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核心素养教案_第1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核心素养教案_第2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核心素养教案_第3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核心素养教案_第4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核心素养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整体设计单元名称第二单元:探索自然的奥秘、科技的精彩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自然奥秘,科学技术”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和《千年梦圆在今朝》4篇课文组成。本单元以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奥秘,科技的神奇,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科技的魅力,激发热爱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5课《琥珀》本课介绍了琥珀的形成,重点是能抓住关键句子体会琥珀的形成,提出问题并解决;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学会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6课《飞向蓝天的恐龙》本文介绍了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重点是学会质疑、释疑,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照样子说话,注意作者语言的准确,学习一些说明方法。7课《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本文主要写纳米技术在我们生产生活中的运用,重点是纳米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医疗方面的运用。读懂课文,质疑释疑;联系上下文或者查找资料理解句子。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本文主要写我国古今几代航天人为航天事业做出的贡献,重点理解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会在今朝实现。”默读课文,了解古今几代航天人的贡献;查资料,了解我国在航天事业的新成就。《口语交际:说新闻》本次口语交际是说新闻,重点是准确表达信息,清楚、连贯地讲述新闻,准确传达信息;清楚、连贯地讲述。《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本次写作的题目是《我的奇思妙想》,重点是写出发明物品的样子及功能。分析例文,总结写作方法技巧,再练习写一写并修改。《语文园地二》本次学习园地主要内容是如何解决自己不会的问题。认识数字的大写,学会填写汇款单。认识新生词语的含义,学习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积累理解一组对联。交流重点是练习交流解决难题的方法及理解新词,学会用作比较的方法写一段话。二、教材特点:本单元的整体情况本单元选编的四篇课文与自然、科技有关。《琥珀》的作者根据琥珀的样子,展开合理的想象,重点推测了它的形成过程。《飞向蓝天的恐龙》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文中展示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证据,介绍了恐龙到鸟类的演化过程。《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介绍了纳米技术的含义及其应用。《千年梦圆在今朝》描述了中华民族追寻飞天梦的历程。这些课文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激发想象力、创造力。三、单元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展开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②语言运用:能联系旧知,从文章内容、写法、启示等方面提出不懂的问题,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相关资料进行推论,尝试解决问题。③思维能力:通过自学及同桌合作,能正确认读并听写词语,灵活运用三个多音字,提升自主识字学词能力。④审美创造:结合课文内容,了解说明文用词准确的特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四、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圈画、查字典、同桌合作、随文识字等方式认识本单元的45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提高独立识字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尝试借助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难点:通过默读本单元课文,了解本单元的主题,提高对单元主题的感知能力。结合课文内容,体会说明文表达准确的特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5.琥珀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展开合理想象,理解领会琥珀的形成过程。②语言运用:自主学习字词,会认“琥、珀”等12个生字,会写“怒、吼、脂”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怒吼、松脂、拂拭、渗出、半晌、推测、蜘蛛、热辣辣”等词语。③思维能力: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推测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④审美创造: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2.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自主学习字词,会认“琥、珀”等11个生字,会写“怒、吼、脂”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怒吼、松脂、拂拭、渗出、半晌、推测、蜘蛛、热辣辣”等词语。难点: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理解领会琥珀的形成过程。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3.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收集的相关资料4.学习活动设计:环节一: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教师活动:1.我们先来欣赏几件美丽珍贵的琥珀艺术品。出示琥珀艺术品图片。揭题,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认识琥珀。4.介绍作者柏吉尔(1804~1882),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作品集《乌拉波拉故事集》等。本文就选自这本书。从大体上看,本文属于科普小品。但由于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使本来较为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变得如此生动有趣,吸引小读者,所以也有人说《乌拉波拉故事集》是童话。《琥珀》是根据《乌拉波拉故事集》改写的。学生活动:生1.琥珀是怎样形成的?谁发现的?)生2.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琥珀的资料。活动意图:结合学生课下搜集的有关琥珀的资料,老师出示琥珀图片,使学生对于本不熟悉的事物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环节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教师活动: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提出要求:1.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借助工具书或询问老师和同学。2.边读边画出带生字的词,结合语言环境加以理解。3.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4.书写指导,生说易错的字。5.理解词语【课件出示9、10】学生活动:生1.汇报检查预习情况1.读准字音预设1“拭”左窄右宽,左边的“扌”注意第三笔是提,右边的最后一笔斜勾写的长一些,落笔和提手旁在同一水平线上,不要多写最后一笔撇。预设2“餐”上下结构,注意上面有三个部分组成,下面是“食”,撇捺要写得舒展一些,托住上面的部分。预设2“渗”左窄右宽,注意右边的“参”的写法,下面的“彡”的写法,三撇要写在一条竖线上,第二笔、三笔起笔位置要记住:都在前一撇的三分之一处起笔。活动意图:充分发挥学生识字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识字,重视对学生自主识字的引导和交流,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环节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活动: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检查自读课文情况。3.再次读文看看课文如何分段?4.默读课文,看看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5图文对照,了解这块琥珀的特点。出示琥珀图,学生仔细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块琥珀。6.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描写图画内容的语句。7.请大家自由读最后一自然段,这个自然段除了写琥珀的样子,还写了什么?8.课文中所写的内容哪些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作者想象的部分?学生活动:1.生读课文,师生评述是否正确、流利。2.给课文分段。生:课文主要讲了根据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想象这块琥珀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并且判断它在科学上的价值。预设1:里面有一只小苍蝇和一只蜘蛛。预设2:这块琥珀是金黄色的。预设3:这块琥珀是透明的。生:琥珀的形成过程是根据这块琥珀的样子推测出来的;这块琥珀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生:“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这些内容是呈现在科学家眼前实实在在的事物,课文中的其他内容都是作者推测、想象的部分。活动意图:这一环节是为了教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文章,这是理解文章的一个重要方法。5.作业设计:基础作业:1.会写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说出诗词大意。提升作业:收集资料,了解琥珀是怎样形成的。板书设计:5琥珀太阳光:暖暖的、火热、热辣辣

