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_第1页
甘肃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_第2页
甘肃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_第3页
甘肃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_第4页
甘肃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甘肃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申报书学校名称兰州大学(盖章)专业名称地质工程项目编号负责人张虎元联系方校归属部委院校■地方院校□甘肃省教育厅制填写说明1.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所在学校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2.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3.封面中“项目编号”一栏暂不填写。4.申报书限用A4纸张打印填报并装订成册。PAGE16一、简表专业名称地质工程修业年限4年项目编号学位授予门类工学地质类本专业设置时间1975年本专业累计毕业生数1345首届毕业生时间1980年本专业现有在校生数253所在院系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地质工程系学校近3年累计向本专业投入的建设经费(万元)300.00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姓名张虎元性别男出生年月1962.6学位博士学历研究生所学专业地质工程毕业院校日本京都大学职称教授职务副院长所在学校通讯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电话办公机:139-19033986电子信箱zhanghuyuan@邮政编码730000学校情况所在省市甘肃省兰州市学校财务部门审核盖章银行开户单位兰州大学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天水路分理处银行账号二、主要参与人员(限填10人)姓名学位技术职称承担工作刘高博士教授负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改革协助: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谌文武博士教授负责: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改革梁收运博士教授负责: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教学方法探索言志信博士教授负责:教材建设董兰凤博士副教授课程建设吕擎峰博士副教授课程建设张景科博士副教授课程建设张帆宇博士副教授网站建设(制作与维护)周仲华学士高工实践教学建设和法国博士讲师基础地质实习基地建设三、参与共建单位(指校外单位)单位承担工作靖远煤矿职工培训中心实践教学基地(基础地质填图实习)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实践教学基地(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实践教学基地(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实践教学基地(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有色金属成都勘测设计院实践教学基地(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甘肃省国土资源规划设计院实践教学基地(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四、工作基础4.1师资队伍(1)师资队伍结构经过多年师资建设和人才引进,地质工程专业已初步具备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均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9人(详见表1~表3),其中,教师系列16人(教授5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实验技术系列3人(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2人)。教师队伍中全具有博士学位,实验技术系列硕士学位1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学士学位2人。表1兰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师资一览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学位职称张虎元男53研究生博士教授言志信男55研究生博士教授梁收运男51研究生博士教授谌文武男49研究生博士教授刘高男46研究生博士教授董兰凤女48研究生博士副教授吕擎峰男45研究生博士副教授郭桂红男40研究生博士副教授赵忠虎男37研究生博士副教授张景科男36研究生博士副教授张帆宇男33研

生博士副教授刘小伟男39研究生博士讲师赵红亮男41研究生博士讲师和法国男36研究生博士讲师刘平男34研究生博士讲师原鹏博男33研究生博士讲师周仲华男51本科学士高工孙冠平女49本科学士工程师王娟女35研究生硕士工程师表2兰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师资学历结构学历与学位学历学位研究生本科博士硕士学士人数(人)1721

12比例(%)89.510.584.25.310.5表3兰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师资职称结构职称教师系列实验技术系列教授副教授讲师高工工程师人数(人)56512比例(%)26.331.626.35.310.5(2)师资队伍科研能力近年来,本专业师资队伍科研能力强,近年来获得“973计划”项目1项、“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支撑计划”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横向课题100余项。近年累计科研经费近4000万元,其中横向科研经费近3000万元。近年来,团队发表高级别科技论文(SCI/EI)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发明专利授权100余项,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项(见表4)。