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间产业结构的趋同与演变_第1页
中国地区间产业结构的趋同与演变_第2页
中国地区间产业结构的趋同与演变_第3页
中国地区间产业结构的趋同与演变_第4页
中国地区间产业结构的趋同与演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地区间产业结构的趋同与演变

区域产业结构的同步性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90年代,原先导致趋同的主要因素如制度基础、利益导向、需求拉力和供给推动力等将逐步减弱,不同类型省区产业结构在市场与计划的双重作用下将向不同方向发展,地区间结构趋同态势将发生逆转,由趋同转向趋异,在此基础上,区际经济技术联系将加速调整,并将大致完成80年代开始的区际分工转形。一、结构不同因素的分析1.区域产业结构发生了改变80年代初开始的地方财政包干以及计划、基建、物资、外贸等体制的相应调整,使地方政府成为日益活跃的经济利益主体,这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地方发展经济的经济性,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地区间的利益冲突与结构趋同。在现行价格体系不合理情况下,各地纷纷发展价高利大的加工业,相应地,地区之间围绕资源与市场的矛盾日趋尖锐。区际贸易中的种种障碍反过来又促使各地发展自己的缺门产业。结果,地区产业结构的封闭性、独立性和完整性逐步提高,地区间的结构相似性也日渐增强。尽管中央政府一再制止地区封锁,制订一系列措施推动地区间的横向联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地区分割与结构趋同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由于地方政府是重要的投资主体,区域经济运行的制度基础没有根本变化,直至80年代末,结构趋同仍然是地区结构变化的主要特征。90年代,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将对结构趋同的制度基础产生重大冲击:政府职能由直接控制向间接控制为主的转化将削弱地方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地位及其对地区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市场体系的发育、统一市场的形成将大大增强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削弱地区经济的封闭性和独立性;企业作为市场活动主体的地位确立后,投资活动将日趋活跃,效益偏好大大增强。投资的区位选择也将突破地区行政区划界限。上述变化对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将产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将使地区产业结构变动的方向、规模和速度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发展水平、生产要素供给能力、市场需求压力等结构变动条件。以此为基础,地区间客观上存在的结构变动条件差异无疑将推动产业结构的趋异。2.第二,结合区际分工,发展工业,促进产品产品的发展。在经济上,直接实现部门收益均等化80年代的地区结构趋同,主要发生在价高利大的加工业部门。以1985年为例,在资金利税率超过工业平均水平的16个工业部门中,除石油加工业因资本、技术门槛过高而难以进入外,其余部门都存在着程度不等的趋同现象。这反映出结构趋同中明显的利益导向特征。导致部门间收益率差距悬殊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体系不合理,其主要表现一是工农产品剪刀差,二是基础原材料产品价格偏低。这种不合理使内陆省区在资源与初级产品生产上的比较优势不能转化成现实的利益,相反却由于在区际分工中承担低价调出农副产品、基础原材料产品,高价调入制成品而承担国民收入的双向流失。正因为如此,当地方自主权增大时,大力发展加工业成为几乎所有内陆省区的战略重点。对这些省区来说,加工业的发展在经济上不仅合理,而且可行:其一,由于这些省区有原料,也有市场,因而在当地发展加工业可以减少原料与产品的对流运输,符合生产布局的基本规律;其二,由于制成品成本与价格差距大,因此尽管内陆省区在发展初期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较低,却仍能获取可观的收益。随着价格体系的调整与改革以及加工业的迅速扩张,80年代里已经出现部门收益均等化趋势:1978年,我国各工业部门资金利税率的标志变异度(离散系数=标准差/均值)为0.74,1985年下降到0.59,1990年进一步下降到0.47,反映出各工业部门的收益率逐步趋于均等。90年代由于能源和基础原材料产品的供不应求,价格上扬速度将快于制成品,部门收益率的均等化趋势也将有进一步发展。在部门收益率趋于均等条件下,各个地区在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等方面分别享有的相对优势将能够在相应要素密集型部门中表现为成本优势,并进一步转化成现实的地区利益。