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我的老师》课题教学设计1.课题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3课第1教学课题(总第6教学课题),包含了“我的老师”和“我还想认识”这两个栏目。这两个环节的核心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老师,唤起他们生活的已有经验,并逐渐认识学校的其他老师和校工,增进对他们的了解和情感。2.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不久,新的校园对他们来说还比较陌生。孩子们对学校环境、对老师和同学、对课堂学习都充满了新鲜感,他们懵懵懂懂,因为环境的改变会带来一些紧张。他们大多天真活泼,喜欢和老师打交道,但由于对小学里不同学科、不同部门的老师缺乏全面了解,加上不少家长习惯借老师的形象来吓唬他们,不免对老师产生惧怕的心理,形成了距离感和陌生感。特别是新入学的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不知道如何向任课老师以外的师长求助。有些学生发现小学老师不再像幼儿园老师那样形影不离地照顾自己时,会感到害怕和无助。因此,让学生正确认识师生交往关系,获得安定、愉悦的学校生活情绪,加快入学适应,并学着尊师重教,就是本课的主要任务。3.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1.对学校的老师和校工激发感激之情,懂得尊重他们,对他们有礼貌。2.知道在校园里有很多老师和我们一起生活,在学校里学习生活感到安定、快乐。行为与习惯:指导学生乐于与师长交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培养与师长打交道的基本礼仪。知识与技能:1.熟悉自己所学的各科的老师,愿意和自己的任课老师亲近,喜欢和老师交往,喜欢上学科老师的课。2.引导学生主动认识和了解学校生活中的老师和校工等,发现并感受他们的工作与自己的校园生活的关系,感受老师的关心和爱护,适应学校生活。3.在校园生活中知道向老师和校工寻求帮助。过程与方法:通过“我说你猜”“亲眼看一看”等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师长,懂得向他们寻求帮助,感受师长对学生的关爱,知晓要尊重他们。4.图文说明教材P10以图片的形式呈现了“猜猜这是哪位老师”的游戏活动场景,三幅泡泡图呈现了学生根据同学的描述浮现在脑海里的自己熟悉的老师形象。P11的插图依次呈现了少先队辅导员、校长、高年级老师以及门卫叔叔等形象,同时还有一处留白框旨在引导学生根据本校实际,发现自己眼中的其他老师和校工。5.教学要点(1)重点:了解学校老师和校工的工作,增进学生和教职工之间的感情,感受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和爱护,知道尊重老师,向老师寻求帮助,获得对校园生活愉快、安定的体验。(2)难点:认识到学校里的教职工与自己生活的关系,消除对教职工的戒备心理,学会与师长友好相处。(3)学习难点及其突破方法学习难点:引导学生发现老师、校工的工作与自己的校园生活的关系,并获得对师长的亲近感及校园生活的积极愉快情绪。突破方法:通过情境讨论,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知道在学校生活中遇到困难可以向相关的师长求助,会得到很好的帮助,从而获得对师长的亲近感。6.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本班任课老师和学校其他教职工的视频、生活照、工作情景照,小爱心卡、心形卡片。(2)学生准备:留意本班和学校其他老师、职工叔叔阿姨的样貌和工作情况。7.教学过程主要环节设计第一环节:情境再现,触动心灵,引出课题。(本环节分为一个节点。)第一节点:播放视频,讨论交流,引出课题。1.师:孩子们,还记得开学的时候老师为你们在额头上点的那颗朱砂痣吗?(PPT播放点朱砂痣活动照片)2.师:孩子们,当时心情怎么样?那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在你们额头上点朱砂痣吗?3.师:“痣”通“智”,意为开启智慧。老师们是希望你们在第二实验小学好好学习,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这是老师对你们的美好祝福,你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也是学校里所有老师、长辈们的心愿。4.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我的老师。(板贴课题)第二环节:多维呈现,认识老师,亲近老师。(本环节分为三个节点。)第一节点:介绍外貌,认识老师活动一:我说你猜1.师:孩子们,在教我们班的老师中,有这样一位老师,她个子不高,一头长发,戴着红色边框的眼镜,和同学们唱歌跳舞,你们猜猜看,是哪位老师呢?