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11第三学段习作教学概述 31.1新课标第三学段习作教学目标 31.2第三学段习作教学的特点 32第三学段习作教学问题 42.1教师自身素质参差不齐 42.1.1习作课缺乏吸引力 42.1.2评改忽略习作整体 52.2较少开展习作实践活动 62.3脱离学生现阶段特点 72.2.1忽略学生态度引导 72.3.2忽视阅读积累的检查 83.第三学段习作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103.1提高自身素质,培养教育能力 103.1.1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103.1.2评改内容主次分明 103.2引导学生参与实践 113.3充分了解学生,打好习作基础 123.3.1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123.3.2把握学生的“黄金阅读期” 13结论 14参考文献 15附录 17致谢 20摘要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写作的定义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习作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综合体现了一个人的语文素养。习作教学务必与实际结合,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表达真情实感。为了提高学生的习作成绩,教师和家长用了很多方法,却在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负担,学生更加抵触习作,教学难度随之增加。本文以第三学段习作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从教师角度分析教学现状,探究该过程中问题出现的原因,根据教学实践提出相应解决策略。本文首先对选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等方面做简略阐述。结合调查数据对第三学段习作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当前第三学段教学问题有:教师自身素质参差不齐、较少开展习作实践活动和脱离学生现阶段特点。本文在对第三学段习作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后,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结合实践教学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包括提高自身素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和充分了解学生三方面,由此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逐步提高。 关键词:习作教学;问题;对策AbstractThedefinitionofwritinginChinesecurriculumstandardofcompulsoryeducation(2011Edition)is"animportantwaytoexpressandcommunicatewithwords,andaprocessofunderstandingtheworld,selfandcreativeexpression."ExerciseisthemostimportantpartofChineseteaching,whichembodiesaperson'sChineseaccomplishment.Practiceteachingmustbecombinedwithpracticetoguidestudentstoexpresstheirtruefeelingsinpractice.Inordertoimprovethestudents'performance,teachersandparentshaveusedmanymethods,buttheyhaveincreasedtheburdenofstudents,studentsaremoreresistanttotheexercises,andtheteachingdifficultyincreasesaccordingly.Thispapertakestheteachingsituationofthethirdperiodastheresearchobject,analyzestheteachingsituationfromtheperspectiveofteachers,exploresthecausesoftheproblemsintheprocess,andputsforwardcorrespondingsolutionsaccordingtotheteachingpractice.Firstofall,thispaperbrieflydescribesthesourceofthetopic,thepurposeandsignificanceoftheresearch,andtheresearchstatusathomeandabroad.Basedonthesurveydata,thispapermakesanin-depthanalysisofthecurrentsituationofthethirdstageofteaching.Atpresent,theproblemsofthethirdstageofteachingare:Teachers'ownqualityisuneven,lesspracticeactivitiesarecarriedout,andstudentsareseparatedfromthecharacteristicsofthecurrentstage.Basedontheanalysisoftheteachingproblemswiththethirdperiodofstudy,thispaperputsforwardtargetedsolutionstotheperspectiveofteachers,combinedwithpracticalteachingexperience.Includingthreeaspects:improvingtheirownquality,guidingstudentstoparticipateinpracticeandfullyunderstandingstudents,soastopromotethegradualimprovementinstudents'practiceability.Keywords:Practiceteaching;problem;countermeasure引言习作从来都是语文教育研究中经久不衰的话题。历年来,“小学习作”主题具备的超高热度表明了该主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只有汲取前人经验并深入研究,才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本文通过调查第三学段学生习作教学现状,探究根源,提出解决方法,帮助该学段学生提高习作水平。本研究通过了解习作教学现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教师要不断反思研究,以帮助学生克服习作上的困难。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既有利于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又能促进习作教学顺利进行。只有充分了解学生,依据其身心发展特点教学,教学才会更有针对性。因此,研究习作教学中的问题并提供策略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选择了近十年来的文献进行研究,蔡芬娜就该学段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指出:“单一教学方式和陈旧的教学观念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蔡芬娜.