国把贸易顺差变成外汇储备,即形成对贸易逆差国的债权。具体地说,典型的“投资—出口”型经济增长模式必须有与之对应的债务经济模式运行。全球经济遂形成有序循环和分工:贸易顺差国出口商品,贸易逆差国出口货币。(二)出口导向型跨国公司中国在上述基本假设前提下,“投资—出口”型经济增长模式面临的主要是结构性的问题,而不是周期性问题。这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此类经济发展模式结构之畸形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上,即主要依赖投资和出口;其二,此类经济发展模式的经济周期不呈现独立性特征,而是紧跟其主要贸易伙伴如美国的经济周期。“投资—出口”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运行,关键一环是采取本币汇率低估,实施固定汇率制或准固定汇率制为此类模式共同的特征,不断累积的官方外汇储备成为该模式运行的结果,反过来成为该模式得以运行的物质保证。一方面,政府有意压低本币汇率以促进本国商品出口;另一方面,为防资本流动的冲击,又不得不保有较高的官方外汇储备。此类经济体外汇储备的经营以一般流动性管理为主要目的,所以外汇资产的经营收益率低。其结果是一边吸收外资,一边又因大量的外汇储备造成本国资源闲置。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官方外汇储备拥有国。截至2009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3992亿美元,同比增长23.28%。事实上,全球50%以上的官方外汇储备是集中在日本、中国等亚洲出口导向型经济体。中国2008年9月超越日本成为美国最大债权国,2009年12月份持有7554亿美元。(2)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元指数波动牵引着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政策动向。2009年为了遏制本币升值,亚洲国家央行纷纷进场干预。持续干预外汇市场折射出这些遵循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的经济体不愿意打破通过低估本币汇率来推动出口增长的旧格局,也反映出这些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对出口依赖的严重性。中国也不例外。2008年7月中旬以来一年多的时间内,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范围已经缩小到6.81—6.85这一狭小区间。事实上人民币重新回到了汇改前单一盯住美元的状态。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事务评论员马丁·沃尔夫称之为中国的“汇率保护主义”(与其他通常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相对应)。人民币重新盯住美元也表达了同样的信号———压低本币,促进出口,通过出口促进经济复苏。汇率政策的刚性状况,使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独立货币政策空间被吞噬,随之而来的是,“投资—出口”型经济体的经济周期失去独立性,紧跟其贸易伙伴的经济周期。按照“蒙代尔不可能三角”(incompatibletrinity)所阐释的原理,对于一个开放经济体来说,“资本自由流动”、“独立的货币政策”和“汇率稳定”这三项宏观政策目标,不可能同时兼顾。1985年签订“广场协议”后的日本,以及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的中国,在两国本币开始进入升值通道后,两国国内基准利率水平基本上保持在低于美国这个最大的贸易伙伴的基准利率的水平,以此缓解本币进一步升值的压力,事实上都基本丧失了独立实施货币政策的空间———无法使用提升国内基准利率的手段抑制过热的经济,导致国内通胀和资产泡沫进一步加剧。(三)中国经济结构自强化特征高投资决定着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必然偏向于资本要素的实际掌控者。在中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储蓄促成了高投资,而高投资反过来又进一步推高政府和企业的储蓄,于是国内家庭形成的购买力与国内的产能差距加大,就只能通过出口消化,形成贸易顺差。可见,投资主导的经济必然走向出口主导的经济。由于“投资—出口”型经济体对贸易伙伴经济增长的依赖性,畸形经济结构所面临的问题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凸显出来。经济增长依赖投资的风险在于两个方面:波动性(投资增加加剧产能过剩)和不可持续性(因最终消费跟不上)。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cKinseyGlobalInstitute)估计,2008年,私人消费仅占中国GDP的37%,低于二十年前的50%,更低于美国的71%乃至印度的57%。(3)2009年前三季度,消费对GDP的贡献只有4个百分点,投资的贡献达到7.3个百分点,净出口的贡献为-3.6个百分点。与2007年“4-4-2”和2008年“4.6-4.5-0.9”的GDP增长贡献比例相比,投资和消费增长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净出口的负贡献基本是靠高投资来得以弥补的。(4)此轮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的投资、出口和消费三个动力源中的出口动力源骤然萎缩,直接导致了经济增速下降,这是中国政府选择人民币重新盯住美元,并启动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导火索。作为“投资—出口”型经济体的典型代表,我国经济结构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特征:从三次产业结构看,经济增长长期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工业增加值占中国GDP比重一直在50%左右),中国已经成了当之无愧的“世界工厂”。