有答案的请举手,并说明理由。2.师:你们都同意他的答案吗?猜得真准!刚才,我们玩的就是“我说你猜”的游戏,你们想玩吗?3.师:那可得先听听游戏的规则:【屏幕出示规则:想一想,说一说,猜一猜】想一想教我们的一位老师,她的身高、长相中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介绍的时候千万不能说什么?生:不能说老师姓什么,不能说这个老师教我们哪一门学科,我们就来说说老师的外貌。猜对了,我们就展示出老师的照片,好吗?你们准备好了吗?4.接下来请同学们来描述一个你们班级的老师请其他同学来猜,我们猜到一个老师就把他的照片和姓名贴到黑板上好不好?生:5.师:同学们,看黑板上贴满了老师的照片,看来教我们的老师真不少啊。对于这些教你们、关心、爱护你们的老师你了解他们平时的生活吗?生:第二节点:介绍工作,了解老师1.师:想不想知道老师们都在忙些什么呢?(介绍班主任老师日常工作视频)配上ppt(语文张老师是我们班的班主任,早晨来到学校就要批改每位同学们的作业,你们发现了吗,张老师的背有点弯了,这是为什么呢?下午和同学们一起排练经典诵读节目。)2.师:听了老师的介绍,孩子们你有什么想对老师说的吗?3.生:老师很忙很辛苦。师:那你们见过老师们都在忙什么呢?学生联系生活说:去办公室拿作业,发现老师在批作业;妈妈给老师打电话,老师还在学校开会没有回家……4.师:是呀,老师们每一天都是这么过的,为了每一个孩子忙碌着,你们看——播放课件,展示老师们忙碌的事情……(这是数学姜老师,在认真批改每位同学的作业,……)第三节点:述说故事,亲近老师1.师:昨天,温元博跟我说,他要给语文张老师送一颗爱心,当做礼物,这是怎么回事呢?咱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ppt一个学生讲述的小故事)生:看完谈感受。2.师:你能跟大家说说你跟老师之间发生的小故事吗?3.生讲故事,讲完后老师说:你真是一个有心的孩子,和老师之间的事儿记得这么清楚,来,奖励你一颗小爱心!我想问问你,想把这颗爱心献给哪位老师呢?(贴在照片上)好吗?4.师:孩子们说的真好,每位老师都爱护我们,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生交流。第三环节:联系生活,认识校工,了解校工。(本环节分为两个节点。)第一节点:联系生活,认识校工。1.师:孩子们,在我们的校园里,除了有老师关心爱护我们,为我们忙碌,还有谁也在为我们付出呢?(提到校长时播放录得校长的视频)2.生:校长、清洁工阿姨、保安叔叔、校医……师:大家认识的真不少,你在哪看到的他们,他们在干什么?生:保安叔叔在传达室,校医在一楼卫生室、校车司机和阿姨……孩子们边介绍校工,老师边贴照片。第二节点:补充资料,了解校工1.师:补充介绍校工的工作,补充介绍家长护导岗,你有什么想对这些校工说的?2.生:我想对

3.师:同学们说的真棒,老师为你们点赞。他们虽然不教我们知识,但是他们却保护着我们的安全,时刻为我们忙碌着。第四环节:拓展延伸,学以导行。1师:这节课更加深入的认识了我们的老师以及校工,知道了他们工作的辛苦,和对我们的关爱,懂得了应该尊重我们的老师以及校工。那么请同学们从桌子里找出心形卡片,把你想对老师以及校工说的话写在上面吧!2.师:课后找机会把你们的心形卡片亲手送给老师和校工们,好吗?《我的老师》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不久,新的校园对他们来说还比较陌生。孩子们对学校环境、对老师和同学、对课堂学习都充满了新鲜感,他们懵懵懂懂,因为环境的改变会带来一些紧张。他们大多天真活泼,喜欢和老师打交道,但由于对小学里不同学科、不同部门的老师缺乏全面了解,加上不少家长习惯借老师的形象来吓唬他们,不免对老师产生惧怕的心理,形成了距离感和陌生感。特别是新入学的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不知道如何向任课老师以外的师长求助。有些学生发现小学老师不再像幼儿园老师那样形影不离地照顾自己时,会感到害怕和无助。因此,让学生正确认识师生交往关系,获得安定、愉悦的学校生活情绪,加快入学适应,并学着尊师重教,就是本课的主要任务。《我的老师》效果分析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意识的去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与此同时就能摆正自己是启发、引导、组织者的位置。2.听课中能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紧密的联系生活实际。3.能够科学地使用多媒体。4.教师能够认真的去倾听孩子的发言。认真倾听孩子的发言,并及时准确的给予评价,是很重要的,只有教师认真的去倾听孩子的发言,孩子在发言中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时,你才会发现孩子对于是非、善恶、美丑的分辨,教师及时的追问挖掘,给予孩子及时准确的评价、引导和纠正。