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气候基本特征(第二课时)(分层练习) 八年级地理上册 解析版_第1页
2.2气候基本特征(第二课时)(分层练习) 八年级地理上册 解析版_第2页
2.2气候基本特征(第二课时)(分层练习) 八年级地理上册 解析版_第3页
2.2气候基本特征(第二课时)(分层练习) 八年级地理上册 解析版_第4页
2.2气候基本特征(第二课时)(分层练习) 八年级地理上册 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气候基本特征(第二课时)分层练习读下图,完成1~2题。1.图中山脉大致与我国1月份的哪条等温线一致?(

)A.20℃等温线 B.8℃等温线 C.0℃等温线 D.-8℃等温线2.图中山脉南北两侧的温度带分别是(

)A.中温带和暖温带 B.亚热带和暖温带 C.亚热带和热带 D.寒温带和中温带【答案】1.C2.B【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山脉是秦岭,它和淮河构成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我国1月份的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经过的地方,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C正确,ABD错误,故选C。2.从图中看出,图中山脉为秦岭,秦岭以北属于我国的北方地区,是暖温带,以南是我国的南方地区,是亚热带。B正确,ACD错误,故选B。读我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3.图中①处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地中海气候4.该图所反映的我国气候特点是(

)A.气候类型单一 B.热带面积广阔 C.季风气候显著 D.极地气候为主【答案】3.B4.C【解析】3.读图可知,①处是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正确;我国无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排除ACD,B正确,ACD错误,故选B。4.读图可知,我国气候复杂多样,有5种气候分布,排除A;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地区,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北极圈以南的北温带地区,排除BD;位于亚洲东部、东临最大的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季风气候显著,C正确,ABD错误,故选C。我国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下图示意部分农业文化遗产分布。读下图,完成5~8题。5.沧州百年冬枣林所在的温度带为(

)A.中温带 B.暖温带 C.亚热带 D.寒温带6.四川文化农业遗产与其所对应的省区简称及省级行政中心,不正确的是(

)A.沧州-冀-石家庄 B.安吉-浙-杭州 C.新化-豫-沈阳 D.芒康-藏-拉萨7.新化地区的作物熟制(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到三熟 D.一年三熟8.芒康所在的省区风光绮丽,到该省区可以欣赏到的旅游景观是(

)①藏族锅庄舞

②竹楼村寨

③青青牧场,牛羊成群

④沙滩椰林

⑤冰川广布,雪山连绵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答案】5.B6.C7.C8.B【解析】5.由图可知,沧州百年冬枣林地处河北省东南部,所在的温度带为暖温带。结合所给答案B正确,ACD错误,故选B。6.结合所学知识,沧州位于河北省,河北省简称冀,省级行政中心为石家庄,A正确;安吉位于浙江省,浙江省简称浙,省级行政中心为杭州,B正确;新化位于湖南省,湖南省简称湘,省级行政中心为长沙,C错误;芒康位于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简称藏,省级行政中心为拉萨,D正确。C错误,ABD正确,故选C。7.由图可知,新化位于湖南省,属于亚热带地区,亚热带地区的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结合所给答案C正确,ABD错误,故选C。8.结合所学知识,芒康位于西藏自治区,可以欣赏到藏族锅庄舞、青青牧场,牛羊成群和冰川广布,雪山连绵,①、③、⑤正确;竹楼是傣族的传统民居,位于我国云南省,②错误;沙滩椰林属于热带风光,只有在热带地区才能欣赏到,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读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9~10题。9.季风气候的特点是雨热同期,图中表示非季风区的气候特征的图是(