从工业内部结构看,在外需收缩的冲击下,钢铁等行业产能过剩矛盾更加突出。中国政府推出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后,过剩产能呈现重新扩张之势,这表现了中国经济结构鲜明的自强化特征。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特征看,资本所得在要素分配中占绝对优势,劳动所得则相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从1982年的0.249拉大到2008年的0.47,已经超过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从外贸结构特征看,一是加工贸易所占比重偏大。2008年我国加工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达41.1%,但对税收和技术进步的贡献却不大。以加工贸易为主,出口增加值低。中国加工贸易每出口一美元,出口增加值大约为20美分左右。二是出口产品大量为贴牌生产。我国出口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低于10%。大部分利润被外国品牌商拿走,污染和消耗则留在国内。三是出口产品层次较低。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制造环节上,即使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大部分也是中低端加工装配环节的产品,国内增值率不高。(5)2009年,中国出口总值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但出口结构性问题却十分严峻。一个关于iPod产业链的经典案例:在一个价值150美元的iPod里,中国出口商获得的增加值只有几美元,但由于中国出口的iPod属最终产品,市场售价150美元的iPod出口却都算进了中国出口总额中。德国的出口以机电和机械产品为主,有世界上最高的科技含量,德国出口商所获得的增加值高。中国的这个出口总值“第一”不仅“含金量不高”,而且还会“赚了吆喝,赔了买卖”,将招致更加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世贸组织的数据表明,在2008年,世界上34%的反倾销案是针对中国的。(6)央行基础货币投放主要源于外汇占款增加,促成了中国输入型通胀。贸易顺差形成央行外汇占款被动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增加,官方外汇储备不断累积,加大国内通胀压力和本币升值压力。在上一轮经济繁荣中,中国经常账户顺差由2001年的174亿美元上升至2008年的440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由1.3%上升至10%。官方外汇储备也由2001年底的2121亿美元增至2008年底的近2万亿美元,不到十年增长近10倍。2001年我国新增外汇占款仅为3565亿元,之后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快速膨胀,年度新增外汇占款逐年上升,2002—2007年新增额分别为5366亿元、11623亿元、17745亿元、18616亿元、27769亿元和29397亿元,2008年达到40053亿元的峰值水平。截至2009年10月份,我国新增外汇占款达到19228亿元。随着外汇占款增加,国内人民币投放增加,输入型通胀压力随之增加,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泡沫不断累积。货币供应量占同期GDP比例高,经济粗放增长———经济增长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不同步,通胀压力进一步累积。经济粗放增长的一个重要特征表现为货币投放量与GDP之间的关系。2009年我国上半年新增贷款总计为人民币7.4万亿元,占到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一半。截至2009年11月末,中国新增贷款高达9.21万亿元,同比多增5.06万亿元,远远高于2008年全年4.9万亿元的新增贷款。同期,广义货币供应量(M2)达到59.46万亿元,同比增长29.74%,再创1999年以来的新高。狭义货币供应量(M1)为21.25万亿元,同比增长34.63%,创下1996年以来的新高。从中国经济的历史经验看,凡是货币供应量出现超过20%以上的增长,未来12个月到18个月出现较高通货膨胀率的机率比较大。(7)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有赖于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此轮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收缩,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形成了“倒逼”。从微观上看,全球市场的收缩客观上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这将直接带来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但从整体上看,国内业已过剩的落后产能可能随着政府刺激计划带来的经济复苏而死灰复燃,过剩产能可能再次扩张。抓住机会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应成为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二、中国经济增长之低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源失衡并形成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制度根源上源于我国轻消费重投资的财税体制。政府从民间收缴的税收主要转变为投资,没有有效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这导致国家财富过多地集中在政府和大型国有企业手上,民众不能充分分享经济改革的发展成果和国企垄断带来的庞大资产和收益,这是导致我国居民消费难以提振的根本原因。