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绝经典的叙事类型
关于“是否可以写《诗》”的问题,许多人对此感到否定。其中许多是方家,分析其起源,大多数人都是因为绝句系统。如余恕诚先生就曾经指出:“近体诗中的绝句,体制短小,不可能构成情节曲折的叙事诗。……一般的抒情诗,特别是短小的律绝,很少展开叙述。”“绝句能否叙事”与其体制的长短是否有必然联系呢其实,如果我们对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叙事”概念加以重新界定,则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关于此点,陈向春先生曾有过明确阐述。他认为,中国古代并无今天所谓叙事诗、抒情诗之称谓,此种类分概念借自西方,并不适用于中国古代诗歌的划分。故有必要对“叙事”概念做一重新审视。叙事之“事”,应该还原为中国人思维和生活里的宽泛含义,叙事不应局限在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框架内,有完整情节的肯定是叙事,一鳞半爪式的事件片段(场景)也是叙事。对于中国人来说,事的完整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后面的心感。这一论断,跳出了源自西方的“叙事”概念的藩篱,使得“绝句能否叙事”成为一个伪命题。另外,如果我们追溯中国古代诗歌的起源,也可以印证诗歌能否叙事与其体制长短并无必然联系。如相传产生于上古时期的《弹歌》,就是一首纯叙事之作,其诗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虽然只有短短八字,却清楚、生动地叙述了从制作工具到进行狩猎的全部过程。从产生的源头看,绝句自五言短古和七言短歌变化而来,体制天然短小,“离首即尾,离尾即首”(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周啸天先生也指出:“绝句体的天然局限,是体制的短小。”正是因为缺乏足够的叙事空间与容量,故绝句与其他文学体式相比,在叙事艺术上具有很多与众不同的突出特征。一在叙事结构上,每句话都代表两种类型:完整的线性叙事和片段性的分散叙事1.事件结构上的整体性改善在这种结构模式中的绝句中,诗人按照时间或逻辑顺序,完整地叙述清楚一件事情,有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首尾明确,在事件的结构脉络上表现为一条完整的连续的直线。叙事因子也比较完整,人物、环境、情节,甚至事件背景都一应俱全。全篇不仅意脉文气自然流畅,而且“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历览中国古代诗歌,采用这种叙事模式的绝句不乏佳作,下面略举几例。先看中唐陆纶的《塞下曲》其二,诗曰: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此诗为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二首,取材于司马迁的《史记·李将军列传》,原文曰:“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从叙事的视角分析,这是一首极为典型的整体性线状叙事绝句,全诗虽只有短短的20字,叙事因子却极为齐备,不仅有将军夜猎的具体时间、地点,还有环境、气氛,甚至人物的心理感受(末句“没在石棱中!”既是叙述箭入石的状态,亦含将军发现此奇迹后的震惊之情)。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也一应俱全。在叙事结构上,作品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从头一天的夜晚到第二天的清晨)进行叙写,首句叙写将军夜猎场所的具体时间、地点、环境、气氛,为下文作铺垫;次句叙写将军引弓射箭,形象鲜明。后二句把时间推迟到翌日清晨(“平明”),叙写将军寻箭,发现箭“中石没镞”的奇迹。神话般的夸张,为作品涂上了一层神秘、浪漫的色彩,读者始而惊异,既而嗟叹,惟觉其妙,不以为非。这样叙写,不仅形象地表现了将军的勇武,而且使全诗富于戏剧性,事件情节更为曲折,更能引人入胜。又如晚唐杜牧的《清明》一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此诗也是一首在叙事结构上采用整体性线状叙事模式的典型之作。作品叙事要素非常完整,事件过程也十分清楚。全诗按照严谨的逻辑顺序展开,首句“起”,先从清明时节的天气、环境及氛围下笔。次句“承”,叙写路上悲伤欲绝的行旅之人。“断魂”,指人内心凄迷哀伤而并不过分外露的感情。行人为何“欲断魂”呢因为按照古代风俗,清明节这天应该家人团聚,祭扫踏青,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又加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岂不愁绪更甚故心境自然就“欲断魂”了。第三句“转”,叙写行人欲借酒一消悲愁的心理及行为:借问牧童,酒家何处第四句“合”,牧童遥指——杏花村!诗到此戛然而止,余味悠长。再如中唐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在叙事结构上同样属于典型的整体性线状叙事模式,其诗曰: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诗叙述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然细品诗境,却别有洞天。诗人妙用“寓问于答”之手法,叙述了“寻隐者不遇”这件事情。