)A.① B.② C.③ D.④10.图中接近我国华北平原气候特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9.D10.A【解析】9.雨热同期是季风气候的显著特点,也就是说降水和高温季节同步。读图可知,①、②、③三图中夏季气温较高,均在25℃以上,降水集中的时间段也都在夏季,属于雨热同期。A、B、C不符合题意。④图中夏季高温,全年降水稀少,雨热不同期,不受季风影响,属于非季风气候,D正确,ABC错误,故选D。10.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华北平原属于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①、②、③、④四个选项中与华北平原情况最接近的是①温带季风气候,A正确,BCD错误。故选A。11.我国的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主要是因(

)A.山区面积广大 B.气候复杂多样 C.平原面积辽阔 D.季风气候显著【答案】B【解析】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使我国的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也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我国农、林、牧、渔各业综合发展,还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使我国地域文化的发展各具特色。山区面积方、季风气候显著不是主要原因,我国的平原面积狭小,B正确,ACD错误,故选B。12.小明有一位网友向他介绍自己家乡时说:我们这里的农作物通常一年三熟,主要水果有椰子、香蕉等。由此可知该网友的家乡所属的温度带为(

)A.中温带 B.寒温带 C.暖温带 D.热带【答案】D【解析】中温带的作物是一年一熟,A错误;寒温带的作物是一年一熟,B错误;暖温带的作物是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C错误;热带的作物是一年三熟,主要作物有水稻、椰子等热带作物,D正确,ABC错误,故选D。13.北戴河能成为夏季避暑胜地,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答案】A【解析】河北北戴河位于渤海沿岸,受海洋对气候的调节大,夏季气候比较凉爽,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北戴河能成为夏季避暑胜地,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跟纬度因素、地形因素和洋流因素关系不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读温度带和干湿划分图,完成14~16题14.结合所学知识,济宁市所在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分别是(

)A.热带,湿润区 B.亚热带,湿润区C.暖温带,半湿润区 D.中温带,半干旱区15.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和下列哪条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A.200毫米 B.400毫米 C.800毫米 D.1000毫米16.图中A区域的河流水文特性描述正确的是(

)A.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B.水量丰富,汛期短,含沙量小,无结冰期C.水量丰富,汛期短,含沙量小,有结冰期D.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大,有结冰期【答案】14.C15.B16.A【解析】14.济宁市位于山东省。读图可知,山东省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山东省位于暖温带和半湿润区,C正确,ABD错误,故选C。15.我国的四大干湿地区中,半湿润区的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半干旱区年降水量在200-400毫米之间,所以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正确,ACD错误,故选B。16.由图可知,图中A区域是南方地区,该地区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植被茂盛,水文特征是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小,终年无结冰期,A正确,BCD错误,故选A。气候学上以某地连续5天平均气温稳定≥10℃的第一天为春季的开始日期。图为“我国1981年~2010年间“春天”到来脚步的月份和地域分布”。读图,完成17~19题。17.对我国常年“春天的脚步”描述正确的是(

)A.广州和上海都是2月份到达 B.3月份春天的脚步到达范围最广C.青藏高原和北部边疆春天的脚步最迟 D.春天的脚步到达时间与地形无关18.影响“春天”的脚步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19.下列关于图中“春天”的脚步叙述正确的是(

)A.是指夏季风的移动节奏规律B.塔里木盆地入春早于同纬度地区是由于深居内陆C.青藏高原与大兴安岭入春晚的原因相同D.范围由区域内连续5天平均气温≥10℃的时段决定【答案】17.C18.B19.D【解析】17.读图可知,广州是2月份到达春天,上海是3月份到达春天,排除A;4月份春天的脚步到达范围最广,排除B;青藏高原和北部边疆春天的脚步最迟,C正确;春天的脚步到达时间与地形有关,青藏等地区受地形影响春天脚步到达慢,排除D;C正确,ABD错误,故选C。18.读图可知,我国春天的脚步方向是自南向北,这是由于自南向北纬度越来越高、气温越来越低导致的,纬度低,气温高,春天来得早,纬度高,气温低,春天来得晚,受纬度位置的影响,B正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人类活动不是主要因素,排除ACD;B正确,ACD错误,故选B。19.读图可知,华南地区2月就进入春天,比夏季风的移动节奏规律早,排除A;塔里木盆地入春晚于同纬度地区是由于离冬季风的源地近,受冬季风影响大,排除B;青藏高原入春晚是因为海拔高,大兴安岭入春晚是因为纬度高,原因不相同,排除C;读题干可知,气候学上以某地连续5天平均气温稳定≥10℃的第一天为春季的开始日期,故范围由区域内连续5天平均气温≥10°C的时段决定,D正确,ABC错误,故选D。图1是“我国局部地区图”,图2是“某地插秧景观图”,完成20~22题。20.我国哪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经过图1中的甲山脉(

