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沈阳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论文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I摘要国家对于无障碍公共设施的关注反映了公共设施的建设对公民的重要性,以沈阳为例,根据不同县区的分析,从整体和部分来对无障碍公共设施的区位布局进行判断。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对无障碍公共设施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无障碍公共设施的数量不足、建设不系统、使用不完全、缺乏应有的维护是目前无障碍公共设施最显著的问题,根据目前无障碍公共设施的问题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存在的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政府建设的资金不足、相关人员的建设规划不足、那些残障人士和老年儿童的自身愿望不足、政府部门的考核监管不完全导致的。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及原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出最直接相关的对策,为了让他们可以享受到政府公共财政和公共政策的阳光雨露,而且可以让他们开始体面、平等的生活,落实共享发展的理念。关键词:无障碍公共设施;公共设施供给;公共产品;社会生活
AbstractThestate'sconcernaboutaccessiblepublicfacilitiesreflectstheimportanceoftheconstructionofpublicfacilitiesforcitizens.TakingShenyangasanexample,thelocationlayoutofaccessiblepublicfacilitiesisjudgedfromthewholeandpartaccordingtotheanalysisofdifferentcountiesanddistricts.ThisarticlemainlyUnitedStatesEmploymentServiceliteratureresearch,surveyresearchandcasestudyresearchmethodtotheproblemoftheaccessibilityofpublicfacilities,shortageofbarrier-freepublicfacilities,constructionofsystem,usingincomplete,lackofpropermaintenanceisthemostsignificantproblemcurrentlyaccessiblepublicfacilities,accordingtothecurrentproblemsofbarrier-freepublicfacilitiesforthespecificproblemspecificanalysis,withnobarrierTheseproblemshinderingtheconstructionofpublicfacilitiesaremainlycausedbyinsufficientfundsofgovernmentconstruction,insufficientconstructionplanningofrelevantpersonnel,insufficientaspirationsofdisabledpeopleandelderlychildren,andincompleteassessmentandsupervisionofgovernmentdepartments.Thispapersystematicallystudiestheseproblemsandtheircausesandsummarizesthemostdirectlyrelatedcountermeasures,inordertoenablethemtoenjoythesunshineandrainofthegovernment'spublicpoliticsandpublicpolicies,andenablethemtostartadecentandequallifeandimplementtheconceptofshareddevelopment.Keywords:barrier-freepublicfacilities;Publicfacilitiessupply;Publicgood;Civillife
沈阳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1(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11.研究目的 12.研究意义 1(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国内研究现状 12.国外研究现状 23.国内外研究评价 2(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31.研究内容 32.研究方法 3一、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4(一)核心概念 4(二)理论基础 41.新公共服务理论42.社会治理理论4二、无障碍公共设施的需求与建设的现状 5(一)社会公众对无障碍公共设施的需求大 5(二)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的现状 7三、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8(一)无障碍公共设施的数量不足 9(二)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不系统 9(三)无障碍公共设施的使用不完全 10(四)无障碍公共设施缺乏维护 10四、造成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问题的原因 11(一)政府建设资金不足 111.政府财力有限 112.无障碍公共设施项目建设的管理薄弱 11(二)无障碍公共设施的设置规划不足 12(三)特殊群体对无障碍公共设施的认知不足 13(四)考核监管环节仍然存在短板 14五、解决当前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15(一)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对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的重视 15(二)加强无障碍公共设施规划建设 16(三)加强无障碍公共设施宣传 17(四)注重我国对于无障碍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建设 171.