小学第三学段素材加工习作教学模式研究[D].集美大学,2019(5)[]蔡芬娜.小学第三学段素材加工习作教学模式研究[D].集美大学,2019(5):15.[]田甜.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开展多元评价的行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9(6):35.[]齐健健.小学高学段记叙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查与应对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6):30.国内学者关于第三学段习作教学问题的观点集中在模式化严重、教学方法单一和缺乏过程性指导及针对性评价等方面。朱坤认为一些老教师经常用框架作为孩子们写作的模板,这样导致孩子们形成了一种对教师的习作框架的依赖。教师的教学方式缺乏科学性是学生学习欲望低的主要原因[[]朱坤.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现状调查及改进策略[D].沈阳师范大学,2017(6):23[]朱坤.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现状调查及改进策略[D].沈阳师范大学,2017(6):23.[]于欣.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以秦皇岛市Y学校为例[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8(6):42.西方发达国家针对小学第三学段习作教学的专门论述不多,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重视习作教学。实用是美国教育的核心思想。吴彩琴提到,“美国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重点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吴彩琴.美国小学作文教学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0(11):2[]吴彩琴.美国小学作文教学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0(11):2.[]刘桐桐.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问题及对策——以哈尔滨市M小学为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6):5-10综上所述,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已被一一陈述,策略的针对性也较高。但在习作教学问题上,很多人都忽视了阅读积累的检查,只有进行检查,才能了解学生课后积累情况,以此打好学生的习作基础。新课标开始对学生的观察思考、积累运用和交流修改等习惯的培养。习作学习难度的加大使得学生在习作上的发展程度参差不齐,教师不断探索研究,家长也在寻找各种作文辅导班。那么,该学段的习作教学主要有哪些问题呢?究其根本,为何会有这些问题?又该怎样解决呢?本文将从教师角度探讨研究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向文安县朗程教育的第三学段学生发放网络调查问卷,回收问卷,并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与统计,总结学生在习作教学中的表现。另外,通过课后访谈,充分了解教师们的教学现状以及家长的配合度。最后,通过阅读大量相关书籍、学位论文和期刊,对其归纳整理,为本文解决第三学段学生习作问题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支持。1第三学段习作教学概述习作教学的任务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与思维,而是要教会学生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对第三学段习作教学进行研究,首先要明确其教学目标和特点。1.1新课标第三学段习作教学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小学语文习作的总目标表述为:“能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需要时,能够使用常见表达方式进行写作,从而发展书面语言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1-13了解了小学语文的总目标,还要熟练掌握第三学段习作教学的具体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了该学段习作教学目标:“1.要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习作素材;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习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3-201.2第三学段习作教学的特点首先,第三学段习作教学要求教师促进学生产生表达欲望。学生用身体感知世界,成长到一定阶段,识字能力发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欲望油然而生。其次,该学段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四年级开始,学生的思维逐渐发展为抽象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教会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并解决问题。最后,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新课标的设置逐渐侧重学生的观察思考和积累运用能力,这就表明,教师重视教学联系学生实际的重要性,例如鼓励学生通过参观、看纪录片等方式积累习作素材;另外,课外阅读也是重要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选择读物、坚持习惯培养和积极进行读书交流等,增加学生的素材积累量。2第三学段习作教学问题本次调查以文安县朗程教育机构的师生为对象,分别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进行。本次调查共访问五位语文教师,共发放100份问卷,回收90份,有效作答90份。通过调查数据了解教师教学现状以及学生在习作教学中的表现,为成因研究和对策提出奠定基础。经分析,目前教师习作教学主要有教师自身素质参差不齐、较少开展习作实践活动和脱离学生现阶段特点等问题。2.1教师自身素质参差不齐通过访谈发现,如今教师在习作教学方面存在很大问题,这成为了学生习作困难的主要诱因。2.1.1习作课缺乏吸引力学生汲取习作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习作课,因此调查习作问题首先要确定学生讨厌习作的原因是否源于习作课。据调查显示,学生不喜欢习作的主要原因确实是习作课的枯燥、晦涩。在接受调查的90人中,有41人选择不喜欢习作。通过分析,有82.92%的学生认为习作课索然无味,学习兴趣也随之降低。习作课上教师会向学生提问,给几分钟时间思考。时间到了,学生鸦雀无声,教师只好自问自答。那么,思考的几分钟里,学生们在做什么?大部分学生在交头接耳或者走神,等着教师宣布答案。在复习刚刚学过的作文知识时,学生仍旧答不上来。可见,习作课上,学生难以跟着教师的思路走,难以被教师吸引,所以部分学生作文基础知识不牢固,经常犯标点、错别字和病句等基础性错误。在调查中,学生普遍觉得习作课没有新意,趣味性不高。