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元时期贵州与贵州之战_第1页
宋金元时期贵州与贵州之战_第2页
宋金元时期贵州与贵州之战_第3页
宋金元时期贵州与贵州之战_第4页
宋金元时期贵州与贵州之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金元时期贵州与贵州之战

1.《隋书》卷7《国务史》载会日五年(1127年)2月,北宋金军被毁,到处都是南入侵。一路由粘罕率兵从河阳渡河攻河南;二路由宗辅与其弟金兀术自沧州渡河攻山东;三路由任陕西诸路都统洛索与副统撤离喝自同州渡河攻陕西。金军三路纷纷南下进攻逃窜中的南宋政权,逼得高宗赵构带着残臣从商丘经扬州逃到杭州,又从杭州逃到明州(今宁波),在金军从北向南席卷似的追击下,宋高宗只得逃到海上过着飘流的日子。《中国通史》说:“建炎四年(1130)正月,金兵追到明州(今宁波)并派海船追击高宗三百余里”之时,《贵州通志·前事志》卷一368页史云:“是时,山东铃辖孔彦舟叛于潭、衡、岳、鄂、湖”反叛南宋占据中南鄂湖之地。《贵州通志》卷一367页引《本纪》史述:“高宗建炎四年(1130)秋七月,后军将王辟,陷归州(今秭归),调思(南)州田祐恭兵讨剧贼王辟;是年十一月,房州(今湖北房县)贼郭守忠犯归州,田祐恭击却之”。其志368页又述:“建炎四年(1130)十一月,剧贼王辟、郭守忠破归州入巫山,将拔翟塘关径入(四川),调田氏(指贵州防御使田祐恭)兵,田氏宣即就道,事急矣,可日夜兼行,不到一月至巫山,摧贼锋。贼还走保归州,再战,贼大败。收归州乘胜逐至房州、竹山(今湖北西北部)。当是时,峡外大小贼以十数,连百万,荆楚赤地数千里,至是以人为食,莫不妄蜀郡(四川),人人垂诞誓突入翟塘关,快其所欲(入四川),自田祐恭破王辟,郭守忠后,夔路军声(宋军)大振,自是群贼始不敢有意图蜀矣”。就在贵州防御使田祐恭领旨率部“摧败峡外大小贼,连百万”叛贼之际的西北川陕及中南两湖之地,则是另一番景象。据《中国历史事大年表》、《中国通史》史载:“建炎四年(1130)宋张浚攻金,败于富平”。“九月金将宗弼,娄室率兵击败川陕处置使宋将张浚四十万大军”。《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又史载:“建炎四年(1130)十一月,金破泰、通等州,岳飞退保江阴。张浚退军兴州”。以史可见,历史上在北宋被灭、南宋方兴未艾之初,“岳飞退保江阴、张浚退军兴州”的退败情况下,而贵州防御使田祐恭部却能“摧败后军将王辟,郭守忠剧贼百万妄意图蜀郡”另立山头的反叛之举。这一史实说明了什么?说明历史上,如果没有宋徽宗此前旨令田祐恭以黔南路一统夜郎全幅,就没有始创的贵州防御使军政府的存在。当金军将岳家军把守的湖北路湖北省、湖南路湖南省变成战争的火海之时;在金军大败川陕处置使张浚四十万宋军的非常危急情况下,倘若没有贵州防御使田祐恭麾下的黔军(即调田氏兵)在夔门峡江一带摧毁百万之众的叛贼,“妄意蜀郡的后军将王辟”一旦攻入四川,里应外合纠集击败“宋将张浚四十万大军”的金将宗弼,娄室之部。如此一来,一场不可避免的以满族祖先的女真金完颜部,纠合串入四川的叛部后军将王辟百万之贼,其势必然会产生像潮水般的兵流,由南宋朝统下的长江西部四川、贵州等地,由西向东、自上而下,幅圆两厢,以席卷之势裹灭摇摇欲坠中的南宋临安府(杭州)政权。这样一来,以满族祖先女真金完颜部统治中国的历史,将比吴三桂引满人入关建立大清王朝提前五百一十四年(1130~644)。