明确政府的权利义务 182.促进社会群众人人平等的理念 18结论 19参考文献 20致谢 22沈阳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引言(一)研究目的及意义1.研究目的无障碍公共设施是城市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的关注度也在增加,无障碍公共设施的建设与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我国城市的健康也是紧密相关。而且中共中央也对无障碍的未来发展明确指出了,要健全老年人、残障人士关爱的服务体系和措施、倡导公民平等参与,具有得到全面保障的权利。2.研究意义一是理论意义,本文以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为出发点,以新公共服务理论、社会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研究以沈阳为例的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更进一步提出提升我国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研究。二是现实意义,作为城市的主体的人类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下,物质和精神生活也随之提高。积极促使残障人士公共设施供给的全面、稳定、均衡,让无障碍公共设施带来改变的群众自主地去参与到无障碍化城市的建设中来,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战略与社会公共服务的深度融合不仅仅是中国残联系统的事情,更多的是常规系统如何更好汇集全体残疾人的事情。(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从残障人士和老年人的权益、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的监管和服务等不同角度做了比较深入地研究。杨立雄提出社会政策的建立和实施要有利于残疾人的平等参与,强调残疾人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平等的全路,提出国家要重视提升残疾人的能力,注重有关残疾人设施的保护和维护,提出政府要重视无障碍环境的建设和改造,消除残疾人社会参与的环境障碍,同时要注重提升残疾人参与社会的能力。许巧仙从社会包容视角对于残障人士难以融入社会的问题及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认为社会包容性的提高是残障人士融入社会的前提条件,并对可以让残障人士更好的融入社会提出更多的建议;傅鸿飞从增权视角提出社区的残障人士专业服务状况对残障人士权利的获得和行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建议通过树立信念、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发挥社会力量等措施,促进残障人士身心的全面康复。《中国无障碍公共建设发展报告》深度分析了我国在无障碍公共建设发展方面取得的一些成就,体现出我国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这是我国第一个无障碍公共建设方面专项研究的重要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权威性,可以说是我国无障碍公共建设难得的系统性史料和参考文献。《报告》的出版,为我国无障碍公共建设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为政府出台和完善无障碍公共建设相关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2.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对无障碍的社会权利的非常关注并对此作了很多研究。JennyMorris提出了残障人士独立生活的概念框架,包括为残障人士提供照顾及其就业和养育子女和休闲等服务,分析了英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要通过立法保障残障人士的独立生活的权利;Harpur.P认为2008年正式生效的《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赋予残疾人组织权力,并为残疾学者创造了一个新的范例,同时也赋予了残疾人新的话语权,为世界各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指导意见;O.P.Askheim认为在挪威,个人援助是实现残疾人充分参与和平等地位的适当工具;TeodorMladenov从现象学的角度探讨了《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认为残障人士群体应该得到认可和重视,他们是社区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和贡献者;TeodorMladenov认为新自由主义对残疾人运动提出两大任务,即在批判以市场为基础的个人主义的同时捍卫自决和在批判专家为基础的家长制的同时捍卫福利国家。3.国内外研究评价从研究的理论成就上来看国内学者是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主要涉及的是人们之间的平等理念、无障碍环境的建设和创造,关于残疾人参与社会的能力以及社会对他们的包容性;国外研究则更加具有内涵导向、结构导向和功能导向,更大的关注残疾人对社会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现阶段无障碍公共设施存在的问题依然是比较明显的,理论与现实脱节是目前最大的弊端。(三)研究内容及方法1.研究内容本文从对无障碍公共设施有需求的人的类型出发,对比我国目前公共设施建设的情况,并通过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调查法系统分析了残障人士、老年人和儿童的公共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本文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对问题进行剖析,具体有四大问题:无障碍公共设施的数量不足、建设不系统、使用不完全、缺乏应有的维护,再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主要有四点:政府资金不足、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规划不到位、特殊群体对无障碍公共设施的认知不足、政府的考核监管不到位;最后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系统分析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得出一系列的解决措施。