这对引导地区结构趋异无疑有重要作用。3.消费需求持续增长,但仍有强烈的层次性特征80年代里居民货币收入的持续大幅度增长,加剧了消费品市场长期供不应求状态;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长期贯彻的公平分配政策,地区间的收入差距远没有发展水平差距那么大。因此各省区消费层次比较接近,消费结构雷同化,购买力投向相当集中。市场短缺的总量与结构特征为加工业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时机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正是在这一条件下,处于幼年时期的内陆加工业和沿海乡镇企业尽管技术水平、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均不高,却仍能蓬勃发展。由于消费需求拉动的主要是消费资料工业的增长,因此地区趋同主要体现在食品、轻工、纺织、家用电器这些消费资料工业及相关产业上。加工业持续十年的增长,使消费品市场继续扩张的潜力逐步缩小。1989年以来的市场疲软,标志着短缺经济特征的消失。三年的治理整顿实现了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需求结构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比重上升,消费需求比重下降,出现以投资需求和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局面。①190年代我们将面临较高速度的增长,投资需求将大幅度扩张,从而使目前已经存在的能源、基础原材料供应缺口进一步扩大。投资需求的扩张无疑对生产资料工业的增长产生强大的拉力,但是由于此类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在地域空间上不大可能出现80年代消费品生产“遍地开花”的局面。投资需求拉动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或者是具有明显区位指向的资源开发与利用型的上、中游工业,如钢铁、有色、基本化工建材等,或者是虽不具有明显的区位指向,但资本与技术门槛较高、规模经济明显的下游工业,如机电设备制造等。与消费资料工业相比,投资需求所拉动部门的区位选择受资源与生产要素供给条件制约程度要大得多。因此,尽管各地区都面临投资需求的拉力,但由于资源条件与生产要素供给能力的差异,各地区趋向于选择那些本地有优势的部门作为发展重点,从而有利于推动结构趋异。由于90年代居民收入将有较大幅度增长,消费需求扩张仍然是影响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但这种扩张将带有明显的层次性特征,原因在于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拉大。如果说较为平均的收入形成较为接近的消费层次,并进一步导致结构趋同的话,那么收入差距的拉大无疑将有利于地区结构的趋异。4.结构趋同。在基础上,各有侧重、分类、发展的方向不同80年代里,相对于经济的高速增长,沿海大多数发达省区的结构升级明显滞后:以第三产业占GNP比重为例,1989年江苏为0.20,浙江0.24,山东0.22,辽宁0.25,均低于全国0.27的水平;第一产业比重山东为0.30,广东0.27,浙江0.27,江苏0.26,与全国0.27的水平大体类似。而与此同时,内陆许多欠发达省区产业结构升级却有明显进展:二、三次产业比重和第二产业内制造业比重大幅度增加。这种增加既有符合产业正常发展规律的成份,也有超越现有基础的虚高度化成份。后者表现在内地一些新兴产业如耐用消费品工业的发展超越了本地区现有发展基础。沿海的高度化滞后与内陆的虚高度化并存客观上使不同类型省区处于同一层次的发展空间,加上地区间收入差距不大、消费层次接近等因素的影响,国际结构趋同是难以避免。但是这种趋同只是区际分工转形中的过渡性现象。沿海发达省区除京、津、沪三个城市型地区已实现工业化以外,其余大多处于工业化后期,正面临着向新的发展阶段的过渡。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内陆加工业发展和自身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内外因素的影响,沿海发达地区在一般加工业方面的优势和乡镇企业在这一领域的发展空间将日渐缩小,反过来,在发展新兴产业、第三产业方面的优势日渐突出。这些因素将有力地推动这些地区的结构高度化进程,90年代将是这些省区结构升级的重大转折时期,并有可能实现工业化。与此相对应,其它大多数省区将处于相对平稳的结构变化时期,其间虽包含有工业化初始阶段向中期或由中期向后期的过渡,但基本上属工业化阶段内的变化,同时许多省区面临着如何解决80年代的虚高度化问题,因此变化主要表现为第二产业的横向拓展。这样,沿海发达省区与内陆在发展空间方面的层次差异将日趋明显,地区间的结构关系将从“趋同”转向“趋异”。综上所述,由于制度基础、利益导向、市场供求、发展阶段等因素影响,地区产业结构将逐步趋异。