在短短二十字之中,勾勒出三个人物(访者、童子、隐者),三种景物(高山、青松、白云)和访者与童子的三番问答,完整地叙述了诗人访隐不遇的经过。首句点明会晤地点在“松下”,接待人是“童子”,这不仅交代了“不遇”的情节,而且以松树象征与表现隐士的孤傲、高洁。后三句全是童子的回答:首先回答“师采药去”,介绍师父外出的目的;再回答师傅的大致去向;末句转折,“云深不知处”,含婉转辞谢。诗中隐者虽未正面出现,但通过侧面烘托,其形象已十分清晰鲜明地展现出来。2.《夜internet》一波之色,作品804年所谓“片段性点状叙事”,是指绝句在叙事上没有连续的完整的内容情节,只抓取事件中的重点“片断”或重要“场景”进行叙写,这一“片断”或“场景”仅仅是事件全部过程中的一个节点。作品中也许可能有主要人物甚至环境、气氛描写,但事件是被割裂的,缺乏叙述的连贯性。绝句的这种点状叙事模式,正好印证了朱光潜先生的论断:“诗歌是‘从混整的悠久而流动的人生世相中摄取来的一刹那,一片段’,并力求‘在刹那中见终古,在微尘中显大千’”。俄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象征主义诗歌的领袖勃留索夫也曾说过:“诗歌截取的只是无数感情和不断进行着的事件的某些瞬间和场面”。就数量而言,这种“片段性点状叙事”是绝句叙事的主要模式。以中唐白居易的七绝《邯郸冬至夜思家》为例,诗曰: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此诗写于公元804年(贞元二十年),冬至这天,诗人正宦游在外,是夜宿于邯郸驿舍中,灯下独坐,倍感凄凉冷落,遂有感而发,写下此诗。作品主旨意在抒写客居在外的诗人那种浓浓的思家之情,但从叙事结构上分析,却只抓取了“抱膝灯前影伴身”这个场景来表现,属于典型的片段性点状叙事。“灯前”二字,既点明了具体时间是在“夜晚”,同时又有渲染环境和气氛的作用;“抱膝”一词刻画出诗人于驿馆中百无聊赖,枯坐无趣的处境;而“伴”字则赋予“影”以人之情感。在这举家团聚的佳节时分(有唐一代,冬至是个重要节日,人们举家欢聚一堂,赠礼互贺),陪伴诗人的唯有自己的“身影”而已,真乃悲哉伤哉!其强烈的孤寂之感,浓浓的乡愁和思家之情,充溢全篇。在这个“思家”场景写完后,诗人反向落笔,以想象的方式,道家人如何想“我”说“我”,颇耐人寻味。这与杜甫《月夜》中的“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之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如晚唐张祜的《宫词》,在叙事结构上也属于典型的片段性点状叙事模式。诗曰: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这是一首直叙其事的宫怨诗,全诗抓取一个“双泪落君前”的震撼场景,展示出一幅宫人悲惨命运的生活图。首句从空间着眼,交代宫人去家之远;次句从时间下笔,说明宫人入宫之久。这两句诗,把一个宫人远离故土、幽闭深宫数十载的悲惨遭遇浓缩在短短的十字之中,不仅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大大增加了诗歌的重量和深度。后二句转入抒写怨情,以一声悲歌、双泪齐落的震撼场景,将女主人公埋藏极深、蓄积已久的怨情喷薄而出、一泻千里,从而收到了强烈的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再以白居易的绝句《夜筝》为例: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闇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此篇中,诗人只选取了两个关键场景:一是“闇低容”的筝女“自弹、自感”;二是“弦凝、指咽、声停”的无声顷刻。“自弹”,点明筝女演奏得心应手,技艺高超;“自感”,点明了筝女完全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之中,倘无“自感”,焉能感人限于体制,筝女虽不能像琵琶女那样敛容自陈一番凄苦身世,但“闇低容”三字,已使读者想象无穷。至于如何“自弹、自感”,读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思接千载,神游万仞。第二个场景叙写一个无声的顷刻。“弦凝、指咽、声停”六字具有丰富的暗示性,引起读者想象那筝曲的无比美妙。诗人在这里对音乐的描写只取一顷刻,使人窥一斑而见全豹,而获得的感受是“别有深情一万重”。二在表现手法中,单果叙事可分为两种类型:直接叙事和间接叙事1.表现手法:“明叙”是“赋”的手法的一种“明叙”在这种叙事类型中,作品直接从正面叙说事情,直陈其事,叙事因子是显性的。这是“赋”手法(包括直接叙事、直接描写和直接抒情)中的一个方面,笔者将这种表现手法姑且称为“明叙”。采用这种表现手法的绝句作品很多,如前文所例举的诸多作品皆是如此,笔者在此不再详述。2.夜泊色,夜味形笔者将之称为“暗叙”,即指绝句叙事时不从正面着笔,而是从侧面间接点出,诗中可能有人物甚至环境、气氛描写,但在事件内容上无任何明显的叙述,事件是隐晦的,曲折的,不显明的,诸多叙事因子也表现为隐性状态。以唐张继的《枫桥夜泊》为例,其诗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初读此作,只觉诗中无一处明确叙事,其实所叙之事及事件中的人物隐于诗句之中——夜半时分诗人卧听寒山寺的钟声,这是典型的“暗叙”。作品构思极为精妙,题为“夜泊”,实际上只写“夜半”时分的景、事、情。首句描写午夜之景:落月、啼乌、满天寒霜,环境幽暗静谧;次句描绘“枫桥夜泊”的特征景象和诗人感受:江枫渔火、客子孤舟、羁旅愁思。后两句写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夜的静谧和清寥,而且揭示了诗人卧船听钟时的千般感受。