2.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最快捷、简便、安全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节省大部分的时间同时也是不限地域、人员的研究方法,是论文撰写首选的方法之一。本次论文的撰写是通过查阅无障碍公共设施供给问题相关的论文、书籍和期刊,对本论文选题涉及的各个方面理论和事实等进行深入了解,为本论文的撰写提供更强有力的理论支持。(2)调查法:调查法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数据的一种方法,既可以扩大撰写者自身的感性认识、也可以从侧面旁敲侧击的启发周围人的思维、可以在不断探索中获得新的发现,也能为论文的撰写提供事实依据,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调查法是可以最直观获得所需数据的方法。本次论文是以辽宁省沈阳市为例,对沈阳市的县、区进行实地考察关于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的情况。(3)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采用采访、谈话和访谈的形式进行的个案调查,根据作者所需要了解的现状进行调查,一般采用问题调查的科学研究方式,根据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对象,用采访的手段了解人们对无障碍公共设施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人们对其的理解程度。个案研究法有助于进行探索性研究,了解对方各个方面的状况的最简单的方法。
一、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一)核心概念无障碍公共设施是指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社会成员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在建设工程中配套的建设服务设施。包括无障碍通道、无障碍扶手、无障碍电梯、电梯、盲道、洗手间以及声音提醒装置等一切相关的设施。是为了保障残障人士、老年人、儿童以及其他行动不便者在居住、出行、工作、娱乐和参与社会活动时,能够自主、安全、方便地通行和使用所建设的物质环境。[[][]百度百科(二)理论基础1.新公共服务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是从市场和经济学的角度重塑行政的理念和价值,从而建立了一套全新的行政发展架构的理论体系。在对新公共管理进行性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一些学者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的新理论。丹哈特夫妇提供新公共服务和新公共管理比较的一个代表范式,他们提出了对服务行政有相当指导意义的战略性思考和民主地行动、服务于人民而不是顾客、责任不是单一的等方面;登哈特夫妇在民主社会的公民权理论、社区和市民社会的模型、组织人本主义和组织对话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的七大原则:其中“服务而非掌舵”原则被登哈特认为是七大原则中最突出的原则。公共管理者的重要作用并不是体现在对社会的控制或驾驭,而是在于帮助公民表达和实现他们的共同利益。[[][]赵莹莹,李思妍.浅析新公共服务理论.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3).2.社会治理理论社会治理是指社会治理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多种主体通过平等的合作对话、沟通等方式,依法对社会事务进行引导和规范,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治理理论是西方治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局限与政府,也包括了多角色的互动,由于西方国家治理理论奉行社会中心主义和公民个人本位。21世纪的改革家们则将创新视为一个以公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的复兴实验过程;我国的社会治理是指在执政党领导下,由政府主导,心爱社会组织等多方面治理主体参与,保障民生,推动社会有序和谐发展。[[][]王浦劬.国家治理和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辨析[J].社会学评论.2014(3)二、无障碍公共设施的需求与建设的现状(一)社会公众对无障碍公共设施的需求大对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有需求的主体有三类。第一类是占据全国残疾人中25.6%的视力残疾、12.0%的肢体残疾以及其他的综合残疾人(如表1所示)。他们所需要的是盲道、无障碍通行、无障碍电梯等利于残障人士出行的一系列无障碍公共设施。第二类是老年人,由于老年人出门行动不便,大多需要家属陪伴和轮椅出行,而且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人口不断增长,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尊重。老年人所需的就是方便轮椅通过的无障碍斜坡、无障碍电梯、包括在公交车等各个工作场所可以放置轮椅的轮椅卡槽、轮椅停放处。第三类是需要独自上下学的学生、儿童群体,学生是我们祖国未来的希望和栋梁,而且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教育,倡导了“二胎政策”,这就表示了在未来我们的学生数量会大幅度的提升,学生的健康和安全也是我们必须关注并且去付诸行动的。对于儿童、学生来说,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身体健康,但是并没有可以完全独立判断危险的能力,他们出行相对简单的需求就是在过马路时的声音提醒、安全无障碍扶手、无障碍通道等,并且道路上的声音信息提醒不仅是对学生、儿童群体,对大部分的行人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给大家安全出行提供更大的安全保障。