但是在趋异的大趋势中仍存在趋同因素,如由于出口需求拉动和人口密集因素的作用,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将有一定发展,从而使地区间在这一领域的结构相似程度不会有根本改变。但这种趋同不会给地区间协调发展带来过多的不利影响。二、现行状况所出的优点结构趋异是通过不同类型省区产业结构变动趋势不同而表现出来的。以下我们根据经济技术水平、资源和生产要素赋存、产业结构状况等特征的相似性,将我国各省区划分成四种类型①2分别研究它们在90年代的结构变动趋势。1.年代里三市的产业结构特点及制约因素Ⅰ类地区工业化任务已完成。人均GNP水平(用购买力平价法折算)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目前主要的结构矛盾是第三产业的滞后。90年代Ⅰ类地区结构变动的主要特征是(1)第三产业将有突破性进展。一般说来,城市型地区由于其承担的社会经济功能,第三产业比重应当较高。然而1989年京、津、沪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36.2%、27.4%、28.8%,仅略高于全国,远低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40—50%的水平。第三产业的滞后,严重制约了城市综合功能的发挥,削弱了城市对外部区域的吸引力和幅射力。90年代里三市第三产业将有突破性发展,原因之一是由于发展空间狭小和工业竞争优势下降等因素,原先片面强调工业发展的模式已走到尽头,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已成为重振经济中心地位的唯一选择;原因之二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民收入水平提高,社会对第三产业产品需求将急剧膨胀。在上述因素作用下,三市的第三产业比重将大幅度上升,到本世纪末有可能达45%以上;另一方面第三产业层次将逐步上升,旅游、广告、文化娱乐、信息咨询、房地产等业增长速度将快于商业、饮食业等传统行业。党政机关等社会公共部门比重趋于下降。(2)第二产业比重下降,内部结构面临重大调整。80年代里三市第二产业比重已开始下降,目前在55—66%之间,仍大大高于中等收入国家40%的水平。因此第二产业比重的持续下降仍将是90年代结构变动的重要特征。目前三市工业中的支柱部门大多仍为传统行业如轻纺、食品、机械等,这些行业由于原材料供应形势恶化、劳动力成本上升及设备老化等原因,比较优势渐趋衰落,市场占有率大幅度下降,因此在90年代里面临艰巨的结构调整任务。三市为我国技术要素最为密集的区域,资金实力也十分雄厚。以此为基础,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将加速,如北京的电子与通风设备、汽车,天津的石油与海洋化工,上海的运输机械、精密机械、精细化工等有可能成为主导产业。(3)第一产业稳中有降。由于城郊型农业(如菜篮子工程)的发展,80年代里京、津、沪的第一产业比重均呈上升趋势。但城郊型农业发展有一定限度,因此90年代里第一产业比重将由升转降。从各国发展的一般规律看,第一产业比重降至4%的基本稳定下来。目前三市的比重已与法国、日本接近,因此第一产业的下降将十分平缓。2.产业升级和劳动力就业需求大幅增加Ⅱ类地区均属加工主导型地区,经济技术水平较高,已进入工业化后期或正在向其过渡。目前产业结构的突出矛盾是传统产业负担沉重、高度化进度受阻、与其它省区结构矛盾突出等。90年代里,在国际、国内市场双重压力下,以自身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为基础,Ⅱ类省区二次产业的结构升级与第三产业发展将加速,并以此带动一次产业的结构变化:(1)二次产业趋向重化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工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是由轻纺工业为中心逐步转向重化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Ⅱ类省区除辽宁外均属轻型加工区,轻工业比重在50%以上(广东在70%以上)。80年代里由于轻纺工业带补课性的发展,比重均进一步上升。这一趋势在90年代将发生逆转。从需求方面看,由于以下几个原因,生产资料需求将大幅度扩张:a)基础原材料产品的短缺是粤、闽、苏、浙等省的突出矛盾,同时在农副产品供应短缺压力下,轻纺工业的原料构成开始发生深刻变化,非农产品原料(中间原材料)需求迅速增长;b)90年代里能源、交通、基础原材料部门将有较快发展,相应地,机械装备、电子基础类、投资类产品的区内外需求将大幅度扩张;c)六省区目前传统工业占较大比重,为了强化竞争优势,六省区面临繁重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任务,也将增大对机电设备等投资类产品的需求;d)80年代六省区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生产装配线和技术设备。为了尽快改变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加快引进设备的国产化,六省区的机电装备、中间原材料产业也需要有较大的发展。