松脂球形成松脂:厚厚的、继续滴

苍蝇、蜘蛛:巧遇

时间长

松脂球变成化石被淹没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5、琥珀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时:第二课时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展开合理想象,理解领会琥珀的形成过程。②语言运用:自主学习字词,会认“琥、珀”等12个生字,会写“怒、吼、脂”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怒吼、松脂、拂拭、渗出、半晌、推测、蜘蛛、热辣辣”等词语。③思维能力: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推测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④审美创造: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2.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自主学习字词,会认“琥、珀”等11个生字,会写“怒、吼、脂”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怒吼、松脂、拂拭、渗出、半晌、推测、蜘蛛、热辣辣”等词语。难点: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理解领会琥珀的形成过程。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3.教学准备:教学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环节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检查字词【课件出示20】2.指名读,赛读。3.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4.谈话导入新课:根据这块罕见的珍贵的琥珀,作者推测想象出一个十分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琥珀的形成过程。那么,作者是怎样推测、怎样想象的呢?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思考,一起推测,一起想象。学生活动:生能准确读出老师出示的词语。预设:课文主要讲了根据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想象这块琥珀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并且判断它在科学上的价值。活动意图:本环节既是为了与上节课做好衔接,又是让学生重温琥珀的美丽,激发情感,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环节二:品读课文,还原推测过程,品味文章语言教师活动:1.默读课文,大胆质疑。默读课文,做批注,提出不懂的问题。2.想想苍蝇和蜘蛛怎么会同时被包在一个松脂球里?3.作者把这个故事写得非常生动有趣,让人感觉很真实,很形象。再读课文,想象画面。4.作者又是怎样记叙松脂包裹蜘蛛和苍蝇的过程的呢?师过渡:看来,大家对松脂球的形成过程了解清楚了,但松脂球并不等于琥珀,琥珀应该是古代松树脂的化石,松脂球又是怎样变成化石的呢?作者是怎样写出漫长的?5最后,松脂球化石--琥珀又是怎么被发现的?6.“推测”是什么意思?7.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8.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科学家还有哪些大胆的推测?9.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这个猜测的依据是什么?学生活动:预设:1.松脂球是怎样形成的?琥珀是怎样形成的?2.它们是怎样成为化石的?3.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生:找到描写太阳和松脂的句子,读句子,想象画面,感受天热,松脂多而美。生:找到句子,读一读,并在脑子里形成画面。生: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画出来,读一读。生:抓住“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又是几千年过去了”进行体会。生:“推测”意思是“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预设1:因为透过琥珀我们看到的是两个小东西——一只蜘蛛和一只苍蝇,可以想象它们两个如何相遇,如何被松脂包在一起的。预设2:从它们“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可以猜测出它们如何拼命挣扎的情形。生:因为只有太阳很毒辣,才能把老松树上的厚厚的松脂晒化,才能滴下一大滴松脂。活动意图:按照作者的推测,蜘蛛和苍蝇不可能被包裹在松脂球的中间,而只能包裹住一面。这个问题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探究、想象的能力。环节三:课堂总结,布置作业。教师活动:1.总结延伸:寻找前后联系,质疑形成过程。(1)再读全文,我们还可以发现,课文很多句子都是有相互的内在联系的,你能一一找出来吗?(如对海的描写;对小虫的描写;漫长时间与第一自然段的照应……)(2)作者对这块琥珀形成过程的推测,你有什么疑问吗?(如,为什么我们通过琥珀,推测到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那么对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你又有什么新的推测呢?(如,苍蝇和蜘蛛也许在几千万年前是一对好朋友,相会的时候被包裹在松脂里了。)学生活动:活动意图:课堂总结延伸使学生又一次回顾了课文中琥珀形成的过程,进一步推测琥珀可能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5.作业设计:基础作业:1.“拭”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再查画,组词是。2、形近字组词。珀()枫()试()扔()柏()飒()拭()仍()3、仿照例句,写句子。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这句话运用了()修辞手法,请用这种修辞手法再写一句:提升作业:上网搜集其他琥珀的照片,挑选一个来合理进行推测,写一写它的故事。6.板书设计:

