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第13章内能综合复习题(含解析)2022-2023学年上学期贵州省各地九年级物理期末试题选编第13章内能综合复习题
1.(2022秋·贵州铜仁·九年级统考期末)对下列四幅图片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A集气瓶中应该装空气,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重力对实验造成影响
B.乙图中,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C.丙图中将两个铅柱压在一起,下面能够悬挂一个钩码,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丁图中在注射器里装入一些空气,用手可以推动活塞将空气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2.(2022秋·贵州毕节·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现象中,属于分子热运动的是()
A.放在水中的花粉粒不停的无规则运动B.桂花飘香
C.落叶随秋风四处游走D.打扫校道时可见尘土飞扬
3.(2022秋·贵州安顺·九年级统考期末)安顺的腊肉、香肠很受市民的青睐,红烧肉火锅更是吸引着众多食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较远的地方就能闻到火锅味,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
B.在腌制醋肉时,要把盐涂抹均匀,是因为盐不会扩散
C.把香肠挂在通风处晾晒,香肠不会断裂,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D.往火锅里加入食材,食材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4.(2022秋·贵州安顺·九年级统考期末)下面各种情况中,加点部分物体内能减少的是()
A.妈妈把被子晾在阳光下
B.太冷了,红红搓了搓手
C.孝顺的小阳帮爸爸用热水泡脚
D.小美把可乐放进冰箱
5.(2022秋·贵州毕节·九年级统考期末)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不能发生热传递
B.0℃的冰变成0℃的水,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
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可增大冰块的内能
6.(2022秋·贵州毕节·九年级统考期末)古时候人们常钻木取火,下列情境中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相同的是()
A.吃饭时,金属勺放在热汤中会烫手
B.冬天,搓手可以使手暖和
C.发烧时,冷毛巾敷额头可以降温
D.夏天,喝冷饮使人感到凉爽
7.(2022秋·贵州毕节·九年级统考期末)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下列关于水的理解正确的是()
A.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比热容不变
B.水温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C.0℃的水内能为零
D.30℃的水比20℃的水所含的热量多
8.(2022秋·贵州毕节·九年级统考期末)新型冠状病毒以飞沫传播为主,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能有效防止飞沫传播,被感染病人咳嗽所产生的飞沫直径约为0.001毫米~0.005毫米,由此可以判断飞沫(选填“是”或“不是”)分子,飞沫的运动(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分子热运动;两小滴水银靠在一起,就会变成一大滴水银,这说明水银分子间存在(选填“引力”或“斥力”);物体的温度越,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
9.(2022秋·贵州贵阳·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压缩空气除尘罐是一种能够快速清除键盘等物品缝隙内灰尘的产品。在使用时,罐内的高压空气从喷嘴喷出,从而对外,导致罐体表面的温度会(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10.(2022秋·贵州铜仁·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把一个底端密闭的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桌上,管里放一些酒精,管口用塞子塞紧,用绳子在管外绕几圈并迅速地来回拉动,一会儿看到塞子被弹起。
(1)拉动绳子克服摩擦做功,是将能转化为能;
(2)请说出该实验中的某一现象并简述其中原因;
现象:;原因:。
11.(2022秋·贵州贵阳·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摩擦焊接技术是将两金属紧压在一起反向高速旋转,通过剧烈摩擦使两者接触面温度迅速升高熔化,这是利用的方式增大焊接面的内能,当降温冷却后从而实现金属焊接。
12.(2022秋·贵州安顺·九年级统考期末)物理来源于生活,小亮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完成了以下几个实验:
(1)在矿泉水瓶内装半瓶沙子,拧紧瓶盖。手握瓶盖和瓶底,用力快速晃动瓶子约五分钟,沙子变热,从能量转化来看,这表明;
(2)用空矿泉水瓶从饮水机接水的过程中,听到瓶中传出的声音的音调越来越高,说明;
(3)将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侧放在水平桌面上观察水瓶下的图片,发现图片放大了。此时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
(4)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上,用细针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扎三个孔,看到水的射程越来越远,这表明同种液体,。
13.(2022秋·贵州铜仁·九年级统考期末)今年5月18日复课后,为了保障每位师生的安全,学校每天都要对公共场所喷洒84消毒液来进行消杀。消杀过后,同学们都闻得到消毒液的味道,这是现象;在治疗高烧病人时,可以采用敷冰袋的方式来退烧,这实际上就是采用的方法来改变物体内能。