)A.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B.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C.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21.图2所展现的耕作场景,可能出现在图1中的(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22.图1中四地与其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对应错误的是(

)A.①地区—寒温带、干旱区 B.②地区—暖温带、半湿润区C.③地区—暖温带、半湿润区 D.④地区—亚热带、湿润区【答案】20.A21.D22.A【解析】20.由图可知,图中甲是东西走向的秦岭,是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不是地势阶梯分界线,也不是季风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A正确,BCD错误。故选A。21.读图可知,图中是水田中农民在插秧的场景,读图可知,①为西北地区,②地区和③地区是北方地区,④地区是南方地区,水田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D正确,ABC错误。故选D。22.由图可知,①地区是暖温带和半干旱区;②地区在秦岭以北,是暖温带和半湿润区;③地区在太行山以东,是暖温带和半湿润区;④地区是位于秦岭以南的南方地区,是亚热带和湿润区。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下面的表格是我国某地的自然地理要系统计表,据此完成23~25题自然地理要素主要数值纬度位置120°E、30.2°N海拔高度/米7年平均气温/℃16.1七月平均气温/℃28.7一月平均温度/℃5.6年平均降水量/毫米132023.该地所属的温度带,干湿地区是(

)A.热带、湿润地区 B.亚热带、湿润地区C.亚热带、半湿润地区 D.暖温带、半湿润地区24.该地的“美称”用不着的是(

)A.聚宝盆 B.水乡泽国 C.富绕美丽 D.鱼米之乡25.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答案】23.B24.A25.B【解析】23.由表格可知,该地一月平均温度为5.6℃,七月平均气温为28.7℃,可知,该地位于亚热带;由年平均降水量为1320毫米,在800毫米以上,处于湿润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24.根据表格中的海拔、气温、降水量、纬度位置等信息推知该地应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河网稠密,富饶美丽,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有“水乡泽国”、“鱼米之乡”之称,故BCD不符合题意,“聚宝盆”是指柴达木盆地,A正确,BCD错误。故选A。25.由题干可知,该地位于我国某地,且地处亚热带的湿润区,可判定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B正确,ACD错误,故选B。26.读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分布图和图中四个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位于________大陆的东部,________洋的西海岸;图中C为我国第二大岛________岛。(2)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是A大兴安岭,B________山为界;在非季风区内,________(填“夏”或“冬”)季风难以到达。(3)四个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图,说明我国降水的共同特点是集中在________季;从四个城市降水总量的变化来看,我国降水空间分布有由________递减的特点。(4)图中甲、乙两河流量较大的是________河。【答案】(1)亚欧太平海南(2)贺兰夏(3)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4)乙【解析】本大题以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分布图为材料,涉及我国的位置、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及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1)读图可知,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图中C是我国第二大岛海南岛,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2)读图可知,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B贺兰山-巴颜喀拉山一线,在非季风区内,夏季风难以到达。所以非季风区受不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3)读四城市降水柱状图可知,我国四个城市降水都集中在夏季,降水最多的是武汉,其次是哈尔滨、拉萨,最少的是银川,武汉和哈尔滨位于我国东部地区,拉萨和银川位于开西部地区,我国降水空间分布有由东南沿海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