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肥皂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bbfd93377f3694f19b52221d1115590/abbfd93377f3694f19b52221d11155901.gif)
![小学语文-肥皂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bbfd93377f3694f19b52221d1115590/abbfd93377f3694f19b52221d11155902.gif)
![小学语文-肥皂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bbfd93377f3694f19b52221d1115590/abbfd93377f3694f19b52221d11155903.gif)
![小学语文-肥皂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bbfd93377f3694f19b52221d1115590/abbfd93377f3694f19b52221d11155904.gif)
![小学语文-肥皂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bbfd93377f3694f19b52221d1115590/abbfd93377f3694f19b52221d111559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肥皂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廊、若、娇”等九个生字,识记“廊子、和弄、若是、脆薄、颤巍巍、山巅、婴儿、玲珑娇软、轻清透明、轻清脆丽、光影零乱”这些词语,学习多音字“和”。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3.运用多种方法(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关键字)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4.能结合关联词和生活实际复述吹肥皂泡的过程。5.体会文中丰富的想象,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能展开自己的想象,回忆美好童年,寄托美好的愿景。【教学重难点】重点:1.认识“廊、若”等九个生字,识记“廊子、和弄、若是、脆薄、颤巍巍、山巅、婴儿、玲珑娇软、轻清透明、轻清脆丽、光影零乱”这些词语,学习多音字“和”。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难点:1.运用多种方法(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关键字)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2.能结合关联词和生活实际复述吹肥皂泡的过程。3.体会文中丰富的想象,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能展开自己的想象,回忆美好童年,寄托美好的愿景。【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齐读课题师: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喜欢玩什么游戏呀?1、生自由说(跳皮筋、踢毽子、放风筝等)2、揭示课题师:我国著名的作家冰心奶奶,她小时候最爱玩儿的是吹肥皂泡。你听播放录音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童年回忆。齐读课题,20(一二)。生:20肥皂泡二、初读感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师:下面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77页。自己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围绕肥皂泡写了哪几方面内容?三、学习生字词(一)出示生词正音,学习多音字“和”。自由读师:这是本课的词语,自己读一读。指生读。师。谁来读?学习多音字“和”。正音师:这个词他读的很准确,谁再来读一读。指生读齐读。师:一起读。师:“和”是一个多音字,它还读()课件出示,生齐读师: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些词语吧。(二)学习写肥皂泡的词语。1、出示词语,自由读过度:老师这儿还有一组词语,自己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吗?谁来读?预设一:若生没有发现师:这些都是描写......(肥皂泡的)预设二:若生发现师:你真会思考,这些就是描写肥皂泡的。词语归类区分形容词和副词。课件出示“玲珑娇软、轻清透明、轻清脆丽、光影零乱”师:我们先来看这四个,谁来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预设一:学生找不到形容词。教师引导看左边这四个词都是描写......(肥皂泡的样子)预设二:学生发现了。师评价:你真会思考,这些都是写肥皂泡的样子。3、拆拼法理解玲珑娇软,为后面做铺垫。(1)引导学生自己理解词语。师:那这是一个怎样的肥皂泡呢?谁来说一说?指生说(2)总结拆拼法。师:很多词语就像这样把它分成几个部分,单独理解,最后把它合起来就是这个词语的意思,这样的方法叫做拆拼法。你看这四个词语,(出示词语)我们都可以用拆拼法来理解。