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原理精粹-适用于临床医学生_第1页
磁共振原理精粹-适用于临床医学生_第2页
磁共振原理精粹-适用于临床医学生_第3页
磁共振原理精粹-适用于临床医学生_第4页
磁共振原理精粹-适用于临床医学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RI扫描序列和新技术李绍林教授南方医院影像教研室三、磁共振成像技术最经典的自旋回波序列(spinecho)1.什么是T1WI2.什么是T2WI3.什么是PDWI(质子密度加权像)什么是T1WIT1加权成像(T1-weightedImaging)定义:图像的对比主要依赖于组织的T1值差异。短TR:400-600ms短TE:10-20ms什么是T2WI

T2加权成像(T2-weightedImaging)定义:图像的对比主要依赖于组织的T2值差异。长TR:2500-4000ms长TE:80-100ms什么是PDWIPD加权成像(PD-weightedImaging)定义:图像的对比主要依赖于组织的质子密度差异。长TR:2500-4000ms短TE:10-20msSE序列信号强度公式I=K.N(H).f(V)×e-TE/T2×[1-e(-TR/T1)]

I=K.N(H).f(V).MX-Y.MZK为常数N(H)为质子密度f(V)为流动质子的函数,流空效应或流入增强T1:越短,信号越强,越长,信号越弱。T2:越长,信号越强,越短,信号越弱。

病变对组织弛豫时间的影响

1.炎症2.肿瘤3.纤维化4.梗死5.血肿(或出血)6.增强扫描1.炎症水肿:大分子结合位点的数目相对固定,水肿意味着游离水或自由水的增加。游离水从91%升至92%时,T1弛豫时间增加10%。

2.肿瘤除少数肿瘤外,大多数实质性肿瘤的弛豫时间均较其宿主组织延长。游离水与结合水的比例增加。肿瘤组织弛豫时间的增加通常小于炎性病变,但两者有相当大的重叠,鉴别时要结合形态学改变和病史。

3.纤维化质子密度低,几乎没有MRI信号。肉芽组织T1/T2相对较长。

4.梗死T1延长,T2延长。

5.血肿或出血

分期时间T1WIT2WI超急性期:24h以内稍低稍高急性期:1-3d稍低低亚急性期:3-7d高低7-14d高高慢性期:14d以后低高/低6.增强扫描(1)Gd——顺磁性造影剂缩短T1,T1增强(2)Fe——超顺磁性造影剂缩短T2,T2增强/qk/91170x/200301/7314498.html

第三节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序列一、自旋回波序列(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SpinEchoSequence(SE,Turbo-SE,Fast-SE)

先发射900脉冲,间隔一定时间后再发射1800脉冲,再间隔相同时间采集回波信号,如此反复进行,构成SE序列

第一章总论

第三节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序列一、自旋回波序列(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两个重要参数:重复时间(Repetitiontime,TR):两个900脉冲之间的间隔时间。回波时间(Echotime,TE):900脉冲至采集回波信号的时间。第一章总论

第三节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序列一、自旋回波序列(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通过调整TE、TR时间长短,分别可以获得反映组织T1值、T2值和质子密度的图象,分别称为T1加权像、T2加权像、质子密度加权像。

第一章总论

第三节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序列一、自旋回波序列(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两种重要成像:T1加权像(T1WeightedImaging,T1WI):重点显示组织T1值的图像称为T1WI参数:短TR(TR<500ms)、短TE(TE<30ms)特点:显示解剖结构清楚,对病灶不敏感第一章总论

第三节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序列一、自旋回波序列(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两种重要成像:

T2加权像(T2WeightedImaging,T2WI):重点显示组织T2值的图像称为T2WI

参数:长TR(TR>2000ms)、长TE(TE>90ms)特点:对病灶敏感,但显示解剖结构不如T1WI清楚。第一章总论T1WIT2WIT1WI

T2WI

第三节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序列二、反转回复序列(Inversionrecover,IR)

反转回复脉冲序列(即1800—900—1800),第一个1800至900脉冲的间隔时间称为回复时间(Inversiontime,TI),900脉冲后经1800脉冲至采集回波信号的时间称为回波时间(TE)两个脉冲组间隔的时间为重复时间(TR第一章总论

第三节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序列三、梯度回波序列(GradientEcho,GRE)

通过施加不同的梯度磁场,使分散的相位因重聚而趋于一致,达到最高的回波信号强度,这种利用梯度磁场小角度激励脉冲代替1800脉冲产生的回波称为梯度回波。第一章总论

第三节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序列三、梯度回波序列(GradientEcho,GRE)T1WI

短TR(200ms)、短TE(10ms)和较大翻转角。T2WI长TR(200ms)、长TE(10ms)和较小翻转角。

第一章总论

第三节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序列四、快速成像序列(单次激发、快速成像)

五、脂肪抑制成像技术,使脂肪呈低信号(FatSuppression,FS)六、液体衰减反转回复序列,水抑制技术(Fluidaffenuatedinversionrecovery,FLAIR)七、水成像技术(MRCP,MRUG)重T2WI,重点显示液体第一章总论正常腹部脂肪抑制MRIMR水成像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

第三节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序列八、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一)血液流空现象(低信号)在SE序列中流动的血液呈现低信号(二)血液流动增强现象(高信号)MRA(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

第一章总论正常胸部MRI表现GRE序列(亮血技术)正常胸部MRI表现SE序列(黑血技术)MR脑血管成像(MRA)

正常肝脏增强动态MRA

(DE-MRA)

太不可思议了

第四节MRI图像特点

T1WIT2WI水低信号高信号脂肪高信号高信号软组织等信号等偏低骨皮质低信号低信号骨松质等偏高等偏高流动血液(SE)低(无)低(无)GRE(MRA)高高新鲜出血等或低高陈旧出血高高

第一章总论

第四节MRI图像特点MRI优势和技术特点1,无辐射,无损伤2,多方向切面扫描(横断、矢状、冠状、斜位)3,多参数成像(T1WI、T2WI、MRA、水成像、水抑制、脂肪抑制)4,软组织对比度高,图像清晰5,对病灶敏感,有利发现小的、早期病变6,流动血液与血管壁之间具有很好的自然对比,无须造影剂7,无骨质硬化性伪影第一章总论

第五节临床应用一:适应征

1中枢神经系统各种病变(炎症、肿瘤、畸形、血管性病变等),优于CT2五官及颈部软组织病变3纵隔及心脏大血管病变4腹内实质器官及腹膜后血管病变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