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光的干涉_第1页
第6章-光的干涉_第2页
第6章-光的干涉_第3页
第6章-光的干涉_第4页
第6章-光的干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物理光学OPTICS

光的干涉(InterferenceofLight)两光波在空间相遇形成稳定的强弱分布,称为干涉目录6.1光的发光机制6.1.1光源的发光机制相干光6.1.2光程与光程差6.2分波阵面干涉6.2.1杨氏双缝干涉6.2.2劳埃德镜与半波损失的验证6.3分振幅干涉6.3.1等倾干涉6.3.2等厚干涉6.3.3牛顿环6.3.4迈克尔孙干涉仪(1)第六章波动光学(WaveOptics)6.4光的衍射

6.4.1光的衍射现象6.4.2惠更斯-菲涅耳原理6.4.3菲涅耳衍射夫琅和费衍射6.5夫琅和费的单缝衍射

6.5.1夫琅和费单缝衍射的实验装置6.5.2用菲涅耳半波带分析夫琅和费单缝衍射图样6.5.3单缝衍射的条纹分布6.6夫琅和费的圆孔衍射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

6.6.1夫琅和费的圆孔衍射6.6.2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6.7光栅衍射

6.7.1光栅6.7.2光栅衍射条纹特点6.7.3光栅光谱6.7.4光栅的分辨本领(2)

6.8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

6.8.1X射线的衍射实验6.8.2布拉格公式6.9光的偏振性6.9.1自然光线偏振光部分偏振光6.9.2偏振片起偏马吕斯定律6.9.3反射和折射起偏布儒斯特定律6.9.4双折射起偏6.9.5偏振棱镜波片

6.10偏振光的干涉6.10.1椭圆偏振光圆偏振光6.10.2偏振光的干涉作业:P1566-1、6.2、6-4、6-5、6-8、6-10、6-13、6-14、6-15、6-16、6-17、6-19、6-21、6-22、6-25、6-26、6-30、6-31、6-32(3)(4)研究对象:光的本性、光现象、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光学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一、几何光学时期(17-18世纪)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光学仪器、光的本性。二、波动光学(19世纪初)光的电磁性质和传播规律,特别是干涉、衍射、偏振的理论与应用三、量子光学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光的量子理论为基础,研究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光的波粒二象性、光子四、现代光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激光6.1光源的发光机制(Theluminousprincipleoflightsource)(5)光源的发光是大量的分子或原子进行的一种微观过程6.1.1光源的发光机制相干光-13.6eV-3.4eV-1.5eVE1E2E3E

0

21=(E2-E1)/h普通光源发光特点:1)自发辐射(spontaneousradiation);2)每一次发光持续时间很短(t<10-8s)波列长度L=c

普通光源(6)独立(不同原子同时发出的光不相干)··独立(同一原子先后发出的光不相干)激光光源发光特点:1)受激辐射(stimulatedradiation);2)每一次发光持续时间较长E2E1普通光源发出的两束光在空间相遇很难产生相干叠加,这样的光称为非相干光(noncoherentlight)。激光光源发出的两束光在空间相遇能产生相干叠加,这样的光称为相干光(coherentlight)。怎样获得相干光?Ps

*分波面法分振幅法·P薄膜s

*(7)将来自同一原子的同一次发光“一分为二”。6.1.2光程(opticalpath)

光程差(opticalpathdifference)

(8)两光波在空间某点P相遇,讨论相遇点的光强分布。

1

2

AA1A2P点的光振动合成矢量图设

01、

02分别为s1、s2光源的初相;A1、A2分别为s1、s2在P点的振幅,

1和

2为两波在r1和r2两段路程上介质中的波长,则两波在P点的振动为由波的叠加原理可知在相遇点P合振动的振幅平方为光强分布为:其中

为两波在真空中的波长,令

=n2r2-n1r1定义:光在媒质中通过的路程(r)与媒质折射率(n)的乘积(nr)称为光程(opticalpath)

=n2r2-n1r1称为光程差(opticalpathdifference)光强分布与相位差

有关(9)当

01=

02时光程差与相位差之间关系:干涉加强(明纹)干涉减弱(暗纹)(10)(11)薄透镜的等光程性(记住)PP'F'PP'等光程等光程F焦平面透镜成象均为亮点表明各条光线在会聚点相位相同,也就是各条光线光程相等。ss'(12)重要结论:透镜可以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但对物、象间各光线不会引起附加的光程差。6.2分波阵面的干涉(Theinterferenceofdividingwavefront)1.实验装置(1801年)托马斯·杨(ThomasYoung)1773-1829,英国物理学家(13)观察屏Ess2s1面光源L6.2.1杨氏双缝干涉(Youngdouble-slitinterference)(14)I