中国近年来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净储蓄国。按照欧美的主流观点,正是中国的高额储蓄提供了美国消费者的信用供给,中国的高储蓄是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其实,中国经济高储蓄高投资的循环在计划经济时期就存在,但这一顽疾在中国经济进行市场化改革后并未得到扭转。相反,与中国经济持续多年高速增长相伴随,在出口助推下,高储蓄高投资有了更肥沃的土壤,高储蓄高投资交相辉映,中国经济结构性问题也在不断累积。此轮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使中国经济以“双高”为主要特征的结构性问题凸现出来。(一)gdp构成及原理根据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教授的研究结论:从1997—2007年,中国的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至39.74%;中国的资本收入占比持续上升,企业营业盈余占GDP的比重从21.23%上升至31.29%;政府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从10.95%上升至20.57%,若加上预算外收入、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和中央与地方国企每年的未分配利润,政府的大预算收入几乎占到了国民收入的30%。(8)收入减去当期消费即为储蓄。政府和企业部门的储蓄率一直在增加,家庭储蓄率基本稳定,但家庭储蓄在总储蓄中所占份额却在下降。所以,仅靠推动居民消费或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并不能解决整体经济层面的高储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剖析GDP的构成来理解上述观点:按支出法计算,GDP=国内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国内消费+储蓄。储蓄=投资+净出口。即从支出或从供应的角度看,GDP由消费和储蓄构成。从需求角度看,储蓄必须被使用,使用的方向只有两个:一是投资,二是出口。根据这个恒等式,储蓄必须通过投资和净出口消化。净出口下降(经济衰退导致国际市场收缩),储蓄则涌向投资。而在经济结构不变的前提下,随着投资增长,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剧。长期以来,中国高储蓄支撑着高投资,高储蓄高投资的经济循环和粗放的经济发展一直广受诟病。上个世纪中期推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后,由于净出口的拉动,使高储蓄高投资的模式得到强化,“双高”循环更是积重难返。再看储蓄的构成。一个经济体的储蓄由三类经济主体共同形成,即政府、企业和居民。中国经济呈现的整体高储蓄不是指中国居民储蓄率高,而是指另外两个主体———政府和企业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占比太大。这两个主体占比大了,整体经济的储蓄率就会提高。中国政府掌握的国民收入,主要不用在改善居民福利上,而是投资上。所以,与美国不同,中国政府的储蓄高却不能替代家庭储蓄的功能,在中国政府高储蓄的同时,居民也卯足了劲不断提升储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去消费后的余额)。在国民经济总储蓄中,中国居民储蓄增长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政府和企业储蓄增长的速度。中国居民储蓄率水平在不断提高,尤其是2000年之后上升的速度有所加快,但在总储蓄中的比重却在不断下降,而政府和企业的储蓄在总储蓄中的比重却在不断上升。2008年中国的储蓄率为51.3%(1992年为36.3%),同年,美国的储蓄率为12%。(9)一国经济发展模式决定了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政府、企业和劳动所有者之间)状况。如何提高劳动者的消费率,如通过提高社保体系覆盖面,降低居民储蓄率,增加消费等,则是国民收入二次分配范畴的内容。现阶段,关键在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领域的改革,二次分配领域的改革只能是改良或改善。(二)现行财税体制的局限性和房地产价格攀升政府的储蓄是政府可支配收入减掉消费性支出———如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开支(这部分政府的消费性支出和居民家庭储蓄具有替代功能)后的部分,由于政府的消费性支出比重长期偏低,故政府储蓄上升,直接表现为政府投资性支出提升。政府投资性支出提升强化了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使得政府的经济建设性职能替代公共服务性职能。根据陈志武教授提供的数据,2008年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占中央政府的比重为7.5%,而德国超过55%,美国超过30%。(10)我国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及之后陆续推出的一系列财税体制改革措施,旨在提高中央财政在国家财政总收入中的比重,然而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没有及时建立健全起来,土地出让金成了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地方政府财政沦为“土地财政”,这也为近年来房地产价格飙升提供了事实上的支撑。总之,现行的财税体制强化了经济结构,对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造成了明显的阻碍作用。社会保障、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部分的改革滞后,导致了居民预防性储蓄的增加,居民消费倾向下降,内需始终难以提振。