表1沈阳市残疾人基本情况调查样本量占比(%)性别男31062.0女19038.0年龄平均值50.9\方差14.460岁以上15827.665岁以上9015.9残疾类型视力残疾12825.6言语残疾7915.8智力残疾5811.6肢体残疾6012.0精神残疾16933.8多重残疾61.2残疾程度一级316.2二级14028.0三级21743.4四级11222.4数据来源:《辽宁省沈阳市残疾人基本情况调查》.百度百科从表1我们可以得知男性残疾人群是比女性群体所占比例要大,年龄在六十岁以上残疾的占有27.6%,精神残疾在残疾人类型中占33.8%,三级残疾在残疾程度等级分布中接近50%的概率,因此,我们应该共同关注公民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同时我国的残疾人在无障碍公共设施方面仍然具有非常强烈的需求,要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安全、公平、健康的生活环境,便于他们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二)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的现状2019年11月2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进一步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2019—2022年行动方案》(京政办发〔2019〕20号)。[[]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进一步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2019—2022年行动方案》的通知.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进一步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2019—2022年行动方案》的通知.北京市人民政府.2019-11-22[]“对残疾人十分友好”——北京市无障碍设施改造见闻.新华网www.xinhuanet.con-.2022-08-17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更替,我国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各个城市的道路上,修建了便于盲人出行的盲道,修建了便于轮椅通行的无障碍坡道。在建筑上,在一些公共场所,例如商场、地铁、医院等等也修建了便于轮椅通行的坡道、无障碍电梯、无障碍洗手间、无障碍扶手等其他的无障碍公共设施,随处可见的还有轮椅停放点、轮椅卡槽、方便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客房和无障碍餐厅等等。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所设计的一些相关的规范并没有得到相对应的回馈,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还较为落后(见图1)。图1各类型无障碍公共设施整体普及率明细图数据来源:《2022年无障碍设施调查体验报告》.荔枝网如上图1所示,我国的无障碍出入口普及率为68.2%,是无障碍公共设施中普及率最高的设施,无障碍扶手普及率为60.7%,位列第二,其余的无障碍设施的普及率均较低。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和发达国家相比仍处在中等偏下的水平,这与我国的大众感知度和政府参与度有很大的关系,表2是我国今年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检查情况以及对无障碍公共设施使用的培训情况调查表。表2近年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检查及使用培训情况年份无障碍公共设施检查无障碍公共设施使用培训2010年1664次1.79万人次2012年2056次1.88万人次2013年3209次2.88万人次2014年2814次3.12万人次2015年3350次3.46万人次2016年3482次3.62万人次2018年4910次3.78万人次2018年5434次4.14万人次2019年4920次3.24万人次2022年3936次3.16万人次数据来源:《无障碍公共设施检查及使用培训情况调查报告》.豆丁网http://www.docin如表2所示,我国从2010年起到2018年的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检查次数正在逐年增加,参加到无障碍公共设施使用培训的人数也在增加,在2018年,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检查已到达5434次,无障碍公共设施使用培训的人数已达到4.14万人次,为近十年的最高纪录,但是在2018年之后,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检查次数和无障碍公共设施使用培训人数都在递减。由此可见,人们对于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正在衰减,需要加强人们的自我意识。三、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无障碍公共设施不仅仅是那些残障人士、老人和儿童走出家门的不可或缺的一个“伙伴”,同时也是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其他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受着中国共产主义的爱护,那国家对于整个社会的建设就会包括了所有人,不可能会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的“不健康”的心理存在。无障碍公共设施的存在也就意味着公民不能装作看不见或者有意无意的视而不见。无障碍公共设施的建设,不仅仅是残障人士、老年人、婴幼儿和孕妇可以享用,还包括社会中的每个人,无障碍公共设施的存在既是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也是给我们的出行安全提供了保障。但是根据调查发现目前的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一)无障碍公共设施的数量不足表3沈阳市各县区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调查(%)区盲道无障碍电梯无障碍扶手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餐厅无障碍斜坡沈河区14.319.878.409.485.679.54皇姑区15.229.557.22于洪区12.988.468.148.846.128.75和平区13.878.727.477.876.298.64铁西区14.757.246.527.595.8548.35大东区14.147.585.966.964.968.16浑南区16.096.898.098.444.879.15苏家屯区11.957.477.487.825.018.42沈北新区12.389.136.929.285.339.56新民市14.566.445.717.014.708.17辽中县16.126.726.146.824.647.91康平县15.447.285.536.783.937.98法库县14.336.295.686.533.717.63数据来源:《关于各县区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调查报告》.