可见,贵州黔军此次摧毁后军将王辟以百万之众图以川蜀反叛南宋的重大意义是:保障了南宋王朝在西部长江中上游地区川黔两省的安全。2.抗御金军的入侵当贵州防御使田祐恭率领十大姓黔军,在夔门峡江摧毁了剧贼后军将王辟、郭守忠连百余万妄意图以蜀郡,与南宋分庭抗礼之举后不久,宋廷于“绍兴二年(1132)以田祐恭保蜀勋劳、加华州(今陕西华县)观察使”(《贵州通志·人物志·田祐恭传》载),率领黔军从贵州开拔陕西华州至潼关一带设防抗御金军的入侵。据《田祐恭传》、明《思南府志》、宋《黔南田氏宗谱》三志史载:“绍兴三年(1133),金人侵犯梁阳(今河南郑县东),四川宣抚处置使张浚集诸路(各省)将帅御之,公(指田祐恭)被檄(旨令)行,无逗留,既至,金人望风退去。赏军品鞍马等物,升通侍大夫。绍兴七年(1137),朝廷以公抚循夷民,备见勋劳,赠玺书金带;八年(1138),以母忧(死)解官(回思南祭母);九年(1139),披命起复(接受命令重返抗金前线),仍领军州事。十一年(1141),以累大功,加边郡(边界郡治)承宣使,又迁奉宁军承宣使”。累计起来,贵州防御使田祐恭率领的黔军,自绍兴二年(1132)开赴陕西前线抗击金军南下入侵起,到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两国签订绍兴和议停战为止,黔南路贵州防御使麾下的黔军,在陕西华县及河南郑县一带抗击金军达十年之久。3.思播在贵州及其大地开拓与北魏的战争准备。天监十二年二月,在此又公元1232年,在蒙古以“灭金后,以河南地归宋”的政治交易为基准的条件下,使蒙宋联军将相存一百二十年(1115~1234)金王朝灭亡了。南宋与蒙古按照政治条款应两国平分金朝版图。为此,宋理宗帝将这一大事寓意为“端平”二字成为当朝的年号。然而没想到端平二年(1235)六月,蒙古军分两路向南宋发起了进攻。蒙军攻侵四川,作为四川毗邻的贵州黔军“思播田杨”,当即请缨前往川陕之地抗击蒙军。据《贵州通志》卷—382、383页引《通鉴》《宋史·珙传》史云:“端平二年(1235)十二月,蒙古兵围川青野原,播州(今遵义)杨价请自效,许之,率兵五千戍蜀口,围解。诏授雄威军统制”。《宋史·本纪》史云:“嘉熙元年(1237)四月,夔路铃辖,思南州田兴隆与元兵战于陕西潼关。”南宋为抗击蒙军作了长期的准备,于“淳祐四年(1244)诏播州人冉琎知合州(今重庆北),琎弟冉璞通判州事”前往四川。当贵州黔军十大姓中的冉氏兄弟二人,在合州等地经营了十多年后,终于构筑起以合州城为中心的青居、大获、钓鱼、云顶、天生等十余座城堡。此城堡便成为蒙古汗王蒙哥的葬身之地。据《元朝史》181页史载:“公元1259年,蒙哥攻合州,七月,蒙哥汗帝被飞石击中,病死于军中,蒙古军解围北还”。《宋史》云:“时,舍人牟子才言:全蜀盛时,官军七八万人,通忠义为十四万、今官军不过五万而已,宜招新军三万,并抚慰田杨二家(黔军),使岁以兵来助,如此,则蜀犹可保,否则,不出三年,蜀必亡矣”。可见,黔军思播成为保卫四川的坚强后盾。蒙军打不进黔军出兵保卫的四川,于是忽必烈率大军绕道成都西北面,渡过金沙江入侵大理(云南)。据《元朝史》载:“蒙哥即位后,积极进行侵略南宋的战争准备。公元1252年,派忽必烈率军侵大理”。1254年,忽必烈建立了云南宣抚司(为元地方第一级行政区划)。云南从此结束了割据五百余年(755~1256)的南昭政权,纳入元朝一统的版图中。在云南建立宣抚司政权的蒙古军,准备从云南由“滇黔之间”打通贵州顺着乌江东下席卷南宋政权。这使宋理宗帝很是忧心。