而在调查教师教学态度时,部分教师称习作教学的效果不显著,不如基础知识课提分快。有的教师也坦言习作教学会耗费很多精力,习作课的设置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只有极少教师会在习作课中加入表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造成了习作课没有吸引力。习作课上,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忽略,加上课堂作文教学主要是迎合考试作文的要求,课堂便少了亲和力、吸引力。在实际教学中,有的习作课仍是传统习作教学方式,教师给定主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一节习作课下来,学生到底学会了什么?很多学生听不懂习作课,没有理解知识,也就无法将知识内化。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感受,时间一长,学生也就对习作失去了兴趣。陈旧的教学理念使得习作课模式化严重,死板的习作课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第三学段的学生开始变得羞涩,不如低学段时主动,有的害怕回答错误被同学们嘲笑,有的觉得老师的鼓励没有吸引力了。这就表明教师要更新鼓励学生的方式。另外,教师没有做到因材施教,部分学生处于接受能力较弱阶段,仍然灌输大量知识,易导致学生厌烦习作;部分学生接受能力发展较快,仅仅教授简单知识,又会让学生觉得没有挑战性,渐渐失去兴趣[[]王瑾.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哈尔滨Z小学为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王瑾.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哈尔滨Z小学为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6):21-222.1.2评改忽略习作整体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是一个教学阶段的终结和开端。那么教师是如何对习作进行评价的呢?调查结果如下:对于教师常用的评语调查,问卷设置了一道多选题。根据调查数据来看,“字迹工整”、“表达清楚”和“语言啰嗦”是教师最常用的,均占据一半以上。而“语句通顺”和“内容空洞”也是学生经常收到的评语。可见,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主要关注在语句、语言、内容和字迹。在教师访谈中,多数教师也提到习作评价时会多关注学生习作的内容和结果。教师不辞辛劳地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批改,却忽略了评改的实质:立意、情感、主旨等。新课程标准改革中,习作评价观念的重要转变就是从重视习作方法和技能变为重视习作内容和材料的准备过程。注重习作过程,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另外,在习作教学中,学生的习作读者就是老师。学生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会惧怕这个特殊的读者。教师作为读者,与学生之间形成了评价与被评价关系。很多情况下,只有符合教师的喜好,才可能获得高分。慢慢地,学生在写作文时打破自己的真实想法以迎合老师的喜好,习作的最终目的不再是表达自己,而是得高分。习作教学的评价机制从来都是教师评学生改的方式,忽视了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地位,忽视了学生在习作中的真实情感。教师虽然已经受到了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洗礼,但是实践起来难度很大。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繁重不堪的教师来说,革旧纳新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而他们更愿意等待他人的“推广试验”[[]陈敏.小学阶段习作评改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陈敏.小学阶段习作评改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9):20-472.2较少开展习作实践活动人通过身体存在于世界,有所经历,才会有通过口头和书面表达抒发喜怒哀乐的诉求。习作教学范围包括课堂和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多加开展习作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体验。那么实际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习作实践的情况如何呢?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八成的学生反映教师几乎不会带他们参加实践活动。习作素材主要在生活中,现在的学生大多缺乏生活体验和感悟。实际教学中,没有什么生活经历的学生被迫推陈出新,写出吸引人的内容,但是没有发生过的事很难写出来。学生的亲身体验不足,无法将习作与生活相联系。在此情况下,教师引领学生感悟生活,通过习作实践活动唤醒学生生活体验便成为了有效方式。但在调查中,很多教师并未重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经过访谈,教师认同习作教学联系学生实际可以解决学习问题。但很多教师仍然把学生禁锢在书本里,隔离了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另外,部分教师过分强调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却忽视了它的实用性。类似这样仅仅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却脱离学生实际、忽视学生发展的教学是与新课标要求相悖的[[]商琦.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研究[D].扬州大学,2019[]商琦.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研究[D].扬州大学,2019,(4):30-562.3脱离学生现阶段特点每一个学生都是发展中的人,有着独特的个性。但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阶段性特点相脱离,使得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教师忽视了学生主动学习态度的引导以及课外积累的检查,致使教学不符合学生特点,教学工作难以顺利进行[[]于欣.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以秦皇岛市Y学校为例[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于欣.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以秦皇岛市Y学校为例[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8,(6):40-422.2.1忽略学生态度引导端正的学习态度是学习的内驱力,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由此,研究学生的学习表现要从态度入手,调查其习作学习是否积极,以增强内驱力对学习的推动作用。从调查结果可知,只有44.45%的学生认为习作是为了表达自己或出于个人兴趣,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习作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者父母和老师的压力。