新华网www.xinhuanet.con-.2022-02-16由表3我们可以看出,盲道的建设在沈阳的各个区、县相对来说都是占有很大比重的,但是与其他的无障碍公共设施相比盲道建设的数量并不是那么可观,尤其是无障碍餐厅的建设更是这类建设中的短板。其中沈阳的新开发的地区在对于无障碍公共设施方面是较于其他的老城区来说是比较好的,工程建设方面是严格按照国家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实施的,但是还是存在某些公共场所无障碍公共设施缺乏的问题。[[][]中国政府网.(二)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不系统现如今很多无障碍设计不考虑特殊群体的需求,我国现有的无障碍公共设施还是不够系统、不够科学的,甚至是最基础的质量方面也总是会出现问题。举沈阳市为例,它在无障碍方面的建设走在全国的前沿,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在无障碍设施的基本建设上就有很多地方令人诟病,如在市区的部分道路上的盲道宽度只有不到半米的宽度,通行也只能允许盲人一个人行走,道路狭如“独木桥”。在许多公共场所应该设置供轮椅通过的坡道的地方也没有进行设置,有些场所设置了坡道但是并没有进行相应的利用。公交车轮椅卡槽、公共场所的轮椅卡槽坏了也没有及时修理、同时有些公交车还没有配备以便坐轮椅出行的残疾人上下车的升降梯等等都不便于残障人士的正常生活和出行,这些现象都是公共设施建设不系统、不科学、不均衡的表现。(三)无障碍公共设施的使用不完全无障碍意识和残障理念的不足导致全社会缺乏关爱残障人士和老年人、自觉维护无障碍公共设施的整体氛围。导致公众对于残障概念的理解大都停留在狭义的残疾人的范畴。同时,公众对于无障碍公共设施也没有充分的认识,认为其并不是十分重要乃至认为根本就是不必要的,更加做不到自觉使用。现如今,在一些设有无障碍公共设施的场所的现象是:对已有的无障碍设施使用不完全,一些地方的盲道都是断头路、迷宫路、陷阱路,或者被车辆、摊贩等占用;无障碍厕所门过于狭窄,无法使轮椅正常通过,有时也会成为保洁人员的“储物间”和“临时休息区”;无障碍通道被当成工作人员运送物品的通道等。由此可见,不只是残障人士自身还有社会上的其他人群对此也是知之甚少,所以才会导致现在无障碍公共设施使用不足的情况。(四)无障碍公共设施缺乏维护一是在盲道上停放共享单车、堆放物品、设置广告牌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都造成了视力障碍者无法通行的“肠梗阻”,如果盲人走在盲道上的话,不是被杂物绊倒就是撞到一些广告牌和路边的树枝之类,由此而造成的结果就是即便有了盲道也无法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二是在很多残疾人卫生间中的残疾人专用设施已经损坏多时,或者有的时候会有暂停使用、已损坏这类的现象出现,这同时也在侧面凸显了政府对无障碍设施的维护不到位才会造成这样的结果。三是在城市的一些公共场所的无障碍坡道被堆放了大量自行车、电动车的情况,有相关人员表示,医院无障碍坡道上的自行车、电动车停放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一些行动不便的病人就医问诊。那么那些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士、老年人就更无法正常使用医院等公共场所的无障碍公共设施了。无障碍公共设施的维护不到位,不仅不能给残障人士和行动不便的人提供便利的无障碍设施反而会在本就不方便的公共场所给他们造成更加困难的重重障碍,同时也相应造成了国家公共资源的浪费。四、造成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问题的原因(一)政府建设资金不足政府资金管理是其财务管理的核心,作为贯穿社会经济活动首尾的关键的同时也是当前政府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政府资金需要投入和使用的范围也会更加的广泛,资金的可利用情况也并不是十分良好。近年来,政府资金管理中的问题也是日渐显现,尤其是资金的调配和筹集方面。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善和加强政府资金管理。1.政府财力有限由于我市经济起步发展较其他城市来说有些晚,地方财力也十分有限,与目前政府投资规模要求不是十分相称,从正常预算中安排的资金建设重量比较少。但是我国人口已有十四亿,再加上近年来“老龄化”地加剧,对于无障碍公共设施的需求也愈加强烈,这对于本就缺乏资金的现阶段政府来说无疑是又一难事,政府的资金统筹与资金需求也成为当前的一大矛盾焦点,在很多方面可供流动的资金不是十分充足。2.针对无障碍公共设施项目的建设管理薄弱部分建设单位没有按照国家要求的标准(见表4国家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标准)对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过程中进行严格、规范的指导与监督,更严重的是政府管理层对于这方面的不重视也是直接导致下属对事件的推搡,最终导致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数量没有达到预期的规格,造成这一方面的弊端。现如今的无障碍公共设施的建设对于国家现行的标准还有一部分的差距,要努力向国家要求的标准靠拢。
表4国家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标准设施要求电梯入口净空宽度应在0.8米及以上门净空宽度应在0.8米及以上,旋转门要另设门入口走廊净空宽度应1.3米及以上盲道十字路口设置便于辨别方向的心想提醒设施公共卫生间必须设置1个及以上带有带扶手的座便器;卫生间的门必须做成外开式或者推拉式,门宽大于等于1米坡道在公共场所必须设置坡道,坡度不大于1/12无障碍入口在有条件时,要在公共场所设置无障碍安全出入口数据来源:《无障碍设施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无障碍公共设施的设置规划不足建筑师在城市开发建设时,需要设计无障碍公共建设设施,如果建筑设计师有无障碍的意识,首先考虑的便是公共场所的一切设施利于包括残疾人在内的所有人通行便利,;如果建筑设计师没有无障碍的意识,只会按照开发商的要求以及相关部门的规定来进行设计,也就会导致更多的不便于残障人士和老年人出行的公共场所,例如没有无障碍通行的天桥、尺寸不够的无障碍通道等等。