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西天山小屯村妇好墓发掘简报_第1页
新疆西天山小屯村妇好墓发掘简报_第2页
新疆西天山小屯村妇好墓发掘简报_第3页
新疆西天山小屯村妇好墓发掘简报_第4页
新疆西天山小屯村妇好墓发掘简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疆西天山小屯村妇好墓发掘简报

一、陵区主事遗迹1975年冬季,我们队在小屯村西北进行了搜查和挖掘。这里是一片高出周围农田约80厘米的三角形冈地,面积约一万多平方米。其南缘是取土形成的断崖,长约140米,断崖上暴露出殷代的夯土基址,由东向西长约70多米,夯土基址连成一片。为了解遗址内涵,于这年12月1日在冈地东南部开5×10米探方六个,即T11、T12、T21、T22、T31、T32。当时仅揭出一座较完整的房基,即建在妇好墓之上的FI,其余均未到边,由于房基面积都比较大,必须大面积揭露才能搞清其全貌,因冬季不宜发掘,遂停止工作,予以覆盖。1976年春季继续1975年的工作,这一年的两个季度共发掘1000多平方米,探方坑位图见《殷墟妇好墓》图一。发掘到殷代墓葬10余座,灰坑80座,另有隋唐墓等。妇好墓的发掘是本年度最重要的收获,此墓的正式报告《殷墟妇好墓》已发表。这次发掘的其他遗迹,原拟在发掘范围附近再做一些工作然后发表。但因故在一段时间内未能发掘,而所发掘的其他资料,例如M11在妇好墓报告中已引用过,所发掘到的夯土基址对于研究殷代建筑基址的演变也有一定参考价值,因此这里将发掘范围东部的T20、T21、T22的遗迹予以报导。T21、T22位于断崖之上,面积10×5米。T20是为寻找F7的南部边线所开的探方,大部位于断崖之下,面积为10×6.5米。T21、T22东邻T11、T12,文化层叠压关系与其东边妇好墓所在的T11相似,耕土层下即露出夯土基址与破坏基址的灰坑。通过初步整理得知这一带遗址延用时间比较长,殷墟文化第一至第四期的遗迹均有发现(以下简称第一、二、三、四期),关于这四期的年代,我们曾论述过,不赘述。此遗址在不同发展阶段遗迹内涵有所不同。属于第一期的夯土基址与灰坑为数较少,分布在发掘范围东部,房基与灰坑多被第二期墓葬或较晚的其他遗迹破坏。到第二期在发掘范围东部,以及发掘范围之外的东部和南部,分布有与妇好墓大体同时的墓葬,墓圹一般比较大,长约4—6米,分布稀疏。相当这一阶段的夯土、基址,除F1之外还有F7。这两座房基方向一致,都未发现灶或烧土面,不像居住的房屋,大概是用作祭祀或其他活动的建筑。第三、四期多是东西较长的南北向房基,以门向南的为主,有的有灶或烧土面,当为居住的房屋。窖穴较多,其中少数属第三期,多数是第四期的。有些破坏了第二期的居住遗存和墓葬。有些窖穴深5米以上,底部往往保存腐烂的谷物痕迹,大概是储存粮食用的。遗迹现象表明第三期以后,这里又成为殷代的居住地。这次所选择的T20、T21、T22三个探方之内有保存较好的夯土建筑基址F7,基址上下限较清楚,与建在妇好墓之上的F1相距不远,年代也较接近,对确定F1的年代提供了佐证。而《殷墟妇好墓》中所引用的M11也恰在T22之内。下面分居住遗址和墓葬两部分进行介绍。二、组合柱洞与柱窝居住遗存有夯土基址、窖穴、灰坑等,下面分别加以介绍。(一)房基这里仅选择保存较好的F7(原编号为76AXTF7,图一)加以介绍(1)位置与发掘经过F7位于T20、T21、T22之内,西边伸出T21、T20边线。