从供给方面看,推进重化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的重要因素是劳动力、资本、技术比较优势的变化和生产率上升率的差异。80年代,六省区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1985—1990年期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年递增14.67%,同期广东为17.3%,江苏15.7%,浙江15.8%,辽宁15.4%,山东15.7%,福建16.2%。百元产值工资成本年递增率全国为12.3%,江苏15.6%,浙江15.7%,山东14.5%,辽宁13.4%。总体上看,六省区劳动力相对成本优势在缩小,这无疑将促进六省区发挥资本、技术要素密集的优势,加速资本、技术替代劳动的过程,大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推动重化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2)第一产业比重将有较大下降,劳动力降幅将快于产值降幅。Ⅱ类省区不仅工业发达,农业也相当先进,农业现代化水平和生产效率(除福建外)均居全国上游。目前第一产业比重(除辽宁外)均高于全国或与全国持平。80年代里第一产业比重下降速度快于全国,与此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较,第一产业比重无疑是过高的。90年代里由于二、三次产业的快速增长,第一产业比重将继续下降,但由于此类地区人口密集,加上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轻纺工业仍占较大比重,农副产品的社会需求量将继续呈增长趋势。目前供应上存在有较大缺口,在一定程度上将延缓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的速度。与此相反,劳动力减少速度将加快:a)六省区除辽宁外,人多地少矛盾历来突出。1980—1989年间,六省区耕地减少1669万亩,占全国减少量的30.5%。越来越大的土地压力将加快劳动力向二、三次产业转移;b)六省区工业基础雄厚,90年代里农业现代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这将从农业中排挤出越来越多的劳动力;c)90年代二、三次产业的加速发展为一次产业劳动力的加速转移提供了现实可能。基于上述原因,一次产业劳动力下降速度将快于产值下降速度。(3)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加快。沿海六省区中,广东、福建第三产业较为发达,其它省区则相对滞后:1989年以产值计算的比重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85—1990年,第三产业发展开始加速。90年代由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的传统产业排挤出的劳动力需转入第三产业,同时市场经济发育、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和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均对第三产业加速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第三产业加速是全国性趋势,Ⅱ类省区尤为突出,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已进入工业化后期,发展第三产业的供给与需求条件均优于除京、津、沪以外的其它省区。3.类省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Ⅲ类省区经济技术水平在全国居中,产业结构以资源与加工业并重,重工业比重大,多数省区处于工业化中期。目前产业结构的主要矛盾是农业和传统工业比重大、加工业发展存在虚高度化、原有优势部门地位下降等。90年代里第二产业的加速增长与比重上升将是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特征;与此同时,一次产业比重下降,三次产业稳步上升。(1)第二产业加速增长,比重上升,但结构升级速度放慢。80年代里ⅢⅢ类省区工业增长速度大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对外开放向内地延伸,Ⅲ类省区发展环境改善,工业增长将呈现加速的好势头。目前除北方黑、吉、冀、晋四省第二产业比重稍高外,其余省份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即使比重最高的黑龙江,二次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也仅占35.9%,因此二次产业比重将普遍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劳动力比重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增长加速、比重上升的同时,二次产业内部结构高度化有可能放慢速度。