可见,学生还没有把习作变成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方式。错误的认识也就导致了问题的出现。学生的习作学习不积极。更严重的是已经出现了害怕、厌倦习作的学生,他们对习作的“厌恶种子”已在心中生根发芽。第三学段的学生自主意识逐渐强烈,自尊心和自主性进一步增强,但仍缺乏自我约束力,加上面临小升初,学习压力大,非常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调查数据显示,有55.56%的学生认为写作是应付考试或达到父母和家长的要求。而我国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习作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懂得表达自己和与人交流。由此得知,部分学生的习作态度并不符合新课标要求。就第三学段学生的特点来看,纠正习作态度需要教师的引导,而在教学现实中,这一问题却被忽略。学生习作学习不积极,在习作学习上处于被动地位。而对习作的消极心态令部分学生对待习作有两个突出表现——懒和散。题目布置下去,懒得写,懒得去想;写的时候写一点玩一点,甚至借口作文本忘记带了、作文本被家人当成垃圾扔了、忘记写了等企图少写一次,不逼到份上不动笔。为了写作业而写作业,糊弄一次算一次,哪里还有人会去想习作是为了什么。学生只有真正认识到习作是自我表达的需要,才会从心底喜欢习作。而这些都是教师的引导工作。教师仅以教授学生习作知识为目的,却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习作态度不端正,就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因而,教师要多加引导学生端正习作学习态度,让学生喜欢习作,学习的积极性才会提高。2.3.2忽视阅读积累的检查教师和家长都懂得素材积累的重要性,勤督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或看时事新闻,但大多数学生只是增加了阅读的数量,却忽视了质量。此次研究特调查了教师对学生阅读积累的检查情况。调查中,仅有16.67%教师能够每周都检查学生的阅读积累情况。该机构给学生准备了读书笔记本,老师也会要求学生完成读书笔记并背诵好词好句。但是在检查环节,多数学生只是选择比较简单的词语进行积累,他们所谓的“好句”也只是“真是不可思议”之类的短句。草草完成的读书笔记又怎会帮助学生习作?部分学生能积累到有意义的词句,却没有运用在习作中。大多数学生虽然完成了积累和背诵作业,但仅仅是为了完成作业而积累,这样就导致读书笔记本没有发挥作用。所以看似努力积累了写作素材,却只是做“表面功夫”。第三学段的学生处于11至13岁年龄段,这时候正是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定型期。如果在这个时期养成了阅读积累习惯,以后不用教师和家长的督促,学生就能坚持阅读积累。根据个人成长规律和我国的教育制度来看,10至14岁是奠定人生观、价值观和知识基础的“黄金阅读期”[[]刘桐桐.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问题及对策——以哈尔滨市[]刘桐桐.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问题及对策——以哈尔滨市M小学为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6):38-40但根据调查,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充分利用“黄金阅读期”。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多阅读积累,却没有进行检查。学生是否进行了素材积累,能否灵活运用素材,恐怕只有学生自己知道。第三学段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未发展完全,需要教师的帮助,但教师们却忽视了“黄金阅读期”的作用,也就导致学生在习作中“无话可说”。3.第三学段习作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教育活动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对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产生着关键影响,因此教师教学出现问题,学生的学习困难也会层出不穷。那么面对第三学段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究竟应该采取哪些解决策略?本文将解决策略分为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和充分了解学生三方面。3.1提高自身素质,培养教育能力教师是直接的教育者,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着主要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解决习作教学问题的关键性因素,只有教师有意识地改革教学,才能促进习作教学的顺利进行。3.1.1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教师要明确习作水平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部分,不能为了习作而习作。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把重点放在学生习作的过程。教育教学一直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应停留在语言层面,而是要与学生一同实践,以身作则。该机构的教师在入职前要参加总部培训,在每学期开始之前,也会去总部学习,不断学习最新的教学经验和方式。另外,该机构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写作文,由此产生共鸣。在讲授状物文时,老师会和学生一起观察教室中的物品,观察完毕,运用一节课的时间完成习作。作文批改完成,教师会和学生共同分享、探讨。进行分享时,学生们以一种崇拜和学习的心态学习教师习作中的知识,有的学生甚至会对照教师的文章进行自我修改。教学是双边活动,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教师要将“授人以渔”付诸行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现阶段的教育倡导民主式教学,具体落实到教师身上,就是要减少教师教的次数,增加学生的学,逐渐放开学生,最后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王瑾.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哈尔滨Z小学为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王瑾.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哈尔滨Z小学为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6):28-303.1.2评改内容主次分明从访谈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在评价学生习作时,更多关注学生习作中的错别字、病句、语序不当等问题,却忽视了习作中思想、情感的表达。教师要重视学生在习作中体现的行文思路、情感表达和布局谋篇的能力,才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以习作表达自我。在习作评改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主次分明,着眼习作整体。