它的西北部上面压着一层红色残房基土,南北长4.7、东西长3.9米,边缘不整齐,也未发现柱洞,已难以复原。残房基土厚约8—12厘米,揭去后发现其下面的夯土与东边为一整体,并在北部首先发现了柱洞6和一夯土柱基。铲平后找清了自北而南排列的6、7、8、9四个柱洞,在西边找到了西北角,并发现了柱洞1,其南边是柱洞2、3,这三个柱洞与东边的6、7、8大体对应,并找到了房基的东北角,房基北部已较清楚,向南、西边已到断崖下,于是继续开方寻找,终于找清了房基的东南角和西南角,揭出了基址的全貌。(2)房基形制F7是一座南北较长的东西向长方形房基,由东北角向南5.6米,向东扩出1.8米,扩出部分之拐角与东南角恰在一条直线上,房基西边线长15.4、东北角至东南角长15、北边线长6.9、南边线长8、中部长约9米。房基内有排列整齐的柱洞四排,西边一排五个,编号1—5,中间一排五个,编号6—10。由于东边线北部向里拐进,东边只有两个柱洞,编号为11、12,这两个柱洞与西边的3、4大致对应。这十二个柱洞都比较深,北边由于利用了较早的残房基,且生土较浅,柱洞1和6深约1米,其余大部深约1.2米,柱洞之间的距离多在2.6—3.6米之间,只有3与4,11与12相距在四米以上。东边向外扩出部份有一排五个柱洞,由北而南编号为13—17,多数相距1.2—1.4米,只有15与16相距3.2米,大概中间还有一柱洞被H68所破坏。这排柱洞较浅,距基面深45—65厘米。在柱洞14与15之间,房基夯土中埋有一个甕棺葬(M9)。这排柱洞可能是擎檐柱。在其东边房基之外,有一层路土,厚约2—5厘米。在柱洞13、14、15东面约1.5—2.2米,分布有一片长方形夯土块,形似土坯,多残破,保存较好的长30、宽20—25厘米,极易破碎,当是从建筑物上坍塌下来的。类似的土坯在安阳后冈龙山时代的房基中曾发现过。根据柱洞14、15之间房基土中埋有甕棺葬和其东边有路土分析,大概门向东。柱洞14一16之间可能为门道所在。房基东西边线的方向均偏东,东边线之北段为6度,西边线之南段为10度,东边线向外扩出部份之北边线为95度,门向约为95度。此房基虽被墓葬、灰坑破坏,但四角与边线保存尚好,柱洞基本齐全,仍是一座保存较好的殷代房基,面积约有100多平方米,是发掘范围之内最大的一座。(3)房基结构房基修建过程是先挖基槽,根据土质不同,基槽的深浅也不同,东北部利用了旧房基土,生土又较浅,因而基槽也较浅。南部房基之下生土较深,房基槽也比较深,断崖之上房基槽深90—135厘米,基槽之下大部为生土,仅在中部有很薄的灰层。房基土为黄土,有花点,纯净坚硬。夯层厚8—10厘米,夯窝直径3—5厘米。从房基土的平面与北剖面观察,是从东西两边垫土夯成的,从平面上观察,两边土色稍有不同,从剖面上可看出有交相叠压关系,二者为一体,显然由两面垫土更便于施工。修建房基和安放木柱的过程大体是:在房基夯土打到一定高度,然后挖柱窝,柱窝挖好之后,底部先填土夯实,然后将木柱放入柱窝内,再在其周围填土夯实,待木柱安放牢固之后,往上是与基址同时夯打起来的。因而在上层只见柱洞,不见柱窝,在断崖之上的柱窝多数在距基槽底部约60厘米深发现,柱窝与柱洞都很清楚,向下挖30—40厘米,仅见柱基无柱洞。平面图上所绘的是柱窝上口,直径50—70厘米,往下较小,为口大底小的圆形坑。柱洞1—12直径17—24厘米,木柱较粗。柱洞13—17直径为15—20厘米。多数柱洞内保存朽木灰,除东边一排的柱洞13与16底部有卵石柱础外,余均无础石。