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云南省永德大雪山大炉厂铅锌矿勘探项目代码2203-530923-04-05-701888建设单位联系人建设地点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大雪山乡户婆村地理坐标东经99°35′15.588″,北纬23°59′23.013″建设项目行业类别四十六、专业技术服务业99陆地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含油气资源勘探);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用地(用海)面积(m2)/长度(km)3940000m2建设性质R新建(迁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R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填)永德县发展和改革局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2203-530923-04-05-701888总投资(万元)1000.34环保投资(万元)22.83环保投资占比(%)2.28施工工期勘查及环境恢复期周期(具体起始及截止时间以设计审核批准为准)为5个勘查年度(共计60个月)是否开工建设£否R是:项目于2022年12月3日开工进场,进行了勘探工作基础建设,受到了临沧市生态环境局永德分局的处罚(永环罚字〔2023〕01号)。现处于停工整改状态,待完善环保手续后重新开工建设。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无规划情况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无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无其他符合性分析1、与产业政策的相符性本项目为探矿工程,不涉及采矿、选矿等,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在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中均未见涉及本项目相关的条款,故项目属于允许建设的项目类别,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与“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2021年11月1日,临沧市人民政府发布了《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沧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的通知》(临政发〔2021〕24号),本项目属于探矿工程项目,位于临沧市永德县大雪山乡户婆村,根据临沧市“三线一单”,本项目属于“各县、自治县、区一般管控单元”。本项目与(临政发〔2021〕24号)中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一般管控单元要求的相符性见下表。表1-1与《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沧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的通知》符合性分析类别内容要求项目情况符合性生态保护红线和一般生态空间执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云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的通知》(云政发〔2018〕32号),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成果获批后,按照批准成果执行。将未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的自然保护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基本草原、公益林、天然林等生态功能重要区域、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划为一般生态空间。项目位于临沧市永德县大雪山乡户婆村。本项目属于陆地矿产资源地质勘查项目,根据生态红线查询结果,本项目勘探范围内不涉及占用生态红线,也不涉及其他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生态环境敏感的区域。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符合环境质量底线水环境质量底线到2025年,全市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地表水体水质优良率保持稳定,重点区域、流域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怒江、澜沧江流域水生态系统功能持续恢复。到2035年,全市水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水生态恢复取得明显成效。根据《2021年临沧市环境状况公报》,2021年临沧市澜沧江和怒江两大水系22个监测断面中,Ⅰ~Ⅱ类水占比为81.8%,水质状况为优;Ⅲ类水占比为13.6%,水质状况为良;Ⅳ类水占比为4.5%,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其中:澜沧江11个监测断面中,水质均达Ⅰ~Ⅲ类;怒江水系11个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10个断面,Ⅳ类水1个断面。临沧市境内两大水系水质评价结果均为优。符合大气环境质量底线到2025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继续保持优良,县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临翔区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低于26μg/m3,优良率保持稳定。到2035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稳定提升,各县(自治县、区)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低于25μg/m3,优良率进一步提升。根据《2021年临沧市环境状况公报》中永德县年均浓度评价,细颗粒物16~29μg/m3、可吸入颗粒物32~44μg/m3、二氧化硫8~30μg/m3、二氧化氮8~14μg/m3、一氧化碳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1.1~1.5mg/m3、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113~137μg/m3,均符合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GB3095-2012)。符合土壤环境风险防控底线到2025年,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到2035年,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本项目为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固体废物产生量小,且将全部用于钻探孔封填,不会造成土壤环境污染,符合土壤环境风险防控底线。符合资源利用上线强化节约集约利用,持续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消耗等达到或优于云南省下达的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本项目为矿产资源勘查项目。本项目不在项目区食宿,日常生活均依托周边居民空闲用房;探矿权人书面承诺已知悉勘查区块范围与基本农田保护区重叠,自愿承担探矿权转为采矿权时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和责任;不涉及能源消耗。项目满足资源利用上线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符合各县、自治县、区一般管控单元空间布局约束1.执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和《临沧市生态环境管控总体要求》相关要求。2.除消耗大、能耗高、污染重和矿产品加工项目、限制产品和原料中涉及有毒有害、强酸强碱以及重金属的项目外,其他新建企业原则上应入工业园区。3.禁止在基本农田内从事非农业生产的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或者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4.执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5.合理开展小水电的开发利用。