“宝祐四年(1256)五月,帝谕辅臣曰:秋防不远、宜事为之备、思播谓北兵留大理,招养蛮人为向导,此甚可忧,彼(指贵州思播黔军)不能支,骎骎(很快)及我,泸叙之上,盐井设险以待敌兵,此事不可吝费,宜令思播以兵助罗鬼,制司以兵(指军机处可调中央军)助思播”(《贵州通志》卷一388页载)共同抗击蒙军图以由云南攻入贵州的侵略。宋廷为阻制“蒙古军由滇(云南)入黔(贵州)”(《贵志》卷一388页引《大理传》载)从云南入侵贵州的战争动向,于是加强了对贵州省府——黔中首郡——思南州城的保卫工事,于“宝祐五年(1257)二月,诏筑思南州三隘”,下令“相度在黄平(今地)、思旸(今岑巩)、播州(今遵义)诸处险要缓急事宜工役”,构筑了播州(遵义)海龙屯、团溪、江界河天险、瓮阳(今瓮安)、旧州(老黄平)、新州(新黄平)、思秉(今施秉)、福泉(今地)、镇远、思旸(今岑巩)等弓背形城堡,令蒙军打不进贵州省府——思南州城。为此、蒙军只好于“宪宗九年(1259),攻入宋广西,长驱至潭州(攻进长沙)”(《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载),蒙军绕过据有军事实力的贵州,从云南进入广西、湖南的蒙军在二十年间(1256~1277)也打不进贵州。4.元世祖“至元五年”,至元初元初即贵州的宣慰司南宋王朝加强了对贵州省府——思南州城的拱卫堡垒之战,令蒙军二十年(1256~1277)攻不进贵州。直到南宋灭亡前夕的公元1276年冬月,当贵州三面被蒙军包围时,在元朝重臣廉希宪的说降下,贵州黔军思播田杨首领田景贤(二十一世)、杨邦宪以“未知顺逆、乞降诏使之自新,并许世绍封爵,从之”(《贵州通志》卷一397页引《旧纪》载)的政治条件顺降了元朝。元廷于公元1277年将相存了一百五十八年(1119~1277)宋朝的地方最高一级区划的黔南路贵州省演变为元朝的顺元路宣慰司,仍属于元中央王朝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鉴于此史,《贵州通志》卷一405、408页引《旧史·纪》史云:“至元十四年(1277)春,宋人大去其国,思南州田景贤,播州邦宪俱授安抚司(三品),以田氏为总管(省长),归顺元路宣慰司节制”。“至元十六年(1279)正月,赐思南州田景贤所部(黔军)军服,钞有差;二月命田杨二家贵官子充质子入待”北京。这是元廷中央政府在贵州唯一的对黔军施行的人质政治交易文献。穿上元朝军服的宋朝贵州思播田杨黔军,成为元朝的新附军继续维持着贵州政权。当元廷中央政府稳定了顺元路贵州的形势之后,元廷于“至元十六年(1279)三月、设贵州都元帅府宣慰司”于贵阳(时称顺元城)。由史可鉴,元朝建国之初,元世祖仍以宋代的“贵州”法定名称,在贵州设立“贵州都元帅宣慰司”。忽必烈为避讳宋代的贵州省府——黔中首郡——思南州城为政治中心,他选择了贵阳之地建立了元朝地方一级区划的顺元路宣慰司政权。然而好景不长,这个政权很快就被反元的土酋土官们率领土著部落摧毁了。5.元世祖的思播田杨军信仰与实践元廷在贵阳设置顺元路都元帅府不久,贵州西部就出现了“至元十六年(1279)冬日、罗氏鬼国叛,”;“至元十七年(1280)罗部又叛,诏阿里海牙帅三万六千兵讨之”;元廷为稳定归顺元朝的思播黔军,便于“至元十八年(1281)改思南州宣抚司(三品)为(二品)宣慰司、兼管内安抚使(五品)。播州杨邦宪亦升宣慰使”(《贵州通志》卷一415页引《旧、纪》《新、纪》载)。