5琥珀太阳光:暖暖的、火热、热辣辣

松脂球形成松脂:厚厚的、继续滴

苍蝇、蜘蛛:巧遇

时间长

松脂球变成化石被淹没7.教学反思与改进: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6、飞向蓝天的恐龙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背诵自己感兴趣的语段。②语言运用:自主学习字词,会认“钝”等10个生字,会写“笨、钝”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迟钝、隧道”等词语。③思维能力:弄懂课文内容,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④审美创造: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起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2.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弄懂课文内容,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难点: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3.教学准备:教学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环节一:课件出示,引入课题教师活动:1.以前,同学们观看过恐龙展览,刚才屏幕上又再现了活灵活现的恐龙。下面,我们来学习关于恐龙的课文。2.读课题质疑齐读课题,并板书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产生了疑问吗?3.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哪些地方回答了你的疑问?4.作者简介:徐星,男,祖籍江苏,出生于新疆伊犁新源,古生物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古生动物学家。兼任民盟中央委员,民盟中国科学院副主委,英国《皇家学会学报-生物辑》和《中国地质学报英文版》编委。学生活动:1.齐读课题2.我们知道的恐龙没翅膀,怎么能飞向蓝天呢?恐龙怎么能飞到天上去呢?3.师范读、生边听边想。活动意图:谈话导入,质疑问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环节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教师活动:1.出示生字新词。教师巡视,对差生加以引导。3.分别抽读生字,说形和词意。注意读准平舌音“隧”,翘舌音“崭肢”等。4.读生字新词(抽读、齐读、去掉音节读)5.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隧、翼”的书写。学生活动:1.学生字的音形,根据课文内容理解新词意思。互帮:不懂的词意,查字词典和同学商量。预设1:“隧”左窄右宽,注意左边的“阝”两笔写成:横撇斜勾、竖;右边的部分“遂”是个半包围结构,先写上边的部分,再写“辶”,“辶”是三笔写成:点,横折折撇,捺。

预设1:“翼”注意是有三部分组成:羽、田、共。其中“羽”不带勾。这个字写扁一些。活动意图:由自主学习走向合作学习,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合作、交流、互动中丰富认字、识字的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环节三:读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教师活动:1.自读课文,读出不懂的词。2.再读课文,理清结构过渡:下面让我们读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3.自由读文,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4.精读重点,领悟写法5.字词、句子都能读准确了,现在可以来解决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出示:“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哪个自然段能回答这个问题?6.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学生活动:1.自查字、词典,不懂的同学商量,教师巡视参与引导。

2.生划分段落;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大量的化石显示,鸟儿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第二部分(3、4自然段):科学家们假想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鸟儿的。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科学家们希望能从化石中重现这一历史过程。3.第四自然段4.生汇报:①第一种大约出现在……和狗一般大小……②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家族……③其中,一些……长得……像鸟类……④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的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活动意图:这一环节是为了教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文章和体会作者情感而设计的,这是理解文章的一个重要方法。5.作业设计:基础作业:根据意思写词语。1.指反应迟缓;脑子不灵敏。()2.立刻、一下子。()3.反应迅速快捷。()4.形容高兴到了极点。()提升作业:搜集与恐龙的相关资料。6.板书设计:6、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一代恐龙

庞大家族→(两亿三千万年前)

(数千万年后)猎食性恐龙(其中一支)→飞向蓝天(许许多多年后)

(亿万年前)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6、飞向蓝天的恐龙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时:第二课时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背诵自己感兴趣的语段。②语言运用:自主学习字词,会认“钝”等10个生字,会写“笨、钝”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迟钝、隧道”等词语。③思维能力:弄懂课文内容,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④审美创造: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起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2.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弄懂课文内容,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难点: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3.教学准备:教学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环节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了说明性文章表达准确的这一特点,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首先,我们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过的词语。2.师:哪些词语是第一自然段中的?你们能用上这些词语概括出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吗?3.师:我们接下来学习课文,跟着科学家走进恐龙的演变世界。学生活动:生:事实证明笨重的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活动意图:检查字词环节的设计,为了与上节课做好衔接,激发情感,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环节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教师活动: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1)科学家提出了怎样的假说?依据是什么?

(2)科学家有怎样的发现?(3)“欣喜若狂”是什么意思?这些发现为什么让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结合课文内容说说:

2.“辽宁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1)‘点睛’之笔是什么意思?(2)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3)这一重要的发现多么令人欣喜啊!这也是科学家钻研时的心情,我们带着这种欢欣鼓舞的心情来读一读这一句话。指导感情朗读,体会科学家钻研时的心情。(读出欣喜若狂的心情)3.第三、四自然段的学习师:是啊,凶猛、笨重、迟钝的恐龙能变成轻灵、五彩斑斓、凌空翱翔的鸟,多么不可思议啊!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这一演化过程吧!看默读提示:默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想想恐龙是怎样一步步演化成鸟儿的?全班交流:(先小组汇报其他组补充)A、去掉“大约”行吗?B、比较读C、指名读4.【课件出示21】A、想想看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5.【课件出示22】(恐龙种类的图片)请同学们说说你对恐龙的认识。C、注意加点的词语,照样子写一段话。D.大家对这形态各异的恐龙都充满了喜爱之情那我们就来读一读吧!教师:这么庞大的家族都能飞上美丽的蓝天吗?(生:不是)请大家找出相应的语句来读一读6.【课件出示24】出示恐龙不断进化的图片(教师适时解释:恐龙长的越来越接近现在的鸟类了。骨骼中空,身体才会轻盈,行动也就敏捷了,又长出了像鸟翼一样的前肢,体表还有羽毛。)B、“其中”是在什么中?“一些”说明了什么?7.教师:这些都是恐龙飞向蓝天的前提,那么它们是怎么飞向蓝天的?8.师:科学家们都认为是这样吗?生:不是,还有的科学家认为……9.但是,毋庸置疑是什么?师板书齐读。10.师:作者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清楚详细的介绍拉近了恐龙与我们的距离,现在就让我们再近距离地欣赏一下各种种类的恐龙吧!11.学生复述师: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呢?12.教师:无论如何这只是科学家们根据种种证据的推论,它们有更美好的心愿。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活动:1.生:“点睛之笔”指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古生物科学家们漫长的研究历程与取得的成果比作“画卷”。而要证明恐龙向鸟类演化,“羽毛”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带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的发现,为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加速了这项研究的进程。因此,说它是“点睛之笔”。2.生有感情朗读,体会科学家钻研时的心情。(读出欣喜若狂的心情)全班交流:(先小组汇报其他组补充)(1)第一种恐龙的特点:“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退支撑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1)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腿支撑身体。预设:蚂蚁经过进化,有些蚂蚁还保持着原有的黑色,有些蚂蚁则变成了黑红色,有些蚂蚁比他的祖先大了好几倍,有些蚂蚁则小巧玲珑,十分招人喜爱,有些蚂蚁变成了掠夺者,成为了人类的敌人,有些蚂蚁则变成了益虫,成为了人类的好朋友。3.男女对比读、齐读。4.可见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我们在习作时应注意恰当地用词学习如何锤炼语言。5.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的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6.生:不是,还有的科学家认为……预设:有的科学家认为是树栖生活使鸟具备了滑翔能力,并逐渐能够主动飞行;有的科学家认为是生活在地面上的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7.生:齐读句子。恐龙的一支经过了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8.出示其他类型的恐龙图片,学生欣赏。9.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10.这是科学家们的愿望,科学家们经过百年的努力研究,他们多么希望能重现这一历史进程啊,帮助我们了解了体态笨重的恐龙最终变为轻盈灵活的鸟儿的演化过程,这一切凝结着他们多少宝贵的心血啊!活动意图:每学完一个环节后,让学生带着感情读一读本段课文,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环节三:课堂总结,布置作业教师活动:1.以恐龙化石,科学家能推出恐龙成鸟类的演变过程。对此,你有什么感想?你们想对科学家们说些什么?2.总结写法阅读感悟写法上的特点: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如:地上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年。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学生活动:生:科学家们推测出恐龙演变成鸟类是有事实依据的,化石是最后的证据。预设:科学家的想象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虽然大胆却是严谨科学的。活动意图:课堂总结使学生又一遍回顾了课文中,明确了中心,升华了感情。5.作业设计:基础作业:把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复述给家长听。提升作业:对于不明白以及想了解的问题可查阅书籍或上网查询。交流收集的资料,举办一次“恐龙世界”展览。6.板书设计: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一代恐龙

庞大家族→(两亿三千万年前)

(数千万年后)猎食性恐龙(其中一支)→飞向蓝天(许许多多年后)