本项目为矿产资源勘查项目,满足相关管控要求,不进入工业园区;本项目探矿权人书面承诺已知悉勘查区块范围与基本农田保护区重叠,自愿承担探矿权转为采矿权时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和责任;本项目满足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不涉及小水电的开发利用。符合污染物排放管控1.执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和《临沧市生态环境管控总体要求》相关要求。2.严禁污水灌溉,灌溉用水应满足灌溉水水质标准。3.现有工业企业应达标排放,逐步提升清洁生产水平,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本项目属于矿产资源勘查项目,无废水外排;污染物均达标排放。符合环境风险防控1.执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和《临沧市生态环境管控总体要求》相关要求。2.禁止高毒、高风险、高残留农药使用。规范、限制使用抗生素等化学药品。本项目属于矿产资源勘查项目,不涉及高毒、高风险、高残留农药使用,不涉及使用抗生素等化学药品。符合资源开发效率要求1.执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和《临沧市生态环境管控总体要求》相关要求。本项目严格执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和《临沧市生态环境管控总体要求》相关要求。符合综上,项目总体上符合“临政发〔2021〕24号”三线一单的管理要求。3、与《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年12月24日颁布)符合性分析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十七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窑、建房、建坟、挖砂、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该项目勘查区块范围涉及基本农田,但会产生扰动的钻孔区域均不在基本农田范围内。根据《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完善矿业权登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云国土资〔2017〕51号)文件,探矿权人书面承诺已知悉勘查区块范围与基本农田保护区重叠,自愿承担探矿权转为采矿权时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和责任。满足《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年12月24日颁布)。4、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5〕109号)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5〕109号)相关条文的符合性分析见下表。表1-2与(环发〔2005〕109号)符合性分析相关要求项目情况符合性三、矿山基建对矿山勘探性钻孔应采取封闭等措施进行处理,以确保生产安全根据实施方案,本项目钻孔在取样后进行封闭处理。符合对矿山基建可能影响的具有保护价值的动、植物资源,应优先采取就地、就近保护措施。本项目仅进行勘探,对周边生态环境扰动较小。本环评提出,对周边具有保护价值的动、植物资源,勘探期间若有发现,优先采取就地、就近保护措施。符合对矿山基建产生的表土、底土和岩石等应分类堆放、分类管理和充分利用。对表土、底土和适于植物生长的地层物质均应进行保护性堆存和利用,可优先用作废弃地复垦时的土壤重构用土。本项目仅仅进行勘探,工作区等建设内容简单,工程量小,产生的表土较少,废土石用于后期回填及绿化覆土;钻屑被循环介质带出地面后,采用振动筛从泥浆中分离出来排入泥浆池,每个钻孔完毕后,钻屑用于封孔。符合矿山基建应尽量少占用农田和耕地,矿山基建临时性占地应及时恢复。本项目勘查区块范围涉及基本农田,但会产生扰动的钻孔区域均不在基本农田范围内。且在勘察工作结束后,对临时占地进行及时恢复治理。探矿权人书面承诺已知悉勘查区块范围与基本农田保护区重叠,自愿承担探矿权转为采矿权时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和责任。符合综上,本项目符合《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5〕109号)的相关要求。5、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HJ651-2013)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HJ651-2013)涉及的相关内容符合性分析详见下表。表1-3与(HJ651-2013)的符合性分析相关要求项目情况符合性6.探矿生态恢复6.1探矿活动结束后,应根据景观相似原则,对探矿活动造成的土壤、植被和地表景观破坏进行恢复。本项目探矿结束后,严格按《云南省永德大雪山大炉厂铅锌矿勘探实施方案》及本次环评中提出的环保措施进行恢复治理。符合6.2对水文地质条件、土地耕作及道路安全有影响或位于江、河、湖、海防护堤或重要建筑物附近的钻孔或坑井应予回填封闭,并恢复其原有生态功能。符合6、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符合性分析详见下表。表1-4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符合性分析相关要求项目情况符合性第十六条探矿权人享有“(四)根据工程需要临时使用土地”的权利。本项目为矿体勘探,不进行开采符合第十七条探矿权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在规定的期限内开始施工,并在勘查许可证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勘查工作;(二)向勘查登记管理机关报告开工等情况;(三)按照探矿工程设计施工,不得擅自进行采矿活动;(四)在查明主要矿种的同时,对共生、伴生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勘查、综合评价;(五)编写矿产资源勘查报告,提交有关部门审批;(六)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汇交矿产资源勘查成果档案资料;(七)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关于劳动安全、土地复垦和环境保护的规定;(八)勘查作业完毕,及时封、填探矿作业遗留的井、洞或者采取其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项目编制完成了《云南省永德大雪山大炉厂铅锌矿勘探实施方案(2020-2025年)》,并按照相关要求组织其他相关资料的编写及申报。建设单位承诺,会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开始施工,并在勘查许可证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勘查工作,同时向勘查登记管理机关报告开工等情况。本项目为矿体勘探,不进行开采;浅孔、钻探作业结束后将严格按要求对浅孔、钻探作业遗留的钻孔进行封堵并植被恢复。符合综上,本项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相关要求。二、建设内容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勐板乡。项目勘查区地理坐标(极值,1980西安坐标系统):东经99°34′56″-99°36′09″,北纬23°58′20″-23°59′50″,项目勘查面积3.94km2。永德-临沧的公路从勘查区南部通过,距永德县城公路里程约80km。大雪山乡至大炉厂勘查区有乡村公路,勘查区内有乡村公路相通,交通比较方便。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项目组成及规模1、项目概况本项目为云南省永德大雪山大炉厂铅锌矿勘探缩减面积延续项目。2013年5月6日,探矿权通过挂牌出让的方式首次设立,项目名称为云南省永德大雪山大炉厂铅锌矿普查;勘查许可证号:T53420130502048471;申请人为云南永德兴达矿业有限公司;勘察单位为云南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勘查面积:14.78Km2,有效期2013年5月6日至2016年5月6日。2016年7月,探矿权延续并提高勘查程度,探矿权人为云南永德兴达矿业有限公司,勘察单位为云南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勘查面积:14.78Km2,有效期2016年8月10日至2018年8月10日。勘查许可证号:T53420130502048471。勘查程度为详查。2018年7月,探矿权人依法申请延续并提高勘查程度为勘探,探矿权人为云南永德兴达矿业有限公司,勘察单位为云南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勘查许可证号:T53420130502048471,勘查面积14.78Km2,有效期2018年9月12日至2020年9月12日。