而且,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无障碍公共设施无非是盲道,大多数人却也经常无故占用盲道,或者直接在建设时盲道的尺寸并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尺寸,在一些公共场所也没有设置可供轮椅通行的无障碍通道,供轮椅停放的轮椅卡槽,在人流走过的地方也没有设置无障碍通道和无障碍扶手等等。图2十大类场所无障碍公共设施整体普及率明细图数据来源:《2022年无障碍设施调查体验报告》.荔枝网从图2所示,通过实地调查十大类别场所的无障碍公共设施设置的具体数据得知,医疗卫生单位、交通运输和政府服务消费者窗口三大场所无障碍普及率较高,其他场所的无障碍设施普及率较低。(三)特殊群体对无障碍公共设施的认知不足残障人士不能认识到自己与其他社会成员一样也是平等的权利主体,不了解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可以享受到哪些无障碍服务,同时部分残障人士也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缺乏走出家门参与社会活动的勇气;老年人群体则因为自身的身体原因不愿意走出家门,不善于利用各种无障碍设施和服务为自己的生活提供便利、提升自己的能力,导致部分无障碍设施闲置或使用率不高,没有充分发挥其促进他们融入正常社会生活的作用。另外,普通民众对他们这类群体依然存在轻视甚至歧视,认为他们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是被照顾,被施舍的对象,没有树立平等、尊重、包容的新观念,缺乏关爱残障人士和老年人的氛围,以至于不能自觉爱护无障碍公共设施,甚至占用或破坏无障碍公共设施等,例如,无视禁止停车网格线将车辆停放在公共服务场所坡道的入口等,导致他们使用无障碍公共设施存在诸多“障碍”。表52012年-2019年全国和辽宁省参加无障碍培训的人数年份20122013201420152016201820182019中国(万人)3.74.9辽宁省(人)400500424320196442903646占比(%)2.41.3数据来源:《2012——2019年辽宁省与全国残疾人事业统计公报》.中国统计信息网.无障碍公共设施普及率较低,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残疾人自身愿望不足,不愿意主动去使用、接触无障碍设施,通过2012——2019年辽宁省与全国残疾人事业统计公报关于无障碍培训人数对比(见表5)我们可以看出,辽宁人口不少,但历年参与无障碍培训活动人数少,占比极低,普及力度不到位。(四)考核监管环节仍然存在短板各部门之间责任和分工不明确,对于无障碍环境和设施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和分配机制,城市建设缺乏整体性,缺乏发现问题的主动性,对无障碍公共设施的需求数量不是十分明确,在本就缺乏的无障碍公共设施的基础上还导致了很多无障碍设施被破坏、被挤占、被“覆盖”,因为得不到及时的修整和清理,盲道路面破损难以通行、无障碍厕位被杂物堆积、公共服务场所坡道出入口被车辆占用等。没有及时“清障处理”的结果是无障碍公共设施成为形同虚设的装饰,也成为了残障人士参与正常社会生活的障碍。一是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于公共场所及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和改造项目的审批和验收不够严格,没有将国家对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有关要求和标准落到实处,导致了一些县区的无障碍公共设施不够完善,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不够科学合理,给居民尤其是残障人士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和风险隐患。二是监督渠道不够畅通。大多依靠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监督,但是监督方式单一、效果不明显,不能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的监督力量,没有充分调动广大居民尤其是残障人士的监督热情,群众意见和诉求的表达没有明确的、公开的渠道,最终导致残障人士对于无障碍环境的需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和供给的不平衡,残障人士得不到切实的便利和服务。
五、解决当前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无障碍公共设施是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相对其他的需求来说是较为具体的、核心的日常需求,是这些弱势群体现实的利益诉求,也是他们走出“舒适圈”、参与社会活动最重要的条件之一。由于“老龄化”的加剧,“二胎政策”的放开,现如今是那些“二胎”处于成长、发育的高峰期,在这一阶段无障碍公共设施的建设也会显得尤为重要。无障碍公共设施能为残障人士和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儿童提供便捷,也是他们改变现状、提升日常生活质量的关键一环。对于残障人士而言,他们的生活、追求及需求有其特殊性,是否有完善的、便捷的无障碍公共设施直接对他们的生存、生活、社会参与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加强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是必须要做的事,它不仅有助于增加残障人士的需求保障和服务的有效供给,还可以促进那些残障人士和老年人群体增加生活的热情,拓展他们的发展层次,保证他们的社会参与度。(一)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对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的重视政府应该着重重视无障碍公共施的建设程度和建设的进程,做到时刻监督,必要时可采取强制执行,可以采用授权的行政方法,授权就是指领导通过对下属的综合评估确定其可代替领导的判断去抉择一些行政问题,赋予其一些与所派遣的任务相匹配的一些行政权力。在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之前合理规划好各个县区对于无障碍设施的分布、数量的均衡分配,对无障碍公共设施的建设预留出充分的资金调配。在建设初期时。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我国的无障碍设计标准进行草图的设计,甚至在后期的图纸审查中施工图审查机构也要谨慎的考虑所设计的图纸是否是符合要求的,要进行严格的把关,抑制不符合强制性规范条文要求的设施建设设计投入到整个施工过程中。