(亿万年前)7.教学反思与改进: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相关科技术语的意思。②语言运用:认识“乒、乓”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率”,会写“纳、拥”等15个生字,会写“纳米、无能为力”等16个词语。③思维能力:能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交流并总结方法。④审美创造:领会纳米技术的神奇,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思维品质。2.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提出问题,并与同学交流。结合查找的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难点:领会纳米技术的神奇,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思维品质。3.教学准备:教学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环节一:联系旧知,迁移激趣。教师活动: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生活中你经常用到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呢?可以说单位名称,也可以用它们说一句话。2.读题质疑: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叫《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呢?过渡:接下来就请大家带着问题走进课文,看看你能获得哪些收获?学生活动:1学生:预设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毫米……”预设2:我家的床有2米长,150厘米宽……2预设:纳米是什么?它和米、厘米这些长度单位有什么关系?纳米技术又是什么技术?纳米技术在生活中有哪些用处……活动意图:通过对课题质疑提问,引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从而激发强大的学习内驱力。这正好直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阅读时能提出不懂得问题。环节二:初读感知,识记字词教师活动: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自读要求:借助经验自主识字,读准生字新词,尤其注意相关的科学术语。2、检查学习效果,交流经验方法。3.交流识记方法4.指导书写。学生观察课本上的例字,说注意事项。5.学生练写,描一写二。展示书写情况,师生互动点评。学生活动:1.学生自主学习,适时圈点勾画。2.预设:“病字旁”表示和疾病有关,比如本课的生字:癌症疾病3.预设:蔬——左下方第一笔“横勾”,和下面的“止”要分开写健——笔顺是“左→右→中”康——最后四笔分别为:点、提、撇、捺活动意图:对于中年级学生,字词学习应该重点突出,凸显经验方法;写字教学要把握要害之处,通过对“难字”或“易错字”的指导,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环节三:再读课文,提出问题,尝试交流教师活动:学生默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简单记录在本上。2.全班交流,汇总梳理。梳理问题类别,聚焦核心内容。过渡:这些问题,有的是关于题目的,有的是指向写法的,更多的则是关于文章内容的。4.小组成员合作,交流解决方法。(1)回顾以往学习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2)组内交流,解决问题。(3)教师巡视,相机指导。5.各组选派代表,全班汇报交流。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活动:1.全班交流,汇总梳理。预设1:“纳米吸波材料”这个科学术语我没听说过,想知道是什么意思。预设2:“隐形战机”从字面上理解,是看不到的战机,不知道我想的对不对。预设3:纳米级物质有哪些特点?……2生:联系上下文、查阅资料、询问他人、结合插图等等。3.全班汇报交流:预设1:像“纳米涂层”“纳米缓解技术”这样的科学术语,我们是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解决的。预设2:碳纳米管,我们小组结合资料和书中的插图了解到他的特殊结构和性能。预设3:我们小组采用的方式是联系上下文进行学习,比如第四自然段第1句话说“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健康”,后面接着就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我们一下子就弄懂了。活动意图: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有助于学生学习课文。5.作业设计:基础作业:认真抄写《词语表》中的16个词语。提升作业:拓展阅读科普文章《纳米国旗背后的故事》、绘本故事《纳米机器人》。6.板书设计: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的方法向别人请教联系生活经验图文结合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时:第二课时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相关科技术语的意思。②语言运用:认识“乒、乓”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率”,会写“纳、拥”等15个生字,会写“纳米、无能为力”等16个词语。③思维能力:能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交流并总结方法。④审美创造:领会纳米技术的神奇,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思维品质。2.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提出问题,并与同学交流。结合查找的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难点:领会纳米技术的神奇,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思维品质。3.教学准备:教学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环节一:前后衔接,复习导入。教师活动: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交流,你了解到了关于“纳米”的哪些知识?2.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聚焦大家最关心的几个问题,来进行深入的研究。学生活动:生:预设1:我知道了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1纳米。预设2:我通过查阅资料和看课本插图了解到,碳纳米管是由六边形排列的碳原子构成,它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预设3:我读课文第三段知道了其实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活动意图:回顾上节课知识,衔接好课文。环节二:聚焦开篇,体会“开门见山”的写法教师活动:1.过渡:上节课有同学提出“作者是如何介绍‘纳米’和‘纳米技术’的呢?”这是从写法角度进行的提问,请大家说说你的看法吧。2.教师介绍写法。开门见山:本义指打开门就能见到山,现在常用来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一落笔就入题,有利于读者明确文章表达的中心。3.对于这个令人陌生的概念,作者还采用了恰当的说明方法进行了讲解,你发现了吗?4.聚焦三四段,了解“总—分”的表达方式。文章的3、4两个自然段,都各自有一个关键句,请同学们读一读、找一找。5.教师讲解:也就是说,这两段的第一句话概括了整段的内容,后面所举的例子全是围绕这句话展开的。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做“中心句”。如果后面的内容,是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阐述的,我们就把这样的方式叫做“总分式”结构段落。当然,这种方式也适用于全篇文章。6.请你再找一找关键句里的关键词,看看这两段分别是从哪两个方面介绍的纳米技术?7.借助表格,梳理内容。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完成下表:出示课件158.追问:在讲述纳米技术在我们身边生活的这一段,三个例子可以调换顺序吗?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可以交换顺序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1、这节课,我们通过阅读了解到纳米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也感受了它的神奇。其实,纳米技术因它的独特性,已应用到多种领域。通过课前调查,你还了解到哪些?学生活动:生1预设:文章在一开头就点明了“纳米技术”是一种高新技术,并通过和“微米”比较,告诉我们21世纪,那敏技术会得到广泛的应用。生2预设:作比较、列数字(学生举出具体实例)生3预设:关键句都放在了段落开头,都是第一句话。生6预设:老师,我找的关键词是“身边”和“健康”。生8预设1:不可以。因为纳米涂层在冰箱内的使用和人们的生活贴得更近,而借助“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以及在隐形战机上的应用,都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越开越远。所以我认为不可以调换。预设2:第四自然段,先讲现在,再说未来,也不能换顺序。预设3:我认为三四两段不能对调顺序,理由是第三段讲的是我们日常的生活,每天或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而第四段说的是医疗方面,是特殊的情况。活动意图:找出文中的关键句,并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梳理,有利于学生清晰地了解段落内容。5.作业设计:基础作业:完成本课生字。提升作业:以“神奇的纳米技术”为主题,办一份手抄报或电脑小报。6.板书设计:

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写作方法:开门见山总分结构学科学爱科学7.教学反思与改进: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8*千年梦圆在今朝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了解中国航天事业,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②语言运用: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中华民族飞天梦想是怎样逐步实现的。③思维能力:抓住“时间、人物、事件”梳理课文内容。④审美创造:查找资料,了解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新成就,并以新闻的形式说给大家听。2.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中华民族飞天梦想是怎样逐步实现的。难点: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教学准备:教学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师: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章,题目是《千年梦圆在今朝》。播放“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视频。2师:同学们有没有为视频中我国的航天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如今的航天成就离不开一代代人的努力,今天,让我们了解一下中华民族飞天梦的发展历程。学生活动:1.观看视频,学习新课。活动意图:播放视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环节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教师活动:1.听课文范读。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和词语,读通句子。说一说:课题中的“梦”指的是什么?会认字3.出示生字词,指名读词语多音字“着”。学生活动:1.听课文范读。2.预设1:飞离地球、遨游太空3.识字游戏,火箭发射,学生认读词语活动意图:熟悉本课生字词,加强认识。环节三:整体感知教师活动:1.默读课文,把表示时间的词语以及航天发展中的主要事件画出来,并写在时间轴上。2.全班反馈、交流,完成时间轴。预设:3.课件出示表格,教师解说表格。4.教师引导,小结:有了表格做梳理,你是不是对中国航天发展的脉络了解得更清楚了呢?请你借助表格,在小组内说一说中华民族飞天梦的历程吧!5.布置任务:千年的飞天梦是怎样逐步实现的呢?6.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有关的词句并写出自己的思考,教师巡视指导。7.学生汇报交流,先说说画了哪些句子,再说一说自己的看法。8.出示相关资料,了解为航天事业无私奉献的科学工作者。9.总结,我国“千年梦圆在今朝”的原因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要点。学生活动:生1.表示时间的词语“古代、明代、1970年4月24日、2003年10月15日、2007年10月24日、2019年1月3日”主要事件:“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有人飞上天、空中飞车的传说,还有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思妙想”;“官员万户,利用火箭上天”;“第一次发射卫星”“神州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预设:生2.=1\*GB3①中国明代;万户试验乘火箭上天;成为人类飞行探索的先驱。=2\*GB3②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3\*GB3③2003年10月15日;“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4\*GB3④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第一颗月球探测探测卫星发射成功;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5\*GB3⑤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传回第一张月背近距离拍摄的清晰的月表形貌图。生4.学生借助表格,再小组内说一说中华民族飞天梦的发展历程,教师巡视指导。生9.激情、想象力、不断探索领导人和党中央的关心团结协作、不懈努力活动意图:借助“时间轴”这一直观地视觉载体,既可以理清文章脉络,又可以辅助学生讲说飞天历程的大事件,真可谓“一举两得”5.作业设计:基础作业:课文按照__________顺序,选取标志性事件让我们概览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中国航天的_______________,体现了航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精神。提升作业:查资料,了解更多航天故事,以及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6.板书设计:

8*千年梦圆在今朝勇于探索不懈努力团结协作7.教学反思与改进: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口语交际:说新闻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能讲述一则新闻,准确传达信息。②语言运用:能把新闻说得清楚连贯,并发表自己的看法。③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整理信息、准确传达信息的能力。④审美创造:交流时能清楚、连贯地表达。2.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培养学生整理信息、准确传达信息的能力。难点:交流时能清楚、连贯地表达。3.教学准备:教学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环节一:微课导入,引入话题教师活动: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现代这个信息社会里,生活产生新闻,新闻充实生活。时时处处我们都能感受到新闻的存在。2.你们平时都是通过什么方式来了解新闻的?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就来说说自己知道的新闻,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吧!学生活动:生:读报纸、看电视、听广播、上网活动意图:谈话引出“说新闻”话题,把学生带入新闻发布会的情境,为新授知识做铺垫。环节二:明确要求,有的放矢。教师活动:1.师: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什么?在你最近了解的新闻中,选一则感兴趣的和同学交流。要说明新闻的来源,把新闻讲清楚,不要随意更改新闻的内容,还可以说说自己对这则新闻的看法。2.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是什么?3.师:要完成一次成功的新闻发布会,你们认为要做哪些准备工作?请大家分小组讨论讨论。4.教师小结:刚才我们一起总结的这几点对于开好一次新闻发布会很重要,待会儿我们的“小小新闻发布会”就以上述这五点来作为评比标准,看看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中,哪些同学表现最突出,我们就可以评他为“最佳新闻发布人”;同时我们还要评出今天的“头条新闻”“热点新闻”“最佳新闻”等。教师巡视指导。5.召开小小新闻发布会,大家推选新闻发布会主持人。各小组推选代表作为新闻发布人。每个板块选二个代表上台发布新闻。6.新闻发布会主持人上台宣布:小小新闻发布会正式开始。提出相关要求:每个版块的二个代表分别发言,每个代表发言后有一分钟的提问、答问时间。7.按照“时事──经济──文化──教育──体育──日常生活──其他”的顺序,各板块代表依次上台发布新闻并回答同学们的提问。8.评价新闻发言人的发言,教师点评、指导。9.总结刚才新闻发言人的优缺点,再次准备。10.新闻发言人就同样的内容进行求异创新发言。11.主持人宣布新闻发布会结束。学生活动:1.生交流自己感兴趣的新闻。2.准确表达信息。清楚、连贯地讲述。3.(生)A、要选一个灵活、机智、知识丰富、口才突出的新闻发布会主持人。B、新闻发布人要大方自然,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富有感染力。C、发布的新闻要有意义。D、发布的新闻稿要结构完整,简洁明了,能够吸引人。E、作为发布人要对自己所发布的新闻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能够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4.学生按照“时事”“经济”“文化”“教育”“体育”“日常生活”“其他”这几大版块自由组合,交流,讨论,整理新闻。5.召开会议,根据要求,学生说新闻,师进行点评,并评出“最佳新闻发言人”“最佳新闻”“头条新闻”“热点新闻”活动意图:充分利用书本上的资源,从情境图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为口语交际做好情境的准备。教学生一些发布新闻的技巧后,通过小组合作、选拔,找代表展示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内容,训练学生交际能力。5.作业设计:基础作业:观看一则新闻,了解新闻技巧。提升作业:选取感兴趣的新闻内容来进行准备,期待着你们“推开小窗口,看见大世界”。6.板书设计:说新闻准确清楚连贯声音语速仪态表情着装……7.教学反思与改进: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发挥想象,写出想要发明的事物。②语言运用:借助图示,清楚地介绍自己想要发明的东西。③思维能力:能根据别人的建议修改习作。④审美创造: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自己在生活中的奇妙的想法写下来。2.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展开奇思妙想,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难点:展开奇思妙想,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3.教学准备:教学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环节一:视频导入,激发热情教师活动:一、视频导入,激发热情1.激趣导入:有这样一位作家,他多次“环游”过地球,在海底“航行”过数万里;他“到过”月球,在地心“探过险”;他曾和非洲的土人、委内瑞拉的印第安人“谈过话”……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下面就让我们观看一段根据他的小说《海底两万里》拍摄的影片。2.教师介绍:这是一部充满想象力的科幻电影,正是作者的奇思妙想成就了他,让他成为了世界科幻小说之父。与此同时,凡尔纳还是未来事物的伟大设想者。他在无线电发明之前就已经想到了电视,并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有声传真”;他在科幻小说中设想的直升飞机,比莱特兄弟造出飞机来的时间要早半个世纪。20世纪的科学创造:潜水艇、飞机、霓虹灯、导弹、坦克……他几乎都预见到了。今天,就让我们也像这位伟大的作家一样,发挥奇思妙想,让自己的想象插上翅膀,写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4.揭示主题:我的奇思妙想学生活动:1.生:观看《海底两万里》视频。2.生交流收看感受。活动意图:万事开头难。课堂伊始,教师播放科幻电影片段,并介绍“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凡尔纳,旨在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写作热情。环节二:多元素材,拓展思维教师活动:1.师:这里有一个圆圈,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哪些事物呢?2.师:两个圆圈,你可以想到哪些事物?3.师:给圆圈加上一条线,你又能想到些什么?师:小结:一个小小的○,经过大家发散思维的“改装”,竟然变出这么多物品来——想象力在其中可谓“功不可没”。今天这节作文课,谁的想象力超凡,谁的文章就会生动、有趣、吸引人。4.师:奇妙发明我知道(1)读一读:课前搜集到的关于“奇思妙想”的发明故事或小作文。(2)说一说:这项发明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5.师:课本上提供了3位同学的题目,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想法究竟奇妙在哪里?6.师:生活中你曾经想给什么物品进行改装,或是想创造发明一件具有怎样功能的物品呢?7.师:作为这件小发明的“主人”,很有必要向大家进行推广介绍。可究竟怎样讲,别人才能听清楚,才能明白它所拥有的独特性能呢?我们先来看一下书中的要求和提示。8.师:“思维导图”被称为智力魔法师,它可以帮助我们提前构想写作的思路和内容,让成文更容易,脉络更清晰。教师引导补充说一说,这间会飞的小木屋在样子和功能方面还有哪些特点?记录在课本的省略号处。5.根据建议完善图示后进行写作。学生活动:1.生:鸡蛋、字母o、太阳、圆桌、盘子、摩天轮、硬笔、镜子、笑脸……2.生:眼睛、眼镜、自行车、鼻孔、汽车排气孔、樱桃、雪人……气球、大饼加火腿、地面上的篮球、3.生: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零分……4.生::这些发明是人们在仔细观察生活之后进行的大胆想象,不断的革新和创造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我们的奇思妙想也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进行合理想象,不能夸夸其谈、胡编乱造。5.学生思考交流6.生:导航+眼镜→导航眼镜行李箱+洗衣机→洗衣行李箱(组合)自动升降课桌椅可折叠汽车(添加)会变色的衣服录制梦境的机器(改变)7学生选择话题,尝试用思维导图、示意图等方式对自己的小发明进行设计。8.借助图示,练习讲述。9.全班汇报,互动点评。活动意图:学生语言描述,体现物品的功能和特质,为接下来的“写”做好内容铺垫和思维储备。经过指导,学生已有法可循,有话可说。其中,以“导图”和“图示”作为思维支架既是这一环节的主要内容,也是今后习作教学的重要方式。5.作业设计:基础作业:完成自己的奇思妙想图。提升作业:根据自己的奇思妙想图,完成自己的习作。6.板书设计:我的奇思妙想生活想象方法:组合添加改变内容:样子功能示意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时:第二课时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发挥想象,写出想要发明的事物。②语言运用:借助图示,清楚地介绍自己想要发明的东西。③思维能力:能根据别人的建议修改习作。④审美创造: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自己在生活中的奇妙的想法写下来。2.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展开奇思妙想,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难点:展开奇思妙想,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3.教学准备:教学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环节一:佳作欣赏,共同评价教师活动:1.师导入:上节课,同学们大胆想象,把自己的独特创意写成了一篇又一篇的想象作文,今天咱们就来评议一下吧!2.教师引导学生借助习作互评表进行集体点评。3.师:四人小组中轮流朗读自己的习作。4.教师巡视,相机指导,发现共性问题要再次进行强调。5.学生根据大家的修改建议,重新调整自己的习作内容,进行二次行文。6.自读品味。学生活动:1.学生自由朗读或自主默读优秀范文。2.借助评价表进行点评,互相给出具体的修改建议。预设1:外观样式没写清楚——可围绕大小、形状、颜色、材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同时要注意按照一定顺序来进行描写。预设2:功能特征没写清楚——要抓住最典型的特征,有重点地介绍,这样才能令人印象深刻。忌讳那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全能型产物。预设3:设计上大同小异,缺乏个性——现实生活中许多发明具有“专利”,就是因为他独特、新颖、前沿,如果对人类生活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那就更受人们欢迎了。活动意图:佳作欣赏集体点评,是教师教;小组内互评互改,是学生学。有教有学,一扶一放,可以培养学生善于反思和重视修改的习作好习惯。5.作业设计:基础作业:修改自己的习作。提升作业:观看科幻小说电影,并能从中获取灵感。6.板书设计: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样子功能全方位有重点多角度有个性7.教学反思与改进: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语文园地二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学会用多种方法解决不会的问题。②语言运用:学习12组形近字,会认12个生字。③思维能力:学习例句中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学会运用此法写一个事物。④审美创造:积累和理解一组对联,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学重点:词句段运用(运用作比较的方法写一个事物,仿照例段写片段)教学难点:理解并积累一组对联。3.教学准备: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环节一:交流平台教师活动:1.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2.请同学们把上面表示解决不会问题的方法,用“”画出来。3.以上几个同学的交流内容,提到了几种解决难题的方法,分别是什么?4.教师总结评价,点拨指导:(1)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2)查资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懂的问题。(3)以上方法都不能解决的,可以请教别人,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5.