元朝在思南设置二品宣慰司,可见元世祖此时的政治思路,忧虑贵州西部罗酋反叛无常,万一设在贵阳的顺元路宣慰司都元帅府遭到不测,原来宋代的贵州省府——思南州城仍然可以再作顺元路宣慰司的所在地。所以元朝中央政府赋予了“思南为(二品)宣慰司,兼管内安抚使(所有五品)”的权力。被升为宣慰司思南州的田景贤、播州杨邦宪,由于有“贵官子充质子”在北京元朝政府的手中,因此作为“兼管(省)内(五品)安抚使”的思播田杨宣慰使司肩负着顺元路贵州的安全。除此之外,元廷中央还常令思播宣慰使司之军出国平乱。如《贵州通志》卷一416、424页史云:“至元十九年(1282)春二月,思播军征缅国(今缅甸)”;“至元二十一年(1284)四月,元征缅,忽都铁木儿之师被缅人冲溃,元敕发思播田杨二家军助之”;其志438页又载:“遣使思播发宋旧军八千人以征安南”。诸如类似的文献史载,折射了元朝虽然统辖了宋朝的贵州,然而贵州的军政自然还是“宋旧军思播田杨宣慰使司”的军队在撑持。就连元军忽都铁木儿师在征缅时,被缅人冲溃,元世祖忽必烈为挽回国际面子,以“遣使思播宋旧军助元”方才能得胜而归。思播黔军以武力征缅之战虽然解决了,然而“宋旧军思播田杨”军政集团却令元世祖放心不下。于是忽必烈确定分割这支始于宋朝一统贵州的思播黔军,即将元统下的顺元路宣慰司区划(宋代的黔南路贵州省)肢解入三行省中分管。《贵州通志》卷一428、431、435史载了这样的文献:“至元二十八年(1291),改播州(遵义)直隶四川行省;至元二十九年(1292)正月,将八番罗甸归附普定,隶云南行省;至元二十九年(1292)五月,改思南州(今地),隶湖广行省”。元世祖将宋时一统的贵州、元时顺元两朝共一百七十三年(1119~1291)心腹之患的思播田杨黔军解体了,同时也将一个整体的贵州省、顺元路区划肢解入三行省中,忽必烈认为这是最佳的政治抉择。然而令他始料不及的是在他死后的第三年上,“大德元年(1297)八百媳妇叛元”;“大德五年(1301),土官宋降济叛元,攻贵州,知州张怀德战死”(《元史》卷二343页载)。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元廷中央政府不得不重新启用宋旧军思播田杨之军参加征讨反叛之部。《贵州通志》卷一447页史云:“大德五年(1301)冬月,诏思播兵与四川、云南省分道进讨”。可见,代表贵州之军的思播黔军,与四川军、云南军一起征讨叛部。其志452页又云:“蒙古、汉军(最早降元的宋军)共三万,思播一万分道并进,前后四十余战,群蛮气沮,乃多出降”。历时八年的叛乱,终于在大德八年(1304)宣告结束。黔军思播在此次平叛中功勋卓卓,元朝中央政府于“大德七年(1303),增诸将官秩,免思播粮税一年”(《贵州通志》卷—457页载)。此后,在“南台御史陈天祥疏谏”强调以乌江能为云贵两省产生“内安根本、外固边陲”的帝王漕运作用时,元廷在启用思播黔军共同讨叛平息之后,决定恢复顺元路贵州区划。《贵州通志》卷一464页引《元史》载述:“延祐五年(1318)二月,敕云南、四川归还顺元路宣抚司民地”,即恢复宋朝的黔南路贵州省区划。掏算起来,自元世祖忽必烈于公元1292年将顺元路区划肢解入三行省之年起,到公元1318年恢复顺元路宣抚司民地时,贵州被分割了二十六年(1292~1318)。恢复后的顺元路行政区划的军事政治中心,又归回到顺元路宣慰司思南州城。因故,这才引来一百年后,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一年(1413)以五万明军剿灭思南宣慰司田宗鼎的事变。