而在评语的内容上,教师要充分结合该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习作初学者的特点,合理运用奖惩,尤其要着重表扬。教师的表扬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受到了老师的关注,从而树立习作的信心,提高习作兴趣。评语要多关注学生在习作中表达自我,内容是否具体、真实。实习期间,教师特意转变了评价的重点。在一次想象作文的练习中,很多学生提到自己以后想成为记者、老师等,第一排的一个男生却沉默不语。通过课后的沟通,教师得知该生喜欢手游,想要成为一名游戏开发师,怕说出来会被笑话。经过教师的鼓励,该生在习作中详细描述了自己的想法。教师对其习作评价道:“习作中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真情实感,下次要勇敢分享出来哟!”学习进入后期时,该生积极发言,习作内容合理真实,习作成绩也提高了。在习作评价中,教师还采取了学生互评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评价可以大幅提高其积极性。受自尊心驱使,他们会格外注意同学对于自己习作的评价,这就使问题得到及时修改,评价效率也得到提高。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习作的整体,感受学生情感的表达,还要适当让学生参与评价,提高其积极性。3.2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习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丰富而个性的情感体验,从而在此过程中获取新鲜的习作素材,促使其表达欲望旺盛。习作实践活动要求教师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第一,活动之前,要根据学生特点策划习作,以提高他们的策划能力;第二,活动中注意记录,提高学生观察和记录生活的能力;第三,活动后进行回忆,鼓励他们表达真实情感。只有恰当运用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的习作更加贴近生活、体现生活,习作质量也会有所提高。该机构的语文教师会组织各种各样的师生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还会丰富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喜欢习作课。实习期间,本机构的语文教师组织了“揪尾巴”活动。在活动准备阶段,先把学生分为两个小队,然后用报纸制作“小尾巴”,塞进裤子里。在激烈的“大战”中,学生们喊着叫着,跑着跳着,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也会勇敢地揪其他同学的尾巴。活动结束,教师让学生完成活动习作。学生在习作中都写到了自己揪别人“尾巴”的过程或者为队友加油的动作以及活动中的欢乐。由此可见,通过实践活动改进教学具备可行性。3.3充分了解学生,打好习作基础习作教学脱离了学生特点,问题也就层出不穷。该学段的学生可塑性很强,正处于基础知识学习阶段。该学段的学习难度提高,重点和难点逐渐浮现,学生的学习压力加大。因此,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要及时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态度和把握好他们的“黄金阅读期”,提高学生初步的习作能力,为其今后的学习夯实基础。3.3.1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习作,是用文字记录自己的过程,通过文字描绘所见的世界。学习的意义在于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价值,学会价值判断,学会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第三学段的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强烈,但意志不坚定,很容易被困难打倒。加上升学的压力,本就对习作有抵触心理的学生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消极情绪,解决这种情况的关键是端正学习态度。在实习期间,有这样一位学生,他的习作成绩很低,习作课上总是一言不发。每次交习作,他总是有无数借口逃避。于是,教师便利用课余时间和他聊天,由此得知他经常因为成绩差被教师忽略,认为习作就是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因此不喜欢发言和习作。在之后的教学中,教师会特别注意他的闪光点,经常给予他发言的机会,并及时表扬。一个月以后,他有了很大的转变——积极举手发言,经常分享自己的经历,能够按时完成习作。实践表明,教师要适当引导和鼓励学生,帮助他们克服消极心态从而主动学习。3.3.2把握学生的“黄金阅读期”学习离不开理解,而理解的基础就是经验和知识的储备。爱阅读的人,具有丰富的知识,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也会增强,阅读量会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甚至会影响三观的确立。现在,很多教师并未充分利用“黄金阅读期”。很多教师会为学生列阅读书单,家长也会急忙为学生买来读物。这时候,手机、电脑失去了吸引力,书籍成功挽留住了孩子的心。可是在习作中,部分学生仍然无话可说。阅读不是看热闹,而是有意识地积累。教师不应只是鼓励学生阅读、积累,而要定时检查学生的积累情况,关注其能否熟练运用素材。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组织了“师生共阅读”活动。选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进行阅读,完成几个任务:第一,每天上传一句读书感言(手写拍照上传),每晚八点进行优秀感言评选;第二,每天摘抄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手写拍照上传);第三,每次上课时,教师和学生共同解决阅读时的疑问;第四,每周完成一篇包含积累素材、字数在100字左右的小练笔。每完成一项任务,就能得到相应的积分,参加月末的抽奖活动。阅读初期,学生会在家长的督促下坚持完成任务。到了中期,倦怠产生,教师和家长会更加注意监督力度。一本书阅读完毕,学生慢慢形成主动积累素材的习惯,习作内容更加充实了。所以,把握学生的“黄金阅读期”应定时检查知识内化情况,并加以督促,才能促进学生阅读积累习惯的养成。结论本研究首先对第三学段习作教学进行了概述,在明确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和该学段习作教学的特点后,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文安县朗程教育的师生进行调查,以便熟悉当下习作教学现状。通过调查和教学实践,本文对当前教学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教师教学问题有:教师自身素质参差不齐、较少开展习作实践活动和脱离学生现阶段特点。其中教师自身素质不齐具体表现为习作课缺乏吸引力和评价忽略习作整体;脱离学生现阶段特点具体包括忽略学生态度引导和阅读积累的检查。本文针对教学现状,提出了建立与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参与实践;结合学生特点改进教学等解决对策。为响应新课改,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另外,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和把握好“黄金阅读期”,还要勤带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最后,在习作评价方面,教师要重视习作整体,分清主次,多关注学生习作的情感与思想。