表4兰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学术获奖序号名称奖励级别年度本校主要完成人1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铁路地基路基沉降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012-J1-001)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谌文武刘高2干旱环境下土遗址保护加固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2014—J1—011)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4谌文武张虎元3精伊霍铁路雪灾防治技术研究(2011-22-9)铁道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梁收运谌文武4岩体动力破坏机理与工程中应用(2008ZR-2-005)天津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8谌文武梁收运刘高5上第三系红层隧道围岩工程地质特性研究(2009-J2-057)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刘小伟谌文武刘高6土遗址保护关键技术研究(2010-J2-076)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谌文武张虎元7饱和黄土区引水隧洞工程地质研究(2012-J2-062)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刘小伟谌文武8基于“三维数字隧道”平台的隧道施工衬砌变形安全预警技术研究甘肃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吕擎峰9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坝基岩体质量及建基面工程地质研究(2008-2-0255)四川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8刘高10易滑地层的工程地质性质研究(2013—J3—134)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3谌文武11改性黄土衬里关键技术研究(2011-JK1-D2)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张虎元12古代土建筑遗址的加固研究(990204)国家文物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张虎元13砂砾岩石窟岩体裂隙灌浆研究(960202)国家文物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张虎元4.2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1)人才培养模式及改革本专业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的高质量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近年来,结合我校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以及社会需求,本专业通过教学研究,组织申报了学校自主教学研究项目(见表5),包括课程建设和专业人建设等,探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逐渐摸索出基于“厚基础、宽口径”人才培养理念、“全程实战式工程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和“自主学习+终身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法。基于教学研究和改革,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篇(见表5),尚有部分研究成果整理中。表5兰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教学研究项目序号年度主要负责人名称12012张虎元地质工程理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2013刘高综合性大学岩体力学教学模式改革32015张景科《文物保护工程地质》课程翻转课堂教学研究42014刘高“主干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岩体力学)52015谌文武“主干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工程地质分析原理)62016董兰凤“主干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土质土力学)72007谌文武甘肃省精品课程(土质土力学)82009张虎元甘肃省精品课程(地基基础工程)92012谌文武兰州大学精品课程(工程地质分析原理)102013刘高兰州大学精品课程(岩体力学)表5兰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近年来教学论文作者论文题目期刊张虎元,刘平,吕擎峰研究型大学工科专业教学模式探讨高等建筑教育,2013,22(6):15-18刘平,张虎元,吕擎峰研究型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探讨大学教育,2014.(12):7-9刘高,张帆宇,刘小伟,等综合性大学岩体力学教学综合改革中国地质教育,2015,24(4):103-107(2)教学获奖情况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兰州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以及若干教学相关荣誉称号(见表6)。表6兰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教学获奖情况获奖(荣誉)名称级别主要完成人时间授奖单位综合大学培养面向21世纪地质人才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兰州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谌文武1997兰州大学综合大学培养面向21世纪地质人才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谌文武1997兰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生产三结合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兰州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谌文武1999兰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生产三结合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谌文武1999兰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生产三结合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谌文武2001教育部甘肃省第11届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甘肃省谌文武2004兰州大学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第一层次甘肃省谌文武2005兰州大