探矿权历年来变更延续情况详见下表。表2-1云南省永德大雪山大炉厂铅锌矿探矿权设立变化表证号有效期矿权人勘查单位勘查阶段面积(km2)备注T534201305020484712013.5.6~2016.5.6云南永德兴达矿业有限公司云南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普查14.78首立2016.8.10~2018.8.10详查14.78延续2018.9.12~2020.9.12勘探14.78延续勘查区内无其它探矿权与之交叉、重叠和存在争议。现有矿权拐点坐标详见下表。表2-2云南省永德大雪山大炉厂铅锌矿现有探矿权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拐点号西安80坐标系3°带(直角坐标)西安80坐标系2000坐标系X(m)Y(m)东经北纬X(m)Y(m)矿126523273355724899°33′45″23°58′20″2652381.07533557358.339矿226550963355723799°33′45″23°59′50″2655150.19333557347.233矿326551063355961299°35′09″23°59′50″2655159.89933559721.648矿426544603355961499°35′09″23°59′29″2654513.69533559724.350矿526544633356029399°35′33″23°59′29″2654516.59633560402.754矿626551093356029099°35′33″23°59′50″2655162.733560400.053矿726551193356272199°36′59″23°59′50″2655173.10633562830.968矿826523503356273399°36′59″23°58′20″2652403.98833562843.075面积14.78km2目前探矿权已到期,为提高控制和研究程度需继续开展勘查工作,根据《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探矿权延续有关问题的通知》(云国土资﹝2013﹞167号)、《自然资源部关于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试行)》(自然资规﹝2019﹞7号)相关管理办法,本次申请的探矿权类型为延续(缩减面积),勘查程度不变,按现证载面积14.78km2为首设面积进行缩减,缩减面积10.84km2,缩减比例为73.34%。缩减后探矿权保留面积3.94km2。本项目探矿权无交叉、重叠和争议,缩减后矿权矿界关系见图2-1。图2-1云南省永德大雪山大炉厂铅锌矿矿权矿界关系图本项目拟申请勘查许可范围拐点坐标详见下表。表2-3云南省永德大雪山大炉厂铅锌矿缩减后探矿权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拐点号西安80坐标系2000坐标系东经北纬X(m)Y(m)探199°34′56″23°58′20″2652357.1933559372.99探299°34′57″23°59′21″2654205.6933559388.23探399°35′01″23°59′21″2654210.1333559497.81探499°35′10″23°59′27″2654401.9833559765.67探599°34′50″23°59′30″2654487.9733559186.89探699°34′38″23°59′28″2654421.9033558849.61探799°34′26″23°59′33″2654577.3333558505.61探899°34′22″23°59′42″2654855.1133558393.15探999°34′27″23°59′50″2655109.3233558532.04探1099°35′09″23°59′50″2655114.1233559720.88探1199°35′09″23°59′29″2654468.0433559723.57探1299°35′33″23°59′29″2654470.8833560402.12探1399°35′40″23°59′31″2654530.9933560602.45探1499°35′46″23°59′10″2653902.5933560777.71探1599°35′31″23°59′11″2653909.2333560357.68探1699°35′31″23°58′50″2653264.3333560351.14探1799°36′02″23°58′50″2653264.3233561237.47探1899°36′09″23°58′20″2652365.8433561430.08面积3.94km2该探矿权拟缩减后勘查区块范围经永德县自然资源局及临沧市自然资源局会同同级生态环境、林业和草原、水务、交通、地方铁路、农业农村、文物等部门审核,不涉及自然保护区、水资源保护区、国家公园、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南汀河保护范围、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国家重点保护历史文物、名胜古迹、生态保护红线、建设项目压覆区、永德县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禁止开采区、限制勘查区等重要地区。该探矿权拟缩减后的勘查区块范围涉及基本农田55.141公顷,根据《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完善矿业权登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云国土资〔2017〕51号)文件等相关规定,探矿权人已书面承诺知悉勘查区块范围与基本农田保护区重叠,在探矿活动中不破坏永久基本农田,自愿承担探矿权转为采矿权时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和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根据本项目类别对照该名录,本项目为“四十六、专业技术服务业——99陆地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应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2022年9月,受云南永德兴达矿业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云南泽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接受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开展了现场勘察、资料收集、资料整理工作。在掌握了充分资料数据的基础上,我公司对有关环境现状和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后,按照环保法及有关技术导则要求,编制了《云南省永德大雪山大炉厂铅锌矿勘探环境影响报告表》,供建设单位上报审批。本环评仅对详查内容进行评价,不涉及采矿内容,建设单位在进行采矿前需另外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及办理其他相关手续,严禁“以探带采”。2、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云南省永德大雪山大炉厂铅锌矿勘探建设单位:云南永德兴达矿业有限公司建设性质:新建探矿权人:云南永德兴达矿业有限公司区块位置:勘查区块图幅号为F47E001015,属云南省永德县所辖。勘查程度:勘探勘查面积:3.94km2勘查矿种:以铅锌矿为主3、项目建设内容本项目采用钻探及浅孔方式进行矿产资源勘察。本项目建设内容具体见表2-4。表2-4项目组成情况一览表工程名称建设内容备注主体工程1:10000地质测量3.94km(修测);1:2000地形、地质测量1.50km(正测),1:1000地质剖面测量1.50km,1:10000水、工、环地质测量3.94km2;探槽1100m3,矿产地质钻探2850m,水文地质钻探750m,坑道800m,基本分析样品300件,选矿试验样1件。新增公用工程供电钻机使用柴油机运行,探矿区不进行接电。新增供水从勘察区及附近村庄取水,车载进入。新增辅助工程施工道路依靠勘察区内现有乡村公路,不新建施工便道。依托环保工程废气洒水降尘。环评提出废水每个钻探工作区设置1个2m³的沉淀池,落实循环介质循环使用,不外排。钻探施工用水大部分蒸发消耗,钻探结束仅有少量钻孔废水沉积于泥浆池内,后全部与岩屑、泥浆一并用于封孔。环评提出设置生活废水收集桶3只,工人不在勘探区食宿,生活污水仅为洗手废水,经收集桶收集后用于场地洒水降尘。环评提出噪声设备设置减振措施。环评提出固废钻屑:成分主要为泥土、岩屑,钻屑被循环介质带出地面后,采用振动筛从泥浆中分离出来排入泥浆池,每个钻孔完毕后,钻屑用于封孔。环评提出钻探泥浆池开挖废土石:产生量较小,直接用于钻探工作区找平,不在项目区堆存。环评提出废油脂布:待钻探结束后将泥浆池油脂布收集后,并入生活垃圾处理。环评提出废矿物油:勘探区不设置危废暂存间,机修产生的废矿物油由专门的维修单位收集于可封闭型危废收集容器内,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处理。环评提出生活垃圾:设置垃圾桶10个,生活垃圾经收集后运至周边村庄指定垃圾集中收集点,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环评提出旱厕污泥:生活区设置旱厕1座,定期清掏,交由周边农户作为农肥消耗。