课件出示:软悠悠轻悠悠颤巍巍师:那这一组词语你又有什么发现呢?预设一:学生发现ABB的叠词时。师:这是你的第一个发现。还有吗?预设二:学生发现不了副词。老师引导并出示幻灯片,如果这样看呢?你自己先读一读预设三:学生说出右边三个词是描写肥皂泡飘动的词语/它们是怎么飘的。教师评价: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3、朗读词语想象朗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想象着肥皂泡的样子,读一读吧。齐读。师:一起读四、学习课文把握主要内容1、师:那这篇课文围绕肥皂泡写了哪些内容呢?2、指生说,师板书(吹泡泡赏泡泡想泡泡)3、师小结: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吹泡泡、赏泡泡和想泡泡来写的。(二)学习第三自然段过渡:那么这一个个泡泡是怎么吹出来的呢?生自由读课文,圈画动词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2、交流动词梳理顺序。
(1)师:谁来说一说都有哪些动作啊?师相机贴。
(2)学生上台,梳理动词顺序。加深印象。师:谁能按照文中的顺序上来贴一贴?3、借助关联词和动词说出吹肥皂泡的过程。师:顺序正确了,那我们怎么样才能把吹泡泡的过程说清楚呢?(1)出示关联词师:之前,我们第四单元在“做小实验”的习作中知道了要想把事情说清楚就得用上表示顺序的关联词,冰心奶奶在文中也用到了这样的词语,快去找一找吧。(2)生找文中的关联词师:你能不能用上关联词和动作的顺序说一说吹肥皂泡的过程呢?(3)生自由练习师:同位两个试一试吧(4)指生复述过程师:谁想来说说?评价语1:说得很清楚,评价语2:你说的过程很清晰呢。评价语3:你说的顺序正确,步骤也很清晰呢。4、全班复述吹肥皂泡过程,师做动作。师:过程说的这么清楚,老师迫不及待也想吹一个泡泡,大家能帮帮我吗?我要先把碎肥皂(放)在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和弄和弄),什么是和弄?做个动作?师:和弄就是搅拌。然后呢?(蘸)(吹)怎么吹?(慢慢的吹),怎么飘起来?一起说(提),如果想飞高点儿呢?(扇)师:谢谢你们的帮忙。(三)学习第四自然段过渡:这么好玩的过程,大家想不想试试?以小组为单位试一试吧,看看你吹的泡泡是什么样的?小组为单位自由吹泡泡交流:刚才你吹的泡泡里,你最喜欢哪一个?文中是怎么描写这些泡泡的呢?你喜欢哪一种呢?我找一位同学读一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其他同学找到写肥皂泡样子的句子,把你喜欢的画下来。(1)生自由读,画句子(2)指生交流。预设一:若生说到第一句(1)指导学生抓关键词语理解句子师: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文中说“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它到底美在哪儿呢?指生说预设1:若生说到美在“五色的浮光”师:什么是五色的浮光?生自由说师评价:你抓住了“五色的浮光”这个关键词。还美在哪儿呢?预设2:若生说到“轻清透明”师:“轻清透明”什么意思?你能不能用上我们学过的拆拼法理解?指生说指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句子师:这么美的泡泡,想不想看看?现场吹泡泡师:你都看到了什么?指生说师评价:你观察的很仔细/多么美的泡泡啊指导朗读师:这么美的泡泡怎么读出来呢?指生读。师:谁来读?女生读。师:女生一起读。预设二:若生说到第二句,抓住“玲珑娇软”(1)师:这样的小球怎么样?指生说师:多可爱的小球啊,你喜欢吗?(2)指导朗读师:把你对它的喜爱读出来吧。预设三:若生说到第三句,抓住“颤巍巍”师:是啊,摇摇晃晃的。你看到刚才泡泡颤巍巍、光影零乱的样子了吗?多有趣啊。4、总结理解句子的方法师:刚才我们用了什么方法理解了这难懂的句子?师:我们抓住了“五色的浮光”“轻清透明”这两个关键词语,(贴板书)还通过......(看泡泡)联系生活经验(贴板书)师:用上这两个方法,就能帮助我们理解了难懂的句子。5、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若生说到第三句,抓住“光影零乱”师:刚才有位同学提到了“光影零乱”这个词,你能不能用这里面的一句话理解理解。指生找到句子师:光影是什么光?为什么会零乱呢?师:“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就是......光影零乱.光影零乱就是......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小结:联系着上文,我们对句子的理解就深刻了,联系上下文也是理解句子的好方法呢。(贴板书)6、指导朗读(1)学生接读,展开想象。下面我找三个读课文读得好的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这美丽的画面。(2)配乐齐读。师:睁开眼睛,让我们一起读。(四)学习第五自然段1、师生接读课文师: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停着呼吸——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但在冰心奶奶眼里那一个个轻轻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生读)是我们自己小心的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生1: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生2:到天上,轻轻的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生3:或者轻悠悠的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师接读:这一个个小球,也充满了冰心奶奶儿时的,一起说......