学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宝钢教育奖谌文武2006兰州大学兰州大学首届教学新秀特等奖谌文武1995兰州大学兰州大学优秀班主任奖谌文武1996兰州大学首届感动兰大的十大教师称号谌文武2006兰州大学甘肃省领军人物称号(第二层次)谌文武2009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大学隆基教学名师奖谌文武2012兰州大学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谌文武2013国务院兰州大学师德标兵张虎元2007兰州大学兰州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张虎元2007兰州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带队老师和法国2014兰州大学兰州大学优秀班主任和法国2014兰州大学(3)实践教学基地为践行“全程实战式”工程教学,在学校的重视与支持下,兰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对此做了全面规划与项目申报,建成“数字化地质填图系统”建设(建设经费50万元),该系统是综合实践教学基地的一个部分,现已投入使用且已取得显著效果,极大地提升了实践教学质量。4.3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评价作为甘肃省内高校唯一开办的专业,兰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从创办之初,就立足为甘肃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累计培养超过1300名工程建设所需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基于社会需求,本专业加强人才培养质量,除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外,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机会(表7);学院拿出部分经费专门立项部分院级创新项目,提供科研锻炼机会。此外,专业老师利用科研和生产项目,提供勤工俭学和科研锻炼机会。经过上述措施,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极大提高,尤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技能较此前的了质的提升(表8~表10)。表7近年来地质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计划情况序号年度班级姓名级别及名称名称12013地工2010寇凯等国家级创新创业抗疏力固化黄土的防渗性能研究22013地工2010杨懿等国家级创新创业嘉峪关至中卫明长城建筑形制分析32013地工2010尹叶鹏等国家级创新创业列车震动荷载作用黄土动力特性分析42014地工2011高效东等国家级创新创业黄土碟状落水洞高效东形态及其演化过程研究52014地工2011聂成元等国家级创新创业锚固岩体高烈度地震响应研究62015地工2012胡云阳等国家级创新创业BIM技术在边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72015地工2012康虎虎等国家级创新创业陇西县鹿儿湾黄土滑坡机制研究82015地工2012刘元庆等国家级创新创业黄土渗透各向异性及其与基于扫描电镜的微结构特征之间的本构关系研究92015地工2012闫昌晨等国家级创新创业基于夯土遗址传统工艺的糯米灰浆三合土物理力学性能研究102014地工2011杨龙君政学者长城土遗址表土结皮温度效应的研究表8兰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近年来学生就业率统计年度20112012201320142015总人数(人)7069706664就业人数与比例38(54.3%)36(52.2%)42(60.0%)38(57.6%)31(43.6%)考研人数与比例25(35.7%)30(43.5%)22(31.4%)22(33.3%)25(39.1%)出国人数与比例002(2.9%)1(1.5%)2(3.1%)表9兰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近年来学生获奖情况序号年度班级姓名奖励名称12011地工2009杨宇航作品《在党旗下成长》获甘肃省纪念建党90周年博文大赛优秀奖22011地工2009罗泽华等甘肃省第二届大学生创业大赛二等奖32012地工2008杨永强甘肃省三好学生42012地工2008段丹丹甘肃省三好学生52012地工2010何海龙论文《论“双联”专项实践活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获2012年兰州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论文一等奖62012地工2010王萌等大学生课外竞赛中获得科技制作、科技发明类二等奖72012地工2011周海君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荣誉称号82012地工2011邹鹏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荣誉称号92012地工2011马彦青兰州大学英语演讲比赛二等奖102013地工2009袁斌省级优秀学生干部112013地工2009刘伟省级三好学生122013地工2011檀祝宽第九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甘肃赛区特等奖132014地工2010王萌甘肃省优秀学生干部142014地工2010彭宇甘肃省三好学生152015地工2013廖茹雪兰州大学优秀副班主任表10兰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学生近年来国家奖学金获奖情况序号年度班级姓名12011地工2008段丹丹杨永强22011地工2009冉栓勤袁斌32011地工2010林高潮王萌42012地工2009冉栓勤袁斌52012地工2010尹叶鹏刘昭62012地工2011慕金晶周海君72013地工2010彭宇82013地工2011慕金晶周海君92013地工2012刘宏伟刘子烨102014地工2011慕金晶张克文112014地工2012刘宏伟刘子烨122014地工2013廖茹雪付露露132015地工2012罗刚刘鹏142015地工2013廖茹雪付露露152015地工2014季泽王宇龙省内所有与工程建设、国土及地质灾害等部门均有本专业的毕业生,他们多已成长为各自单位的优秀人才、技术骨干和领导,为甘肃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本专业毕业生也遍布全国各地,获得社会广泛好评,无论生产单位还是研究生招生单位,均给予本专业毕业生较高评价。五、建设目标按照学校发展思路(内涵提升、创新驱动、质量优先、结构调整)和定位(增强高等教育领域“国家队”意识,走“有特色,高水平”的发展道路,始终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把师资队伍作为基本依托、把学科建设作为战略举措),结合地质工程专业行业的技术背景和我校地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使教育教学思想、人才培养方案符合对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要求,具有行业技术应用的时代特色和专业特色,并在厚基础、宽口径的基础上,构筑地质工程专业整体规划设计、运行管理等各类教学模块,形成有稳定的研究方向、特色鲜明和合理的学术梯队。