政府和企业储蓄率高,必然导致高投资,产能增加。内需无法消化新增产能,必然依赖出口。出口产品主要是技术含量不高的种类,不具有定价权,保出口就必须压低本币汇率。根据陈志武的研究:1978年,国家财政税收相当于3.3亿名城镇居民当年的可支配收入;到1994年和1995年,财政税收相当于1.5亿名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到了2007年,国家财政税收又上升到相当于3.7亿名城镇居民的收入。政府财政收入相对于农民的纯收入而言,1978年的国家财政税收等于当年8.5亿名农民的纯收入;1996年时,相当于3.8亿名农民的纯收入,到2007年则相当于12.3亿名农民的纯收入。112007年我国政府财政税收为5.4万亿元,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福利三大民生项目上的开支为6000亿元,相当于当年财政税收的15%。这6000亿民生开支相当于当年GDP的2.4%,按13亿人平均,人均为461元,相当于当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比较而言,2007年美国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福利上的开支是1.5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联邦政府当年开支的61%,1.5万亿美元的民生开支相当于当年美国GDP的11.5%,按照3亿美国公民计算,每个公民平均得到5000美元,相当于当年美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8%。12(三)国有企业分配。在资源企业的储蓄是企业的未分配利润,企业的未分配利润一般转化成了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来源———企业的再投资。在中国研究企业的高储蓄现象,应区分两类不同的经济成份———国有经济体和非国有经济体。国有企业在税费改革后,不需要给所有者或股东(国家)分红,国有企业大量的利润留在了企业内部,构成国有企业的未分配利润即储蓄。而民营企业由于受制于现行金融制度,从正规金融体系融资困难,经营性资金大部分要靠自身的利润积累,也被迫进行储蓄。我国国有企业利润的形成大致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国有企业资源使用费廉价而形成的利润,实际上是对应的成本低廉形成的财务收益,另一部分是所处垄断地位导致的产品价格高昂而形成的超额垄断利润。形成国有企业非经营性所得的问题,其实反映的就是资源价格尚未理顺,或者生产要素价格改革没有到位。在2007年12月财政部会同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办法》之前13年,中国的国有企业利润并不给所有者———国家———分红。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计划经济时期,利润全部上交;利润留成;利润包干上交、超收分成、亏损不补;利润递增包干;利改税;分税制中的国企利润分配;2007年重启国企利润上缴,即既缴税也缴利,但是按类别不同确定利润上缴的不同比例。现阶段的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办法从颁布之初就一直广受争议,该办法是将租金放在利润名下收取,把作为资源所有者的国家和作为企业财产所有者的国家没有区分开来,导致国有企业获得资源使用费廉价而形成大量收益。世界银行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2000年至2008年,在香港上市的172家中国国有企业的平均股利支付比率为23.2%。相比之下,16个发达经济体中的49家国有企业同期的平均股利支付比率为33%。国有企业利润分配问题,本质上就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从经济改革、开放与发展的角度,我国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制度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阶段,原则上可通过分红、收租、减税三项主要措施,使国有企业经营成果得到真实反映,降低国有企业储蓄率,从而达到治理我国整体经济的高储蓄高投资顽疾的目的。(四)提振“对内”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一方面,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必然导致要素分配偏向于资本、偏向于企业、偏向于政府,而劳动要素回报低。从1997—2007年,中国的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至39.74%。另一方面,投资率高还使分配结构发生扭曲,宏观上表现为地区、城乡、收入差别拉大,全社会整体边际消费倾向的降低,表现为内需长期无法提振。再者,贸易依存度不断提升,“两头在外”模式的盈利空间不断缩减。中国在进口能源和原材料及出口产品价格上均无定价权,出口盈利空间不断被挤压。我国高储蓄高投资形成的经济增长模式和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事实上也难以为继。十多年前,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内需”政策首次启用。十年后次贷危机爆发,我们不得不正视依旧跛腿的“内需”。只是十年前的“内需”和如今的“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不可同日而语,现阶段提振“内需”不能再作权宜之计来对待,必须改变投资、出口和消费(内需)的构成,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进行深刻的调整。1997年至1998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亚洲这些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纷纷创建自己的保障机制来应对经济衰退,各国通过累积大量的官方外汇储备来应对金融危机。