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期末两校联考历史试卷_第1页
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期末两校联考历史试卷_第2页
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期末两校联考历史试卷_第3页
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期末两校联考历史试卷_第4页
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期末两校联考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不得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第Ⅰ卷(选择题)单选题(共70分,每小题2分)1.殷墟甲骨ト辞中商王称死去的父王为“帝”,而不称旁系先王为“帝”,帝即“嫡”字之前身。ト辞中还有“介子”“介兄”“介父”“介母”等称谓,“介”有“副”义,与“庶”义相近。这一现象说明A.历史传统为宗法制创造条件 B.君权神授源于甲骨卜辞C.古代王权与神权结合很紧密 D.君主专制促成祖先崇拜2.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传说中的五帝嬗递和尧舜禹的禅让都是纯粹出于公心,即所谓“公天下”;禹传启,把原属于部族内部的传递,变为父子相传,古人谓之“家天下”。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源是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家国同构观念的萌生 D.继承人的品德优良3.孟子在严格区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阶级地位的同时,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要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要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这说明孟子A.强调重建西周等级秩序 B.主张统治者“为政以德”C.注重协调缓和阶级关系 D.发展墨家“兼爱”思想4.“自从春秋时代王纲解纽,篡杀频仍,兼并盛起,夷狄横行,一般盟主用了‘尊王’‘攘夷’的口号联合诸夏成为一个集团,禁抑篡弑……中国的雏形在那时方才出现。”材料意在说明春秋时期A.社会动荡不安 B.民族交融不断加强C.郡县制已确立 D.蕴含着统一的因素5.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三种政治统治模式。以下排序正确的选项是A.方国联盟→郡县制度→封邦建国 B.郡县制度→行省制度→封邦建国C.封邦建国→行省制度→郡县制度 D.方国联盟→封邦建国→郡县制度6.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袭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转变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7.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击败匈奴浑邪、休屠等部。汉武帝把投降的匈奴人分别安置在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五郡之故塞外与黄河以南之间地区,“因其故俗,为属国”。汉武帝的这一做法A.导致王国问题反复出现 B.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C.消除了匈奴的军事威胁 D.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8.汉文帝时,政府将田租减为三十税一,开放山林川泽供百姓樵采;汉武帝时,盐铁酒官营,官府在京师设平准官平抑物价;到汉昭帝、元帝时,政府废除酒类专卖改为向卖酒者征税,并允许私人采炼和贩运铁器。这说明西汉时期A.统治者的好恶决定经济政策 B.经济手段成为集权的重要方式C.工商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增强 D.经济政策受制于政治经济形势9.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敌,甚至还有过之,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王氏家族代表着魏晋时期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的社会阶层是A.封爵领将 B.士族门阀 C.节度使 D.外戚势力10.北魏孝文帝规定:“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容或不可卒革,三十己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罢官,所宜深戒。”由此可知,孝文帝改革A.旨在实现民族融合 B.得到官民的拥护C.沿用了汉族的制度 D.具有灵活性特点11.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为此,太宗A.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B.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12.唐朝诗人皮日休赞颂大运河:“北通琢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得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作用是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了民族融合13.唐代晚期盐铁使刘晏推行“榷盐法”,即在产盐区设置盐官,督促生产、采购食盐,随后将盐税加在盐价中就地转卖给盐商,由盐商自由运销。“榷盐法”的推行A.废止了食盐专卖制度 B.减少了民众消费支出C.抑制了民营商业发展 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14.研究发现,唐代宰相多来自世家大族;而五代宰相出身却复杂得多,有出身行伍、官吏、幕僚、寒门甚至家奴等,进士出身者在整个宰相群体中超过了半数。这一变化反映出A.社会阶层的流动 B.中央集权的强化C.农耕经济的繁荣 D.门阀制度的兴盛15.唐前期,政府规定每位纳税者可授田总额为100亩,事实上纳税者实际拥有的土地面积往往比这要少很多,但每位纳税者的纳税数目都是固定的,并不考虑个人的经济状况。由此可知A.赋税制度亟待做出重大调整 B.纳税者实际负担较为沉重C.租庸调制缺乏稳固运行基础 D.均田制徒有其名并无其实16.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群星灿烂,成就辉煌,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①《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②《离骚》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③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④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文化心理需求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17.东晋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书体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这种书体是A.篆书 B.隶书 C.行书 D.楷书18.宋太宗在军事力量部署上实施“守内虚外”政策,将大部分兵力布置在内地,注重对内部的防范,而减少了边境的防守力量。宋代“守内虚外”政策造成的直接影响是A.实现中央与地方分权 B.军队数量不断地增加C.边患问题层出不穷 D.政府对地方管理失控19.以枢密院(首长为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使得宰相与枢密使文武分立,宰相的政事堂与枢密使的枢密院并称为“二府”。这一措施的推行A.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B.有效地预防了内部的动乱C.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 D.勉强获得北部边防的安定20.元朝建立了幅员辽阔的多民族统一国家,为了对地方进行有效管理和统治,开创的地方行政制度是A.一省制度 B.行省制度 C.猛安谋克制 D.急递铺制21.“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史》中的这句话所揭示的特殊政治体制是指A.内服外服制度B.宗法分封制度C.南面官北面官制度 D.猛安谋克制度22.