80年代Ⅲ类省区以耐用消费品为代表的加工业发展迅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地区发展的现有基础。90年代随着市场机制作用的增强,地区结构变动将更高地取决于自身发展条件的比较优势,在这一背景下,产业结构的虚高度化趋势将受到遏制。由于下述因素影响,Ⅲ类省区将出现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传统工业与现代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与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齐头并进的局面:a)过去由于价格体系不合理,Ⅲ类省区的资源丰富优势远未得到发挥。90年代生产资料价格的放开和国家投资重点向基础产业倾斜,将对这一地区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发展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b)Ⅲ类省区加工业已有一定基础,特别是黑龙江、湖北、四川、陕西的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重型加工业在全国占领先地位。但是在80年代由于处于军转民的调整与过渡时期,加上国家投资重点转移,发展速度受到很大影响。随着军转民过渡的基本完成,在大规模投资所引发的需求扩张作用下,增长速度将逐步加快;c)Ⅲ类省区是我国劳动力绝对成本最低的地区。由于工资增长率的差异,劳动力相对成本优势也开始向这一地区转移。这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无疑是重要的推动因素;d)目前Ⅲ类省区乡镇工业规模不大,但增长速度已开始加快。由于此类省区大部分地区已实现温饱,经济剩余增多,因此90年代乡镇企业将取得突破性进展。并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特别是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轻纺工业上,因此将使轻纺工业比重保持相对稳定。(2)一次产业比重将大幅度下降,三次产业比重稳步上升。一次产业比重偏高是大多数Ⅲ类省区的突出问题:除黑龙江、吉林、山西外,其余省区劳动力比重均在60%以上,高于全国水平,四川、安徽、河南、湖南高达70%左右。由于Ⅲ类省区的乡镇企业在90年代将有较大发展,因此第一产业比重将大幅度下降,排挤出的劳动力将主要转入第二产业。目前该省区第三产业比重一般也不高,有七个省的比重低于全国。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对于这些省发展市场经济、加快对外开放、吸收剩余劳动力同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这些省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因此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将慢于Ⅰ、Ⅱ类省市。就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而言,增长最快的将是流通部门和为生产与生活服务的部门,如贸易、金融、运输、邮电、服务业等。4.采掘业的发展格局Ⅳ类省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技术水平较低,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多数省区处于工业化初期。目前主要的结构矛盾是农业和轻工业落后,依靠国家投资建立起来的现代工业缺乏地区内产业关联的发展基础。90年代里Ⅳ类省区的一、二、三次产业均将有一定发展,三次产业构成将大体保持稳定。(1)第一产业将有较大发展,少数省区比重趋降。作为二元结构的典型表现,Ⅳ类省区与其它类地区的差距主要在农村。农业基础薄弱仍是制约此类地区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表现在生产社会化程度低,自然经济仍占一定比重,大量农副产品需从区外调入,农业生产条件差,劳动生产率不高,农村人均纯收入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方面影响工业发展资金的积累,另一方面制约了工业品市场的扩张。90年代里随着商业、运输业的发展和生产条件的改善,农业生产有可能取得较大的发展。采掘业是此类地区具有优势的重要产业:一方面资源丰度高,另一方面煤炭、石油、化学矿、有色金属的现有开采成本和资金利税率均有一定的优势。①390年代里国家把能源、原材料作为投资重点,这对西部采掘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这些省区第一产业比重较高,其中广西、云南、贵州劳动力比重近80%。由于农业和采掘业的发展,多数省区第一产业比重将大体保持稳定,而广西、云南、贵州的采掘业发展前景逊于其它省区,比重将有所下降。(2)第二产业发展以原材料工业为主体,轻纺工业将有“补偿性”增长。八省区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