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个旧市双胞塘采石场年加工10万吨建筑用石料建设项目环评报告_第1页
云南省个旧市双胞塘采石场年加工10万吨建筑用石料建设项目环评报告_第2页
云南省个旧市双胞塘采石场年加工10万吨建筑用石料建设项目环评报告_第3页
云南省个旧市双胞塘采石场年加工10万吨建筑用石料建设项目环评报告_第4页
云南省个旧市双胞塘采石场年加工10万吨建筑用石料建设项目环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建设单位:个旧市双胞塘采石场环评单位:云南正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概述 1 131.1编制依据 131.2评价目的与原则 171.3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 181.4评价标准 201.5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 251.6评价时段和重点 321.7环境保护目标 321.8环评工作程序 352原有项目概况 352.1原有项目基本情况 352.2原有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362.3原有项目工艺流程 372.4原有项目主要生产设备 392.5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392.6原有项目环境影响因素 392.7原有项目环保手续办理情况 472.8原有项目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472.9“以新带老”环保措施 473改造升级项目概况 493.1改造升级项目基本情况 493.2建设内容 493.3平面布置及占地 523.4产品方案 533.5矿区资源量 533.6主要生产设备 563.7工程投资及建设周期 573.8工作制度、劳动定员和服务年限 573.9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84工程分析 594.1开采地质条件 594.2开采范围、方式及顺序 604.3露天采场开采方案 614.4矿山采矿工艺流程 624.5给排水 634.6影响因素分析 704.7污染物产排情况 754.8项目“三本帐”核算 865项目区域环境概况 885.1地理位置及交通 885.2自然环境概况 885.3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925.4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小结 1056环境影响评价 1066.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066.2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1097污染控制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 1397.1施工期污染控制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1397.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 1407.3污染控制措施分项情况 1468环境保护管理计划、监测计划及竣工环保验收 1498.1环境管理 1498.2运营期环境管理 1528.3环境监测计划 1538.4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1549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579.1分析目的及方法 1579.2项目的环保投资 1579.3环境保护成本 1599.4环境保护经济效益 1609.5环保投资合理性分析 1629.6社会效益分析 1639.7小结 16310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6410.1项目概况 16410.2与产业政策、规划的符合性 16410.3环境质量现状结论 16410.4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论 16510.5公众参与调查结论 16710.6环境经济效益分析 168 168附表1、建设项目审批基础信息表附表2、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附表3、建设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附表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影响评价自查表附表5、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附图1、项目区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区水系图附图3、云南省个旧市双胞塘采石场白云岩矿一期开采地形地质及矿区范附图4、云南省个旧市双胞塘采石场白云岩矿一期开采总平面布置图附图5、云南省个旧市双胞塘采石场白云岩矿一期开采终了平面图附图6、项目平面布置示意图附图7、评价范围及周边敏感点分布图附图8、监测布点图附图9、评价区土地利用现状图附图10、评价区植被类型分布图附件2、企业营业执照附件4、原环评登记表审批意见附件5、个政报[2015]146号审定个旧市非煤矿山转型升级工作方案请示附件6、个旧市非煤矿山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审查意见附件7、个旧市非煤矿山转型升级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个旧市双胞塘采石场“四个一批”证明附件8、储量核实报告备案证明及评审意见书附件9、开发利用方案评审意见附件11、矿山涉及保护区及相关规划审查意见表附件12、矿业权规划审查表附件13、现状监测报告1概述(1)项目概况云南省个旧市双胞塘采石场年加工10万吨建筑用石料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双胞塘采石场”)位于个旧市50°方位,直距约5km处,属个旧103°10′27″—103°10′37″,北纬:23°24′50″—23°24′59″。矿区范围由4个拐点界定,矿区面积0.0398km2,开采标高为2033-1960m。矿区有约1.0km简易公路与个旧-松矿公路相连,至个旧市区公路里程约10km,行程约30分钟,距州府蒙自市约40km,距省会昆明约290km,区内公路常年通行,交通及运输方便。云南省个旧市双胞塘采石场原采矿权人为个旧市搪瓷化工厂,2009年4月,原采矿权人个旧市搪瓷化工厂因政策性破产清算,不能再使用该企业名称,经个旧市国土资源局批准,采矿权人由个旧市搪瓷化工厂变更为个旧市双胞塘采石场,矿山名称由个旧市搪瓷化工厂双胞塘采石场变更为个旧市双胞塘采石场。双胞塘白云岩矿属已建矿山,采矿权人为个旧市双胞塘采石场,双胞塘白云岩矿于2004年7月14日首次办理采矿许可证,由个旧市国土资源局发证,证号5325010420010,于2010年12月14日换发新的采矿许可证,采矿权人:个旧市双胞塘采石场,矿山名称:个旧市双胞塘采石场,证号C5325012008057120010724,开采矿种为建筑用白云岩,开采方式:露天开采,开采规模为2.1万t/a。矿区面积0.0398km2,批准开采标高2033-1960m。采矿许可证有效期2017年5月14日顺延至2018年5月14日,2017年5月14日至今,矿山停止开采。项目于2004年6月16日编制了环境影响登记表,建管[2004]17号,并于2004年6月16日取得了个旧市环境保护局同意项目建设的审批意见。取得审批意见后,建设项目投产至2017年5月14日(期间采矿许可证经历过4次延续),因开采规模和环保手续(未验收)不能满足《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非2煤矿山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现有矿山要求,故停产并按照要求开展改造升级工作,停产至今,项目未进行开采,且因矿山加工设备老旧故障,目前已将原有加工区设备全部拆除。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非煤矿山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5〕38号)、《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非煤矿山转型升级的实等文件精神,该矿山的生产规模已达不到《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非煤矿山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的最小生产规模。根据《个旧市非煤矿山转型升级实施方案》,该矿山属“四个一批”中的改造升级一类,应按照现有矿山最小开采规模标准等现有矿山基本标准要求实施改造升级。2018年4月个旧市双胞塘采石场编制了《云南省个旧市双胞塘采石场白云岩矿(建筑石料用)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并于2018年5月11日取得了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国土资源局《关于〈云南省个旧市双胞塘采石场白云岩矿(建筑石料用)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云红国土资储备字〔2018〕26号)予以备案;2018年5月个旧市双胞塘采石场编制了《云南省个旧市双胞塘采石场白云岩矿(建筑石料用)矿产资源开发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评审意见表》(红)矿开备[2018]第10号);本项目于2020年10月21日取得了投资项目备案证(附件10),项目代码为:2020-532501-12-03-004617。根据开发利用方案及评审意见表矿区范围内保有122b类矿石量132.08万m3(317.00万t因矿区保有矿石量较多,矿体主要呈垂直分布,开采标高落差相对较大,加上地形条件限制,设计对矿山进行分期开采,第一期首先开采2000m标高以上矿体,矿区第一期开采范围内边坡压覆资源储量0.5万m3(1.2万t纳入可利用资源储量122b类合计148.0万t。