环评提出生态宣传教育、浅孔、钻探工程回填及恢复,临时工程拆除及恢复,各种临时占地区域植被恢复,物种选用探矿前破坏的植被。环评提出4、预期目标预估算探明+控制+推断类铅锌矿石资源量280.42万吨,铅金属量87650吨,锌金属量78631吨;平均品位Pb2.80%,Zn3.13%。其中,探明类铅锌矿石资源量为19.53万吨,铅金属量3980吨,锌金属量6777吨;平均品位Pb3.47%,Zn2.04%。控制类铅锌矿石资源量为85.04万吨,铅金属量20105吨,锌金属量35770吨;平均品位Pb4.21%,Zn2.36%。推断类铅锌矿石资源量为175.86万吨,铅金属量63565吨,锌金属量36084吨;平均品位Pb2.05%,Zn3.61%。5、主要设备本项目设备明细见下表。表2-5项目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1钻机套42测量仪器套23对中杆根34保障车辆辆25电脑台66地质罗盘个77地质锤把78放大镜个79展点仪个1010地质包个711数码相机台212GPS台513探照灯个1214柴油发电机台115采样工具套66、主要原辅材料项目为探矿工程,主要原辅料为水和柴油,主要原辅料消耗情况见下表。表2-6项目原辅料使用情况一览表序号原辅材料名称消耗量备注1水1400m³/a由附近村庄车载运入2柴油36000L/a外购7、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工作制度:项目年生产300天,1班/天,8小时/班。劳动定员:项目在勘探期间人员设置总计10人,主要包括地质技术人员5人,钻探施工人员1人,物化探人员1人,样品采集人员1人,后勤人员1人,项目经理1人。总平面及现场布置1、项目工程布局情况探矿区为本项目的主体施工区域,本项目将在该区域开展地形地质测量、水工环地质测量、钻探、样品采集等工程。勘查区通过前期勘查于矿区北部F4断裂带中发现KT1铅锌矿(化)体。F4断裂带中发现KT2矿体。矿体呈脉状、透镜状,KT1矿体围岩为石炭系下统平掌组(C1p)碳酸盐岩构造角砾岩,产于压扭性层间裂隙(破碎带)中。目前矿体尚未完全控制,沿走向、倾向均未圈闭,矿体特征如下:(1)KT1矿体地表由探槽、剥土(BT1、BT3、BT7、BT8、TC801、TC1601、TC2001、TC2401)控制走向长约700m,深部由平硐(PD1、PD2)控制斜深40m。矿体倾向161-190°,总体走向近东西,平均倾角70°,属陡倾斜矿体。单工程矿体厚度0.73~3.63m,平均2.01m,厚度变化系数68.52%,属厚度较稳定型。Pb单样品位介于0.96~6.90%间,平均值2.73%,变化系数100.22%,属有用组分较均匀型。Zn单样品位介于1.09~8.31%间,平均值4.57%,品位变化系数70.21%,属有用组分均匀型。(2)KT2矿体地表由探槽(TC2、TC3-1、TC002、TC1201、TC2002)控制走向长约720m,矿体倾向180~210°,总体走向近东西,平均倾角72°,属陡倾斜矿体。单工程矿体厚度0.95-2.93m,平均1.74m,Pb单样品位1.77-2.86%;平均值2.23%,Zn单样品位3.42-4.31%间,平均值3.80%。2、施工现场布置项目所在地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相对便利,矿区有原采矿道路与马鞍山村乡村道路相连,不再新建施工道路。施工管理用房:项目施工人员为周边村民,不在项目区内食宿,施工期较短,工程量不大,因此项目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方案一、施工工艺本项目为陆地矿产资源地质勘查,整个项目仅涉及勘查期、勘查结束后的环境恢复期。勘查及环境恢复期周期(具体起始及截止时间以设计审核批准为准)为5个勘查年度(共计60个月)。1、勘查类型的确定依据《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4-2020)矿床勘查类型划分标准,并根据矿床规模、矿体形态及内部结构、矿床受构造影响程度、矿体厚度稳定程度和有用组分均匀程度等五个主要地质因素来确定。勘查类型以KT1矿体为主要参考,KT2矿体采用KT1矿体勘查类型进行勘查工作的部署。表2-7大雪山大炉厂铅锌矿勘查类型确定表勘查类型划分依据矿体KT1矿体规模规模(m)沿走向长约1400m,垂深40m规模等级中型评定系数0.9矿体形态复杂程度形态呈似层状、脉状分布复杂程度中等评定系数0.4构造影响程度表现特点有断层破坏影响程度明显评定系数0.2矿体厚度稳定程度厚度变化系数(%)厚度变化系数68.52%稳定程度矿体厚度稳定评定系数0.4有用组分均匀程度品位变化系数(%)Pb100.22%,Zn70.21%均匀程度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评定系数0.4综合类型系数2.3确定的勘查类型Ⅱ勘查类型综合上述五个地质因素类型之和为2.3,根据《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4-2020),且KT1、KT2矿体整体产状基本一致,为方便后期勘查工作中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本次将大雪山大炉厂铅锌矿勘探的勘查类型确定为Ⅱ类勘查类型。2、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根据《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4-2020)勘查工程间距取值原则及《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2020)标准,勘查工程间距按Ⅲ类型制定:勘查方法采用勘探线法,采用基本工程间距100m×80m(勘探线间距×倾斜延深)探求控制资源量;加密基本工程间距一倍,即为50m×40m(勘探线间距×倾斜延深)探求探明资源量;放稀基本工程间距一倍,即200m×160m(勘探线间距×倾斜延深)的稀疏工程间距及外推部分探求推断资源量。工作中将随工作进展及矿体实际情况,及时分析和调整矿体勘探类型及工程间距及工程的施工顺序。3、勘查手段的选择(1)收集以往地质资料,详细研究后建立完整的地层层序,用地质踏勘方法,选定实测剖面位置,集中技术人员力量实测地层剖面,统一各类岩石岩性命名标准、地层组(段)划分标志,为1:10000、1:2000地质填图服务,详细查明勘查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矿(化)体特征。(2)为详细查明勘查区内水文、工程、环境地质特征,划分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类型,采用1:10000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测量查明勘查区范围内地表水、地下水的流量、补给、排泄等特征,详细查明其开采技术条件,划分开采技术条件类型,为将来矿山建设提供依据。(3)根据地测、物化探测量工作成果,对重新圈定的矿(化)体或新发现的矿(化)体浅部采用探槽进行揭露控制,查明矿体在地表的分布范围,深部采用钻探、坑探(利用部分老硐)进行控制,详细查明矿体深部延深情况及厚度、品位变化特征。并采集部分样品研究分析矿石结构、构造及有益有害组分含量。(4)加强“综合研究”工作,对已施工的探矿工程进行技术监控管理,注重各工程点工程质量、进度、地质技术参数成果的收集情况。根据已取得的地质成果,及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4、具体工作安排1)第一年度(1)地形、工程点测量①地形测量对重点工作区进行1:2000地形测量,最终成果采用国家2000坐标系。设计工作量1.5km2。②工程点测量为了准确布置探矿工程、采样工程,正确圈定勘查区地质体和矿体,使各阶段各类工程施工位置准确,必须对勘查工程进行测量。(2)1:1000地质剖面测量进行1:1000地质剖面测量1条(主要为勘查区内出露地层),长1.50km,其目的是为地质测量奠定基础,为研究勘查区地层、岩体、构造及矿体的基本特征,划分填图单元,统一技术要求,为1:2000地质填图更好的服务。(3)地质测量对勘查区进行1:10000地质测量(修测),面积3.98km2。重点对KT1、KT2、矿体分布地段进行1:2000地质测量(工作精度为正测)。目的是详细查明矿体规模、形态、空间分布、产状、厚度及品位变化等,并对矿体的稳定性、连续性作出评价,设计面积1.5km2。(4)探矿工程布置①槽探工程主要针对工作区KT1矿体,垂直矿体走向布置,揭露控制地表铅锌矿(化)体,为浅(深)部钻探工作的布设提供依据。设计槽探8个,工作量500m3。详见下表。表2-8设计探槽工作量一览表工程编号坐标高程H方位(°)工作量(m3)控制矿体施工年度XYTC10012654412.4933559846.57185917060KT1第一年度T4233559949.42179060T8033560050.83176060TC22012654427.7533560148.27173260TC26012654446.5233560246.54168060TC30012654467.1333560344.73163060TC32012654479.6833560393.05159860TC34012654492.3733560442.17160560设计480m3机动工作量20m3合计500m3②钻探工程本阶段钻探主要针对KT1矿体进行浅深部探索和控制布设,详细查明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及厚度、品位变化。KT1矿体本次主要设计6个钻孔,均为斜孔,钻孔倾角85°。