(快乐,骄傲与希望。)2、补充资料,理解句子师:这一串美丽的梦,仅仅是那肥皂泡吗?出示资料:看,这是冰心奶奶写的两首小诗:指生读第一首请你读...第二首请你读...师:你觉得,这美丽的梦还是什么?生自由说师:是啊,这还是冰心奶奶对童年的回忆,多美好生活的向往啊!3、提炼理解句子的方法师引读:这丰富多彩的童年就是那一串美丽的梦,凝聚在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里,是那么...读.小结:你看,通过借助资料,也能帮我们理解这难懂的句子。(贴板书)4、师:那这一个个小泡泡都去了哪呢?男女生配合读。5、开展想象,写一写师:这一个个小球还会有有哪些美丽的去处呢?展开想象,写一写吧生自由写指生说师评价:想象力真丰富啊!总结全文,阅读拓展师:这节课,我们不但学会了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还体会到了冰心奶奶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这里,老师给大家推荐两本书,《寄小读者》《繁星春水》。课下,同学们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去阅读去体会。`【板书设计】20肥皂泡童年想泡泡抓关键词语回忆联系上下文赏泡泡联系生活经验吹泡泡借助资料《肥皂泡》学情分析一、已知领域(字词、阅读理解、阅读方法,交流表达等)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已经掌握了独立识字的能力,能够自主的查词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难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具备简单的阅读方法:边读边想,边读边画,对文章内容有自己的体验,乐于与同学、老师交流感受或者想法。学生对“吹肥皂泡”这一活动也喜闻乐见,有活动经验,可以与作者所写内容及表达的感情产生共鸣。二、难知领域1.学习运用多种方法(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关键字)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2.学生要学习结合关联词和生活实际对吹肥皂泡的过程进行复述。三、未知领域1.对于“轻清透明、轻清脆丽”等这些有个人鲜明特点的词语,学生没有见过,在教学时可让学生运用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2.对于作者冰心,学生了解不多,可通过自主查资料、教师讲解等方式来了解这位著名的作家,感受她的作品风格。《肥皂泡》效果分析本课的四个教学目标基本落实。1.认识“廊、若、娇”等九个生字,识记“廊子、和弄、若是、脆薄、颤巍巍、山巅、婴儿、玲珑娇软、轻清透明、轻清脆丽、光影零乱”这些词语,学习多音字“和”。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3.运用多种方法(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关键字)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4.能结合关联词和生活实际复述吹肥皂泡的过程。5.体会文中丰富的想象,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能展开自己的想象,回忆美好童年,寄托美好的愿景。一、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肥皂泡》不仅介绍了吹肥皂泡游戏的方法和过程,还把吹肥皂泡的美好心情写了出来。因此,学习本文除了感受语言文字的美,还应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态度。为此,本课的导入创设了一个快乐自由的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奠定较好基础。二、亲身实践,切实感受语言文字的精美。课中,特安排了吹肥皂泡的实践活动,既让学生对吹的动作有了更深的体会,又为理解下文描写肥皂泡的美丽作了铺垫,让学生把语言文字和感性体验结合起来,减缓了理解的坡度,以更好地体会作者文笔的细腻与精美。三、落实语文要素,提高语文能力。本单元要求落实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句子的意思。我把这个重点放在学习“看泡泡”的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抓关键词语和借助资料来理解第四段中具体描写肥皂泡的样子。有收有放,学生在学习中与作者产生共鸣,进一步感受童年的美好。
四、拓展想像,培养学生丰富想像力。肥皂泡给孩子们带来梦幻般的感觉,引导学生开展丰富的想像,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作者的心情。
五、以读为本,深刻体会作者情感和态度。借助读加深词句理解,借助读升华情感,借助读体会意境,通过让学生读进入梦幻般的泡泡世界,也把听者带到意境中去。