122b类利用系数1、损失率3%。设计可采出矿石量59.33万m3(142.4万t);结合矿山实际生产能力和现有矿山改造升级要求,生产规模由原来的2.1万t/a扩大为10万t/a,第一期矿山生产服务年限为14.2年。因开发利用方案仅对第一3期开采工程进行设计,本次仅对矿区第一期开工工程(开采矿石量59.33万m3,142.4万t)进行评价。(2)项目特点根据原采矿许可证,矿区由4个拐点圈定组成,矿区面积为0.0398km2,生产规模为2.1万t/a,开采标高2033-1960m,为露天开采。矿山属“四个一批”中的改造升级一类,本次项目在不增加矿区范围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矿区面积、开采标高不变,生产规模为由原来的2.1万t/a扩建为10万t/a。本次改造升级不新增占地,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对破碎站进行技术改造,对破碎机进料口设置高压喷雾洒水装置,新增布袋除尘器,成品堆场采取全封闭,加设彩钢顶棚,设置雨污分流排水系统,采场分台阶设置截排水沟,完善工业场地和排土场截排水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定,本项目需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云南省水利厅关于划分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公告》(云南省水利厅公告第49号“云南省水利厅关于划分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及重点治理区的公告”,个旧市鸡街镇被划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保部令44号)及<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生态环境部令第1号)中“土砂石、石材开采加工”涉及环境敏感区的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个旧市双胞塘采石场2020年9月17日委托云南正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编制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在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等的基础上,根据环评技术导则及其它有关文件,编制了《云南省个旧市双胞塘采石场年加工10万吨建筑用石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我单位在接到建设单位委托后,于2020年9月17日~18日对项目区场地及周边进行了详细的现场踏勘,重点调查了项目概况及项目周边的环境现状及环境敏感目标,包括大气、地表水和声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等,同4时收集了与本项目有关的技术资料。建设单位委托云南升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20年9月22日~2020年9月29日对项目区域的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建设单位组织了公参调查小组于2020年9月29日在个旧市人民政府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信息公示,公示时间为10个工作日,即2020年9月29日~2020年10月19日;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完成后依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规定,于2020年11月16日在鸡街镇人民政府进行了现场张贴公告及征求意见稿全本公示,并同时在个旧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网络公众平台)进行公示及红河日报(报刊)进行两次媒介刊登公示信息,公示时间为10个工作日,即2020年11月16日~2020年11月27日;2020年12月1日建设单位将公众反馈信息及调查统计结果汇总编调查结果表明,区域群众和团体均未表示反对意见。详见个旧市双胞塘采石场编制的《云南省个旧市双胞塘采石场年加工10万吨建筑用石料建设项目公众参与说明书》。(1)产业政策符合性判定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19年令第2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本项目为建筑用白云岩开采加工,项目不属于该指导目录中的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属于允许类项目,且生产工艺、生产设备都不属于限制类和淘汰类。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非煤矿山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5〕38号和《个旧市非煤矿山转型升级实施方案》,该矿山属“四个一批”中的改造升级一类,本项目开采规模为10万吨/年,矿山设计服务年限为14.2年。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的产业政策要求。(2)与《云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的符合性分析根据《云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中对矿山的情况进行5对比分析,结果如下:用白云岩矿开探矿类矿种。条用白云岩矿开开发利用总量调控类矿种。规划分区”实行按国家下达计划开采,控制开采总量。允许设置其他矿种采矿权。禁止开采区包括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护区、国家公园,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重要湿地,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的不能移动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所在地等,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恢复的影响的区域,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开采矿产资源的区域;禁止开采区内不再新设采矿权,对各类保护区内已设置的商业探矿权和采矿权依法退出,对各类保护区设立之前已存在的合法探矿权和采矿权,以及各类保护区设立之后各项手续完备且已征得保护区主管部门同意设立的探矿权和采矿权,要分类提出差别化的补偿和退出方案,在保障探矿权和采矿权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依法有序退准入条件”第一条可耕地砖瓦用黏土等矿产。不再新建汞矿山,用白云岩矿开6资源节约与综合利方式为露天开开采工艺和设备不属于限综上,项目建设符合《云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相关要(3)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非煤矿山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5)38号)的符合性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非煤矿山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5)38号云南省非煤矿山最小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标准要求为:建筑用砂、砖瓦粘土矿山新建、改建、扩建、整合重组矿山最小开采规模为≥10万吨/年,本项目为建筑石料用白云岩开采,开采规模为10万吨/年,矿山设计服务年限为14.2年,项目采矿规模满足《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非煤矿山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5]38号)》要求,项目在建设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及时开展复垦工作,努力打造成绿色、循环、生态矿山。项目的实施条件满足该实施意见的要求。(4)与《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砂石开采行业环境监管工作的通知》的相符性本项目不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环境敏感区;项目不在重要城镇和城市面山可视范围;矿界与村庄的距离大于500m,距离本项目最近的村庄为项目区露天采场东南面960m处的白沙坡,项目区周边500m范围内没有村庄;项目不在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重要交通干线和旅游线路两侧可视范围;本次升级改造项目开采规模不小于10万t/a,项目改造升级后开采规模为10万吨/年,矿山设计服务年限为14.2年。因此,项目符合《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砂石开采行业环境监管工作的通知》(云环通[2016]172号)相关7要求。(5)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符合性分析中对矿山的建设进行了相关要求,对比分析如下:项目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符合性分析类别性禁止类估区内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限制类根据与上表对比分析,本矿山在严格执行环评提出的要求后符合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要求。