通过建设,使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师资队伍进一步加强,教学水平及科研实力进一步提高,为本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1)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既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志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努力践行“厚基础、宽口径”的教育理念、“全程实战式”人才培养模式和“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2)师资队伍建设当前本专业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鉴于青年教师居多,积极推行青年老师提升计划,包括校内培养、校外及国外进修,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科研和教学水平高、特色鲜明的师资队伍和学术梯队。(3)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在现有课程教学与改革研究成果,结合“主干课程建设”,推进专业主要课程改革,完善专业的课程体系。充分利用研究成果,总结经验,努力争取编写适用于我校特色的系列教材。(4)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争取在学校的支持下,完成本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确保“全程实战式”工程教学的顺利实施。六、建设方案(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本专业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但青年老师多,在教学技巧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为此,通过引进人才引进、青年老师培养,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科研和教学水平高、特色鲜明的师资队伍和学术梯队。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采用“以老带新”的方式,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指导、听课和点评,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比赛等,以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技巧。青年教师教学出国进修:每年选派1名青年老师赴国外进修,以提高科研能力,了解本专业国外发展动态,用国际视野开展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青年教师生产锻炼:鼓励青年教师到生产单位锻炼,以了解和掌握生产单位的用人需求、工作程序和方法以及业界发展动态,从而更好地开展针对性的专业教学,适时修订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2)深入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基于现有几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逐步开展本专业其它课程改革,探索各课程的教学改革。在此基础上,编写适合我校教学并具有我校特色的地质工程系列教材。(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经过多年实践,已逐步摸索并初步形成了“全程实战式”工程教学模式。该模式仍处于初级阶段,还不成熟。本项目拟在课程和教材建设的基础上,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块化课程体系,完善“全程实战式”工程教学模式。(4)完善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建设“厚基础、宽口径”的教学理念、“知识、能力、综合素质”兼备的培养目标,均是以“全程实战式”实训教学为前提,而这必须以实践教学基地为保障。因此,拟在学校资助下,建设地质工程专业综合实践教学基地。七、进度安排第一阶段【2017~2018】(1)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进一步探索。(2)课程资源建设(资料选购、试题库建设)。(3)网站建设。(4)师资培养(出国进修1名)。(5)组织申报省级精品课程。第二阶段【2018~2019】(1)网站完善与课程资源使用。(2)综合实践教学基地论证、规划。(3)师资培养(出国进修1名)。(4)教材建设规划。(5)组织申报省级精品课程。第三阶段【2019~2020】(1)综合实践教学基地初步建设与试用。(2)师资培养(出国进修1名)。(3)教材出版。(4)成果总结,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八、预期成果(含主要成果和特色)8.1主要预期成果(1)实现“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方案,实践“全程实战式工程实践教学”的培养模式。(2)通过引进部分亟需人才,每年选派1~2名教师赴国外或国内兄弟院校进修学习,打造一支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高水平教学团队。(3)通过引进教学资源等,完成试题库建设,完善考核体系,争取建成网络教学与考核平台。(4)建成“现场实训、室内试验和信息处理”三位一体的全程实战式工程实践教学基地。(5)新增省级精品课程2门。(6)发表教学研究论文5篇左右。(7)出版1~2部教材。8.2特色(1)模块化课程体系优化课程体系,按地质工程行业人才需求,秉承“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理念,按照“知识、能力、综合素质”兼备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地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包括自然科学、工具、工程和地质工程专业共四大有机联系的模块。(2)全程实战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全程实战式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期间按照工程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接收相应的实训,以确保学生在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熟悉并掌握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