在4号勘探线上,布设1个钻孔4ZK01(探求控制资源量);在8号勘探线上,布设1个钻孔8ZK01(探求控制资源量);在16号线布设1个钻孔16ZK02(探求控制资源量);在20号线布设1个钻孔20ZK01(探求控制资源量);在24号线布设1个钻孔24ZK02(探求控制资源量);在28号线布设1个钻孔28ZK01(探求控制资源量)。设计总工作量为600m,其中包含机动工作量60m。表2-9大炉厂铅锌矿区KT1矿体勘探设计钻探工程一览表工程编号坐标设计孔深(m)钻孔方位钻孔倾角控制矿体资源量级别XYH4ZK012654389.7733559698.51185560350°85°KT1控制8ZK012654372.6633559802.82183860350°85°16ZK022654322.2333560015.461745100350°85°20ZK012654380.3633560106.071724100350°85°24ZK022654362.8633560210.611689120350°85°28ZK012654387.7333560308.001623100350°85°设计540m机动工作量60m合计600m(5)样品采集、测试与综合分析研究通过系统取样分析,详细查明矿石物质组成、赋存状态、矿石类型、质量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等特征;对矿床中共伴生的有用组分及其种类、含量及赋存状态和分布富集规律进行研究。岩矿分析样100件,铅、锌物相分析各3件,组合分析样6件,化学全分析4件,光谱全分析样3件,岩矿鉴定测试4件,内检样10件,外检样5件,小体重样15件,工程点测量14点。(6)资料综合整理、研究①对已有资料进行系统的综合整理;②综合研究工作:A矿床(区)地质(地层、构造、岩浆岩、其它专项研究)的综合研究;B矿体(层)的综合研究;C矿石质量及加工选冶性能的研究;D评价程度的综合研究;E区域成矿远景综合研究、矿床成因综合研究;F收集区域相关水、工、环地质资料,指导勘查区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③编写大雪山大炉厂铅锌矿区年度地质勘查工作总结。2)第二年度(1)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测量对勘查区进行1:10000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测量(正测),设计面积3.98km2。并在勘查区范围内对主要溪沟、泉点进行长期水文观测,观测周期一年以上,观测点不少于3-4点,认证做好观测记录,详细查明重点区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条件,并划分开采技术条件综合类型;详细查明对矿床开采有影响的地表水的汇水面积、分布范围、水位、流量、流速、分析论证地表水对矿床开采的影响,提出对地表水防治的建议。目的在于查明勘查区范围内的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条件,为矿床初步技术经济评价,矿山总体建设规划提供相关依据。(2)探矿工程①槽探工程主要针对工作区KT2矿体,垂直矿体走向布置,揭露控制地表铅锌矿(化)体,为浅(深)部钻探工作的布设提供依据。设计槽探9个,工作量600m3。详见下表。表2-10设计探槽工作量一览表工程编号坐标高程H方位(°)工作量(m3)控制矿体施工年度XYTC1022653998.6633559615.65165517060KT2第二年度TC2022653991.8633559717.60160660TC4022653987.5233559769.07158560TC5022654005.4633559511.24170860TC8022653978.7933559872.21157160TC9022654012.2833559409.41175560TC11022654015.9433559357.78177860TC16022654001.1033560071.18150560TC24022654006.4433560273.62149560设计540m3机动工作量60m3合计600m3②钻探工程根据KT2前期地表探槽及化探异常,针对KT2矿体进行浅深部探索和控制布设,详细查明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及厚度、品位变化。设计以最少的工作量达到见矿为目的。KT2矿体本次主要设计7个钻孔,均为斜孔,钻孔倾角85°。在0号勘探线上,布设1个钻孔ZK002(探求控制资源量);在3号勘探线上,布设1个钻孔ZK302(探求控制资源量);在4号线布设1个钻孔ZK401(探求控制资源量);在8号线布设1个钻孔ZK801(探求控制资源量);在12号线布设1个钻孔ZK1202(探求控制资源量);在16号线布设1个钻孔ZK1601(探求控制资源量);在20号线布设1个钻孔ZK2001(探求控制资源量)。设计总工作量为650m,其中包含机动工作量50m。见下表。表2-11大炉厂铅锌矿区KT2矿体勘探设计钻探工程一览表工程编号坐标设计孔深(m)钻孔方位钻孔倾角控制矿体资源量级别XYHZK0022653912.5733559680.70159490350°85°KT2控制ZK3022653904.7833559581.191670120350°85°ZK4012653931.7533559779.11157280350°85°ZK8012653930.8533559880.73154780350°85°ZK12012653927.6633559983.53153990350°85°ZK16012653936.3133560082.70148570350°85°ZK20012653943.7833560183.24148670350°85°设计540m机动工作量60m合计600m根据上年度钻探结果,主要针对KT1矿体进行深部钻孔加密控制,详细查明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及厚度、品位变化。本次主要设计6个钻孔,均为斜孔。在12号勘探线上,布设1个钻孔12ZK01(探求探明资源量);在14号勘探线上,布设1个钻孔14ZK01(探求探明资源量);在16号勘探线上,布设1个钻孔16ZK01(探求探明资源量);在22号勘探线上,布设1个钻孔22ZK01(探求探明资源量);在24号勘探线上,布设1个钻孔24ZK01(探求探明资源量);在26号勘探线上,布设1个钻孔26ZK01(探求探明资源量)。以最少的工作量达到见矿为目的,设计总工作量为,300m,其中包含机动工作量20m。详见下表。表2-12大炉厂铅锌矿区KT1矿体勘探设计钻探工程一览表工程编号坐标设计孔深(m)钻孔方位钻孔倾角控制矿体资源量级别XYH12ZK012654384.0533559902.42181040350°85°V1探明14ZK012654382.0133559953.97178050350°85°16ZK012654369.7233560006.43176440350°85°22ZK012654405.6633560153.10172550350°85°24ZK012654410.9633560202.24170450350°85°26ZK012654420.9533560251.09167450350°85°12ZK012654384.0533559902.42181040350°85°设计280m机动工作量20m合计300m(3)样品采集、测试与综合分析研究通过系统取样分析,详细查明矿石物质组成、赋存状态、矿石类型、质量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等特征;对矿床中共伴生的有用组分及其种类、含量及赋存状态和分布富集规律进行研究。岩矿分析样50件,铅、锌物相分析各3件,组合分析样6件,化学全分析4件,光谱全分析样3件,岩矿鉴定测试4件,内检样5件,外检样3件,小体重样20件,工程点测量22点。(4)资料综合整理、研究①对已有资料进行系统的综合整理;②综合研究工作:A矿床(区)地质(地层、构造、岩浆岩、其它专项研究)的综合研究;B矿体(层)的综合研究;C矿石质量及加工选冶性能的研究;D评价程度的综合研究;E区域成矿远景综合研究、矿床成因综合研究;F收集区域相关水、工、环地质资料,指导勘查区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③编写大雪山大炉厂铅锌矿区年度地质勘查工作总结。3)第三年度(1)探矿工程①钻探工程根据KT2前期施工结果,针对矿体进行浅深部钻孔加密控制,探求探明类资源量,详细查明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及厚度、品位变化。KT2矿体本次主要设计4个钻孔,均为斜孔,钻孔倾角85°。在0号勘探线上,布设1个钻孔ZK001(探求探明资源量);在3号勘探线上,布设1个钻孔ZK301(探求探明资源量);在5号线布设1个钻孔ZK501(探求探明资源量);在7号线布设1个钻孔ZK701(探求探明资源量)。设计总工作量为250m,其中包含机动工作量50m。见下表。表2-13大炉厂铅锌矿区KT2矿体勘探设计钻探工程一览表工程编号坐标设计孔深(m)钻孔方位钻孔倾角控制矿体资源量级别XYHZK0012653963.703355967285°KT2探明ZK3012653959.6033559571.25168050350°85°ZK5012653972.0233559517.20170260350°85°ZK7012653983.0033559465.34172750350°85°设计200m机动工作量50m合计250m②坑探工程布置针对KT1矿体,根据第一、二年度钻探施工效果,对矿体进行坑探工程进行系统控制和取样分析,着重控制矿体深部厚度、品位、矿石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并采取部分选矿试验样品。