公元1991年元月,在思南城北二十多里乌江河西岸彭家洞发掘的身披明朝二品“丹凤朝阳”凤佩的文官,身中七刀的干尸就是六百年前被剿杀的田氏二十七世宣慰使田宗鼎。(中央一台、四台已播放)6.元宣抚司《元朝史》上册301、302页载述:“忽必烈即位时,置十路宣抚司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元廷在远离行省中心的地区,设立十路宣慰司,为地方一级行政机构”。《贵州通志·前事志》卷一405、415页引《职官志》、《黔史》、《旧新·纪》这样史载:“至元十四年(1277)春、宋人大去其国,思南州长田景贤(二十一世)、播州长杨邦宪相继送款,俱授宣抚司,以田氏为总管(省长)”;“至元十八年(1281)秋、改思南州宣抚司为宣慰司,兼管内安抚使。播州长杨邦宪亦升宣慰使”。由史可鉴、宋朝曾当职的贵州防御使、贵州团练使、贵州经略安抚使、贵州刺史等长官们皆任职的思南州城,到了元世祖忽必烈“于1277年以思南州长田景贤为宣抚司”或“于1281年改思南州宣抚司为宣慰司”的官衙,它都是宋元两朝的路省级“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当元政将亡之际,思南宣慰司田仁智(二十四世)于“至正二十五年(1365),太祖(朱元璋)起兵平伪汉,略地湖南,元思南宣慰使田仁智遣都事杨琛纳元所授宣慰使印来归,俾仍为思南道宣慰使(二品),授琛为宣抚使,以三品银印给之”(《贵州通志》卷—484页载)。当朱元璋于公元1368年登上明太祖的龙椅后,明太祖朱元璋沿袭元朝的顺元路区划,利用宋代的贵州署名,于“洪武四年(1371),改顺元宣抚司为贵州宣抚司”。因此,明太祖建立的“贵州宣抚司”仍然是贵州行政区划。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贵州宣抚司,是以宋代的贵州防御使、贵州团练使、贵州经略安抚使、贵州刺史,以及元朝的贵州都元帅府宣慰司或称顺元路宣抚司为基础的继往开来的地方一级行政机构。7.《隋书》卷四七《贵州建省之始》—明成祖朱棣以五万军队围剿思南宣慰使田宗鼎后在贵阳遂设贵州布政使司不能算贵州建省之始明太祖在消灭蒙古军队最后一支部队云南梁王之前,他以宋代的法定区划的“贵州”一词,将元朝的“顺元宣抚司”改为“贵州宣抚司”。在贵州宣抚司这个地方一级行政区划下,朱元璋圈划了七十六个长官司。明太祖为了削弱思南州在宋元两朝一统贵州的权力,便以一半的三十九个长官司分圈给思南(今地)宣慰使田仁智(二十四世)和思州(今岑巩)宣慰使田弘政(二十五世)两位田氏的执政者。仅从这样一个政治区划上看,作为明太祖的朱元璋,在要利用二思二田的兵力物力去消灭主要敌人的云南蒙古梁王的同时,又要思南宣慰司政权出兵征粮以消灭云南蒙军。据明《思南府志》65页、《黔南田氏宗谱》史云:“沐英南征,责军饷于田氏,始运则曰:秋粮若干。再运则曰:续办若干,又运则曰:银籴若干,遂以此为定制,照丁派纳”;“敕田仁德兵一万骑三千,粮一万石听调,竭力招集未几而办,天兵(指明军)至镇远,取给过数焉,云南平”。洪武十四年(1381),消灭云南蒙古梁王的明太祖,本想借机回师吞掉黔中首郡——思南宣慰使司政权。然而乌撤及水西贵州西部诸蛮反叛明朝,明廷于“洪武十五年(1382)秋七月,傅友德,沐英击乌撤蛮,斩首三万余级,水西诸蛮降”起,至“洪武三十一年(1398),贵州都指挥顾成,斩西堡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