(6)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判定双胞塘采石场开采区不涉及《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63处禁止开发区及《云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361处禁止开发区。本矿地处个旧市鸡街镇水龙井村,属于农村地区,项目不涉及国家或省级禁止开发区8域。因此,项目建设与《云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不冲突。本项目位于个旧市鸡街镇水龙井村,根据《云南省生态功能区划》,项目区生态功能为Ⅱ4-4异龙湖、长桥海山原湖盆农业与城镇生态功能区;所在区域为建水、蒙自县,个旧、开远等市,文山、弥勒、砚山等县的湖盆地带,面积9495.33平方公里;主要生态特征:以山原湖盆地貌为主。降雨量在800-1100毫米左右,地带性植被季风常绿阔叶林已破坏殆尽,现存植被主要为云南松林。土壤以红壤和各种耕作土为主;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城乡生态交错带和水陆交错带的生态脆弱性;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高原湖盆区的生态农业和生态城镇建设;保护措施与发展方向是调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推行清洁生产,防止城郊面源污染,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区。本矿建设充分利用白云岩矿石类资源,实施规模化开采,有效解决了原乡镇、个体矿山开采、设计不合理、不规范,解决破坏资源和破坏环境的问题。本矿建设,与该规划不冲突。矿山所在的矿区土地垦殖强度适中,开采后虽然对地表造成一定的生态破坏,本次改造升级不涉及新增占地,矿山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加强生态保护、落实生态恢复治理措施,确保矿山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影响降到最低。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本项目位于个旧市鸡街镇水龙井村,所在地不在个旧市城市建设的规划范围内,同时,项目取得了各个政府部门参与的“矿山生态环境综合评估及相关规划等有关情况审查意见表”(附件11)。项目与个旧市城市总体规划不冲突。(7)与《关于编制城市面山和通道绿化规划及年度实施方案的通知》的符合性分析于编制城市面山和通道绿化规划及年度实施方案的通知》,根据其中包含的《红河州城市面山和通道绿化规划纲要》(2014-2017)提出的规划范围如下:城市面山范围:城镇面山以全州十三个县(市)政府所在地一级面山9为重点,全面辐射带动城市面山范围的绿化工作。通道范围:涉及鸡石、通建高速公路曲江至建水段、建水至蒙自段、石蒙、蒙河高速公路弥勒段、开远段、蒙自段的蒙自、个旧、开远、建水、弥勒、河口六个县(市)以高速公路两侧20米-1000米以内的第一层面山绿化为主;其他县(市)以二级以上(含二级)等级公路两侧绿化为主,全面实施州内交通干线通道绿化工作。矿区距离最近的县(市)政府所在地个旧市城区直线距离约10km,不属于城市面山范围;矿区距离最近的相关道路个旧-松矿公路直线距离约0.16km,不在以高速公路两侧20米—1000米以内的通道范围。项目的建设不在《红河州城市面山和通道绿化规划纲要》规划范围,与《关于编制城市面山和通道绿化规划及年度实施方案的通知》不冲突。(8)与《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0316-2018)符合性分析《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0316-2018)于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本矿与《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的符合性见下表。矿山与《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符合性分析性区设置提示牌,在露天采场设置安全标增布袋除尘器对破碎筛分粉尘进行收集(9)与《云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的相符性2018年9月1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云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云政发[2018]44号本项目与《云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的相符见下表。本项目与《云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的相符性年底前,各州、市建立施工工地管理清单。因地制宜稳步发展装配式建筑。将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纳入文明施工管理范畴,建立扬尘控制责任制度,扬尘治理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建立健全城市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网格化监管机制,突出解决城市扬尘污染问题。建筑施工工地要做到工个百分之百”,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设备,道路扬尘综合整治。大力推进道路清扫保洁机械渣土运输车辆规范化管理,渣土运输车要密闭。(10)与生态保护红线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位于个旧市鸡街镇水龙井村,为露天开采建筑用用白云岩矿,矿区范围由4个拐点圈定组成,矿区面积0.0398km2,开采标高为2033~1960m,根据《个旧市双胞塘采石场矿山生态环境综合评估意见表》(附件11)中个旧市自然资源局意见,项目未涉及个旧市生态保护红线的范围。本项目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相关要求。(11)选址合理性判定本项目位于个旧市鸡街镇水龙井村,根据现场踏勘及资料查阅,矿区范围、工业场地选址符合当地规划,均不涉及国务院、国家有关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地,区内无国家规定的保护动植物,不在高速公路可视范围内,距周边最近村子白沙坡的距离约960m,项目选址无重大的环境制约因素。个旧市发展和改革局及自然资源局同意该项目的建设。同时有充足的原料资源和良好的外部运输条件;场址区基础条件较好,各加工区地势较为平坦,地质条件良好,原材料、产品运输便利。环境预测分析也表明,该项目的建设所生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影响经采取相应措施后均处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矿山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中的规定以及环境的敏感性等诸方面综合分析,项目选址合理。项目特征污染物为采场工作面、排土场、破碎筛分等产生的粉尘,爆破噪声、破碎噪声,开采产生的废土石。采场工作面、破碎筛分工序若不采取任何措施,产生的粉尘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爆破及破碎产生的噪声及振动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排土场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等生态影项目主要关注的问题为:(1)矿山开采对矿区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2)废水不外排的可行性、可靠性分析;(3)矿山开采产生的粉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4)噪声厂界达标及对环境保护目标影响;(5)固体废物处置及排土场的设置是否符合相关要求。云南省个旧市双胞塘采石场年加工10万吨建筑用石料建设项目转型升级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的产业政策,符合《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非煤矿山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符合相关规划,项目不在云南省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项目选址合理。在采取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对策措施后,废气、噪声能达标排放,废水不外排,固废处置率100%,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项目建设不会改变区域环境功能。