六、学练结合,促使阅读教学综合高效。课后布置学生再玩吹肥皂泡,把自己所看、所想记录下来,以通过小练笔使生活体验与情感体验互相交融,更好掌握文章表达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切实提高学生读写结合的运用能力。《肥皂泡》教材分析一、思想内容方面《肥皂泡》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讲读课文。这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文笔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淳朴,意境深邃幽远。课文写的是冰心童年时代吹肥皂泡的经历。那小小的,不起眼的肥皂泡,经了地的手,她的嘴,以及她的眼,她的心,不但吹出了快乐,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自己童年的梦想,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一)课题分析题目是《肥皂泡》。“肥皂泡”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事物,吹肥皂泡是每个孩子童年时期非常快乐的游戏。文章以“肥皂泡”为题,全文都是围绕它来写的。读题目,激发读者想象肥皂泡的样子和吹泡泡时的场景,引起美好回忆。(二)内容分析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介绍了肥皂泡的吹法,描写了肥皂泡的颜色、形状及变化也写了吹肥皂泡时的心情和美妙的想象。1.开篇点题。在第一、二自然段,作者先讲述了自己小时候最爱玩的游戏是吹肥皂泡。母亲总是在阴雨时节教“我们”吹泡泡。课文开头简洁明快,开门见山,“小的时候,游戏的种类很多,其中我最爱玩的是吹肥皂泡。”这一句话直接写出了对吹肥皂泡这个游戏的喜爱。第二自然段“下雨的时节”“在廊子上吹泡泡”简洁明了的交代了这个游戏一般在什么情况下玩。2.吹肥皂泡。(1)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吹肥皂泡的过程。读着这一部分,仿佛把读者也带回童年,这不就是我们小时候吹泡泡时的场景吗?A.吹肥皂泡的程序。吹肥皂泡一共有4道程序。融化肥皂水——蘸——吹——提。“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融化”这是在准备肥皂水。“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这是在吹肥皂泡。“再轻轻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是第四个步骤。B.肥皂泡的柔软。“慢慢地吹起”“轻轻地一提”“轻轻地扇送”这些关键词句,写出了吹肥皂的动作轻柔。“轻圆”“飘游”“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这些词写出了肥皂泡的样子轻软。3.肥皂泡美丽奇妙的样子,描摹了孩子们吹肥皂泡时屏息凝神的状态。(第四段)第四段紧紧抓住了肥皂泡的颜色、形态,写出了肥皂泡的特点。颜色:“五色的浮光”这是肥皂泡在阳光下的颜色,多彩梦幻,惹人喜爱。“五色”泛指多种颜色。“浮光”指液体表面的光泽和颜色。形态。“轻清透明”“玲珑娇软”“脆薄”“光影零乱”这是肥皂泡的形态。“轻清透明”不仅写出了肥皂泡轻而薄的特点,而且写出了肥皂泡纯净,清亮、透明的特点。“玲珑娇软”一词写出那些肥皂泡是多么小巧精致、柔软娇嫩。“光影零乱”写的是肥皂泡在吹得太大、扇得太急之后,颤巍巍地飘游时所呈现出的景象。这些都是对肥皂泡形态的描写。(3)孩子们的状态。“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停着呼吸,——”写的是孩子们当时的动作及内心活动,充分写出了孩子们紧张、专注、担心与期待的状态。这与孩子们的生活体验有着紧密的联系。屏息凝视时思维是活跃的:快破了!快破了!不要破啊!好漂亮啊!要飞去哪啊?......4.第五自然段写了由肥皂泡产生的美好想象,表达了“我”心里的快乐、骄傲与希望。文中“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这句话中把“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比作“一串美丽的梦”,美丽又梦幻。用“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写出了内心的无比骄傲,用“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一连串的排比,充分表达了“我们”的骄傲与自豪。这一段中包含着丰富的想象:肥皂泡飘到天上,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飘过大海,飞越山巅,落到婴儿头发上......我们的思绪也随着作者的想象展开了憧憬和向往。文章内容具有生动鲜明的画面感,有梦幻般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肥皂泡”的喜爱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三)词语分析本课的词语有:廊子和(多音字)弄若是脆薄颤巍巍山巅婴儿玲珑娇软轻清透明轻清脆丽光影零乱1.多音字和:héhuò和表示的是关系huò表示的是动作。2.词语意思。颤巍巍:震颤,动作不稳的样子。在文中指的是肥皂泡吹的太大,扇的太急之后摇摇晃晃漂浮着的有趣状态。和弄:一个是搅拌,一个是挑拨。本文为“搅拌”。玲珑娇软:作者自编词,描写肥皂泡。小巧精致,柔软娇嫩。轻清脆丽、轻清透明:作者自编词,也是描写肥皂泡。轻而薄,纯净、清亮、透明。光影零乱:作者自编词。文中表示肥皂泡上的光影在漂浮中显现出不规则的状态。(四)课后题分析1.第一道课后题“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这是要求学生在朗读第三自然段后,了解作者吹肥皂泡的具体过程,并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内容。