在建筑的正式施工中,整个工程监理的机构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以及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对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整个流程实施正确、严格的监理,并依据法律法规要求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加强无障碍公共设施规划建设如表6所示,以沈阳市为例,残疾人日常活动出行的基本方式。表6沈阳市残疾人的日常出行活动特征样本量占比(%)出行方式步行21042.0轮椅15831.6自行车或电动车5511.0私家车183.6公交车9819.6地铁5010.0社区活动方式独立活动31362.6家人陪同18034.0陪护人员153.0其他6012.0数据来源:《残疾人出行》.搜狐网从表6中我们可以得知出行方式选择步行出行的残疾人占所取样本中的42%,选择轮椅的占所取样本的31.6%,社区活动方式选择独立活动的占所取样本中的62.6%,需要家人陪同出门的占所取样本的34.0%。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加强无障碍设施规划建设市多么的重要。一是盲道的建设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尺寸大小,盲道的制作材料应该更加细节化,可以采用才起来更加舒适的材料,避免对残障人士的脚部造成损伤,且盲道的使用率应达到百分之九十,对地面盲道进行不同的设计可以有效地告知行走在盲道上的盲人具体的行动方向和行动路径,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伤害,同时也提升了盲道的使用率,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二是公共场所任何有台阶的地方必须设置轮椅无障碍通道,在室内设置相应的轮椅卡槽以供轮椅停放;为坐轮椅人士设计专用厕所。培养在公共场所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员相关的残疾人的知识,以便可以更好的服务那些残障人士。三是在公交车上,要充分考虑到各种的情况,例如要设置适合不同身高人群的扶手、爱心座椅、轮椅卡槽、可供轮椅上下的升降梯。四是在人行道上,设置电子芯片感应装置,如果人群靠近就会提醒残障人士、老人、儿童保持清醒,以便可以安全地过马路,同时也方便提醒一些“低头族”和一些疲劳驾驶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司机,降低意外风险发生的概率,对维护社会安稳人们生面安全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三)加强无障碍公共设施宣传首先,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影剧院等公共文化场所要全面配备无障碍公共设施以便给予残障人士、老年人和儿童更大的便利,促进社会文化的而发展与传播,社区要开发和挖掘适合特殊群体和正常群体可以一同完成的文化娱乐、教育、科普等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其次,公共场所要配套相应的无障碍设施,便于残障人士、老年人和儿童出入。最后,政府或社会组织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具备残障人士所需要的能力,可以设身处地的为他们这类群体地人们考虑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到这样的工作之中。第一,政府要为残障人士文化事业发展及其参与公共文化提供制度保障。政府可以大力宣传、倡导广大群众学习盲文、手语、字母、特殊通讯设备等辅助技术。政府是宣传和运作无障碍设施建设的主导力量,不仅仅包含对无障碍设施监督的决定作用,还体现在在日常中服务那些有需求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政府要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相对的改革,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满足残障人士的需求。第二,利用网互联网、学校、社区等传播媒介向大众传递无障碍公共设施对残障人士、老人和儿童的重要意义。促使广大群众可以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去看待对正常人来说微不足道甚至有一些障碍的公共设施对那些有需要的人是多么的重要。可以举办“体验残障人士的一天”的活动,例如,戴上眼罩饰演盲人、坐在轮椅上独自出行,更直观的体验残障人士的生活。有助于使广大群众可以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去思考;有助于提高社会群众的无障碍意识,起到优化我们的生活环境的作用;有助于提升残障人士和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融入社会的程度,更好地体现人文主义关怀和机会平等理念,在赋予相关群体平等参与权的同时,建立全社会成员全面、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四)注重我国对于无障碍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建设我国目前关于无障碍的各项规定散见于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中,但是同时我国的法律法规相关的体系性较差、执行性不强的缺点,法律法规是最简单的方式来规范和限制一个人的行为。因此,制定无障碍法是必要的方式,可以从法律层面对残疾人的无障碍权利进行确认,提升现有各项法规的规范性、协调性,提升立法质量。1.明确政府的权利义务无障碍立法必将以解决实践中的现实问题为导向,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各方在无障碍环境建设中的权利和义务,弥补法律空白,更好地保护无障碍相关利益人的合法权益。不排除一些工作仍存在“表面化”嫌疑,在制度执行力上有偏差;监管和执行法律规定的内容的相关人员的执行力的不足。一是对于产生违反规定行为(破坏、占用公共设施等)的公民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使一些不受管教的公民更加变本加厉,因此对于造成此类现象应采取针对的管理办法,例如应给予各级残联组织作为半官半民的机构一些相应的维护、监管方面的权力,避免因没有直接处理的权力而造成严重的后果;二是政府应该向红十字会、残联、社会组织、志愿者组织等起到绝对性的监督检查作用,确保于无障碍设施后续的使用、维护、监管相关的社会组织可以依照规定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保证每一个国家资源都可以切实的用在有需要的每个人的身上。