在8-20号勘探线之间设计PD3(长度360m),在20号勘探线上,布设PD3CM1(长度20m,探求探明资源量);在18号勘探线上,布设PD3CM2(长度20m,探求探明资源量);在12号勘探线上,布设PD3CM3(长度50m,探求控制资源量);在8号勘探线上,布设PD3CM4(长度30m,探求控制资源量)。总设计工作量500m,包含机动工作量20m。详见下表。表2-14大炉厂铅锌矿区KT1矿体勘探设计坑探工程一览表工程编号坐标设计孔深(m)钻孔方位钻孔倾角控制矿体资源量级别XYHPD32654342.5433560112.731717553500KT13052700PD3CM11717201700探明PD3CM21717201700探明PD3CM31717501700控制PD3CM41717301700控制设计480m机动工作量20m合计500m(2)样品采集、测试与综合分析研究通过系统取样分析,详细查明矿石物质组成、赋存状态、矿石类型、质量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等特征;对矿床中共伴生的有用组分及其种类、含量及赋存状态和分布富集规律进行研究。岩矿分析样50件,铅、锌物相分析各3件,组合分析样6件,化学全分析4件,光谱全分析样3件,岩矿鉴定测试4件,内检样5件,外检样3件,小体重样20件,一般水样全分析1件,饮用水分析样1件,工程点测量5点。(3)资料综合整理、研究①对已有资料进行系统的综合整理;②综合研究工作:A矿床(区)地质(地层、构造、岩浆岩、其它专项研究)的综合研究;B矿体(层)的综合研究;C矿石质量及加工选冶性能的研究;D评价程度的综合研究;E区域成矿远景综合研究、矿床成因综合研究;F收集区域相关水、工、环地质资料,指导勘查区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③编写大雪山大炉厂铅锌矿区年度地质勘查工作总结。4)第四年度(1)钻探工程布置根据KT1前期施工结果,对矿体深部进行探索,查明矿体深部延深情况及厚度、品位变化规律,探求控制类资源量。KT1矿体本次主要设计3个钻孔,均为斜孔,钻孔倾角85°。在4号勘探线上,布设1个钻孔4ZK02(探求控制资源量);在12号勘探线上,布设1个钻孔12ZK02(探求控制资源量);在20号线布设1个钻孔20ZK02(探求控制资源量)。设计总工作量为600m,其中包含机动工作量70m。见下表。表2-15大炉厂铅锌矿区KT1矿体勘探设计钻探工程一览表工程编号坐标设计孔深(m)钻孔方位钻孔倾角控制矿体资源量级别XYH4ZK022654300.7933559713.921793160350°85°KT1控制12ZK022654256.5933559925.011711170350°85°20ZK022654259.2233560127.531676200350°85°设计530m机动工作量70m合计600m②水文地质钻探工程为查明地下水变化规律,掌握地下水文地质特征,在KT1矿体28线上布设28ZK02为水文地质观测孔,观测周期为1年以上。设计深度250m,包含机动工作量40m,同时作为矿产地质钻孔使用。若无法满足勘查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则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设计施工的地质钻探收集水、工、环地质资料。详见下表。表2-16大炉厂铅锌矿区KT1矿体勘探设计水文地质钻探工程一览表工程编号坐标设计孔深(m)钻孔方位钻孔倾角控制矿体资源量级别XYH28ZK022654289.8133560325.061595210350°85°KT1推断设计210m机动工作量40m合计250m(2)样品采集、测试与综合分析研究通过系统取样分析,详细查明矿石物质组成、赋存状态、矿石类型、质量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等特征;对矿床中共伴生的有用组分及其种类、含量及赋存状态和分布富集规律进行研究。岩矿分析样50件,铅、锌物相分析各3件,组合分析样6件,化学全分析4件,光谱全分析样3件,岩矿鉴定测试4件,内检样5件,外检样3件,小体重样20件,工程点测量4点。实验室实验样(选矿试验样):勘查工程过程中,根据工程的见矿情况及见矿品位,计算出矿床平均品位,以此品位作为试验样的品位。设计采试验样1件。通过实验室流程试验,铅锌铜矿石提供一套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工艺流程,为以后矿体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3)资料综合整理、研究①对已有资料进行系统的综合整理;②综合研究工作:A矿床(区)地质(地层、构造、岩浆岩、其它专项研究)的综合研究;B矿体(层)的综合研究;C矿石质量及加工选冶性能的研究;D评价程度的综合研究;E区域成矿远景综合研究、矿床成因综合研究;F收集区域相关水、工、环地质资料,指导勘查区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③编写大雪山大炉厂铅锌矿区年度地质勘查工作总结。5)第五年度(1)钻探工程布置①矿产地质钻探工程根据KT2前期施工结果,对矿体深部进行探索,查明矿体深部延深情况及厚度、品位变化规律,探求控制类资源量。KT2矿体本次主要设计2个钻孔,均为斜孔,钻孔倾角85°。在3号勘探线上,布设1个钻孔ZK303(探求控制资源量);在4号勘探线上,布设1个钻孔ZK402(探求控制资源量)。设计总工作量为500m,其中包含机动工作量40m。见下表。表2-17大炉厂铅锌矿区KT2矿体勘探设计钻探工程一览表工程编号坐标设计孔深(m)钻孔方位钻孔倾角控制矿体资源量级别XYHZK3032653792.3933559600.731659250350°85°KT2控制ZK4022653816.9333559799.441560210350°85°设计460m机动工作量40m合计500m②水文地质钻探工程为查明地下水变化规律,掌握地下水文地质特征,在KT2矿体12线上布设12ZK02为水文地质观测孔。设计深度200m,包含机动工作量20m,同时作为矿产地质钻孔使用。若无法满足勘查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则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设计施工的地质钻探收集水、工、环地质资料。详见下表。表2-18大炉厂铅锌矿区KT1矿体勘探设计水文地质钻探工程一览表工程编号坐标设计孔深(m)钻孔方位钻孔倾角控制矿体资源量级别XYH12ZK022653824.4433560001.511496190350°85°KT2推断设计190m机动工作量10m合计200m(2)坑探工程布置针对KT2矿体,根据前期钻探施工效果,对矿体进行坑探工程进行系统控制和取样分析,着重控制矿体深部厚度、品位、矿石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并采取部分选矿试验样品。在2-7号勘探线之间设计PD4(长度218m),在1号勘探线上,布设PD4CM1(长度20m,探求探明资源量);在7号勘探线上,布设PD4CM2(长度50m,探求控制资源量)。总设计工作量300m,包含机动工作量32m。详见下表。表2-19大炉厂铅锌矿区KT2矿体勘探设计坑探工程一览表工程编号坐标设计孔深(m)钻孔方位钻孔倾角控制矿体资源量级别XYHPD32653981.6433559679.9716202182730KT1PD3CM11620201700探明PD3CM21620501700探明设计268m机动工作量32m合计500m(3)样品采集、测试与综合分析研究岩矿分析样50件,铅锌物相分析各3件,组合分析样6件,光谱全分析样3件,岩矿鉴定测试4件,小体重样15件,内检样5件,外检样3件,饮用水分析样1件,一般水样全分析1件。工程点测量4点。(4)资料综合整理、研究①对已有资料进行系统的综合整理;②综合研究工作:A矿床(区)地质(地层、构造、岩浆岩、其它专项研究)的综合研究;B矿体(层)的综合研究;C矿石质量及加工选冶性能的研究;D评价程度的综合研究;E区域成矿远景综合研究、矿床成因综合研究;F收集区域相关水、工、环地质资料,指导勘查区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③编写大雪山大炉厂铅锌矿区年度地质勘查工作总结。5、地形测量(1)图根控制测量布网:在一级GPS点下进行图根加密,地形复杂、隐蔽地区、建筑物、构筑物密集区等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了图根点,充分满足测图需要。采用图根导线和极坐标法的方法进行图根加密,在通视条件特别差,确实不能做图根导线而极坐标法又不能满足要求的地方,布设了支导线。平均每整幅图不少于2个埋石点。图根点编号:图根点从T1至Tn进行编号。图根点埋石:图根标石规格与一级导线点相同;若个别点位在铺装地面上或在房顶等建构筑物上时,则参照一级导线点的埋设方法执行,图根埋石点从A1起进行编号。观测:图根点采用LeicaTC702型全站仪施测。观测方法严格按规范要求执行,其观测数据等一系列的参数设置、改正及坐标计算均由仪器自动完成,然后通讯到计算机内。(2)1:2000数字化测图图幅分幅:图幅分幅采用50×50cm的正方形分幅,编号以每幅图西南角坐标(以km为单位)X—Y编号。其坐标值小数点前后各取两位。基本等高距:2.0m。地形图数据采集:A、数字化测图采用南方CASS7.0。使用其默认的图层。图框注记(不含四角坐标注记)、单位名称、居民地名称、河流、山名、道路名、二级导线以上的控制点,采用黑体,字宽设定为1/1,其余字体均为细等线体;文字及数字的大小与图式相一致,并随层注记。