(4)与周围遗迹关系及年代推断F7于耕土层下发现,其西边缘北部压着厚约15厘米的灰土,破坏房基的灰坑较多,如H18、H33、H36、H37、H44、H53、H68等,其中属于第二期偏晚的有H36,属于第三期的有H18,属于第四期的有H33、H37、H44,其余两座陶片甚少,较接近第四期。F7西南部被一座南北向房基F3所破坏,此房基内出第三期簋口,大约为第三期所建。破坏房基的墓葬仅M11一座,位于西边线北段边缘。另外有三座小儿墓,可能与修建房基的祭祀有关,其中一座即埋在房基内的M9,另外在西边线北段也有两座小儿墓,一座(M16)靠西北角,甕棺葬,头向南;另一座(M15)无葬具,头向北,二者相距约4.5米。墓口与房基面在同一平面上,墓填土与F7的房基土相似,大概与修建房基的祭祀有关。房基北部下面压着H59,是属于第一期的窖穴。房基土内陶片很少,有较大的残豆盘一件,似假腹豆,此种豆盘第一、二期均有发现,结合被近似第二期偏晚的H36和M11破坏的现象分析,此房基修建较早,上限可能到第一期,约相当武丁早期。从无第二期偏早(即相当妇好墓阶段)的灰坑破坏房基观察,第二期应仍在使用,到第二期偏晚阶段,约相当于祖庚祖甲时代逐渐废弃。此房基东边向外扩出部份与建在妇好墓之上的F1大致对应,二者相距约4米。房基的主体部份与F1相距约5.8米。两座房基都是东西向的,门向也一致。F7面积较大,无灶或烧土面等居住痕迹,不像居住的房屋,大概与建在妇好墓之上的F1同为用于祭祀的宗庙性建筑。(二)窖穴窖穴为数较多,这里选择与判断F7年代有关的三座,即压在F7之下的H59以及破坏F7的窖穴H18、H36。1.H59位于T22之内,F7北部,椭圆形,口长径1.7米,口距地表1.3,坑口至底深2.8米。坑壁较直,南北壁上有供上下的脚窝,北壁保存四个,南壁上部坍塌,保存三个,北壁最上边的脚窝距坑口50厘米,第二个距坑口90厘米,第三个距坑口140厘米,第四个距坑口190厘米,再向下90厘米到坑底,脚窝之间距离40—50厘米,底略大于口,较平坦。南壁还保存一些工具痕迹,方形头,似铲,宽约17厘米。坑内上层填土比较坚硬,灰褐色,陶片很少,似有意垫平的,此层厚约1.9米;下层填绿灰土,质松,有颗粒状物,似霉烂的谷物,有鬲足、簋、盆、罐等残片和牛、羊腿骨等。复原陶簋一件(H59:2,图二,1;图三,1)。侈口,圆唇,口沿内有凹槽一周,腹壁较直,圈足较矮。高17.5厘米。此种簋为第一期所常见,此灰坑属第一期。2.H18位于T20东部,耕土层下露口,破坏F7房基土,圆形,口小底大,口径1.4、底径1.7、深2.2米,坑壁光滑,底为生土,较平,坑底中部有烧土硬面,大概为防潮。坑内填黄土,杂有一些涂白灰面的草拌泥块,当是建筑物坍塌后填入坑内的。坑内陶片较多,复原陶尊二件,陶簋、盂和臼形器各一件,陶器属第三期,下面对器形作简单描述。簋(H18:3,图二,3;图三,2)泥质灰陶,窄沿外折,方唇敛腹,圈足较高,腹饰弦纹三周。高16.4、口径24厘米。陶盂(H18:7,图二,2;图三,3)侈口,短颈,腹部收敛,圈足外侈,口沿下饰弦纹二周,腹上部有凸棱一周。高9、口径13.7厘米。陶尊2件。标本H18:4(图二,6;图四,1),侈口,沿外折,腹较直,高圈足,切地外折,腹饰凸弦纹四周,圈足饰弦纹二周,腹内留有泥条盘筑痕迹。通高25.6、口径23.7厘米。标本H18:5(图二,5;图四,2),口部与圈足稍残缺,敞口,沿外折,圆唇,形制纹饰与上件略有不同。通高25.8、口径23.5厘米。