因此,检察机关应当在无障碍权益保障领域有所作为,积极履行检察职能,可以定期的派遣人员进行相应地调研与采访。2.促进社会群众发展人人平等的理念无障碍本身就具有浓重的反歧视意味,其核心精神在于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平等的社会参与,有助于促进社会融合。可以促进全国各处人民全身心地投入到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中来。因为对无障碍知识的充分了解是需要从人们的内心深处、从人们的基本认知开始时开始培育的,是对人们的规范而言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要彻底响应国家的基本国策,深度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把党的基本路线贯穿在每一件有关我国公民的事情上去,因此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提升我国无障碍立法层次,对无障碍在法律层面进行确权,明确规定拒绝实现无障碍是被禁止的歧视行为,无障碍公共设施是发展残疾人事业、发展人权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其必要手段。法律制度的建设并不是仅通过法律制度强制性地改变人们的行为和行动,法律制度的建设只是体现了对广大人民的一种期望,也会警醒人们要切实的站在人民的角度,从人人平等的理念出发,保护自身的权益,以便更好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之中。
结论残障人士和老年人群体是社会中的重要成员,由于他们自身条件限制使他们不能像广大身体硬朗的群众一样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特别是不能参与到公共文化生活之中。首先,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无障碍公共设施的现状,针对无障碍公共设施的现状进行了一些研究并对无障碍公共设施有需求的人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其次,根据现状分析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数量不足、建设不系统、使用不完全、缺乏维护,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整理;再次,剖析无障碍公共设施存在的问题更深层次的阐述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现实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推动我国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事业的发展,丰富了大部分人的生活,尤其是更多的残障人士和老年人群体,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才能让无障碍设施真正无“障碍”,让他们的日常生活更加“通畅”、顺心。
参考文献[1]张万洪,丁鹏.中国残疾人事业法治建设三十年之回眸与前瞻[J].残疾人研究,2022(01):14-19.[2].第十四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综述[J].残疾人研究,2022(01):94-96.[3]沈峰.无障碍环境让城乡更文明更有温度[N].中国建设报,2022-03-04(002).[4]叶静漪,苏晖阳.新时代我国残疾人社会融合问题研究[J].人口与发展,2022,27(01):3-15+50.[5]沈峰.保证盲道畅通亦是城市良心[N].中国建设报,2022-01-13(004).[6]罗艾桦.无障碍环境建设让城市更温暖[N].人民日报,2022-01-08(005).[7]夏菁,陈宏胜,王兴平.残疾人视角的无障碍设施低使用率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城市规划,2022,44(12):47-56.[8]黎建飞,窦征,施婧葳,李丹.我国无障碍立法与构想[J].残疾人研究,2022(01):28-38.[9]孙婷婷.关于河南省无障碍环境建设问题的研究[J].建设科技,2022(11):21-24.[10]牟毫.面向“残有所助”的城市残疾人设施规划标准修订研究[J].规划师,2019,35(16):51-55.[11]张友皓,高艺伦.国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加强合作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试题及答案
- 围绕项目管理考试的知识结构试题及答案
- 注册会计师实务案例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考试中的技能提升与试题答案
- 四川省雅安市本年度(2025)小学一年级数学统编版课后作业(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注册会计师技巧提升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的备考心得试题及答案
- 行业分析与证券投资试题及答案
- 解析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操作流程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检验中的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 《近代中国饮食变化》课件
- 实验教学评价标准与反馈机制构建
- 2024版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技术咨询合同样本3篇
- 2024年秋国开电大《法律咨询与调解》形考任务1-4
- 广东广州市2025届高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 针刺伤的防范与应急处理
- GB/T 44027.1-2024炭材料测定方法第1部分:首次放电比容量、首次库仑效率、不同倍率放电容量保持率的测定
- 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规范考试试题及答案
- 《黑龙江省高尔夫球运动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 2024年湖北省高考地理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材解读+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