评价认为在严格落实生态保护及各项污控措施和对策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1.1.1国家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修订通过,(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2月29日修正,(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2018年1月1日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修订2018(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修订;修订;(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修(13)《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简称“气十条”2013年9月10日;号简称“水十条”2015年4月2日;(15)《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简称“土十条”2016年5月28日;(17)《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1.1.2部门规章(1)《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5]109号;(2)《关于印发<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发〔2015〕4号;(3)《关于加强西部地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150(4)《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5)《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生态环境部令第1),(7)《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9年令第29号),2019年10月30日;(8)《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0]119号;(9)环发[2005]152号《关于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10)《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1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3]7号;(12)《中国的矿产资源政策白皮书》(2003.12.23);(1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2009(14)《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环发[2004]24号);(15)《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5]109);(16)《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2019(17)《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1.1.3地方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1)《云南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复审)》,云南省环境保(2)云南省人民政府文件:云政发[2015]38号,关于促进非煤矿山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3)云南省环境保护厅文件:云环控发[2014]34号文“关于印发《云南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2010~2020)》的通知”;(4)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71号《云南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5)《云南省生态环境功能区划》,2009年9月7日;(6)《云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7)云政发[2014]1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于2014年1月6日起施行;(8)《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云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的通知》,2018(9)《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2007年7月;(10)《云南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强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云南省环境保护局云环发[2007]287号);(11)《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云政发〔2018〕44号;(12)《云南省非煤矿山转型升级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扎实推进非煤矿山转型升级工作的通知》(云安办[2015]24号);(13)《个旧市非煤矿山转型升级实施方案》;(14)个旧市人民政府关于予以审定个旧市非煤矿山转型工作方案的请示。1.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规范(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1.1.5相关技术资料(1)云南大天地质勘查有限公司编制的《云南省个旧市双胞塘采石场白云岩矿(建筑石料用)资源储量核实报告》(2018年5月);(2)个旧市双胞塘采石场编制的《云南省个旧市双胞塘采石场白云岩矿(建筑石料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2018年5月);(3)《云南省个旧市双胞塘采石场年加工10万吨建筑用石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委托书;(4)业主方提供的其余附图附件。1.2.1评价目的(1)、通过对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环境的调查及现状监测,了解项目评价范围内环境质量现状;(2)、通过对建设项目工程分析,掌握项目运行期生产工艺流程和特点及其产排污特征,分析项目的污染因子,确定项目各污染源源强;(4)、分析论述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可靠性,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和论证拟采取环保措施的可行性,提出切实可行的避免或减轻项目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缓解措施和污染防治对策,将项目对环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减至最小,以达到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5)、从环境保护角度对拟建项目的可行性做出明确结论,为主管部门决策和建设单位进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2.2评价原则突出环境影响评价的源头预防作用,坚持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1)依法评价贯穿执行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和规划等,优化项目建成,服务环境管理;(2)科学评价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科学分析项目建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突出重点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及其特点,明确与环境要素间的作用效应关系,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审查意见,充分利用符合时效的数据资料及成果,对建设项目主要环境影响予以重点分析和评价。1.3.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本项目为非金属采矿项目,位于个旧市鸡街镇水龙井村,其环境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运营期的污染物排放和生态破坏,以及闭矿恢复期的生态影响。根据该矿山的采矿工艺特征,项目区环境质量现状,项目环境影响识表1.3-1项目环境影响识别表时段◆◆◆◆◆◆◆◆◆◆◆◆◆◆◆◆◆◆◆◆◆◆◆◆◆◆◆◆◆◆1.3.2评价因子筛选1、环境现状评价因子大气环境:TSP、PM2.5、NO2、SO2、PM10、CO、O3声环境:Leq[dB](A)土壤环境:pH、铜、铅、汞、砷、镉、铬(六价)、镍、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1,2-二氯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a]芘、萘)2、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因子大气环境:TSP、PM10地表水:对废水不外排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分析声环境:等效连续A声级Leq[dB(A)]固体废物:废土石、表土、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废机油)生态环境:动植物、土地利用、水土流失、景观本项目的评价因子见表1.3-2。表1.3-2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因子一览表/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b]荧//14.1环境质量标准一、大气环境项目位于个旧市鸡街镇水龙井村,属于农村地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为二类区,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主要指标见表1.4-1。表l.4-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12344567二、地表水环境项目区涉及地表水体为大屯海,项目区域属大屯海流域,大屯海属珠江水系。根据《云南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2010~2020年)的划分,大屯海为Ⅲ类水体,水体功能为工业用水、一般鱼类保护、农业用水。