2.第二道课后题“课文中有一些句子不容易读懂,如‘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在课文中找一找,说说这些句子的意思。”本课中类似这样的词语或句子有很多,这些词句都带有冰心鲜明的个人语言特色,这一题考查学生学习运用多种方法来理解难懂的句子,可以采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3.第三道课后题“读句子,体会丰富的想象,再想一想:这些轻清脆丽的小球,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呢?”此题旨在引导学生反复品读第四、五自然段的相关语句,了解多姿多彩的肥皂泡,体会作者由肥皂泡产生的丰富想象,感悟作者内心的欢愉,以及对美好生活充满希望的情感。并引导学生的想象,拓展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交流感受,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五)课文插图分析本文配了两幅插图,第一幅画的是一个小女孩站在廊子上全神贯注地吹肥皂泡,她的神情那样投入和专注,吹起来的泡泡正在慢慢飘起。画面中的肥皂泡轻清脆丽,带着浮光,与天井里水洼的点点水光相映成趣。第二插图描绘的是泡泡飞舞的情景。大小不一的泡泡已飞上屋檐,向着远方慢慢飘去,似乎真的要飞上天去,飞过海去,带给人美好的想象,两幅图有内在的联系,充分表现了课文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二、语言表达方面(一)文章语言清新细腻,节奏舒缓,有鲜明的个人语言特色。1.第三自然段,作者用“和弄和弄”“慢慢地吹起”“轻轻地一提”“轻轻地扇送”等词语,对做肥皂水、吹肥皂泡的过程进行了细致地描述。“慢慢”“轻轻”等词语让人感觉到吹肥皂泡时的小心翼翼,节奏舒缓。在第五自然段中“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这句话中,连续用了两个“轻轻地”一词,第一个体现了孩子们吹肥皂泡时动作的小心翼翼,第二个写出了肥皂泡飞起来时轻盈的状态,整段文字舒缓、平静,给人以宁静美好的感觉。2.第四自然段,作者用“五色的浮光”表现肥皂泡在阳光下的颜色,用“轻清透明”“玲珑娇软”“脆薄”“光影零乱”等非常个性化的词语,写出了肥皂泡的形态,这也是冰心特有的语言特色。“轻清透明”不仅写出了肥皂泡轻而薄的特点,而且写出了肥皂泡的纯净、清亮、透明的特点。在描写大肥皂泡分裂成小球时,作者用“玲珑娇软”一词来表现她眼中的那些肥皂泡是多么小巧精致、柔软娇嫩。“光影零乱”写的是肥皂泡在吹得太大、扇得太急之后,颤巍巍地漂游时所呈现出的景象。每一个词语,每一处描写都饱含着作者对肥皂泡的无限喜爱,情感流露真实自(二)文章作者采用丰富的想象,写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写了由肥皂泡产生的美好想象,作者把“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想象成“一串美丽的梦”。这些小球借着扇子的清风,送上天送过海,挨着明月,跟着夕阳西去,飘过大海,飞越山巅,落到婴儿的头发上......这丰富的想象也让读者的思绪纷飞,跟随作者去追寻那个梦幻的“小球”。这丰富的想象也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三)文章结构清晰,开头简洁明快,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本文按照“吹肥皂泡——欣赏肥皂泡——由肥皂泡产生的想象”这一顺序去写,结构清晰,让读者一目了然。在第一、二自然段,作者先讲述了自己小时候最爱玩的游戏是吹肥皂泡。母亲总是在阴雨季节教“我们”吹泡泡。开头点明主题,直接表达了对吹肥皂泡这个游戏的喜爱。第三自然段作者抓住动词写出了吹肥皂泡的过程。第四自然段主要描述了肥皂泡美丽奇妙的样子,用“悬着心,仰着头,停着呼吸”这些词语描摹了孩子们吹肥皂泡时屏息凝神的状态,。第五自然段写了由肥皂泡产生的美好想象,表达了我心里的快乐、骄傲和希望。(四)作者运用大量动词,将吹肥皂泡的动作详细写出。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大多出现在第三自然段,“放、加、和弄、用、蘸、慢慢地吹、轻轻地一提,落下来,漂游,轻轻地扇送”,这些词语不仅写出吹肥皂泡的过程,更写出了动作的轻柔。(五)标点符号具有特点。在第四段“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停着呼吸,——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肥皂水落了下来,洒到眼睛里,大家都忽然低了头,揉出了眼泪。”这一句话中使用了破折号,破折号在这里的作用是意思的转折、跳跃。这里能多的是孩子们的等待过程及内心的期盼。大家悬着心,仰着头,停着呼吸,思绪也随着这肥皂泡起伏,一个破折号就是孩子们的心理活动过程,破折号后就是肥皂泡的变化了。这个看似简单的破折号足可见作者构思细心、巧妙。(六)叠词的使用文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叠词,如“慢慢、轻轻、软悠悠、颤巍巍、一个个、低低”,其中“轻轻”一词在文中出现了五次,“软悠悠”一词出现了两次,这些叠词的使用,写出了吹肥皂泡动作的轻柔和泡泡在空中轻轻的飞舞,带来了宁静、舒缓的享受。(七)排比的使用作者在第五自然段用“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这一连串的排比,写出了这些小球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属于我们自己的,在我们眼中,这肥皂泡是无与伦比的,这一连串的排比也写出了我们心中的那份骄傲与自豪。