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豫剧演唱的艺术特点
豫剧(河南梆子)是中国歌剧《百花园》中美丽的花朵。其以浓厚的地方特色、朴实亲切的艺术风貌和高度的演唱技巧,深受河南人民及全国人民的喜爱。豫剧各流派唱腔优美动听、风格各异。如奔放多姿的常(香玉)派唱腔;清脆婉转的马(金凤)派唱腔;纯朴甜美的闰(立品)派唱腔;细腻典雅的陈(素真)派唱腔;甜美深沉的崔(兰田)派唱腔以及高亢激越的唐(喜成)派唱腔;浑厚粗犷的李(斯中)派唱腔……尽管他们行当不同,唱风有别,情趣各异,色彩不一,但不同的艺术风貌都有着相同的感染力,令人迷恋陶醉,百听不厌。其高度的艺术性、技巧性成为祖国戏曲声乐宝库中的重要财富,需要我们认真学习、研究和继承。豫剧唱腔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受到河南地方语言音调、风土人情的滋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唱腔风味。这种风味既存在于旋律、音符、节奏之间,也存在于吐字、润腔的艺术技巧之中。唱腔中鲜明生动的地方语言和丰富多彩的装饰音及多种声音造型的运用,是豫剧唱腔独特与美妙之所在。本文仅就豫剧演唱中吐字的地方特色与润腔中装饰音的运用进行一些探讨。一、《品字》所体现的河南语音的语言特征豫剧唱腔中的字是依据河南语言的声调、语势、语气、语调的特征而形成自己的风格的。根据元·周德清《中原音韵》等书所载,中州韵的声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其调值阴平走高,阳平走低,上声高平,去声走低而有转折。中州韵的声调反映了宋元两代中州地区(今河南一带)北方语言的规律和特点。开封是宋代京都所在,是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此,豫剧依其源流以河南开封一带语言为标准音。如豫剧《花木兰》中“但愿得二爹娘长寿百年”的第一句“这几日”,按照中州韵的语音声调应为“这”(zhě),把去声走低并转折上去,“几”(jī)上声高平,“日”(rǐ)去声走低再转折向上。这样的字音声调的调值才是河南话,唱起来才有豫剧的风味。此外,有些字的韵母很有地方特色,如把“棉花白”的“白”(bai)唱成(bε)。“咱两个在学校”的“学”(xue)唱成(xuo)等,都可增加吐字的地方色彩。豫剧表演艺术家们在继承传统唱腔吐字的基础上,准确、熟练地掌握了河南地方语言的特征。他们对唱腔中每一个字韵和腔湾的处理,无不渗透着浓厚的乡土之音。为表达剧情内容和思想感情而运用语调上的高、低、强、弱,节奏上的疾、徐、舒、缓和各种不同的语气、语势,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唱腔风味。如豫剧《红娘》中的一句唱腔: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在演唱时将前半句用说话的语调念出,后半句用一些装饰音把字的声调、节奏校正好,与河南话生活中语言的声调、节奏贴近,句尾时带出的笑声,令人感到情趣横生、活泼生动。完整地欣赏这段唱腔,会令人感到自由跳荡的流水节奏、优美动听的声腔旋律、富有表情,准确清晰的地方语调及演唱中根据情绪需要而带出的幽默的笑声、诙谐的叹息声,将红娘活泼、热情、正义、风趣的人物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吐字是豫剧唱腔风味的基础,通过吐字出感情、出艺术、出风格。一个有经验的演员,在演唱中能够通过自己的体验、构思、创作,采用具体的表现手段,如喷、吞、吐、送等不同的吐字方法及语调、节奏、高低、强弱、快慢的变化,使演唱中的吐字体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并达到表情达意、动人心弦的艺术效果。二、歌剧演唱中的地方风味装饰音的运用,是润腔的主要表现手法。在豫剧的唱腔织体上,不论哪一个流派的演唱都大量使用装饰音来美化旋律、协调语言、突出韵味,使唱腔表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地方风味。一个曲调看起来似乎平淡无奇,但通过有经验的演员根据唱词内容和感情加上丰富多彩的装饰音的处理,就会使唱腔添色生辉。明代戏曲家王骥德在《方诸馆曲律》中说:“乐之筐格在曲,而色泽在唱。”豫剧界亦有死曲活唱之说。豫剧唱腔旋律并不是呆板的、机械的,它有着微妙的灵活性。有曲谱之后,还须经过演唱者运用多种装饰音,对唱腔的基本旋律进行润饰、加工,方能成为有声有色、有血有肉、有光彩个性的艺术品。唱腔中所运用的装饰音根据其作用与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曲调性与字调性两种。(一)选择材料的材料和方法曲调性装饰是唱腔中无词有曲的行腔中,为了美化曲调旋律和显示剧种风格,对唱腔旋律进行点缀和润色而运用的音符群。如波音、倚音、滑音、揉音、顿音等。1.程式式装饰音由本音(本质音或主要音)向上或向下的邻方助音作短暂的波动,最终仍回到本音,其结构形态由于速度、流派不同,其节奏相对地随机转换,具有一定的程式性装饰音,如“”各种速度的曲腔均适用。