因此,项目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Ⅲ类标准。表1.4-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标准名称及级(类)别三、地下水环境评价区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见表1.4-3。表1.4-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pH四、声环境项目位于个旧市鸡街镇水龙井村,项目区地处农村地区,属声环境功能2类区,项目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见表1.4-4。表1.4-4声环境质量标准单位:dB(A)五、土壤环境项目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表1第二类用地限值要求,具体见表1.4-5。表1.4-5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基本项目)砷镉铜铅汞镍烷烷烯烷烷烷烷苯䓛蒽萘六、其他标准执行(1)水土流失防治执行标准项目所在地个旧市鸡街镇水龙井村,为云南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执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18)西南岩溶区水土流失防治指标值一级标准,详见表1.4-6。表1.4-6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2)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水土流失强度评价标准执行《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分级标准。项目区属于以水力侵蚀为主的西南土石山区,容许土壤流失量详见表1.4-7。表1.4-7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15000>11.11.4.2污染物排放标准一、废气施工期扬尘、运营期产生的无组织粉尘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浓度限值;运营期有组织排放的粉尘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具体见表1.4-8和1.4-9。表1.4-8施工期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1.4-9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废水项目运营期废水主要为机修含油废水和生活污水,项目运营期机修废水经机修废水隔油池处理后就近用于洒水降尘,厨房产生的含油废水经厨房废水隔油池预处理后与其他生活污水一起排入化粪池处理,定期委托环卫部门吸粪车清掏处理,不外排,故不设排放标准。三、噪声项目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具体见表1.4-10。表1.4-10施工期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项目运营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详见表1.4-11。表1.4-11运营期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四、固体废物项目开采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废土石、表土,均属一般工业固废中Ⅰ类固及其修改单(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36号)。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2013年修改单。1.5.1评价工作等级一、环境空气评价等级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HJ2.2-2018)中5.3节工作等级的确定方法,结合项目工程分析结果,选择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附录A推荐模型中的AERSCREEN模式计算项目污染源的最大环境影响,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①Pmax的确定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定义如下:Pi=Ci/Coi×100%——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采用估算模型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1h地面空气质量浓度,μg/m3;——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浓度标准,μg/m3。②评价等级判别表评价等级按下表的分级判据进行划分表1.5-1评价等级判别表采用AERSCREEN(考虑地形,最小风速0.5m/s)进行最大质量浓度Cmax及占标率进行估算,估算结果见表1.5-2。表1.5-2污染物估算结果度Ci/(μg/m3)由上表可知,本项目最大占标率为6.13%,大气污染物最大质量浓度占标率均属1%≤Pmax<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定为二级。二、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项目区评价范围内地表水匮乏,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产性废水为机修含油废水和生活污水,项目运营期机修废水经机修废水隔油池处理后就近用于洒水降尘,厨房产生的含油废水经厨房废水隔油池预处理后与其他生活污水一起排入化粪池处理,定期委托环卫部门吸粪车清掏处理,不外排。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2.3-2018)要求将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A和三级B,见表1.5-3。本项目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B,对生产废水回用于洒水降尘和初期雨水等回用的可行性、可靠性进行分析。表1.5-3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等级判定一级 注:建设项目生产工艺中有废水产生,但作为回水利用,不排放到外环境的,按三级B评价.三、地下水环境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4.1章节,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程度,结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附录A将建设项目分为四类,其中Ⅰ类、Ⅱ类、Ⅲ类建设项目应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Ⅳ类项目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经查阅附录A,本项目为土砂石开采,为Ⅳ类项目,按导则要求不需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4、声环境评价等级项目营运时主要噪声污染源为采矿设备、矿石加工设备等产生的噪声,项目处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2类区。项目边界200m范围内无声环境保护目标,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保护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在3dB(A)以下,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HJ2.4-2009)的评价等级划分原则,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设为二级。5、生态环境评价等级本项目矿区面积0.0398km2,含加工等其他场地总占地0.0603km2,小于2km2。且矿区范围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化遗产地等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亦无珍稀动植物分布,项目所在区域为一般区域,不是特殊或重要生态敏感区。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HJ19-2011)的要求,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为三级评价。由于本项目矿山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导致矿区土地利用类型发生明显改变,评价工作等级应上调一级,故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定为二级评价。6、土壤环境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评价等级划分的规定,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依据建设项目影响类型、行业分类、项目占地规模及土壤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进行判定。(1)评价工作等级①建设项目影响类型:根据现场踏勘情况,本项目同时涉及土壤环境生态影响和污染影响。A.污染影响型a.建设项目行业分类: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附录A表A.1“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本项目属于粘土及其他土砂石开采,按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属于表中“采矿业中”中的“其他”,项目类别为Ⅲ类。