(八)关联词的使用作者运用关联词主要集中在第三自然段“然后,再,若,有时”,这些关联词的使用将吹肥皂泡的过程完整的表述出来。《肥皂泡》评测练习班级:姓名:一、我会读下面的词语,并能给它们注音。廊子和弄若是脆薄山巅婴儿我能用拆拼法理解课文中的词语。玲珑娇软:轻清透明:轻清脆丽:光影零乱:我能用多种方法理解句子的意思。联系上下文2.抓住关键词语3.联系生活经验4.借助资料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的小球,四散分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四.展开想象,写一写。1.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到去。轻悠悠地飘过,又低低的落下,落到。2.这一个小泡泡飘啊飘,飘到,轻轻地挨着,又软悠悠地落在。3.那一个个的小球,轻轻地,飞越,慢悠悠的落到。《肥皂泡》教学反思《肥皂泡》,是一篇非常贴近学生生活而又高于学生生活的文章,文笔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淳朴,意境深邃精美。童年冰心吹肥皂泡,不但吹出了快乐,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梦想,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这篇文章,除了感受文章中语言文字的美,还应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态度。上完这节课,我有以下的反思。优点:一、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肥皂泡》不仅介绍了吹肥皂泡游戏的方法和过程,还把吹肥皂泡的美好心情写了出来。因此,学习本文除了感受语言文字的美,还应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态度。为此,本课的导入创设了一个快乐自由的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奠定较好基础。二、亲身实践,切实感受语言文字的精美。课中,特安排了吹肥皂泡的实践活动,既让学生对吹的动作有了更深的体会,又为理解下文描写肥皂泡的美丽作了铺垫,让学生把语言文字和感性体验结合起来,减缓了理解的坡度,以更好地体会作者文笔的细腻与精美。三、落实语文要素,提高语文能力。本单元要求落实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句子的意思。我把这个重点放在学习“看泡泡”的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抓关键词语和借助资料来理解第四段中具体描写肥皂泡的样子。有收有放,学生在学习中与作者产生共鸣,进一步感受童年的美好。
四、拓展想像,培养学生丰富想像力。肥皂泡给孩子们带来梦幻般的感觉,引导学生开展丰富的想像,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作者的心情。
五、以读为本,深刻体会作者情感和态度。借助读加深词句理解,借助读升华情感,借助读体会意境,通过让学生读进入梦幻般的泡泡世界,也把听者带到意境中去。
六、学练结合,促使阅读教学综合高效。课后布置学生再玩吹肥皂泡,把自己所看、所想记录下来,以通过小练笔使生活体验与情感体验互相交融,更好掌握文章表达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切实提高学生读写结合的运用能力。不足:一、课堂开放性不够。在很多环节设计中,教师对学生的把控还是太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确定目标与努力方向
- 分布式无人机群地理电磁联合交汇策略研究
- 2025年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近三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之排序(2022至2024年 3张动态幻灯片)
- 机器人研发公司合并合同(2篇)
- 机场安检员中介合同(2篇)
- 2025年人教B版选择性必修一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外研衔接版选择性必修一历史上册月考试卷
- 2025年浙教版九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年中国电动高尔夫球车市场运行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河南省濮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长沙市2025届中考生物押题试卷含解析
- 2024年08月北京中信银行北京分行社会招考(826)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 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2025年教学质量监控督导工作计划
- 金字塔原理与结构化思维考核试题及答案
- 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基础护理学导尿操作
- 标牌加工风险防范方案
- 2015-2024北京中考真题英语汇编:阅读单选CD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