深秋时分冷落的自然之景和寂寥的地理环境互相呼应,渲染和表现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乡之情。又如唐孟浩然的《过融上人兰若》一诗,也属于“暗叙”的代表作品。诗曰: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恋翠微。这是一首访友不遇之作。开篇“山头”二字,既表明融上人住所的地理位置,也说明诗人访友历经了艰难的攀登过程。到寺之后,只见“禅室”内唯有“僧衣”悬挂,随风飘曳,“窗外也无人”,唯有“溪鸟”翻飞。这两句本意在于叙说诗人访友不遇,但没有明说,却通过这样一种独特的隐晦的“暗叙”方式表达出来。既然访友不遇,那只有下山归去。下到半山,天已黄昏(可见山高路远),就在此时,忽闻山寺钟声(可见主人已归)。在这样的情形下,诗人是继续下山呢,还是折回山寺呢诗中没有道明,但读者可以意会得到诗人一定颇费踟蹰。就人物而言,一明一暗,访者明,被访者暗。诗人虽未遇融上人,但这高远、幽深、空静的山寺内外,似乎处处可见融上人的身影。此诗无论是叙事还是写人,都极尽含蓄之能事,正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晚唐诗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含蓄》)的绝佳体现。三在叙事能力上,有单个叙事和多重叙事的区别。一般叙事和部分叙事1.诗三新嫁妻-投诗问路在叙事容量上大部分绝句作品都属于“单一叙事”,但也有少部分作品却是“多重叙事”,即文本中叙述的是一件事,而推究其创作原因、背景或深层意蕴又有其所叙的真正本事。以唐朱庆馀的《闺意上张水部》一诗为例: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按照古时婚礼仪式,新婚之夜过后,天明时分,新娘要由新郎陪同,到正厅去拜见公婆及其他夫家家人。诗人抓取了这样一个场景(片断):新娘子精心梳妆完毕后,对自己的容貌还是不放心,就低声询问新郎:“我的眉毛画成这样符合潮流吗”从字面上理解,作品意在描绘新嫁娘即将在夫家家人面前亮相时的忐忑不安的心理,但诗人的真正用意并非如此。此诗另题作《近试上张水部》,其真正目的,是因为马上就要举行科考了,诗人怕自己的作品不符合主考大人的要求,因此写下此诗,以新妇比自己,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投诗问路”,含蓄地表达其临考前的不安与期待,借此征求张籍的意见。这才是作者叙写此诗的真正本事。朱庆馀呈献后,张籍回曰: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由于朱的赠诗用比体写成,所以张的答诗也是如此。在此诗中,张将朱比作一位采菱姑娘,相貌既美,歌喉又好,因此,必然受到人们的赞赏,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从而消除朱庆馀“画眉深浅入时无”的顾虑。2.绝句“通”“则”所谓“通篇叙事”,是指诗人于绝句全篇20字或28字的容量中仅仅客观地叙述某件事情,在个人主观情感上不做任何褒贬,无直接抒情和议论成分。而“部分叙事”的绝句刚好与此相反,叙事在其容量中仅仅只占部分篇幅(一般处在前两句的位置),在全篇中处于从属地位,起着铺垫作用,是后两句抒情或议论(诗人主观情感的直接体现)的基础。就结构层次而言,“部分叙事”的绝句一般是先客观叙事,再转入主体抒发。先以中唐诗人王建的《新嫁娘词》为例: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这首五言绝句便属于“通篇叙事”之作。首句“三日入厨下”直陈其事,同时也点出古代新婚的特定习俗:女子过门第三天要下厨,其厨艺水平是否合乎婆婆心意至关紧要,所以新妇心中总会有几分忐忑不安;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环保路面施工合同模板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村集体安置房销售合同模板3篇
- 2025年度领队与旅游行业联盟合作协议范本4篇
- 二零二五版印刷材料采购保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体育设施承包经营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豪华轿车二手车置换与交易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物流陆上货物运输托运合同智能物流4篇
- 2025年度香烟品牌线下活动策划与执行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版安防产品绿色环保认证采购合同3篇
- 2025年新型环保铝单板生产与供应合同范本4篇
- GB/T 6913-2008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磷酸盐的测定
- GB/T 18717.2-2002用于机械安全的人类工效学设计第2部分:人体局部进入机械的开口尺寸确定原则
- 教案:第三章 公共管理职能(《公共管理学》课程)
- 中国文化概论(第三版)全套课件
- 117-钢结构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与管控措施
- SHS5230三星指纹锁中文说明书
- 诺和关怀俱乐部对外介绍
- 保定市县级地图PPT可编辑矢量行政区划(河北省)
- 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 供方注册指南-ZTE
- 真心英雄合唱歌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