B、碎部点采集采用极坐标法,利用全站仪进行作业。作业前对使用的全站仪进行检验,在确认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后,才投入使用。C、在进行碎部点采集过程中,首先对控制点进行检查,在确认其点位精度满足《规范》要求后,方进行细部点采集工作。为保证所采集的碎部点精度,不但要对测站点、定向点进行检查,而且在相邻测站上对地物点也要进行适当的重点检查。D、地形图的编辑:根据测区具体情况,以自然形成的线状地物为界,分组分块进行作业,待最后编辑和输出时,再进行汇总拼结统一分幅输出地形图。E、绘制等高线:首先建立DTM模型,再根据地形地貌形状,通过对DTM模型的三角网不断的进行编辑修改,使之最大限度的符合实地模型,最后生成等高线,使所绘制的等高线更切合实地。F、地物、地貌描绘:居民地测绘:散列式房屋已逐一测绘,聚集房屋准确测定其外围轮廓及主要巷道后,其内部房屋作了适当的综合取舍。G、管线测绘:电力线、通讯线准确测定其位置。H、植被测绘:旱地、菜地、果林、水田等,认真测绘其地界,用相应的符号表示。I、坟地按图式符号表示。K、台地选择明显的进行测绘,路堑、路堤、挡墙比高1m以上的应进行测绘。M、认真测绘雨裂、冲沟的位置,并运用正确的符号表示于图上。仅用符号表示的陡坎、断崖等,并加注了坎下高程。N、准确测定桥梁、通道、涵洞等特征点位置。O、图上高程注记点,每cm2不少于10个,选择山顶、鞍部、谷底、道路交叉口、公路路面等可供公路设计参考的位置注记。(3)工程点测量从矿区内已知测量控制点引测点,准确测定钻孔、坑探工程、勘探线、矿体露头、重要地质界线的平面位置,特别是探矿工程平面位置的准确定位,为今后采矿巷道设计提供准确数据。6、地质测量(1)1:10000地质测量1:10000地质测量范围3.94km2,地形底图采用1:500000军用图放大的计算机制图,实地结合地形地貌、主要标志修改而成,地层单位划分到段,精度为正测。矿化带及主要地质界线点密度200×100m,远离矿化带可适当放宽,点位用GPS结合地形地物确定。填图方法以穿越法为主,辅以追索法,对标志层、矿化带、蚀变带,各类岩体,构造线等进行追索圈定,并填绘在图上,小于10m但有较大意义地质体可放大表示在地质图上。填图结束后提交下列资料:①1:10000地形地质测量实际材料图;②1:10000地形地质测量图;③1:10000实测地层剖面图及柱状图;以及野外填图记录本、断层卡片、照片及测试登记表,实测剖面记录表、计算表、各类样品测试鉴定送样单,岩矿标本等;(2)1:2000地质测量范围与1:2000地形测量范围一致。填图方法以追索法为主,一般地质点以皮尺、罗盘及GPS定位。填图单元划分到层,矿带范围内地质点密度为40×40m,远离矿带适当放稀,但不大于线距80m,点距40m(新发现矿产地可放稀1倍),以查明地质构造,不遗漏矿体为原则。填图中若发现矿化带、构造破碎带,蚀变带、铁帽、岩脉及断层等均要追索、定点描述,采样分析,图上宽大于1mm,长大于10mm的地质体都要表示在图上,如规模小而又有特殊意义地质体也要表示在图上,矿化体及重要地质界线要用稀疏探槽揭露,重要地质现象要素描或拍照。充分利用前人资料和所施工各类工程,综合地表地下工程资料,正确详细地表示矿区的地层、矿体、矿化带,含矿层的分布、厚度、产状、构造特征及相互关系,分析矿床形成地质条件,成矿控制因素,总结成矿规律,预测矿体深部延伸情况,为中深部坑道工程部署提供地质依据。加强阶段性资料整理,原始资料定稿后及时着墨。填图结束后提交下列资料:①1:2000地形地质实际材料图;②1:2000地形地质图(附图切剖面及综合地层柱状图);③野外填图记录本、断层卡片、像片及登记表;④各种工程编录素描图、岩矿、光谱分析送样单、表、鉴定报告;⑤填图小结7、探矿工程(1)探槽采用本次确定的勘探线、方位及已施工的探槽,沿铜矿层露头线按勘探工程间距的要求,系统进行布置和施工。探槽布置沿走向间距按100m、50m等按相应的资源网度分别进行布置施工。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调整为剥土。技术要求:槽探工程应尽可能布设在勘探线上。断面规格口宽1-2m,底宽0.8-1m,深度不大于1.5m;一般应揭穿矿体边界至顶、底板5m左右;主干槽应连续开挖到揭穿矿化体中所有矿体;槽壁要平整、松石(土)要清除,以利于编录、采样。工作结束提交以下资料:①1:100探槽工程素描图册;②探矿工程及坐标表;③山地工程质量验收表;④探矿工程取样登记表及送样单;⑤单工程矿体厚度计算表;⑥单工程矿体平均品位计算表。(2)矿产地质钻探工程①施工技术要求钻探工作技术要求严格按详查工作设计和钻孔设计书进行,并严格按照《地质岩心钻探规程》进行施工作业。②施工质量要求施工质量严格按《地质岩心钻探规程》及《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执行。并强调:A岩矿心采取率:矿体和矿体顶、底板的岩矿心采取率要大于80%;在厚大矿体内,当采取率连续5m低于80%时,要查明原因,采取补救措施,围岩岩心采取率大于70%。B孔斜度和孔深误差测定:天顶角和方位角直孔每100m,斜孔每50m测一次,开孔段应加密1至2个测点;见矿和终孔均需进行测定;矿层厚超过30m时,见、止矿点都要测定。如钻孔偏斜与设计出入较大时,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孔斜测定与孔深测定要同时进行。通常情况下,直孔每100m顶角偏斜不应超过2°,斜孔每100m顶角偏斜不应超过3°;孔深误差率大于1‰时需修正报表。C钻孔孔径:采用口径的大小要通过试验能满足地质要求时,才能使用。根据以往勘查钻孔情况,终孔孔径以不低于76mm为宜。特殊情况下(孔内事故、超深孔等)可采用56mm,但采取率要保证劈心样重量。D有关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原始班报表填写、钻孔弯曲度规定、钻孔封孔与检验、孔口标桩等,均严格按照《地质岩心钻探规程》执行。③抽水试验孔施工质量要求A稳定流抽水试验要求水位降深:稳定流抽水试验一般进行三次水位降深,最大降深值应按抽水设备能力确定。水位降深顺序,基岩含水层一般宜先大后小,松散含水层宜按先小后大逐次进行。涌水量及水位变化:在稳定延续时间内,涌水量和动水位与时间关系曲线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而且没有持续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当水位降深小于10m,用压风机抽水时,抽水孔水位波动值不得超过10~20cm;用离心泵、深井泵等抽水时,水位波动值不超过5cm。一般不应超过平均水位降深值的1%,涌水量波动值不能超过平均流量的3%。注意:当有观测孔时,应以最远观测孔的动水位判定;应考虑自然水位影响;在滨海地区应考虑潮汐对动水位的影响。B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要求钻孔涌水量:钻孔涌水量应保持常量,其变化幅度不大于3%。抽水延续时间:抽水延续时间除满足要求外,并可结合最远观测孔水位下降与时间关系曲线[S(或Δh2)-lgt]来确定。(3)坑探工程该探矿权在前期工作中勘查力度不够,现勘查区地质勘查程度虽为勘探,但基础资料较差。通过上一年度勘查区找矿工作来看,勘查区矿体倾角较大。矿体多为脉状矿体,连续性不定等因素,且局部地形陡峻,对施工钻孔影响较大。为节约勘查成本,更好的了解矿体深部延深情况,并采取部分选矿试验样品,此外勘查区有部分民探老硐可加以利用,综合研究后认为施工部分坑探工程效果会较好。坑探布置在地表矿石质量较好、矿体厚度较稳定的地段。依据《地质勘查坑探规程》(DZ/T0141-1994),坑探按设计规格及施工质量管理要求施工。坑道为满足今后采矿需要,设计断面2×1.8m,坡度<5‰,坑内无负坡度和积水现象,底、壁、顶平整,松散坑段进行了支护,施工质量良好。施工结束后对坑壁进行了冲洗,编录和取样工作随工程施工进展进行,做到了资料及时、准确。8、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测量为查明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评述矿区地质环境质量,本次详查开展1:10000水、工、环地质测量工作。各项工作按国标《矿区水文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和《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4—2020),结合矿区情况布设和实施。目的在于基本查明矿区的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条件,为矿床初步技术经济评价,矿山总体建设规划提供依据。总体工作的部署遵循全面控制,重点突出;地表调查与工程编录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水工环技术工作与地质勘查同步骤的原则进行。由于水工环专业系列的工作彼此联系密切,多交叉(同步)进行,不再细分专业列出。据勘查的目的及要求,结合大雪山大炉厂铅锌矿区实际,设计下列矿区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工作:(1)水文地质①收集评价区地形、地貌、水文、气象资料;调查含(隔)水层的岩性、厚度、产状及分布;含水层的富水性及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②对含水层的岩性、厚度、产状、分布、埋藏条件、涌水量、裂隙及岩溶发育程度、分布规律、控制因素及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和隔水层的岩性、分布、产状、稳定性等进行调查;大致了解主要构造破碎带、地下水对矿床充水的影响。