本项目占地面积为6.03hm2,占地规模属于中型。b.土壤敏感类型:土壤环境敏感程度分级具体等级划分见下表。表1.5-4污染影响型敏感程度分级表本项目位于个旧市鸡街镇水龙井村,项目厂界外50m范围内涉及土壤c.土壤评价等级划分:污染影响类项目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如下表。表1.5-5污染影响型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一级一级一级 ——根据上述敏感程度判定结果及项目占地规模,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B.生态影响型a.建设项目行业分类: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附录A表A.1“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本项目属于粘土及其他土砂石开采,按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属于表中“采矿业中”中的“其他”,项目类别为Ⅲ类。根据监测矿区内土壤pH值在7.46~7.99之间,区域土壤属于不敏感。本项目土壤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为“-”,可不开展土壤生态影响评价工作。七、环境风险评价等级(1)评价等级划分依据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根据建设项目涉及的风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和所在地的环境敏感性确定环境风险潜势,按照下表确定评价工作等级。风险潜势为Ⅳ及以上,进行一级评价;风险潜势为Ⅲ,进行二级评价;风险潜势为Ⅱ,进行三级评价;风险潜势为Ⅰ,可开展简单分析。环境风险评价级别划分判定标准见表1.5-6。表1.5-6评价工作等级划分ⅢⅡⅠ一二三a是相对于详细评价工作内容而言,在描述危险物质、环境影响途径、环境危害后果、根据建设项目设计的物质和工艺系统的危险性及其所在地的环境敏感程度,结合事故情形下环境影响途径,对建设项目潜在环境危害程度进行概化分析,按照表1.5-7确定环境风险潜势。表1.5-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潜势划分ⅣⅢⅢⅣⅢⅢⅡⅢⅢⅡⅠ(2)环境风险潜势辨识(1)Q值判定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C,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的比值(Q)如下:当只涉及一种危险物质时,计算该物质总量与临界量的比值,即为Q;当存在多种危险物质时,按照下列公示计算物质总量与临界量的比值(Q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tQ1,Q2,…,Qn——每种危险物质的临界量,t当Q<1时,该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当Q≥1时,将Q值划分为1)1≤Q<102)10≤Q<1003)Q≥100。本项目的风险主要为柴油储罐和废机油泄漏造成的环境风险。本项目不储存炸药,因此,本项目存在的风险源主要为项目区柴油储罐和废机油。根据计算项目危险物质的本项目Q值核算如下:表1.5-8项目Q值核算表根据上表,项目Q值为0.00964,Q<1;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当Q<1时,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潜势直接判定为Ⅰ。综上分析,本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为柴油和废机油,根据以上判定,项目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的比值Q=0.00964;因此,环境风险潜势为Ⅰ,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简单分析。1.5.2评价范围本项目评价等级为三级B,重点分析废水不外排可行性,和初期雨水等回用的可行性、可靠性。项目区主导风向为西南风。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HJ2.2-2018)要求,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项目大气评价等级为二级,主要大气环境影响为破碎设备排放的粉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因此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以项目厂址为中心区域,自厂界外延5km的矩形区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导则一声环境》(HJ2.4-2009)的规定,本项目的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项目边界外延200m生态影响因素表现为多方面,各因素之间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往往作为一个整体出现,根据项目特点,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定为项目占地及边界外扩200m范围。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不设评价等级,进行简单分析,不设风险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本项目土壤评价范围为:项目采区及工业场地占地范围内全部,以及占地范围外0.05km范围。评价范围及周边敏感点分布见附图7。本次评价时段为施工期、运营期。本次评价以矿山开采生态环境影响、环境空气影响、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固体废弃物处置环境影响为重点,对水环境的影响进行一般性分析和评价。项目位于个旧市鸡街镇水龙井村,项目区域不在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规划确定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等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范围内,其评价范围内无珍稀动植物资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的要求,水环境保护目标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饮用水取水口,涉水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湿地、重点保护与珍稀水生生物的栖息地、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渔业水体,以及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根据现场踏勘调查,项目涉及的地表水为大屯海,属珠江水系。本项目不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饮用水取水口,涉水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湿地、重点保护与珍稀水生生物的栖息地、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渔业水体,以及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区域。故不设地表水环境保护目从现场踏勘情况来看,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7-1,敏感目标分布情况详见附图7。表1.7-1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象人准村人格人人人人人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按以下三个阶段进行:(1)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环境影响评价第一阶段,主要完成以下工作内容。接受环境影响评价委托后,首先是研究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规划等文件,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在研究相关技术文件和其他有关文件的基础上,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同时开展初步的环境状况调查。结合初步工程分析结果和环境现状资料,可以识别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素,筛选主要的环境影响评价因子,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确定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标准,最后制定工作方案。(2)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评价第二阶段,主要工作是做进一步的工程分析,进行充分的环境现状调查、监测并开展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之后根据污染源强和环境现状资料进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3)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环境影响评价第三阶段,其主要工作是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根据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法律法规和标准等的要求以及公众的意愿,提出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影响的环境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确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给出评价结论和提出进一步减缓环境影响的建议,并最终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制。