“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这说明辽朝A.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政策 B.强化南北分裂对峙政治局面C.建立起因俗而治的行政体制 D.实施分化相权的三省六部制23.南宋时期,“杭城(杭州)乃四方辐辏之地……客贩往来,旁午于道,曾无虚日。……其余坊巷桥道,院落纵横,城内外数十万户口,莫知其数。处处各有茶坊、酒肆、面店……”材料主要表明当时A.城市经济功能增强B.小农经济丧失主导地位C.政府放弃抑商政策D.商品生产地域分工明显24.元代建立初期就面临着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分离的难题,如何将丰裕的物资运往大都,是统治者面临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元代采取的举措是A.修运河,开海运B.迁国都,促生产C.修驿道,设驿站 D.迁人口,兴农业25.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26.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确立统治地位是在A.北宋时期 B.南宋时期 C.唐朝中期 D.明朝初期27.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其中“第三种”东西指的是A.造纸术 B.火药 C.指南针 D.印刷术28.苏轼在诗词书画领域皆有造诣。他曾称:“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又称“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这反映他的文艺作品A.气势恢宏,辞藻华美 B.感情奔放,想象奇特C.语言通俗,手法多样 D.强调个性,崇尚意趣29.第七次出使西洋前夕,郑和等人立碑写道:“及临外邦,番王之不恭者,生擒之;蛮寇之侵掠者,剿灭之。”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驱除倭寇 B.扩大政治影响 C.寻找黄金 D.传播中国文化30.明朝前期,“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署,不得专制诸司,”隆庆年间,内阁首辅兼理吏部事务。这一变化A.有利于明朝内阁制度法定化 B.进一步推动专制皇权的发展C.表明内阁制度发展进程异化 D.体现封建专制主义由盛转衰31.明代后期,"朝廷有命令,必传之于太监,太监传之管文书官,管文书官方传至臣等;内阁有陈说必达之管文书官,管文书官达至太监,太监乃进至御前"。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内阁权力发生了膨胀 B.司礼监和内阁相制衡C.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D.明朝中枢机构的变化32.明朝朱元璋当国时,恐权臣篡权,规定所封诸王都在封地设王府,设置官署,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这一规定A.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B.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恢复了周代的分封制 D.提高了中枢决策者的效能33.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上述材料表明我国中央政府A.开始管辖东北地区 B.努力发展睦邻友好关系C.开始管辖西藏地区 D.运用法律手段管辖边疆34.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道∶"古之人君未尝讳言财也。……民得其利则财源通,而有益于官,官专其利则利源塞,而必损于民。"这一观点阐述的是A.农商皆本的合理性 B.广纳财源的强制性C.让利于民的重要性 D.政府干预的促进性35.明清时期江南的大型茶叶种植园慢慢开始向民间发展,小户人家的种植业慢慢兴起,大型的种植园雇佣了很多的无地农民,使他们成为茶园生产的雇佣工人,大片的土地被地主用来种植茶叶,城市里出现了茶叶制作的手工作坊,越来越多的新兴工艺被用在了茶叶的生产上。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A.茶叶种植的规模不断扩大 B.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C.商品经济向农村地区延伸 D.种茶业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第Ⅱ卷(非选择题)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公元前6世纪至3世纪之间,关于经济问题的广泛讨论,成为当时“百家争鸣”的重要内容。各学派都较为完整地提出了对经济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如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主张足食与藏富于民,并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荀子提出开源节流、节用裕民、礼义为富强之本的主张。——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等材料二先秦之时,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甚少。汉武帝时,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将煮盐、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盐价亦高,且强迫人民购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民负担。公元前81年,昭帝诏有司问郡国所举贤良、文学,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但这些经济统制措施,仍基本延续下去。——摘编自《中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与汉武帝时期的经济主张的不同。(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战国时期与汉武帝时期经济主张提出的历史背景。(11分)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董仲舒以《春秋》经的权威,高度肯定了“大一统”,这符合孔子所说的“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但是孔子的“吾从周”仍是肯定了周朝的封建制,而董仲舒的“大一统”则已是对“汉承秦朝”的郡县制的肯定。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使儒学成为“独尊”的国家意识形态,由此完成了“汉承秦制”与儒家文化的整合。”——摘自李存山《董种舒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损益》材料二朱熹把《大学》中的一些理论加以具体化、通俗化,上至国家的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百姓,构建一套周密的社会秩序。他关注社会基层的日常言行、所作所为,希望从基层着手改变家族与村落,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因此,他重视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他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重新解释《论语》《孟子》《中庸》,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编著《小学集注》,旨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著《论语训蒙口义》,对儿童的生活习惯提出了行为规范。——摘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三“有为佛而货者,有为巫而货者,有为倡优而货者,有为奇技淫巧而货者,皆不切于民用,一概痛绝之,亦庶乎救弊之一端也。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根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对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学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董仲舒对儒学发展的表现及其影响。(7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对儒学发展所做的贡献。(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