2.民族地区的表现依附于本音前与本音上、下相邻,并具有明显的音高助音,如“6τ56τ5”、“3τ53τ5”等。波音和倚音在豫剧唱腔中运用很多,如豫剧《秦香莲》一剧中“二公婆饿死在草堂上”一句唱腔的处理。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崔兰田在这八个字的唱腔中,多处使用波音、倚音,有的结合吐字和语气使用,有的根据情绪需要出现在拖腔旋律上,结合她唱法上哀怨深沉的特点,深刻表现了秦香莲对二公婆饿死在草堂的悲痛叙述。特别是“二公婆”三字的拖腔,如果没有那些装饰音,就会感到平淡无味。3.演唱中的32可采用相应的风音(1)滑音——音高不确定的助音(虚设)向本音滑来。如“↘3”“↗⋅1↗⋅1”等。(2)实滑音——由本音(实音)向音高不确定的助音滑去。如“3↗”或由本音向低处滑去“5↓”等。(3)回滑音——由本音向上、下方滑动,然后又回到本音。回滑音在演唱中滑动的幅度可大可小,可选择小三度,也可选择小二度。(4)滑颤音——是演唱中“滑音”与“颤音”融合使用,多用于异常悲伤或喜悦的情绪。各种滑音在豫剧唱腔中使用非常普遍,如豫剧《朝阳沟》一剧中栓宝娘的一句唱腔: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高洁在演唱“要”字的拖腔时,利用滑颤音型,充分表现了栓宝娘第一次见到银环时激动喜悦的心情。4.色彩性偏音“fa”与“si”的音级由本音连续上或下作均匀的小幅度柔和波动,豫剧多用在色彩性偏音“fa”与“si”两个音级上,而且这两个音级常带有游离性。不论是否游离,效果上必须在这两个音上作“揉”式或波动,这是豫剧唱腔中别具风味的特点之一。5.角为断音,演唱时,其音时必须在演唱时,演唱时也将该音节的文和中、音的时长以小三角符号记于其音符上方,空三角为顿音,实三角为断音,演唱时须将该音符的时值缩短。例如豫剧《拷红》中一句唱腔:这句唱腔中连续顿音的运用,使红娘那活泼热情、聪明风趣的性格表现得突出鲜明。6.顿疲程度之分由于气息的颤抖,咽、喉肌肉略有收缩,使喉头轻微地抖动而产生颤音效果,根据不同的顿挫力度、速度,又有哭颤、柔颤、慢颤、微颤之分。如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在豫剧《红娘》中对“我见他也悲伤”一句唱腔的哭颤处理:常香玉在演唱“伤”字拖腔时,使用了十数小节的哭颤,无疑使得这句唱腔更加达到了催人断肠的感人效果。7.滑动的腔在速度比较缓慢的条件下,使用柔美的虚滑音或回滑音修饰时值较长的主干音的一种腔型。8.旋律流变性在同音反复的两个音间,附一间隔性的倚音(上、下方助音均有)。这样使旋律的流动不致陷入呆滞。另一方面,凡唱腔中较长的音(多为乐句的尾音)记谱时,虽然大?都?只?记?一?个?平?滑的主音,在曲速放慢时,还常常在上述间衬音的基本形态上再加入其他装饰成分。(二)基本音画中的七音字调性装饰是在一字一音型的叙述性音调中及一字多音型的曲调中最前端的音符上,对唱词的字调进行装饰或夸张,以调整旋律与字调的去向矛盾和增强曲调渲染力所使用的装饰音。明代戏曲家魏良辅说:“五音以四声为主,四声不得其宜,则五音废矣。”豫剧唱腔中使用的中州韵的声调与唱腔曲调阶梯式的跳进,常常形成尖锐的矛盾,演唱时就需要运用大量字调性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企业人才资源代理协议书
- 2025年商业承兑汇票质押合同
- 2025年度特种车辆买卖及售后服务协议3篇
- 《税款征收基本制度》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2025版木材碳排放权交易合同2篇
- 2025版门窗产品进出口贸易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商业步行街铺面租赁及品牌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版行政合同行政主体特权与公众权益保护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餐饮店两人合伙经营风险承担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家居用品贴牌设计与市场拓展协议
- 广西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财务指标与财务管理
- 2023-2024学年西安市高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全部教案
- 【京东仓库出库作业优化设计13000字(论文)】
- 保安春节安全生产培训
- 初一语文上册基础知识训练及答案(5篇)
- 劳务合同样本下载
- 血液透析水处理系统演示
- GB/T 27030-2006合格评定第三方符合性标志的通用要求
- GB/T 13663.2-2018给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