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中的重要性_第1页
浅谈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中的重要性_第2页
浅谈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中的重要性_第3页
浅谈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中的重要性_第4页
浅谈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中的重要性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浅谈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中的重要性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在化学知识中,许多知识如化学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性质等,都是通过化学实验而获得的。化学实验在化学研究及化学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初中化学进行了教材改革,是为了适应世界的新形势,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验进行掌握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是新教材的众多特点之一。这一特点充分体现了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在重视实验教学的同时,要努力培养学生的一种参与意识,学会正确的观察分析能力,大胆设想勇于创新。而且在具体的一些实验中,尤其是验证性实验,力求现象明显、准确、客观。一、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心理学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中的奇幻现象,会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很浓厚的学习兴趣,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泼的心理成分,是学习动力的源泉,能激发他们努力探索化学奥秘的强烈求知欲望。因而化学实验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是九年级才开始设置的课程,学生刚学习化学时会感到很陌生,于是为了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在新学期的第一节化学课里,我增做了“烧不坏的手帕”的兴趣实验。将95%的酒精和水以2∶1体积比混匀后,用一手帕在该混合液中浸透,用镊子钳住一角挑起点燃,边烧边摇动,燃烧片刻后,熄灭火焰,会发现手帕仍完好无损没有烧坏。这时,学生们都惊讶了,觉得很神奇,十分的有趣,急切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此现象?自己能否操作?从此,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特高,兴趣很浓。再如学习科教版第二章中的“浓盐酸和浓氨水生成白烟”的实验前,我补充一个叫“捉迷藏”的实验:用玻璃棒或毛笔蘸取酚酞试液在滤纸上画一只小猫(或其他图象),把滤纸放在盛有浓氨水的瓶口上方,滤纸上很快出现一只红色小猫;再把滤纸放在盛有浓盐酸的瓶口上方,小猫渐渐消失。这时,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学习兴趣更高,迫切探究原因是什么?学生提出若干种方案进行探究,我也给予适当指导,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教学效果显著。这样,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总之,兴趣是推动学生从无意识观察到有意识探究知识根源的动力。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实验现象,总是努力去研究它,并从中丰富知识和技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及时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引导他们参与教学,对提高他们的能力,尤其是探究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化学实验的特点在于要求实验者从视、听、嗅、触、味等多种感官进行变化过程中的现象的观察,只有充分利用不同的感官从不同的侧面去感受事物的各种属性,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一个化学反应。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感性认识,而且会使所学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在实验教学中,对实验边示范操作边讲解,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这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学生的有效观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给试管加热,要先夹上试管夹。教师演示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学生不明白既然夹在离管口近的地方,为什么不能从上套入?因而只能硬记或根本不这样做。如果教师讲给学生,为了防止试管夹(特别是旧的)上的灰尘杂物从试管口落入管中而使药品不纯,因此必须从试管底部往上套的道理,学生就会按要求做了。又如做过滤实验,老师讲:一贴,二低,三靠。同理若不讲清原因,学生很难记住其内容,也不能熟练地应用于实验中。可见,演示实验中教师示范和重点讲解相结合,对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至关重要。化学实验中的现象较多,应使学生根据实验目的,明确观察的重点,养成良好的观察方法和习惯。如在做第六章《金属矿物与冶炼》中的“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引导学生先列出观察的顺序提纲再做实验和记录。观察顺序如下:①反应物的颜色、状态分别是什么?②反应的条件是什么?③反应中试管内的物质的颜色有何变化?试管口有何现象?④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是怎样?由于学生在实验前明确了观察顺序和任务,所以实验时他们能够准确、全面地观察,顺利地完成了实验任务。对于实验现象的观察,应当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顺序和方法,即:①反应前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②反应中的反应条件和伴随反应产生的现象;③反应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观察顺序和方法不仅能准确、全面地完成观察任务而且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许多的化学反应现象有相似之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必须要求学生细心留意细微之处的区别。如在对比实验碳、氢气、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时,我要求学生注意反应中所用仪器的不同,反应条件(温度)的不同,反应速度的快慢,通过学习这样一些现象相似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其细微之处的差别而加以区分,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也培养了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不仅仅是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是为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工作者仅仅“传道、授业、解惑”是远远不够的,要注重能力的开发,尤其是创造力的培养。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育学生要由“学会”到“会学”,引导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在教学进程中,每设置一个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都是有目的的,这就需要学生不仅学会观察,最主要的必须学会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总结,最后得出结论,即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是利用稀盐酸或稀硫酸与较活泼金属反应来制取,问题在于选哪一种金属较合适。我在进行这一问题的教学时,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授课方式,让学生一人一组,每组设计以下实验并记录:镁和稀盐酸反应锌和稀盐酸反应铁和稀盐酸反应反应编号现象速度快慢化学方程式(1)有气泡产生快Mg+2HCl===MgCl2+H2↑(2)有气泡产生适中Zn+2HCl====ZnCl2+H2↑(3)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浅绿色慢Fe+2HCl====FeCl2+H2↑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大多数学生认为选取金属锌比较合适,这和书上给的结论相符。我觉得通过学生自己亲手实验得出的结论,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化学实验还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式,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将实验教学跟探究学习融合起来,不但让学生获得知识、学到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发展学习的兴趣,这是新课程的显著特征。化学实验是学生化学学习中的能动的实践活动形式。化学实验为学生创设了亲身参与实践的情境,具有获知、激情、求真、循理、育德等教育功能。化学实验的功能和探究性学习的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必然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在化学科学中,实验是获取知识并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但是,长期以来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验往往异化为一种形式,失去了它的探究功能,沦为知识灌输的附庸或点缀,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质量和积极性。探究式实验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促使学生产生质疑、问题、探索求解的创造性学习动机,并将化学学科的各部分知识、技能、技巧相互渗透、融会贯通。以“燃烧的条件”为例,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1、提出问题:燃烧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现象。那么应具备哪些条件才能燃烧呢?

2、提出假设:由于学生对燃烧这一现象非常熟悉,联系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纷纷猜想问题的答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猜想一:要有可以燃烧的物质(可燃物)。

猜想二:要有氧气。

猜想三: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在学生提出各种猜想的问题后,老师再引导学生在猜想的基础上进行如下合理的假设。

假设1:三个条件只需满足其一就能燃烧。

假设2:三个条件中满足其中两个就能燃烧。

假设3:三个条件要同时满足才能燃烧。

3、制订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让学生制订详细的探究计划,就上述的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在实验中给予一定的指导。

实验一: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块,放到酒精灯火焰上一段时间,观察现象。现象:小木条燃烧燃烧,而小石块不燃烧。这个实验说明燃烧与物质性质有关,燃烧的物质必须是可燃物。

实验二:室温下,放置两支蜡烛,蜡烛不会燃烧。然后,将其中一支点燃,蜡烛才燃烧。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燃烧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实验三:在平滑的实验桌上,点燃两支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用透明的玻璃杯罩住,并且尽量使玻璃杯口与桌面间不留空隙,观察现象。现象:罩有玻璃杯的小蜡烛很快熄灭,而另一支则依然正常燃烧,说明燃烧与氧气或空气有关,燃烧必须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4、解释与结论:(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