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发扬正确的,纠正错误的思想和行为,这样才能达到思品课目的,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的终极目标。《我的老师》教材分析《我的老师》是本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3课第1教学课题(总第6教学课题),包含了“我的老师”和“我还想认识”这两个栏目。这两个环节的核心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老师,唤起他们生活的已有经验,并逐渐认识学校的其他老师和校工,增进对他们的了解和情感。教材P10以图片的形式呈现了“猜猜这是哪位老师”的游戏活动场景,三幅泡泡图呈现了学生根据同学的描述浮现在脑海里的自己熟悉的老师形象。P11的插图依次呈现了少先队辅导员、校长、高年级老师以及门卫叔叔等形象,同时还有一处留白框旨在引导学生根据本校实际,发现自己眼中的其他老师和校工。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突出,对他人的付出无动于衷,更难产生感恩。《我的老师》这一课教学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和老师进行交往,但是可以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感情,继而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懂得感恩,并付诸实际行动。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老师一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学校的老师、校工群体,学会和老师、校工进行交往,另一方面还应该让学生了解老师、校工工作的辛苦,了解他们和自己学习、生活的密切關系,并能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表达自己的敬意。只有回归生活,学生才会品行皆优,而回归生活的根本,就是通过实践去认识和把握世界,通过实践去追求真理和指导生活。《我的老师》评测练习1.听了老师的介绍,孩子们你有什么想对老师说的吗?2.学生说说跟老师之间发生的小故事吗?3.介绍家长护导岗,你有什么想对这些校工说的?4.请同学们从桌子里找出心形卡片,把你想对老师以及校工说的话写在上面吧!《我的老师》课后反思一、道德的形成,来源于生活《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安排,贴近生活,基于学生的实际。在授课过程中,生活的画面从头到尾贯穿于教学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在校园里的有许多老师和校工,自己的生活离不开他们。设计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去了解学校里的老师、校工都为大家做了些什么,以后见了他们应该怎么做。这样的教学实践,充分激活学生的生活筹备,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而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理解、尊重老师和校工。二、道德的发展,根植于生活学生的品德、思想从生活而来,也就是说,只有不断地经历生活,学生的思想才丰满,才能促进其品德的发展。在这个发展着的社会中,学生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生活经历丰富了,这样也会丰富学生的思想世界,从而促进品德的发展。通过感知,学生的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变化,意识到学校其他人对我们来说都非常重要,他们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了各种服务,要重视和尊重他们的劳动。三、道德的升华,回归于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突出,对他人的付出无动于衷,更难产生感恩。《我的老师》这一课教学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和老师进行交往,但是可以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感情,继而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懂得感恩,并付诸实际行动。孩子在课堂上学有所悟,如果能主动地把学到的东西加以运用,这样的教学效果无疑是最好的,这也是让生活与课堂有效融合的最佳体现。只有回归生活,所学所悟才能发挥真正的价值。《我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