14.(2022秋·贵州贵阳·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充电暖手袋是常见的取暖设备,其内部的工作物质主要是水,这是因为水的大,相同条件下能放出较多的热量。
15.(2022秋·贵州贵阳·九年级统考期末)炎热的夏季,教室外走廊上的铁栏杆被晒得发烫,而相邻的水泥墙面温度却低了很多,这是由于铁的比热容比水泥(选填“大”或“小”),相同条件下铁升温较(选填“快”或“慢”)的缘故。
16.(2022秋·贵州毕节·九年级统考期末)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之比是2∶1,质量之比是3∶1,若它们升高相等的温度,则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是;若它们吸收的热量相等,则甲、乙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17.(2022秋·贵州贵阳·九年级统考期末)把初温为20℃的牛奶放入80℃的热水里加热,牛奶和水质量相同,8min后两者达到相同温度。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分别画出牛奶和热水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大致图像。(,不考虑与外界发生热传递)
18.(2022秋·贵州安顺·九年级统考期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分别对质量、初温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甲的比热容比乙小,图中已经画出甲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请在图上画出加热相同时间。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像。
19.(2022秋·贵州安顺·九年级统考期末)在1标准大气压下,请在下面坐标图甲中画出冰融化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画图像时要考虑到水比热容较大的问题。
20.(2022秋·贵州六盘水·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的场景发生在炎热的天气,在图中虚线框内画一个带箭头的线段,用来表示地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方向。
21.(2022秋·贵州安顺·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甲所示,小明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煤油进行加热,探究“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
(1)在烧杯中需要分别装入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
(2)实验中,用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用反映液体吸热本领的强弱;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加热15min,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煤油的温度变化大于水的,由此可知,的吸热能力更强。
22.(2022秋·贵州铜仁·九年级期末)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
(1)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
(2)实验所采取的方法是:选择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认为在相同时间内水和煤油相同,通过比较,可以完成实验探究。
(3)由图像可得煤油的比热容为J/(kg·℃)。
23.(2022秋·贵州六盘水·九年级统考期末)小明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进行了实验。并用图像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中,两种物质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
(1)如图为某时刻甲物质的温度,读出其示数为;
(2)对于乙物质,第5分钟的内能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10分钟的内能,你的判断依据是;
(3)甲、乙两种物质放热能力强的是;依据是。
24.(2022秋·贵州六盘水·九年级统考期末)小红和小明在学习了“分子热运动”之后,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小红说:“妈妈炒菜时,我闻到菜香味,就是这个原因。”小明说:“阳光照进屋子里,有时能看到许多的灰尘在空气中飞舞,灰尘运动也是分子运动。”请你判断小红和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并分别说明理由。
25.(2022秋·贵州毕节·九年级统考期末)炎热的夏天,当我们漫步在美丽的海边上时感觉到比走在热闹的五里岗工业园区凉爽得多,这是为什么?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一下。
26.(2022秋·贵州毕节·九年级统考期末)(1)夏天,在烈日暴晒下,游泳池旁的混凝土地面热得烫脚,而池中的水却不怎么热,请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这个现象;
(2)在严寒的冬天,当觉得自己的手很冷时,常常会把两只手合起来,反复摩擦。请用所学物理知识说明这样做的道理。
27.(2022秋·贵州毕节·九年级统考期末)小林同学通过观察发现,汽车的排气管位于汽车的底盘下面,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他还了解到:汽车发动机内的燃料燃烧时产生的内能除了一部分转换为机械能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直接从排气管中直接由烟气带走了。小林思考如果这部分能量能利用起来该多好呀,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如图所示:他将原来的直排气管中部制成螺旋形,让这段螺旋管通过水箱中的水,这样,司机劳累一天后,就可以享用这些热水了,真是一举两得。请你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以下问题:
(1)小林同学设计的这个螺旋状的排烟管的好处是什么?