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如下图1.8-1。图1.8-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2原有项目概况2.1原有项目基本情况2.1.1原有矿山历史沿革双胞塘采石场位于个旧市鸡街镇水龙井村,属已建矿山,采矿权人为个旧市双胞塘采石场,双胞塘白云岩矿于2004年7月14日首次办理采矿许可证,由个旧市国土资源局发证,证号5325010420010,于2010年12月14日换发新的采矿许可证,采矿权人:个旧市双胞塘采石场,矿山名称:个旧市双胞塘采石场,证号C5325012008057120010724,开采矿种为建筑用白云岩,开采方式:露天开采,开采规模为2.1万t/a。矿区面积0.0398km2,批准开采标高2033-1960m。采矿许可证有效期2017年5月14日顺延至2018了个旧市环境保护局同意项目建设的审批意见。取得审批意见后,建设项目投产至2017年5月14日(期间采矿许可证经历过4次延续),因开采规模和环保手续(未验收)不能满足《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非煤矿山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现有矿山要求,故停产并按照要求开展改造升级工作,停产至今,项目未进行开采,且因矿山加工设备老旧故障,目前已将原有加工区设备全部拆除。2.1.2开采现状原项目开采范围为云南省个旧市双胞塘采石场许可矿界范围,总面积为XYXY双胞塘采石场主要开采建筑用白云岩,以满足城镇化建设对石料的需求,该矿山自取得采矿许可证后2004年7月至2016年12月,进行了采矿活动,矿山分台阶进行开采,采用汽车运输开拓。该矿山与周边其他矿山无矿界重叠、矿权纠纷现象,整个矿山外部协作条件较好。项目采用露天开采方式进行开采,采场为山坡露天采场,开拓运输采用公路开拓一汽车运输方案。原项目在生产的过程中未收到因环保问题导致的投诉上访事件。2.1.3原有开采规模、开采工艺及产品方案开采规模:2.1万t/a开采工艺:采用露天台阶式开采,采剥工艺采用潜孔凿岩爆破工艺。产品方案:项目的最终产品为建筑石料:公分石。2.1.4开采现状及资源消耗情况双胞塘采石场开采至今,实际采出白云岩为3.50万m3(8.40万t)。2.1.5采空区矿山开采至今,现状已形成南北向长约38m,东西向宽49~82m的采空区,采空区面积约2900m2。2.2原有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根据实际调查结果,原有矿山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及环保工程。主体工程主要包括露天采场、工业场地;辅助工程包括成品堆场、弃渣临时堆场、运输道路和办公生活区等;公用工程包括供水和供电等组成。原有项目工程内容组成详见表2.2-1。表2.2-1原有项目建设内容组成表露天台阶开采,原有1个露天采场,采空区南区2.3原有项目工艺流程项目采用台阶开采,由于白云岩矿体属坚硬岩组,须采用凿岩爆破方法进行开采。采用CL10型气动-履带式凿岩台车和YGZ90导轨独立回转凿岩机凿岩,硝铵岩石炸药和电磁雷管起爆进行爆破,挖掘机装入自卸汽车运输至原料堆场由破碎站加工破碎,剥离的废土石用装载机装入自卸汽车运至临时弃渣堆放场堆放。开采顺序为:由上至下逐台阶进行开采,在台阶内回采工作面由东向西推进回采。开采工艺流程图见2.4-1:图2.3-1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工艺流程简述:矿山地表局部有残坡积粘土覆盖需要先剥离,需提前将浮土剥离,采用挖掘机松土、铲装,剥离的废土石用汽车运至矿区南部的弃渣临时堆放场堆放。采用CL10型气动-履带式凿岩台车和YGZ90导轨独立回转凿岩机凿岩,硝铵岩石炸药和电磁雷管起爆进行爆破,爆破崩落的矿石采用挖掘机铲装于自卸汽车中运到破碎站加工破碎。石料用自卸汽车由采场运至原料堆场经破碎站一段破碎进料仓,通过振动给料机将矿石给入一级破碎机中进行粗碎并通过喷水去除矿石中的废土,粗碎后的矿石进入二破碎,破碎后的矿石经输送机送进振动筛筛分处符合粒度要求的产品(10~20mm的公分石)由输送机送往成品堆场。不符合粒径要求的石块(筛分中的大于20mm的矿石)被重新送回前一工序重新加工成符合粒度要求的产品(10~20mm的公分石)。根据项目工艺特点,白云岩石加工过程中粉尘主要产生在项目破碎及筛分工段,项目破碎区彩钢瓦封闭,破碎采用洒水降尘。加工好的产品运至成品堆场进行堆放,成品堆场为露天堆存,成品堆场面积3542m2,堆存过程中在雨季会产生淋滤废水,大风天气产生扬尘。2.4原有项目主要生产设备原有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详见表2.4-1。表2.4-1原有项目主要设备表1234567/89/备注:由于矿山长期未生产,建设单位将以上设备存放在市区租用的机械仓库内,待投入生产运回至矿区。2.5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矿山年工作日300d,每天一班作业,每班8小时。项目劳动定员总数为9人,员工均在场内食宿。2.6原有项目环境影响因素2.6.1废水(1)露天采场地表径流原有项目采场为露天采场,未设置截排水沟,遇连续降水时易产生地表径流。地表径流按照下面公式计算:Q=Ψ·q·F式中:Q—径流雨量,L/s;Ψ—径流系数,经验数值为0.3(按非铺砌土地面考虑);q—设计暴雨强度,L/s.hm2;F—汇水面积,m2;露天采场开采工作面汇水面积约为6200m2;降雨强度按开远地区暴雨强度公式计算:q=995(1+1.5lgP)/t0.58式中:P—设计降雨重现期10a,按照公式,目前露天采场的径流雨量为55.34L/s.hm2,99.62m3/次,原有项目未对地表径流进行收集,因为区域成岩裂隙较为发育,潜水层厚度较大,地层渗透系数较大,径流系数很小,因此,露天采场的雨水大部分下渗,剩余的雨水径流也是在采场低凹处形成积水,被土壤吸收或蒸发。露天采场地表径流主要污染因子为SS,产生浓度可以达到500mg/L。(2)工业场地初期雨水原有项目工业场地未采取雨污分流,当在一定的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的条件下将形成初期雨水。依据《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2-排水工程》中相关要求。雨季初期雨水按照下面公式计算:式中:V—雨水流量,m3;Ψ—径流系数,经验数值为0.3(按非铺砌土地面考虑);H—多年平均降雨深,m,根据业主提供个旧市气象资料,当地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40mm,雨季约为150d;F—汇水面积,m2;工业场地汇水面积约为10800m2;依据上述公式,年均降雨量情况下,原有项目初期雨水产生量为2721.6m3/a;雨季按150d计,日均降雨量情况下,原有项目初期雨水产生量为18.14m3/d;原有项目未对初期雨水进行收集,在工业场地内形成积水,被土壤吸收或蒸发。工业场地初期雨水主要污染因子为SS,产生浓度可以达到500mg/L。(3)弃渣临时堆场、原料堆场及成品堆场淋滤水原有项目弃渣临时堆场位于矿区西南部的低凹处,弃渣临时堆场未设置截排水沟,遇连续降水时易产生淋滤水。原有弃渣临时堆场面积1750m2,弃渣临时堆场最大淋滤水量计算方法参照“初期雨水”径流系数取0.3(按非铺砌土地面考虑)。经计算,多年平均降雨情况下弃渣临时堆场淋滤水产生量为441m3/a、2.94m3/d,原有项目未对淋滤水进行收集,在弃渣临时堆场低凹处形成积水,被土壤吸收或蒸发。弃渣临时堆场淋滤水主要污染因子为SS,产生浓度可以达到500mg/L。原有项目原料堆场位于破碎站东面平坦地带,原料堆场未采取封闭式结构,遇连续降水时易产生淋滤水。原有项目原料堆场面积300m2,原料堆场经计算,多年平均降雨情况下原料堆场淋滤水产生量为88.88m3/a、0.59m3/d,原有项目未对淋滤水进行收集,在场地低凹处形成积水,被土壤吸收或蒸发。原料堆场淋滤水主要污染因子为SS,产生浓度可以达到500mg/L。原有项目成品堆场位于破碎站南侧平坦地带,占地面积3542m2,未采取封闭式结构,遇连续降水时易产生淋滤水。成品堆场淋滤水量计算方法参照“初期雨水”径流系数取0.3(按非铺砌土地面考虑)。经计算,多年平均降雨情况下成品堆场淋滤水产生量为1049.32m3/a、6.99m3/d,原有项目未对淋滤水进行收集,在场地低凹处形成积水,被土壤吸收或蒸发。成品堆场淋滤水主要污染因子为SS,产生浓度可以达到500mg/L。(4)生活污水项目在册职工人数为9人,矿区设厨房,项目生产人员7人仅在矿区用餐,值班人员2人在矿区食宿。根据《云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53/T168-2019在厂区食宿的人均生活用水量按100L/人·d计算,则其生活用水量约0.2m3/d,60m3/a;厨房用水量为10L/人·餐,每天3餐,用水量为0.27m3/d,81m3/a。则总用水量为0.47m3/d,141m3/a,生活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80%计,则生活污水产生量为0.16m3/d,48m3/a;厨房废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90%计,则厨房废水产生量为0.243m3/d,72.9m3/a;总生活污水产生量为0.403m3/d,120.9m3/a。原有项目生活污水进入化粪池处理后,由农户清理用于周边农作施肥。表2.6-1生活污水污染物产生情况pHNH3-N//2.6.2废气矿山原有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无组织粉尘,主要集中在露天采场矿石铲装、破碎和运输等环节;厨房产生的油烟废气,矿山机械的作业产生一定量的燃油废气,爆破会产生爆破废气。(1)凿岩粉尘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中给出的钻孔的逸散尘排放系数0.004kg/t(矿石),项目年产生2.1万t建筑用砂石料,则矿山钻孔过程扬尘产生量为0.084t/a。