2.干涉条纹分析xD0dP·r1r2两光波在P点处的光强:设

01、

02分别为s1、s2相干光的初相;A1、A2分别为s1、s2在P点的振幅。假设A0=A1=A2,

01=

02图中:相邻实线与虚线的相位差为

P点处的相位差:k=0,1,2,...明纹中心k=1,2,...暗纹中心

=±2k

k=0,1,2,...明纹中心

=±(2k-1)

k=1,2,...暗纹中心

为真空中的波长,k称为级数。(15)P点处的光程差为1)干涉条纹的光程差分布xk=1k=-1k=-1k=1k=0k=-2k=2k=-2k=2当

很小时(<5º)sin

tg

=x/D(16)k=0,1,2,...明纹中心k=1,2,3,...暗纹中心P

r1r2oxxD

d·I

=r2-r1

d·sin

2)干涉条纹的位置分布2)任意二条相邻明(暗)纹之间距离:

x与k无关,表明条纹是等宽等间距明暗相间平行条纹,x越大级数越高。d不可过大,因为d过大条纹过密人眼分辫不了就看不到干涉现象(d约几mm

到10-1mm)(17)讨论:1)重要结论:光程差相等的点构成同一条干涉条纹;相邻两条明(或暗)纹之间光程差的变化为

。a)各级明纹(不含零级)都是彩色条纹b)中央零级明纹是白色条纹c)高级次明纹可出现重合(18)3)入射光为白色光:各级明纹不同波长对应的位置:各级明纹的宽度:1k-1-k0-k-1k+1例1:己知d=0.1mm,D=20cm入射光波长

=5460Å求1)第一级喑纹位置2)如某种光照射此装置,测得第二级明纹之间距离为5.44mm,此光波波长?3)如肉眼仅能分辩两条纹的间距为0.15mm,现用肉眼观察干涉条纹,双缝的最大间距?(19)解:1)取k=12)取k=2xo5.44mm2-2

=5460Å的光产生的(20)3)如

x=0.15双缝间距必须小于0.728mm才能看到干涉条纹。=6800[Å]xo5.44mm2-2

=6800Å的光产生的解:1)2)设在x处

1的k1级与

2的k2

级首次重合,则有

2的第二级与

1的第三级重合。(21)取k1=3,则k2=2由条纹的间距公式例2:杨氏双缝,d=0.5mm,D=25cm,

1=4000Å,

2=6000Å1)分别求出二种波相邻明(暗)纹间距

x2)距中央明纹多远处首次重合?各为第几级条纹?解1:1)如挡s1,0级上移到P点处,即无薄片时的3.5级处。(0)03.5无薄片,P点光程差:加薄片,P点光程差:2)(22)薄片增加的光程差:例3:杨氏双缝实验,用透明薄片挡住一个缝发现中央明纹移动了3.5个条纹,如入射光波长

=5500Å,薄片折射率n=1.4。问:1)该薄片增加了多少光程差?2)该薄片厚度e=?P解2:1)考察中心点的光程差0rr(-3.5)2)(23)6.2.2劳埃德镜(Lloyd

mirror)与半波损失(half-waveloss)暗条纹,有半波损失光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时,在正入射(即入射角为0

)或掠入射(即入射角为90

)的情况下,在二种介质界面处反射时相位发生

的突变,此现象称为半波损失。(24)MEAEBCdDs1s212xxoP(25)6.3.1等倾干涉(equalinclinationinterference)分光板M扩展光源s平行平面薄膜黑背景透镜观察屏(透镜焦平面)同心圆条纹6.3分振幅干涉(Theinterferenceofdividingamplitude)1.观察等倾干涉条纹装置2.干涉条纹分析一束光照射在薄膜上光束1:A点反射的光光束2:从A-C-B射出的光(26)C

en1n1n2>n1

rA

BD12

f

iP

ioEL1、2二束光的光程差为:

'为附加光程差

'=

/2or0,由周围的介质折射率决定。···1)点光源照射时干涉条纹的分布(27)k=1,2,3,.......明k=0,1,......喑入射角:i,折射角:r

C

en1n1n2>n1

rA

BD12

f

iP

ioEL···倾角i相同,

也相同,而

相同的点构成同一级干涉条纹,故称为等倾条纹(equalinclinationfringes)。(28)L

fP

en1n1n2>n1i

rA

C21Siii

·112P'BP'Pofen1n1n2

>n1oiPi面光源··2)面光源照明时干涉条纹的分布s1、s2、s3发出的光只要入射角i相同,都将会聚在同一个圆环上。·s1s2s3分振幅干涉,使用面光源时,每个点光源产生的一组同心圆条纹彼此互相重叠。(29)等倾条纹照相2)薄膜厚度变化,条纹有何变化?e增加时,条纹向外移,条纹从中央“冒”出(30)思考:移动一个条纹,薄膜厚度e改变多少?设观察中心处(i=0),k和k+1级对应厚度为ek

和ek+1空气膜:1)i越大

越小所以越向外,条纹级次k越小;中心处级次最大。

e减少时,条纹向里移,条纹从中央“缩”进介质膜:讨论:e3.透射光的干涉1光束:ACD2光束:ACBE各级明纹为彩色条纹;对同级而言,红色在内紫色在外。n1,n2,e保持不变时,k相同,

越大,i越小,3)白色光入射:(31)D'1、2两束光的光程差:iABCED讨论:透射光也是一组明暗相间的圆形等倾条纹对应某入射角i:反射光明暗条纹与透射光的互补(32)4.应用:镀增透(反)膜k=1,2,......明k=0,1,2,......喑例4:黄光

=600nm垂直照射在平行平面肥皂膜上(n2=1.33)如反射光恰好是第一级明纹,求肥皂膜的厚度e?黄光在肥皂膜内的波长。解:1)垂直入射i=0º,n1=1,n2=1.33,k=12)(33)n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