(2)从排气管中排出的烟气温度比改造前的温度要低还是高,并解释其原因。
参考答案:
1.D
【详解】A.甲图探究的是扩散现象的问题,由于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为了避免重力对实验造成影响,上面的A集气瓶中应该装空气,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分子运动受温度影响,乙图中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丙图中紧压在一起的两个铅块能够吊起钩码而不分开,这正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丁图中用手可以推动活塞将空气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隙比较大,并不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B
【详解】A.放在水中的花粉粒不停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桂花飘香属于分子热运动现象,故B符合题意;
C.落叶随秋风四处游走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打扫校道时可见尘土飞扬不是分子的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D
【详解】A.在较远的地方就能闻到火锅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在任何温度下都在运动,故A错误;
B.在腌制腊肉时,要把盐涂抹均匀,是因为盐扩散慢,而不是不会扩散,故B错误;
C.把香肠挂在通风处晾晒,香肠不会断裂,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C错误;
D.往火锅里加入食材,食材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会增加,故D正确。
故选D。
4.D
【详解】A.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妈妈把被子晾在阳光下,被子从阳光中吸收热量,使被子的内能增加,故A不符合题意;
B.搓手时,两手互相摩擦,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手的内能增加,故B不符合题意;
C.用热水泡脚时,脚从水中吸收热量,使脚的内能增加,故C不符合题意;
D.把可乐放到冰箱里,可乐放出热量,则可乐的内能减少,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B
【详解】A.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如果温度一样,则就不会发生热传递,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0℃的冰熔化成0℃的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变,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物体的温度降低,分子运动缓慢,则它的内能一定减少,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摩擦冰块是克服摩擦阻力对冰块做功,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冰块的内能增加,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B
【详解】常钻木取火,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是通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A.吃饭时,金属勺放在热汤中会烫手,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
B.冬天,搓手可以使手暖和,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是通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故B符合题意;
C.发烧时,冷毛巾敷额头可以降温,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
D.夏天,喝冷饮使人感到凉爽,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B
【详解】A.水的密度比冰的密度大,所以水结冰时,体积变大,物质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水结冰时,由液体变为固体,比热容改变了,故A错误;
B.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内能越大,选项说法正确,故B正确;
C.任何温度的物体都有内能,故C错误;
D.热量指的是在热传递过程中所转移的能量,所以只有在热传递时才有热量的吸收和放出,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D错误。
故选B。
8.不是不属于引力高
【详解】[1][2]分子的直径约为,是非常小的,但病人咳嗽产生的飞沫直径约为,因飞沫直径远大于分子的直径,所以飞沫不是分子;飞沫的运动不是分子热运动,是机械运动。
[3]两小滴水银靠在一起,就会变成一大滴水银,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引力;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时,分子之间表现为引力。
[4]物体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物体温度越高,其内部分子运动越剧烈。
9.做功降低
【详解】[1][2]当高压空气从喷嘴中喷出时,储存罐内的压缩空气对外做功,自身的内能会减小,温度降低,所以罐体会变凉。
10.机械内管口出现白气气体膨胀对塞子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成小液滴
【详解】(1)[1][2]拉动绳子时,绳子与筒壁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它们的内能,使其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2)[3][4]实验中我们能看到塞子弹起、管口出现白气这些现象,任选其一解释。
现象1:塞子被弹起;原因:筒内气体膨胀对活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现象2:管口出现白气;原因:气体膨胀对塞子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成小液滴。
11.做功
【详解】将两金属紧压在一起反向高速旋转时,剧烈摩擦使焊件温度迅速升高,此过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的。