陶臼(H18:6,图二,4;图四,3)直口,高颈,腹下部略外鼓,圜底,中部残,腹饰交错绳纹,留有陶拍印痕,器厚重。高17.8、口径13.9、厚1.2—1.8厘米。此种器形很少,在苗圃北地铸铜遗址内曾发现过一件,内底呈圆形似臼,这件也像臼。3.H36位于T22西北部,口距地表25厘米,破坏F7房基,坑口呈圆形,直径1.3、深0.8米,坑壁较直,底略小于口,平底,底东南部向外掏出两个小坑。坑内填灰土,陶片较多,有侈口敛腹的陶簋残片,口内阴线靠近口沿,有实足较高的鬲足,从陶片特点观察略早于H18,属第二期偏晚阶段,但此坑无复原标本,关于这一阶段的陶器已作过介绍。三、玉戈等人架出土文物,分组这里仅报导与F7有关的两座墓,一座是埋在基址内的甕棺葬M9;另一座是破坏F7的长方形竖穴墓M11。(一)M9位于T21内,F7东部向外扩出部份,在柱洞14和15之间,打在夯土中,口距基面35、底距基面55厘米,与这一排柱洞深度接近。埋葬时挖一长方形坑,长60、宽40厘米,甕罐是砸碎以后埋入的,下铺上盖,人骨在中间,坑内填夯土,仅存头盖骨和肢骨残块,头向北,年龄约两三岁(图五)。(二)M11位于T22西北部,打破F7西边线北段,被H37破坏东南角。墓葬形制与随葬品陈放位置长方形竖穴,墓口距地表30厘米,长18.5、宽0.95米。底长1.65、宽0.78、距地表2.2米。方向零度。坑内填夯土,与F7房基土相似,略发黄。由墓口向下50厘米夯土呈红褐色,较坚硬。夯层厚9—11、夯窝直径3.5—6厘米。墓底四周有熟土二层台,高35厘米,台很窄,东西两侧宽10—17、北台宽5—10厘米。墓室中部有人架一具,已朽成粉末状,仅头骨保存较好。骨架周围铺朱砂,长1.3、宽约0.45米,头端较宽,厚约5厘米。人架头向北,面向上,身长约1.05米,当是孩童。在头部及胸部有散乱的绿松石片。有两处保存对合形状(图一〇,8),一处下有朽木与漆皮痕迹,可知是镶嵌在髹漆木板上的。在人架头部和腰间随葬玉戈、玉饰等。两件玉戈在头下,一件横置,一件竖放;在人架胸部放有牙璧一件,腰间右侧有小玉牛一件,左右两侧有管状珠,右侧管状珠下有一小玉燕,这些玉饰大概是穿坠在衣服上的。人架口中有玉鱼六件(图七)。随葬品墓内共随葬玉器16件。玉戈2件。标本M11:4(图版壹,1上;图六,下),一面灰白色,另一面淡绿色,玉质较好,形短而宽,有中脊和边刃,内呈长方形,其上有前后并列的圆穿两个,为管钻。其后雕有两条平行的直线,后端雕琢平行的阴线四组,双线之间有缺口,援后部饰云纹兼目纹。通长24.7、内长6.5、厚0.6厘米。标本M11:5(图版壹,1下;图六,上),灰白色,援前端玉质较好,呈淡绿色。较窄长,锋尖锐,有中脊与边刃,内较长,前端有一圆穿,穿较直,似经修磨。援后雕出上下栏,援后与栏上饰云纹兼目纹,内后部有双线平行纹四组。通长31、内长8.6、厚0.5厘米。牙璧1件(M11:3)。淡绿色,近圆形,边缘有三个方向一致的“玑牙”,“玑牙”之间雕有两端略上翘的装饰。中部有圆孔。两面抛光,在其一面留有开料痕迹和一条凹槽。外径长12、孔径6.7、厚0.4厘米。此种玉器,吴大澂:《古玉图考》称为璇玑,并推测为浑天仪一类天文仪器的构件。近年夏鼐教授已著文纠正此说,认为“实为边缘有饰的璧,和天文仪器无关”。此种玉器在妇好墓出土的一件与骨笄、蚌蛙、小型石雕等装饰品放在一处。在这座小孩墓内也出土一件,推测是一种装饰品(图版壹,2;图八)。玉牛1件(M11:6)。灰绿色,圆雕,质较好。