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提醒教师要经常反思,投身于教学研究,致力于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就全文来看,本课题探究了第三学段习作教学现状及问题,针对习作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达到了最初的研究目的,对习作教学有所助益。但在研究过程中仍存在不足:首先,本文主要着眼于教师,角度略显单一;另外,研究对象是文安县朗程教育机构的师生,研究范围较小,适用范围有限;最后,相关教学实践不充足,一些对策还需要时间去验证。习作教学问题从很久之前就是语文教育研究的重点,可见习作教学的改进漫长而艰难,需要教师不断克服困难。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素质要及时提高,教学的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和特点紧密联系,评价要多加关注整体。真理探求是曲折的,实践也是随着理论的提出慢慢实现的,这就需要人们孜孜以求,使其达到发展和完善。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1-20[2]胡汤芳.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8.05:5-63[3]吴彩琴.美国小学作文教学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0.11:1-03[4]蔡芬娜.小学第三学段素材加工习作教学模式研究[D].厦门:集美大学,2019.05:3-50[5]冯恺.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河南省X市某小学为例[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6.05:1-45[6]叶圣陶.怎样写作[M].北京:中华书局,2007.8:25-46[7]孙建龙.小学习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20-51[8]田甜.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开展多元评价的行动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9.06:30-35[9]于欣.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以秦皇岛市Y学校为例[D].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8.06:40-42[10]齐健健.小学高学段记叙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查与应对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06:5-45[11]朱坤.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现状调查及改进策略[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7.06:20-26[12]刘桐桐.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问题及对策——以哈尔滨市M小学为例[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06:4-40[13]罗应石.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新乡市某小学为例[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7.05:2-49[14]廖海蓝.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05:10-45[15]陈敏.小学阶段习作评改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6.09:20-47[16]王瑾.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哈尔滨Z小学为例[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06:3-30[17]程翔.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6:56-67[18]李海林.语文教学科研十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12:34-64[19]于漪.我和语文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15-45[20]商琦.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新目标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
- Unit9 Life in the Year 2025(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一起)英语六年级下册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8章立体几何初步8.4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课时作业30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2章生物个体的稳态微专题突破2下丘脑的功能及研究激素生理功能的常用方法学案苏教版必修3
- 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11 宇宙之生命谜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 第2章基础实验2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2024)上册
-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3教学设计-1.1 认识计算机网络1-粤教版
- Unit1 The mass media Extended reading (2)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牛津译林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Unit 5 Section B 1a-1d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湘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
- (高清版)DB15∕T 3585-2024 高标准农田施工质量评定规程
- 试油(气)HSE作业指导书
- 重症监护-ICU的设置、管理与常用监测技术
- 法律顾问服务投标方案(完整技术标)
- 中医药三方合作协议书范本
- 2024年《动漫艺术概论》自考复习题库(附答案)
- 2024年职业技能“大数据考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题库与答案
- 慢病报卡系统使用流程图
- 2024年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专题训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梯形的面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