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第八版配套课件(超经典)_第1页
发热-第八版配套课件(超经典)_第2页
发热-第八版配套课件(超经典)_第3页
发热-第八版配套课件(超经典)_第4页
发热-第八版配套课件(超经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发热

(fever)2目录概述病因和发病机制代谢与功能的改变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3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4第一节概述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主要内容正常体温调节发热的概念过热生理性体温升高5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一、正常体温调节(一)温度信息的传递1.下丘脑温度敏感神经元(冷/热)2.皮肤温度感受器(冷/热)(二)体温调节中枢1.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reopticanteriorhypothalamus,POAH)2.调定点(setpoint,SP)6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一、正常体温调节(三)效应器1.产热效应器

肝脏(基础产热)骨骼肌(调节产热):寒战2.散热效应器皮肤(辐射、传导、对流、蒸发和出汗)肺排泄物8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正常人一般为36~37℃左右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一般1℃内老年人稍低于年轻人正常体温腋窝:36.2~37.2℃舌下:36.5~37.5℃直肠:36.9~37.9℃9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生理性体温升高病理性体温升高-发热-过热体温升高→发热?体温升高→发热?中暑甲亢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鱼鳞病36℃40℃生理性体温升高剧烈运动月经前期心理性应激二、发热的概念(fever)14致热原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调节性体温升高(>0.5℃)(体温调节功能正常,本质是体温调节点上移,使体温在较高水平上波动,类似寒冷体温维持过程)37℃37℃37℃调定点上移BT正常致热源作用于人体发热发热三、过热(hyperthermia)调定点并未发生移动,而是由于体温调节障碍,或散热障碍及产热器官功能异常等,体温调节机构不能将体温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上,是被动性体温升高。属于病理性体温升高(肺调节性体温升高)16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三、过热17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癫痫大发作,甲亢某些全麻药中暑,汗腺缺乏症下丘脑损伤出血,炎症产热过度散热障碍体温调节中枢功能损伤被动性体温升高体温>调定点

体温升高生理性剧烈运动病理性发热(调节性体温升高)过热(被动性体温升高)月经前期心理性应激有致热原无致热原小结19第二节病因和发病机制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发热主要内容一、发热激活物二、内生致热原(EP)三、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一)致热信号传入中枢(二)中枢调节介质重置体温调定点(三)体温调定点重置后体温的变化时相20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一、发热激活物发热激活物:是指各种能够刺激机体某些细胞产生致热性细胞因子的物质,也称内生致热源。发热激活物的分类外致热源—来自体外的发热激活物—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非微生物类发热激活物体内产物—抗原抗体复合物、类固醇、其他21一、外致热源22(一)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1.细菌(1)革兰氏阳性细菌(2)革兰阴性细菌(3)分枝杆菌2.病毒3.真菌4.螺旋体5.疟原虫

内毒素(endotoxin,ET)G-菌胞壁中所含的脂多糖(LPS)耐热性高分子大淋球菌大肠杆菌1、抗原抗体复合物2、类固醇二、体内产物二、内生致热原

(endogenouspyrogen,EP)26IL-1TNFINFIL-6EPs发热激活物单核巨噬细胞其它细胞肿瘤细胞各种发热激活物作用下,细胞产生和释放的具有致热活性的细胞因子。二、内生致热原(EP)(一)内生致热原的种类(二)内生致热原的产生和释放27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TNF

IL-1

IL-6干扰素(interferon,IFN)其他:IL-2、MIP-1、CNTF、IL-8、内皮素28(一)内生致热原的种类产EP细胞的激活29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LPSLPS结合蛋白产EP细胞Toll样受体三、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一)体温调节中枢(二)致热信号传入中枢的途径(三)发热中枢调节介质30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31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一)体温调节中枢正调节中枢负调节中枢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冷敏神经元兴奋产热热敏神经元兴奋散热

中杏仁核,腹中膈,弓状核1.EP通过血脑屏障转运入脑2.EP通过下丘脑终板血管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3.EP通过迷走神经向体温调节中枢传递发热信号32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二)致热信号传入中枢的途径(三)发热中枢调节介质35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潜伏期——提示EP需要通过一定作用方式才能引起发热EP调定点上移(三)发热中枢调节介质36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1.正调节介质(1)前列腺素E(PGE)(2)Na+/Ca2+比值(3)环磷酸腺苷(cAMP)(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5)一氧化氮(NO)2.负调节介质(1)精氨酸加压素(AVP)(2)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

(3)膜联蛋白A1(annexinA1)37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三)发热中枢调节介质热限热限(febrileceiling):发热时体温上升的幅度被限制在特定范围内的现象。38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41℃

发热激活物单核细胞EP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Na+/Ca2+↑cAMP↑PGE2↑皮肤血管收缩骨骼肌紧张、寒战散热↓产热↑体温上升AVPα-MSH发热的机制40

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四、体温调节的方式及发热的时相1.体温上升期(1)临床表现:自感发冷或恶寒,“鸡皮”和寒战,皮肤苍白。(2)热代谢特点:体温调定点上移,产热大于散热。41

人民卫生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