12.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空气柱越短,振动越快凸透镜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详解】(1)[1]用力快速晃动瓶子,沙子之间相互摩擦做功,内能增大,使沙子变热,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2)[2]往矿泉水瓶中灌水时,由瓶内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随着水越来越多,空气柱越来越短,越容易振动,因此振动的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3)[3]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将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侧放在水面桌面上观察水瓶下的图片,矿泉水瓶起放大镜的作用,图片放大了。
(4)[4]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上,用细针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扎三个孔,越向下孔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水的压强就越大,射程就越远,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13.扩散热传递
【详解】[1]同学们能闻到消毒液的味道,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这是扩散现象。
[2]高烧病人温度高,而冰袋温度低,当冰袋与病人接触时,热量从病人传递给冰,冰吸热熔化,病人放出热量后,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故这是采用热传递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的。
14.比热容
【详解】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充电暖手袋用水为介质。
15.小快
【详解】[1][2]炎热的夏季,铁栏杆和水泥墙面都吸收热量,铁栏杆是由铁制成,水泥墙面是由水泥、沙石组成,根据可知,当物体的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比热容越大的物体升高的温度越小,由于铁的比热容小于水泥的比热容,当铁和水泥在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铁升高的温度比水泥升高的温度大,即在相同条件下铁升温较快。
16.6∶11∶6
【详解】[1]根据题意知道,c甲∶c乙=2∶1,m甲∶m乙=3∶1,当升高相等的温度时,由知道,甲、乙两物体吸收热量之比
[2]由于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3∶1,当它们吸收的热量相等时,由知道,甲、乙两物体升高的温度之比
17.
【详解】由于不考虑牛奶与热水与外界发生热传递,所以热传递过程中牛奶吸收的热量等于热水放出的热量,即,由于,所以,即热水降低的温度小于牛奶升高的温度;假设混合后的末温为时,此时热水降低的温度等于牛奶升高的温度,即
由于,所以当牛奶和水温度相同时,末温应大于;由于开始时两者温度相差较大,牛奶升温和热水降温都较快,随着两者温度差逐渐减小,牛奶升温和热水降温都变慢,由此可知,牛奶和热水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大致图像如图
18.
【详解】由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比热容小的物质温度升高得快,甲的比热容小温度升高得快,所以乙的温度变化图像在甲图像下方,如图所示
19.
【详解】在1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0℃,水的比热容较冰的比热容大,所以相同时间内,水升高的温度比冰升高的温度低,所以图像如下:
20.
【详解】由图可知此时为晚上,气温降低,水的比热容比泥土、沙石的比热容大,陆地和海水放出相同的热量,海水温度下降的慢,海面上热空气上升;陆地上来的冷空气进行补充,形成了吹向海面的陆海风。所以空气从陆地吹向海面形成风。如图所示:
21.质量加热时间温度计示数的变化等于水
【详解】(1)[1]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两种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所以在烧杯中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
(2)[2][3]根据转换法,实验中,用加热时间反应液体吸收热量多少;当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可以通过比较温度变化来判断吸热本领的强弱。
(3)[4][5]根据转换法,加热15min,加热时间相同,水吸收的热量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由乙图可知,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的温度变化大于水的温度变化,根据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故水的吸热能力更强。
22.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升高的温度2.1×103
【详解】(1)[1]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故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
(2)[2][3]选用了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通过比较升高的温度可以完成实验探究。
(3)[4]根据绘出的水和煤油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溶氧监控仪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水环-罗茨机组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手摇木塞打扎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圆形笔筒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卷钢吊具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冷轧机械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中温热熔胶粉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高速自动分页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荣昌家用化粪池施工方案
- 2025年中国织物纤维柔性补偿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电气工程师生涯人物访谈报告
- 水力学电子教案
- 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方案
- 大地保险理赔标准
- 车险经营情况分析报告模板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 农业一张图建设方案
- 《广东省高级会计师资格评审表填表范例》
- 文物保护概论教学课件
- 2021年杭州市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安徽药都银行2023年员工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