采用湿式凿岩,除尘效率按70%计,则本项目露天开采凿岩钻孔粉尘排放量约0.025t/a。(2)露天采场扬尘露天采场粉尘主要来源于大风天起尘,采场扬尘采用经验公式:Q=0.009·U4e055W式中:Q一为扬尘量,kg/a.m2。U一为风速个旧市年均风速2.7m/sW一为白云岩矿含水率(8%)。经计算,本项目采场扬尘量:Q=0.034kg/a.m2原有项目露天采场作业面积为6200m2,采场作业产尘量为0.51t/a。(3)露天采场矿石铲装扬尘矿石需经露天开采区采用装载机运送至破碎加工区,参照《逸散性工业粉尘控制技术》(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铲装粉尘产生系数为0.025kg/t,矿石可起尘颗粒物按照10%计算,则矿石铲装粉尘产生量为0.05t/a。未采取降尘措施,故矿石装卸扬尘排放量约为0.05t/a。(4)破碎筛分扬尘破碎筛分扬尘包括破碎、筛分破碎粉尘。原有项目年开采矿石2.1万t,參照《逸散性工业粉尘控制技术》中表18-1粒料加工厂逸散尘的排放因子,其中破碎和筛分的粉尘产生量按照0.05kg/t原矿计,项目破碎筛分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量为1.05t/a,项目破碎筛分过程为封闭且采取洒水降尘,能够降低80%的粉尘,则粉尘排放量为0.21t/a。(5)皮带运输粉尘破碎完成以后的产品采用皮带运输机运输至成品堆场进行堆放,在皮带运输机运输及落料过程中均会产生粉尘。参照《逸散性工业粉尘控制技术》(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皮带运输送产尘系数取0.01kg/t,项目年产9万t建筑用砂石料,则项目皮带输送转运粉尘排放量为0.9t/a。(6)原料堆场、成品堆场、弃渣临时堆场扬尘原有项目原料堆场、成品堆场和弃渣临时堆场的扬尘量采用清华大学在霍州电厂现场试验的模式计算:2.45.S0.345.e0.5w式中:Q—起尘强度,mg/s;U—地面平均风速,m/s;个旧市年平均风速2.7m/s;S——原料堆场表面积:300m2,成品堆场表面积:3542m2,弃渣临时堆场表面积:1750m2;w——含水率,%,未洒水防尘措施,含水率按8%计。经计算,原有项目未采取洒水降尘措施,原料堆场粉尘排放量为0.45t/a,成品堆场粉尘排放量为1.29t/a,弃渣临时堆场粉尘排放量为1.01t/a。(7)运输扬尘车辆行驶中产生的扬尘,在道路完全干燥的情况下,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式中:QP:道路扬尘量,kg/km﹒辆;QP1:总扬尘量,kg/a;V:汽车速度,km/h;M:汽车载重量,t/辆;P: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L:运输距离,km;Q:运输量,t/a。本项目矿石装载量为2.1万t/a,产品装载量1.995万t/a,平均运输距离约为0.5km,项目采用10t的自卸汽车运输,运输车辆时速约10km,由于矿区道路为泥石路,灰尘较多,则道路灰尘覆盖量P取0.5kg/m2。因此项目运输道路扬尘量为0.28kg/km辆,道路起尘总量为1.15t/a。项目未采取洒水降尘措施防治运输扬尘,运输车辆加盖篷布,避免物料的洒漏,道路起尘总量(8)燃油机械和车辆废气项目使用了装载机、挖掘机、汽车等柴油设备,这些柴油设备发动机在工作时将产生燃油废气,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CO、NO2、CH等,呈无组织形式排放。(9)爆破废气矿山在爆破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爆破废气,爆破废气所含污染物主要为CO、NOx,在量大的情况下对人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爆破频次为4~5次/月,硝铵炸药用量约为0.12kg/t,每年使用2.52t/a炸药,爆破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气,该气体主要成分为CO、NOx,排放系数分别以6.3kgCO/t炸药和14.6kgNOx/t炸药计,则爆破废气CO、NOx产生量分别为0.016t/a、0.037t/a。项目为露天爆破,炸药爆炸过程中还会产生一定量的粉尘。参照《金属矿山》(1996,第三期《露天矿爆破粉尘排放量的计算分析》每吨炸药爆炸时产生的粉尘量为54.2kg/t,则本项目爆破产生的粉尘量为0.136t/a。项目未采用洒水抑尘措施,则本项目粉尘排放为0.136t/a。(10)饮食油烟原有项目设置一个职工厨房,采用电、液化气等清洁能源,项目厨房未安装抽油烟机,油烟直接外排。2.6.3噪声原有项目噪声源主要来源于凿岩、爆破、铲装、破碎等过程。运输噪声主要为运矿公路车辆运输噪声,主要为线性、间断噪声源;爆破噪声为瞬时噪声源。根据同类矿山类比分析,噪声值一般为80~105dB(A)。此外,运输车辆也有噪声产生,一般为85~95dB(A)。经距离衰减和建筑物、树木等的阻隔后,噪声对周围环境及人群的影响很小。2.6.4固体废物(1)废土石①表土原有项目产生的表土量较少,产生的表土运至排土场单独堆放,待闭矿期用作绿化覆土,故未设表土堆场。②废土石原有项目年生产规模为2.1万t/a(0.87万m3/a按境界剥采比0.047m3/m3计算,露天采场境界内剥离废岩土万987t/a(409m3/a),原有项目设置一个弃渣临时堆场。面积为1750m2,废土石运至弃渣临时堆场进行堆存。(2)废机油原有项目在工业场地破碎站旁建设一个小型的维修仓库,占地面积20m2。矿山仅对小型设备进行简单切割、维护,大型设备外委维修、维护。矿山维护期间产生的,废机油量约为0.1t/a,产生的机修废油属于危险废物。工业场地仅设有露天的简易收集桶,统一收集后回用于设备润滑。(3)生活垃圾原项目劳动定员为9人,2人在项目区内食宿,另外的7人仅在项目区内用餐办公。在项目区食宿的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kg/d·人计算,仅在项目区内用餐办公的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3kg/d·人计算,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1kg/d,年产生量为0.93t/a,根据现场踏勘,项目区设置有垃圾桶。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定期组织车辆按照当地环卫部门要求清运处置。(4)厨房泔水泔水产生量约为0.2kg/人•d,则泔水产生量为1.8kg/d,0.54t/a,厨房设置泔水桶,经统一收集的泔水交由周边居民定期清运高温煮沸后用作猪饲料。(5)化粪池污泥化粪池污泥产生量约为0.024t/a,定期由农户清淘,用于周边农作施肥。原双胞塘采石场污染物汇总见表2.6-2。表2.6-2双胞塘采石场原有污染物产排汇总表3/d2.94m3/dNOx2.7原有项目环保手续办理情况项目在2004年办理了环评手续,取得审批意见后,建设项目投产至2017年5月14日(期间采矿许可证经历过4次延续),因开采规模和环保手续(未验收)不能满足《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非煤矿山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现有矿山要求,故停产并按照要求开展改造升级工作,停产至今,项目未进行开采,且因矿山加工设备老旧故障,目前已将原有加工区设备全部拆2.8原有项目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原有项目主要的环境问题如下:(1)洒水降尘措施不完善,露天采场起尘量较大。(2)项目未进行雨污分流,工业场地未按要求设置截排水沟,未建设收集池收集初期雨水,雨天初期雨水形成积水,自然蒸发。(3)项目生活区厨房未设置隔油池。厨房油烟未安装抽油烟机。(4)露天采场未分台阶设置截排水沟。(5)弃渣临时堆场废弃后,未进行回填及植被恢复。(1)设置洒水车,定期对露天采场进行洒水降尘。(2)完善工业场地设置截排水沟,设置350m3的初期雨水收集池对初期雨水进行收集,沉淀处理后待非雨天回用于凿岩用水和洒水降尘,不外排。(3)项目生活区厨房设置1m3的隔油池,厨房含油废水经隔油处理后进入化粪池处理,定期委托环卫部门吸粪车清掏处理,不外排。厨房设置抽油烟机,油烟经抽油烟机收集处理后由高于厨房屋顶1.5m高的烟囱排放。(4)露天采场分台阶设置截排水沟,并增设抽排水系统,定期抽排露天采场地表径流。(5)对弃渣临时堆场进行植被恢复,加强项目空地植被恢复,选择蓄水性较好的植物种植,加强边坡水土流失治理,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措施。以上措施完成时间为云南省个旧市双胞塘采石场年加工10万吨建筑用石料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前。其他环保工程与改造升级工程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投产。3改造升级项目概况3.1改造升级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云南省个旧市双胞塘采石场年加工10万吨建筑用石料建设项目(2)建设性质:扩建(改造升级)(3)建设单位:个旧市双胞塘采石场(4)建设地点:个旧市鸡街镇水龙井村(5)开采矿种:建筑用白云岩(6)矿区面积:0.0398km2(7)规模与服务年限:设计服务年限14.2年(8)开采方式:露天开采(9)开采标高:采矿权批准开采标高为2033-1960m,本次设计开采标高为2033-2000m(10)总投资:101.88万元根据本项目开发利用及现场调查结果,矿山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环保工程组成。项目组成见表3.2-1。表3.2-1项目建设内容组成表级后生产规模扩大至位于矿区西北部2036m标高处,容积约40m32用用内部道路用含油机修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就近用于道路洒水降尘,生活污水一起排入化粪池处理,定期委托环废气治理分打沙机上方分别设置8个集气罩(集气效率为90%场场路废水治理统池有固废治理有间噪声治理垫生态3.3平面布置及占地3.3.1项目总平面布置现有项目已建成部分工业设施,改造升级项目利用部分原有工业场地和采矿设备,并结合生产系统及对运输要求,妥善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