与前次亚洲金融危机不同的是,此轮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在全球同步,即产生了“系统风险”,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外汇储备其实已经无法应对这个“系统风险”了。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和国际货币制度维系既有格局的前提下,局部金融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再大的官方外汇储备也无法使一国的币值和稳定经济发展形成免疫能力。总之,我国经济结构源于既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发展方式,阻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源还是在于以财税体制为关键内容的经济体制。该体制使各级政府垄断了经济增长所需的几乎全部要素和资源,政府通过控制资源和重要生产要素的价格,来支持投资的扩张,日益膨胀的产能通过出口寻找出路;为保出口,使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受到牵制;汇率刚性又挤压了独立货币政策空间;独立的货币政策空间遭挤压的后果是经济调控难度加大,加剧了整体经济增长的波动性,为稳定经济增长,使经济结构调整变得更加艰难。改革的顺序依次是:财税体制、资源价格改革、国企利润分配制度改革。按照我国政府的发展战略,我们将把自主创新作为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作为转轨经济体,对外开放、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是共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几大动力。现阶段体制创新比技术创新和对外开放更重要、更紧迫。财税制度上必须加快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财政体制和政策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调整、促进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和机制。通过加大国有企业对财产所有者利润分红的方式来减少企业储蓄,减少财政对竞争性行业的转移支付;加强政府在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的作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使用税收机制根据其稀缺程度和社会选择对能源和资源的使用进行调控;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加大劳动力收入在要素分配中的比重等等。资源要素价格的改革意味着廉价资源时代的结束,意味着资源配置的权利由政府回归市场。高储蓄的下降意味着国内消费内需将能够逐步填补外需退出的缺口,双顺差将大幅收缩,中国经济将减速至一个正常水平。通过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进而促成经济结构转型。三、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资源配置的效率(一)国家对企业投资的管理和政策中国经济结构不合理,表面上看是需求问题,其深层原因却在于供给问题,而供给问题又源于经济体制中的投资体制。中国这个“投资—出口”型经济体的经济结构特征中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强大的投资动能,这一持续的投资动能是由对应的投资体制保障的。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地位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就已奠定。1952年至1978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4.35倍,同期工农业总产值增长6倍,而居民平均消费水平只增长77%。投资和消费严重失衡。13高度集中的投资管理体制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基本原因。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确立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的主体地位,2004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但是,近年来无论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对于经济的主导性却明显上升,大量的经济资源要素配置权还集中在中央各职能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手中,资本要素、土地和自然资源要素市场化程度很低,此外还有税收、市场准入等各种花样翻新的优惠政策所制造的行政垄断,导致整个资源要素价格被系统性扭曲。(二)“投资—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2009年前三季度,中国在出口下降近20%的情况下,GDP的增长速度能够保持在8%以上的水平,这主要得益于投资的大幅度增长,而投资增长不仅受益于中央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更重要的是信贷的超常规增长,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于商业银行的信贷。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间接融资为主,这种模式有利于集中控制金融资源,是“投资—出口”型经济发展模式重要的融资保障。我国间接融资以国有银行为主体,市场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