牛作跪卧状,昂首,张口露舌,方目,小耳,前肢作跪状屈于颈下,后肢甚短,稍前屈,短尾下垂,两前蹄间有一小孔,可供穿系佩带。背与腿部饰云纹,角饰人字纹。通长4.6、高3.1厘米。造型与妇好墓所出石牛近似(图版壹,3;图一○,9)。玉燕1件(M11:10)。乳白色,浮雕。作飞翔状,尖喙,圆眼为小孔,人字形尾,背一面突起,腹部雕出双足,形象生动。长2.1、厚0.2厘米(图一〇,1)。管状珠3件,稍有不同。标本M11:7,灰绿色,中腰稍细,上有凸弦纹二周,中有圆孔,孔两端有磨损痕迹,痕迹对称,显系由于穿坠磨损形成,长4.2厘米(图九,2)。标本M11:8,灰绿色,一端较大,中腰饰弦纹2周,两端有对称的坠痕,长4.7厘米(图九,3)。标本M11:9,灰白色,一端孔较大,壁薄,两端有对称的坠痕,长4.2厘米(图九,1)。玉牛、玉燕和三件玉坠分布在人架腰部两侧,南北长约40、东西长35厘米范围内,其间似有一定关系。玉饰2件。标本M11:1,近半圆形,有镂孔边饰,为镶嵌饰物,长6.8、厚0.3厘米(图九,5)。标本M11:2,灰白色,形似拐尺,外侧有镂孔边饰,长3.3、厚0.3厘米(图九,4)。玉鱼6件(M11:11—16)。玉质不甚好,一件残。皆用简单的线条雕刻出头部、背鳍、腹鳍和尾,形象逼真,眼为小孔,可穿系佩带。长约3厘米(图一O,2-7)。此墓被第四期灰坑H37所破坏,其墓圹打破F7的西边线。从墓内所出玉戈、小牛、管状珠等与妇好墓所出相似观察,此墓接近第二期,但仅根据玉器很难准确判断,大概与第二期偏晚的H36年代接近,是破坏F7的最早遗迹。四、fpse的对策与布局三十年代在小屯村东北地、村南、村中曾进行过多次发掘,但在小屯村西北地进行较大面积的发掘还是第一次。通过1976年的发掘工作,主要有以下三点收获。(一)给予研究殷墟布局以新的启示:通过发掘得知,这一带分布有殷墟文化第一至第四期的居住遗存,但各不同时期遗址的内涵却有所不同。属于第一期的基址和灰坑分布在发掘范围东部,妇好墓附近,基址多残破,面积较小,一般长4—6米左右,有的有烧土面或灶,还有少数长方形或椭圆形窖穴。大概当时这一带是殷代小贵族居住的地方。到第二期这里出现了一些形制较大的墓葬,经钻探得知,这一墓地主要分布在妇好墓之东面和南面。从已发掘的妇好墓和出土子渔铭文的十八号墓分析,大概是王室成员和贵族的墓地。在作为葬地的同时修建起一些祭祀性建筑。如建在妇好墓之上的F1和其西边的F7,F7的修建时间可能略早于F1,废弃时间大概在第二期偏晚的阶段(约为祖庚、祖甲时代),它与F1当有共存阶段。而F1的延用时间较长,大概到第三期以后才废弃。第三、四期这一带也修建了一些夯土基址的建筑,长约6—10米不等,多为南北向,有些有灶,在房基周围分布有为数较多的窖穴,第三期的较少,多数是第四期的。其中有些破坏了第二期的房基和墓葬。这些窖穴有些保存霉烂的谷物痕迹,当是供贮藏用的。不难看出随着殷墟范围的不断扩大,到第三期,这里已不再作为葬地,除保存少数礼仪性建筑外,已在废弃的基址上修建起居住的房屋。上述变化给予我们研究殷墟布局以新的启示。殷墟是商王朝后期的都城,在这里建都的时间长达二百七十余年之久,其分布范围是逐步扩大的,在不同发展阶段其布局也有所不同。过去所发掘的大量资料,使我们对殷墟的范围与布局的基本概况有所认识,但随着今后的发掘与分期研究,必将使我们对各不同时期的范围与布局有更为全面的认识。(二)为研究夯土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