小练习师:请同学们从本单元文章中回顾当时是如何解决不懂的问题的?学生活动:1.预设:我通常会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预设:查资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懂的问题,如,为什么“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我查资料知道了,琥珀的形成需要几千万年。预设:我是请教别人后知道的。2.学生交流。5.预设:在学习《飞向蓝天的恐龙》中理解“演化”一词,我们就可以联系下文,就会明白“一部分恐龙为了躲避敌害或者寻找食物而逐渐变成了鸟的样子。”在学习《琥珀》一文时,解决为什么“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就可以查资料,明确琥珀的形成需要几千万年。活动意图:课件出示让学生感知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不懂的问题。环节二:识字加油站教师活动:1,。你会给下列形近字组词吗?和同学交流。出示:【出示课件5】2.认一认,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3.教师小结,指导:【出示课件6】每组生字都是形近字,同一字族的字。4.识记方法交流5.练一练,再写出几组同一字族的字,看谁写得多。6.选一两个你知道的,和同学交流。出示:【出示课件8】7.认读词语:8.学生小组讨论,根据自己所查找的资料,说一说你对这些词语的了解。学生活动:1.拼读生字,齐读生字,指名领读。2.小组同学对比读12组字,12个词语,互相交流。4.组长记录小组同学的发现。前两行的字可以使用减一减。减去部首的方法识记,后两行用的识记方法是加一加,加上合适的偏旁。5.预设:包一泡青一晴及一吸见一现6.齐读词语,指名领读。7.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纠正易错生字读音,组长记录小组同学的发现。8.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教师小结。9.学生小组讨论,根据自己所查找的资料,说一说你对这些词语的了解。活动意图:通过认读词语,认识8个词语,通过讨论交流,了解这些新词的含义,训练学生探究能力和交流能力。环节三:执行落实,开展活动1.活动要求:我们在小组内任务分工,合编小诗集,然后选择最喜欢的诗歌,采用最喜欢的形式把你们的诗歌朗诵给全班同学听。出示课件5。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3.学生朗读,互相评价。出示课件6。4.教师提示。教师活动:1.活动要求:我们在小组内任务分工,合编小诗集,然后选择最喜欢的诗歌,采用最喜欢的形式把你们的诗歌朗诵给全班同学听。出示课件5。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3.学生朗读,互相评价。4.教师提示:我们合作编成小诗集后,还可以举办诗歌朗诵会。同学们刚才已经想出了许多建议,大家根据商量的结果,分头准备,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请教老师。学生活动:1.学生认真阅读活动要求。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3.学生朗读,互相评价。4.教师提示:我们合作编成小诗集后,还可以举办诗歌朗诵会。同学们刚才已经想出了许多建议,大家根据商量的结果,分头准备,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请教老师。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