③对矿区矿坑涌水量、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调查。(2)工程地质①对重点矿区地质岩组进行调查。重点了解软弱层的分布、岩性、厚度等,并分析对矿床开发的影响。②了解工作区构造部位、主要构造线方向及界面产状、分布等。③对风化带、氧化带类型、深度、发育程度及蚀变带的性质、结构类型和分布范围进行了解。④调查露天边坡及井坑围岩稳固性。(3)环境地质①了解工作区地震历史(次数、位置、烈度、最高烈度)及对区域稳定性有无影响。②对矿坑水和其它污染源对地下水、地表水的水质影响进行了解;对产生地表变形(地裂、塌陷、露采坑、废石堆等)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及矿山环保、复垦情况进行调查。③对工作区有无地方病史、旅游风景点、自然保护区等进行调查。④对矿山开发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破坏性进行了解。9、样品的采集、加工及分析测试工作(1)样品采集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执行《固体矿产样品采集规范》。各样品采集和送检过程中,防止污染、混淆、遗失的有效措施。结合矿区实际要求如下。①刻槽样探槽、浅井及天然露头采用刻槽样取样。样沟均沿矿体厚度方向布置,按不同的矿体,不同的矿石类型、品级连续刻取,不得跳开间断刻取,即连续刻取到矿体至顶、底板样各一件,若未达要求者及时进行补采。刻槽断面规格为10×5cm2,探槽中,样品布在槽壁或槽底,样沟产状要素(样沟倾向、倾角、方位角)在实地量取并登记。取样长度:基本样长1.5m,一般样长1—2m;要求按矿化强弱、矿化类型分样采取。刻样前先平整、清理采样壁上的污染物后方能刻取。样槽下方采用铺垫清洁油布或坚韧聚塑布或橡皮垫接样。刻取易飞溅的坚硬岩、矿石时,在刻槽壁的另外三方应挂阻挡布,以防样品散失。②切心样在矿体或矿化层编录完成后,及时布样、采样,并在岩心箱的采样位置放置一块采样牌(注明采样号、起止孔深、岩矿心长度、岩矿石名称等)以作标记。为确保取样质量,岩矿心取样采用切心机(电动锯心机)将岩矿心一切两半,取其一半作分析样,严禁用手锤敲击采样。岩矿心锯割时,锯割面要求是岩矿心中轴面,且尽量垂直于矿化裂隙面(或层理面、板理面)进行,不得歪斜或顺矿化面锯割。若岩矿心为碎块状或粉、砂状,采样时,应将其较大的碎块打碎拌匀,用二分法取其中的一半作为样品,另一半用袋装好放在岩心箱内原位置。采样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样品互相混染、损失。每采完一件样品及时装入样品袋称重,并附有标签,写明矿段名称,工程号、样品编号(其编号方法用原矿段规定),原始重量,共几袋,此为第几袋等项目,及时由专人送样。采样后及时进行质量检查,内容包括:刻槽样的样槽位置、规格、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误差;矿心切开两半后的矿化均匀程度及其重量误差等,两者的重量误差不得超过20%,不合格者需补采或重采。③岩矿鉴定样为研究岩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矿物生成顺序及蚀变特征,确定岩矿石名称,划分矿石类型,按不同岩矿石类型采取岩矿鉴定样,样品主要于地层剖面、矿体不同部位的新鲜岩石、矿石上采取,每件采三套,一套送鉴定,一套归档,一套项目陈列。样品规格一般为:3×6×9cm。④光谱分析样用以了解矿石和围岩的元素组合特征,有益、有害元素种类及大致含量,确定组合分析项目。样品主要从基本分析副样中提取,有时也在野外直接采样,重量不小于300g。⑤小体重及湿度样小体重样按不同矿石类型在矿体的不同部位采集,每个矿区、每一种矿石类型不少30件,规格为60~120cm3,重量一般不小于200克。封蜡后送化验室,先测定小体重、湿度,再作主元素化学分析,当湿度大于3%时校正体重值。⑥选矿试验样利用施工中钻孔、槽探工程,按矿石品位采集10-20个点配比后,使试样品位接近或略低于矿床(体)的平均品位。包装送至有资质的研究部门实验,并附采样说明书及要求。(2)样品加工及分析测试样品测试必须送有化验资质的实验室承担,并且质量管理严格执行DZ0130《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①样品加工必须严格按照切乔特公式Q=Kd2进行,加工K值采用0.2。破碎、混匀及付样保留量必须按矿样加工规范要求进行,加工损失率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以保证质量。②基本分析样基本分析项目为Pb、Zn。如工作过程中发现其它矿种,视情况定分析项目。③物相分析样:为了初步确定矿床的氧化带及其分布范围,需进行氧化率分析,样品在基本分析副样中提取,但应及时进行,以免副样后期氧化变质影响测定结果。④检查分析内检:为检查样品加工质量,分期、分批、按不同品位区间和不同矿石类型,及时从参加资源量估算的基本分析样品的副样中抽取基本分析样品的10%,编密码送测试单位进行内检分析。矿区内检分析样不少于30件。外检:为了解基本分析有无系统误差需进行外检分析,样品数为基本分析样品总数的5%,若提取样品少于30件时,外检样必须保证30件,从内检合格的基本分析正样中及时提取并送到云南地勘局测试中心作外检分析。当内、外检分析超差时,应认真检查原因,及时解决。若外检结果证实与基本分析结果有系统误差时,双方应各自认真检查原因;若仍无法解决,则应报主管部门批准进行仲裁分析,如经仲裁分析证实基本分析是错误的,则应详细研究其原因,采取补救措施,如无法补救,应全部返工。⑤组合分析为了解矿区各矿体内伴生有益和有害组分的含量,计算伴生有益组分的资源量,提取组合分析样。组合方法是以单工程分矿体、矿石类型组合,组合量以能满足分析成果的代表性为原则,样品从基本分析样付样中提取。10、退场复垦勘探结束后,需拆除钻探设备及平台、清运固体废物,封固钻探孔穴,并对扰动地面进行植被复垦,物种选用探矿前清理的植被类型。二、施工时序及建设周期根据《云南省永德大雪山大炉厂铅锌矿勘探实施方案》,本项目设计勘查工作周期为5年,具体按探矿权批准后的勘查许可证上载明的有效期限为准。其他无
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生态环境现状1、与《云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相符性《云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规定的限制开发区主要指关系全省农产品供给安全、生态安全,不应该或不适宜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区也可发展符合主体功能定位、当地资源环境可承载的产业。禁止开发区域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以及其他禁止进行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需要特殊保护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规划中禁止开发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湿地公园等。项目位于临沧市永德县,根据《云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属于国家农产品主产区,项目所在区域不属于禁止开发区域。项目探矿对象为铅锌矿,不属于《云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限制和禁止开采的矿产资源。因此本项目符合《云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与《云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拆迁安置房产权交易合同及产权登记与过户服务协议
- 小升初备考试题及答案
- 植物人喉管护理
- 设备人员面试题及答案
- 家具项目投标方案
- 2026版《全品高考》选考复习方案生物0505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含答案
- 化工园区封闭检查方案
- 伤口造口压疮护理
- 铁路职工培训大纲
- 企业门口硬化改造方案
- 临时占道申请书
- DB11-509-2017房屋建筑修缮工程定案和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 GB∕T 2518-2019 连续热镀锌和锌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
- 中医医院“十四五”建设与发展规划
- (高清正版)JJF(浙)1162-2019空气热老化试验设备校准规范
-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古代文学(B)(1)》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广州市小学六年级上英语单词(含音标)
- 法兰基础知识.ppt课件
- 无机化学第4版下册(吉大宋天佑)2019
- 煤矿掘进技术员考试卷(答案)(共2页)
- 烤房的发展历史及密集式烤房的建设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